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寧浩拍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寧浩拍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07 20:14:40

① 瘋狂的石頭的導演叫什麼是那的人

寧浩 家鄉山西

導演寧浩,1977年出生於中國山西,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寧浩的學生電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獲得了當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中國大學生電影數碼媒體競賽銀獎。寧浩的首部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羅卡洛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並皮祥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入選影片。他的新作《綠草地》入選2004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該片在紐約上映期間獲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

寧浩,一個山西人,一個鋼鐵工人的兒子,一個中專畢業生,一個拍MTV的,一個自稱很悶的人,《瘋狂的石頭》的導演。《瘋狂的石頭》讓寧浩這位在之前僅拍過幾部DV作品的年輕人迅速成為這段時間最被人關注的新銳導演,就像多年前他的老鄉賈樟柯拿出一部《小武》一樣。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寧浩最先喜歡上的是畫畫。他對美術的興趣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歲的時候,他自己回憶,在小時候。很小很小的時候,三四歲的時候,他生了場病,住進了醫院,他和病房裡的小女孩一起看小人書,尚不識字的他很快就把連環畫給看完了,於是就和小女孩一起來臨摹小人書。他父母看到他的「畫作」後,大加贊賞。而此後他父親還手把手教他畫國畫,有意思的是,他父親自己並沒有學過畫畫。寧浩稱他父親是一個非常手巧的人,曾經親手做絕搏了全家的傢具。

曾組建了個樂隊叫「同志樂隊」

直到今天,寧浩對體育運動和電腦游戲一直沒什麼興趣,對於這個1977年出生的「70後」來說,的確有點與眾不同,寧浩稱他並沒有因此覺得被那些狂熱的愛好著體育和游戲的、正在發育的同齡人所孤立,他說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初中畢業,入讀中專時,他身上的荷爾蒙迅速地找到了一個出口:音樂。

念書就像「三級跳遠」

寧浩自稱對學位這樣的東西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的,這樣混了一年左右,寧浩考學了。他解釋道,讀大學只是為了找一個借口呆在北京,否則父母覺得沒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盡管如此,北師大畢業後,寧浩又考上了電影學院,北師握鍵大念的是專科,電影學院是本科,從技校到大專,從大專到本科,這是寧浩在學業上的「三級跳遠」。

拍電影因為一句鼓勵

寧浩在北師大讀的是大專,畢業的時候他拍了個畢業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裡。而《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② 林浩導演的資料

