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寶應文峰大世界最近的電影院是什麼電影院
蜜月酒店殺人事件
又名:蜜月酒店
看點: 爛片 垃圾
類型:懸疑 劇情 驚悚
語言:漢語普通話
地區:大陸
時長:97分鍾
導演: 千丙哲
演員: 張靜初 何潤東 倪虹潔 金英民
② 揚州寶應電影院在哪放電影嗎明天或後天的。急。
只找到一個大眾電影院,在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近郊寶應縣葉挺路。
電影院肯定放電影,不然他喝西北風嗎?最近的電影就只有
加勒比海盜4,功夫熊貓2,速度與激情5,我想這些應該都會有
③ 寶應縣大眾電影院怎麼樣
寶應縣大眾電影院是1990-05-29注冊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冊地址位於葉挺路115號。
寶應縣大眾電影院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10231410152738,企業法人宋文紅,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寶應縣大眾電影院的經營范圍是:電影放映、藝術表演、錄象放映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寶應縣大眾電影院更多信息和資訊。
④ 家鄉巨變作文
清晨,蔚藍色的大海擁著一輪紅日展現在我的眼前: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藍瑩瑩的海好似一面玻璃鏡,映著藍天,映著白雲,映著我們的雙眼。潔白的浪花從睡夢中醒來,又開始了她一天的呢喃……看著這一幅幅秀麗的景色,聆聽著大海這熟悉的浪濤聲,哦!我陶醉了,醉在一個千礁石島上,醉在一塊富饒的土地上……
「麒麟出東海,明珠落平潭,千礁百島神仙境,詩情畫意在人間……」聽,平潭之歌正在美麗的海島上唱響,讓我帶你一同走進我美麗的家鄉——平潭島,一起去感受它的巨變吧!
我們的家鄉是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四面環海,享有「海濱沙灘冠全國,海蝕地貌甲天下」的美譽,是國家級旅遊勝地。目前,它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實現由海防前哨到開放前沿的華麗轉身。
自從平潭成為綜合實驗區後,它的變化更為明顯:你看,原先並不寬敞也不平坦的公路已變成寬敞、筆直的柏油馬路;馬路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輛除了兩輪的摩托車和普通的四輪車外,更多的是賓士、寶馬、奧迪、保時捷等名車;馬路兩旁隨處可見的垃圾被綠草茵茵、鮮花盛開的綠化帶所取代;橫沖直撞、無視交通規則的司機也學會了盯著紅綠燈,做一個文明的駕駛員。
再看,原來雜草叢生的一個個小山包如今已被那一棟棟造型別致、直入雲霄的高樓大廈所取代;各家門前的小院落如今變成了環境優美、管理規范的小區,成為大人、小孩休閑、活動的公共場所;過去,多高的樓只能靠兩腿向上爬,如今,再高的樓,只要幾秒鍾電梯就能把我們送到目的地。
過去,四面環海的平潭島,人們出行是多麼不便,如今,那海面上多了既像彩虹又像巨龍的建築——萬眾矚目的「海峽大橋」,它帶著我們飛躍大海,人們再也不用望洋興嘆了。海峽大橋的建成,拉近了我們平潭島同外界的距離,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商機。每天經過大橋來我們這兒旅遊觀光或投資做生意的客人與日俱增。
目前,我們實驗區的許多大項目、大工程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環島路正在修建;平潭至福州的高鐵站也已經動工;五星級國際酒店已經開建,從此將改寫平潭沒有五星級酒店的歷史;在海峽大橋之外,與福州空港相連的平潭二橋(長樂古槐至平潭高速公路)目前也在積極籌建之中……
迎著輕柔的海風,聆聽著美妙的濤聲,我再一次陶醉了,醉在家鄉蒸蒸日上的發展中,醉在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上。「海西春潮湧,麒麟現東方」,平潭的宏偉藍圖已經在我的腦海里勾勒出來了,我將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用知識和智慧把自己的家鄉——平潭島建設成一座舉世矚目、璀璨奪目的現代化海濱城市!
呦!一條條泥濘的山路不見了,嗬!一座座陡峭的土坡鏟平了,呀!一間間破舊的土房不見了!它們在哪呀?哦,原來它們換了新裝,泥濘的山路變成了平坦的柏油馬路,峻峭的土坡變成了平川,破舊的土房變成了廣闊舒暢的樓房。這是哪呀?這是我那美麗的家鄉——柞水。
憶往昔,人們砍伐樹木給自己家造房,導致沙塵暴、狂風雨成了「常客」,無數良田毀於一旦;無所控制的開墾荒地,使土地越來越貧乏,幾乎種不出莊稼;天天燒香拜佛,碌碌無為,使莊稼一每天的枯敗下去,直到顆粒無收;從前有著「重男輕女」的思維,不讓女孩去上學,而是做一些家務活或農活。
看當初,人們的文化素質促提高,明白了,樹木可能抵擋沙塵暴跟暴風雨的襲來。於是,紛紛拿起鋤頭、水桶、樹種……在幽谷跟門前植樹,從此,沙塵暴、暴風雨成了「稀客」,村民明白了無所把持的開墾土地會使土地貧乏,就打算土地,循環利用土地,村民人在電視中懂得了燒香拜佛是迷信,什麼用都不,相反,用科學種植方法,使莊稼大獲豐收,人們安居樂業,政府在城市建立起了一所所學校,又奉勸著一位位家長,讓他們讓孩子上學……終於,大部分孩子都上了學,圓了多年的讀書夢!
當初,貧苦掉隊的家鄉正緩緩的變得美麗、繁榮富饒。
漂亮的故鄉,我愛你,愛你的山清水秀,愛你的燕語鶯聲,更愛你的俏麗與茂盛!
