㈠ 中國有哪些動畫片獲過獎
《神筆》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兒童文娛片一等獎
敘利亞第一屆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一等獎
南斯拉夫第一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影片獎
波蘭第二屆華沙國際兒童電影節木偶片特別優秀獎
加拿大第二屆斯特拉特福國際電影節獎狀
1949-195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狀
1949-195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三等獎
《機智的山羊》 羅馬尼亞第一屆布加勒斯特國際木偶片電影節獎
《中國木偶藝術》 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狀
《小蝌蚪找媽媽》 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兒童片獎
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法國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兒童和青年節二等獎
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大鬧天宮》1962年獲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3年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上下集於1978年獲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982年獲厄瓜多第5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1983年獲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人參娃娃》 第四屆萊比錫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埃及第一屆亞力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掌中戲》 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
《金色的海螺》 第三屆亞非國際電影節盧蒙巴獎
《牧笛》 丹麥第三屆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不怕冷的大衣》 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優秀影片獎
1986-1987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美術片獎
《超級肥皂》 日本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組二等獎
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特別獎
《新裝的門鈴》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 節特別獎
《黑貓警長》 1986-1987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美術獎
首屆中國兒童電影「童牛獎」優秀美術片獎
《葫蘆兄弟》 埃及開羅國際 兒童電影節三等獎
1986、1987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美術獎
第三屆中國兒童電影「童牛獎」優秀美術片獎
《補票》 1988年廣播電影 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不射之射》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強者上鉤》 日本第三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E組 一等獎
《山水情》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蘇聯第一屆莫斯科國際 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
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 影片獎
加拿大第十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印度孟買國際紀錄 片、短片、動畫電影節最佳童話片獎
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 美術片獎
1988年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1989年首屆上海文學藝 術優秀成果獎
《魚盤》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A組一等獎
1989 年上海文化藝術節優秀成果獎
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 片獎
《半夜雞叫》 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二等獎
《草原英雄小姐妹》 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三等獎
《差不多》 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節青年獎
《長在屋裡的竹筍》 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狐狸打獵人》 南斯拉夫第四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阿凡提》 1979年文化部優秀美術片獎
第三屆中國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騰龍獎」美術片一等獎
《好貓咪咪》 1979年文化部優秀美術片獎
《哪吒鬧海》 菲律賓第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法國布爾波拉斯青年童話電影節寬銀幕電影獎
1979年文化部優秀美術片獎
第三屆中國電影「百花獎」 最佳美術片獎
《老狼請客》 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青少年電影節最佳榮譽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
《三個和尚》 丹麥第四屆歐登國際童話影銀質獎
第三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葡萄牙國際國片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1980年文化 部優秀美術片獎
《我們的朋友小海豚》 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青少年電影節最佳榮譽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
《猴子撈月 加拿大第四屆渥太華國際動畫片電影節兒童片一等獎
保加利亞第四屆卡洛澳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南郭先生》 文化部1981度優秀美術片獎
