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用電影主角的態度對待生活

用電影主角的態度對待生活

發布時間:2022-12-20 15:58:16

① 一部考驗承受力的電影,充斥著憤怒和絕望,大象為什麼席地而坐

一部十分考驗觀看者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非常個人化的電影,全片充斥著偏執的憤怒和絕望。導演本有可能成為國內新生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大象為什麼席地而坐?也許是因為我們都被困在自己的圈子裡,即使能看見圈子外的風景,也不曾想過自己能過上圈子外的生活。誰不曾是那隻動物園里圈養的圓滾滾。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這個故事太真實了,就是我身邊發生過或在我成長過程里看到過的,電影中的那些事件對峙、心理對峙,沒有生活經驗和內心思考過的人是做不出這樣的電影的。影片對北方土地上某種日常生活的非理性、深入脊髓的戾氣、只有人情沒有法理的荒誕,以及某種黑社會式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架構,招招中的,處處驚心,絕望而柔軟。無論是粗糙的混音還是略顯稚嫩的台詞,遠算不上完美的作品,但調度與運鏡實在是太出彩了。這幾年不少國內獨立製作都喜歡去塑造這種一片死灰、喪到極點的環境,這部片無疑是最成功的。

② 紀錄片《生活萬歲》引起了你對生活的哪些思考

這部紀錄片把鏡頭聚焦在15個普通人身上,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記錄了他們的生活。有夜店舞女、街頭賣唱的盲人夫妻、在拉薩騎人力車的老人......你會發現他們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他們很多時候也會有抱怨,也會有疼痛,但是他們都在堅持著,甚至他們在逐漸學會適應困難,在酸澀的日子裡,依然笑得很燦爛。他們的生活過得不好,但是活得問心無愧,拉薩的老人努力招呼客人,多拉幾車人;賣場的盲人夫妻晚上一點點摸著錢,開心地算著一天賺了多少錢。

其實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平安順暢,但是如果真的有不幸降臨,也希望能夠如紀錄片里的他們一樣,用足夠的勇氣應對一切,有樂觀的心態對待一切。這部紀錄片拍的樸素、自然,還原了人們生活的本來面貌。

尾字幕寫下的那段話:「活著特別好,特別有趣,可以體會苦,然後特別甜,有愛和被愛的滋味,人只能活一次,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要特別珍惜地活!你比每個人都幸福。」生活不易,偶爾發個牢騷發泄一下說說喪氣的話,然後昂起頭,繼續盡情地生活。

③ 怎麼看待把生活當電影過的人

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這種人他的生活態度更樂觀一點,他覺得人生其實不就是一場電影嗎?不就是一個拍戲的過程嗎?有朋友來自然就有朋友去,他是一種非常樂觀豁達的生活情懷,但是有另外一個負面的影響,就是他覺得人生是虛幻的,是不現實的,他有的時候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缺乏持久性的動力。

④ 有人一輩子在影視劇中演配角,但卻是生活的主角,如何正確看待主角和配角

在影視劇中,配角和主角都需要人來扮演,正是因為有主角故事脈絡才能從頭到尾貫通,正是有配角故事才更加豐富和精彩,主角的人物性格才能得到充分展示,顯得更立體。主角和配角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是主角往往被人記住,配角常常被人忽視。但也有一些配角,我們會永遠記住他,比如香港黃金配角——吳孟達。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對於大千世界來說,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配角,渺小、不值一提,但是在我們心中我們是永遠的主角,擁有掌控自己的絕對力量。但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對社會的發展都起到量變引起質變的作用,所以不要小看自己,要相信自己,你就是主角。

⑤ 渴望成名卻活在自我中,《楚門的世界》給予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好看的一部經典電影,很多人在看了之後有非常多不同的感觸。大家對於《楚門的世界》中的這個主人公更多的並不是可憐,而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一、《楚門的世界》帶給我一種對待生活那種樂觀積極的態度。

