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秋霞電影票房

秋霞電影票房

發布時間:2023-08-26 11:38:28

㈠ 讓一切隨風 原唱是誰

《讓一切隨風》原唱是:鍾鎮濤

鍾鎮濤(Kenny Bee,又稱「阿B」、「B哥」),1953年2月23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演員、溫拿樂隊主音歌手。

1973年與譚詠麟等組成了溫拿樂隊並擔任主音歌手 。1975年在麗的電視、無線電視主持歌唱節目。1976年主演影片《秋霞》。

1979年赴台灣主演李行導演的影片《小城故事》、《早安台北》 ,兩部影片均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1984年演唱的歌曲《一段情》獲香港年度作曲獎[4]。 1985年首次執導喜劇電影《殺妻二人組》。

1988年歌曲《誠懇》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1992年歌曲《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榮獲上海十大金曲獎。2002年7月向法庭申請破產,於2006年10月17日屆滿 。

2012年6月30日參加了香港回歸15周年文藝晚會。共出版超過40多張專輯、以及領銜主演超過80部電影。2016年參演網劇《超少年密碼》。2017年參演治癒系話題推理劇《尋人大師》。

(1)秋霞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個人發展

1978年,赴台灣與林鳳嬌合作主演首部電影《小城故事》,自然的演技,親和的形象受注目。影片獲得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979年,再次與林鳳嬌共同主演電影《早安台北》,再度獲第1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980年,和呂秀菱共同主演劉立立執導的兩部愛情文藝片《聚散兩依依》及《夢的衣裳》。

1983年,鍾鎮濤回港發展,主演的《表錯七日情》取得當年香港總票房第三的成績,由他作曲的主題曲《一段情》(彭健新合唱)與插曲《要是有緣》分別入選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與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專輯《要是有緣》銷量達到白金數字。同年舉辦首次個人演唱會。

1985年,首次執導並主演喜劇電影《殺妻二人組》。

㈡ 媽媽再愛我一次講述的是什麼

《媽媽再愛我一次》講訴的是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拆散。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翌晨找到時,志強已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媽媽再愛我一次》由什麼改編而來?
這部影片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通過倒敘的方式,講述了一位精神醫生尋找失蹤十八年的母親。整部電影充滿著愛的味道,不過在台灣上映之初並沒受到廣泛關注,在被引入大陸後票房最終收獲6個億,在當時的票房收入上可以說是一騎絕塵。足以說明《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作品的含金量,也讓楊貴媚的演技得到證明。

媽媽的扮演者
媽媽的扮演者是楊貴媚,台灣演員、歌星。1959年生於台北。1979年參加台視「新人獎」節目受賞識,簽約成為台視基本演員。以閩南語劇集《媒人婆》、《青春悲喜曲》、《小巡按》及國語連續劇《碧海情濤》、《俠影留香》等逐漸走紅。1988年主演《媽媽再愛我一次》,飾母親黃秋霞,表演質朴自然,把母子親情演繹得濃烈生動,在大陸公映時極受歡迎,大賺熱淚。

㈢ 電影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又名《媽媽再愛我一次》
《世上只有媽媽好》在許多人的記憶里都是一枚重量級的催淚彈。
應該說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觀眾,大抵都還記得記憶里的那一次集體揮淚《世上只有媽媽好》。幾乎每個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人,手裡都搽著哭濕的手帕。一部台灣苦情戲在內地獲得如此之廣的共鳴,這是當時發行這部影片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想到的。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洩感情的埠。
《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制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即出自該影片。真的很感人啊!
兒時懵懂中看著的電影,聽著「世上只有媽媽好」長大了!而今卻離家在外,發一個向媽媽問候!祝媽媽開心永在!
看過的要再看,沒看過的更要看!想媽媽的要看,不想媽媽的更要看!~
1990年6月左右,《世上只有媽媽好》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達到了2億多人,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這個電影在當年是越演越好,創造了一個奇跡。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十幾年過去了,這首歌給人的感覺還是那麼的親切,還是那麼的讓人感動不已。記得第一次聽這首歌時,我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當時的場景令我一生永生難忘,因為以前我們還很落後,我們學校的操場並沒有現在的條件那麼好,只是一塊天然的大平地罷了。當時,全部人都到我們學校操場看一部名字叫《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電影,大夥擠在一起塵土飛揚,真有一種「大風起兮塵飛揚」古戰場般的壯闊場面,風聲,人聲,電影聲交織在一塊好不熱鬧。電影一開始播放的時候,全場肅靜,當聽著電影主題曲的時候,隨著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全場的人幾乎都黯然淚下,這是我平生看到過最感人最感人的一幕了,也就是那時候開始對母親的印象就越發深刻了,開始喜歡默默的看著兩鬢已蒼白的母親,開始喜歡搶母親手中的活兒。。。。。。回憶起童年走過的日子,彷彿自己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回到了天真無暇的年代。
其實,當時的我就已經很懂事了,媽媽每次工作回到家裡都是忙個不停的為我們做飯,洗碗筷,掃地,洗衣服等等做許多的家務。雖然在我兩個兄妹當中我是最第二的,但是我還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我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家裡的人,從爺爺至奶奶到父親母親都非常的疼我愛我,可以說我的童年是在幸福美滿的生活中度過的。一直以來我都非常的懷念自己的童年時光,也非常感謝家裡能給予我一個寬松健康的成長環境,更感謝我的父母能讓我呱呱落地來到這個美麗而充滿希望的世界上。唉,,日子"一天一天" "一年的一年"過去了,應該百年歸老的也去了,不應該歸老的,也去了...剩下的只有腦海一片空白,有想念的,思念的,懷念的,不只母親一人,但願他們會在天國上相遇,相聚同歡,同樂吧.
祝福他們,同時也祝福天下的母親,快樂幸福的過每一天
每一個母親都會老去………………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69901.htm

㈣ 嘉禾電影創始人是

創始人是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

嘉禾公司,即嘉禾電影,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為香港電影書寫出輝煌篇章。

嘉禾電影融資製作超過600部電影。2007年底,老闆鄒文懷決心隱退,將嘉禾轉手橙天娛樂,就此更名橙天嘉禾,結束了一段香江傳奇。

(4)秋霞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周年事記:

1970:嘉禾成立,由鄒文懷先生,何冠昌先生及梁風先生創辦,購入國泰片場舊址作為片廠廠址,改名為嘉禾製片廠。

《獨臂刀大戰盲俠》乃首部由嘉禾及日本合拍的電影,早年製作包括帶動潮流的功夫片「天龍八將」及「刀不留人」。

1971:李小龍簽約嘉禾。

1971-1973:製作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及《死亡游戲》(後兩部均由李小龍親自執導),更打入世界市場。