《人參果》 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鹿鈴》 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特別獎
文化部1982 年度優秀美術片獎
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淘氣的金絲猴》 文化部1982年度優秀美術片獎《蝴蝶泉》 文化部1983年優秀美術片獎
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騰龍獎」美術片二等獎
《鷸蚌相爭》 第十三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熊獎
南斯拉夫第六屆薩格勒布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文化部1984年度優秀美術片獎
《火童》 日本第一屆廣島國際國電影節一等獎
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文化部1984年度優秀美術片獎
㈡ 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去領獎如果不去了,獎杯和獎狀是寄回來還是直接算了
我建議你不要信了。。。人家騙你的
這是網路上的一篇文章,你看一下吧,看完你就知道是騙人的了,我遇到的情況和你差不多
近日,江蘇、北京等地多名小學生未投稿就收到「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組委會」發來的《獲獎通知》,只要訂書10冊以上,就能收到收錄其作品的優秀作品選和獎狀。記者追蹤調查發現,這是一起典型的披著「評獎」外衣的斂財活動。
教育專家呼籲,這種「斂財式」評獎以不法手段牟取巨額暴利,歪曲孩子的價值觀,沖擊權威的評獎體系,亟待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嚴厲打擊。
天上掉下「大獎」孩子家長很糾結
南京一所小學三年級的小偉日前收到一份「意外」的《獲獎通知》。她的作品「經提名、復評,層層選拔,報評委會研究,被評選為本年齡段20名獲獎者之一,被評為銀獎。」小偉告訴記者,她的作文原本是登在一家媒體上的,根本沒有給所謂的「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投稿,「得獎了應該給我獎勵啊,怎麼還要花錢買書!」
天上掉下的「大獎」不僅讓孩子感到困惑,也讓家長糾結。
「現在的騙子把手伸向孩子,真可恨。」家住南京龍江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很多朋友的孩子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後,都收到了所謂的「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獲獎通知」,有的朋友明知是假,但為了提高孩子寫作文的積極性,花錢買了作品選和獎狀。劉先生說:「我既不想寄錢給騙子,也不想置之不理,影響孩子寫作文的積極性,真是很糾結!」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江蘇、北京、陝西等地的很多小學生都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部分家長考慮錢不多,就買個榮譽,鼓勵一下孩子,於是「將錯就錯」花錢買獎。
江蘇徐州的於先生告訴記者,新學期開學不久,女兒在《小主人報》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被「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組委會」評為銀獎。女兒接到信後一直處在興奮中,對寫作文充滿了熱情,整個人也變得自信起來,「雖然明知是個騙局,但考慮女兒的情緒,還是花了288元訂了10本書,最終買了這個獎。」
主辦方名為評獎實為斂財
「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究竟是真是假?記者根據獲獎通知留下的信息,幾經周折找到了大賽組委會的辦公地址--北京市左安門外南方庄一號富安大廈1010室。
記者走進這個門口沒有任何標識牌的房間,地板上等待外寄的書籍包裹堆得有近一米高,3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填寫「快遞詳情單」。記者以獲獎學生家長的身份詢問情況,一位40歲左右的女性工作人員沒停下手中工作,不耐煩地說:「獲獎情況不是通知上都說的很明白了,只要打錢過來,我們就發書發獎。」
記者要求拿一本樣書看看,遭到拒絕。「你都沒匯錢,現在出版的作品集中還沒有你孩子的作品呢,我們會在收到錢後的兩個月內重新出版有你孩子作品的《優秀作品選》。」工作人員這樣解釋。
在一位工作人員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印泥上排放著四枚印章,桌子上一疊獎狀已經蓋上四個紅紅的印章,和獲獎通知上的印章相同,分別是「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北京千千結文化中心」「中國新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組委會」。
記者仔細留意了地上待寄書籍包裹的郵寄詳情單,這些包裹寄往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個省份。顯然,很多家長已經向這次評獎活動匯款,購買收錄自己孩子作品的《獲獎作品選》。
「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組委會」稱,此次大賽由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等機構支持,由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北京千千結文化中心等共同組織,已經成功舉辦14屆。但記者從清華大學新聞中心核實,清華大學沒有文學研究所這個機構。此外,記者通過北京市工商局主辦的北京市企業信用網查詢獲悉,北京千千結文化中心於2008年12月5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萬元,成立還不到3年,如何能「成功舉辦14屆大賽」?
記者隨後又通過民政部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查詢,也找不到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的登記備案記錄,按照規定,全國性的合法組織必須在民政部登記備案。江蘇省公安廳一位印章管理專家表示,印章只能由所屬單位和機構持有,本次大賽一位工作人員持有、使用四枚印章,顯然不妥!
業內人士分析,從各方情況看,「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顯然是打著國字型大小社團組織名號,從網路上收集刊發在報刊上的小學生作文,根據作文中留下的地址信息寄發獲獎通知,要求家長出錢買書,藉此斂財。
誰來斬斷伸向孩子的黑手?
「斂財式」小學生作文評獎不僅騙取家長錢財,而且嚴重沖擊孩子的價值觀,更可能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傷害。教育專家表示,工商、教育、民政等相關部門應聯手執法,遏制教育領域日益泛濫的「斂財式」評獎。
江蘇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分析,多數「斂財式」評獎中,「國字頭」的協會是假的,公章是假的,獎狀是假的,可以說,除了「斂財」這個目的是真的,其餘都是假的。
殷飛認為,家長一旦參與這種「斂財式」評獎,潛在的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謊言被揭穿,孩子將面臨巨大的道德壓力,自信心可能受到嚴重打擊;如果謊言不被揭穿,孩子則容易形成「不勞而獲」的價值觀,影響一輩子,既然榮譽可以花錢買,那文憑、證書可不可以花錢買?