要說《楚門的世界》給我的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呢?我覺得是一種對待生活那種樂觀積極的態度。我們知道《楚門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一直都活在謊言中,他周圍的人都是一群演員,而他卻渾然不知,就連自己最愛的妻子也是演員,而且自己的生活24小時都被監控著,並且放在節目上去播。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其實讓人看了之後非常有感觸。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⑥ 人生的電影只有自己才是主角,如何才能讓自己演繹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活的像電影裡面精彩瀟灑自在,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最真誠的一個道理卻是你自己才是自己人生電影裡面的主角,別人替代不了你,也不能演繹出你的萬分之一,但是怎麼樣才能夠把控好自己?人生電影的主角人設以及歷程,這就需要靠你自己去演繹!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眼睛去發現真善美!人生這個電影,除了需要你自己作為主角,自然也需要各種各樣的配角,以及其它的活體生命去豐富你電影裡面的載體,所以以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要用心的去感受生活,去體會人間的酸甜苦辣,然後用眼睛去發現人間最真實的情感,這樣才讓你能夠演繹出不一樣的人生,也能夠讓你這人生的電影更加的豐富多彩!

⑦ 電影《1917》有什麼創新之處

關於今年的奧斯卡獎,有人很為《1917》感到惋惜,雖然這部電影得到了10項提名,但最終只獲得了“最佳音效”“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3大獎項,其實,能獲得三項大獎,《1917》已經達成了預期,因為它採用了諸多創新方式,本就存在失敗的風險。


夾雜著史實與情懷的《1917》,讓觀眾走入了世界大戰里的某一天,我們就像兩個士兵一樣,並不清楚一路上會遇到什麼,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刀槍不入的法寶,沒有大無畏的英雄精神,最後甚至連軍糧和武器都沒了,只能抱著忐忑的心,在樹林中唱著歌,一起走過眼前的殘酷。

⑧ 《床墊里的百萬歐元》:生活態度,決定人生高度

昨晚閑來無事,看了一部冷門但好看的電影《床墊里的百萬歐元》。

本片大致講述的是一位八十歲的老人把自己一生的積蓄——一百萬歐元都藏在了自己睡的老舊床墊里,可這個床墊卻被子女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扔了。在老人將這張床墊中藏著百萬歐元的事情告訴子女後,一家人展開了一場「翻天覆地」尋找床墊的行動......

故事的開始,子女們趁著老人不在家的時間對家中進行了一番「改造」,讓老人的房子變得干凈整潔。雖然嘴上是說想讓老人住得更加舒適,但背後卻讓人感覺是為了等老人去世後讓這棟房子能賣個好價錢。

為了分得老人「僅剩」的財產,兄弟姐妹們在老人家裡給自己騰了個住的地方。

這部電影巧妙之處在於,雖然它想告訴你子女與老人關於財產的現實矛盾,但卻沒有用現實當中那些子女為了爭奪財產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來的場面來展開,反倒是用眾多戲劇且幽默的片段來描述這個現象。

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

這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老人回到家中發現自己住了幾十年的家突然變了個模樣,一時間感到非常驚訝。在兒女們熱情地帶老人參觀「新家」時,老人的目光通過鏡頭定格在了客廳牆上新裝的空氣清新劑標語:Life is a breeze.(生活如清風)之上。

當老人告訴子女們自己把所有積蓄藏在那張破舊的床墊里時,子女們先是以為老人在開玩笑,但老人認真的態度讓大家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令我驚訝的是,當老人知道自己藏在床墊里的那些辛苦攢了一輩子的錢被子女當作垃圾扔掉之後,雖然內心非常憤怒,但表面上還是顯得很平靜。