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茶幾旁聊天。我問公公:「以前我們的家鄉怎麼樣,美嗎?」公公打開話匣子,說:「哪有啊!以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可沒法比。」
公公又說:「以前住的房子是土坯房,只有兩間。房子里有昏暗又潮濕,一到晚上,因為捨不得點燈,所以伸手不見五指。那時候,誰家要是有一輛自行車,那可真是『稀世珍寶』,可不能輕易借給別人。沒車的人出門都得靠雙腳,想去泉州也只能走著去。」
現在的生活和以前對比,那可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人們穿的衣服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美麗極了!穿小了穿舊了,隨時可以買。人們吃膩了大魚大肉,倒懷念起以前的粗茶淡飯。我家現在住的是磚頭砌成的五層高樓,房間又寬敞又明亮,我還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呢!現在每家每戶都有自行車、摩托車,有的還買上了小轎車,走路倒成了健身運動。
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要歸功於改革開放;歸功於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讓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讓我們能快樂地享受著改革開放的碩果。我想:擁有如此優越條件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紅火。
在山東省的.東北部,位於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上,有一座美麗的城市,那就的我的家鄉——東營。
那裡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近年來,那裡有著巨大的變化。過去的舊東營非常貧窮,到處是鹽鹼地,坑坑窪窪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那裡以前的人沒有文化,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山,你說過去的東營是不是很落後啊?
但是,現在的東營看不到這些了,只能看到進步的科技代替了牛馬等工具。地下豐富的石油資源把那裡變的富饒起來,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行駛著各種型號的汽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也不伐名牌車。道路兩旁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有好多人也建起了自己的小洋樓,買上了私家車,。現在幾乎每個村子都有寬敞明亮的學校,請的是高級教師,為了教育好下一代不惜代價,造就了新一代的有文化有素質的東營人,我好像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東營人多麼文明,多麼偉大。現在那裡的人不會不知道山是什麼樣的,是因為那裡富了,有空時經常出去旅遊。需多的名山大川他們都知道。
現在的家鄉雖然很美麗,很富饒,但是,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回去把它建設的更美麗,更富饒。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東營,我更愛我們的祖國。
由於暈車比較厲害,我五年沒有回老家看爺爺了,非常地想念他們。這次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回到老家,這次和上次回家相比,家鄉有了180°的大轉變後,真是感覺好極了。
一變是道路
在我們回去的路上,走的全是高速公路,只需三個小時就可以到家了,並且道路走起來非常平坦,整個回家的路上只出現過一小段不平坦的路。記得我四歲回老家時,道路簡直沒法走,由於暈車讓我嘔吐了好幾次,並且全是鄉下公路,幾乎沒跑高速公路,整整坐車坐了一天才到家。看,交通方便了,什麼都方便多了。
二變是房屋
家鄉對我的印象是一個字「土」,因為家裡的房子全是土坯房,可是這次我走進家門一看,滿院子不見土坯房的影子,接替土坯房的卻是一座座結實的水泥房,一共有四座,加起來,比我家的房子不知道大多少倍。睡覺時,我輕輕地摸了一下牆,卻不像那次那麼臟,取而代之是光滑的牆壁。
三變是電器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不光房子「土,」家裡電器也很舊,上次奶奶家是黑白電視,而這次奶奶家有很大的彩電,還用上了電磁爐,再說我奶家,吃水,自已家有井,並且還有潛水泵,電源一合,那天然礦泉水就流了出來;想吃面條很容易,不用手擀,也不用去買,奶奶家有電動軋面條機,你說方便不方便啊!爺爺奶奶的生活真的便利多了。
看,短短的五年時間,家鄉變了這么多,爺爺和奶奶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說著,笑著……
60年以來,家鄉人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聽奶奶說,她小時候的生活很困苦,每天放學回家要幫她媽媽做很多的活,不象我一回家就寫作業,什麼家務事也不用做,她們那時候的教學不象我們現在這么多門課程,她們每天只學語文、數學這兩門課,家庭作業很少;她們小時候的書包食用破布拼湊而成的,不像我現在的書包那麼漂亮;當年,她們上學的路全是泥巴路,一下雨新中國成立60,路就會打滑,人們經常滑到,而我上學的路是水泥路,下雨天不用穿膠鞋,照樣騎自行車上學,很輕松;小時候,她們難得吃上一次米飯、豬肉,她們一年中吃得最多的是米湯、鹹菜。而現在,隨著經濟飛速發展,我們每家每戶都能吃上噴香的米飯,鮮嫩的紅燒肉;每當夏天到來,奶奶家裡沒有電風扇,連兩分錢的冰棍也買不起,現在經濟好了起來,孩子們能吃到各種各樣可口的冷飲。奶奶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她的姐姐穿小了給她穿,而現在,有些小姑娘一天換一套衣服,只要有一點舊的就不要了;冬天時,奶奶一個月才能洗一次澡,現在的姑娘天天可以洗澡。
小時候,奶奶總盼著不要挨餓挨凍,有新衣服穿,有米飯吃,有大一點的房子住……現在,奶奶的願望都一一成真了。
和奶奶我的生活相比,我感到無比的幸福!我會珍惜今天的一切,努力學習,將來吧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家鄉和全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的家鄉坐落在大運河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城,美麗如畫的荷藕之鄉——寶應。
近幾年來,家鄉有著很大的變化,你們知道嗎?聽我來講一講吧。
寶應從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到了熱鬧繁華的大縣城。其中最顯眼的是鋪在開闊的田野上一條陽光大道--寶應大道。寶應大道西到寶應環城路口,東至京滬高速公路寶應段路口,路面寬闊平坦,一盞盞美觀的路燈照亮行人前面的道路。走在這條路上,一陣陣微風輕輕拂過,你會感覺很舒服。路邊有不少建築,如新建車站、新的縣政府、大上海國際公寓等,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不少住宅小區已經有了十幾層高的樓房,還安裝了電梯。路兩旁的長方形花壇里開著五顏六色的小花,環境非常優美。以前老城區路面坑坑窪窪,路燈已經不那麼亮了,下大雨時有些房子還漏雨,與如今的新城區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寶應商業街,一個比一個的繁華。
寶應的經濟正在發展,城區的周圍荒地也變成了一排排非常漂亮的高大的樓房,城區周圍也擴建了許多工業園區,有許多外商也紛紛來到寶應投資辦企業。
啊!這就是我的家鄉,它的變化真大呀!經過不斷地創建後,它將會變得更繁榮,更美麗!
