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圖書電影導演的探索第三集

圖書電影導演的探索第三集

發布時間:2022-10-03 21:01:42

❶ 《拉片放映室》第十三集--電影里常見的幾種畫幅

《拉片放映室》第十三集---電影里常見的幾種畫幅?

拉片有技巧,觀影有門道!哈嘍,大家好,我是劉導!

學會拉片,讓你技術性的去看電影!

前面講了構圖的時候有小夥伴在私下問電影里《我不是潘金蓮》《布達佩斯大飯店》《山河故人》等電影里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構圖屬於哪種類型的構圖,在電影里想要表現的又是一些什麼?

那在這里我們就糾正一下很多小夥伴容易混淆或者模糊的概念

構圖(COMPOSITION)和畫面長寬比(ASPECT RATIO)以及正方形、圓形畫幅並不是一回事。

前面我也講過構圖是為了方便傳遞導演的思想,讓觀眾更好的去理解電影畫面,但是電影畫面的長寬比,也就是畫幅,我們大家熟知的縱橫比、寬高比,16:9,2.35:1等等是現在主流常見的電影畫幅。

區分和學習電影構圖可以回看前五、六、七、八集,在學習電影畫幅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電影里常見的幾種畫幅長寬比:

(1)4:3——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幾乎所有的電影都使用的比例。又稱1.33:1,接近(2)1.37:1。比如:《公民凱恩》、《科學怪人的新娘》

(3)1.66:1——許多迪士尼的卡通片和歐洲電影使用該尺寸。 例如:《從海底出擊》、《小美人魚》

(4)1.78:1即16:9——這是當今許多美國電影所採用的比例。

(5)1.85:1--例如:《蝙蝠俠》、《芝加哥》

(6)2.35:1——這個比例通常用於大片或史詩片。例如:《魔戒》、《星戰前傳》

(7)2.4:1

(8)2.75:1--特殊畫幅

一個電影的長寬比的選擇能反映很多事情,每一部電影都有導演這樣選擇的原因,長寬比最終呈現出來的畫面效果又直接影響了電影畫幅和觀眾的觀影感受。

電影畫幅對於影片敘事影響容易被忽視,實則與創作息息相關。

無論從早前的膠片電影到現在的數字電影甚至以後的VR電影,伴隨著技術的變革與觀影習慣的更新迭代,畫幅作為技術的一種在電影中的使用也日趨成熟多變。  

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探索多樣的電影放映尺寸,從標准放映尺寸到近年來用畫幅變化展現人物內心,不僅代表了導演的創作思路和表達方式,更加體現了電影技術的多元化和融合力。電影創作者們也不斷從原有的創作習慣中跳脫出來,在標准畫幅的基礎上,結合情感張力和敘事效果對畫幅尺寸進行一定的修改,使得畫面的重心放在不同的側重點上,並以多種形式參與到電影敘事及藝術創作中去。

而其中比較特殊,屬於實驗玩票性質的有2014年的小眾電影《lucifer》和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lucifer》全片採用了圓形畫幅,導演專門跟布魯塞爾大學研製了一種拍圓形的鏡頭,但並未像《我不是潘金蓮》一樣避免了特寫鏡頭,這是畫幅形狀參與電影敘事。

除了圓形畫幅,大多數畫幅變化的電影還是只是調整了畫幅的長寬比.比如在賈樟柯2015年的《山河故人》里,隨著三個年代的不同也就是1999、2014、2025

畫幅從較窄的4:3到比較流行的16:9,再到主流大片最常採用的2.35:1

清楚了之前的概念,我們再學習一下什麼是電影畫幅?

電影中的畫幅指的是電影放映時所看到的畫面的大小,常用畫面寬高比來定義,也就是畫面寬度與高度的比值。

1839年,達蓋爾發明了銀版照相術,但由於這種技術的感光速度過慢,只適合拍攝靜物,直到伊斯曼·柯達的創始人喬治·伊斯曼發明出新的膠片,隨後才經過研製成為我們常用的電影膠片。  而愛迪生研究的第一台電影活動放映機所使用的膠片尺寸為12.7mm,在之後改進的第二台機器上,伊斯曼配合他製作了更寬的膠片,即35mm膠片。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研究的基礎上沿用了市面上的35mm膠片,隨後便使得這一規格的膠片得到廣泛應用和迅速普及。並在1925年法國巴黎國際電影會議上,正式確定了電影膠片的標准寬度為35mm,圖像寬高比為1. 33:1,即4:3。

在電影發展的早期,膠片的標准尺寸就是4:3的,符合「黃金分割」比例,視覺效果比較好。許多繪畫作品也採用了這個比例。  這個比例的誕生與愛迪生也有些關系。在膠片時代,愛迪生實驗室的攝影師威廉·迪克森用 35mm 的膠片設定了 4 尺孔高的圖像,圖像寬高比即為 4:3。  

1909年,愛迪生所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宣布 4:3 的畫幅比為今後所有美國拍攝和上映電影的標准。之後的電視節目和早期的計算機屏幕也沿用了 4:3 這一經典比例。  與 4:3 的比例類似的是 1.37:1 的畫幅比,當時因有聲電影的發明,需要在膠片的一側記錄音軌,這使得寬高比有了一定的改變,這個比例又被人稱為學院畫幅。

16:9是高清電視的國際標准,那時的高清電視或者網路視頻也多為 1920×1080 的解析度。  這個畫幅比處於 4:3 和 2.35:1 之間,基本上所有畫幅的電影都可以比較好地展現出來,所以也很快成為了影視作品發行 DVD 和藍光光碟時的默認畫幅比。  現在,16:9 也成為了流媒體視頻的首選畫幅,不管你是在電腦還是高清電視上觀看視頻,都能獲得比較舒適的觀看體驗。

2.35:1實際上是把 4:3 的比例進行了 3 次方,這個畫幅比能獲得更寬的橫向視野。  

寬銀幕畫幅誕生於20世紀 40 年代,當時的院線為了與電視機競爭,紛紛推出了寬畫幅的電影,這種畫幅比能獲得更大的視野,與人眼平時的視野更接近,在電影院觀看的時候也很容易獲得沉浸感。  

除了2.35:1這個變形寬銀幕標准畫幅比之外,有的導演還會選擇 2:1, 2.75:1 等特殊畫幅比來拍攝。  

確定電影的拍攝畫幅一般來說是電影前期籌備階段時攝影指導與導演討論的首要問題,直接影響電影的整體風格與攝影美學。目前常見的電影畫幅長寬比有兩種2.35:1和1.85:1。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略微有些出入的長寬比如2.76:1, 2.55:1等。

大部分老電影的長寬比都是1.37:1的畫幅,俗稱「學院派比例」,類似4:3的一個方塊,如1953年的《羅馬假日》。     

近年採用這種老式畫幅的有2013年的電影《修女艾達》,擔當攝影的是大名鼎鼎的盧卡斯·扎爾(Lukasz Zal)。

20世紀初創作的電影大多使用1.33的畫幅比,如1915年格里菲斯拍攝的經典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直到1927年有聲電影出現後,電影畫面寬高比才逐漸調整為1. 37,因與1. 33相近故也稱為4:3比例。     

「學院比例」作為標准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定義為標准畫幅,成為好萊塢以及全世界最常用的畫幅比。 由於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學院比例很長時間內都是國際上認可的畫面標准,並一直延續至50年代。  

在1950年之後,因為電視的大量普及,觀眾在家也可自行收看電影和影像,不再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電影,此後才有了更多中形式畫幅比的探索和創造。  

我們現在常見的畫幅比主要分為「普通銀幕電影」和「寬銀幕電影」,普通銀幕電影主要指的是放映時銀幕上投射的畫面寬高比為1.33:1或1. 37:1,寬銀幕電影又分為寬膠片寬銀幕電影、變形畫面寬銀幕電影、遮幅電影。     

寬膠片寬銀幕電影就是用70mm電影膠片直接攝制而成的寬銀幕電影,畫幅寬高比為2:1。而變形畫面寬銀幕電影的原理是先用變形鏡頭進行拍攝並在膠片上留下變形的影像,在後期放映時需用「反變形鏡頭」將其恢復成拍攝時原本的樣子,這種寬畫幅電影的畫幅比為2. 35:1,如1962年的《安托萬與科萊特》。     

而遮幅電影又被電影業內人士稱為「偽寬電影」,這種畫幅的電影並不是用變形寬幅電影系統的方式拍攝而成,而是用35mm攝影機和與之相對應的電影鏡頭進行拍攝,之後人為的在攝影機鏡頭前加上遮擋框格,就能使畫面寬高比被遮擋成1.66:1至1.85:1的寬高比。

下面,我們以鬼才導演韋斯·安德森、賈樟柯和澤維爾·多蘭為例,探討畫幅對電影創作的影響及其攝影美學。

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用電影畫幅大小的變換來表達影片中人物的情緒,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韋斯·安德森用畫幅的不同來表現影片中穿插的不同時間線。不同尺寸的畫幅以交替方式敘述時空,電影由四層結構的套層故事組成,導演用不同的畫面比例代表不同的時代,使電影的時間線索清晰明了,時空設計上別有一番新意。

第一層時空即為影片開頭,女性捧著一本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書,前往公墓看望這本書的作者,當時的時間點直指八十年代,畫幅比為1.85:1。     

第二層故事發生在1968年,描述作者與Zero相遇的故事,使用16:9畫幅比表現。     

第三層故事是1932年,Zero講述自己年輕時與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故事,使用1.37:1的經典畫幅比例。由於近似正方形的畫幅能夠為角色的頭部以上預留更多的空間,也能讓兩個以上人物出現時畫面顯得更為緊湊,更好的展現導演需要的多種可能性。     

影片層層遞進,不同時空不同畫幅的變換,帶給觀眾的不僅是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更能通過鏡頭畫幅的變化給觀眾以不同的觀影感受,導演的創作意圖和對情節遞進的把控十分精確。

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透過不同比例的畫幅影響電影本身的含義和內容表達。

《山河故人》是用畫幅寬高比輔助電影敘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賈樟柯導演利用畫幅比例的變化區別出了影片中故事發生的年份,即1999年、2014年和2025年三個年份。根據時間線引導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畫幅尺寸也由4:3到16:9再到21:9。根據上文所闡釋的不同時代的經典畫幅比,這三種畫幅同樣代表了當時年代裡重要的畫幅應用的尺寸。為了增加影片對過去的懷舊之感,導演甚至運用了當年的影像,並且使用一些老式的DV機進行拍攝,藉此形式最大程度恢復當時那個年代的氣質和風貌。             

