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邢瀟的基本簡介
西部電影集團電影導演國盛影業(北京)有限公司簽約導演
國家三級導演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
陝西電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進會會員
第三屆國際澳門電影節最佳新銳導演
北京青年影展推廣大使
第六屆歐洲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青年導演
2003年—2009年期間,參與多部影視劇拍攝,並與國內多位著名導演合作。歷任執行導演、副導演、等職務。
2010年正式開始獨立執導電影作品。其作品多以清新時尚的影像風格、詼諧幽默的內容表達為主。扎實的導演功底及獨特的思維模式,使他在業內被稱為「新銳鬼才導演」。
② 精舞門的主演是哪些
【電 影】
片 名:《精舞門》
監制:王贊先
製片人:李鵬
導 演:傅華陽
編 劇:寧財神
出 品 人:王大方 蘭嵐
主 演:陳小春 飾 楚 東
范冰冰 飾 TINA
南賢俊 飾 鍾少雄
特別出演:潘曉婷 楊揚 高敏 邢傲偉
上映日期:2008年6月
類型: 青春片 歌舞片
地區: 中國香港 中國大陸
語言: 國語
內容簡介
《精舞門》講述了兩個身懷絕技的年輕人狹路相逢,以功夫競技、以街舞打擂,最終都各自找到生命精彩的故事。
自幼習武的楚東(陳小春 飾)極具街舞天分,一次莽撞氣盛卻傷己傷人的沖動讓他背上沉重的負擔,一場看似美麗卻烏龍百出的邂逅又將他拉進更深的漩渦。驚險的遭遇將他步步推上競技舞台,潛能被無限激發,而不為人知的陰謀卻在此時一觸即發。受到眾人追捧的鍾少雄(南賢俊飾)舞技超群、功夫絕佳,卻無意中成為利益操縱團體下的一枚棋子。糾纏在這兩個男人之間的金牌DJ—TINA(范冰冰 飾),是一個音律高手,性感超群卻心地善良。
親人與朋友為楚東支撐起堅實的後盾,惺惺相惜的對手則成為他前進的標尺。最初的鋒芒畢露在生活的種種艱辛中漸漸磨礪出聚斂的光澤,熱血和努力令成長在身不由己中漸漸順理成章,楚東和他的夥伴們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親情、愛情、友情在淬煉中一點點羽翼豐滿,青春、活力、勇氣也在風雨過後化作更加燦爛的虹彩。他們無意觸發舞林大戰,他們引領時尚潮流,他們火熱激情,他們動感無敵……
編輯本段台前幕後
片中不僅兩位男主角有多場飈舞戲份,女主角范冰冰更是一名打碟高手,除了突破性地挑戰打碟之外,還將與兩位男主角上演一場三角戀,從而引發了一場關於青春、夢想和愛情的較量。
片中范冰冰飾演的TINA,是一位極富現代感的女DJ,個性獨立堅強敢愛敢恨,仗義而富有同情心。表面上孤傲任性的TINA,因高超的打碟技巧而受人矚目,看似冷艷實則善良細膩,是現代年輕女孩的典型代表。兩位男主角為TINA而展開的愛情戰爭也是片中一大看點:一邊是草根出身但滿懷激情的熱血小子,一邊是擁有舞王頭銜且大紅大紫的「黑天鵝貴公子」,二人各出奇招,既有「武」和「舞」的連番拚鬥,也有各自笑料迭出的閃轉騰挪大獻殷勤,盡顯自身魅力以求美人芳心。三位主角的情感歷程充滿戲劇性,貼合時下年輕人的愛情觀念和審美需求。於曲折的過程里交錯穿插著搞笑和溫情成分,在各自的磨礪中感情漸漸淬煉成熟,同樣將當代年輕人對愛情的追求和期望表達得非常到位。
和兩位男主角都有著深厚的舞蹈根底不同,范冰冰雖然學過民族舞,但卻沒有跳街舞的經驗。這次她扮演的DJ是內地電影里從未表現過的角色,讓她感覺很新鮮躍躍欲試,學習了一段時間街舞後,老師也對她在舞蹈上的悟性大為贊賞。發布會現場登台的該片幕後主創可謂個個都是高手,編劇是今年爆紅的網路作家寧財神,舞蹈指導更多達3人,他們分別代表了美國、日本和中國台灣地區舞蹈的最高水準,將給幾位主演展開魔鬼特訓。
關於導演
傅華陽早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學院退學,報考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並被錄取,畢業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期間參與或單獨製作了一批早期影視作品。其後他辭職投身電視廣告行業,為999葯業、農夫山泉、婷美內衣等眾多知名品牌策劃製作了大量耳熟能詳的電視廣告作品。十年之後以廣受贊譽的處女作《桃花燦爛》重返影壇。2005年,他拜入少林方丈釋永信門下成為俗家弟子,之後成為少林營銷的排頭兵。如今的《精舞門》,是傅華陽執導的第二部電影。
豐富的商業營銷推廣經驗,令傅華陽對電影有了比別人更為深刻而獨到的領悟;而電視廣告製作領域的深厚積累,又為他的電影提供了充足的創意和技術層面的堅實基礎。傅華陽表示,從事廣告行業十年,訓練了他拍電影時謀篇布局的總控能力和影像單元處理能力;至於參悟少林禪學,既出於自己對中國傳統武術的偏愛,也有對拋卻煩惱、修身養性的憧憬,更是對禪武合一的少林文化的崇敬。《精舞門》是傅華陽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將傳統精神與流行文化相結合,以獨特的藝術角度和影像節奏表達一種動感的、積極的、蘊含禪意的信念,尋求自我的突破和激情。