我清楚地記得,那裡原本是個美好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樹多得樹不清,令人看得眼花繚亂。那一排排的樹,棵棵把腰挺得直直的,有的像堅強的戰士那著槍一樣,有的像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還有的像軍人似的,一動也不動......它們日日夜夜「守護」著整個村莊,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它們就摩拳擦掌,准備迎戰;一條條清澈的小溪里,小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一棵棵大樹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裡,顯得更綠了;一片片雲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裡,顯得更白了;無邊無際的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裡,顯得更藍了。那裡的環境如此之好,誰不希望居住在那兒呢?
可是,我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鄉的景色完全不同了:居民們隨意砍伐樹木,使綠色漸漸減少,它們再也不像堅強的戰士,不像一動不動的軍人,而是像奄奄一息的病人,像生命垂危的老人!變了,變了,一切都變了!那蔚藍的天空不再藍了,那清澈的小溪不再清了,那牛奶般的雲朵也像被黑水淋了的被子,不再白了......
罪魁禍首就是居民們!是愚昧的居民們!居民們隨意砍伐樹木,隨意把污水倒進小溪里,隨地丟垃圾,隨地吐痰......是居民們的所作所為才造成家鄉災害的!
啊,家鄉!你變了,變得不再美麗,變得面目全非......
我多麼希望這個重大的發現能引起居民們的注意,使他們重振自己美麗的家園啊!!!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得去年,我的爸爸外去打工,好幾年才回來,結果回家後,發現自己原來的家不見了,眼前是一片片高樓大廈,再也找不到原來的瓦房了,他簡直不知道自己在哪兒了!於是,他趕緊拿起手機給家裡打電話,當時剛好我在家,我一聽是爸爸回來了,連喊:「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興沖沖地下樓去接爸爸。
到了樓下,看到發呆的爸爸,我忍不住笑著說:「我們的家早搬到了樓房裡了,再也不是以前小瓦房了。」爸爸這時才恍然大悟。感慨地說:「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啊!」
我還聽奶奶說:「以前的房子都是自己用泥土和草堆成的,現在呢,一間房子30多萬!這對於以前來說就是天文數字啊!以前的人家一家有一部電話就非常富有了,現在幾乎人人有手機,而且功能越來越多,簡直是十全十美。以前人家吃著稀飯,連饅頭都沒有,更別說填飽肚子了,而現在,天天都有包子吃,吃不完還仍了,真是太浪費了。」
奶奶的話說得很有道理,家鄉的變化的確很大,我覺得,這都與祖國的強大有關。我們愛家鄉,我們更愛祖國!
每當村子裡夜幕降臨,華燈齊放,在社區大院里村民們就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扭起秧歌來,你們看,這里真是熱鬧!
這幾年,家鄉變化可大了!各家各戶都住上了標準的房屋和嶄新的樓房,村子裡的所有路面都是筆直平整的硬化路面,有供人們學習娛樂的活動場所,大部分人家出行都開上了小車。
村民變富裕了,精神生話也充實了,這從我媽媽身上就能看得出。前幾年媽媽只知道在幹活,可現在一到農閑,媽媽就扭起了秧歌,還是村子裡秧歌隊的義務輔導員。她變的精神煥發,扭起秧歌來不知疲倦,是秧歌隊里的積極分子。教起秧歌來很認真,隊員們每個動作必須做到家才可以。秧歌隊經常義務演出,前幾天還在鎮里得了一個一等獎。媽媽是個大忙人,都快要成了「明星」了,左鄰右庄都知道她。我村社區里還建有兒童俱樂部、庄戶劇團、農家書屋、體育鍛煉中心等學習娛樂場所,平時來鍛煉學習的人們還真多!
