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院排片十原則:如何通過排片實現影城票房利潤最大化
文源自為陳天宇在「中國院線今日影城經理人」微信群中的分享。陳天宇是CGV星星影城北京頤堤港店與奧體店店長,擁有超過6年從業經驗。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些排片技巧,是我在總結了過去幾年的排片經驗後得到的一些基礎結論,目的是為了能夠解決影城經營過程中經常面對的排片供應和觀眾需求之間的矛盾。
對於影城經理來說,想必大家已經可以達成這樣一個共識:在當下的電影市場中,觀眾的口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的選擇越來越趨向於理性,而且越來越重視影片的口碑。受此影響,一部新片上映後的賣相和品相間差異如果非常大的話,那麼影片的票房走勢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可能出現跳水或者逆襲。因此,緊跟觀眾的反應並及時動態調整排片已變得至關重要,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投入與產出能達到均衡,從而實現票房利潤的最大化。下面,我將針對這一主題,展開對於排片原則的論述。
原則一:主客觀預估影片熱度
排片前我們都要對影片做出預估,即根據影片熱度來對我們選擇排映什麼樣的影片,計劃排映多少場次、座位以及怎樣分配時間段制定計劃。對於一部即將上映的新片來說,營銷對其熱度的影響會比較大,所以一般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來預估影片的熱度。
主觀方面除了需要考慮影片的IP、故事劇情、影片類型以及受眾和主創陣容明星粉絲等因素外,還一定要看電影的預告片,因為預告片是相對最能感受影片特質的一個先入預告。點映或者看片會也十分重要,通過這些活動,你不僅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影片信息,還可以觀察觀眾的反應,從而能夠結合本影城觀眾的特點來指導排片。
客觀方面,第三方評分網站以及專業的影評網站都是很好的參考,尤其是已經在海外收獲了一輪評分的國外電影。除此之外,第三方的補貼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在此基礎上,我們會通過第三方的數據網站,來進行全國的城市區域以及本影城預售數據的一個統計,而這些數據本身也是最為可靠的客觀參考。
對於已上映影片,它的口碑價值就已經顯現出來了,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評分網站來觀察大眾的反饋。我建議影城管理者們要到影院內去觀察一下觀眾的反應,以了解觀眾相互傳播的信息都有什麼。同時,已上映的影片已經出現了其真實的票房數據,通過這個數據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它接下來的趨勢以及是否有逆襲的可能。
原則二:預售盡早,但要有保留
第二個原則主要是關於預售的注意事項。
首先零點首映我們要基本以IMAX巨幕廳等特效廳為主,因為這些效果好的影廳可以吸引到更多影片自身的影迷。而如果零點首映的時候單廳上座率超過百分之六十,那麼就要及時加場。《變形金剛》、《魔獸》等上映時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這我們都會排很多零點場,還會加場。所以重點影片排映大廳,增加大廳場次的周轉率、提高大廳的使用效率,這也是一大重點。
如果同時有多部重點影片上映,並且形勢不太明朗、不知道最大的影廳應該給哪一部影片的時候,就建議先不要過早地把大廳進行預售,可以拿中小影廳試水,然後把預售最好的影片放在大廳上映。
預售的時候建議不要多語言版本上映,因為以現在的觀影潮流,觀眾都更青睞原版,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當然兒童影片除外,當兒童影片同時有中英文上映的時候,如果對於哪個版本更好沒有把握,可以同時預售多場次進行對比,然後再選擇預售情況好的優先排映。
不過動畫片不等於兒童片,特別是有一些成人也非常喜歡的動畫片,我們要注意在晚場也要進行放映。
還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同樣上座率、同樣熱度的影片,它的價格可能不同,這可能是因為格式問題或者是時長不同,那這時候我們原則上優先選擇價格更高、時長更短的影片,這樣可以增加影廳的周轉率,從而實現票房的最大化。