你要找的應該是 寧浩導演吧?
呵呵
寧浩
1977年出生於中國山西,寧浩,一個山西人,一個鋼鐵工人的兒子,一個中專畢業生,一個拍MTV的,一個自稱很悶的人,《瘋狂的石頭》的導演。《瘋狂的石頭》讓寧浩這位在之前僅拍過幾部DV作品的年輕人迅速成為這段時間最被人關注的新銳導演,就像多年前他的老鄉賈樟柯拿出一部《小武》一樣。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寧浩最先喜歡上的是畫畫。他對美術的興趣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歲的時候,他自己回憶,在小時候。很小很小的時候,三四歲的時候,他生了場病,住進了醫院,他和病房裡的小女孩一起看小人書,尚不識字的他很快就把連環畫給看完了,於是就和小女孩一起來臨摹小人書。他父母看到他的「畫作」後,大加贊賞。而此後他父親還手把手教他畫國畫,有意思的是,他父親自己並沒有學過畫畫。寧浩稱他父親是一個非常手巧的人,曾經親手做了全家的傢具。
曾組建了個樂隊叫「同志樂隊」
直到今天,寧浩對體育運動和電腦游戲一直沒什麼興趣,對於這個1977年出生的「70後」來說,的確有點與眾不同,寧浩稱他並沒有因此覺得被那些狂熱的愛好著體育和游戲的、正在發育的同齡人所孤立,他說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初中畢業,入讀中專時,他身上的荷爾蒙迅速地找到了一個出口:音樂。
念書就像「三級跳遠」
寧浩自稱對學位這樣的東西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的,這樣混了一年左右,寧浩考學了。他解釋道,讀大學只是為了找一個借口呆在北京,否則父母覺得沒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盡管如此,北師大畢業後,寧浩又考上了電影學院,北師大念的是專科,電影學院是本科,從技校到大專,從大專到本科,這是寧浩在學業上的「三級跳遠」。
拍電影因為一句鼓勵
寧浩在北師大讀的是大專,畢業的時候他拍了個畢業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裡。而《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1999年,他在Channel[V]做電視記者,專門采訪歌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他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拍攝了朴樹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
寧浩的學生電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獲得了當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中國大學生電影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2003年北影畢業前,寧浩自己出資,一人擔任編劇、導演、攝影,回家鄉山西執導了首部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羅卡洛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亞洲數碼競賽」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入選影片。
2003年6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作為一名年輕導演,拍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為此寧浩拍了不少電視劇掙錢,在風靡全國的熱門電視劇《中國式離婚》中,寧浩擔任了執行導演。
2004年他的新作《綠草地》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該片在紐約上映期間獲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綠草地》是寧浩「報師恩」的一部作品:他的老師策劃了這個項目,故事要有三個關鍵字——農村、兒童、乒乓球。2004年7月,寧浩到內蒙古大草原選景,一切工作就緒時,從北京傳來壞消息,原定的投資方出了問題。寧浩設法一邊穩住劇組,一邊與製片人算賬:原計劃膠片拍攝預算140萬元,換成高清晰度錄像大約只要50萬。寧浩給妻子打電話:家裡還有多少錢?10萬多,全拿出來,加上製片人的10萬元,先拍了再說!寧浩跟劇組交了底,影片開機了,但許多人選擇了離開。 這個「窮酸」的劇組只有4輛車,每天故障不斷。攝影師不得已回北京把自己的切諾基開來,擔當交通主力。拍攝第三天,運送演員的麵包車翻在深溝里,一孩子胯骨骨折,頭上縫了6針;一女演員鎖骨骨折……艱苦而多舛的拍攝,令又一批劇組人員離開。令人驚訝的是,劇組仍保持了相當的效率,他甚至把一些尷尬遭遇變成了影片里趣味橫生的細節。影片《綠草地》入選柏林電影節展映,後又參加了去年的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角逐。電影放映結束後一位外國觀眾對寧浩說:謝謝你的電影,它讓我忘記了時間。
2006年得到廣泛好評的低成本影片《瘋狂的石頭》使寧浩名聲鵲起。
劉德華組建「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後,開啟「亞洲新星導」計劃,資助6名亞洲年輕導演拍電影。在內地導演中,劉德華原本看中陸川,但《可可西里》一路得獎,陸川已經走紅,劉德華覺得名額應該給更需要機會的導演。恰好《綠草地》參加去年的香港國際影展並獲獎,這個27歲的年輕人引起了劉德華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個那麼悶的故事講得這么精彩,很難得。而且一見面,我就被他迷倒了。」於是,劉德華投資寧浩拍攝了《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地道的商業娛樂電影:一個職業大盜和三個小偷,加上一個不怎麼專業的保衛科長,為了一顆價值連城的翡翠玉石,發生了一場瘋狂的爭奪戰……這種交叉敘事、黑色幽默中帶著幾分諷刺、深具後現代意味的作品,在內地乃至港台都很少見。全片採用四川方言,寧浩也借用一個「扯」字來概括影片的風格,他介紹說:「劇本創作差不多花了4個月時間,我們一共四個編劇,每天住在一起聊天,把能想到的奇怪但合理的元素集中起來,最終形成了劇本。」
作品及獎項
2004年 《綠草地》(導演/編劇)
入選2005年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新電影單元
入選2005年第2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莫斯科國際兒童電影節金天鵝大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被評為最受觀眾歡迎影片
釜山國際電影節CJ娛樂公司選定大獎
西班牙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共入圍參展國際上五十多個電影節
由德國巴伐利亞發行公司發行,已經在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進入院線放映。
2003年 《香火》(導演/編劇/攝影)
2003年第4屆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2003年第56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錄像競賽單元
2004年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數碼單元金獎\香港藝術中心「2004年度好電影」獎
2004年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2004年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2004年德國慕尼黑國際電影節
2004年第4屆台灣南方影展
2004年奧地利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2003年悉尼國際電影節
2003年美國加州國際電影節
2001年 《星期四,星期三》(導演/編劇/攝影)
2001年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2年第2屆中國大學生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2007年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新人導演獎
電視作品
2004年 電視連續劇《中國式離婚》(執行導演)
2002年 電視系列劇《老山》(導演)
2002年 電視系列劇《危情出擊》(導演)
2000年 電視系列劇《老百姓》(執行導演)
MTV作品
導演近百首音樂MTV作品,曾獲2003年「[V].CCTV第十屆華語榜中榜/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康佳杯CC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度「中國音樂——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大獎

③ 加油1500什麼電影

《無人區》。

《無人區》是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片電影,由徐崢、黃渤等人參演。主要拍攝場地集中在中國的甘肅的敦煌和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克拉瑪依等地的戈壁沙漠,影片於2013年12月3日正式公映。

「加油1500」相關劇情介紹:

徐崢飾演的潘肖在無人區加油,老闆張口就要1500,潘肖問怎麼這么貴,老闆說是捆綁銷售,加油300,攢勁的節目1200。

劇情:

小有名氣銀含胡但利慾熏心的律師潘肖,憑借扎實的法律知識和巧舌如簧的庭辯技巧,成功幫盜捕國家珍禽阿爾泰隼並殘忍殺害一名警察的西北盜獵團伙老大(多布傑 飾)洗脫罪名。

老大承諾十天後付清餘款,潘肖則要求對方用一輛紅色轎車抵押。在此之後,他駕駛著新車踏上從西北荒漠返回大都會的路程。

誰知路上險情不斷,先是和一對開卡車拉茅草的哥倆(王雙寶 & 巴多 飾)發生摩擦,導致人傷車損,接著又不慎撞飛一個似乎攔車求助的男子(黃渤 飾)。

自知攤上人命的潘肖輾轉來到一家專事不法勾當的黑店,並在此結識了受困於此的妓女(余男飾)。

與此同時,盜獵老大尾隨其後,似乎另有凶險計劃。 此時潘肖還沒老卜真正意識到,他前方是怎樣一條充滿凶險鋒攔的旅途。

④ 寧浩導演的作品

1、《瘋狂的外星人》

《瘋狂的外星人》是由寧浩執導,劉慈欣、孫小杭編劇,黃渤、沈騰、徐崢等主演的喜劇科幻片。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鄉村教師》,講述了動物飼養員耿浩和他的朋友大飛與一個外星人鬥智斗勇的故事。2019年4月28日,該片獲得第2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大學生特別榮譽單元最受歡迎影片。