你看,我的家鄉變化多大呀!人們變得更富裕了,村莊變得更整潔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充實了。
曾幾何時,人們眼裡的周口,垃圾滿天飛,路上的行人亂闖亂撞,大小車輛亂停亂放,路上經常出現堵車、撞車、闖紅燈、逆行、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的現象,還有些做小生意的叔叔阿姨將物品擺在店外……如今,周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周口已經不復存在……
現在走在七一路上,你會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道路由窄變寬,地面也被修得平平坦坦,再也不見堵車、逆行等現象了。原來道路被一些流動商販據為己有,影響車輛、人員通行,還有一些建築垃圾被隨手丟在路邊,有些不小心的小朋友經常因此而摔倒。現在,流動商販越來越少,路邊上再也看不見磚瓦、石子了。
原來,爸爸上班走時腳上的皮鞋擦得鋥亮,可中午回來時,腳上的皮鞋好像穿上了一件灰色的大衣。現在,爸爸的皮鞋再也不用每天擦了,因為道路干凈了。我還驚奇地發現,因為一點兒小事發生爭吵的現象不見了,大街上的人都很有禮貌,見面問好,不小心做錯事也以一句「對比起」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現在再也看不到闖紅燈的車輛和行人了。
這就是周口——我的家鄉,它正以嶄新的面孔屹立在世人的面前。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的家鄉——營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十年裡,我們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海濱城市處處煥發著勃勃的生機,下面就讓我們隨著歷史的車輪以營口開發區一角來領略一下我們的家鄉營口在這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發生的巨大變化。提起營口開發區,我們不由得想起三十年前的那個營口小漁村,低矮的小平房,泥濘的鄉土道,不便的交通,而如今我們的營口開發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們的政府正確指引下,舊貌換新顏。2008年,對於營口開發區來說是不平凡的,在北京舉辦的「2008城市盛典」頒獎大會上,營口開發區從全國43個參加競選的城市中脫穎而出,獲得中國2008年最具投資價值的開發區獎,成為魅力四射的現代化、生態化港口城區。驕人的成績,來自營口開發區高起點以發展的戰略和「環境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自然災害等諸多不利因素,營口開發區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繼續保持了經濟高位增長、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的喜人態勢。營口開發區「五區、三帶、四廊、兩園」開發建設成果豐碩,現代化、生態化城市魅力顯現。南部新區開發快速推進,區投資服務中心、鞍鋼公寓等已投入使用。金泰海景和高檔酒店即將竣工。道路、綠化、亮化、水系改造等配套功能進一步提高,濱海新區形象進一步展現。老城區環境明顯改善,高質量進行社區的環境改選,路燈安裝、道板更換,高檔次完成主要廣場、樓宇亮化和城市雕塑工程,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三條旅遊帶初見形象,新海濱浴場按期對外開放。營口望兒山母親節獲首屆「節慶中華——最佳主題活動獎」,旅遊風景區,全年接待遊客328萬人次。綠色生態走廊基本完成,累計投資額4.38億元,開展了以路面、山體等為重點的城鄉大綠化,總面積400多萬平方米,彰顯生態開發區的新魅力。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戰,總長138公里的「六橫六縱大路網全面貫通。營口開發區作為環渤海經濟圈和遼寧」五點一線「的疊加區域,伴隨著」遼寧五點一線「上升為國家戰略,將創造更多的發展楊遇,推動經濟又好又快以展。改革開放,為中國立下了大功。改革開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是改革開放,讓中國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感謝鄧小平爺爺,是他,讓我們中國沒有了戰爭,沒有了鬧革命,和平一片,幸福一片!
改革開放,一定會讓中國的日子更加美好!
家鄉環境的變化赤峰市翁牛特旗廣德公中心小學唐小雪我曾幻想著有一天,我的家鄉能變得非常美麗:有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綠茵茵的草。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的家鄉,就是我幻想中的樣子,那時候,山上長年綠樹成蔭,樹下野花盛開,山腳邊的小河清澈見底,有許多小魚自由自在地游著,夏天孩子們在小河裡戲水,小魚偶爾會咬你的腳;冬天,小河一片潔白,這時又成了孩子滑冰的樂園。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沒有一絲污染,人們在這個小村子裡過著幸福的生活。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們覺得樹能為自己造福了,就無節制的亂砍濫伐,山上的樹一天天少了,裸露的土地慢慢擴大,再加上人們亂倒垃圾。清澈的小河不告而別,樹木蔥郁的小山也不知道去哪兒了,孩子們歡快的童音再也聽不見了。人們眼前的生活似乎是好了,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當風沙席捲村子時,連續幾年的旱災,導致顆粒不收後,人們終於品嘗到了自己種下的惡果。但他們不知悔改,更有可笑的人說,老天真是太反常了。家園只有一個,地球不能克隆。破壞自然環境的人醒悟吧!我們對自然的每一點傷害,它們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降臨到我們的頭上。請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讓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花更艷。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
以前,每到五六月份,我就吵著讓媽媽給我買楊梅吃。可是媽媽總說:「村子裡種楊梅的人家少,很難買到,我又沒空去城裡買。」不錯,以前像我們這種生活條件差一點的人家是根本捨不得去買楊梅吃的。人們看到那紅通通的楊梅就像是看到寶一樣,眼睛眨也不眨,都看得流口水了,可是一聽價錢,要五十元錢一斤,一般的老百姓就只有乾瞪眼的份了。媽媽給我買了幾個楊梅,我就小心翼翼地捧著,瞪大了眼看著,把它當珍寶似的,總也捨不得吃。可是現在想吃楊梅,那不再是什麼難事了,現在賣楊梅的商販滿街都是,最好的也才八九塊一斤,便宜的時候幾毛錢也能買上一斤。因此我們石屏還有一個特殊的節日——楊梅節。
出家門口走七八分鍾的路程就可以來到楊梅森林了,為什麼這么說呢?請聽我細細道來:我們村子裡平均每家每戶都種著二三十棵楊梅樹,村子裡一共有一千三百餘戶人家,於是就有了成千上萬棵楊梅樹,平均每棵楊梅樹要結十公斤楊梅。到了六月份中旬,楊梅全部成熟了,一個個紅似火的楊梅夾在綠葉之間,那美簡直讓你無法形容。你可以拿幾張報紙到小森林裡來,一邊乘涼,一邊吃楊梅。你睡在報紙上,張著嘴巴,風兒姐姐就會摘一個又大又紅的楊梅,把你當小寶寶一樣,輕輕放進你的嘴裡,這時,酸甜的楊梅汁會在你在你嘴裡蔓延開來,讓你忘卻所有的疲憊。這片楊梅森林就像是人間的仙境,就像是世外桃源,就如同是我們亞花寨人的掌上明珠,是我們家鄉的驕傲!
你不知道,我們這兒的楊梅樹個子可高了,最高的達二米五,比小巨人姚明都還高,最矮的也有一米七。再說那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特別的綠,像塗了一層油似的,綠得發光,綠得發亮。風婆婆一吹呀,楊梅就彷彿是在跟我們招手,歡笑著,翻滾著,在對我們說:遊客們,我代表所有的楊梅同胞歡迎你們。我們這兒的楊梅可有意思了,近處的楊梅樹呈嫩綠色,遠一點的楊梅樹呈翠綠色,再遠一點的楊梅樹呈墨綠色。我們這還有一個傳說,說我們這里人傑地靈,小姑娘吃了嫩綠色楊梅樹的楊梅能變得更美麗,小男孩吃了翠綠色楊梅樹的楊梅能變得更聰明,老爺爺、老奶奶吃了墨綠色楊梅樹的楊梅能變得更年輕。
家鄉的變化太大了!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巨變」。我要努力學習,讓家鄉的變化更大,到那時候你一定不知道要用什麼詞來形容我美麗的家鄉變化大了!