可幾個子女卻個個像自己的存款不翼而飛了一般表現出悔恨和驚訝的神情,於是眾人魚貫而出,都想找回那張藏著百萬歐元的床墊, 只留下了老人和孫女艾瑪站在原地。

「沒想到一向清貧的老人竟然為大家留了這么多財產,這要是找到了,每個人的生活都不用愁了!」他們的心裡可能是這樣想的。

也就是在這段劇情中,我明白了「生活如清風」的含義。

中間的劇情就不多透露了,來聊聊末尾與開頭呼應的一個場景。

歷經困難,床墊戲劇般地被成功找回。於是子女們一個通知一個,紛紛前來接力著搬運床墊,於是在大街上就出現了一群人舉著一張破舊的藍白色床墊狂奔的場景。

最後眾人終於來到老人家門口,把床墊放在身前,自己躲在床墊的後面,給了老人出其不意的驚喜。

老人站在門口迎接他們——看著自己的積蓄被找回,自然非常高興。

見到老人,眾人興奮地向她展示著失而復得的床墊,同時也在暢想著以後的幸福生活。此時他們的手仍搭在床墊上。

隨後,眾人抬著床墊一路歡呼地經過老人身邊,進了老人的家中。

此時又只剩下老人和孫艾瑪,還有住在老人家中的舅舅站在原地......

看完這部影片,我才發現這種老人與子女的關系,並沒有因為國家的文化差異而產生什麼不同。

這讓我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則新聞:一位老人因為營養不良,在家中准備起身的時候突然摔倒,一頭撞在了前面的桌角上。老人有五個子女,子女們商量好了每家輪流照顧老人,負責老人的一日三餐。

可真實情況是,每個子女早上來做一頓飯,中午就走了,所以老人一天只能吃到一頓早飯,中午和晚上只能吃早上的剩菜。時間一長,身體當然吃不消,最後連路都走不穩了。

很多年前,老人可以把五個孩子養育成人;可幾十年後,五個成年人竟然照顧不好一位老人。

回想起電影中的劇情,在子女們不知道老人有一百萬歐元的存款之前,大家都因為忙著各自的生活,對老人表現得不大關心。當艾瑪受母親的囑托去看望老人時,看見佝僂的老人獨自在家中的倉庫里用鏟子鏟著冬天用的煤塊,再提著桶慢慢走出倉庫。

可在尋找床墊的過程中,大家幾乎每天都會聚在老人的家裡,期間還為老人舉辦了一次隆重的生日派對。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認為這個家庭中的子女非常自私勢利,頗有「家中十年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味道。

但在看了三個子女的生活後,我才知道原來一個人的生活狀況,決定了他對待身邊人的態度。

子女四人中只有艾瑪的媽媽有著正式的工作,其餘三人都在靠著政府的救助金度日。

當一個人為了生計發愁,整天精打細算地摳著零錢生活,為了得到小惠小利而違背自己的內心,自然也會改變對生活的看法。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在無所事事中抱怨著生活的不公,期待著一張藏著百萬歐元的床墊從天而降。

而就是在他們碌碌無為的時間里,有些人卻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到達他們永遠無法企及的高度,最後在人生暮年能夠坦然面對流逝的年華。

子女三人對待母親的這種態度,到底是因為艱難的生活導致他們變得自私現實,還是因為他們自私現實的態度,造成了他們現在的生活。

這部電影讓我思考著,雖然淡然處事、腳踏實地,可能並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顯著的變化,但斤斤計較、坐享其成一定會讓我們的生活越變越糟。

所以,生活最好的狀態應該就是如一縷清風吧,不僅能給人帶去清涼,還可以自由自在地掠過山間,拂過天際,不必為天空之下,黃土之上的瑣事困擾。

淡然樂觀、腳踏實地,才是對待生活該有的態度。

其實最初想看這部電影,完全是因為被女主的顏值吸引了。

⑨ 從三個角度談談《哈爾的移動城堡》的電影內核以及對生活的感悟

導語:「希望能夠藉助更具深度的作品,以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宮崎駿

日本有這么一位老人,他被譽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他的一生創作過許許多多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他探討過 人與自然,親情和愛情,還有戰爭。

在他的動漫世界裡主角大部分都是像《千與千尋》里的小孩子,但也可能是像《起風了》里的年輕人,而《哈爾的移動城堡》則是宮崎駿老爺爺第一次以老人作為主角的電影。

在創作《哈爾的移動城堡》時,宮崎駿爺爺就曾說過:"這是我嘗試為老年人創作的一部動畫片。"我認為這也是宮崎駿爺爺為自己創作的一部動畫片。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老爺爺繼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之後,在2004年冬推出的作品,該片改編自英國耳洞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該片曾獲12次提名,8次獲獎。