⑤ 《黃金大劫案》導演是誰

黃金大劫案導演:寧浩
寧浩,男。漢族。1977年9月9日出生於山西。中國電影導演、斗高編劇。200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擅於繪畫和劇本創作以及具備執行導演的能力。 2006年寧浩導演拍攝的小成本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廣受業內外好評,並榮獲多項導演大獎,令其成為炙手可熱的青年新銳導演。2009年執導上映的《瘋狂的賽車》以1千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被稱之為新生代的「鬼才導演」。其行嫌新作《無人區》已完成拍攝工作,等待獲批上映。2011年5月,開拍電影大片《黃金大劫案》。出品方小馬奔騰公布《黃金大劫案空帶尺》檔期,2012年4月24日上映。

⑥ 寧浩導演過哪些電影

截止2020年1月寧浩的電影有:《我和我的祖國》、《瘋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無人區》、《黃金大劫案》、《瘋狂的賽車》、《七宗夢》、《奇跡世界》、《瘋狂的石頭》、《綠草地》、《香火》等。

一、《桃姐》: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秦沛、黃秋生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女主角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電影是以人命名的電影,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佣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特殊母子情」。

五、《瘋狂的外星人》:2015年備案的現代科幻片,由寧浩執導,劉慈欣、孫小杭編。2019年4月28日,榮獲第二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寧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桃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瘋狂的石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瘋狂的賽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人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瘋狂的外星人》

⑦ 寧浩簡介及詳細資料

人物簡介

寧浩1977年生於山西,曾做過腳踏車裝配工,音樂人,舞台美術設計,廣告設計,平面攝影師,攝像師。曾就職太原話劇團,後考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學習導演。2003年6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寧浩

寧浩的學生電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獲得了當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中國大學生電影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寧浩的首部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羅卡洛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審會入選影片。之後的作品《綠草地》入選2004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

2006年,在 劉德華 「亞洲新星導」計畫的扶植下,寧浩拍攝了多線路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同年6月全國上映,在兩岸三地引起轟動,受到媒體和觀眾的高度贊揚,並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多個最佳導演獎項。

2007年寧浩延續詼諧幽默題材,籌備拍攝《瘋狂的賽車》,於2009年上映,再度受到觀眾的喜愛,並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之一,更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2010年擔任第四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之一。

導演經歷

對於寧浩來說,的確有點與眾不同,寧浩並沒有因此覺得被那些狂熱的愛好著體育和游戲的、正在發育的同齡人所孤立,他說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國中畢業,入讀中專時,他身上的荷爾蒙迅速地找到了一個出口:音樂。

寧浩

寧浩自稱對學位這樣的東西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的,這樣混了一年左右,寧浩考學了。他解釋道灶坦,讀大學只是為了找一個借口呆在北京,否則父母覺得沒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盡管如此,北師大畢業後,寧浩又考上了電影學院,北師大念的是賀雹專科,電影學院是本科,從技校到大專,從大專到本科,這是寧浩在學業上的「三級跳遠」。

寧浩在北師大讀的是大專,畢業的時候他拍了個畢業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裡。而《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1999年,他在Channel[V]做電視記者,專門采訪歌星。正是因為禪辯帆這段經歷,他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拍攝了朴樹的《ColorfulDays》等近百首MTV。 寧浩的學生電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獲得了當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中國大學生電影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寧浩

2003年北影畢業前,寧浩自己出資,一人擔任編劇、導演、攝影,回家鄉山西執導了首部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羅卡洛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亞洲數碼競賽」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審會入選影片。

2003年6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作為一名年輕導演,拍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為此寧浩拍了不少電視劇掙錢,在風靡全國的熱門電視劇《中國式離婚》中,寧浩擔任了執行導演。

2004年他的新作《綠草地》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該片在紐約上映期間獲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 《綠草地》是寧浩「報師恩」的一部作品:他的老師策劃了這個項目,故事要有三個關鍵字——農村、兒童、撞球。2004年7月,寧浩到內蒙古大草原選景,一切工作就緒時,從北京傳來壞訊息,原定的投資方出了問題。寧浩設法一邊穩住劇組,一邊與製片人算賬:原計畫膠片拍攝預算140萬元,換成高清晰度錄像大約只要50萬。寧浩給妻子打電話:家裡還有多少錢?10萬多,全拿出來,加上製片人的10萬元,先拍了再說!寧浩跟劇組交了底,影片開機了,但許多人選擇了離開。這個「窮酸」的劇組只有4輛車,每天故障不斷。攝影師不得已回北京把自己的切諾基開來,擔當交通主力。拍攝第三天,運送演員的麵包車翻在深溝里,一孩子胯骨骨折,頭上縫了6針;一女演員鎖骨骨折……艱苦而多舛的拍攝,令又一批劇組人員離開。令人驚訝的是,劇組仍保持了相當的效率,他甚至把一些尷尬遭遇變成了影片里趣味橫生的細節。影片《綠草地》入選柏林電影節展映,後又參加了2008年的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角逐。電影放映結束後一位外國觀眾對寧浩說:謝謝你的電影,它讓我忘記了時間。

寧浩

2006年劉德華組建「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後,開啟「亞洲新星導」計畫,資助6名亞洲年輕導演拍電影。在內地導演中,劉德華原本看中陸川,但《可可西里》一路得獎,陸川已經走紅,劉德華覺得名額應該給更需要機會的導演。恰好《綠草地》參加去年的香港國際影展並獲獎,這個27歲的年輕人引起了劉德華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個那麼悶的故事講得這么精彩,很難得。而且一見面,我就被他迷倒了。」於是,劉德華投資寧浩拍攝了《瘋狂的石頭》使寧浩名聲鵲起。