從過去到現在,我的家鄉——慈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聽年紀大一點的老人說,以前,我們這里非常窮,公路上難得看見一輛車子,路旁壓根就沒有什麼商店、修車店、電影院等。到處是爛土牆、破瓦房。屋子裡黑暗又潮濕,地上是一個個泥坑。下雨天,院子里村道上全是泥濘不堪的爛泥巴,一腳踏下去,鞋子就再也拔不起來了。屋頂漏水,屋子裡到處是接水的瓶瓶罐罐。以前沒有自來水,只能接下雨天的雨水來喝。遇到乾旱的年份,就要到很遠的井裡打水喝。人們吃不飽,穿不暖,日子真的很苦很苦。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帶動了人們的積極心,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原來的破草房、土瓦房變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路上的小汽車是一輛接著一輛。家裡有自來水、有飲水機,再也不愁沒水喝了。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屋子裡特別寬敞,有大客廳、廚房、衛生間大人小孩都有了自己的房間,睡的是席夢思床。家家戶戶都有了電飯鍋、電冰箱、洗衣機,不但裝上了電視、電話、計算機,出門還帶手機呢!慈溪人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各種高檔的4S店紛紛落戶慈溪,有寶馬、豐田、奧迪……哦,我們的家鄉還建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呢!聽說5月1日就要通車了,奧運接力火炬這里通過。
啊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我愛我的家鄉!
⑤ 鎮江火車站24小時咨詢電話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往年這時候
我們都在搶回家過年的票
但今年情況特殊
疫情仍牽動著大家的心
除了搶票,還有很多問題要考慮:
離城規定是怎樣的?要核酸檢測嗎
返鄉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用不用報備?用不用隔離?
今天就為大家匯總了
江蘇13市的防疫規定
趕緊來看看
(截至2022年1月24日)
按照國家和我省分析研判,對於春節期間來返寧人員按照風險等級的不同,實行分級分類的健康監測管控措施。()
第一類,境外來寧人員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與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有軌跡交叉人員,嚴格限制出行,分別按照「14天集中隔離+14天居家健康監測」和「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的要求落實管控。
第二類,當地暫未調整風險等級但有本土陽性感染者報告地所在市的人員,抵寧後根據疫情形勢分類落實核酸檢測等健康管理措施。
第三類,直接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一線工作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須脫離工作崗位14天後,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來寧。出發前,須向所在單位報備;抵寧後,要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並積極主動配合屬地落實核酸檢測等管理措施。
第四類,鑒於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從即日起至3月15日,所有省外來寧返寧的人員,要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並積極主動配合屬地落實核酸檢測等管理措施。攜帶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由所在社區接到報告後要在24小時內安排其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出結果前非必要不外出,特別是不要參加聚集性活動,不要進入公共密閉場所,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結果陰性後再進行有序流動,為家人和自己做好「健康第一責任人」。
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熱線電話
玄武區:025-83682072
秦淮區:025-87753722
建鄴區:025-87778911
鼓樓區:025-83401049
雨花台區:025-52873890
棲霞區:025-85570386
江寧區:025-69640762
浦口區:025-58852736
六合區:025-57122120
溧水區:025-57202591
高淳區:025-57311235
江北新區:025-58050032
無錫
倡導就地過年。非必要不離錫、非必要不出境,尤其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和有本土病例報告的地區及其所在設區市,鼓勵在錫過節,盡量減少人員流動,在錫就地過節期間可參與全市多部門聯合開展的「送溫暖、送文化、送服務」關愛行動。
嚴格出行管理。國內涉疫地區人員建議暫緩來錫返錫,待所在地區風險等級降至低風險後方可來錫返錫。外省(不含涉疫地區)來錫返錫人員需持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在抵錫後12小時內就近再次進行核酸檢測。
及時主動報備。所有涉疫地區旅居史人員,來錫返錫後要立即向所在社區(村)、單位、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或入住酒店報備,積極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對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直轄市為鎮、街)或其它被管控的有陽性病例或其軌跡史所在縣(市、區)(直轄市為鎮、街)旅居史的來錫返錫人員,抵錫後將嚴格執行閉環轉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請您知悉。
附:各市(縣)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聯系電話
徐州
省外來徐返徐人員應提前向所在社區(村)和單位報備,抵徐後主動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配合落實相關健康管理措施;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異常症狀,主動向社區報告,並佩戴口罩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對於天津、西安、鄭州等涉疫風險地區來徐返徐人員,須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其他有疫情省份的來徐返徐人員進行7天健康監測。
「兩站一場」要加大對省外來徐返徐人員的排查力度,配備專門人員、設置專用通道,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於無法提供的,引導相關人員現場就地進行核酸檢測。各地各單位及居民小區要主動排查,做好省外來徐返徐人員的信息登記和核酸查驗工作。各級各類學校及教育機構要加強學生家長外出返徐情況排查,加強師生員工健康監測和出入管理。
所有公共服務崗位人員必須規范佩戴口罩,嚴格做好個人防護;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公共娛樂場所等85類重點單位要認真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安排專人巡查巡檢,嚴格落實戴口罩、一米線、測體溫、驗「兩碼」等措施,並提供備用口罩、手消等基本防疫物品。14天內有市外旅居史人員,進入學校、醫院、養老機構、口岸等重點場所,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徐州市各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聯系方式
常州
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縣、區)低風險地區來常返常人員,如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電子或紙質版均可)的,可自由流動;如不能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需在「兩站一場」現場進行核酸采樣檢測;如自行駕車回常的,抵常後請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備,落實相關防控要求。
所有省外(不含涉疫地區)來常返常人員,需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需在12小時內向所在社區(村)、單位(賓館)報備,並在抵常後24小時內進行1次核酸采樣檢測,結果出具前,非必要不外出,做到「四個不得」(不得組織或參加會議、聚餐等聚集性活動,不得從事學校、培訓機構組織的線下教學授課或其他集體活動,不得進入歌舞廳、浴室、電影院、網吧等室內密閉場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市在「兩站一場」提供便民核酸采樣服務點供來常返常人員現場采樣。
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直轄市為所在鎮、街道)及相關風險區的來常返常人員一律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並在「兩站一場」閉環接駁轉運至集中隔離點。