原則三:錯時排映,場次盡量均勻
我們在排映的時間分配上,有時候會出現過密或者過疏的的情況。如果過密,會給賣品銷售和保潔帶來壓力;如果過疏,會導致觀眾等待時間過長。假設觀眾來到影城是沒有特定目的的,那麼可能會導致他在有耐心等待的時間內看不到電影,從而放棄看電影。所以說我們要採取措施,讓排映盡量達到均勻。
在這里我也總結了一個有數據支持的均勻排映方法:一部影片市場從九十分鍾到一百二十、一百三十分鍾不等,平均一下的話基本每部片子會在一百一十分鍾左右。以一百一十分鍾來計算,我們可以根據影廳的數量來核算出一個合理的全天開場間隔。
這個間隔是一個理論化的間隔,也就是說顧客無論什麼時候來到影城都能以相對較短的等待時間等到一部即將開場的電影。這個計算公式是「影片理論平均時長110分鍾,(110分鍾 10至20分鍾散場時間)/影城影廳數量=合理開場間隔(直接適用於黃金時間段優先排映)」。實際排片中因為影片時長差異達不到錯時均勻理想狀態,但盡量達成大致均勻原則,實現合理排片。
而對於單影片多廳排映,也可以套用這個公式,即「(片長 10至20分鍾散場時間)/排映影廳數量=多影廳開場間隔」。例如《美國隊長3》片長148分鍾,排映4個影廳,影城散場時間約為20分鍾,那麼4個影廳的開場間隔=(148分鍾 20分鍾)/4 =42分鍾,實際排映間隔可以按照40分鍾或者45分鍾。
原則四:黃金時間起片
這個原則解決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面對「排片的時候從哪入手」這樣的一個難題。我們一定要把黃金時間優先進行排映,然後再從黃金時間向時間軸的兩側進行擴充的排映。
通常周一到周五的黃金時間段,也就是起片的時間段選擇為十九點到二十一點;周六到周日,從下午兩點到晚上的二十一點都是黃金時間,這個可以根據影城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值得注意的是,黃金時段的排片也要考慮到上文提及的均勻原則,而且黃金時間越均勻,全天越趨於均勻。
原則五:動態排片是硬道理
動態排片是硬道理,這個也是今天最核心的一個原則。所謂動態排片,就是指根據觀眾的反應做出最快的調整。觀眾的反應永遠是調整排片的根本依據,可體現為實時票房數據的變化。我們之前提到過,這一點在影片上映前是看不到的,那麼這個時候還是主要看它的營銷內容,看面相;等到上映以後,特別是首日出現了票房表現後,就要開始看口碑看品相了。
動態排片這個概念,目標是投入與產出的均衡。這個投入產出均衡,是指排座佔比和票房佔比達到一致。在這里特別要強調一下排座比例,而非排片比例,因為影院影廳的大小差異很大,排片佔比不等於排座佔比。如果給的場次多,但是都是小場,那其實好影片的票房可能並不能釋放出來。排片的動態增減要更加註重座位總數的數據,而不是影廳場次。
動態排片,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留有機動場次。如果沒有機動場次的保留,那影院提前把票賣出去之後就沒法做調整、沒有調整空間了,那會叫人追悔莫及的。影片一般會在首日上映之後才會露出它的真面目,口碑會迅速傳播,上漲或者下降的趨勢會顯現出來,所以說首日是調整排片最為重要的一個點。一般影片的票房趨勢會體現為向下的一個拋物線,如果是出現堅挺的,甚至是逆襲的上揚拋物線的時候,那說明出現了黑馬,這時候我們要抓住機會,一招制勝。
下圖是某影城實際調整前後的一個對比,它就是順應著影片的走勢進行了一個及時的調整,從而帶來了票房收入和城市排名的增長。
原則六:低峰期豐富化
在當下電影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有相當多上座率並不高的票房的淡季,例如工作日的白天、飯點以及周末的一早一晚,都是影城經營中的低峰期。影城可以利用這個低峰期豐富排片吸引更多的受眾,比如說放一些小眾的文藝片或者紀錄片, 因為在這個時段即便你放其他影片,上座率也不會高,但是放這些有固定受眾的影片,反而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滿足更廣泛的觀影的需求,是增加票房的好方式。
原則七:避免放映事故
這個原則的一個前提是每家影城的放映設備以及系統是不太一樣的,對於一些還沒有進行全面自動化的影城,這個原則對放映的影響相對會大一點。比如說盡量避免2D跟3D影片交叉排片,這樣容易造成設備方面帶來的風險;同一影廳也盡量不要穿插著去放兩個版本,這可能造成人為的失誤;還應避免臨時調整排片,沒能及時通知放映做交接,造成錯放影片的放映事故。