擔任2010年第四十七屆金馬獎評審。

2019年,寧浩主導《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北京你好」組。同年9月30日,《我和我的祖國》上映。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年份 名稱 職位 備注信息 2019 我和我的祖國 導演 合作演員:葛優、馬書良、龔蓓苾 2001 《星期四,星期三》 導演/編劇/攝影 學生DV電影作品 2003 《香火》 導演/編劇/攝影 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金獎 2004 《綠草地》 導演/編劇 入圍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 2006 《瘋狂的石頭》 導演/編劇 首部全國公映作品,成名作,獲多項導演大獎 2009 《瘋狂的賽車》 導演/編劇 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 2009 《無人區》 導演/編劇 國內首部西部公路電影 2009 《刀劍笑》 客串 在電影中客串斗雞客 2011 《黃金大劫案》 導演/編劇 2012年4月24日公映 2012 《桃姐》 客串

在電影桃姐中客串

2014 《心花路放》 導演/客串 影片於2014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公路喜劇

演電視劇作品

2004年 電視連續劇《中國式離婚》(執行導演)2002年 電視系列劇《老山》(導演)

2002年 電視系列劇《危情出擊》(導演)

2000年 電視系列劇《老百姓》(執行導演)

MTV作品

1999年,他在Channel[V]做電視記者,專門采訪歌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他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拍攝了李宇春的《happy wake up》、朴樹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曾獲2003年「[V].CCTV第十屆華語榜中榜/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康佳杯CC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2001年度「中國音樂——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大獎。

獲得榮譽

獎項

2010年 獲第三屆《手機報-電影愛好者》金π獎「讀者最喜愛的導演」獎

2009年 中國影視年度風雲人物——寧浩(瘋狂的賽車》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瘋狂的賽車》

寧浩

2009年第二屆鐵象電影大賞年度導演獎《瘋狂的賽車》

2007年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瘋狂的石頭》2007年第七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瘋狂的石頭》

2007年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新人導演獎《瘋狂的石頭》

2007年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數字電影獎《瘋狂的石頭》

2007年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電影技術獎《瘋狂的石頭》

2006年第四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瘋狂的石頭》

2004年 《綠草地》(導演/編劇):

入選2005年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新電影單元

入選2005年第2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莫斯科國際兒童電影節金天鵝大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被評為最受觀眾歡迎影片

釜山國際電影節CJ娛樂公司選定大獎

西班牙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共入圍參展國際上五十多個電影節

由德國巴伐利亞發行公司發行,在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進入院線放映。

2003年《香火》 (導演/編劇/攝影) :

2003年第4屆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2003年第56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錄像競賽單元

2004年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數碼單元金獎香港藝術中心「2004年度好電影」獎

2004年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2004年溫哥 *** 際電影節

2004年德國慕尼黑國際電影節

2004年第4屆台灣南方影展

2004年奧地利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寧浩

2003年悉尼國際電影節

2003年美國加州國際電影節

2001年《星期四,星期三》(導演/編劇/攝影):

2001年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2年第2屆中國大學生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提名獎項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寧浩導演的 《瘋狂的石頭》 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剪輯四項大獎提名。

第17屆中國金雞百花獎:《瘋狂的石頭》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等五項大獎提名。

2007年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提名)

200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

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入圍名單公布,寧浩導演的 《瘋狂的賽車》 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視覺效果與最佳剪輯等四大獎項提名。

2010年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剪輯 ,最佳視覺效果獎項提名。

人物趣事

曾組建了個樂隊叫「同志樂隊」

直到今天,寧浩對體育運動和電腦游戲一直沒什麼興趣,對於這個1977年出生的「70後」來說,的確有點與眾不同,寧浩稱他並沒有因此覺得被那些狂熱的愛好著體育和游戲的、正在發育的同齡人所孤立,他說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國中畢業,入讀中專時,他身上的荷爾蒙迅速地找到了一個出口:音樂。

念書就像「 三級跳 遠」

寧浩自稱對學位這樣的東西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的,這樣混了一年左右,寧浩考學了。他解釋道,讀大學只是為了找一個借口呆在北京,否則父母覺得沒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盡管如此,北師大畢業後,寧浩又考上了電影學院,北師大念的是專科,電影學院是本科,從技校到大專,從大專到本科,這是寧浩在學業上的「三級跳遠」。

拍電影因為一句鼓勵

寧浩在北師大讀的是大專,畢業的時候他拍了個畢業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裡。而《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寧浩

1999年,他在Channel[V]做電視記者,專門采訪歌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他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拍攝了朴樹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

寧浩的學生電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獲得了當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中國大學生電影數碼媒體競賽銀獎。

2003年北影畢業前,寧浩自己出資,一人擔任編劇、導演、攝影,回家鄉山西執導了首部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羅卡洛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亞洲數碼競賽」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審會入選影片。

2003年6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

作為一名年輕導演,拍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為此寧浩拍了不少電視劇掙錢,在風靡全國的熱門電視劇《中國式離婚》中,寧浩擔任了執行導演。