嚴格落實省外來(返)蘇州人員管理。所有省外來(返)蘇州人員,需持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應立即向所在社區(村)、單位或入住酒店報備,在抵蘇州24小時內就近采樣檢測,核酸檢測出結果前,不出入各類公共場所,不參加各類聚集性活動,規范佩戴口罩。涉疫地區來(返)蘇州人員防控政策不變。
蘇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機構聯系方式
蘇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68358939
張家港市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58987106
常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52773593
太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53890840
崑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55115103
吳江區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63160016
吳中區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67080456
相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66181757(疾控)/0512-65760130(社區)
姑蘇區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68727303
工業園區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66680924
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0512-68750867
南通
倡導就地過年。非必要不離通、非必要不出境,尤其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和有本土病例報告的地區及其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縣區),鼓勵在通過節,盡量減少人員流動。
嚴格出行管理。國內涉疫地區人員建議暫緩來通返通,待所在地區風險等級降至低風險後方可來通返通。外省(不含涉疫地區)來通返通人員需持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在抵通後盡快就近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及時主動報備。所有涉疫地區旅居史人員,來通返通後要立即向所在社區(村)、單位、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或入住酒店報備,積極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對中高風險及重點關注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所在縣(市、區、旗)的來通返通人員,抵通後將嚴格執行閉環轉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附:南通市各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電話
南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85215801
海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88901152
如皋市疫情防控指揮部:87650120
如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84113068
海門區疫情防控指揮部:82212707
啟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83219859、 68263770
通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86028177
崇川區疫情防控指揮部:85590062
開發區疫情防控指揮部:15851205526
通州灣疫情防控指揮部:13773737282
蘇錫通疫情防控指揮部:89196682
連雲港
嚴格出行管理。倡導廣大市民「非必要不離連、不出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以及有疫情報告的地區和所在設區市。提倡就地過節,減少出行尤其是跨省出行。各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不得組團前往出現疫情地區及所在設區市旅遊,不得承接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設區市旅遊團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做好職工出行管理,不安排中高風險地區來連返連人員上崗。
做好健康管理。返鄉人員需密切關注國內疫情動態,有國內疫情相關地區和陸地邊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人員、與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有軌跡交叉的人員、健康碼出現紅碼或黃碼人員、入境人員,以及口岸單位、冷鏈物品生產經營單位、集中隔離場所、發熱門診和定點醫療機構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外省來連返連人員,均應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及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備相關情況,主動配合查驗健康碼(行程卡)以及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積極配合當地落實信息登記、核酸檢測、健康監測以及隔離觀察等防控措施。
連雲港市各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電話
1.連雲港市防控辦電話:85822280
2.東海縣防控辦電話:87165017
3.灌雲縣防控辦電話:88986120
4.灌南縣防控辦電話:83696909
5.贛榆區防控辦電話:86225444
6.海州區防控辦電話:80703576
7.連雲區防控辦電話:82310228
8.開發區防控辦電話:82342541
9.徐圩新區防控辦電話:82250119
10.雲台山景區防控辦電話:85726318
淮安
嚴格來淮管理。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設區市人員建議暫緩來淮返淮。省外人員及省內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包括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口岸直接接觸進口貨物從業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等)來淮返淮需持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在抵淮後24小時內就近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方可有序流動,落實7天自我健康監測。
及時主動報備。省外及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來淮返淮人員應提前通過「i淮安」進行報備,到淮後12小時內向所在社區(村)、單位、屬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或入住酒店報備登記,積極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咨詢電話
淮安市 0517-83762658 0517-83942905
淮安區 0517-85988991
淮陰區 0517-84922158
清江浦區 0517-83601018
洪澤區 0517-87231283
漣水縣 0517-80698110
盱眙縣 0517-88202072
金湖縣 18936510106
淮安開發區 0517-83506626
淮安開發區 0517-83506627
鹽城
嚴格出行管理。倡導廣大市民除返鄉探親、必要公務等以外,非必要不離鹽、非必要不出境,鼓勵在鹽過節,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原則上不離鹽。確需離鹽的,不得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或有本土陽性感染者的縣(市、區)。各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不得組團前往出現疫情地區及所在設區市旅遊,不得承接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設區市旅遊團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做好職工出行管理,不安排中高風險地區來鹽返鹽人員上崗。