在第二個時間線即2014年,由於故事發生的時間與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所以在畫幅的運用方面也使用了我們最熟悉的16:9的寬高比,這種畫幅尺寸恰好符合我們現在的視覺觀影習慣,在時代感與距離感方面與觀眾更為接近。從九十年代4:3的畫幅到如今16:9的畫幅,畫面比例越來越疏離,也預示著情感的波動和走向。             

到了第三個時間線即2025年的未來世界,導演用寬畫幅表現了未來的時空以及未來主角們的命運。那時移居澳洲的父子遠離故鄉,故鄉的語言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找回的記憶,Dollor與自己的故鄉——那個汾陽小城失去了根基和聯系。Dollor與自己的家鄉隔著一片太平洋,也是新時代的海外國人與家鄉深深的眷戀與分離的矛盾之感的寫照。                 

在澤維爾·多蘭的作品《媽咪》中,則更加直觀的運用了電影畫幅的變化來表現主人公內心豐富多變的情感。一組在銀幕上將畫幅拉開的場景帶給觀眾不小的震動,原來畫幅比例可以如此簡單明了的展現情感,而並非以隱喻的方式讓觀眾捉摸不透。

第一次變化是真的驚到了每一個觀眾,就像是電影語言一種新的修辭手法,當年戛納放的時候,這個鏡頭一出來全場起立鼓掌5分鍾,可想而知其情緒上的感染力是多麼強大(大概在一分五十秒的時候展開)

第二次展開是媽咪陷入幻想的一段

雖遠不及第一次驚艷,但當畫幅收回,幻想之外的兒子的聲音傳來,猛然拉回如正方形畫幅一般的逼仄現實中,雨聲、紅燈,我看到這里的時候心情頓時低落到了谷底,不得不說澤維爾·多蘭真的很厲害

在影片中,中年單親媽媽與兒子之間的關系一直存在隔閡,情緒表現十分壓抑,為了表現人物的焦躁感和憋悶感導演此時用了寬高比為1:1的正方形,使得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情緒更加緊湊,帶給觀眾對壓抑氛圍喘不過氣的直觀感受。而隨著故事發展,母子關系趨於穩定和融洽時,主角則親手將逼仄的畫幅拉到1.85:1的寬幅畫面,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主角此時豁然開朗的心境,也是媽咪對於兒子未來生活的美好想像。

這一舉動並非多蘭為了標新立異或者博得觀眾眼球,而是立足於劇本故事情節以及主角的情緒爆發點做出的具有表現力的客觀決定。這種改變畫幅用以渲染感情的手法,不僅將敘事效果提上了一個台階,更將情感融合的更為直觀更容易被觀眾接納。

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同樣使用了不同畫幅比的變化來為情節和人物服務,畫幅寬高比為1.41:1。這種鏡頭雖然並非當下常見的電影輸出格式,但對於侯孝賢來說,這種畫幅「拍人的時候很漂亮,七分身或全身,也不會太寬」,符合影片電影美學的設定,所以畫幅多採用這一尺寸。只在部分情節需要時,如公主撫琴的片段考慮到琴身的長度與畫面的美觀將畫幅比變為了寬幅的1.85:1,同樣是為角色和敘事情節服務。  

不僅是畫幅比例的應用,畫幅的形狀也將在未來發揮更具創意的表現。比如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就以圓形構圖形成了對於「無規矩不成方圓」的探討,圓形頭圖也包含一種窺探的意味,不僅使畫幅參與到敘事和情感的表達之中,更體現了導演的哲學理念和表象隱喻。     隨著李雪蓮去了北京,畫幅變成了正方形,以此表現權力中心地的「規矩」。電影中除了圓形畫幅和方形畫幅的切換,另有寬銀幕畫幅的嘗試,對於這樣一個荒誕不經的寓言故事,不同畫幅的使用為隱喻式的表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圓形畫幅本身帶有一種不符合現實之感,當圓形畫幅中所有帶有隱喻和執念的故事散去,最終才變成了更貼近我們觀看習慣的方形構圖,導演用畫幅講述當雪蓮最終放下執念,生活繼續回到正軌。

關於畫幅在電影中的運用不勝枚舉,不論是展現人物特性或是描繪宏大場面亦或是為了情節發展服務,很多大導演如昆汀·塔倫蒂諾在《八惡人》中的畫幅應用同樣也表現了導演的個人風格和表現方法,採用的寬高比為2.76:1。    

隨著時代的審美和技術的進步,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並適應的畫幅比例,而對於導演和我們觀眾來說,學會了解畫幅才能更好的去明白導演的創作意圖,更全面的學會拉片,技術性的去看電影……

❷ 推薦一些關於陰謀的紀錄片、電影

奧斯卡今年最佳記錄長片最終獲獎者為大熱門之一《海豚灣》,在《緬甸起義》《食品公司》《美國最危險的人》和《何處是歸途》這樣的競爭者中勝出並不算什麽意外,但卻反映了奧斯卡與好萊塢背後的黑幕。

《緬甸起義》、《何處是歸途》本身熱度不足,製作精美度也不如《海豚灣》;而《美國最危險的人》,涉及五角大樓,於是送你提名已經算是給足顏面。不過,《食品公司》怎麼說?製作精美度,甚至配樂都讓人耳目一新,再者其內在邏輯使其成為一部極具說服力和撼動力的紀錄片,即使是長期認為紀錄片枯燥的人,在看《食品公司》時也幾乎不會犯困。當然,這些方面《海豚灣》也做得極為優秀,跟食品公司相比可謂並駕齊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從紀錄片最重要的因素——意義——而言,《食品公司》理應為勝者。

《海豚灣》的訴求是救海豚,《食品公司》的訴求是救動物以及更重要的救人類,從這點上,後者可謂更貼近現實生活,尤其是好萊塢所在的美國的生活。誠然,《海豚灣》中也有對人類的關懷,尤其是兒童,但其與水俁症的關系拉得未免有點過於牽強。再是對動物的關懷,吃鯨類的肉是不是真的就比吃豬牛羊來的過分?正如《海豚灣》中說的「海豚也是鯨類,無關體型大小」,那麼同樣是哺乳類動物,無關形狀與棲息地,上帝讓你肆意養殖然後殘殺我們的「食品」了麽?也許養殖場的場面不如那個血染的海灣觸目驚心,但其背後的故事與深意,《食品公司》怎麼也不會劣於《海豚灣》。

那麼為什麽《海豚灣》獲獎而《食品公司》只有提名,這就是陰謀論的所在:因為美國的食品巨頭是好萊塢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食品公司》的火爆程度讓奧斯卡無法忽視,給予提名是無奈之舉,但要是給予獎項,那其衣食父母情何以堪呢;而遠東的小日本小太地,相比之下則是塊魚腩,不咬它咬誰。

在同樣的陰謀論下,麥克摩爾更慘烈,不在提名行列。為什麽?因為《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的對象直指金融巨頭!奧斯卡無法舍棄食品大亨們,更何況這些本身就是把財富當作數字把玩的人。於是,這部10月才上的未足以引起足夠氣勢的片兒「爆冷下馬」了。不然,光是以結尾胖子摩爾拉「caution」黃帶子把AIG圍起來的畫面,《資本主義》也已經足以沖給提名了吧。

《華氏911》 《帝企鵝日記》 《微觀世界》 《南京大屠殺》 《帶攝影機的人1~3》 《遷徙的鳥》 《神經病人》 《深海探奇》IMAX出品紀錄片 《普通法西斯1~17》 希特勒紀錄片《意志的勝利》 《大急救》美國影評最佳紀錄片 1~15 《彩色第三帝國1~15》 《白色星球》 《潁州的孩子》 《幼兒園》 《龍脊》 《英和白》 《沙與海》 《最後的山神》 賈樟柯電影展播之氣——《東》(上)(中)(下) 瘋狂英語(上)瘋狂英語(下) 《裸遍世界1~3》 《攝氏零度 春光再現1~2》 《老徐的影像日記1~2 》 《國球滄桑》 《回家的路有多長》(上)(下) 《犧牲》 集結號紀錄片 《 圓明園》 《永恆的敵人-獅子和鬣狗01~10》 大國崛起—1 海洋時代(葡萄牙、西班牙) 大國崛起—2小國大業(荷蘭) 大國崛起—3走向現代(英國) 大國崛起—4工業先聲(英國) 大國崛起—5激情歲月(法國) 大國崛起—6帝國春秋(德國) 大國崛起—7百年維新(日本) 大國崛起—8尋道圖強(俄國) 大國崛起—9風雲新途(蘇聯) 大國崛起—10新國新夢(美國) 大國崛起—11危局新政(美國) 大國崛起—12大道行思(結束篇) 《難以忽視的真相》 《故宮》 《台北故宮》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鬼斧神工巴厘島》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狗兒真奇妙》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鋼鐵鯊魚》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澳洲動物探秘》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非洲大陸》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犯罪實驗》 Discover探索節目: 《花豹家族》 《大堡礁》《 龍在中國 》《卑斯邁戰艦》《登陸火星》《 暴龍》《 特種部隊》《 尼羅河 》《 戰艦指揮》《 武裝潛伏》《 與狼共舞》 《太空飛行器》 《認識兩性》《叢林海戰》《權力的誘惑》《地震》《非洲歷險》《西班牙之魂》《基因遺傳》《龍卷風》《埃及艷後》《冰河紀動物》《南極冰原》《奇峰動物》《時空大冒險》《世紀寶藏》 《熊之家族》《 找亞特蘭提斯》《訊雷直升機》《 真假摩西》《尋找日本艦隊》 《拿破崙》 《恐龍獵人》《夢幻帝國》(拜占庭)《 隱形戰機》 《煙火》《聖經女神》《木乃伊之謎》《 時空大冒險》《活佛轉世》《靈修少年》 再說長江1~33 北極傳說 [緣起]拍攝四年的張藝謀《英雄》紀錄片 《河之南》第一集:大河之源 《河之南》第二集:大河之民 《河之南》第三集:大河之都 《河之南》第四集:大河之魂 《河之南》第五集:大河之光 《河之南》第六集:大河之歌 《河之南》第七集:大河之藝 《河之南》第八集:大河之學 《河之南》第九集:大河之風 《河之南》第十集:大河之南 探索頻道精彩紀錄片: 《巨人之迷》1~5 《玉文化》第一集 美麗的石頭 第二集 神奇的技藝 第三集 神秘的巫術 第四集 神聖的王權第五集 庄嚴的禮儀第六集 不朽的祈願 第七集 世俗的趣味 《前世今生》 央視大型記錄片:《唐之韻》 第1集 千古唐詩 第2集 獨振新風 第3集 吳中四士 第4集 邊塞詩人(上) 第5集 邊塞詩人(下)第6集 山水詩人 第7集一代詩仙(上) 第8集 一代詩仙(下) 第9集 千秋詩聖(上) 第10集 千秋詩聖(下)第11集 大歷詩人 第12集 韓孟詩派第13集新樂府派(上)第14集 新樂府派(中) 第15集 新樂府派(下) 第16集 別調獨彈 第17集 一代詩豪 第18集 風流才子 第19集 朦朧詩人 第20集唐末餘音 文革十年1966 文革十年1967 文革十年1968 文革十年1969 文革十年1970 文革十年1971文革十年1972 文革十年1973 文革十年1974 文革十年1975 文革十年1976 話說長江-01:源遠流長 02:巨川之源 03:金沙的江 04:四川盆地05:岷江秀色 06:成都漫步 07:峨眉凌雲08:宜賓到重慶 09:大足石刻10:川江兩岸 11:壯麗的三峽 12:長江第一壩13:荊江覽苦 14:洞庭水 岳陽樓 15:文武赤壁16:廬山獨秀 17:瓷都景德鎮18:九華山19:飛紅滴翠 20:古城南京 21:揚州漫話 22:鎮江三山23:太湖平原24:黃浦江畔 25:走向大海 加彭:最後的伊甸園1~2 我們的留學生活の我的太陽 著名電影紀錄片 《商務印書館放工》(1917年)。攝影師葉向榮 著名電視紀錄片 《沙與海》 《故宮》 《微觀世界》 《大國崛起》 《鳥與夢飛行》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守護敦煌》 《漢口老房子》在中國第二屆國際環保紀錄片周暨2008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上榮膺十佳紀錄片獎