在《精舞門》片場,傅華陽是個極富表演欲和表現力的人。本身好武的他,常常同武術指導劉志豪親身上陣示範,以少林功夫和泰拳相互拆招,然後同舞蹈老師們切磋「舞藝」,將格鬥技巧融入舞步當中。演員休息的間隙,傅華陽也總是親自「熱場」,吊鋼絲走站位試燈光全都身體力行先「演」一遍,甚至自己來當演員們武術和舞蹈動作的陪練。影片劇組成員也一致形容他「健談」、「精力旺盛」、「溝通度高」。由底蘊深厚又滿懷激情的傅華陽執導這樣一部充滿了動感時尚氣息,又結合了中國功夫等傳統文化精髓的大片,實在是駕輕就熟靈氣逼人。
影片中的精彩場面層出不窮。舞蹈演員出身的陳小春與「亞洲第一舞王」南賢俊之間的連場斗舞,在拍攝期間就已使得痴心守候在現場的雙方粉絲大呼過癮;范冰冰化身時尚女DJ,首度挑戰動感街舞,得以一展苦練多時的舞蹈和打碟技藝;從兩屆「功夫之星全球電視大賽」決賽選手中選出,由6名功夫男孩組成的年輕偶像團體「功夫派」,也將在片中大秀功夫和街舞;更有高敏、楊揚、潘曉婷、邢傲偉等奧運冠軍和體育明星現身客串,各施絕學為陳小春范冰冰助陣打造巔峰之舞……能將眾多創意和傳統元素融為一爐,又緊貼流行時尚前沿的電影導演,非在電視廣告行業尖端領跑十年的傅華陽莫屬。
舞蹈和武術的相互結合
電影《精舞門》有一個很大的亮點,那就是它舞蹈和武術的相互結合。功夫電影在國內外都有很好的票房保證,中國功夫片更因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打星的演繹而全球大熱。正逢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一切和中國風有關的藝術文化都備受重視,《精舞門》把中西文化巧妙的結合起來,讓觀眾看到街舞和武術的熱辣碰撞和相互融合。
影片里主打的是街舞和功夫,兩種動作結合起來的效果必定精彩絕倫,要求演員不僅會舞還要會武,對演員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對舞蹈指導和武術指導的挑戰更大,影片的編舞都大有來頭,將邀請世界級舞蹈大師指導並且編舞。除有日本天後米西亞舞蹈專屬舞蹈老師Michie,周傑倫御用編舞雪糕親臨指導,更有麥克傑克遜舞蹈老師Dave Scotts的重量級加盟。如此一來,毋庸置疑,街舞部分將是場華麗的演出,東方版街舞電影頂級製作,全新呈現街舞在東方的高潮演繹。
將舞蹈和武術結合起來是導演的想法,他說「街舞我們不是發源地,功夫我們是,街舞在中國還沒有完整的文化形態。還屬於成長和發育期。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年輕人人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形態。在中國還處於一個邊緣的狀態。它其實是一個主流的特別健康的,嘻哈文化是個整體的包含著一系列的東西。但是我們單單拍它我們還不夠底氣。而且,街舞也收和很多拉美等一些文化的影響包括體育一些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功夫。本來街舞和功夫在早期的發展中也是相互影響的。當街舞來到了功夫的發源地。所以呈現在裡面應該是街舞與功夫。換句話講就是中國人理解的街舞。從題材本身來說中國人對街舞的理解可能就會聯繫到街舞。從兩個源頭理解兩者都會有所聯系。」
曾指導過《笑傲江湖》、《人間道》、《喋血雙雄》的武導劉志豪也熱力加盟《精舞門》,將帶來更加時尚中國風的武術畫面。影片要求舞蹈老師必須懂得武術。武術指導必須懂的舞蹈。為了研究這個題材幕後主創們做了大量的功課。他們看真人的表演,舞蹈指導看兩屆功夫之星的表演。研究各類功夫的關系。武術指導看街舞表演,兩方面互通有無,劇情里台上比街舞台下比功夫。電影中二者以視覺的沖擊體現動作的魅力。舞、武指導們相互學習探索,使街舞和武術達到完美互動。
編輯本段影片花絮
·合作《精舞門》,范冰冰笑稱陳小春很有女人緣,排舞時專心教女演員跳舞,戲稱『傳女不傳男』。而說到陳小春怎麼照顧她時,范冰冰則坦言,陳小春經常替造型師幹活兒,幫她盤頭發。
·導演傅華陽爆料說,陳小春曾剃個光頭,戴著清裝的頭套,每天都騎個自行車跑到沒他戲份的外景地,就是為了看大美人范冰冰。
·范冰冰對TINA的造型特別有感覺,不僅查閱了大量先鋒時尚資料以研究角色造型,還親自參與設計了一批與角色形象相符的服飾和衣著,並貢獻出了很多私人珍藏的配飾,自己充當模特,請影片造型師在她身上試驗各種搭配效果。
·導演堅持要陳小春扮演純正北方人,並親自教導,所以陳小春覺得自己是在演導演平時的行為。
③ 德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電影導演,以前的,現在的,都有哪些
01瑪莉布朗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78年出品)