《哈爾的移動城堡》講述了變成老奶奶的蘇菲,無意間進入哈爾的移動城堡,結識哈爾。憑借勇敢幫助哈爾找回自己的心,並解除自己魔法,最後與哈爾在一起的故事。

接下來我將結合宮崎駿本人從愛、勇氣與希望這三個角度解讀《哈爾的移動城堡》,並基於電影的故事情節,談談對生活的思考。

宮崎駿曾說過:"《哈爾的移動城堡》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

相信很多人都只看到了電影中蘇菲和哈爾的愛,可我卻在電影中看到了三種愛。

蘇菲:對哈爾的一見鍾情的眷戀之愛

哈爾:對蘇菲日久生情的依戀之愛

稻草人:對蘇菲陪伴左右的守護之愛

蘇菲對哈爾的一見鍾情的眷戀之愛:

蘇菲對哈爾是一見鍾情的開始,以母愛般的眷戀結束

蘇菲第一次見到哈爾是怎麼樣的:在一條僻靜的街道上,蘇菲碰到兩個調戲她的士兵,哈爾忽然出現,手指一點,就替她解了圍。

因為荒野女巫的手下追趕他們,哈爾拉著蘇菲騰空而起,兩個人踩著舞曲的節拍凌空緩步前行,把世間繁華景象踩在腳底。蘇菲像做夢一樣隨霍爾降落陽台,哈爾手一揮,飛墜而下,消失不見了。

電影看到這一幕時,我想起了《大話西遊》里朱茵扮演的紫霞仙子說的一段話:"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來娶我。"

這樣的人,這樣的場景怎麼能不讓一個少女淪陷呢!

年輕樣貌的蘇菲對哈爾無疑是一見鍾情,可是當蘇菲變成老太婆進入城堡,作為城堡清潔工和哈爾共同相處時,總感覺變成了 母親對兒子的眷戀之情。

看到房間臟亂差時,拿著掃把兇狠打掃的樣子;想到哈爾虛弱時,深夜走到哈爾床前對哈爾說話關懷的語氣;知道哈爾不願參戰時,向魔法師薩麗蔓據理力爭時強硬的態度。尤其是薩麗曼那句意味深長的話---"您是不是愛上你兒子了?"

似乎都在說明蘇菲對於哈爾 既有戀人的愛,也有母親的愛。

哈爾對蘇菲日久生情的依戀之愛:

而哈爾對蘇菲則是日久生情的開始,孩子般依戀結束。

有人說哈爾對蘇菲也是一見鍾情,從童年時代看到蘇菲的那一刻就愛上了蘇菲。但我不這么認為,哈爾初次見到蘇菲,或許只是好奇童年記憶里那個叫自己等他的女孩究竟是怎麼樣的根本談不上一見鍾情,不然怎麼解釋在後面的劇情里哈爾從沒有試圖去找過年輕的蘇菲(哈爾不知道蘇菲變老了)。

我相信哈爾是在後面與蘇菲相處的過程中,被在自己最脆弱時細心照顧自己的蘇菲;被敢於為了自己當面反駁老師的蘇菲;被在看到自己最難堪的一面後,不僅不嫌棄還心疼自己的蘇菲...

那個善良正直的蘇菲所吸引,日久生情的愛上了蘇菲。

而在哈爾的愛中還添加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之愛

哈爾的房間里有著琳琅滿目的魔法物品,他們就像孩子房間里各色各樣的新奇玩具;因為頭發變成難看的紅色時,對蘇菲似撒嬌般語氣的---"不漂亮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讓蘇菲替自己面對老師時的神態,都像是兒子依戀母親的樣子。

可能你會覺得很莫名其妙,母親對兒子的愛,女孩對男孩的愛,怎麼可以混為一談,但

事實證明這是可以的。

有人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那麼兒子為什麼不能是母親上輩子的情人呢?

