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私人影院和電影院有什麼區別
一、觀眾不同
1、私人影院:一個包廂少則1人,多至8人,窩在小包廂大皮椅里,點播電影。房間里也可以進行唱歌、玩游戲,一個綜合的娛樂體,同時也保證了觀影的私密性。
年輕群體普遍性格獨特、鮮明,不拘泥於世俗、追求新鮮、追求新奇的娛樂體驗,也不斷促使著市場做出改變,而私人影吧模式就是在這種市場需求下,應運而生,全方位符合年輕群體所需要的娛樂消費體驗。
2、電影院: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院的規模按觀眾廳的容量可分為: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個廳以上;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個廳;中型701座~1200座或5~7個廳;小型700座以下或4個廳。
二、觀看方式不同
1、私人影院:觀眾可以按影片類型、流行程度、年份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查找,選到中意影片後只要按一下按鈕,電腦就會自動「下單」,然後就可以帶上零食,在包廂里坐等電影開始了。
2、電影院:觀眾根據個人喜好購買電影票,然後進入電影院,觀看電影。
三、起源時間不同
1、私人影院: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憑借《爸爸去哪兒》半月7億票房,3月《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3天2億票房,展示出中國電影市場火熱。
隨著Blu-ray等技術的完善,迷你影吧、私人影院逐漸興起,一個獨立放映包廂搭配私人定製服務,既解決年輕人對觀影私密性需求,也解決電影愛好者們對點播心儀電影的要求。
2、電影院:解放後,國家成立了各省、市電影公司,實行國家統一拍攝、統一發行、統一放映,實行電影公司制度。2002年,中國開放電影發行、拍攝、放映,中國電影實行院線制,影院可自由選擇院線加盟來取得影片來源。
⑵ 電影院有哪些盈利方法 如何提高電影院的收入
電影院的主要盈利方式是票房收入,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家對於票房有5.5%的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抽成,實際留給電影院的只有91.2%。影院(院線)利潤會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至62%分成,如果導演的號召力很強,影院的分成比例會減少。
賣品收入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部分,盡管電影票價不斷下調,賣品生意仍然受到重視。賣品的收入是票房的補充,只有來看電影的人多了,才有將東西賣出去的可能。爆米花和可樂仍舊是電影院賣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除了食物和飲料的銷售,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成為電影院的盈利方式之一,這些產品對賣品銷售有很大幫助。
廣告收入佔比不大,影院人流較多,但觀眾接受廣告的時間較短,因此對客流的影響有限。影院的廣告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放映前的廣告、場地的廣告和票面廣告。放映前的廣告和影院合作廣告主要在小城市中更為常見,廣告排布密集。場地的廣告主要在等待入場的時候看到,但由於電影大廳空間有限,廣告數量不多。票面廣告較少,因為目前去電影院買票的用戶不多,團購用戶一般直接使用自助終端打票,票面上的廣告難以預置。
置換收入是電影院的一種盈利方式,電影院可以與超市和零售店合作,消費滿一定金額就送電影券。這種方式目前並不常見,因為電影券價格不高,不能與其他會員和團購形式混合使用,所以消費者的興趣不大。
提高電影院的收入需要做好定位,影院應該為顧客提供一手的電影資訊,同時注意到電影類型和內容的多樣化,將排片權交給市場,讓顧客決定排片。這樣可以清晰地闡述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吸引新影迷的同時還打贏競爭對手。
增加影院觀眾黏性可以從電影院自身的服務出發,提供足夠吸引力的電影內容,根據當地市場和顧客的需求進行排片,做到讓最大部分的顧客最可能地看到他們最愛看的內容。針對部分觀眾個性化的觀影需求進行服務,對於顧客所敏感的影票價格和賣品價格,應當根據市場反饋及時調整,確保顧客享有最優惠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