該片是由德國新電影大師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編導的一部最為出色的影片。在1979年,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和紐約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女主角獎。法斯賓德1945年5月31日出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1967年加入「行動劇場」,1969年拍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愛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一鳴驚人地獲邀參加柏林影展,展現他天才型的藝術天份。同年他只花9天時間拍成第二部電影《Katzelmacher》,該片贏得了德國電影獎最佳藝術成就等五項大獎,從此成為當時德國最受矚目的新導演之一。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導演,身兼編劇、演員、製片、劇場經理、編曲、設計、剪接和攝影等多個職位,在14年的拍片生涯中,總共執導過41部電影,死時才37歲。雖然他的電影里經常出現同性戀,變性人,強奸,亂倫,虐待等鏡頭,很多畫面不堪入目,但他的作品能持續不懈地、勇敢地批判社會對弱勢族群的壓迫和不公平對待,以及對電影藝術的精湛掌握,使他在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02錫鼓(The Tin Drum又保鐵皮鼓 1979年出品)
該片導演沃爾克•舒倫多夫(Volker Schlondorff)是德國新電影的新銳,他堅持了荒誕、諷刺的基調,如小奧斯卡的外婆安娜坐在土豆地邊,吃著滾燙的烤土豆,接著他的外公用卓別林式的步子跑到安娜的裙下躲起來,瞞過了追捕的士兵,而他的外公正在裙下和安娜做愛,並有了他的媽媽安妮。整個影片充滿了類似的表演和情節。這種荒誕、誇張的表演和情節讓影片顯得極端豐富。將成年人的世界詮釋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啞劇。片中隱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以及多處從膝蓋高度拍攝的鏡頭等,為影片的荒誕和怪異增加了深度。《鐵皮鼓》是他的精心之作,該片於1979年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1980年又獲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獎。
03 墮落街(Christiane F. - 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 1981年出品)
該片由尤里•埃得爾(ULI EDEL)導演,他真實地再現了1978年9月發生在德國的一名可愛的少女沾上毒癮後的恐怖遭遇。因此影片一經公映,就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性的社會效應,並創造了當年德國電影的最高票房記錄,最終獲得了德國電影最高獎——金碗獎。
04 嘉芙蓮娜的故事(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 肉體的代價 1975年出品)
該片是新德國電影四傑中的瑪格麗特•馮•特洛塔和他的丈夫施隆多夫合作的成名作品,也是他們的最佳作品之一。瑪格麗特•馮•特洛塔的作品還有《克里斯蒂娜•克萊吉的第二次覺醒》(1978)、《姐妹們,或幸福的平衡》(1979)、《瑪麗安妮和朱麗安妮》(1981)、《徹底瘋狂》(1983)、《羅莎•羅森堡》(1986)、《三姐妹》(1988)、《非洲來的女人》(1990)、《悠長的寂靜》(1993)、《諾言》(1995)、《羅森斯特勞斯的女人們》(2003)、《其他的女性》(2004)等。她以表現女性之間的政治關系見長,善於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中,緊緊抓住歷史中的個人,使既成為有血有肉的人物,又和歷史背景密切相關。因此,她被稱為德國新電影之女首領。
05 赤裸(Nackt 2002年出品)
該片導演桃瑞絲•戴利(Doris Dorrie)畢業於太平洋大學,之後赴美國學習表演、戲劇和電影,1983年開始從事導演。她的作品以表現男女間的裂縫,特別在探索女人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尋求情感的忠誠和性愛的愉悅,以及建立持久的愛情的不幸方面獨樹一幟。因此被稱為「聚焦兩性裂痕的德國女導演」。《赤裸》是她的成熟作品,當年曾角逐威尼斯金獅獎。
06 走出寂靜(無音曲/沉默背後Jenseits der Stille 1996年出品)