1973:李小龍逝世。

採用多元化創作路線,製作了愛情片《秋霞》及懸疑片《貂女》。

1974:許氏兄弟加盟,開拍《鬼馬雙星》,開創喜劇新路線,亦以六百多萬成為當年賣座冠軍。

同年嘉禾拍攝首部「荷里活」片,由羅拔米湛主演的《荷京諜血》。

並創辦以發行西片為主的泛亞影片公司。

1974-1977:吳宇森執導拍攝雛鳳主演的粵劇戲曲片《帝女》花。

許冠文兄弟開創一系列社會諷刺喜劇,包括《半斤八兩》、《賣身契》等。

除了打破東南亞電影票房紀錄外,還成功打入日本市場。

1977:洪金寶簽約嘉禾為導演,開創諧趣功夫片先河,拍了《三德和尚與舂米六》及《敗家仔》。

1978:吳宇森執導了喜劇「發錢寒」及古裝武打片「大煞星與小妹頭」,嘉禾成為全球最大華語電影製作公司。

1979:成龍加盟嘉禾,他首次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轟動日本。

同年羅渣,華汀為嘉禾執導《迷離夜合花》。

1981-1983:成龍的《A計劃》繼續為嘉禾電影在日本開創前所未有的高峰。

1981:嘉禾以破紀錄的五百萬美元片酬,邀請畢雷諾士演出《炮彈飛車》一片。

1983:鄒文懷先生獲美國戲院聯合會頒發「Showman of the Year」大獎。

同年成龍為嘉禾演出首部荷里活片「The Battlecreek Brawl」。

1984-1988:嘉禾製作了多部受荷里活影響的電影,計有《雪嶺過江龍》(由查理士布朗臣、李馬榮及安芝迪堅遜主演),《東游記》、《御准神偷》(均由湯沙力主演)等。

1985-1990:嘉禾平均每年製作二十五至三十部電影,為全球最大的華語電影製片廠,發行網及戲院網路遍及全世界。

1989:《忍者龜》一片令嘉禾再次揚威國際,不單刷新票房紀錄,還開拍續集。

1992:嘉禾影片以分帳發行方式在中國大陸上映。

嘉禾與澳洲VillageRoadshow合作成立的嘉華公司(GoldenVillage)在新加坡義順創建亞洲首個10個影廳的多廳影城。

1994: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於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市。

1997:《甜蜜蜜》破紀錄贏得九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1998:嘉禾(中國)拍攝了盛況空前的《宋家皇朝》。

1998-1999:以蔪新電腦科技製作了《風雲雄霸天下》、《幻影特攻》及《中華英雄》,視覺效覺全由本地人才泡製,開創了香港特技電影的新里程碑。

「風雲雄霸天下」刷新了香港周末開畫票房紀錄。

1999:馬楚成執導,新人張柏芝主演的浪漫喜劇「星願」,刷新了全亞洲農歷年票房新紀錄。

2000:台灣科技權威Acer成為嘉禾新的合作夥伴,兩者同為嘉禾娛樂(集團)的大股東。

馬楚成執導,康城影帝梁朝偉、鄭伊健、陳慧琳及張柏芝主演的奇情動作片《東京攻略》在農歷年間推出,再次激勵香港電影票房。該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開畫,在亞洲超過1200放映間上映,其中1000間在中國。

嘉禾、Acer及MorningsideTechnologies共同創立互聯網公司I-Content,並開拓了首個可供合法下載流行音樂的網頁。

《夏日么么茶》一片成為暑期票房第二位,總收入二千一百多萬。

香味電影《薰衣草》推出,深受業界及觀眾贊許,是香港首部在放映時有同部香味輸送的電影。

2001:成龍主演的《特務迷城》成為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印尼及泰國農歷年間華語片票房冠軍。該片亦為嘉禾發展網上電影奠下基礎。

將與台灣的合作發展《特務迷城2003》。

聖誕推出的現代鬼怪懸疑電影《2002》運用新視覺科技效果,製作龐大。

2002:浪漫愛情喜劇《嫁個有錢人》,由鄭秀文及任賢齊主演。

2003:賀歲片《行運超人》,由梁朝偉及楊千嬅主演。

2004:李嘉誠和EMI百年代唱片入股嘉禾公司,並成功簽署收購台灣華納威秀影城的合約。

2005:嘉禾國內首個旗艦影城在深圳開幕,代表著嘉禾拓展珠江三角洲影城業務的決心。完成收購台灣最大院線之華納威秀。

2006:購入39出華語電影包括成龍作品《特務迷城》、楊紫瓊及張曼玉主演《宋家皇朝》、郭富城《風雲雄霸天下》,令嘉禾電影藏庫進一步擴展至約140部作品。

2007:為了調配集團資源進軍大中華市場,集團成功出售馬來西亞一影院,獲利一億一千六百萬港元。

鄒文懷先生將其擁有之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股份全數售於橙天娛樂(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並由伍克波先生出任嘉禾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2008:耗資1億打造《風雲2》,演員包括:郭富城、鄭伊健、謝霆鋒、蔡卓妍、唐嫣。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敗家仔》、《帝女花》、《半斤八兩》、《A計劃》、《宋家皇朝》、成龍的《我是誰》和《警察故事系列》。

㈤ 嘉禾電影創始人是

創始人是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

嘉禾公司,即嘉禾電影,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為香港電影書寫出輝煌篇章。

嘉禾電影融資製作超過600部電影。2007年底,老闆鄒文懷決心隱退,將嘉禾轉手橙天娛樂,就此更名橙天嘉禾,結束了一段香江傳奇。

(5)秋霞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周年事記:

1970:嘉禾成立,由鄒文懷先生,何冠昌先生及梁風先生創辦,購入國泰片場舊址作為片廠廠址,改名為嘉禾製片廠。

《獨臂刀大戰盲俠》乃首部由嘉禾及日本合拍的電影,早年製作包括帶動潮流的功夫片「天龍八將」及「刀不留人」。

1971:李小龍簽約嘉禾。

1971-1973:製作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及《死亡游戲》(後兩部均由李小龍親自執導),更打入世界市場。

1973:李小龍逝世。

採用多元化創作路線,製作了愛情片《秋霞》及懸疑片《貂女》。

1974:許氏兄弟加盟,開拍《鬼馬雙星》,開創喜劇新路線,亦以六百多萬成為當年賣座冠軍。

同年嘉禾拍攝首部「荷里活」片,由羅拔米湛主演的《荷京諜血》。

並創辦以發行西片為主的泛亞影片公司。

1974-1977:吳宇森執導拍攝雛鳳主演的粵劇戲曲片《帝女》花。

許冠文兄弟開創一系列社會諷刺喜劇,包括《半斤八兩》、《賣身契》等。

除了打破東南亞電影票房紀錄外,還成功打入日本市場。

1977:洪金寶簽約嘉禾為導演,開創諧趣功夫片先河,拍了《三德和尚與舂米六》及《敗家仔》。

1978:吳宇森執導了喜劇「發錢寒」及古裝武打片「大煞星與小妹頭」,嘉禾成為全球最大華語電影製作公司。

1979:成龍加盟嘉禾,他首次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轟動日本。

同年羅渣,華汀為嘉禾執導《迷離夜合花》。

1981-1983:成龍的《A計劃》繼續為嘉禾電影在日本開創前所未有的高峰。

1981:嘉禾以破紀錄的五百萬美元片酬,邀請畢雷諾士演出《炮彈飛車》一片。

1983:鄒文懷先生獲美國戲院聯合會頒發「賀襲帆Showman of the Year」大獎。

同年成龍為嘉禾演出首部荷里活片「The Battlecreek Brawl」。

1984-1988:嘉禾製作了多部受荷里活影響的電影,計有《雪嶺過江龍》(由查理士布朗臣、李馬榮及安芝迪堅遜主演),《東游記》、《御准神偷》(均由湯沙力主演)等。