做好健康管理。來鹽返鹽人員需密切關注國內疫情動態,有國內疫情相關地區和陸地邊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人員、與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有軌跡交叉的人員、健康碼出現紅碼或黃碼人員、入境人員,以及口岸單位、冷鏈物品生產經營單位、集中隔離場所、發熱門診和定點醫療機構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外省來鹽返鹽人員,均應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及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備相關情況,主動配合查驗健康碼(行程卡)以及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積極配合當地落實信息登記、核酸檢測、健康監測以及隔離觀察等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咨詢電話
鹽城市0515-12345
亭湖區0515-68552773
鹽都區0515-88307577
大豐區0515-83288206
響水縣0515-86879183
濱海縣0515-84198200
阜寧縣0515-87295035
射陽縣0515-82181983
建湖縣0515-86213609
東台市0515-89561102
揚州
堅持非必要不離揚。廣大市民非必要不離揚、不出境。倡導就地過節,減少市外尤其是跨省出行。全面做好在揚過節市民群眾的生活服務保障和人文關懷,讓防疫更好體現城市溫度。
確保省外來揚返揚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揚返揚人員健康管理按照揚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2022年1號通告執行。省外(不含涉疫地區)來揚返揚人員需持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提前向目的地社區(村)、單位或入住酒店報備,如無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在抵揚當日進行核酸采樣並登記個人信息後,可有序流動。
疫情防控咨詢電話
揚州市0514-12345
廣陵區0514-87158597
邗江區0514-87636002
江都區0514-86539182
寶應縣0514-88223568
儀征市0514-83441397
高郵市0514-84612017
經濟技術開發區0514-87011091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0514-87977083
生態科技新城19975021168
鎮江
非必要不離鎮。倡導廣大市民「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離鎮」,尤其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設區市(含有本土陽性感染者報告設區市),鼓勵在鎮過節,盡量減少人員流動。各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員工等要帶頭執行,嚴格落實外出報備制度。確需出行的,須遵守離鎮防控相關要求,並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各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不得組團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設區市(含有本土陽性感染者報告設區市)旅遊,不得承接對方旅遊團隊。
嚴格來(返)鎮人員健康管理。各村(社區)要做好重點返鎮人員的摸排和網格化管理工作。近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含有本土陽性感染者報告設區市)旅居史人員,口岸、集中隔離場所、冷鏈物品、定點醫療機構以及發熱門診等高風險崗位來鎮返鎮人員,抵鎮時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盡快(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向所在村(社區)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按照要求分級分類落實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健康管理措施,健康監測期間不得參加聚集性活動。學校、企業等要合理安排放假和復工復學時間,引導人員錯峰返鄉返崗,做好春節期間留校師生、留企員工的管理服務。倡導所有單位要求外省返崗人員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或返崗,倡導省外其他低風險地區來鎮返鎮人員,抵鎮後及時主動進行兩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並開展7天自我健康監測。
疫情防控咨詢電話
(服務時間:9:00-18:00)
鎮江市0511-89667101
京口區0511-83810137
潤州區0511-80851196
丹徒區0511-88991000
丹陽市0511-86522152
揚中市0511-88392272
句容市0511-87272848
鎮江新區0511-89667101
泰州
嚴格省外來人管理。所有省外來泰返泰人員,需持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應立即向所在村(社區)、單位或入住酒店報備,第一時間就近采樣檢測,核酸檢測出結果前,不出入各類公共場所,不參加各類聚集活動,規范佩戴口罩,待核酸檢測陰性後方可自由流動。涉疫地區來泰返泰人員防控政策不變。
有本土病例報告的設區市(直轄市的縣區、州、盟)來泰返泰人員,應在火車站、汽車站等出口主動申報,抵泰後應盡快(6小時之內)向所在村(社區)、單位或入住酒店報備。配合轄區疫情防控機構做好信息登記、核酸檢測、醫學觀察等健康管理措施。
中高風險地區人員、與陽性感染者有軌跡交叉或健康碼異常人員,應暫緩來泰返泰。
各市(區)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聯系電話
靖江市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 0523-80718199
泰興市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 0523-87602053
興化市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 0523-80791197
海陵區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 0523-86218713
姜堰區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 0523-88108596
醫葯高新區(高港區)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 0523-86966983
宿遷
加強來宿人員管理。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設區市人員建議暫緩來宿返宿,待所在地區風險等級降至低風險後方可來宿返宿。省外來宿返宿人員需持健康碼綠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在抵宿後12小時內就近再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方可有序流動,落實7天自我健康監測,每天早晚兩次自測體溫。
及時主動報備登記。省外及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來宿返宿人員應提前報備,到宿後要盡快且不得超過12小時向所在社區(村)、單位、屬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或入住酒店報備登記,積極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值班電話
沭陽縣 83998120
泗陽縣 85286907
泗洪縣 88352977
宿豫區 84465039
宿城區 80909592
宿遷經開區 88859000
市湖濱新區 80986813
市洋河新區 82668115(白天)82668150(夜間)
蘇宿園區 88256665
各地衛健部門(疾控中心)值班電話
宿遷市 84389397
沭陽縣 83592165
泗陽縣 85212158
泗洪縣 88352977
宿豫區 84465965
宿城區 88259180
宿遷經開區 88859000
市湖濱新區 80986813
市洋河新區 82668306
蘇宿園區 88256665
疫情防控政策會即時更新
建議出行前先撥打當地電話咨詢
綜合|江蘇疾控、江蘇各市發布微信公眾號、中國政府網、南京廣播電視台
編輯|曉文
⑥ 寶應縣涇河鎮涇安東路。附近有沒有電影院
沒有,現在寶應好像只有在時代廣場那邊有個幸福藍海電影院。
⑦ 求江蘇寶應,建湖,楚州的經濟比較,方言差異,自然差異,文化差異
呵呵,看到樓上二位,我真的笑了。。建湖在這三地經濟是最好的好不好,自己去查,蘇北六個百強縣之一,蘇北唯一同時有兩個國家級生產基地,還有二十多個國家級榮譽,民營經濟嚇死人,老闆不要太多了,隨便看個寶馬根本不稀罕,據說那個二三百萬別墅還沒建好呢就已經搶購一空了,我肯定地說建湖在三地最富!至於消費水平在蘇北出了名的,且不說肯德基這種低檔次的快餐(早就有兩家了,快七八年了),也不談國美蘇寧什麼的(也有五六年了),因為這些大眾消費市場蘇北還有好多縣還是空白,更別提大潤發什麼的,那個建湖的飯店茶社多得嚇死人,滿街都是可生意一家比一家好,稍微有點檔次的起碼七八百,KTV是蘇北各縣最一流的,興建路一個普通小門面年租金幾十萬,我嘴說沒用,你自己來就知道了。
至於寶應城建太爛,這幾年一直沒建湖好,整個經濟沒了寶勝電纜就是個空殼子,是蘇中最窮的縣。
至於楚州,整天吵著老淮安,說人家淮陰人是侉子,你去已後發現他們自己也是侉子,經濟仗著淮安市區發展的也是那個樣子,很一般。
你是鹽都大縱湖人,說著與建湖人一樣的方言,從鹽城到建湖也就二三十分鍾,就像一條街逛另一條街,飲食文化完全相同,建湖在三地中經濟最好,消費最高,距離最近,選哪個,我不說,你知道的。
最後給你個建議,要開就開個中高檔的特色飲食,這里飯店競爭很強烈,否則你很快將會淘汰,因為。。。。房租太高了!