❸ 國慶檔電影,你最期待哪一部

一位7歲的男孩因為意外痛失臂膀,必須在八小時內從和×田到烏橫跨1400公里完成接臂手術。在這場生命的接力中,醫生、機組、乘客、警察等各行各業的群眾挺身而出,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最終創造了挑戰時間極限的生命奇跡。

平凡英雄的故事便圍繞這一群始終將生命放在首位並堅守崗位的平凡英雄展開,通過扣人心弦、節奏緊張的劇情故事再現「平凡人」成就的「英雄事」,藉此致敬每一個在平凡崗位上敬業盡責的「平凡英雄」。據介紹,主創團隊在創作中貫徹「求真」的理念,從台前演員到幕後團隊均曾在當地深入采風,詳細走訪原型,挖掘故事背後的細節,盡量還原事件的真實全貌,力求為觀眾奉獻一部創作嚴謹並以真情動人的佳作。

對於平凡英雄這樣一部感人至深又震撼人心的電影作品,IMAX將更加放大其視聽魅力。在IMAX影院,頂天立地的大銀幕、高清高亮的清澈畫質、強勁精準的音響等各個環節共同作用,不僅能為觀眾呈現纖毫畢現、賞心悅目的視聽品質,還營造出具有身臨其境效果的觀影環境,讓觀眾更沉浸地進入電影的情境之中。在IMAX影院欣賞平凡英雄,觀眾將更真切地感受到這場生命接力的曲折跌宕和驚心動魄,感動於每一位鮮活人物的溫暖底色和人性閃光,在與「平凡英雄」的共鳴共情中,收獲動人的溫暖和力量。

❹ 電影(圖書管理員)系列``

不好意思樓上的兄弟 我找到3部
圖書館員:尋找命運之矛的探險The Librarian: Quest for the Spear (2004)
網路:http://ke..com/view/598607.htm
圖書館員2;所羅門王的寶藏The Librarian: Return to King Solomon's Mines (2006)
網路:http://ke..com/view/3995222.htm
圖書館員3:聖杯的詛咒The Librarian: The Curse of the Judas Chalice (2008)
網路:http://ke..com/view/2590410.htm
三部同一主演,第一部導演:彼得·溫瑟 Peter Winther,二三部導演:喬納森·弗雷克斯 Jonathan Frakes

❺ 電影《沉默的羔羊》為什麼被稱為驚悚片的教課書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回答關於《沉默的羔羊》為什麼被稱為驚悚片的教課書,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講述。

第一點,電影本身講述的故事。

一個剝人皮的變態殺手讓整個城市聞風喪膽,警察壓力巨大,沒有獲得任何有價值的信息,不得已派出一名女性實習生前往監獄,去見漢尼拔。

希望能從他那裡獲得一些信息。

在漢尼拔的誘導下,女實習生克拉麗絲敞開心扉說出了深藏內心多年的秘密,做為回報,漢尼拔給他透露了一些字謎的信息。

通過解讀字謎信息,克拉麗絲最終找到了真正兇手,在險境中將其擊斃,救出了議員的女兒,而漢尼拔也玩了個金蟬脫殼,徹底的擺脫了警察。漢尼拔得到了自由,克拉麗絲自愈了困擾她多年的噩夢。


第二點,電影的幾大亮點。

亮點之一:它有兩個罪犯,一個吃人,一個剝人皮,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警方為了抓住剝人皮的變態殺手---野牛比爾,不得以去求助另外一個食人狂魔。屢次碰壁後,居然派了一個叫克拉麗絲的女實習生去見被稱為「食人狂魔」的心理醫學博士----漢尼拔。克拉麗絲在見到漢尼拔的那一刻,馬上感覺到,他像蛇血一般冷靜,眼神犀利,彷彿看穿了克拉麗絲內心的一切,讓人不寒而慄。他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讓人感覺他就是牢房的主人。這一切在觀眾看來簡直就是以卵擊石,克拉麗絲哪裡是心理學博士的對手,第一次交鋒便狼狽不堪的敗下陣來。不久後得知戲弄她的那個犯人在與漢尼拔聊天後自殺了,克拉麗絲更是目瞪口大,一時沒有回應,其實此刻她的內心對漢尼拔已經產生了一絲好感的敬畏之情。

亮點之二:時間上的蒙太奇,在克勞福德准備對野牛比爾的住處破門而入的時候,這種快感和撲空之後,克拉麗絲陷入危險的驚悚,讓人大呼過癮,這就猶如過山車般刺激和興奮。

亮點之三:漢尼拔在縣法院血性殺戮之後的逃脫,把金蟬脫殼展現的淋漓盡致。其次對變態狂----野牛比爾的刻畫,也是入目三分。

這些亮點足以讓觀者耳目一新,大為興奮。


第三點,這部電影所反映的 社會 現實,以及人性的陰暗與復雜。

電影一開始克拉麗擠進站滿男學員的電梯里,她顯得那麼弱小,在一個男權 社會 里女性要想出人頭地,要付出太多的努力才能獲得和男性一樣的機會。女性在 社會 上依然處於劣勢地位。

在得知議員的女兒被綁架後,警局上下倍感壓力山大,就連總統都表示關切。試想一下,如果是普通人的女兒被綁架,還會引起這么大的 社會 關注嗎。

漢尼拔面對克拉麗絲內心的痛苦,他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像導師一樣選擇了自愈她內心的傷痛。面對殺戮那是人性的黑暗,面對救贖彰顯了人性的光輝。


綜合以上三點,可以說這部電影不僅僅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同時也反映和諷刺了 社會 現狀,以及對女權的伸張。通過主人公的努力,最終獲得成功,宣揚了 社會 正能量。深度挖掘了人性的陰暗與光輝。獲得奧斯卡獎乃實至名歸,稱之為驚悚片的教科書當之無愧!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謝謝!








我認為是畫面驚悚

1991年2月14日,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的漢尼拔·萊克特(Hannibal Lecter)登上了《沉默的羔羊》的大銀幕。

這部電影在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 5項奧斯卡獎,其中包括演員,女演員和導演的頂級獎項。

從故事題材上看, 該電影被認為是目前研究心理學和犯罪學的最佳電影之一。 除了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之外,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精湛的演技讓兩個角色都深入人心。


7個細節來感受一下,為什麼電影被稱為驚悚片的教科書。

1、「愛你的西裝」

如果您需要任何證據來證明像漢尼拔一樣有多麼令人生畏。請留意他與馬丁參議員(Diane Baker)短暫的情景,後者的女兒被布法羅·比爾(Buffalo Bill)綁架。漢尼拔的一半面孔被標志性的面具遮住,他的眼神和線條順滑能夠使您後背發涼。漢尼拔透露,比爾(Buffalo Bill)用受害者的皮膚做事,並嘲諷參議員(「當你的小女孩在石板上時,它會在哪裡撓你?」),在參議院離開時,漢尼拔留下了最後的話:「還有一件事愛你的衣服」。

2、喉嚨里的蟲子

導演當然不會迴避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元素,但是大概沒有哪一部電影的驗屍場景像這樣有效。死去的女孩的屍體一瞥已經夠糟的了,但是後來克拉麗絲發現受害者的喉嚨里有東西,從長遠的特寫來看,我們發現那裡有一隻臭蟲繭。不知何故,它使我們比以後從受害者的背部上剝下兩塊皮膚的發現更加顫抖,這使得我們以後無法再以相同的方式來看繭。

3、夜視高潮

《沉默的羔羊》中的大多數恐怖都是出自於心理上的。在這里,導演的目標是徹底地將恐怖定格。轉而,以布法羅·比爾(Buffalo Bill)身穿夜視鏡在黑暗中纏擾克拉麗絲的第一人稱視角。當然,夜視怪異的綠色自動使任何事情變得更加可怕。同時導演巧妙地延長了拍攝時間,然後才讓擺脫場景。畫面的每一幀都傳達到我們的毛孔,讓我們每個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感到的血腥恐慌。

4、克拉麗絲第一次見到漢尼拔

克拉麗斯首次與漢尼拔面對面,仍然是電影院有史以來對任何角色,英雄或反派人物的最佳介紹之一。在克拉麗絲被其他囚犯侮辱之後,我們跟隨克拉麗絲沿著走廊往下走,然後我們通過克拉麗絲的眼睛見到漢尼拔。漢尼拔要求克拉麗絲走得更近,這只是這部電影中引人入勝的機智之戰的前戲。

5、擦乳液

困在一個連環殺手的地牢中是非常糟糕的,所以要為凱瑟琳·馬丁(比爾新的受害者)命令將潤膚露擦入她的皮膚。萊文在暗示布比爾(Buffalo Bill)時的心理沖突時大放異彩,試圖讓事情保持親切,而憤怒卻在表面下冒泡。

盡管如此,這並沒有使他對凱瑟琳的一再要求變得那麼令人不安。他模仿凱瑟琳求助的呼聲真是令人發指,首先輕輕地重復一遍,然後再完全解開,拉扯襯衫等等。畫面中的掙扎到牆中流血指甲的放大。你必須承認,你對此感到恐懼與畏縮。

6、水牛比爾的舞蹈

沉默的羔羊為我們提供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但這可能是最不可動搖的一幕。布法羅·比爾(Buffalo Bill)轉型(男變女)的最後一個階段是,他戴上口紅,輕聲說「我要我死」,並把他的生x器藏在視線之外,與Q Lazzarus的「再見馬」赤裸跳舞。凱瑟琳不顧一切地試圖抓住他的xxx。這一刻,讓你洞察水牛比爾的癲狂。

