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電影《
長江位於我國的南方地區,主要流經濕潤地區,流域內大部分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長江流域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長江自古以來就有「黃金水道」的美譽.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達7萬余千米,貨運量佔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我的祖國》中「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是對長江流域農業特點和航運價值的生動寫照.
故選:D.
B. 電影上甘嶺中的一首著名歌曲是什麼
我的祖國
影片《上甘嶺》插曲
歌手:宋祖英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2)一條大河波浪寬是什麼電視劇電影擴展閱讀:
《我的祖國》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郭蘭英演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1989年,喬羽、劉熾、郭蘭英憑借該曲獲得第一屆金唱片獎。
宋祖英,苗族,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專業畢業,內地知名名歌女歌手,連續24年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全球唯一一位連續放歌世界盃(2002日韓)、奧運會(2008北京)、世博會(2010上海)、亞運會(2010廣州)、大運會(2011深圳)的歌唱家。
2006年,專輯《百年留聲》獲第49屆格萊美「最佳古典混合音樂專輯」提名獎,2007年獲肯尼迪藝術金獎。10月12日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宋祖英日」。代表作:《辣妹子》、《好日子》、《茉莉花》、《越來越好》等。
C. 上甘嶺電影原型清唱《我的祖國》,這是有多讓人感動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出現在連線鏡頭前時滿頭白發
穿著當初制式的軍裝,胸前的勛章熠熠閃耀
當被問到當年上戰場時是否會恐懼
她的回答平淡而堅定:“不會”
老人說自己只是當時醫務人員中的普通一員
“我沒什麼可驕傲的”
可祖國和人民為她驕傲
也為鐫刻在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烈士英名牆”上的英魂而驕傲
我們並不陌生
在中國幾乎每一個重要時刻
總會響起這個熟悉的旋律
從1956年一直傳唱至今
經典傳唱人金志文懷揣
與歌曲中對祖國江河湖海無比熱愛的共情
再次唱響這首經典老歌
在吸收各種經典版本精華的同時
融入自己獨特的理解
為這首震撼人心的曲目
注入嶄新活力與澎湃朝氣
隨著婉轉悠揚的鋼琴聲緩緩流淌
閉眼就仿若身臨祖國秀美畫卷
波濤奔涌的大河寬闊無際
揚著白帆的船上,艄公的號子不時響起
兩岸的稻花被風吹得簌簌作響,香飄悠長
《我的祖國》歌詞真摯朴實、親切生動
三段歌詞就組成三幅美麗的畫面
分別從“視覺”“聽覺”“嗅覺”
三個方面描繪出栩栩如生的場景
喚起人們深切的思鄉之情
對今年94歲高齡的詞作者喬羽而言
戰爭是殘酷的
但戰士們在面對時
依然擁有鎮定樂觀的精神狀態
正因如此
誕生了《我的祖國》
這樣一首溫情而動人的歌
D. 電影《我的祖國》中唱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指的是哪條大河
電影《上甘嶺》主題歌《我的祖國》,是喬羽的代表作之一。這首歌詞寫於1956年夏天。喬羽寫作時,給這首歌定名為《一條大河》,發表時被編輯改成《我的祖國》。當時《上甘嶺》的導演沙蒙在看到這首歌詞時,曾問喬羽:「你的這一條大河是指的長江吧?」
喬羽回答:「是。」
沙蒙說:「好極了,我沒猜錯。那麼既然是長江,為什麼不用萬里長江或者長江萬里波浪寬,那樣不是更有氣勢嗎?」
喬羽的理由是:長江的確是中國最大的一條江,居住在這個流域的人口也很多,但和全國人口相比仍然是少數。譬如我吧,我是一個北方土包子,過去只見過黃河,沒有見過長江。寫電影《紅孩子》劇本去江西時才第一次看見了它,印象之強烈引發我寫了這首歌詞,但這只是一種引發,而不能替代別人的親身感受。
用「一條大河」就不同了,無論你出生在何時何地,家門口幾乎都有一條河,即使是一條很小的水流,在幼小者心目中也是一條大河,而且這條河上的一切都與你息息相關,無論將來你到哪裡,想起它來一切都如在眼前,因此,我感覺還是用「一條大河」為好。
E. 一條大河波浪寬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創作於1956年,最初給這首歌定名為《一條大河》
F. 求電影《地雷戰》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歌詞