電影中除了有戀人之間的愛,還有母子之間的愛,這是因為宮崎駿本人有著強烈的"戀母情結"。

"她生他,疼愛他,管著他。而他也反過來把愛傾注在她的身上,以致他簡直沒有辦法擺脫她,獨自去生活,真正愛別的女人。"——《兒子和情人》勞倫斯

東方人與生俱來的含蓄不允許宮崎駿這么露骨的表達他對母親的愛,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卻將那種愛展現了出來。

《風之谷》:娜烏西卡

《起風了》:里間菜惠子

《天空之城》:希達

《幽靈公主》:珊

《哈爾的移動城堡》:蘇菲

在宮崎駿的作品裡這些女性有老有少,盡管他們年齡,樣貌、性格各異,但你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她們其實都是宮崎駿母親的動漫化。

稻草人對蘇菲陪伴左右的守護之愛:

看電影時,許多人都為蘇菲哈爾之間的愛情動容,而稻草人卻總被遺忘。

其實稻草人的存在,不僅有著推動劇情的作用,更是宮崎駿動漫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稻草人代表的是守護之愛,與這種愛相似的是《千與千尋》中無臉男對千尋的默默陪伴。

當蘇菲在雨中哭泣的時候,靜靜的撐傘;當蘇菲洗衣幹活時,默默的晾衣;當蘇菲遇到危險時,不顧自身安危的保護蘇菲;在知道蘇菲心有所屬時,不打擾的淡然退出...

這些是強大的魔法師哈爾也無法做到的。

張愛玲說過:"每個男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會有兩個女人,至少兩個。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

而每個女人生命中都會有兩個男人,至少兩個。一個是紅玫瑰——她愛的,一個是白玫瑰——愛她的。

在每個女人生命中都會有一個哈爾,你的心神會被他左右,你願意為他獻出自己的一切。

同時每個人心中也會有一個稻草人,他的心神會被你左右,他願意為了你獻出自己的一切。

稻草人的愛沒有哈爾的愛來的轟轟烈烈,卻也是難能可貴的。

感悟:

這是三種愛是不同的卻又是相同的。

他們表現的方式不同,但是他們願意為對方付出的心又是相同的。

看完《哈爾的移動城堡》,我明白了 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並不完美的人。

世界上的愛有很多種,可以是熱烈的,可以是平淡的;世界上的人有很多種,有像哈爾一樣的,有像稻草人一樣的。

"世界這么大,人生這么長,總會有這么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的對待。"——宮崎駿

不要著急,慢慢的向前走,你那個人一定會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在不遠處等著你。那一定是一個你想溫柔對待,你也能被他溫柔對待的人。

勇氣是什麼?

卡耐基說:"勇氣是衡量靈魂大小的標准。"

丘吉爾說: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倘若有了勇氣,人類其他的特質自然也就具備了。

而宮崎駿卻在《哈爾的移動城堡》里給出了另一個答案。

被一個人深深地愛著將給你力量;深深地愛著一個人將給你勇氣。——宮崎駿《哈爾的移動城堡》

勇氣就是愛,准確來說是愛的結晶。

看完電影的很多人對哈爾的印象是:帥,溫柔,很可靠,大長腿,帥,很帥,超級帥!!!

但如果仔細看下來,你會發現哈爾其實是一個會懦弱,會自戀,會沾花惹草,也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普通人。

他擁有強大的魔法,生命卻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他不願意失去自由,卻又不敢反抗國王的命令;他害怕變老變丑,認為不漂亮了,活著沒意思。

這樣的他是懦弱的,所以他選擇了逃避。逃避荒野女巫的追捕;逃避國王的命令;逃避自己的內心...