原則八:考慮影院整體運營效率
影城的排片不僅關繫到經營成果,和運營效率、運營風險等也有直接關聯。比如排映場次在相同時段結束過於集中,導致人力不足,秩序和服務質量下降,同時有安全風險;排映散場時間過短,清掃時間緊張,衛生質量差。對彩蛋時間預估不足影響拖場;排映場次開場過於集中,導致賣品人次壓力大,排隊嚴重,從而顧客流失等,這些都是經營者必須考慮的因素。
原則九:關注競爭影城
這是一個應對競爭市場的重要原則,我們除了要了解周邊競爭影城的商業環境、影廳情況、受眾特點,還要了解其排片機制,就是看競爭的影城是總部排片、區域排片還是門店排片,了解一下對手的排片風格。在了解的基礎上,看看有沒有差異化排片,以及效率超越的機會。比如競爭對手的商業環境中兒童項目比我們少,那我們就多排一點兒童動畫片;競爭對手的影廳比我們少,我們就增加影片的豐富性;競爭對手的預售較慢,那我們就更快的來預售場次;競爭對手是由總部來排片,那我們就比競爭對手更快一些進行。
對於競爭影城,要有一個比較高的關注度,現在影城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一個商區五公里內可能就能有四五個影城,所以要時時刻刻來關注競爭對手排片上的動態變化,以及價格的變化。影城可以利用貓眼、時光網等來實時追蹤競爭對手它的排片、選座的情況、上座率、場次的調整、價格的調整以及活動補貼等等。然後第一時間要做出應對措施,否則等到第二天看到實際排名數據的時候就一切都晚了。
原則十:了解自己影城的觀眾
第十點原則其實是一個總結,因為最大的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了解自己區域的觀眾,觀眾想看什麼我們就排什麼,這是最根本的一個原則,之前的幾個原則也是服務於這個原則。比如說頤堤港店,周圍的文藝青年多一些,文藝片和高口碑影片的上座率就會很高,排片就要多;如果是住宅區的影院,小孩子多,那麼可能動畫片就會有更好的上座率,就應該更多排片。我們作為影院的經理人或者是排片的負責人,自己永遠要做最了解門店觀眾群體和競爭環境的人,排片最需要我們去持續關注變化的觀眾需求、關注這個市場的不同趨勢的發展。
2. 跨界營銷新風向:劇本殺到沉浸式戲劇
自疫情以來,線上劇本殺就已經逐漸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線下劇本殺實體店也進入了發展的高峰期。國內各商場圍繞「精緻露營、國風古韻、劇本殺、沉浸式體驗、周年慶、回憶殺」等營造氛圍,打造沉浸式體驗,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當跨界開始成為日常營銷行為,購物中心跨界營銷如何才能留存於消費者的記憶中,成為這一領域的新課題。
一、精緻露營
伴隨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戶外露營的品質,走上了如何讓其更加舒適、更具美感、更有歸屬感的探索之路。Glamping(精緻露營)應運而生,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露營條件艱苦的印象。
深圳萬象天地
KOLON SPORT可隆美好露營節
韓國國寶級戶外品牌可隆將露營搬進了深圳的城市中心——萬象天地·高街,打造了一場沉浸式戶外美學盛宴「聚劃算歡聚日·美好露營節」,可隆在露營節當中設立了一個咖啡屋,還有特別為萌寵們設立的寵物友好區,讓主子和鏟屎官們也可放鬆暢玩,除此之外,All-day互動體驗、運動挑戰、激情音樂SHOW、夜晚露天電影等不同的主題活動,也讓現場的每個人都能找到釋放和參與的角色。
二、國風古韻
現如今,大的時代情緒與文化自信的疊加,讓關於「國潮國貨」的關鍵詞開始頻繁出現,「國風」已經成了繞不開的傳播風向標。漢服愛好者成規模增長、國風游戲用戶迎來井噴,國風音樂更是深受25歲以下年輕人的喜愛。
以「95後」為代表的「Z世代」掀起傳統文化熱潮。自覺熱愛、由衷自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斷「破圈」,主動擁抱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不再枯燥乏味,在形式和內容上開始變得有趣起來,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愛傳統文化的重要原因。
上海虹橋南豐城
打造「南城古巷」古風市集