7、漢尼拔·萊克特的逃亡

但是《沉默的羔羊》最好的鏡頭是讓漢尼拔本人的參與。一個宏偉的持續鏡頭顯示了漢尼拔的殘酷殘暴和創造力,因為他首先無情地殺死了兩名毫無戒心(和無辜)的警官,然後假扮成倖存者中的一員使自己得以逃脫。從圖形圖像(您好,像受害者一樣的基督的姿勢)到緩慢的扭曲,這只是一部完美無缺的電影作品,這一技巧隨後將在Saw中播放。對於以前主要對心理斗爭感興趣的電影,這是感官上的內在震顫。而對其本身而言,你可能會驚嘆其為純粹的天才。

《沉默的羔羊》是20世紀90年代深刻反映美國 社會 犯罪的經典之作,影片繼承了好萊塢經典恐怖電影的傳統,然而影片的敘事方式又打破了經典恐怖電影的拍攝手法,它頗具匠心地將恐怖片與偵探片巧妙地結合起來, 讓你體驗一次心理學和犯罪學的盛宴。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那傲視群雄的評論。

因為精彩

我人為沉默的高羊這部影片講述人性。

這部電影充滿了恐怖、驚悚、懸疑、反思、人性等等元素,也因為人物設定而雜糅在一起,讓他具有了多面性。

漢尼拔是殘酷的冷血的,他深邃的眼神有著看透世俗的冷峻和無情,他懷疑一切於是虐殺一切;但他同時也是脆弱的病態的,他看不透自己不理解人心,最終因為女主而砍掉自己的手,放棄了獵物也便是放下了心魔。

當然漢尼拔的飾演者安東尼·霍普金斯無疑是《沉默的羔羊》最大功臣,他用自己最為出色的表演完美呈現了漢尼拔的可怕之處,並將一個集高智商心理學家、變態殺人狂、食人魔等等差異甚大的人物設定兼具一身,且每一時刻的狀態都拿捏的恰到好處,這更為難能可貴。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動作都因為角色而富有深意,甚至影響著聽眾的視覺神經,讓人不寒而慄。

整部電影充滿懸疑氣氛營造出昏暗和可怖場景的攝影奠定了影片的基調,而來自服裝造型提供的標志性面具也成為了漢尼拔的經典造型,這些無疑都是電影加分項。

《沉默的羔羊》幾乎可以算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能夠反映美國 社會 犯罪問題的一個經典,而且,這個影片非常好的繼承了好萊塢恐怖片基本的尿性和傳統的恐怖片模式,也讓人感到非常驚奇,將恐怖的氛圍和懸疑偵探的元素巧妙地結合。而影片中的場景大多數都是以封閉的室內環境為主,整體的場景構造讓人感覺更加的撲朔迷離,而且,封閉的室內環境會給人一種動作性的突破感覺。整部電影所營造出來的那種氛圍,就像是把所有的人都引入到了整體影片的撲朔迷離之中,這樣一個象徵性的人類潛意識世界看起來非常的具有特點,而影片中最特別的地方並不僅僅在於它的恐怖和懸疑氛圍,更在於他通過對於人的心理的一種 探索 ,找尋出了美國 社會 的恐怖最為玄妙,也是最為根本的 社會 根源,這個主題非常的生話,而且主題給人的印象也極為深刻。

喜歡驚悚片/恐怖片的小夥伴應該都看過《沉默的羔羊》這部電影,即使自己沒有看過也應該聽別人安利過,作為繼《一夜風流》、《飛躍瘋人院》之後第三部獨攬五項奧斯卡獎的電影,《沉默的羔羊》在影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值得我們一遍遍反復觀閱,而它也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恐怖電影,是當之無愧的恐怖片經典。

電影改編自托馬斯·哈里斯的小說,但相比小說,導演喬納森·戴米用近乎完美的視覺呈現和內心描摹讓電影版實現了超越,這部作品也被認為是好萊塢電影的集大成者。他的改編讓角色性格更加鮮明且多樣,劇情沖突也更加戲劇化且富有張力,傻白甜女主與高智商罪犯的對手戲充滿看點,並塑造了影史上的經典人物:漢尼拔。

與其說《沉默的羔羊》創造了漢尼拔,不如說漢尼拔成就了《沉默的羔羊》,因為這個角色,這部電影變得鮮活,恐怖、驚悚、懸疑、反思、人性等等元素也因為這個人物設定而雜糅在一起,讓他具有了多面性。漢尼拔是殘酷的冷血的,他深邃的眼神有著看透世俗的冷峻和無情,他懷疑一切於是虐殺一切;但他同時也是脆弱的病態的,他看不透自己不理解人心,最終因為女主而砍掉自己的手,放棄了獵物也便是放下了心魔。

漢尼拔的飾演者安東尼·霍普金斯無疑是《沉默的羔羊》享譽世界的最大功臣,他用自己最為出色的表演完美呈現了漢尼拔的可怕之處,並將一個集高智商心理學家、變態殺人狂、食人魔等等差異甚大的人物設定兼具一身,且每一時刻的狀態都拿捏的恰到好處,這更為難能可貴。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動作都因為角色而富有深意,甚至影響著聽眾的視覺神經,讓人不寒而慄。

除了演員,影片的成功也離不開電影各個方面,充滿懸疑氣氛且逐層深入解密的劇本設定給電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營造出昏暗和可怖場景的攝影奠定了影片的基調,而來自服裝造型提供的標志性面具也成為了漢尼拔的經典造型,這些無疑都是電影能成為經典的加分項。

《沉默的羔羊》收獲了巨大的成功之後,續集也紛紛問世,收獲了巨大的反響,而以角色漢尼拔命名的美劇也收獲了不錯的觀眾口碑,該系列儼然成為了一塊金字招牌,這其中離不開原著小說,更不開最初影版《沉默的羔羊》帶來的口碑基礎。

❻ 導演如何更好地與製片和編劇合作

導演如何更好地與製片和編劇合作

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往往體現著導演的藝術風格和看待事物的價值觀。下面是我整理的導演如何更好地與製片和編劇合作,一起來看看吧。

導演如何更好地與製片和編劇合作

每部電影都有兩個方面:故事以及使之可視化的技術。做好導演,就得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進步。

學習故事發展的規則,然後打破它

傳統的劇本寫作有一系列條條框框的規則,新生導演必須好好研習它們進而去打破。

想一想呂克·戈達爾的巨大影響,多倫多電影節導演皮爾斯是這樣評價他的:「戈達爾挑戰了傳統觀念中電影的構成。他的創新,比如跳躍剪輯,直面攝像機拍攝,長鏡頭,聲畫分離,還有革新地使用演員,這一切都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整合融入當代電影,音樂電視作品和廣告。他的著名言論『電影應該有開端,中間發展和結尾,但不一定以這樣的順序。』揭示了他的影視創作方法。他對於60年代在拉丁美洲,非洲和東歐的民族電影興起有著巨大的影響,歐美沒有任何一個重要的電影製作人能夠忽視他對於建立電影語法的激進挑戰。」

不要讓常規的電影訓練阻礙了創新

奧森威爾斯在沒有經過任何電影訓練和經歷的情況下,與雷電華電影公司簽約得到了作為導演的終剪權力。他的第一部電影《公民凱恩》的成功讓他在電影史中占據了一席之位。

威爾斯和他的團隊所發展的創新技術在今天仍未過時。他們為凱恩所創造的特殊的鏡頭讓他能夠進一步探索他的電影中每一幀的景深和其他細節。

學習導演的文法

很多人都想要導演電影,但很少人願意去學習視覺化敘述的文法,最簡單的基礎知識比如越軸,就讓很多人避之不及。學習電影導演的文法有很多方法,但是沒有一個能勝於在製作自己電影時犯的錯誤中學習。你需要親自將那些基本的原理運用到電影的製作中。

組成一個合作團隊

成功的導演總是與相同的團隊合作。比如伯格曼和尼克維斯特,諾蘭和作曲家朱萊安,作家喬納森,塔倫蒂諾與勞倫斯班德。不管你住在好萊塢或是倫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團隊在哪裡生活和工作。

發現你的故事和你眼中的世界

伯格曼最寶貴的遺產便是他對於人性敏銳的觀察。馬丁斯科塞斯因為他對於暴力的視角而出名。

特呂弗,約翰休斯頓,比利懷爾德,達倫蒂諾甚至斯皮爾伯格對於世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慢慢積累經驗

沒有比親自導演更好的成為導演的方法了。找到你的夥伴,寫下你們的創作點子並在周末把它拍出來,然後繼續做下一個。很快你就能建立起一個作品集了。

永遠不要忘記另一個重要的要素:觀看學習古往今來電影大師的作品。

影視導演必備的技能

電影的出現使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文學劇本的構思,對導演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提案提議選擇演員。並根據具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

概括而言,導演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a.導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

b.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

c.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d.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e.指導現場拍攝工作;

f.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g.拍攝現場的燈光、 劇務、 演員、 攝像、 錄音、 美術、 化妝、 服裝。

專業燈光

燈光對於一個影視來說,直接關繫到了畫面的質感和美感,好的燈光師可以用燈光表達人物情緒,服務於故事,所有對燈光的知識了解,對於一個導演講故事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鏡頭運動

鏡頭運動給影視帶來全新的變化,好的鏡頭運動能夠有效推進劇情發展,展現導演思維,對於導演來說,利用鏡頭運動講故事,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能力

節奏的控制

亞洲區最令人失望的電影缺點就是節奏,利用環境、內容、人物性格、燈光、音效、鏡頭、剪輯、特效等等,小心把劇情分成多個節奏不一的段落,緩急有序,讓觀眾的情緒起伏跌宕,這是導演最重要也是最有難度的一項技能。

動作設計

導演不應該把動作設計全交予動作指導,他們不懂得電腦特效、鏡頭運用技巧有限,故此好導演必須主動搞動作設計,利用鏡頭運動、扭曲情節、設計音效、畫面角度、打鬥變化、現場特效、電腦特效等。

場面設計

你隨便找一部好萊塢Superhero的大電影看看,留意一下那些長度5分鍾上下的大場面,你便會明白什麼是場面設計。從前只要求通順,今日卻必須細節鋪排嚴謹,利用場景及角色之間性格矛盾製造沖突,這都是創作人展示功力所在的機會。

場面設計考驗主創布局及設下眾多代線的功力,所謂懂不懂講故事,絕對顯然易見。

人物與演技

設計出色的人物性格只是起點,繼而是每個獨特人物的造型設計,他們各自的慣用字句,每個角色的聲調、身體語言,還有他們每位的背後復雜故事。好了,你都一一弄妥,但往下來還要在拍攝現場,用每位演員能接受的方法,引導他們演出。