2004年他的新作《綠草地》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該片在紐約上映期間獲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綠草地》是寧浩「報師恩」的一部作品:他的老師策劃了這個項目,故事要有三個關鍵字——農村、兒童、撞球。2004年7月,寧浩到內蒙古大草原選景,一切工作就緒時,從北京傳來壞訊息,原定的投資方出了問題。寧浩設法一邊穩住劇組,一邊與製片人算賬:原計畫膠片拍攝預算140萬元,換成高清晰度錄像大約只要50萬。寧浩給妻子打電話:家裡還有多少錢?10萬多,全拿出來,加上製片人的10萬元,先拍了再說!寧浩跟劇組交了底,影片開機了,但許多人選擇了離開。 這個「窮酸」的劇組只有4輛車,每天故障不斷。攝影師不得已回北京把自己的切諾基開來,擔當交通主力。拍攝第三天,運送演員的麵包車翻在深溝里,一孩子胯骨骨折,頭上縫了6針;一女演員鎖骨骨折……艱苦而多舛的拍攝,令又一批劇組人員離開。令人驚訝的是,劇組仍保持了相當的效率,他甚至把一些尷尬遭遇變成了影片里趣味橫生的細節。影片《綠草地》入選柏林電影節展映,後又參加了去年的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角逐。電影放映結束後一位外國觀眾對寧浩說:謝謝你的電影,它讓我忘記了時間。

2006年得到廣泛好評的低成本影片《瘋狂的石頭》使寧浩名聲鵲起。

寧浩

劉德華組建「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後,開啟「亞洲新星導」計畫,資助6名亞洲年輕導演拍電影。在內地導演中,劉德華原本看中陸川,但《可可西里》一路得獎,陸川已經走紅,劉德華覺得名額應該給更需要機會的導演。恰好《綠草地》參加去年的香港國際影展並獲獎,這個27歲的年輕人引起了劉德華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個那麼悶的故事講得這么精彩,很難得。而且一見面,我就被他迷倒了。」於是,劉德華投資寧浩拍攝了《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地道的商業娛樂電影:一個職業大盜和三個小偷,加上一個不怎麼專業的保衛科長,為了一顆價值連城的翡翠玉石,發生了一場瘋狂的爭奪戰……這種交叉敘事、黑色幽默中帶著幾分諷刺、深具後現代意味的作品,在內地乃至港台都很少見。全片採用四川方言,寧浩也借用一個「扯」字來概括影片的風格,他介紹說:「劇本創作差不多花了4個月時間,我們一共四個編劇,每天住在一起聊天,把能想到的奇怪但合理的元素集中起來,最終形成了劇本。」

《瘋狂的賽車》是寧浩與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繼去年推出風靡全國《瘋狂的石頭》之後再次

合作的作品。新片主人公是一位曾與金牌只差0.01秒的腳踏車車手。寧浩認為銀牌車手這個名字更貼近影片主題。他強調,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個新起點,他不想憑借所謂的「瘋狂」來炒作。寧浩介紹,《銀牌車手》既不是《瘋狂的石頭》續集,也不屬於某個系列。《銀牌車手》講述同一時空中與主人公有關的5個故事,涉及6組人物

這是一個由四條線交織出的荒誕故事。

黃渤飾演的腳踏車車手耿浩,因為0.01秒落敗,成為銀牌車手,這是一條線;第二條線是大賊二賊,他們陰差陽錯成了賊,最後還綁票傷人;第三條線是台灣來的黑幫四人組,他們意圖在內地做筆大買賣;第四條線就是兩位警察,他們立功心切,卻一心認定銀牌車手是賊。

不法商人李法拉(九孔飾),雇凶暗殺老婆,殺手卻被收買;台灣黑社會大哥東海(戎祥飾)帶著兩個小弟販賣毒品;車手耿浩(黃渤飾)和張挺(大成飾)在比賽中分獲前兩名,得銀牌的耿浩很失望……幾組人又陰差陽錯地因一個神秘的箱子走到一起。與此同時,兩個警察誤以為耿浩是壞人。在他們緊緊盯住耿浩時,壞人卻從他們眼皮底下溜走。

《瘋狂的賽車》從公映至今,全國票房突破1億元人民幣,寧浩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

其他資料

CAA(創新藝人經紀公司)

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簡稱 CAA )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精英人才經紀代理公司,代理范圍包括電影、電視、音樂、戲劇、體育、電子游戲、網際網路等眾多領域中最有創意和最成功的藝術家,同時,CAA也代理眾多企業客戶,為其提供娛樂行銷解決方案等戰略性行銷服務。 在好萊塢,CAA是當之無愧的王者,簽約了眾多如茱莉亞·羅伯茨、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妮可·基德曼、喬治·克魯尼、史蒂芬·史匹柏這樣的明星大腕和業界巨擎。《財富》雜志曾稱贊CAA為「娛樂產業最有影響力的公司」。

CAA在中國娛樂圈同樣佔有重要一席,導演吳宇森、陸川、寧浩、張一白、彭浩翔、金依萌、張揚、管虎、薛曉路、趙天宇、陳士爭、楊慶等均為其簽約導演;明星則包括吳彥祖、黃渤、徐崢、戴立忍、余男,以及日韓明星淺野忠信、韓彩英等;同時,主持人楊瀾、查可欣,編劇霍昕、王要也與CAA簽約合作。

作品介紹

《綠草地》

綠草地 寧浩

2004年他的《綠草地》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該片在紐約上映期間獲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綠草地》是寧浩「報師恩」的一部作品:他的老師策劃了這個項目,故事要有三個關鍵字——農村、兒童、撞球。2004年7月,寧浩到內蒙古大草原選景,一切工作就緒時,從北京傳來壞訊息,原定的投資方出了問題。寧浩設法一邊穩住劇組,一邊與製片人算賬:原計畫膠片拍攝預算140萬元,換成高清晰度錄像大約只要50萬。