1985-1990:嘉禾平均每年製作二十五至三十部電影,為全球最大的華語電影製片廠,發行網及戲院網路遍及全世界。

1989:《忍者龜》一片令嘉禾再次揚威國際,不單刷新票房紀錄,還開拍續集。

1992:嘉禾影片禪告以分帳發行方式在中國大陸上映。

嘉禾與澳洲VillageRoadshow合作成立的嘉華公司(GoldenVillage)在新加坡義順創建亞洲首個10個影廳的多廳影城。

1994: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於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市。

1997:《甜蜜蜜》破紀錄贏得九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1998:嘉禾(中國)拍攝了盛況空前的《宋家皇朝》。

1998-1999:以蔪新電腦科技製作了《風雲雄霸天下》、《幻影特攻》及《中華英雄》,視覺效覺全由本地人才泡製,開創了香港特技電影禪雹的新里程碑。

「風雲雄霸天下」刷新了香港周末開畫票房紀錄。

1999:馬楚成執導,新人張柏芝主演的浪漫喜劇「星願」,刷新了全亞洲農歷年票房新紀錄。

2000:台灣科技權威Acer成為嘉禾新的合作夥伴,兩者同為嘉禾娛樂(集團)的大股東。

馬楚成執導,康城影帝梁朝偉、鄭伊健、陳慧琳及張柏芝主演的奇情動作片《東京攻略》在農歷年間推出,再次激勵香港電影票房。該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開畫,在亞洲超過1200放映間上映,其中1000間在中國。

嘉禾、Acer及MorningsideTechnologies共同創立互聯網公司I-Content,並開拓了首個可供合法下載流行音樂的網頁。

《夏日么么茶》一片成為暑期票房第二位,總收入二千一百多萬。

香味電影《薰衣草》推出,深受業界及觀眾贊許,是香港首部在放映時有同部香味輸送的電影。

2001:成龍主演的《特務迷城》成為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印尼及泰國農歷年間華語片票房冠軍。該片亦為嘉禾發展網上電影奠下基礎。

將與台灣的合作發展《特務迷城2003》。

聖誕推出的現代鬼怪懸疑電影《2002》運用新視覺科技效果,製作龐大。

2002:浪漫愛情喜劇《嫁個有錢人》,由鄭秀文及任賢齊主演。

2003:賀歲片《行運超人》,由梁朝偉及楊千嬅主演。

2004:李嘉誠和EMI百年代唱片入股嘉禾公司,並成功簽署收購台灣華納威秀影城的合約。

2005:嘉禾國內首個旗艦影城在深圳開幕,代表著嘉禾拓展珠江三角洲影城業務的決心。完成收購台灣最大院線之華納威秀。

2006:購入39出華語電影包括成龍作品《特務迷城》、楊紫瓊及張曼玉主演《宋家皇朝》、郭富城《風雲雄霸天下》,令嘉禾電影藏庫進一步擴展至約140部作品。

2007:為了調配集團資源進軍大中華市場,集團成功出售馬來西亞一影院,獲利一億一千六百萬港元。

鄒文懷先生將其擁有之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股份全數售於橙天娛樂(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並由伍克波先生出任嘉禾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2008:耗資1億打造《風雲2》,演員包括:郭富城、鄭伊健、謝霆鋒、蔡卓妍、唐嫣。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敗家仔》、《帝女花》、《半斤八兩》、《A計劃》、《宋家皇朝》、成龍的《我是誰》和《警察故事系列》。

㈥ 一部關於母愛的中國電影,老片子,卻十分的好看!!

一、1988年電影

片名:媽媽再愛我一次
片名:My Beloved
類型:劇情
片長:87分鍾
國家/地區:中國台灣
語言:漢語普通話/閩南語
色彩:彩色
發行時間:1989年
導演 Director:陳朱煌 Chu Huang Chen
演員 Actor:楊貴媚 Yang Guimei、李小飛 Xiaofei Li謝小魚 Xiaoyu Xie
主題歌:《世上只有媽媽好》《牽你的手》《爸爸我愛你》
插曲::《酒落喉》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
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編輯本段]電影評價
應該說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觀眾,大抵都還記得記憶里的那一次集體揮淚———《媽媽再愛我一次》。幾乎每個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人,手裡都攥著哭濕的手帕。一部台灣苦情戲在內地獲得如此之廣的共鳴,這是當時發行這部影片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想到的。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洩感情的埠。
《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轟動在上世紀80年代幾乎不僅僅是一部電影的成功,更反映出當時的文化現象。80年代末期是內地的商業片高峰時期,都把港台作為自己借鑒的對象。台灣動作片不發達,但它的悲情片符合中國人的心態,代表了內地觀眾的觀影情結。拍攝《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時候,台灣文化已經在轉型了,正在批判瓊瑤電影,而侯孝賢、楊德昌等人處在上升階段;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內地正在涌動商業化的大潮,《媽媽再愛我一次》其實也是當時的中影集團一次市場化的探測。
《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相類似的悲情題材都引起了轟動,這暗示了中國內地的觀眾和台灣觀眾在心態和情結上比較接近,它們的成功也提醒了我們要往市場化的方向運作電影就要考慮觀眾,尤其是中國人深層次的文化心理,不要以為動作片是解決市場化問題的惟一出路。
[編輯本段]轟動效應
1990年6月左右,《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我們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達到了2億多人,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這個電影在當年是越演越好,創造了一個奇跡。
這部片子成功的原因在於它特別煽情。「小強」和「母親」的扮演者都不是很美,煽的也不是愛情而是親情,電影也敘事平淡沒有任何花里胡哨,但它符合當時中國人的心理需求。因為在它之前觀眾看了太多動作片,需要調劑一下口味,這種倫理悲情劇剛好滿足了觀眾的需要。其實我們發行部門和宣傳部門都沒有把這部小製作的電影當回事,它完全是靠觀眾的口碑來宣傳的,另外,它的主題曲在片中出現了四五次,街上小孩都會唱,這也是間接地為這個電影做了宣傳,觀眾們都知道看這部電影要帶手絹進場,不僅花錢買票,還哭個痛快。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背景:沒得到台灣觀眾的重視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制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由陳朱輝與柳松柏編劇,陳朱煌導演,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主演。它是台、港通俗影視產品中最典型的家庭倫理大悲劇。《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台灣公映時,並沒有得到台灣觀眾的重視,映了幾天便靜悄悄下片了,在海外市場更連公映的機會都沒有。不料在兩年之後,《媽媽再愛我一次》竟在內地造成了空前的轟動。
花絮:「全中國最知名的媽媽」
談起《媽媽再愛我一次》中那個經典的「年輕媽媽」角色,楊貴媚曾經回憶說:「當時我才十八九歲,就讓我演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我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幸好有我媽媽在背後當軍師。最後電影拍出來後,我媽媽帶頭感動得直掉眼淚,直誇我體會到當母親的真髓了。」演完《媽媽再愛我一次》後,楊貴媚在內地擁有了極高的支持度———她去打車,司機不肯收錢;她去住店,服務生搶著要幫她買單。至今還有太多的觀眾對她這位「全中國最知名的媽媽」念念不忘。整理劉晉鋒