虹橋南豐城豐尚街在濃濃秋日打造了一場沉浸式古風盛宴——南城古巷,大紅燈籠、傳統幌子旗等國風元素在現場隨處可見,逛古風集市的同時,還能觀看傳統戲法、玩趣味游戲、秀絕美漢服。兩周的沉浸式體驗,帶你一秒穿越千年古巷。
三、沉浸式體驗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購物中心向「體驗經濟」模式發展,通過打造粗巧攜兼具觀賞性、娛樂性、互動性的沉浸式商業美陳,增強消費者在購物中心的游覽體驗與參與感,讓人融入其中,深度改變商場在消費者心中的靜態形象,成為了各大購物中心吸金引流的有效「武器」。
廣州太古匯
推出沉浸式戲劇《The Ten Gifts 十號禮鋪》
廣州太古匯十周年慶,岩伏聯合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主創,打造廣州太古匯十周年獨家沉浸式戲劇《十號禮鋪》。
《十號禮鋪》分為沉浸式戲劇與沉浸式展覽兩種體驗版本,體驗時長約30分鍾,需要兩人組成玩伴參與。
在沉浸式戲劇中,消費者可於場景中偶遇真人演員,共同推進劇情發展;在沉浸式展覽中,消費者則寬擾跟隨耳機指引,對裝置內部進行探索。在體驗的最後環節,消費者可於《十號禮鋪》內選購衍生品,以及與玩伴共同品嘗十周年甜品。
上海萬達影城
推出沉浸式劇本殺品牌「萬影尋蹤」
今年8月,上海五角場萬達影城推出沉浸式劇本殺品牌「萬影尋蹤」,並將原影城大堂改造為4個不同主題的游戲房間。大眾點評店鋪顯示,目前萬影尋蹤沉浸劇本體驗館共擁有43個可預訂桌面劇本,不同劇本遊玩人數為5-10人不等,大部分劇本客單價為118起/人。
購物中心跨界沉浸式戲劇的案例,在目前來看是一次較為創新的探索。通過年輕消費者喜愛的體驗內容,吸引消費者到場,同時將購物中心品牌理念融入劇本之後,一步步引導並增進消費對購物中心的了解,打破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固有印象,提高用戶粘性。
四、周年慶
現在的購物中心舉辦周年慶活動,更重視滿足精神層面的文化藝術消費。購物中心們除了傳統的滿減、折扣、積分等讓利活動,在慶生方式上更加追求數字化、年輕化、沉浸度、可參與度。
成都來福士
「來赴世·界」9周年慶
成都來福士廣場攜手英國肯道爾山地電影節舉辦「來赴世·界」大型戶外文化及生活方式嘉年華。
作為國際山地戶外運動的經典盛事品牌之一,肯道爾此次與成都來福士廣場聯手打造 " 發現 · 世界 " ——肯道爾探險山地電影展、" 挑戰 · 山海 " ——極限運動挑戰、" 探索 · 生活 " ——都市 Glamping 露營及戶外體驗 & 創意大本營 BaseCamp 三大主題篇章。
北京頤堤港
「IN+年輕力勝,「藝」路同行」九周年藝術節
頤堤港與中央美院、清華美院及天津美術學院等眾多年輕先鋒藝術家等多方攜手,帶來以「IN+年輕力勝」為主題的九周年藝術活動,讓來客在獨特的藝術氛圍中感受心靈的碰撞與慰藉。此外,與線下空間數字化與智能化領軍企業 Aibee 聯手推出「AR 旅拍打卡」體驗,將線上渠道與線下展覽進行雙向聯動,率先向「商業元宇宙」空間進軍,讓顧客感受時下最火爆的科幻元宇宙體驗。
五、回憶殺
近年,國內興起一波本地文化主題街區熱潮,而人們對主題街區的喜歡和認可,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緒或情感驅動的結果,而本地文化主題街區、主題展剛好直擊這一「痛點」。它們通過巧妙共情的空間設計呈現與目標客群的訴求相契合,使得商業街在滿足個體消費需求的同時,不斷觸發情感共鳴,獲得更多的客流和消費。
上海TX淮海
「Vans 范得著足道館」快閃店
VANS 天貓超級品牌日活動現場,亞洲足球先生范志毅以館長的身份亮相,向到場來賓分享護足之道。活動現場設置了自由定製專區,到場來賓可深度體驗品牌創意特色,通過定製自己專屬的 Vans 鞋,感受自由定製的獨特樂趣。打造了足部護理區、老街等打卡區域,還原視頻場景,現場還有邀請滑手們現場PK炫技。一進入場地,汽水箱堆積起來的陳列台、黑板上的「加強運動,增強體質」、大紅洗臉盆、白茶缸、收音機、暖瓶……一下帶領大家回到了八零年代。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Z世代的年輕人對購物中心的需求不斷改變。購物中心更要時刻洞察消費者心理,打造有溫度的商業場景,創造新的營銷模式,激發城市的發展活力,超越商業的界限。
3. 北京現在還有那些電影院有情侶座
東單大華和新東安6層都有,專門有個情侶座的廳,比如正常票價是50元一位。情侶坐是120元套票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