寧浩給妻子打電話:家裡還有多少錢?10萬多,全拿出來,加上製片人的10萬元,先拍了再說!寧浩跟劇組交了底,影片開機了,但許多人選擇了離開。 這個「窮酸」的劇組只有4輛車,每天故障不斷。攝影師不得已回北京把自己的切諾基開來,擔當交通主力。拍攝第三天,運送演員的麵包車翻在深溝里,一孩子胯骨骨折,頭上縫了6針;一女演員鎖骨骨折……艱苦而多舛的拍攝,導致又一批劇組人員的離開。令人驚訝的是,劇組仍保持了相當的效率,他甚至把一些尷尬遭遇變成了影片里趣味橫生的細節。《綠草地》的特別之處,是全片使用蒙古語,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內蒙靠近中蘇邊境的牧民部落中發生的故事。幾個蒙古族兒童撿到一隻撞球,不知其為何物,後來聽說它是撞球,而且是中國的國球。孩子們決定把國球還給國家,因此要動身前往北京……

和《香火》一樣,寧浩再次全部起用業余演員,所有的人物都是牧民們親自出演,而那些未到上學年齡的孩子表現得尤為精彩,其自然純粹令人贊嘆。寧浩表示,《綠草地》是一個命題作文,要求必須是兒童片,與撞球有關。他笑稱中國的撞球「和足球一樣幾乎沒有懸念」,所以如何創作出新意是最重要的問題。他因此想到撞球對於不知其為何物的人來說,又代表著何種意義。事實上,在影片展示的邊遠牧區,孩子們確實不知道什麼是撞球,在他們看來,體育運動只有三種:「摔跤、騎馬、射箭」。而這部「另類」兒童片最後的主題,也變成了寧浩所說的「童年時代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綠草地》雖不是什麼大製作,但絕對不乏令人莞爾的細節,是一部不會冷場的有趣電影。

《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

2006年得到廣泛好評的低成本影片《瘋狂的石頭》使寧浩名聲鵲起。劉德華組建「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後,開啟「亞洲新星導」計畫,資助6名亞洲年輕導演拍電影。在內地導演中,劉德華原本看中陸川,但《可可西里》一路得獎,陸川已經走紅,劉德華覺得名額應該給更需要機會的導演。恰好《綠草地》參加2005年的香港國際影展並獲獎,這個27歲的年輕人引起了劉德華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個那麼悶的故事講得這么精彩,很難得。而且一見面,我就被他迷倒了。」於是,劉德華投資300萬左右,讓寧浩拍攝了《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地道的商業娛樂電影:一個職業大盜和三個小偷,加上一個不怎麼專業的保衛科長,為了一顆價值連城的翡翠玉石,發生了一場瘋狂的爭奪戰……這種交叉敘事、黑色幽默中帶著幾分諷刺、深具後現代意味的作品,在內地乃至港台都很少見。全片採用四川方言,寧浩也借用一個「扯」字來概括影片的風格,他介紹說:「劇本創作差不多花了4個月時間,我們一共四個編劇,每天住在一起聊天,把能想到的奇怪但合理的元素集中起來,最終形成了劇本。」

《瘋狂的石頭》是2006年的一部帶有黑色幽默風格的中國影片,原名《賊中賊》。它是香港藝人劉德華投資的「亞洲新星導」計畫中的一部影視作品。由寧浩執導兼編曲,郭濤、劉樺、黃渤、連晉和徐崢主演。全片投資額三百萬,該片於2006年6月底在中國上映,此後短短一周內便創造了600萬人民幣的票房收入,其口碑迅速帶動票房不斷攀升,最終達到2300萬的票房,頗受大眾好評,更引起不小的轟動,獲得多項電影獎項,是當年小成本電影獲得票房成功的典範之作。很多人都表示:「難以想像300萬可以拍出這么精彩獨特的電影」。

電影主要拍攝於重慶羅漢寺中,對白充滿方言特色,以四川話為主,另有青島話(黑皮)、唐山話(道哥),北京話(小軍),此外還有如粵語(頂你個肺)等其他方言零星地出現,讓人眼前一亮,感嘆方言的詼諧魅力。

《瘋狂的賽車》

瘋狂的賽車

2009年《瘋狂的賽車》是寧浩與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繼2006年推出風靡全國《瘋狂的石頭》之後再次合作的作品。新片主人公是一位曾與金牌只差0.01秒的腳踏車車手。寧浩認為銀牌車手這個名字更貼近影片主題。他強調,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個新起點,他不想憑借所謂的「瘋狂」來炒作。寧浩介紹,《瘋狂的賽車》既不是《瘋狂的石頭》續集,也不屬於某個系列。《瘋狂的賽車》講述同一時空中與主人公有關的5個故事,涉及6組人物。

這是一個由四條線交織出的荒誕故事。

在一個核心動機的牽引下,幾條線索齊頭並進,事件以不可逆轉地態勢走向瘋狂,寧浩在這種情節模式的再創造已經很成熟了,實現了對於這一敘事風格的全面超越。

黃渤飾演的腳踏車車手耿浩,因為0.01秒落敗,成為銀牌車手,這是一條線;第二條線是大賊二賊,他們陰差陽錯成了賊,最後還綁票傷人;第三條線是台灣來的黑幫四人組,他們意圖在內地做筆大買賣;第四條線就是兩位警察,他們立功心切,卻一心認定銀牌車手是賊。

不法商人李法拉(九孔飾),雇凶暗殺老婆,殺手卻被收買;台灣黑社會大哥東海(戎祥飾)帶著兩個小弟販賣毒品;車手耿浩(黃渤飾)和張挺(大成飾)在比賽中分獲前兩名,得銀牌的耿浩很失望……幾組人又陰差陽錯地因一個神秘的箱子走到一起。與此同時,兩個警察誤以為耿浩是壞人。在他們緊緊盯住耿浩時,壞人卻從他們眼皮底下溜走。