《民兵都是英雄漢》歌詞
作曲:李桐樹、李延生
民兵都是英雄漢
不怕艱苦不怕難
打日本 保家鄉
地雷是咱好夥伴
沒有鐵雷造石雷呀
沒有炸葯自己碾呀
滿山石頭開了花
炸得那鬼子心膽寒
民兵都是英雄漢
不怕艱苦不怕難
打日本 保家鄉
地雷是咱好夥伴
拿起鐵錘拿起鑽呀
山崖石壁把葯填呀
滿山擺成地雷陣
炸得那鬼子飛上天
炸得那鬼子飛上天
詞曲作者資料:
李桐樹,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著作權協會會員、曾任北京民族民間文藝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先進離休幹部」榮譽;2003年被北京市和海淀區先後評為「健康老人」。
多年來,他獨創和合作創作了許多頗受廣大群眾歡迎和喜愛的歌曲和樂曲。代表作有:歌曲《保衛世界和平》、《朱總司令下命令》、聯唱《歌唱英雄黃繼光》、雙簧管協奏曲《女英雄劉胡蘭》(合作)、電影音樂《地雷戰》(合作)、交響詩《風暴》、管樂合奏《葬禮進行曲》等。
李延生,作曲家,祖籍廣東中山。1943年生於延安。現為全國政協委員。
(6)一條大河波浪寬是什麼電視劇電影擴展閱讀:
《民兵都是英雄漢》為1962年上映的戰爭電影《地雷戰》的著名插曲,該曲由我國著名作曲家李桐樹、李延生所作。電影講述了影片講述抗日戰爭期間,膠東抗日根據地村民用土製地雷組成各式各樣的地雷陣沉重打擊日軍的故事。
該曲作為這部經典電影的主題曲,歌頌的正是那時候的人民群眾團結起來,發動智慧,勇敢地對抗日軍侵略者的故事。
《地雷戰》在2014年被翻拍為電視劇,而此曲也作為插曲重新出現在大熒幕上,可見這首經典紅歌的影響力。
G. 怎樣評價電影《金剛川》
電影《金剛川》由管虎編劇並導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歐豪、邱天、周思羽、劉顯達、石昊正等演員聯袂出演。
1950年,志願軍赴朝的首戰在兩水洞打響。電影《金剛川》便講述了在朝鮮戰爭的最後階段,一群正值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國家的故事。70年後,志願軍們有的年邁有的離世,然而“志願軍”精神永垂不朽。志願軍戰士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我們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努力提高自身本領,學成文武藝,雄赳赳,氣昂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貢獻我們這一代人的力量!
H. 《我的祖國》歌曲中「一條大河波浪寬」是指的哪條河
據喬羽老先生親自介紹,當時作曲時原想指定哪條河,後來考慮每個人的家鄉都可能有河,就改成了一條大河,這是泛指,使歌適用范圍更廣,不代表哪一條河
I. 一條大河波浪寬是哪首歌
《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J. 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歌與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出自1956年電影《上甘嶺》主題曲《我的祖國》。1989年,喬羽、劉熾、郭蘭英憑借該曲獲得第一屆金唱片獎。
《我的祖國》歌手:郭蘭英,作詞:喬羽,作曲:劉熾。
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敞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10)一條大河波浪寬是什麼電視劇電影擴展閱讀:
《我的祖國》的創作背景
在1956年,二人再次合作了經典歌曲《我的祖國》。作為一部描寫抗美援朝的電影《上甘嶺》,《我的祖國》要為片中戰役打到最慘烈的橋段配主題曲,這讓喬羽覺得非常棘手。
就在喬羽冥思苦想的時間里,《上甘嶺》的導演沙蒙已經著急得不行,天天到喬羽的屋裡看一趟,看看寫出來沒有,而喬羽卻仍然沒有思路,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長江時的場景,才把歌詞寫了出來。
據喬羽回憶,沙蒙看了半天一直沒有說話,不斷地反復看,最後終於決定,「行,就它了」,拿著歌詞走了。喬羽的歌詞過關後,沙蒙找來了自己延安時代的戰友劉熾,讓他承擔影片的音樂創作。看過腳本後的劉熾大為振奮,欣然接受了創作工作。
接下來便是請誰唱的問題,很多全國著名的民歌手、歌唱家們在試唱了這首歌後,導演和劇組都覺得不滿意。於是沙蒙再次找到了喬羽,喬羽向他推薦了郭蘭英,得到同意後,喬羽離開趕回北京找到了郭蘭英。
於是一個歷史事實形成了:最先唱響《我的祖國》的是郭蘭英,最先播放這支歌的不是電影而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沙蒙的電報請來了喬羽,而喬羽的一句話,讓郭蘭英唱了幾十年的《我的祖國》。《上甘嶺》電影首播儀式結束的時候,放映室里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