電影導演需要哪些能力

庫布里克曾經說「導演如果能夠處理就去處理,如果不能就去選擇。」這個看法說明了兩點:一是導演要具備電影導演的創作能力;二要有判斷能力,特別是敘事和造型表達的能力;我們可以籠統的稱之為藝術感受力和直覺。但是這種說法還是很模糊,很籠統,究竟好的導演需要什麼樣的創作能力呢?在你拍片之前,還是不要急於下手,看看成功導演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從這些能力出發,培養自己,才會離導演越來越近。

1、敘事能力

這里指的不是講故事的劇作能力,而是用鏡頭內部信息和鏡頭之間關系的組合來形成故事信息量的能力。這里涉及到剪接思維,是比較大的剪接觀念的體現。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在分鏡頭階段,當然,實拍和後期也會有所運用。

2、組織情節的能力

在劇本給定故事的情況下,不同的導演會有不同的情節組織方法,當然,編劇也可以給定明確的情節。這里推薦去看《辛德勒的名單》,其中有個獨臂工人被殺的段落,這一故事段落被導演分成4個情節,相互穿插,體現了導演非常強大的對情節理解和組織的能力,嘆為觀止。其實仔細研究經典作品的話,你會發現,能夠經久流傳的好電影,其故事情節組織的都比較嚴密,這也是中國電影目前亟需提高的地方。

3、現場能力

斯皮爾伯格說過,自己是美國導演中鏡頭位置感最好的人,對於這點,很多低級導演會認為攝影師可以幫助你,他們會找到更好的機位。攝影師也許會有更合理准確的機位感,但是,他仍然達不到你對全劇的理解高度和全面性。一個成功的導演,不要指望攝影師、美術師等等做更多,你可以不會攝影技術,不會美術設計,但是你一定不能不懂怎樣用攝影畫面表達某一特定內涵,怎樣的色調可以幫助加強電影主題......成功的導演,需要具備較強的現場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在導演對攝影、美術、音樂等藝術素養積累的基礎上的。

4、文學感悟能力

這里的文學能力不是文字寫作能力,而是對電影作品中人性、情感的把握,我們暫且稱為文學感悟能力。最高明的藝術作品是做感覺的,一部電影作品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其中大都反應了人類生活中值得記憶的事件,觸動了人們內心共有的情感,這些情感的表達或悲或喜或勵志,無不從人性出發。導演要有能力把握這種人性,感悟情感,並且准確的表達,豐富的生活閱歷及文學閱讀、導演個人的思考可以幫助導演培養這種能力。

5、「造型」表達能力

攝影師和美工都是很據導演的要求去工作的,導演的要求必須是具體的,而不是類似「感覺再唯美點,你再弄的狠點」這種似是而非的語氣。如果這樣,那麼,執行者將不能准確執行,有時候甚會曲解你的要求。所以,如果你不具備這種造型表達能力,當你感覺不好時,也會什麼都說不出來,這是導演對影片失控的表現。

6、剪接能力

這是後期剪接的技術性工作,導演不必有很高的剪接技術,但是必須有敏銳的剪接思維,只有具備這種思維,導演才知道現場該如何拍攝,拍出的素材怎樣才能在後期進行有效剪接組合。當然還有進一步的剪接技巧——鏡頭辯證關系,這是剪接深入強化敘事的表現,例子很多,很多大師都有精彩的處理,安東尼奧尼,斯通、岩井俊二,楊德昌等都有了不起的辯證關系。

;

❼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冒險電影

國家寶藏 潘神的迷宮,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❽ 高分:找個06年電影列表把,包括出過的和即將出的

二、兩大爭議題材現世

1、《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導演:奧利佛•斯通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麥奇•吉倫哈爾、瑪麗婭•貝羅

發行:派拉蒙

首映:2006年8月11日

爭議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心慈手軟地放了美國總統一馬(《刺殺肯尼迪》、《尼克松》),改拿歷史上首位擁
有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領土的馬其頓帝國短命君主開涮,將柯林•法雷爾版本的亞歷
山大大帝塑造成「戀母的男同志」,於是華納的上億美元投資輕松打了水漂。

不過,與早早宣布「我的最後一部影片將是xx」的斯科塞斯不同,2004年的失敗並
未令斯通這個老妖精的拍片熱情受挫,兩尊小金人在握的他老人家不但不在意世俗的閑言
碎語,反而很享受千夫所指帶來的萬眾矚目。於是將「9•11」恐怖襲擊搬上銀幕的
壯舉,也就「舍我其誰」了。

尼古拉斯•凱奇將飾演的消防員,是一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倖存
者,作為慘案中的無名英雄,在眾所周知的悲劇結局既定的前提下,如何見證這樁史事,
頗挑戰演技——《改編劇本》之後,這位「鬼面騎士」很可能再次進入學院會員們的視線
。擅長寫實政治劇的斯通,直面美利堅民族創傷情結的勇氣與野心,勢必將他再次推到奧
斯卡大混戰的風口浪尖上。而剛剛背上並購夢工廠帶來的6億多美元債務的派拉蒙,掩耳
盜鈴的商業企圖,也因本片惹眼的題材和豪華的演職人員表大白於天下。

2、《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

導演:朗•霍華德

主演:湯姆•漢克斯、奧黛莉•塔圖、阿爾弗萊德•莫利納、伊安R
26;麥克萊恩

發行:索尼

首映:2006年5月19日

爭議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基督曾與妓女生子!?達•芬奇是同性戀!?《蒙娜麗莎》眼睛裡藏著驚天大
秘密!?在西方世界文化原核里根深蒂固的宗教認知,從未被如此具創造性地顛覆過。作
者丹•布朗先生一夜成名的同時,《達•芬奇作品懸案》、「盧浮宮探秘之旅
」等出版業、旅遊業的副產品層出不窮,好萊塢電影工業自然不甘落後。

改編自同名暢銷書的《達•芬奇密碼》,母體是2003年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總
冠軍,全球發行量突破3000萬,擁有如此龐大的觀眾群,難怪索尼將本片按暑期商業大作
的規格傾力打造。弱智「阿甘」轉身哈佛大學符號專家羅伯特•蘭登的爭議選角,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對「異端」題材的取景拒絕,從立項到拍攝的一連串頭條新聞,已將前
期宣傳的功課做足。而戛納電影節首映的絕招,更將歐美影迷的胃口齊齊吊高。

《美麗心靈》問鼎奧斯卡最佳導演後,朗•霍華德的小金人征途非但沒偃旗息
鼓,反而愈陷愈深、不可自拔。去年遇冷的《鐵拳男人》未能如願以償,很大程度上取決
於夏季票房不利,本想克隆當年《奔騰年代》「口碑良好+暑期熱賣」雙贏的提名軌跡,
無奈題材太過傳統。此番棄用克勞,喚回老搭檔漢克斯,輔以美女塔圖,「美國好男人+
歐洲小天使」的組合,既求全受眾,又兼顧演技,新一輪申「奧」沖擊正式開始。

三、三位傳奇導演再戰

1、《啟示》(Apocalypto)

導演:梅爾•吉普森

主演:墨西哥土著居民

發行:迪斯尼

首映:2006年

傳奇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毀譽兩極的輿論態度,並沒妨礙《基督受難》在全世界賣了驚世駭俗的六億美元,狂
熱虔誠的天主教徒梅爾•吉普森的佈道激情也因此愈加洶涌澎湃。「啟示」這個標
題已清晰地曝光了宗教隱喻的含義,而出自希臘語的詞源更為影片平添了幾分考據味道,
加之一年時間的中美遺跡巡禮,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吉普森先生的瑪雅帝國會像《基督受
難》的聖城耶路撒冷一樣真實、厚重。

另一個證明這位教民已經「走火入魔」的案例是,繼《基督受難》的希伯來語之後,
本片將採取瑪雅語對白。不僅如此,演員陣容全部啟用墨西哥的土著居民,以達到原汁原
味再現歷史的效果。叢林深處的金字塔、生祭活人心臟的場面、2012年世界毀滅的寓言…
…奧斯卡導演吉普森,將調度更繁復、更宏大的場面。

2、《無間行者》(The Departed)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特•達蒙、傑克•尼科爾森、馬克&#
8226;沃爾伯格

發行:華納兄弟

首映:2006年

傳奇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初愈三旬的迪卡普里奧從《紐約黑幫》到《飛行者》,儼然享受著羅伯特•德
尼羅級別的名優待遇;《心靈捕手》的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得主馬特•達蒙,繼續
開拓演藝事業的新篇章;兩次男主一次男配的奧斯卡「老流氓」傑克•尼科爾森將
接手曾志偉的老大交椅。在《飛行者》被伊斯特伍德的《百萬寶貝》攪局後,斯科塞斯再
次畢其功於一役。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本片翻拍自《無間道》,沒什麼傳奇可言。但想想屢敗屢戰的馬
丁爺爺在六次空手而歸後依然無怨無悔,繼續向小金人發起新一輪沖擊,這份驚天地泣鬼
神的執著,絕對是好萊塢乃至電影界的傳奇。難怪香港黑社會的榮辱沉浮,順理成章地變
成愛爾蘭黑幫的編年史,在造夢的大銀幕上,沒有不可能的任務。

3、《父輩的旗幟》(Flags of Our Fathers)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雷恩•菲利普、保羅•沃克、亞當•彼奇

發行:夢工廠

首映:2006年

傳奇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2年前,伊斯特伍德的《百萬寶貝》,以「亢龍有悔」般的穩、准、狠,擊破斯科塞
斯繽紛絢爛如葵花神功的《飛行者》,為這個倔強的老頭兒帶來了第二尊奧斯卡,也讓無
奈的後者再度失意。2年後,當躊躇滿志的斯科塞斯祭起「傳統長項」黑幫片《無間行者
》時,伊斯特伍德涉足二戰題材的《父輩的旗幟》,又一次以程咬金的姿態現身狹路——
難道76古稀的克林特和67花甲的馬丁,兩位巨匠有仇不成?