㈦ 催淚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從頭哭到尾)

催淚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1、《我愛你》

《我愛你》是根據韓國漫畫家姜草的同名漫畫改編的愛情電影,由秋昌民執導,李順載,尹秀晶,宋在浩,金秀美,宋智孝,吳達秀,李文植等人出演。講述了住在同一個村子裡的兩對男女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11年2月17日上映。

㈧ 《媽媽!再愛我一次》30年前的集體揮淚:孩子的愛,超出你的想像

還記得《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嗎?

1990年6月,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在武漢和上海熱映,直到9月份全國放映。

那時,這部電影的熱度一直持續到當年年底,總共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人數超過2億,票房超億元。

在當時電影票價1元、2元的電影市場來說,這部電影創造了票房奇跡。

電影院里的嚎哭聲一浪高過一浪,大人小孩手裡的手帕都濕漉漉的,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更是火遍了大街小巷,流傳至今。

時至今日,豆瓣上網友最高贊的評論依然是: 看這部電影沒有人不哭的。

然而,重溫這部電影,我驚覺當年最催人淚下的,不是秋霞為了小強做出母子分離的犧牲,而是小強為了回到媽媽身邊,一次又一次地逃離林家。

其實,秋霞的愛情故事很老套。

年輕的時候,出身寒門的秋霞和豪門公子林國榮相戀,卻遭到林母的極力反對。

林母棒打鴛鴦,林國榮懦弱無能,經歷了短暫的痛苦之後,便迎娶了門當戶對的妻子。

已經懷孕的秋霞,到鄉下投靠了姨母,執意留下「愛的結晶」。

一邊,秋霞沒錢去醫院生孩子,在家分娩,九死一生;另一邊,林家大擺喜宴,迎娶新娘,歡聲笑語。

對秋霞來說,雖然沒有了愛情,但是小強的誕生卻給予了她新的希望。

母子倆相依為命的日子,歡樂拂平了傷痛,笑聲趕走了憂愁,平淡卻幸福。

然而,幾年後,國榮的妻子被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又用盡辦法要小強離開秋霞回到林家認祖歸宗。

極具諷刺意義的是,秋霞和林國榮再次見面的時候,竟然是林家企圖搶回小強的時候。

不得不說,秋霞真的是愛錯人了。

林國榮雖然不是來搶回孩子的,但是,他依舊懦弱無能,他不僅無法承擔父親的責任,而且連阻止自己的母親搶小強都做不到。

反倒是四五歲的小強,即使被帶回了爺爺奶奶家,也會因為想念自己的母親,一次又一次地跑回鄉下看秋霞。

那一次,小強突然出疹發燒,高燒到41度,醫生給小強打了退燒針依然不見起色。他對秋霞說,如果今晚小強的燒還不退,可能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性命不保。

秋霞心急如焚,想起了王爺廟。她一路磕頭,從晚上磕到凌晨,頭破血流地來到王爺廟,向王爺公哀求:只要小強能康復,寧願折自己的壽給小強。

奇跡真的發生了,第二天,小強的病好了。

幼兒園的小朋友聽說小強沒有爸爸,罵他是「沒有爸爸的野孩子」。

小強很生氣,和小朋友打起了架。

秋霞知道了以後,用藤條打小強的手。

小強一邊受著懲戒,一邊哭著說:「是他們先罵我的,罵我是沒有爸爸的野孩子,媽,我到底有沒有爸爸?爸爸為什麼不要小強?」

秋霞無言以對,只能抱著小強痛哭。

母親節要到了,老師教了孩子們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要大家回去唱給媽媽聽。

小強學會了,回到家,認認真真地唱給給媽媽聽: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

讓小強回到林家,是秋霞的決定。

她意識到,林家確實能給小強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從小因為沒有爸爸受盡歧視的秋霞,不想讓小強也和自己一樣。

小強不想走,但是,他又是一個聽媽媽話的好孩子。

母子倆分離的一刻,都哭得不能自已。

回到林家,優渥的生活沒有給小強帶來一絲快樂。

夜深人靜時,小強孤獨地坐在自己精緻的小床上,抱著媽媽送給他的小熊,一遍又一遍地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邊唱邊哭。

最後,小強忍不住對媽媽的思念,一次又一次偷偷地跑回了家。

「媽,我晚上都夢見媽媽,飯都吃不下,讀書也不專心,讓小強回來好不好?小強要跟媽媽在一起。媽,你打我好了,只要讓小強留下,小強我願意挨打。」

曾幾何時,我們感嘆母愛的偉大。

秋霞那麼愛小強,她仍然願意忍受母子分離之痛,只為了讓小強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如今再看,驚覺我們錯了。

這部影片最感動我的,是小強一次又一次地跑回秋霞的身邊;是小強嚎哭著,撕心裂肺地喊:「媽,你不要走!你不要走!」;是小強在林家跪求家人:「爺爺,求求你,讓我跟我媽在一起好不好。奶奶,求求你……爸爸,求求你……」

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愛父母。

而相較於豐富的物質,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和愛。

-END-

作者:鈴音琴心;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好好珍愛!