《走出寂靜》是卡羅琳•林克的一部少見的感人佳作。她以感性的情調、細膩的手法、佳妙的鏡頭以及傑出的演員,描述了拉拉從依附家庭到發現自己的成長歷程,突出了打破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堅冰,達到相互間理解這個主題,使觀眾在兩小時內為她的影片而如痴如醉。該片不僅獲得了高票房,還獲得東京國際影展1997年最佳影片及最佳劇本獎,德國電影金帶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配樂,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芝加哥影展金徽章獎,溫哥華影展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獎。
07暴力啟示錄(The End of Violence 1997年出品)
導演兼編劇的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在片中描寫了暴力的外在表現,有著針對加利福尼亞娛樂業的用心,試圖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探討現代社會里的暴力問題。這位在戛納、柏林等電影節上屢獲殊榮的德國名導,憑借自己獨具魅力的新作品,贏得了評論家和觀眾們的喜愛,並獲得德國電影導演金獎,使他在世界影壇上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是「新德國電影學派四傑」之一。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旺盛的創作力仍能保持至今。
08 羅拉快跑(又名疾走羅拉 Lola rennt 1998年出品)
導演湯姆•提克威13歲就進入電影界工作,34歲編導及配樂、拍攝了曾獲得德國六項大獎的《羅拉快跑》(英國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聖丹斯電影節觀眾獎-世界電影、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提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他在創作上的反傳統和形式上的時尚氣息,使該片聲譽極佳被譽為德國有史以來最棒的電影。該片的故事情節簡單,故事還重復了三遍,可是主人公在每次奔跑中的動機、動作和結果卻出人意料地不同,給觀眾提供了無窮的趣味。同時從這樣的人生遭遇中,引發的深刻的哲學思考。
09誘惑性假期(Love in Thoughts 又名少年不羈的煩惱 2004年出品)
擅長營造氣氛的導演阿奇米•馮•博里斯(Achim von Borries)在優雅浪漫、詩情畫意的上流環境中,將青春男女爆發的迷情與狂情,以及對情色的放浪和慾望的執迷,演譯出槍殺和自殺事件再現於銀幕之上。該片曾轟動一時,成為德國當年最為成功的影片,此後獲邀參加了20多個國家的影展。此外,他還有作品《再見列寧》(2004年)、《 想像之愛》(2004年)等作品。
10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Das Kabinett des Dr.Caligari,1920年出品)
該片導演羅伯特•維內創作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以其獨特的風格,創造性地將感性的形式,理性的內容統一於該片之中,從而為後人留下了在世界電影史上被推崇最多的影片之一。雖然,他的影片比新電影浪潮要早了數十年,但是他所創作的影片的表現主義風格和所塑造的瘋狂和幻想、殘忍和固執相結合的卡里加里博士形象,對西方恐怖片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不僅成為電影表現主義的開山之作,而且其影片風格極大地影響著全世界。由此可見,他的電影創新和形成的導演風格與新電影有著一脈相承的內在聯系。所以,在遴選新浪潮精品電影中,對這位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導演加上幾筆,以緬懷他對世界電影的貢獻。
④ 解讀克里斯托弗·諾蘭,他導演的電影評分為什麼能那麼高
他用了短短6年時間,就打造出了3部現象級的電影;還沒有任何一個個人奧斯卡獎項,但在許多人心目中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的名字會蓋過任何一位大牌演員的光芒,只要是他導演的電影,都會被預設成「神作」。
克里斯托弗·諾蘭,要說這個名字偉大,恐怕還為時尚早,但有如此之多優秀的作品,他誠然已經在偉大的道路之上。
他的電影特點非常鮮明,復雜的敘事結構,深挖引人深思的深層人性,堅持膠片拍攝的寫實理念,商業與藝術的兩者兼得,打破傳統的類型片革新等等,而這些特點,鑄就了這個獨一無二的克里斯托弗·諾蘭。
如果要把所有導演的電影(長片)評分打個平均分,然後列個排名,諾蘭導演要是能排在第一,恐怕很多人也不會感到意外。無論是國內的豆瓣還是IMDb,他的電影基本都能維持在8分以上。能有如此高的評價,諾蘭到底是有什麼樣的法寶,俘獲全世界觀眾的心呢?
