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比較有影響力的電影節是哪幾個
還有上海國際電影節,但剛起步,影響只在亞洲較大,不過和國際上接軌很好,將來的發展會很不錯。
② 怎麼評價電影《出山》
由山東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天昌投資公司、笛女阿瑞斯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聯合出品的電影《出山》繼被曝入圍休斯敦電影節後,又被曝出將角逐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
電影《出山》全方位地藝術再現了鄧小平同志上世紀30年代在江西瑞金做縣委書記、70年代在江西勞動改造並重新崛起的傳奇經歷,謳歌了鄧小平同志實事求是、愈挫愈勇、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作風和情懷。復出後,他勵精圖治,為了讓國家的局面回到正軌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獲得了全體黨員幹部和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在毛澤東去世後,他逐漸成為中國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③ 趙亮的相關介紹
獲夏威夷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中國獨立紀錄片電影節獨立精神獎」的影片《上訪》在第3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放映,這部記錄中國大陸訪民遭遇、拍攝期長達12年的片子,為時2小時的國際版和長達5小時的導演版分別在本周放映。周五放映後,該片導演趙亮更到場與觀眾對話。
趙亮:關於和被拍攝者關系,他們就像我的朋友一樣,我在拍攝過程中也像生活一樣的常態,當你看到這些人每天那種狀況,可你一直是個半遠不近的旁觀者狀態,其實對我心裡頭也是非常殘忍的事情。
觀眾:這個在內地也是敏感話題,公映之後有沒有人找你「聊天」?
趙亮:我自己非常小心,因為膽子比較小,所以能把這個電影一直繼續下去。國內在宋庄有個獨立電影節我們第一次放過之後,後來經過退出墨爾本電影節事件國內媒體又大量報道。兩個月前,在網上關於這個電影的消息全部封鎖掉,(片中)小娟上一個月給我打電話說,地方政府找她說不要跟我說太多話;他們(警察)會通過一個藝術機構側面了解我這個人,但至今他們也沒有直接找我「喝茶」。
71年出生於遼寧的趙亮有紀錄片作品《紙飛機》、《告別圓明園》、《在江邊》、《罪與罰》、《上訪》等,曾獲06年德國卡塞爾紀錄和錄像藝術節金鑰匙獎;07年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氣球獎」,以及一個世界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9年《上訪》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
趙亮周五在會場接受了本台記者的專訪。
記者:拍了這么多年,你覺得訪民這個群體境遇有沒有什麼改變?
趙亮:我只能說……真的至少沒有更好,現在好像壓迫得更厲害。
記者:有什麼特別原因么?
趙亮:氣候……氣候不好。
記者:這些年,你心裡的壓力有什麼不同?
趙亮:對我來說是越來越釋然,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錯,那種恐懼隨著年齡增長應該會減少吧!
記者:拍攝訪民對你個人有什麼改變?
趙亮:那當然,我這么多年接觸這些事情,對一些社會問題、對人、對社會方面還是學到很多東西,像一個社會大學。
記者:希望通過這個片子改變公眾什麼樣的看法?或對訪民群體有什麼幫助?
趙亮:我覺得這不是對他們(訪民)的幫助,了解這樣的事情是對國民每個人的幫助。
在隨後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合辦的研討會上,導演趙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於建嶸從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帶大家走進中國獨有的上訪現象。
對於為訪民帶來眾多侵害和苦難的截訪制度,於建嶸認為根源是中央用信訪衡量地方官員政績的「一票否決制」,有地方政府甚至制訂文件進京行賄以「消號」減少登記的上訪個案。
於建嶸:趙亮電影中苦難的根源在什麼,它是制度性不是個人性,所以你才感受那麼多老百姓怎麼有那麼多苦難,這個被抓了,那個被送精神病院了,不是每個地方官員喪心病狂,而是這個體制使他們必須這樣做,信訪制和共和建國、管理國家的體制是一致的,它不停給地方施壓,不停把權力集中,在這種壓力體制之下,當然會發生趙亮所說的那些問題,沒有選擇。所以很多老百姓到北京去正是為獲得某些安慰。我們做過統計,他們送上去多少材料,多少有迴音?千分之二。這么一個有很多嚴重問題的體制,但並不會杜絕人們上訪,連信訪局原來的主任也上訪、警察也上訪,明明知道這種上訪沒有用,老百姓還選擇上訪,說明什麼?趙亮電影中出 現的那種鏡頭,實際上是制度性的博弈,其中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還有信訪的民眾,博弈在非常復雜的環境下進行,他們都是制度的犧牲者。
④ 中國獨立電影人常參加的電影節有哪些
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香港的金像獎和金馬獎,還有長春電影節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等
⑤ 楊冪首獲國際最佳女主角獎項,又是個野雞獎
就在今天,楊冪憑借新片《逆時營救》在第50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斬獲最佳女演員獎,收獲首座國際影後獎座。與此同時,該片還拿下了最佳影片獎。網友們一臉懵逼:不會又是個野雞獎吧?
楊冪獲獎
別著急,是不是野雞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獎項的背景: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由休斯敦國際電影協會創辦於1968年,堪稱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與舊金山電影節、紐約電影節並稱北美地區三大評選性質的電影節。史帝文‧斯皮爾伯格(史帝芬‧史匹柏)、李安等大導演剛出道時都曾參加過休斯敦電影節並獲獎。
李安
由此看來,說是野雞獎並不客觀,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鼓勵年輕演員」的獎項,要說分量,確實沒有戛納,威尼斯這些獎項含金量高,但也並不是沒有來頭的。
要說野雞獎,一些藝人可沒少拿,也難怪這次大家會對楊冪獲獎產生誤會。
吳亦凡東京獲金鶴獎
咋一看還以為是東京影帝,其實是中國人給中國人頒的獎。這個金鶴獎,是中國電影周在東京電影節展映期間設立的獎項,中國電影周在東京舉辦十周年之際,組委會第一次設立,就給了吳亦凡。
這任性的組委會,你開心就好,愛頒給誰給誰。
一年舉辦四次的華鼎獎
這個野雞獎妥妥的是個分豬肉獎,一年舉辦四次,而且有個奇葩的規則:如頒獎禮現場最高票數者未到,則下一得票者獲選,以此類推。如所有候選人未到,則此獎空缺」,就是誰到誰得,這么流氓的規定也是沒誰了。
這個獎項在16年還引起一個非常大的爭議,在《偽裝者》里的男配王凱居然被推選為最佳男主和《琅琊榜》里的胡歌同台競爭,而作為《偽裝者》里的男主胡歌卻沒入選,引得粉絲們紛紛討伐華鼎獎組委會。
從此以後,這個獎臭名昭著,多家經紀公司藝人都像避瘟神一樣避開這個豬肉獎。
最令人痛心的是,國內有些獎項曾經是非常具有公信力的,沒料到這些年越辦越差,徹底淪為野雞獎。
比如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可謂分量十足。張涵予,李冰冰,鞏俐,陳坤都獲得過次獎項。
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09月,在閉幕式頒獎當晚,年輕演員李易峰力壓張譯、段奕宏和夏雨,獲得最佳男配;楊穎贏了姚晨和老牌演員梁靜,拿下最佳女配,讓人大跌眼鏡!
事後,楊穎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的星途太坎坷了,要不然肯定能拿個大滿貫。
從這之後,這百花獎算是徹底淪陷了!公信力建立起來難,要毀掉卻只在一念之間。
有些藝人也要有點節操,別什麼獎都拿,本來你沒拿大家還說你挺刻苦努力的,結果虛榮心作怪,恬不知恥地拿了個「大獎」,徹底淪為網友們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