而蘇菲則是堅韌善良卻又缺乏自信的。

豆蔻年華卻甘願屈居於小小的帽子店,人生沒有目標;明明長相清秀,卻自卑的認為自己不漂亮;年輕的少女外表,卻有一顆90歲奶奶的蒼老靈魂。

後來因為荒野女巫,宛如平行線的兩人開始相交。

在彼此的相處過程中,他們彼此都給予了對方一件名為愛的東西,而這份愛催生了他們以前沒有過的勇氣 。

正是因為蘇菲的愛,哈爾擁有了勇氣,可以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心。他找到了生命的方向,去保護自己所愛的人;他勇敢的面對了自己厭惡的戰爭,反抗戰爭;他不在害怕從前他所畏懼的一切,而是坦然的面對。

正是因為哈爾的愛,蘇菲擁有了勇氣,可以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心。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擁有了自己的主見;她不再因為外貌感到自卑,因為她找到了那個愛她的人;她變得像真正的少女一樣的活潑開朗。

很多人看完電影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蘇菲的外貌總是變來變去的,一會兒變成80歲老奶奶,一會兒又變成18歲少女。

那是因為,荒野女巫給她施的是一種外表隨著心理年齡變化而變化的魔法。

在沒有遇到哈爾之前,蘇菲只是一個空有少女外殼的老奶奶。

在電影里似乎只是哈爾沒有心,因為他用心和惡魔做了契約,但是其實電影中的蘇菲也沒有心。

臧克家在《有的人》里曾說過:"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

而之前的蘇菲和哈爾就像臧克家說的第一種人一樣,人活著,可是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碌碌無為的度過這一生。

直到他們遇見彼此,通過彼此的愛,產生了從前沒有的勇氣,他們才算真正的有了心,真正的活著。

在這個故事中,有奇幻的魔法,帥氣的王子,攝人心魄的美景,還有難能可貴的勇氣。

就像宮崎駿自己說的那樣:" 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著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搏鬥的靈魂。 "

《千與千尋》中勇敢拯救父母的千尋。

《幽靈公主》中勇敢保衛家園的珊

《魔女宅急便》中勇敢成長的琪琪

勇氣一直都是宮崎駿動漫里的主旋律之一。

西漢文學家揚雄說過:" 見字如見人 ",這句話在動漫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勇氣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中,還體現在他本人身上。

出生於飛機製造家族,大學是政治經濟部的,最後卻因為熱愛選擇了動漫。

我相信宮崎駿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家人朋友或多或少是不贊同的。因為這是一個不熟悉的領域,沒有人知道宮崎駿在這個領域會是什麼樣子。但是宮崎駿憑著一腔熱血,勇敢的邁進這個陌生的領域,足足紮根了數十年之久。即使一次又一次說要退休,最後卻又能帶著更優秀的作品回來。

勇氣一直都是宮崎駿必不可少的特質,正是因為勇氣宮崎駿選擇進入動漫的世界,正是因為勇氣宮崎駿創造出一部又一部萬人空巷的作品;正是因為勇氣人生才會變得多姿多彩。

感悟 :

勇氣是愛,愛情的愛,熱愛的愛。

學會擁有勇氣,勇敢面對一切是每個人都應學會的關於一生的事。

宮崎駿的動漫中有著強烈的反戰思想,宮崎駿本人也有著強烈的反戰思想,這是每個宮崎駿迷都知道的事。

但是比起其他人在電影中大段大段的關於戰爭場面的正面描寫,宮崎駿動漫更多的則是採用以側面描寫為主,反面描寫為鋪的手法。

比如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比起哈爾在戰場上廝殺的場面,更多的是寧靜小鎮上空飛翔的戰斗機,工廠上冒著的黑煙,國家徵招魔法師...

戰爭真的是一個特別讓人討厭的東西,它像一個小偷一樣,偷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偷走了無數人的家;偷走了一種名為幸福的東西...

但是它沒有偷走希望,它也偷不走希望。

電影中的哈爾為了保護無辜的百姓,一次又一次的耗盡魔法和敵人拼搏。追求和平,即使知道不為國家效忠的魔法師會受到懲罰,也選擇逃避國王的邀請甚至拒絕。

他相信戰爭結束,相信和平會到來,即使那可能很遙遠。

這樣的相信成了一種希望。

但正是這一點的希望撐起了哈爾這個本來有些懦弱膽小的魔法師,一次一次的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打推敵人,保護無辜的居民。

用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做著偉大的事,這可能就是宮崎駿動漫男主角最讓人著迷的一點吧!