其實很大程度,就在他的幾個電影特色裡面。
1.對人類精神的探討
電影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自然不應該離開人類的精神。而諾蘭的電影也離不開這種精神內核,他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二,《蝙蝠俠:黑暗騎士》(下稱《黑暗騎士》)、《星際穿越》,都是因為這種精神而讓作品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
《黑暗騎士》里的小丑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派,除了演員的極致表演,其根源還是在於他把人類最深層的本性揭示了出來,這種看不見的本性在哈維·丹特的身上得到具體呈現,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兩個面之間掙扎,就像電影最後的兩艘船,是選擇炸死對方,還是選擇自我犧牲。 也許根本就不存在善惡,我們人類生來就是這樣,有著自私的求生本能,又有著無私的大無畏精神,善惡本是一體,有所區別的只我們主觀的區分。
《星際穿越》則探討了人類最為可貴的精神,愛、探索精神。無論電影里的科學有多麼高深前衛,宇宙有多麼雄偉磅礴,最終還是要回到我們人的身上。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自身最強大的精神力量,再發達的科技也無法阻止末日。
如果沒有這種觸動人心的感情,《星際穿越》也只能是一部優秀的科幻片,只能讓理科生激情滿滿,卻不能讓文科生有情懷共鳴。
所以諾蘭的電影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的認可,是因為他找到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擁有的卻又看不見的人性,並且激發了出來,我們也才能有如此強烈的共鳴,然後給電影打上5星。
2.對類型片的革新
人多半是喜新厭舊的,很多電影並不是不好,只是人們看膩了。諾蘭每一部作品都能獲得高評價,除了有精神內核支撐,同時也得益於他並不喜歡循規蹈矩。
你可以看到他的《記憶碎片》,用了一種幾乎前所未有的敘事結構;隨後接手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顛覆了人們對超級英雄片的古板理解;最新的《敦刻爾克》,又給戰爭片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他的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有我們絕大多數人所沒有見過接觸過的東西,這種新鮮感也促使了他的電影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有人說,詹姆斯·卡梅隆負責電影技術的革新,諾蘭則負責電影結構上的革新。但如果認真回顧他的電影,其實像《蝙蝠俠》系列,《星際穿越》其實都是普通的線性結構, 他的創新絕對不只是電影結構上了,更是類型片上的革新 ,而《敦刻爾克》還對配樂上有大膽的創新嘗試。
諾 蘭是一位創新者 ,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給我們帶來一部又一部的驚喜,為什麼他的最新電影都被影迷列為年度最期待作品之一。他真的有太多奇思妙想了,以至於他的作品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3.對懸念的奇妙設置
當然一部電影要獲得觀眾的喜愛,「好看」兩個字是非常重要的。而能不能「好看」,懸念的設置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諾蘭的奇思妙想還體現在懸念的設置上,這也讓他的作品觀賞性十足。
他常常會先暗示你答案,然後拋出懸念,然後利用各種手法來迷惑你,你可以根據他給出的一些隱秘線索,自己試著去探尋真相,最後等待結局的答案;也可以索性跟著他的節奏,跟著角色一起迷失,直到結局真相揭開,然後驚嘆地恍然大悟。
就連《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這樣可以其實靠砸砸砸就能取悅觀眾的超級英雄片,諾蘭也偏偏要在結尾來個大反轉;《敦刻爾克》這樣其實可以靠幾枚炸彈就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的戰爭片,他也非得來個多線交叉敘事,來增加懸念,難怪有人覺得這不是戰爭片而是懸疑片。
既好看,又有新鮮感,還不缺我們人類的精神內核作為支撐 ,諾蘭的作品也有了讓人難以抗拒得魅力,再加上各種大牌演員的頂尖表演,這樣的電影真的想一個撲街的理由都難。
諾蘭與許多牛逼哄哄的導演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上過電影學校,沒有正式學過任何電影專業。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太多傳統電影框架的限制,他的想像才得以最大程度發揮。
從他最早的短片《蟻蛉》,就能看出他的腦洞有多麼大了。
到了第一部比較正式的電影《追隨》,沒有任何贊助,僅僅憑著6000美金的成本和非職業演員的閑暇時間,就殺進了豆瓣Top250。
因為這部《追隨》,他也得到了好萊塢的青睞,《記憶碎片》也得到了廠商的大力支持,曾經出演《洛城機密》的蓋·皮爾斯成為了主角,還有《黑客帝國》的女主凱瑞·安·莫斯加入。
《記憶碎片》也成為了諾蘭打入好萊塢的敲門磚,這部電影也提名了兩項奧斯卡獎項。
不過,諾蘭很快就感受到了好萊塢並不是一個好混的地方,兩年後他接手了《失眠症》的項目,這是最沒有諾蘭特色的一部電影,哪怕有「教父」阿爾·帕西諾和「船長」羅賓·威廉姆斯,最後還是成為了他執導的最低分電影的長片,但這並算不是一部爛片,影片依然是優良水準。
幸運的是,2005年華納重啟的蝙蝠俠系列幾乎全權交給了諾蘭,從編劇,導演,到製片,諾蘭本人親力親為,一部《黑暗騎士》震撼了全世界, 真正意義上的顛覆,真正意義上的重新定義 ,也讓他瞬間就成為了好萊塢的一線導演。