《父輩的旗幟》將再現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硫磺島戰役,26000餘名美軍陣亡換來
的勝利,以6位士兵在薩瑞巴奇山頂插上星條旗的經典瞬間,被永在史冊。本作以那張傳
奇照片為故事的起點,回朔殘酷的戰爭。從《中途島大海戰》到《細細的紅線》,太平洋
上的硝煙被無數次搬上銀幕;從巴頓將軍到大兵瑞恩,二戰官兵與小金人頻繁地親密接觸
。由是,《父輩的旗幟》將成為2006年所有奧斯卡企圖中最奪目的亮點。

四、四次復出不合時宜

1、《本能2》(Basic Instinct 2)

導演:邁克爾•卡頓•瓊斯

主演:莎朗•斯通、大衛•莫里西

發行:索尼

首映:2006年3月31日

分析:

14年後,莎朗•斯通早已遠離不惑、直奔天命,《本能2》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鐵桿的莎姨,流水的男丁,新作導演由保羅•范霍文換成了邁克爾•卡頓&
#8226;瓊斯;而年輕力壯的大衛•莫里西頂替了「救生圈腰」的邁克爾•道格
拉斯,成為莎姨的新男寵;此外,英國足壇的傳奇明星斯坦•科利莫爾也會在片中
客串一段激情性騷擾。

《本能2》在籌劃階段就不被看好,首集的導演、編劇、男一號均不買帳。畢竟,沒
人真的認為莎姨的玉體一如往昔——麥當娜的《踩過界》就提供了一個反面典型。莎姨不
斷表現出種種不自信,聽說米高梅要停拍時甚至撕破老臉、對峙公堂,還「此地無銀三百
兩」地否認自己整容。此外,片中激情戲大量啟用替身演員,莎朗•斯通親自選角
,所謂「乳溝莫問出處」,而近日又風聞她在剪輯過程中提議刪除所有替身上陣的段落。
那麼,在這部3月上映的情色驚悚續集中,我們將看到莎姨的真材實料,不知是否一如她
去年為《花花公子》拍裸照時那般風韻猶存?

2、《虎膽龍威4》(Die Hard 4.0)

導演:約翰•邁克迪南

主演:布魯斯•威利斯

發行:20世紀福克斯

首映:2006年

分析:

《虎膽龍威4》的劇本改了又改,推出時間推了再推,呂克•貝松是否監制該片
也遲遲沒有定論,20世紀福克斯的金字招牌《虎膽龍威》系列何去何從讓人不安。據悉,
本片的故事仍是約翰•邁克萊恩大戰恐怖分子的傳統套路,不同的是,年過五旬的
布魯斯•威利斯已然拖家帶口,片中會有子女陪同作戰,但是子是女無從知曉。老
布曾對賈斯汀首部觸電作《阿爾發狗》大加贊賞,力邀其在新作中扮演兒子「小約翰
226;邁克萊恩」,但近日驚爆老約翰尚有一女,在新片中將不幸遭遇綁架,由小甜甜布蘭
尼飾,果真如此,則影迷艷福不淺。眾所周知,這對金童玉女於2002年3月26日驚天動地
地分手,近日既有賈斯汀為布蘭尼幼子照片非法被刊強出頭的八卦,亦有賈斯汀奶奶坦言
遺憾其孫錯過布蘭尼子宮的頭條,若非空穴來風,則如此配對的宣傳效應將遠勝《史密斯
夫婦》。

近兩年,布魯斯•威利斯在大銀幕上「英雄遲暮」,已是路人皆知。去年他的
戰績只有《火線對峙》、《罪惡之城》兩片,從角色類型到演技均鮮有突破,加之近日「
春心盪漾」,滿心期望投入與哈麗•貝莉合作的新片《完美的陌生人》,因此我們
完全有理由懷疑本片的質量。但考慮到布魯斯算是為數不多的真漢子,孤單英雄闖天關又
是他最擅長的題材,我們同樣有理由去核查一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真實性。

3、《洛奇6》(Rocky 6)

導演: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主演: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發行:索尼

首映:2006年

分析:

《洛奇6》已於2005年12月初在洛杉磯開拍,59歲的史泰龍操起一身不老的疙瘩肉再
次上場廝殺。《洛奇1》有2.2億美元的票房,曾獲9項奧斯卡獎提名、3座小金人,史泰隆
也因此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動作英雄。但《洛奇》系列劇情愈加卡通化,而第三、四集的
院線收益又未能清晰地反映問題,在《洛1》至《洛4》平均1.35億北美票房的情況下,積
壓的種種頑疾終於《洛奇5》中爆發,不僅血本無歸,史泰龍更獲評金酸梅獎最爛影帝。
如今洛奇歸來,15年的反思,會帶來什麼新氣象呢?

史泰隆曾親自創作了五部《洛奇》的劇本,並執導了第二、三、四部,這回他又親自
打造《洛奇6》,旨在「描繪許多人面對生命最後篇章時都有的那種心境,洛奇頂著人們
的懷疑目光復出,與常規對抗」(《每日綜藝》)。

史泰龍曾說:「只要肯攀登,幾歲都不算遲」,但他的工作狀態著實堪憂。這位銀幕
硬漢拒絕妥協,堅持不用替身,這點倒和莎朗•斯通不謀而合。去年底,在拉斯維
加斯拍攝拳擊場面時,他的頭部被一記重拳擊中,當場昏迷;無獨有偶,曾前往探班的阿
諾州長近日也把嘴摔成了流氓兔;看來,這群當年的熱血男兒不服老不行——所謂「銀屏
代有肌肉男,各領風騷四五年」。

五、五家品牌大片論劍

1、《碟中諜3》(Mission: Impossible III)

導演:J.J.艾伯拉姆斯

主演:湯姆•克魯斯、菲利普•西摩爾•霍夫曼

發行:派拉蒙

首映:2006年5月5日

頭牌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本片導演——TV界出身的J.J.艾伯拉姆斯,新作《迷失》剛剛問鼎金球獎最佳劇情類
電視劇集。同樣笑傲金球獎的新科劇情類影帝(《卡波特》)菲利普•西摩爾R
26;霍夫曼則驚現預告片的壓軸鏡頭,作為反面Boss,傲慢冷冽地正告靚湯:「我要親手
宰了你……!」而與前妻妮可競賽新婚日程先後的阿湯哥,則繼續發表著惹事生非的言論
,讓人搞不清他在炒作新片,還是急於證實自己過氣。另外,背上夢工廠6億美元債務的
派拉蒙,很大程度上將還清欠款的希望寄託於《碟中諜3》,前期宣傳已開展得緊鑼密鼓


十年前的《碟中諜1》以冷靜縝密的剝繭抽絲,將「陰謀」、「背叛」機關算盡;吳
宇森接手的《碟2》則激情四溢地揮霍暴力,把「俠氣」、「江湖」一網打盡。如今三部
曲大功告成,演職人員表裡雖少了一位華人大師,銀幕上卻多了幾組滬上人家的鏡頭,對
廣大動作片影迷來說,看點十足。即便近期北美影市不振,預測《碟中諜3》達到去年《
史密斯夫婦》的1.8億美元水平,仍不算苛求吧。

2、《X戰警3》(X-Men 3)

導演:布瑞特•萊特納

主演:休•傑克曼、伊安•麥克萊恩、哈麗•貝莉、安娜•帕奎因
、法姆克•詹森

發行:20世紀福克斯

首映:2006年5月26日

頭牌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改編自同名漫畫經典,三年一集的科幻巨制,也是本人最期待的2006年度大片。雖淹
沒在一堆暑期大戶中,但時間分布上占據地利——前一周是爭議度100%的問題作《達
226;芬奇密碼》,而勁敵《汽車總動員》要在兩周後才來爭鋒。能獨享寶貴的暑期雙周,
真是變種人的福氣——畢竟,號稱「X戰警簡裝版」的《神奇四俠》尚在去年熱賣1.5億美
元,本片的票房突破2億大關當是板上釘釘。既然發行方面足以令該系列繼續繁衍生息,
那麼,作品質量就更值得關注。

盡管將前兩部打造得出一集勝似一集的導演布萊恩•辛格,被華納公司的《超
人歸來》策反離隊,但一干大牌演員在臨危受命的情況下,表現出過硬的特工素質,不僅
全體集合,連「死人」都趕回來復活,為心有餘悸的粉絲們打了一針興奮劑。當初競爭執
導筒被辛格PK掉的萊特納,本已被確定為《超人歸來》的導演,結果辛格轉投華納,可憐
的萊特納立即被逐出門牆。希望製作層的血海深仇,別導致本片被拍成「變種人的復仇」
,跟人較勁出不來好作品。不過,預告片里三藩大橋毀滅的鏡頭多少讓人有些不安,彷彿
看到羅蘭德•艾默里克(《哥斯拉》)和邁克爾•貝(《逃出克隆島》)的影
子。但願締造《尖峰時刻》系列的萊特納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千萬要悠著點。別忘了,
某位過氣的奧斯卡影後還指著《X戰警3》咸魚翻身呢。

3、《超人歸來》(Superman Returns)

導演:布萊恩•辛格

主演:布蘭登•魯斯、凱文•史派西、凱特•博斯沃斯

發行:華納兄弟

首映:2006年6月30日

頭牌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前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闊別銀幕19年、辭世2年後,超人終於歸來。華納的一
系列錯誤導致蒂姆•波頓、沃爾夫岡•彼德森等諸多不靠譜的名字均曾與超人
掛鉤——有誰希望超人改穿黑色哥特服或古希臘短甲么?當然還有尼古拉斯•凱奇
(神經質馬臉版超人?)、基諾•里維斯(無表情裝酷版超人?)、傑克•吉
倫哈爾(同性戀牛仔版超人?),以及《超人大戰蝙蝠俠》的項目(內褲外穿大戰內褲套
頭!?)雲雲。

還好,有《X戰警》的珠玉在前,布萊恩•辛格挺身而出,海選出「克里斯托弗
•里夫的超級模仿秀版」新超人,總算平息了億萬影迷的不滿。加之,超能力失效
、第三者插足、奧斯卡影帝史派西的反派出鏡、馬龍•白蘭度藉助特效復活等噱頭
,一部投資2億5000萬美元的怪獸級大作蠢蠢欲動、蓄勢待發。

4、《加勒比海盜2:死靈的財寶》(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

導演:戈爾•維賓斯基

主演:約翰尼•德普、凱拉•奈特麗、奧蘭多•布魯姆

發行:迪斯尼

首映:2006年7月7日

頭牌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怪物公司》、《海底總動員》、《加勒比海盜》、《超人總動員》並稱迪斯尼在2
1世紀的四大貢獻,可仔細想想,三部動畫都是早已自立門戶的皮克斯出品,《加勒比海
盜》才是唯一的正室獨苗。在《加1》為約翰尼•德普帶來首個奧斯卡影帝提名3年
後,原版人馬再度聚首,將用今明兩年時間,講完異域風情的航海三部曲。

回想其間,德普裝腔作勢地開了一家耗資1.5億美元的巧克力工廠,業績不俗(《查
理和巧克力工廠》);布魯姆把自己練成了中世紀肌肉男,在聖城耶路撒冷大戰伊斯蘭英
雄薩拉丁(《天國王朝》);奈特麗則將與章子怡PK今年奧斯卡影後的入圍席位(《傲慢
與偏見》)。三名事業不斷開花的偶像明星(其中至少有一男一女,還是演技派),一位
在文藝片里小試牛刀成績不俗的導演(戈爾•維賓斯基,《天氣預報員》),《加
勒比海盜2:死靈的財寶》必將更上一層樓。