記得電影《流浪地球》里有這樣一個場景,韓朵朵在上課時老師問他們:"希望是什麼?"班長站起來深情並茂的說:"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

韓朵朵聽到這句話只是感到可笑,因為在這之前,韓朵朵根本不相信希望這種東西。

可是隨著電影的劇情發展,韓朵朵一行人被困,大家都消極的等待死亡的時候。

韓朵朵站了起來,她說:"我以前根本不相信希望這種東西,但是現在 我相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

因為她經歷磨難她明白了,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這不僅韓朵朵的想法,這也是宮崎駿本人的想法。

曾經有人總結過宮崎駿電影的七大要素

成長的少女

夢幻的飛行

必不可少的萌物

攝人心魄的美景

久石讓的音樂

人與自然的優思

反戰思想

正是這七大要素相互協調融合,成就了宮崎駿的動漫王國。

但是我想他忘了一點,那就是不滅的希望。

《龍貓》中對溫馨生活的希望

《幽靈公主》中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希望

《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對和平的希望

" 希望能夠藉助更具深度的作品,以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宮崎駿

不管你認不認同,小清認為宮崎駿他做到了。

用動漫的方式,在孩童的心中播撒下美好的種子,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

感悟:

據不完全統計過從二戰結束到今天,全球只有26天沒有戰爭。

戰爭永遠是一個惡魔,無時無刻不侵擾著人類。但是在大地布滿戰爭創傷的時候,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希望,不滅的希望。

戰爭終會結束,而希望永在 。

結語:

宮崎駿用《哈爾的移動城堡》告訴了我們愛、勇氣與希望。而這也是現在的我們,現在的中國所需要的。

在疫情之下,我們需要愛。

珍惜這段待在家的時光,陪伴自己的家人,讓家人感受親情的愛。

向被疫病折磨的人,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讓第一線人員感受來自五湖四海的愛。

在疫情之下,我們需要勇氣。

勇敢的面對可怕的病毒,戰勝它。

勇敢的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糾正它。

在疫情之下,我們需要希望。

希望所有人都健康,中國早日戰勝病魔。

希望明天又會是美好的一天。

⑩ 《人生大事》給人的感受更多是溫情和治癒,我們該如何積極地去面對生活

想要積極的面對生活,大家首先要變得更加勇敢才行。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大家接受眼前發生的所有事情,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讓大家的心態得到調整。而且大家也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話才會讓大家變得更開心。

如果心態一直沒有辦法得到調整的情況下,大家會覺得生活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而且在生活的過程當中,大家也會變得特別勞累,甚至還有一些人會變得特別暴躁。所以說積極的面對生活非常的重要,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讓大家慢慢的成長。想要積極的面對生活,大家也要有改變的勇氣,同時還要改變自己的缺點。在改變的過程當中,大家會發現世界也會變得特別美好。

閱讀全文

與用電影主角的態度對待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獅心是哪個國家電影 瀏覽:810
國外電影怪物吸食腦子 瀏覽:45
時光冒險的電影2015年 瀏覽:567
俄羅斯導彈鎖定飛機電影 瀏覽:156
韓劇電影第一次觀看 瀏覽:823
俄羅斯電影最後一擊 瀏覽:398
劉德華拍過的客家話電影 瀏覽:11
哪裡可以看遙遠的黑熊山電影 瀏覽:317
電影俄羅斯方塊找寶藏 瀏覽:66
和平怎麼看電影 瀏覽:8
電影的影怎麼寫怎麼寫草書怎麼寫 瀏覽:317
泰國禁異電影完整版 瀏覽:954
動漫電視劇有哪些愛情電影 瀏覽:4
2016年比較火的動畫電影 瀏覽:424
2016值得看的泰國電影 瀏覽:279
韓國電影有夫之婦3 瀏覽:446
七十年代草原老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930
銀海元隆電影院 瀏覽:653
魔獸電影是3d嗎 瀏覽:863
美國總統電影合集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