㈨ 許冠傑的個人資料

許冠傑(1948.9.6-),昵稱「阿Sam」,也是電影明星許冠英的弟弟,在香港樂壇被尊稱為「歌神」、「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許冠傑是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他也是香港樂壇自作自唱的先驅。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1976年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則標志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他與兄弟許冠文、許冠武和許冠英合稱「許氏四傑」,2007年,簽約國際娛樂唱片公司,推出大碟《人生多麼好》,2009年9月4日至9月7日,許冠傑再度於紅磡體育館舉行4場難忘往日情演唱會,並罕有地演繹已逝世的歌手朋友作品作為致敬,2012年4月13日至4月16日再次舉行個人演唱會。

1948/09/06 在廣州出生,排行第四,父親許世昌是農民[也有一說是國樂師],母親李倩雲也是農民1950 全家來港定居於鑽石山1961年入讀聖芳濟中學,開始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

現在的許冠傑(18張)
1964 首次跟友人組成Harmonick樂隊
1965 開始在夜總會及麗的的「樂韻之聲」作表演。後Harmonick解散,即加入Bar Six樂隊
1966 在英華書院念中學預科課程;加入成為蓮花樂隊(Lotus)的主音歌手,同年在格蘭酒店演出時認識Rebu,自此共墮愛河
2演藝經歷音樂歷程

1967 以Lotus名義為鑽石唱片公司(即Polygram唱片公司前身),灌錄首隻親自撰寫的作品「Just A Little」聲名大噪,其後推出第二張細碟「I am Be Waiting」。11.20開始為無線主持每周五次的青年人節目「Star Show」
1970 以個人歌手身份發展,為麗風唱片公司灌錄離錦民歌大碟。「First Folk Album」及「Second Folk Album」,其中「Interlude」更成為流行榜的冠軍歌曲。乘勢推出細碟「Time Of The Season」跟嘉禾電影公司簽約,首部電影「馬路小英雄」與上官靈鳳合作
1971 完成港大課程,12.30與Rebu在美國結婚,正式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推出細碟「April Lady」。在「雙星報喜」中首次獻唱他的第一首廣東歌「鐵塔凌雲」。農歷年間,與許冠文為TVB主持特別節目「雙星報喜」,後因受歡迎,在四月開始成為每周一次的節目
1972 再次與Lotus合作,並推出個人細碟「The Morning After」及「Sky line Pigeon」。拍攝電影「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3 到星馬等地作慈善演唱;9.19在大會堂舉行個人演唱會;十二月推出「

許冠傑小時候(3張)
Horizon」,成為流行榜的冠軍歌曲。在泰國拍攝電影「龍虎金剛」
1974 推出「The Morning After」大碟,一天之內銷出一千張,轟動一時,後再推出細碟「Theme From Jeremy」 ,同名唱片「鬼馬雙星」與電影同時推出,唱片在東南亞總銷量達十五萬,破當年紀錄,「鬼馬雙星」主題曲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台及香港電台英文台播放的中文歌。11.5在大會堂與Lotus再次舉行演唱會。12.27在明愛中心舉行「許冠傑之夜」。推出電影「綽頭狀元」.十一月許氏兄弟首部合作的電影「鬼馬雙星」上映,電影總收入高達六百萬,成為開埠以來香港最賣座電影
1975/03 在麗的主辦的「金唱片大會串」憑「鬼馬雙星」榮獲寶麗金唱片公司頒贈金唱片,五月推出「Interlude」大碟,十四日在大會堂舉行演唱會。八月推出「天才白痴錢錢錢」及「天才與白痴」,唱片在東南亞銷出二十萬張。10.6再次在大會堂舉行兩場許冠傑演唱會」。八月電影「天才與白痴」上映
1976/09/06 大兒子許懷欣出生。三月出版細碟「Streets Of London」,曾占流行榜首位。5.24在大會堂舉行兩場演唱會。十二月推出唱片「半斤八兩」,唱片在東南亞總銷量高達三十五萬。十二月推出電影「半斤八兩」,票房總收入為八百五十多萬
1977/03/26 在第一屆金唱片頒獎典禮中,憑「半斤八兩」獲「百周年紀念獎」殊榮(此獎是頒與全年最高銷量唱片),四月到星馬演唱一個月,並推出「許冠傑精選唱片」。六月與陳秋霞合作灌錄「One Tin Soilder」,十四、十五在大會堂演唱兩場。8.27在政府大球場舉行的PopFolk77演出。8.29在「皮禮士利追悼會」上,唱出Elvis Presley歌曲以表哀悼。十一月推出「Spaceman Came Travelling」大碟,主題曲高據流行榜冠軍位置。11.28在大會堂舉行兩場演唱會。十二月推出電影「半斤八兩」,票房總收入為八百五十多萬.十二月籌拍電影「賣身契」
1978/02/14 二兒子許懷谷出生。二月,大碟「財神到」推出,碟內有六首歌曲改自Elvis名作,東南亞總銷量為二十萬,「加價熱潮」亦曾以細碟推出。4.8在「第二屆金唱片頒獎典禮」中,憑「半斤八兩」及「財神到」同獲白金唱片,「許冠傑精 選及「Spaceman Came Travelling」同獲金唱片,更憑「

許冠傑演唱會(8張)
財神到」再次奪「百周年紀念獎」。七月底在大會堂舉行個人演唱會.12.23在政府大球場舉行「許冠傑聖誕狂熱」,「賣身契」唱片在東南亞銷量達七百八十多萬.七月電影〈賣身契〉上映,票房收入達七百八十多萬
1979/02 〈賣身契〉成為香港電台第一屆「中文金曲」選舉的十大金曲之一。三月在加拿大巡迴演唱。4.14在「第三屆金唱片頒獎禮」中,「許冠傑精選及「賣身契」同獲白金唱片。四月「半斤八兩」大碟在日本推出,三星期內售出超過五十萬張。6.17赴日參加第八屆「東京音樂節」,乃首位香港代表歌手,並以「YouMakeMeShine」獲TBS獎。八月推出「79夏日之歌集」.首次在大專會堂舉行六場演唱會.12.22在政府大球場舉行演唱會。四月電影〈半斤八兩〉在日本公映,牽起一片Mr.Boo熱潮。〈半斤八兩〉在港重映,五天收一百九十萬,創重映最高賣座紀錄。五月到日本宣傳電影〈賣身契〉,〈賣身契〉在台灣上映,成為當時映期最長及賣座最高電影。[1]
1980 「半斤八兩」及「浪子心聲」改為英文版本,配合電影〈半斤八兩〉在美國上映。七月推出〈念奴嬌〉大碟。8.31以神秘嘉賓身份出席港台主辦的「六十年代香港樂壇音樂會」。12.12「79夏日之歌集」在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中獲白金唱片。〈半斤八兩〉在美國公映
1981/03 推出「摩登保鏢」大碟。3.21在政府大球場舉行兩場演唱會,稍後赴美巡迴演唱,七月再往星馬演唱。8.3在第五屆「金唱片頒獎禮」中,「念奴嬌」及「摩登保鏢」同獲白金唱片。五月電影〈摩登保鏢〉上映.新藝城以二百萬片酬邀請拍攝電影〈最佳拍檔〉
1982 推出「難忘你、紙船」大碟.三月首次在伊館舉行六場演唱會。4.3以香港代表身份參加日本第一屆「亞洲音樂節」。8.2在第六屆「金唱片頒獎禮」中,「難忘你、紙船」獲白金唱片。九月期間,在日本推出「夢追」及「ILoveYou」兩張日文細碟。〈最佳拍檔〉上映,票房收入高達二千六百萬,創開埠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
1983/02 推出「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大碟。5.5至5.7在紅勘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是首位在紅館舉行演唱會的歌手。六月加盟康藝成間像有限公司,推出轉唱片公司後首張大碟「新的開始」。電影〈最佳拍檔顯神通〉在東南亞、澳洲等共一百三十間戲院同時公映,乃歷史創舉。年底開拍電影〈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1984/09 推出「最喜歡你」.十月赴美加巡迴演唱。〈女皇密令〉上映,票房收入超過三千萬,創開埠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暑假上映〈全家福〉
1985/12/23 在尼泊爾患高山症返港加盟新藝寶唱片公司,七月推出「最緊要好玩」,十一月推出「斤兩十足」。暑假上映電影〈打工皇帝〉。十月開拍〈衛斯理傳奇〉。十一月赴尼泊爾拍外景