5、《007: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

導演:馬丁•坎貝爾

主演:丹尼爾•克雷格、朱迪•丹奇、約翰•克里斯

發行:索尼

首映:2006年11月17日

頭牌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反派出身的新生邦德,加上剛剛讓《佐羅傳奇》僅賣了4200萬美元的坎貝爾導演,好
容易兼並米高梅攫取007攝制許可證的索尼,霎時墜入「冰河世紀」。鑒於新任男主角「
零人氣」的現狀,找個當紅女星出任紅顏搭檔,再輔以德高望重的演技派擔綱惡役,確實
是王道。無奈娜奧米•瓦茨、莎莉茲•塞隆等眾多一線女星辭演邦女郎的消息
摩肩接踵,不啻雪上加霜。

解聘了備受好評的布魯斯南後,《皇家賭場》已是騎虎難下,盡管「女王」丹奇大方
地接下戲份不多的M女士,但現階段出場陣容的無名,仍令製片人芭芭拉•布洛克莉
頭疼不已——作為米高梅改組後的「王牌系列第一彈」,高層下達了死命令:本片必須大
獲全勝!唯一值得慶幸的消息是,前年成就《百萬寶貝》橫空出世、去年自編自導《撞車
》的保羅•哈吉斯加入了編劇隊伍。畢竟,好故事是好電影成功的基石。

六、六部恐怖續集出籠

1、《咒怨美國版2》(The Grudge 2)

導演:清水崇

主演:薩拉•米歇爾•蓋拉

發行:索尼

首映:2006年10月20日

驚魂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盡管日繫心理恐怖隨《鬼水凶靈美國版》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的2500萬美元票房驟冷,
但「驚叫皇後」薩拉•米歇爾•蓋拉+《咒怨美國版1》熱映1.1億美元創下的
觀眾群+索尼的高額投資+萬聖節的鬼片檔期,諸多正面因素仍有目共睹。

今年,恐怖家族的其他幾部同類產品都是怪人抄魚鉤、瘋子揮電鋸的活人行凶,除一
部裝神弄鬼的《死神來了3》,顯有真神露相。《咒怨美國版2》在此領域可謂獨領風騷,
伽倻子從閣樓上往下爬的經典鏡頭,完全符合吸血鬼從天而降的西方妖魔審美,比之「枯
井底,污泥處,電話里問君三語」的貞子,更對歐美老闆姓的口味。

2、《死神來了3》(Final Destination 3)

導演:黃毅瑜

主演:雷爾•梅爾利曼、瑪麗•伊麗莎白•溫斯蒂德

發行:新線

首映:2006年2月10日

驚魂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第一部以無心插柳的小成本熱映5000多萬美元,主要歸功於華人導演黃毅瑜為《死神
來了》系列注入了「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的東方式索命體驗。不幸的是,
第二集請來嗜血如命的大衛•艾利斯執導,風格徹底淪為B級美式恐怖片,於是票房
慘敗、血本無歸。還好新線公司知錯就改、亡羊補牢,待到《死神來了3》,再次請回當
年的親生父母黃毅瑜,總算骨肉團聚。

原以為故事開局的交通工具從飛機到汽車,會按海、陸、空次第推移,於是期待著本
次揭幕的事故是一場大海難。結果,劇組巧妙地將娛樂場的雲霄飛車定為首發現場,讓人
不得不佩服構思的巧妙之處——希望黃教父歸來的第三集,有更高明、更玄妙的新死法,
為今年的恐怖片家族創造開門紅。

3、《年輕的漢尼拔:面具背後》(Young Hannibal: Behind the Mask)

導演:彼德•韋伯

主演:鞏俐、卡斯帕爾•尤利爾、安東尼•霍普金斯

發行:環球

首映:2006年9月15日

驚魂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繼《邁阿密風雲》後,又一部鞏俐擔綱女主角的好萊塢電影,描述漢尼拔博士幾十年
前的少年犯心路歷程,鞏俐則扮演啟發他走上歧途的關鍵人物——紫夫人(傳聞可能與漢
尼拔有床戲……)。

環球公司攜手去年白手起家的韋恩斯坦影業,誓要榨乾「人氣食人魔」漢尼拔博士骨
髓里最後一滴商業價值的架勢,先嚇壞了不少影迷。《藝妓回憶錄》里過氣老女人的絕望
,剛給了鞏俐完美的展示平台,以至於西方媒體將其表現與貝蒂•戴維斯、瓊R
26;克勞馥鼎盛時期的演技相提並論,此番再扮悍婦,輕車熟路。雖然本片的製作級別,
基本判定了票房死刑,但有因《戴珍珠耳環的女孩》上位的彼德•韋伯在,相信會
拍得很好看。在此預祝鞏俐發揮神勇,再創佳績。

4、《電鋸驚魂3》(Saw III)

導演:達倫•林•博斯曼

主演:托賓•貝爾

發行:獅門

首映:2006年10月26日

驚魂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2004年初,將澳大利亞電影學院的學生作品重金買下,於同年秋火速投放市場,財源
滾滾,是為《電鋸驚魂1》。兩個月後,糾集原班人馬,邊拍邊拼湊劇本,翌年再接再厲
,賺得盆滿缽溢,是為《電鋸驚魂2》。

時值2006年春,公映計劃里赫然寫著「10月26日公映」的字樣,但除一名主演簽約外
,所有演職人員均呈待定或未知狀態。然而,來自獅門方面的消息稱,影片正緊張有序地
進行著拍攝工作,請廣大影迷不要擔心,只需准備8美元,等到萬聖節開心一「嚇」即可
,是為《電鋸驚魂3》。

5、《德克薩斯州電鋸殺人狂前傳》(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 The Beginning)

導演:喬納森•萊布斯曼

主演:約達納•布雷斯特、托雷•漢德雷、安德魯•布里尼亞斯基

發行:新線

首映:2006年10月1日

驚魂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在眾多恐怖片弟兄忙著書寫自家「三部曲族譜」的大潮中,有兩個異類:其一是鞏俐
加盟的《年輕的漢尼拔:面具背後》,屬於外傳性質的旁系親屬;另一位便是《德克薩斯
州電鋸殺人狂前傳》,眾所周知,這是效法《紅龍》的路線。

其實,本片還有一個絕無僅有的賣點,即改編自歷史上的真實事件,這顯然是其他鬼
哭狼嚎的同胞們可望不可即的榮耀。無論至今未破的懸案謎底,抑或廣為流傳的鬼眼照片
,都令這位德州晚輩蒙上了一層——上上世紀末震撼倫敦的「開膛手傑克」般的神秘面紗
。盡管五大三粗的山野村夫形象,離傳說中與英國皇室沾親帶故的傑克大人相去甚遠,但
八卦媒體一向懂得「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發行公司的宣傳部門亦然。

6、《我一直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I'll Always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
r)

導演:西爾文•懷特

主演:托雷•德維托、本•伊斯特

發行:索尼

首映:2006年10月27日

驚魂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前兩部遠在8、9年前,當時尚未與瑞斯•維瑟斯彭訂下終身的雷恩•菲利
普,貢獻了正面全裸的帥哥出浴戲;而薩拉•米歇爾•蓋拉也正因為參演該系
列被封為「驚叫皇後」,才有緣出演了其後的《誘惑性游戲》和《咒怨美國版》。

物是人非事事休。等到《電鋸驚魂》這樣的小嘍嘍都被委以重任、變身「先鋒廖化」
的時候,《我知道》系列才想起來完成三部曲的最終章,未免英雄遲暮——當年一時瑜亮
的死對頭《奪命狂呼》早已曲終人散——而在毫無敬老意識的可畏後生們左右夾攻之下,
想獨孤求敗儼然是南柯大夢。《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我依然知道你去年夏天
幹了什麼》、《我一直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據說索尼正在開展第四集的征名活
動!?

七、七種翻拍改編案例

1、《龍騎士》(Eragon)

導演:斯蒂芬•凡格梅爾

主演:艾德•斯皮里爾斯、約翰•馬爾科維奇

發行:20世紀福克斯

首映:2006年12月15日

整形指數:★★★★☆

商業指數:★★★★☆

分析:

《龍騎士》:翻拍改編之第一形態——改編小說。

只聞其名便知,又是一部中世紀奇幻片。《龍騎士》根據小說《伊拉貢》改編而成,
是《遺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原書在美國的銷量甚至超過了《哈利•波特》系列
,作者克里斯多弗•鮑里尼年僅17歲,如今已經是書壇的風雲人物,這被公認為時
下出版界的奇跡。盡管從未受過正規教育,但鮑里尼的寫作手法卻顯得「很成熟」,他說
自己深受英國奇幻文學大師托爾金的《指環王》三部曲影響,連主人公的名字伊拉貢(E
ragon)也和《指環王》中的阿拉貢(Aragon)只差一個字母。

《龍騎士》融入了飛龍、戰馬、精靈、矮人等奇幻元素,還有大量中世紀地名及凱爾
特古老語言。主人公伊拉貢類似《星球大戰》系列的天行者盧克,書中著重描寫了伊拉貢
和夥伴藍龍薩菲拉之間的友誼,記錄了

❾ 有些佳片本該拍續集,可是我們等不到了

「拍續集」是好萊塢電影公司最喜歡的絕招。

每一年,總有一波大片續集來襲,

2017年也不例外,來勢更洶涌:

《變形金剛5》《銀河護衛隊2》《王牌特工2》

《銀翼殺手2》《猩球崛起3》《加勒比海盜5》……

所以,每年期待好萊塢大片的續集,

已是司空見慣了。

然而,有一些電影本該拍續集的,卻一直遙遙無期。

每次你幾乎忘記了,卻突然傳言正在籌拍,有望開拍,

然後又等了幾年,卻杳無音信了。

有生之年,我們可能等不到了?