⑧ 水鄉的春天的幕後花絮
電影《水鄉的春天》誕生記
在中國1000多個縣市中,以古代皇帝年號命名的縣還不多,江蘇省寶應縣就是其中的一個。唐上元三年(公元762年),寶應境內有一法號叫真如的尼姑偶然獲得「八寶」獻與皇上,代宗視為祥瑞,遂改年號為「寶應」,改縣名「安宜」為「寶應」。
除了這段史實外,提起寶應,很多人還會自然地想起1956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在該縣柳堡鄉拍攝的電影《柳堡的故事》,一曲《九九艷陽天》傳遍了大江南北,幾乎成了一首寶應的民歌。其實在《柳堡的故事》問世之前,寶應還誕生過另一部電影《水鄉的春天》,同樣產生過較大的反響。在那特殊的年月里,一個小縣接連出過兩部有影響的影片,這在全國也是十分罕見的。盡管時間已過去了近半個世紀,當年拍攝《水鄉的春天》的歷歷往事,至今仍清晰地印在寶應人民的記憶中。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全國土地改革基本結束,黨中央向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組織起來,發展生產」的號召。為貫徹落實這一重要指示,寶應縣委決定在曹甸李家溝進行試點。這里不僅有自然美麗的水鄉風光,而且還是革命的老區。
抗日戰爭時期,莊上駐扎過大批的新四軍,華中造紙廠就設在這個村裡。但由於地勢低窪,三年兩澇,因而經濟落後,人民生活貧困,正如一首民謠所唱:「水汪汪,沒有收,有女不嫁李家溝。」1952年春節剛過,由縣委組織的工作組進駐李家溝,隨後幫助全鄉辦起了51個互助組,掀起了興修水利、改換良種等以科學種田為主要內容的愛國豐產競賽,為李家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全鄉7000多畝土地平均單產達300多公斤,成為遠近有名的豐產模範鄉,獲得了蘇北行署頒發的獎旗獎狀。當年的《人民日報》、《蘇北日報》、《揚州報》、《華東農民》、《蘇北青年》等報刊雜志,先後發表了30多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宣傳報道了這個典型。
李家溝的變化,引起了文化界的廣泛關注,蘇北文聯主席汪普慶(後出任我國駐芬蘭大使)和作家秦鮑雨於當年的秋天來到李家溝采風,在10多天的時間內,走訪了幾百戶農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第二年秋天便在揚州完成了電影劇本《水鄉的春天》,真實地反映了水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圍繞框圩造田展開的一場人與自然及封建殘余勢力的斗爭。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接到劇本後,委派導演謝晉和製片主任丁里共同負責,由謝晉執導。謝晉當時還是個只有27歲的小夥子,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三代的導演中的一顆新星。
他率領由數十人組成的劇組來到李家溝體驗生活並拍攝外景。擔任女主角的演員叫孫景璐,在香港從藝期間,曾是潘漢年家中的座上客。回到內地後,出演過不少的角色,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此次,她在主演過《山間鈴響馬幫來》之後,立即風塵僕僕地趕到了寶應,參加《水鄉的春天》的拍攝。影片中,「老地主」一角的扮演者是以飾演反角人物著稱的演員夏天,他以高超的演技將水鄉地主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
在李家溝拍攝期間,《水鄉的春天》劇組的全體演職人員,都自覺地將體驗生活當成鍛煉的好機會。他們穿著老百姓的衣服,同農民吃住在一起,在同村民一起參加勞動的過程中,虛心地向群眾學習,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在勞動的間隙,他們還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政策和形勢,給廣大的農民兄弟帶來了知識和歡樂。在拍攝過程中,李家溝的群眾也給劇組以極大的支持,要人有人,要物給物,大家像當年支前一樣踴躍積極,一大批群眾演員不要任何報酬,全身心投入工作,更給劇組全體人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工作,謝晉等劇組人員在李家溝順利完成了影片《水鄉的春天》劇中人物造型設計和外景拍攝,1955年上半年全片攝制完成,隨後並在寶應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式。
許多寶應人一直記得影片首映那天的情景,全縣各鄉鎮都選派了代表到縣城大眾電影院觀看,電影院里是人山人海,像過年一樣的熱鬧。特別是李家溝來的群眾代表看得最開心,那些世世代代與泥土打交道的「泥腿子」,本來就把看電影當作看「西洋鏡」,一年到頭也看不上一兩回,現在不但看到了電影,而且還能從銀幕上看到自己及左鄰右舍的身影,更是感到無比的稀奇和榮耀。大家指著銀幕說著笑著,人群中時不時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水鄉的春天》真的是讓水鄉的人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和溫情。
⑨ 寶應電影院今天有什麼適合孩孑看得電影
現在的話只有2部,神筆馬良,開心超人,開心超人的時間已經過了,神筆馬良2點鍾就差不多要開始,希望能幫到你
⑩ 揚州市寶應縣有電影院嗎放映新片子嗎,在什麼地方啊。
寶應有電影院的,叫世紀影城,地址是寶應縣葉挺路115號,裡面放的電影都是和外面大城市一樣的,他是連鎖店,同步進行的,裡面的環境不錯,服務,設備也是一流的,每個星期2打半折,你可以去看看,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