而在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期間,他還拍了兩部極具個人風格的懸疑燒腦片,一部《致命魔術》,豆瓣高達8.8分,苛刻的IMDb8.5分;另外一部《盜夢空間》,引發全城熱議,是繼《黑暗騎士》之後緊接著的一部現象級作品,這時候的諾蘭,已經讓全世界影迷開始頂禮膜拜了。
2014年的《星際穿越》一舉奠定了諾蘭的影壇地位,當時應該有許多人都沒想到一個喜歡玩劇情玩懸疑的導演,居然能拍出這樣一部浩瀚無比的史詩巨作,也很難預料,已經有兩部9分的現象級電影之後,居然還能超越自己,短短幾年就讓自己再上一個層次。
所以也不必驚訝諾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所謂的腦殘粉,許多電影人傾盡一生,也只有寥寥幾部獲得認可的作品,如果以評分作為參考,能有幾部8分以上的,就已經是優秀了,能有一部超過9分的,大概已經是成名代表作能吹一輩子了。
但是諾蘭在短短6年就有3部9分級別的電影,這是何等的壯舉。照這樣的態勢,《敦刻爾克》驚現「請跪著看」這樣的文章標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克里斯托弗·諾蘭似乎是個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在電影內容上不斷創新,一方面又在電影技術上刻板地堅守膠片電影;一方面讓電影更加真實化,一方面又有許多過於幻想的情節。
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次畢業演講裡面,諾蘭鼓勵著畢業生們不要追逐夢想,而追逐現實,他一再強調現實的重要性,就像他一直堅持真實拍攝,盡量讓觀眾得到更加真實的畫面一樣。
如果他這般重視現實,但為何不是去拍紀錄片,去拍些現實題材的電影,反倒更多作品是與現實不太接軌的科幻片呢?而且在《黑暗騎士》和《星際穿越》的結局裡,更多的感覺是理想化的,如果是現實化,小丑真不一定會失算,庫帕也不太可能莫名其妙進入超立方體發信息給到女兒的。
重視真實感的諾蘭為什麼會設定理想主義般的結局?他到底是現實主義,還是理想主義?
也許,他是現實主義,同時也是理想主義。 因為我們不能忽視現實,也不能沒有理想。
《蝙蝠俠》三部曲里的高譚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其實就是一個濃縮的人類社會,有小丑、貝恩這樣的極端份子,也有瑞秋、蝙蝠俠這樣相信高譚市能改變的人。
蝙蝠俠是個超級英雄,但同時也是個普通人,和以往的同類型電影不一樣,這個超級英雄沒有出場自帶光環,自帶BGM,還很容易受傷,會做出錯誤判斷,有他的體力極限,有他無能為力的時候。
但他有著崇高的理想,許多普通人都沒有的精神意志,他堅信高譚市的現實,最後可以改變,說白了, 蝙蝠俠就是個理想主義者。
就像蝙蝠俠一樣,諾蘭的理想主義是基於現實的。蝙蝠俠是平凡人,是血肉之軀,但這個基礎上,有著理想化的裝備,和過人的意志。為什麼要有理想化的裝備和過人的意志呢?
因為蝙蝠俠需要改變歌譚市的現實。相信諾蘭也一樣的,他想要改變當前這個社會的一些現實。
而要改變現實,首先就要接受現實 ,如果你認為現實是假的,那何必去改變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諾蘭的電影非常貼近現實,大可強行設定背景的科幻片非要請來科學家做指導,從現實的科學理論出發,然後才在這基礎上去建立那些過於幻想的情節,而這些情節, 並不是一種妄想,而是對現實的一種美好嚮往。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諾蘭電影的結局,是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因為他希望看到改變,希望人類能用愛穿越宇宙而不是接受現實走向滅絕,希望電影能夠對觀眾產生影響,對世界產生影響。
單純地相信現實,世界並不會因此變得更美好。也許正因為這樣,想要改變世界的諾蘭才更偏向於能夠具有更多想像空間的科幻題材, 因為改變世界的,不是現實世界本身,而是人類無窮無盡的想像。
⑤ 陳可辛的介紹
陳可辛,1962年11月28日生於中國香港,香港導演、監制1,「香港十大導演」之一2。1983年,21歲的陳可辛返港。1986年,監制吳宇森導演的《英雄無淚》3,自此踏入電影圈。1991年導演首部作品《雙城故事》4。1992年與曾志偉等成立電影人製作公司(UFO)5,製作一系列影片,其中《甜蜜蜜》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贏得九項大獎。61998年,陳可辛為斯皮爾伯格夢工廠開拍自己的首部好萊塢電影《情書》7。2000年,陳可辛成立Applause Pictures。2004年執導影片《三更之回家》,影片被選為柏林電影節展映單元開幕電影。2005年電影《如果·愛》是陳可辛進軍內地的首部作品8,2013年導演《中國合夥人》9總票房近5.5億元。2014年導演的電影《親愛的》於9月26日上映,該片在中國內地的票房已超過3億元10。2014年陳可辛榮登《時尚先生》雜志12月刊封面大片「年度先生特輯」。112015年,擔任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評委。
⑥ 馮德倫分享一組參加時裝周的合照,與眾人合照面帶笑容,他如今在忙什麼
馮德倫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低調,並未公開透露近期的工作計劃和安排,我們也不知道馮德倫具體在忙什麼,這些年馮德倫已經開始嘗試轉型當導演,說不定馮德倫如今也在物色新的作品,他雖然轉型當導演,但是也不排斥進組拍戲,遇到合適的角色他也不會排斥,如今馮德倫對於事業的追逐並沒有那麼強烈,對於工作的態度也比較佛系,他的工作時間也相對比較自由,這次他現身時裝周看起來心情很好,與眾多友人合照的畫面,狀態看起來也非常不錯。
如今對於馮德倫來說,最重要的是作品的質量,他不追求作品的數量,只要是合適的作品就會加盟,馮德倫這些年變得低調很多,不管是工作還是家庭都非常低調,具體的工作安排還要等馮德倫工作室官宣,你們期待馮德倫的作品嗎?