許冠傑的年輕時代(10張)
1986/01 第八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中獲金針獎。十月舉行「最緊要朋友」演唱會,為Lotus成員周華年及腎病協會籌款。十月尾推出「熱力之冠」。聖誕期間,推出EP大碟,收錄了「宇宙無限」及「寂寞聖誕」。上映〈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1987 獲「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榮譽大獎。二月推出「潮流興夾Band」。七月推出「新曲與精 選大碟。10.6-10.8在紅館舉行三場演唱會。一月上映電影〈衛斯理傳奇〉 1988/01 與歌迷拍攝賀歲MTV「財神到」。三月在商台主辦的「飢餓三十」作壓軸表演。七月在港台主辦的「香港廣播六十年」作神秘壓軸嘉賓。6.29推出「SamAndFriends」大碟。客串〈雞同鴨講〉。開拍〈最佳新拍檔〉及首部古裝片〈笑傲江湖〉
1989/01/25 推出「許冠傑89歌集」大碟。4.7在紅館舉行十 場十萬人大合唱演唱會」。十一

最佳拍檔許冠傑飾金剛截圖
月推出「十萬人大合唱演唱會Live Album」。電影〈最佳新拍檔〉上映
1990 重返寶麗金唱片公司,三月尾推出「香港情懷90」大碟。4.7至4.16在紅館舉行「香港情懷演唱會」。推出「90香港情懷演唱會」及「許冠傑經曲電影金曲」。開拍電影〈淚眼煞星〉。電影〈笑傲江湖〉上映
1991 父親逝世,母親發生交通意外。電影〈新半斤八兩〉上映
1992 在紅館舉行四十一場「告別樂壇演唱會」,創香港歌手在紅館舉行演唱會最高紀錄,正式告別樂壇
1992/09 美加巡迴告別演唱會
1993/01 電影「花田喜事」上畫,Sam在片中演反角(周通)。合演的有:張國榮(魔術師)、毛舜筠(母夜叉)、吳孟達、黃沾、關芝琳、吳君如(周通之妹周吉)、黃百鳴(林家聲)、盧敏儀等
1993/03/18 首場「許冠傑廣州光榮引退演唱會」在廣州天河體育館舉行,一連七場,廣州是他的出地。接著茂名兩場,湛江兩場。
1993/06 由Sam主演的電影「水滸笑傳」上畫
1993 寶麗金推出18張CD的「歌神套裝」
1998/01/08 香港電台主辨「香港廣播七十年」及「第二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發行 CD/VCD。Sam為大會作了主題曲「最好的聲音」由小美填詞,群星主唱。「金曲廿載情」輯錄了由三萬人投票選出的十首二十年來響徹香港﹑以至亞洲地區的名曲,Sam寫的「印象」為其之一
1998 寶麗金推出「打工仔心聲『98」,用Sam的舊聲加新混音改編了兩首歌
1999/02 搞了二十場音樂劇「仲夏夜猜想曲」,演員為鄭伊健、梁詠琪、楊千嬅、陳小春等等,並在最後一刻上台與觀眾見了面
2000/01/29 Sam客串的電影「大贏家」上畫,其他演員有麥嘉、謝霆鋒、林心如、蘇有朋

寶刀不老
、容祖兒、許冠英等,其中由Sam編寫主題曲「如果你是騙子」給謝霆鋒主唱
2003 環球推出多套Sam的全集,包括18張廣東專輯CD全集1000張限量版、「難忘許冠傑30年」、「英文專輯全集」、「演唱會現場錄音全集」等
2004/03/23 Sam有感於幾位巨星羅文、張國榮和梅艷芳先後去逝,再加上沙士和禽流感突襲,特別為港人寫了一曲 『04祝褔你』,並開頭領唱了兩句
2004/05/03 Sam復出演唱會公開售票,並親自到售票現場獻唱4首歌曲答謝歌迷
2004/05 緊接著環球推出「04繼續」合集,計有3CD+DVD,也可能是最後一次舊歌集
2004/06/01 EMI公司推出Sam復出的第一張新曲加精選CD「歌神與你繼續微笑04」,有三首新歌,其中有與Sam『s Angels 合唱的,三首新歌為:「繼續微笑」、「04祝福你」、「誰在你心裡」,其他13首為康藝成音時期的舊歌
2004/06/05,
07-15 在紅館舉行10場[繼續微笑會歌神 LIVE]演唱會,演唱會期間更大破多項記錄。包括:演唱會時間最長記錄、售票最快記錄、演唱會超時最長記錄等等
2004/06/16 八月再加開的十場演唱會,由於反應太過熱烈,繼首十場演出後,緊接在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五日,決定再度加開六場,於下周一正式公開發售門票
2004/06/30-07/05 [繼續微笑會歌神 LIVE Part II]演唱會共舉行6場
2004/08/04-15 [繼續微笑會歌神 LIVE III]演唱會舉行12場,本來只開10場,但由於一直以來歌迷反應太熱烈,14及15日再加開兩場
2004/10/08-18 「繼續微笑會歌神」演唱會完結篇舉行10場,至此共舉行了38場個唱。個唱入座人次近五十萬人,比當年四十一場合共四十二萬人多,阿Sam不經不覺間打破了自己紀錄,感到興奮大叫:「爽呀!」 2005/02/08-13 「京士活05歌神賀歲嘉年華」演唱會於新年期間再次在紅館舉行6場。自復出計起,一共舉行了44場演唱會,成為一年內舉行演唱會最多的歌手
2005/02/19-20 「繼續微笑會歌神」大馬演唱會舉行2場,4月25日再到悉尼舉行1場
2005/05/14 「繼續微笑會歌神」在廣州舉行1場,久別12年,廣州是內地巡迴的第一場
2005年5月28日佛山1場,2005年6月25日中山1場,2005年8月20日番禺1場
2005/08/26-27 「繼續微笑會歌神」再次移師大馬舉行1場,這次在雲頂雲星劇場。2005年10月8日新加坡舉行1場
2005/12/10 美加巡迴演唱會開始,首站是美國雷諾,舉行1場;12月15日在加拿大溫哥華(通用體育館)1場;12月17-18日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凱撒宮表演廳) 2場;12月21日於加拿大多倫多(羅渣士中心)舉行1場;12月25日於美國大西洋城(百老匯堂) 再舉行1場