01

《第九區》

District 9 (2009)

▸ 導演: 尼爾·布洛姆坎普

▸ 主演: 沙爾托·科普雷 / 詹森·庫伯 / 娜塔莉·博爾特

▸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 國家: 美國

▸ 片長: 112分鍾

▸ IMDb:8.0分

大名鼎鼎的 彼得·傑克遜 擔任監制,他「魔戒」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金剛」聞名於世。南非導演 尼爾·布洛姆坎普 執導。《第九區》是一部外星人科幻片,主人公感染了某種神秘病毒,正逐漸變成外星人,為了不淪為研究對象遭受非人實驗,他只有逃往唯一安全之地——第九區。 3000萬 美元成本,拿下了 2.1億 美元全球票房,還被提名角逐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視覺效果」。

《第九區》一鳴驚人,驚艷全球影壇。影迷們一直在期待續集《第十區》,據說在原創劇本,然而一直未有動靜,這些年,導演跑去拍《極樂空間》《超能查派》,接下來,還要拍新「異形」。《第九區》續集,遙遙無期。

02

《殺死比爾2》

Kill Bill: Vol. 2 (2004)

▸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 主演: 烏瑪·瑟曼 / 大衛·卡拉丁 / 劉家輝 / 劉玉玲

▸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

▸ 國家: 美國

▸ 片長: 137分鍾

▸ IMDb:8.0分

昆汀·塔倫蒂諾 自編自導,《殺死比爾》兩部曲,講述失憶女主角向她的仇人復仇的故事,融合港式武打、日本武士道與義大利式西部片的風格,以血腥暴力的方式呈現,是「暴力美學」代表作之一。昆汀2004年曾透露在10年後推出《殺死比爾》續集,也就2013年或2014年。烏瑪·瑟曼也曾透露,《殺死比爾3》繼續演殺手新娘,反過來遭受她殺害的那些殺手的家人復仇,故事創意非常棒。然而,2013年,昆汀卻透露自己已無意拍攝《殺死比爾3》了,並不會推出第三集。

向吳宇森學了「暴力美學」,還向他學「放鴿子」嗎?

03

《龍紋身的女孩》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2011)

▸ 導演: 大衛·芬奇

▸ 主演: 丹尼爾·克雷格 / 魯妮·瑪拉 /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 類型: 懸疑 / 驚悚 / 犯罪

▸ 國家: 美國

▸ 片長: 158分鍾

▸ IMDb:7.8分

根據索尼影業的計劃,把瑞典作家 斯蒂格·拉森 推理小說《千禧年》三部曲改編成電影,按順序依次是《龍紋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直搗蜂窩的女孩》。

大衛·芬奇 聯手丹尼爾·克雷格、魯妮·瑪拉打造《龍紋身的女孩》受到了一致贊譽,然而在變化莫測的續集計劃中,三人都無法參與。

魯妮·瑪拉 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覺得不會有續集了,我很傷心我不能繼續演下去」。雖然這只是她個人的說法,但是也不排除索尼會把兩部續集都扼殺在搖籃里。然而, 大衛·芬奇 卻預測:「盡管索尼對第一部的票房不滿意,但花費了數百萬美元購買書的版權、改編劇本,續集還是會進行下去」。

04

《夾心蛋糕》

Layer Cake (2004)

▸ 導演: 馬修·沃恩

▸ 主演: 丹尼爾·克雷格 / 湯姆·哈迪 / 莎莉·霍金斯

▸ 類型: 犯罪

▸ 國家: 英國

▸ 片長: 105 分鍾

▸ IMDb:7.4分

馬修·沃恩 成為導演之前,他是一個製片人,聯手 蓋·里奇 打造了《兩桿大煙槍》《偷拐搶騙》《浩劫妙冤家》。他的導演處女作是黑色犯罪片《夾心蛋糕》,聯手「007」丹尼爾·克雷格、「湯老濕」湯姆·哈迪 ,講述一名功成名就的毒販本想提早退出江湖,然而他卻被一樁交易誘惑再次捲入其中。

正是 丹尼爾·克雷格 在此片性感驚艷的表演,被選為第六任007詹姆斯·邦德。一直傳出《夾心蛋糕》籌拍續集,但是馬修·沃恩在忙著他的《王牌特工》續集,丹尼爾·克雷格也在忙著007。《夾心蛋糕2》誰來拍?誰來演?何時開拍?這些都是未知數。只是江湖傳聞吧?

05

《東方的承諾》

Eastern Promises (2007)

▸ 導演: 大衛·柯南伯格

▸ 主演: 維果·莫騰森 / 娜奧米·沃茨 / 文森特·卡索

▸ 類型: 懸疑 / 驚悚 / 犯罪

▸ 國家: 英國

▸ 片長: 100 分鍾

▸ IMDb:7.7分

大衛·柯南伯格 執導驚悚懸疑犯罪片,講述助產士調查一名14歲幼女難產死亡的原因,卻無意揭露出俄羅斯黑幫陰深恐怖內幕。 維果·莫特森 精彩演繹,「浴室一戰」堪稱經典,被提名角逐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故事留懸念,所以一直相傳《東方的承諾》會拍續集。

2012年最新消息,大衛·柯南伯格執導,維果·莫特森、文森·卡索主演。如今,5年過去了,還沒有新動向。據導演透露,《東方的承諾》續集的財務狀況不佳。如此情況不太妙,還要繼續期待嗎?

06

《超能失控》

Chronicle (2012)

▸ 導演: 喬什·特蘭克

▸ 主演: 戴恩·德哈恩 / 亞歷克斯·羅素 / 邁克爾·B·喬丹

▸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 國家: 英國 / 美國

▸ 片長: 89分鍾

▸ IMDb:7.1分

青春科幻片《超能失控》1200萬美元投入,帶來1.27億美元全球票房。讓導演 喬什·特蘭克 一舉成名。但是《新神奇四俠》失敗,又讓導演陷入質疑。《超能失控》講述了三個少年意外發現擁有超能力,但是又逐漸無法掌控這種超能力,從而引起失控超能大戰的驚險故事。

第一部成功之後,就傳出要拍續集,編劇 馬克斯·蘭迪斯 負責再寫劇本。2013年傳出福克斯對劇本暗黑風格不認同,原編劇被踢走。之後就沒有任何官方消息了,難道續集胎死腹中了?

07

《地獄男爵2:黃金軍團》

Hellboy 2: The Golden Army (2008)

▸ 導演: 吉爾莫·德爾·托羅

▸ 主演: 朗·普爾曼 / 塞爾瑪·布萊爾 / 道格·瓊斯

▸ 類型: 動作 / 奇幻 / 冒險

▸ 國家: 美國

▸ 片長: 120 分鍾

▸ IMDb:7.0分

《潘神的迷宮》+《環太平洋》導演 吉爾莫·德爾·托羅 奇幻動作片,改編自漫畫《地獄男爵》,講述人族與精靈神族的一場戰爭,最後末日神獸幫助了人類戰勝了精靈神族的故事。

導演曾表意電影將以三部曲的模式呈現,所以在《地獄男爵2》結尾也是做了鋪墊。然而,一轉眼8年過去了,《地獄男爵3》卻遲遲未見有動靜。據報道,無法保證票房收益的前景成為《地獄男爵3》始終未能成行的主因,而在導演的構想中,《地獄男爵3》是三部曲中預算最高的那部。

《水形物語》、《匹諾曹》、《新幽靈鬼屋》…導演的計劃都排到了2020年,《地獄男爵3》何時進入進程?希望導演繼續努力,別放棄了。

08

《驚變28周》

28 Weeks Later (2007)

▸ 導演: 胡安·卡洛斯·弗雷斯納迪羅

▸ 主演: 傑瑞米·雷納 / 哈羅德·佩里諾 / 羅伯特·卡萊爾

▸ 類型: 驚悚 / 恐怖

▸ 國家: 英國 / 西班牙

▸ 片長: 100 分鍾

▸ IMDb:7.0分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導演 丹尼·博伊爾 ,他的《猜火車》續集20年之後,2017年終於上映了。但是,丹尼·博伊爾有意打造的科幻驚悚片「驚變」三部曲,十年過去了,第三部《驚變28月》還沒有下文。他2002年執導了《驚變20天》,2007年監制了《驚變28周》。

影評人看完《驚變28周》之後驚嘆:「這是一部高品質的恐怖電影,嚴重期待《驚變28月》」。甚至傳言,史泰龍和施瓦辛格這兩位老夥伴會出現在《驚變28月》組團打喪屍。存在太多未知了,很多影迷可能等不下去了。

09

《海扁王2》

Kick-Ass 2 (2013)

▸ 導演: 傑夫·瓦德洛

▸ 主演: 亞倫·泰勒-約翰遜 / 科洛·莫瑞茲 / 金·凱瑞

▸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

▸ 國家: 美國 / 英國

▸ 片長: 103 分鍾

▸ IMDb:7.7分

超級英雄喜劇動作片《海扁王》,改編自漫畫,第一部 馬修·范恩 執導,第二部 傑夫·瓦德洛 執導。講述超殺女與海扁王加入由上校組織的超級英雄團隊,聯手對抗紅旋風犯罪團伙的故事。

10

《特警判官》

Dredd ( 2012 )

▸ 導演: 彼得·特拉維斯

▸ 主演: 卡爾·厄本 / 奧莉薇·瑟爾比 / 琳娜·海蒂

▸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 犯罪

▸ 國家: 英國 / 美國

▸ 片長: 95分鍾

▸ IMDb:7.1分

漫畫改編科幻動作片《特警判官》,講述未來的城市罪惡叢生,冷酷特警判官帶著一個美女新人闖入犯罪團伙的陣地以暴制暴。

製片人兼編劇亞歷克斯·加蘭曾計劃將其製作成三部曲。不過續集始終沒有動靜。2013年3月,執行製片人有消息傳出「電影不大可能還會拍續集」,5月主演卡爾·厄本表示仍有希望拍續集,指出電影已經找到觀眾,影迷的回應有望重振這個項目。2016年,卡爾·厄本也再次強調:「越多的聲音呼籲《特警判官》拍續集,這件事就越有可能發生」。希望續集,不會只是男主角的臆想。


— 謝謝閱讀 —

朋友,賞個臉,關注下: 指影(i-Movies)

♨ 指影 專注於電影新媒體,致力於發現和探索好電影。

閱讀全文

與圖書電影導演的探索第三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類電影電視 瀏覽:732
2019法國藝術電影 瀏覽:96
電影山楂樹之戀電視劇 瀏覽:352
劉德華天下無賊電影片段 瀏覽:420
天師斗僵屍電影有哪些 瀏覽:669
好看動漫推薦歐美電影 瀏覽:544
國外浪漫電影結果悲劇 瀏覽:866
石頭的故事電影網 瀏覽:979
七十年代的日本電影市場特質 瀏覽:850
75電影院 瀏覽:34
勁爆動作功夫電影 瀏覽:256
怎麼給剪輯的電影排順序 瀏覽:610
2018電影寂靜 瀏覽:888
日韓電影免費觀看網址大全 瀏覽:689
古天樂阿就是什麼電影 瀏覽:90
號大電影 瀏覽:947
2017新電影百度雲 瀏覽:480
韓國愛情動作電影迅雷下載下載地址 瀏覽:435
台灣八十年代武俠電影大全 瀏覽:184
黯然煲仔飯周星馳電影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