⑦ 陳可辛導演都有哪些作品
好多作品我知道以下這些作品
陳可辛出生於1962 年的陳可辛,十九歲便執導其首部電影作品《雙城故事》。1990 年初期,陳可辛與曾志偉連手創立 UFO 電影公司 , 製作了一連串賣座作品 同時贏得好評如潮 , 包括《風塵三俠》《金枝玉葉》、《甜蜜蜜》等。
由於本片是陳可辛進軍內地的首部作品,片中不僅有 「 戲中戲 」 ,還有大量歌舞表演,陳可辛坦言壓力巨大。他說之所以選擇拍歌舞片是因為想拍出 「 大電影 」 的感覺, 「 我發現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都是一些耗資巨大、充斥動作和特效的影片。但我不善於拍動作片,所以選擇了歌舞,它是包裝影片的華麗外衣。 」
你知道哪些,留言評論
⑧ 宮崎駿的代表作有哪些
1,《龍貓》
《龍貓》是由宮崎駿執導,日高法子、坂本千夏、糸井重里配音的動畫電影,於1988年4月16日在日本上映。高清重製版於2018年12月14日在中國公映。
2,《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初井言榮、寺田農等人配音。該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3,《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
4,《哈爾的移動城堡》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繼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之後,在2004年冬推出的作品。該片於2004年11月20日在日本上映。
5,《風之谷》
《風之谷》(英語: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改編於宮崎駿的同名漫畫,宮崎駿擔任影片的導演,島本須美、納谷悟朗和松田洋治聯袂獻聲。影片於1984年3月11日在日本上映。
⑨ 鄧化鳴的簡介
個人作品:影視:
鄧化鳴導演的影視項目拍攝與合作:
上海電影製片廠,《大刀記》,主要演員和楊在葆,李瑋合作影片用名許超(飾少年賈玉圭);
上海電影製片廠,《雪花栗子球》,主要演員和顧也魯等合作;
長春電影製片廠,《東方大魔王》,主要演員和常貴菊,韓非合作;
長春電影製片廠,《藍鯨緊急出動》,主要演員和朱時茂合作;
廣西電影製片廠,《飛人浪漫曲》,主要演員和上海雜技團合作;
鄧化鳴導演是中國首批電影電視連續劇富有創意的知名導演
創作拍攝電影電視連續劇,代表作品:輕喜劇《車遇》《智斗惡蛟龍》等優秀作品
綜藝:
鄧化鳴策劃編導的大型演唱會及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作品:
先後代表上海文化局前往湖南長沙「大華天」及「龍美」國際俱樂部的開張策劃。
湖北和平大劇院,演出部經理,藝術總監編導及總策劃。
四川成都「俄羅斯大劇院」演出部經理,藝術總監及總策劃。
上海「夜巴黎」,藝術總監等全國大場編導及總監。
上海外灘「明星之夜」總策劃及總導演
曾與中國文化示範基地「金海岸」娛樂集團項目合作。
著名廣東南國時裝模特藝術團在上海市政府禮堂隆重公演導演。
全國著名大型歌舞秀;「環游世界」總編劇,總導演;
江西體育館,滕格兒,瞿穎,唐朝樂隊,「黑鴨子」大型演唱會策劃人;
上海演出家協會舉辦的國慶56周年「群星薈萃迎國慶」大型特別演唱會,總導演;
鄧麗君經典歌曲金秋演唱會策劃人,
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合作「寵物來了」熱門欄目合作者;
明星:毛阿敏,董文華四川演唱會,藝術總監;
明星:馬郁浙江歌友會,總策劃;
2007中國台州電視台合作「四海和風」大型演唱會策劃人;
香港影星顏仟汶上海超級歌友影迷見面會總策劃。
中國大戲院歌唱中華民族大型綜藝晚會總導演等
眾多明星參與的中國喜臨門大型樓盤開市「鏡湖之夜」大型慶典活動策劃及導演.
策劃公司和日資單位合作中國第七界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日立公司參展活動.