許冠傑2010「難忘往日情」演唱會(16張)
2009澳門演唱會
2010/4/4在廣州體育館開了一場叫"難忘往日情"的演唱會,嘉賓有李小龍之女李香凝、其兄許冠英、香港著名模特等,還演唱了幾首其他歌手的經典歌曲,如張國榮的《風繼續吹》、徐小鳳的《風雨同路》、周華健的《花心》等。其壓軸歌曲為《浪子心聲》,當時全場人們熱情高漲,與許冠傑一起齊唱至11點多才結束。
這一年許冠傑還在佛山和新加坡開了同樣性質的演唱會。
2010/6/14在廣東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舉行演唱會。
2010/6/26於新加坡的 Singapore EXPO個人演唱會。
2011/7/2新加坡聖淘沙舉行演唱會。
2011年香港大學慶祝建校百周年,校友許冠傑(阿Sam)特別創作了《明我以德》一曲予母校。《明我以德》一曲於2011年12月18日舉辦的百周年校慶晚宴中演出,各界反應熱烈。
2011/8/6 在廣州舉辦我系香港仔演唱會,許冠傑首次在演唱會上演唱自己初出道時拍攝的電影(小英雄大鬧唐人街)的插曲。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SAM帶著大兒子和細L哥一起回母校香港大學參加《明我以德:阿Sam的天空》暢談音樂文化,並現場演唱會了多首金曲。
2012/4/13-16在香港紅館舉行四場個人演唱會。
2012/5/25在雲頂星劇場舉行兩場演唱會。由於反應熱烈,26日再加開一場。
2013/4/27在澳門金光綜藝館舉行1場個人演唱會。
影視歷程

1973-1993年,許冠傑一共主演了22部電影,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前期電影

許冠傑圖片(9)
指的是73-74年初涉影壇的四部影片《馬路小英雄》《小英雄大鬧唐人街》《龍虎金剛》和《綽頭狀元》。其實嘉禾簽下許冠傑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對抗邵氏,因為其兄許冠文在邵氏拍了幾部叫賣又叫好的佳作如《大軍閥》等,嘉禾見狀只有把當時在歌壇小有名氣的許冠傑招入麾下。一開始並未受到重用,《馬路小英雄》《小英雄大鬧唐人街》主要是說一對流浪的孤兒憑著自己的聰明和正義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走的是喜劇路線,所以在票房上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均位列其年前十位,許冠傑為第二主演,表演尚顯稚嫩,遠沒有主演上官靈鳳出彩。《龍虎金剛》則是一部動作片,情節設計較老套,不怎麼吸引人,唯一能引起人注意的是許冠傑與張艾嘉的首次合作。《綽頭狀元》是這一時期唯一一部能吊起人胃口的影片。許冠傑首次擔鋼第一主角,把一個富有正義感的騙子演得活靈活現,票房成績也不俗,名列1974年第六位。縱觀他的早期影片,主要是在磨練演技,並基本定型了自己的電影路線—喜劇。
鼎盛期1
這一時期的電影為許氏兄弟(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合演的五部電影《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和《摩登保鏢》。話說1974年初許冠文由於不滿邵逸夫對自己劇本的冷落,轉而投向嘉禾,第一部作品《鬼馬雙星》猶如一顆重磅炸彈,震驚香港影壇。該片主要描寫許冠文,許冠傑兩人以賭為生,中間夾雜大量搞笑,打鬥情節。當時的香港人並不富

半斤八兩
裕,靠賭發財的劇情正好迎合了當時許多人的心理,票房大獲全勝,破了香港電影的最高記錄,是當年第二賣座影片的兩倍。影片風格輕快爽朗,拍得相當有趣味,笑料頗多,富於戲劇性沖突,沒有什麼冷場,為當時港台兩地為數不多的成功喜劇製作之一。本片在人物塑造方面一改喜劇人物過份小醜化的形象,許冠文飾演的大老千和許冠傑飾演的小騙子基本上與常人無異。這兩個性格相反的人物搭對在一起,自然會產生不少沖突和妙趣的事…… 由於《鬼馬雙星》的極大成功,許氏兄弟在第二年推出了《天才與白痴》,依然是關於騙人的搞笑情節,只是把地方改在了精神病院。雖然本片也為1975最賣座之電影,但我個人認為它卻是許氏兄弟片中最差的一部,估計是由於時間較緊,倉促推出的緣故,許冠傑在片中飾演一位男護士,表演一般。可能由於《天才與白痴》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成功,許氏兄弟嘔心瀝血,演出了香港電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影片《半斤八兩》,位列上世紀百大港片第二位,僅次於《英雄本色》。片中許冠文尖酸刻薄,許冠傑的老實英勇和許冠英的傻里傻氣結合在一起,把一個偵探社發生的故事演繹得讓人捧腹不已,被譽為20世紀香港最具諷刺的電影。許冠傑的表演十分出色,和許冠文不相上下,許冠文自踏入影壇之後,片片賣座,有「冷麵笑匠」之稱,又是金像獎首屆影帝,所以這是很難得的。《半斤八兩》爆笑的場面再加上許冠傑演唱的同名主題曲,自然又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打破了《鬼馬雙星》創造的最高票房記錄。還在日本掀起一陣熱潮,79年重映時又創重映賣座記錄。總之,《半斤八兩》是許氏兄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電影,使許冠傑在歌壇影壇都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天皇巨星。《半斤八兩》之後,許氏兄弟又合作了兩部影片《賣身契》和《摩登保鏢》,《賣身契》揭露了電視台的無情,剝削人的本質。由於許冠文,許冠傑早年在電視台主持過多檔節目,演起來自然得心應手,亦為當年最賣座影片。《摩登保鏢》是許氏兄弟在那一時期的最後一部電影,許冠武(許冠文之弟)擔當執行導演,也是許氏四兄弟的唯一電影,節奏比前四部影片明顯加快,這可能也是70和80年代電影的主要區別,也打破了香港電影的最高票房。我覺得許氏電影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人物性格刻畫的成功,三兄弟在五部影片中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接近大眾,沒有明顯的好人壞人之分。(2)諷刺的情節,雖說都是搞笑片,但內容和當時人的生活產生共鳴,反映許多人內心的聲音。(3)經典的音樂。許冠傑在歌壇影響力巨大,有「歌神」之稱,所以在每部片發片之前,都由許冠傑推出一張同名大碟,待主題曲唱至街知巷聞之際再發片,自然成功。許氏兄弟的五部影片都為當年最賣座影片,三部打破票房記錄,可以說,許氏兄弟就是金字招牌,嘉禾的頂樑柱。
鼎盛期2

