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MKV格式的電影容量這么大
因為MKV文件格式本質是Matroska多媒體容器文件,Matroska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容納多種不同類型編碼的視頻、音頻及字幕流,甚至囊括了RealMedia及QuickTime這類流媒體,可以說是對傳統媒體封裝格式的一次大顛覆!它現在幾乎變成了一個萬能的媒體容器,目前它所能封裝的視頻、音頻、字幕類型包括:
AVI文件,包括採用DivX、XviD、3ivX、VP6視頻編碼,及PCM、MP3、AC3等音頻編碼的AVI
RealMedia文件,包括RealVideo和RealAudio
QuickTime的MOV及MP4視頻
Windows Media文件,包括ASF、WMV格式
MPEG文件,包括MPEG-1/2的M1V、M2V
Ogg/OGM 文件,包括Ogg Vorbis、OGM、FLAC文件
Matroska Media文件,包括MKV、MKA、MKS文件
WAV、AC3、DTS、MP2、MP3、AAC/MP4音頻
SRT、USF及SSA/ASS文本字幕
SubVob圖形字幕,後綴為IDX、SUB
BMP圖形字幕,以一組BMP圖片及時間碼構成的字幕 。
此外,Matroska文件中還可包括章節、標簽(Tag)等信息,甚至還可加上附件!需要指出的Matroska所謂的封裝AVI、RM、MOV等媒體,但它並不是簡單將它們不加改變的合並到Matroska中,而是將它們的音視頻流進行了重新組織。
(1)哪個電影文件大擴展閱讀:
MKV兼容性:
avi的出現已經超過了10年,漸漸體現出老態了,除了近年通過VD可以擁有2個音軌,沒有其他的改進。
ogm的出現,標志著多音軌格式的出現,可以合成8個以上的音軌,音頻上自然也多了ogg這個格式,重要的是可以「內掛」字幕;
老外稱為「軟字幕」,可以任意開關,可以「內掛」8個以上的字幕,美中不足的是僅僅支持srt格式,並且不支持Unicode,對亞洲字元支持嚴重不足。
還有一個就是Chapter功能,可以自定義段落,播放時就可以選擇了。是不是越來越像DVD啦?但是當時的ogm源碼是不公開的,就那麼幾個人在開發,自然進度慢了,前一陣幾乎陷入了「死亡」。最近宣布公開源碼,加入Open Source行列,重新開始開發。
② 電影容量越大的一定越清晰嗎
電影的清晰度和文件格式息息相關。最常見的格式是RMVB,其大小通常在500MB以內,大約200到300MB,足以滿足日常的觀看需求。稍微清晰一些的格式則多為AVI。而對於高清電影,常見的格式是MKV,文件大小可能達到幾GB,甚至十幾GB。這樣的格式確實非常清晰,不過,其性價比卻相對較低。如果只是在電腦上觀看,RMVB已經足夠。
需要注意的是,電影文件的大小並不能直接決定其清晰度。現在,隨著壓縮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在佔用更少內存的情況下,觀看更加清晰的電影。這得益於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文件壓縮變得更加高效,從而提高了觀影體驗。因此,電影容量的大小並不一定意味著清晰度的高低。
此外,觀看電影的設備也會影響其清晰度。即使文件格式相同,不同的播放設備也會導致不同的觀影體驗。例如,使用更高性能的解碼器和顯示設備,可以顯著提升電影的清晰度。因此,在選擇觀看設備時,也應考慮其性能和兼容性,以獲得最佳的觀影效果。
總而言之,電影的清晰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文件格式、壓縮技術以及播放設備等。因此,在選擇觀看電影時,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獲得最佳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