策劃由世界體育明星參加的冠豐杯大型高爾夫比賽活動慶典.歷界中國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演出策劃及導演。
政府投資的蘇州市觀前街步行街落成,慶典活動系列導演。
2007年:與東南衛視合作「星隨舞動」總決賽欄目;華裔女星:希亞2007上海歌友會總策劃等.。
2010年:在上海音樂廳舉辦的「榮耀09,輝煌10」大型晚會導演。
2010年,鄧化鳴導演執導世界重量級選美賽事:「2010地球小姐」環保大賽這是一項弘揚生態文明,倡導環保意識的比賽,這是集時尚與健康為一體的比賽,她就是MSS EARTH「地球小姐」世界環保大賽。2010年,世博之年2010地球小姐環保大賽,將來到時尚動感、魅力四射的上海,再度掀起一股自然的美麗風暴!世界綠色環保大賽中國上海總決賽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標志著該項賽事全面啟動,主辦機構正式發出環保美麗使者徵集令!我們期待時尚靚麗的你為世界為自然增添一抹亮色!
2011年:在藝海劇院上海文廣演藝中心,
上海滑稽劇團「悅亮脫口秀」綜藝晚會導演兼主持人。
2012年:東方旗袍模特大賽編劇導演
東方旗袍模特大賽總決賽頒獎晚會任總導演兼主持人。
2012年:在上海音樂廳「在路上——馬曉暉二胡獨奏音樂會」任現場導演。
⑩ 王潮歌簡介出生年月年齡多大
王潮歌著名導演觀印象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印象系列」 總導演、總編劇。代表作:大型現代舞劇《乘願再來》、原創歌劇《秦始皇》、「印象系列」演出:《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 、《印象海南島》 、《印象大紅袍》 、《印象普陀》、《印象武隆》《僅見平遙》 《印象國樂》
王潮歌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導演專業,曾執導過數十部舞台劇。是中國當代最具創新意識的舞台劇導演。同時還被譽為中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導演王潮歌與張藝謀、樊躍共同開創了中國實景演出之先河,成為業界知名的「印象鐵三角」。
《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 《印象西湖》 《印象海南島》 《印象大紅袍》 《印象普陀》等「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皆已成為當地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範本,同時,因其多元化的個人藝術風格與前沿創意倍受媒體、藝術界及高端商業品牌的青睞。
"每一次都是新的」是王潮歌導演作品的又一特點。旺盛的、不枯竭的創作靈感,使她成為評論家筆下的"最具創新精神的導演」。
王潮歌其實在導演圈裡出名較早,2000年王潮歌就紅火了一年,她不僅導演了令人耳目一新的CHIC大型服飾文化晚會《為你而生》而且還導演 了大型現代舞劇 《乘願再來》後來王潮歌還出任了服裝工業協會組織的《春天印象》的總導演及舞美設計,
但這些都並未為世人盡知,充其量不過是行業性的知名度而已。但自2004年成功的導演了桂林「劉三姐印象」大型景觀文藝演出而一炮走紅。節目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極強的個性也使她逐漸走進人們關注的視線之內。
(10)時尚電影導演擴展閱讀
人物軼事
但王潮歌又知道在強勢男人面前偶爾的示弱,表現一點兒美麗女人的嬌柔來換取男人的諒解,對自己的聰明她說:「聰明已不是我的優點了,就像我臉上的痦子,它是我的一個特徵。」這種獨特的聰明也體現了她個性的張揚。
工作之外王潮歌的裝扮很女人很嫵媚,和實景演出導演現場的打扮判若兩人,工作之外喜歡買各種時尚衣服和鞋,臉上用的是各種世界頂級化妝品,作為服裝時尚界的導演自然衣著打扮也同樣引領時尚。在美國大都會導演多明戈主演的歌劇《秦始皇》時,
她48天換了48身衣服,在家裡她專門用一個二十多平米的房間來放衣服,但也只能放一季的,衣服多到她自己都有些內疚,她說買衣服是她減壓的一個方式。
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敗走好萊塢,但這部的電影中服裝的盛大場面的豪華氣勢讓它意外的獲得最佳服裝獎的提名,其實裡面就有王潮歌的功勞。但對於出名和展現自己她又很理智,青歌賽熱播後原生態歌手引起高度重視,
2007央視春晚總導演金越觀看了她執導的《印象·麗江》的演出,對其中的原生態節目很感興趣,但王潮歌卻理智的對金越表示,節目是外景形式很難進入演播廳里來婉拒,這種與很多人挖空心思進春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現了王潮歌的理智。
但對於出名和展現自己她又很理智,青歌賽熱播後原生態歌手引起高度重視,2007央視春晚總導演金越觀看了她執導的《印象·麗江》的演出,對其中的原生態節目很感興趣,但王潮歌卻理智的對金越表示,節目是外景形式很難進入演播廳里來婉拒,
這種與很多人挖空心思進春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現了王潮歌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