笑傲江湖
82年,許冠傑卻離開了嘉禾,離開了提攜他的兄長許冠文,以兩百萬的天價片酬(據說當年50萬港幣就可在半山買一幢1000尺的豪宅)加盟成立不久的新藝城電影公司,開始了他的又一段輝煌經歷!第一部影片《最佳拍檔》就使新藝城成為能與邵氏,嘉禾相抗衡的電影公司。《最佳拍檔》的最初構想來自於好萊塢007系列,因為該片主演麥嘉曾在一部007電影中擔任副導演,片中的風流間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返回香港後,便勾勒出了《最佳拍檔》這個題材。最初是想讓周潤發來演「金剛」的角色,但由於檔期,再加上發哥當時有「票房毒葯」之稱,所以花了大代價起用了更有號召力的許冠傑。片中許冠傑飾演的鑽石大盜,麥嘉的光頭神探,張艾嘉的男人婆,再加上搞笑的情節,刺激的場面,高科技的運用使影片獲得了無數贊譽,票房2600多萬。觀眾人次達到了260萬之多(當時香港也就500萬人),也是迄今為止的最高記錄。現代元素的大量引入是影片成功的主要原因,驚險的飈車,走鋼絲,節奏更加明快的搞笑情節,西式電影的包裝手法,無不吸引著當時的觀眾。由於影片的空前成功,在80年代共拍了5部續集,分別為《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最佳拍檔之光頭神探》《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和《最佳拍檔之秦皇兵馬俑》。前兩部為當年票房冠軍,《女皇密令》還打破了《最佳拍檔》的票房記錄,後兩部也均位列前十。所以「最佳拍檔」系列是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五福星」和「警察故事」則要遜色一些。除了「最佳拍檔」系列,許冠傑在新藝城還拍了《全家福》《打工皇帝》《衛斯理傳奇》《笑傲江湖》和《紅場飛龍》五部影片,《全家福》是我認為除最佳拍檔之外,在新藝城的最好電影。這是一部幽默而又感人至深的喜劇,石天扮演的外公和童星小彬彬的表演給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難以磨滅,排名84年票房第四。《打工皇帝》則是那種典型的富家女愛上打工仔的老套情節,不過在許冠傑,徐克,泰迪羅賓和王祖賢出色的表演之下,還是很有看頭的。王祖賢當時剛剛出道,頗受許冠傑的欣賞,被大力提攜,兩人在87年又合作了《衛斯理傳奇》。《衛斯理傳奇》是新藝城當年斥巨資投拍的一部電影,從衛斯理那裡購買版權,又赴埃及,尼泊爾拍攝外景,本想大有作為,但卻出現了一個大插曲。在尼泊爾拍攝時,許冠傑突然在酒店昏迷不醒,後被確診為高山症,拍攝也只好作罷。慶幸的是影片的大部分已拍攝完成,許冠傑也於大半年後康復。但畢竟未完成全部拍攝,票房成績和預想的差距很多。《笑傲江湖》和《紅場飛龍》拍攝於90年代初的動作片。80年代末,掀起了一股武俠熱潮,許冠傑也首度出演古裝,在《笑傲江湖》中扮演大師兄令狐沖,影片的情節本身倒沒留給人太深的印象,但主題曲《滄海一聲笑》以簡單豪邁的旋律傳唱大江南北,成為武俠歌曲的經典。《紅場飛龍》取景蘇聯,集張曼玉,利智,李麗珍等許多明星,是部不錯的現代題材的動作片。許冠傑在新藝城的八年中,為新藝城的崛起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時又由於新藝城的電影工作者的創新敬業,使自己的電影生涯走向頂峰!
後期電影
90年代初,黃百鳴,石天,麥嘉等人在電影上的分歧逐漸加深,導致了新藝城的瓦解。許冠傑也離開了新藝城,與許冠文,許冠英又重新合拍了電影《新半斤八兩》,但十年後重新聚在一起的三兄弟並沒有給人帶來太多的驚喜,盡管影片也加入了許多現代的氣息,如狗仔隊的無孔不入,特異功能的賭博(模仿賭聖),可能是由於觀眾已經習慣了周星馳的無厘頭,影片未見大突破。《花田喜事》的知名度也不用我多說了,這部雲集了大量明星的無厘頭賀歲片大部分朋友也都看過,這是許冠傑在電影上最後一次新的嘗試,由正統的喜劇轉向無厘頭表演。《水滸笑傳》是許冠傑最後主演的電影,這部《花田喜事》的續集是部小成本的製作,搞笑程度一般,知名度不高。最後的三部電影其實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但總給人江河日下的感覺,這也許就是娛樂圈,沒有永遠的勝利者。
以上就是許冠傑主演的22部電影。另外,在2000年,在黃百鳴的力邀之下,引退多年的許冠傑重新出山,參與了電影《大贏家》的拍攝,也是黃百鳴千禧年的賀歲片,謝霆鋒,容祖兒,蘇有朋,林心如,吳辰君等港台新紅星擔綱主演,許冠傑特別演出,只有那麼幾個鏡頭,讓眾多傑迷失望不已。早年,許冠傑還在影片《發錢寒》和《雞同鴨講》中客串演出。

許冠傑
綜觀許冠傑的電影,有以下幾個特點:
1.喜劇+動作,這幾乎包含了他的所有電影類型,從未嘗試過正劇,在演技發揮上受了點限制。
2.高票房,就在他參與不多的電影中,有八部年度票房冠軍,五部破票房記錄,這對於娛樂片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完美了。
3.總有一位好的搭檔在身邊,如許冠文,麥嘉,石天,泰迪羅賓等,可以說他是很幸運的,正是這些優秀的搭檔,才使他的影片似乎總是那麼優秀。
4.音樂的成功運用,有「歌神」美譽的許冠傑幾乎包攬了他所有電影主題曲的演唱,也製作了一些電影的音樂,都獲得了成功。

閱讀全文

與秋霞電影票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電影影評 瀏覽:169
竿蟲大電影 瀏覽:700
廣安電影院哪個比較好 瀏覽:312
韓國電影破案 瀏覽:565
清風福利電影大全 瀏覽:310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林心如 瀏覽:137
愛情初學者電影劇情 瀏覽:362
假面騎士哪些好看電影2015 瀏覽:643
以愛字開頭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92
信仰是什麼電影的插曲 瀏覽:552
韓國電影傀儡 瀏覽:490
適合小寶寶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7
韓國電影蝴蝶情人 瀏覽:557
廖凡電影城 瀏覽:40
2018最近什麼電影好看喜劇 瀏覽:648
國產電影韓國 瀏覽:422
帶火字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90
蘋果手機怎樣看3d電影 瀏覽:904
2021最近才出的動畫電影 瀏覽:27
電影破碎的心2016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