《瘋狂的賽車》2009年公映後全國票房突破1億元人民幣,寧浩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

《無人區》

《無人區》是導演寧浩在以《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而爆紅之後再一次打動觀眾之後的一部令很多人期待萬分的作品。該片是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西部公路片電影,主要拍攝場地集中在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克拉瑪依等地的戈壁沙漠等無人地帶。

男主角開車去西部,在路上不斷遇到形形 *** 的人,從而引發許多故事;故事背後,人的動物屬性和社會屬性相互斗爭等深層主題,都會在「公路」上演繹出來。

該片於2013年11月上映。

《黃金大劫案》

2011年5月10日,由寧浩導演,北京小馬奔騰影業出品的電影《黃金大劫案》正在拍攝中。導演寧浩近日說,這是自己目前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除得知老搭檔黃渤出演外,其他主要演員將啟用的都是新人。寧浩解釋:「常聽說有些電影一半的投資被演員拿走,但我想把更多錢放在製作上,所以請來各行當最好的製作人,至於主要演員基本上都是新人。」

黃金大劫案

8月份,目前該片的拍攝已接近尾聲,這部投資 5000萬元 的影片,對於類型的提問,寧浩狡黠地一笑,「劇情片吧,很復雜,戰爭、動作、喜劇、盜匪,都有。」寧浩說:「這個故事發生在1930年代偽滿洲國時期的東北,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也是一個既真實又夢幻的年代。《黃金大劫案》依然是一個小人物題材的電影,而且算是與之前的片子有些關聯。」寧浩繼續他詼諧的語言,「以前是偷翡翠,現在是劫黃金,可以說它是解放前的《瘋狂的石頭》吧,而且這片子情節跌宕起伏,一切皆有可能。」

感情生活

寧浩追夢的旅程中,妻子邢愛娜始終伴他左右,讓他走出窘境。

一天,寧浩正給人畫畫,忽然聽到邊上的條椅上兩個姑娘在對話。一個說:「完了,我的生活費花光了。」另一個說:「沒事,我的也花光了,別怕,我們不是還有腳有手嗎?你瞧人家那畫畫的,照樣能來錢!」後來,那姑娘就成了寧浩的太太。

寧浩說:「雖然我還是很窮,但是,我窮得還剩下一個老婆,這個老婆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這就夠了。我和妻子愛娜完全是被綁到一起的,綁著我們的那根繩子叫『貧窮』。剩下最後一個饅頭,你讓我、我讓你;為了熬過沒有暖氣的寒夜,一人一口地輪流抿一小瓶二鍋頭取暖。窮日子讓我倆相依為命,這種務實的愛卻讓我們都覺得心裡很有底。」[17]

邢愛娜和寧浩都是北漂,作為兩個相濡以沫的70後電影夫妻檔,從《香火》、《綠草地》開始,寧浩每部電影兩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他們的「奮斗」在這個時代顯得非常經典。

⑧ 無人區電影深度解析

正如《無人區》的名字一樣,這個故事發生在西北戈壁的「無人區」,而劇情中角色為了利益的所作所為,更是能夠凸顯「無人區」的無情以及人作為動物本身的獸性。

在《無人區》的故事中,警察為了拯救隼不惜一切代價調查盜獵團伙,甚至為此犧牲了性命;盜獵團伙為了巨額的財富利益熏心,不惜一切代價獵捕隼,最後甚至殺害警察。

如果以隼作為故事主線,那《無人區》所講述的無疑就是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的人是多麼渺小,而人性又是多麼邪惡。然而《無人區》的故事又並非只有隼,徐崢所扮演的律師更像是在講述人性在罪惡泥潭中不斷掙扎的故事:徐崢飾演的潘肖因為利益熏心幫盜獵團伙洗脫罪名,在他身上同樣也有人性最丑惡的一面,然而最終他還是選擇放走隼、選擇拯救舞女,當心中殘留的一絲善意戰勝了所有,潘肖在那一刻無疑閃耀著最動人的人性的光輝。

或許在生活中,隼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遙遠的物種,然而又有誰能夠保證自己的內心沒有一隻「隼」,當慾望在內心深處暗暗作祟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將它克制甚至於制服呢?隼不單單是隼,它就是人們心中的慾望以及慾望背後殘酷的人性。 《無人區》可怕的不是沒有人,而是沒有人性!


影片評價

《無人區》由三個故事組成,都發生在虛擬的罪惡之城。這里,警察和暴徒已無區別,暴力摧毀一切,也保護一切。暴力,作為一種解決事情的手段,它的對立面,並不是單單持相反立場,而是著眼於它的解體。將暴力最直觀地展現給我們的,是電影。暴力作為一種元素,而不是類型,各種不同的元素異態混搭起來,是導演的手段。其中透露了人性的實相,則需要觀眾與導演共同完成探尋。

《無人區》只是個載體,在這個自由到無邊無際的地方,法律無法觸及,於是,產生罪惡便有無數種可能。就像人生的自由,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中。當法律無法成為枷鎖的時候,便變成了徐崢飾演的無良律師手中的利器。法律可以殺人,法律也可救人,也許,這屬於惡的一種。於是,在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上,分道揚鑣,然後在大漠的夕陽中,策馬嘯西風,有點虛幻的浪漫主義情懷。《無人區》,是部有強烈風格的電影,看時「緊張」,看後「過癮」,我們還是要為一部國產電影能夠赤裸裸表現人性之惡而鼓掌。