「斂財式評獎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是由於當前教育功利化傾向嚴重。」長期從事小學教學管理的馮愛東校長表示,騙子正是利用家長「孩子證書越多,越有競爭力」的心理,精心設計名目繁多的評獎活動,有的還在北京舉辦各種頒獎互動環節。而少數家長、孩子的虛榮心,又進一步給騙子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馮愛東認為,教育孩子,家長不能急功近利。家長花錢可以買來獎狀,但買不來孩子的自信,買不來孩子的能力。廣大家長應有正確的教育觀念,自覺抵制,保護孩子不受「斂財式」評獎的沖擊。
教育學博士、北京城市學院(招生辦)院長劉林說:「在各類『斂財式』評獎中,針對孩子的各類評獎最為惡劣,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很大。」劉林認為,遏制小學生作文「斂財式」評獎需雙管齊下,一方面各級工商、教育、民政部門應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從源頭上防堵漏洞;另一方面,廣大老師和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自覺抵制這類評獎活動,不給非法評獎生存的土壤。
㈢ 大學生電影節獎杯是什麼,什麼含義啊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㈣ 電影節獎項對應獎杯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官方網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afi.com/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後每年都針對不同主題舉辦盛大票選,2001年起更設立了年度十大美國電影,表揚這十部電影的幕前幕後所有主要電影工作者,不細分獎項,皆大歡喜。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地方網站:http://nsfc.zap2it.com/nsfc/cda/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有95年歷史,成員包括電影歷史家及電影藝術系學者等。它的各個獎項是由一個150人的委員會以及12人的審查小組票選產生。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brmp.org/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lafca.net/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目前,該協會擁有53名會員,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志、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yfcc.com/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hicagofilmcritics.org/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razzies.com/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ifp.org/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㈤ 我要各大電影節的獎杯圖片(有追加)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杯
http://pic.enorth.com.cn/0/01/16/39/1163942_716934.jpg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獎杯
http://www.dy.com.cn/Pic/2005/06/10/a3118971-67b7-43e6-9e05-3b27228a1dcb.jpg
中國電影百花獎
http://www.dy.com.cn/Pic/2004/12/09/5e94497c-9057-44ae-a634-a0e9bb3d9c5e.jpg
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http://workboy.nease.net/images/1oscarstatue.jpg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http://www.southcn.com/ent/pics/200308051013_387539.gif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聖.喬治獎
http://www.52class.com/UploadFile/200552521583319193.jpg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enssb.gif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envns.gif
開羅電影節金字塔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othkn.gif
東京電影節金麒麟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othtj.gif
中國大眾電影金雞獎
http://www.dy.com.cn/Pic/2004/12/09/4f7df30a-241a-4a25-9f58-2f88be19105e.jpg
香港電影金像獎
http://www.dy.com.cn/Pic/2004/10/14/1c363518-f348-4e2d-9420-fd589980e05a.jpg
啊呀,不行了,就找了這么多,湊乎看看吧,嘿嘿
㈥ 柏林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是什麼含金量有多高
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與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世界三大電影節”由此可見,柏林電影節含金量是很高的。
柏林電影節在1951年創立,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並且柏林電影節關注的更多的是政治和社會現實相關的電影,柏林電影節的評獎流程一般由選片和評審團投票兩個部分組成。
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蘇冷戰格局的結束,柏林電影節雖然還是以政治和社會現實為主題,但是也增加了很多其他獎項,最佳導演,演員,編劇,攝影,美工的銀熊獎還有優秀青少年,兒童片的水晶熊獎以及同志片的泰迪熊獎,總的來說,柏林電影節含金量是很高的,影片進入就至少是被得到認可了的優秀影片。
㈦ 電影節的獎杯是表面一層是金的還是全部是金的
最多鍍一層金,N多女演員都是一手拿著毫不費力,如果是純金的你知道多重么。。兩只手也會很吃力的。
再說每個都是純金的那要多少錢,一次電影節最起碼頒發數十個獎項。
㈧ 電影節獎杯是什麼材質做的
一點點金子 其他肯定是銅和銀
㈨ 各大電影電視獎的獎杯都是什麼樣的 最還有圖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杯
http://pic.enorth.com.cn/0/01/16/39/1163942_716934.jpg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獎杯
http://www.dy.com.cn/Pic/2005/06/10/a3118971-67b7-43e6-9e05-3b27228a1dcb.jpg
中國電影百花獎
http://www.dy.com.cn/Pic/2004/12/09/5e94497c-9057-44ae-a634-a0e9bb3d9c5e.jpg
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http://workboy.nease.net/images/1oscarstatue.jpg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http://www.southcn.com/ent/pics/200308051013_387539.gif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聖.喬治獎
http://www.52class.com/UploadFile/200552521583319193.jpg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enssb.gif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envns.gif
開羅電影節金字塔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othkn.gif
東京電影節金麒麟獎
http://movie.sh365.com/images/bt-othtj.gif
中國大眾電影金雞獎
http://www.dy.com.cn/Pic/2004/12/09/4f7df30a-241a-4a25-9f58-2f88be19105e.jpg
香港電影金像獎
http://www.dy.com.cn/Pic/2004/10/14/1c363518-f348-4e2d-9420-fd589980e05a.jpg
㈩ 上學路上的獲獎記錄
獲獎記錄時間影節/活動獎項獲獎人參考資料2004-09-19第1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兒童片- 最佳編劇趙冬苓導演處女作方剛亮2005-05-14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兒童演員吳旭 2005-10第28屆德國盧卡斯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 第20屆伊朗伊斯法漢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金蝴蝶獎方剛亮2005-11-20第14屆印度海德拉巴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方剛亮2007第8屆希臘奧林匹亞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吳旭 德國萊比錫青年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未知聯合國國際青少年兒童電影中心CIFEJ獎未知未知-提名記錄時間影節/活動獎項獲獎人參考資料2004-08-21第1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女配角艾麗婭 2005-05-01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方剛亮 最佳處女作方剛亮2005-05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 2005-06(?)第35屆義大利吉弗尼(Giffoni)青少年電影節金格里芬獎(Golden Gryphon Award)- 2005-08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影片- 優秀少兒女演員吳旭2005第5屆韓國光州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其他榮譽時間榮譽參考資料2005-03獲三部委(教育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調工作委員會)聯合推薦的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