片里最終徐崢死去,余男重返純真社會。導演讓兩小時大漠孤煙的厚重環境,化在了舞蹈教室溫暖的陽光和孩子稚嫩聲線里。人性復雜自私並不可怕,在這個肉食社會里,也許很難找到一個小惡不為、事事通達的聖人。但在認清人性本惡後,要守住底線不為大惡,至少在復雜的環境中保持頭腦清醒,讓人性之善最終戰勝獸性,就是對社會的貢獻。

如果說善與惡是這個世界的兩極,那麼中間的灰色地帶,占據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面積。以惡的名義行善,以善的名義作惡,孰更卑劣?想像一下,在善惡混淆的空間里,由此產生的結局會如何呢?相信每個人都有個自己的答案,這無關電影本身。

電影票

由徐崢、余男、黃渤、多布傑主演的寧浩電影作品《無人區》,2013年12月3日上映首日,以2200萬元拿下票房冠軍;上映首周收獲1.4億元票房;上映第二周周末兩天進賬3300萬元票房,累計票房已達2.2億元,現今,《無人區》是12月上映的第一部票房超過2億的影片,也是導演寧浩個人票房紀錄最高的電影作品。

發行信息

2013年12月3日,由寧浩執導,徐崢、黃渤、余男和多布傑等人主演的《無人區》在國內公映,截至當晚24時,其全國首日票房約為2400萬(含零點場),第二天奔向4500萬。《無人區》上映一周時間,該片總票房已達1.6億。

上映波折

《無人區》於2009年3月開機,影片全程在新疆取景,講述徐崢飾演的律師赴一座西部城市為一名盜獵者辯護,結果在回來的路上反被追殺,途中還遭遇了舞女、走私販、盜賊、警察各色人等,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逃亡之旅。

同年6月,《無人區》預告片亮相上海電影節,准備在當年底上映,但真正能夠公映,卻要等到4年後的12月3日。

《無人區》未過審,對於原因外界知之甚少,2010年審片委員會的趙葆華曾經在網路稱《無人區》的寧浩因自戀而迷失,影片太多負面人物,「為了好看,為了藝術極致,不惜違背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最主要的失誤是丟失了藝術家的一份社會責任」。

時下即將公映,寧浩並不想在審查問題上糾結太多,影片過審拖了這么長時間,到底都是哪些原因,他淡淡地回應:「其實我也不清楚,我知道的也不多,可能跟你差不多。」

對他來說,即將上映的《無人區》是一個新的、完整的、自己要做的電影。所以補拍沒有問題,「其實一切事情都可以改得更好,既然有機會,又遇到審查嘛,審查說要修改修改,那就修改嘍,正好我還有時間多想一想,可以把故事講得清楚些。」

⑨ 寧浩的演藝經歷

2003年北影畢業前,執導了首部電影《香火》,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亞洲數碼競賽」金獎。 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賽瓦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入選影片。
2004年,擔任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執行導演。
2004年,寧浩拍攝的緩蘆《綠草地》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
2006年,寧浩在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扶植下,寧浩拍攝了多線路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並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多個最佳導演獎項。
2007年,寧浩延續詼諧幽默題材,籌備拍攝《瘋狂的賽車》並於2009年上映。
2009年3月,寧浩執導影片《無人區》開機。在四年之中六度被傳出定檔上映,卻因題材受限等原因一再拖延,但是還是將上映。
2010年,擔任第四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之一。
2010年8月,寧浩執導影片《黃金大劫案》開機。在這部影片確定開機消息前,寧浩曾開辦了一個演員培訓班,選拔優秀演員並在其影片中出演角色。2012年4月23日18:00《黃金大劫案》超前上映。
2013年12月3日,歷經四年的反復修改和延期,寧浩執導的《無人區》公映。影片上映首日收獲約2200萬元票房,創寧浩電影上映首日磨哪灶最高紀錄瞎扮。上映首周收獲1.4億元票房,上映第二周周末兩天進賬3300萬元票房,累計票房已達2.2億元,也是導演寧浩個人票房紀錄最高的電影作品。 《無人區》也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4年9月30號,寧浩執導影片《心花路放》上映。影片由黃渤、徐崢等主演。
2015年,聯合徐崢擔任動畫電影《瘋狂的年獸》製作人 。
2016年,擔任電影《綉春刀:修羅戰場》監制 。

⑩ 寧浩導演的電影有哪些

寧浩導演的電影有:我和我的祖國、瘋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無人區、黃金大劫案等。

1、《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按出場順序)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9月26日,該片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閱讀全文

與寧浩拍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講在泰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21
美國恐怖電影黑色 瀏覽:999
柯南電影什麼時間上影 瀏覽:231
電影少林寺插曲曲譜 瀏覽:195
成龍電影獅 瀏覽:608
yy電腦直播電影教程 瀏覽:578
2018愛奇藝獨播電視劇電影 瀏覽:291
dc2018年動畫電影 瀏覽:99
萬達電影院排片 瀏覽:952
八爪魚採集豆瓣電影評分 瀏覽:27
日本外星人的電影 瀏覽:109
電影節的開閉幕式 瀏覽:669
查找附近電影院用哪個軟體 瀏覽:313
日本電影縱欲診所在線觀看 瀏覽:932
鄉戀是哪首部電影的插曲 瀏覽:37
電影女主角薇薇吃牛排 瀏覽:523
4k高清電影電腦配置 瀏覽:721
美國電影結婚紀念日快樂 瀏覽:877
飄花電影網手機影院 瀏覽:897
最近豆瓣排名前50電影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