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盈利模式
投資電影從2002年2月1起《電影管理條例》裡面明文規定之後,在國內就正式合法,但是在那時候電影市場完全是被影視圈內人士或者有資金實力的人以及公司壟斷的一個行業,普通人即使你有這樣的資金實力,也很難找到這樣的機會去參與一部電影版權的投資。
很多影視明星都曾經在新聞媒體上公開表示,他們做演員片酬並不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最大一部分的收益其實就是來源於電影版權投資。電影投資的收益當然主要是來自於電影上映之後的票房數據,票房越高,收益越高。
② 《老九門之青山海棠》的評論褒貶不一,網路大電影的出路在哪裡
新上映了一部網大,叫《老九門之青山海棠》。「老九門」這三個字,本身就是一個IP,有龐大的流量群。就沖著這三個字,這部網大也能賺得博滿盆滿。但是對於這部網大,評論卻是兩極分化。看了一下播放平台的評論,多是好評,豆瓣電影上的評論,基本上都是差評。
第一,劇情老套;第二,邏輯有問題。而這部劇網大還有一個非常糟糕的問題,那就是配音問題,很多觀眾發現,台詞和口型對不上,這給觀影帶來了很不好的體驗。
而現在的網大,時長一般只有一個小時多一點,一個小時的時間,能表達出多麼精細的東西呢?所以網大想要越來越優秀,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解決如何在不水劇情的情況下,將時長拉長。
③ 網路大電影的標準是什麼到底怎麼分賬
網路大電影的標準是什麼?怎麼分賬
網路大電影跟其他電影有什麼區別?美國也有網路大電影這樣的現象,但不是主流,那麼網路大電影這個新生市場如何進入?到底怎麼分賬?在這個行業或者之前互聯網上有沒有類似案例供借鑒?
楊向華表示,愛奇藝曾借鑒的商業模式就是網路小說,互聯網誕生的早期,小說主要是免費觀看,之後逐漸出現按千字付費,給作者分成的商業模式,並導致整個網路文學的繁榮,草根作家可以獲得很高的經濟收益和名氣,並且創作出來的作品質量非常好。這就是我們商業模式參考的網路小說模式。
2015年,愛奇藝平台上線網大數量達到612部,合作夥伴數量達到269家,合作夥伴數量翻倍增長,並且在愛奇藝平台分賬超百萬的網路大電影達到35部,而就在2013年網路大電影推出的第一年,分賬最多的影片大概十萬左右,2014年也未能突破百萬,2015年35部網大在愛奇藝平台分賬破百萬,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
題材方面,2015年網路大電影市場以奇幻僵屍鬼怪類為主,13年最早誕生的是軟色情類的題材,但現在風向出現了巨大的變化,2015年網大類型更加多元化,2016年還將會有更豐富的變化。「站在愛奇藝角度我們希望類型比較豐富,別扎堆,扎堆容易把行業做壞,所以我們鼓勵大家開創不同類型的內容。」楊向華說。
在製作成本方面,2014年與2015年對比,2014年網路大電影製作成本普遍在50萬以下,2015年主要在50-80萬之間,並且製作成本在一百萬左右的比例已經佔到20%,2016年網路大電影製作成本會持續增加。
在分成模式上,包含廣告和付費分成兩個基本模式。在營銷、廣告植入、招商方面,愛奇藝願意提供相應的支持,通過我們的招商團隊為網大或自製劇等純網內容生產者提供支持。楊向華表示,今年愛奇藝預計會提供超過5個億現金扶持PGC內容。
④ 網路大電影究竟怎樣做才能賺錢
網大盈利方式主要來自於點擊分成。網大前六分鍾是免費觀看的,六分鍾後需要平台會員或付費才能繼續觀看。因此,每個六分鍾後帶來的點擊都是一次有效點擊,平台會根據定檔級別對給片方支付一定的費用(在非平台買斷的前提下)。這是作為片方最主要的盈利來源,當然贊助、廣告植入也會帶來一部分收入。
作為平台方,優質的內容會帶來更多的會員收費的流入,對平台的拉新有著重要意義。
【全民影探】
⑤ 樂視影業的運營模式
樂視影業全力打造的O2O市場系統,在經敬晌過不斷的市場實踐和摸索之後,已被重新歸納為「一定三導」和「五屏聯動」。其中「一定」是指定位,「三導」包括社會化媒體的「導航」、樂影客的「導流」以及地面營銷服務系統的「導購」。
「定位」主要是指樂視影業將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為影片進行精準定位。這些數據的來源包括:樂視網提供的市場數據、地面營銷系統提供的影院觀眾調研數據,再結合其他合作夥伴提供的行業數據,在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後,將為影片提供檔期競爭環境和目標受眾分析。
有了目標受眾分析,就要就影片的目標受眾進行有針對性和互動性的推廣,樂視影業的導航團隊——社會化媒體推廣中心和視頻推廣中心將承擔導購的責任,對消費者進行關於影片亮團鋒內容的導航服務,將最大限度的將影片的宣傳信息輻射到目標受眾的接收范圍內。
當影片內容通過導航與目標觀眾充分互動溝通之後,發行方確定了上映檔期並根據目標受眾的分布情況確定首輪觀眾,次輪觀眾,三輪觀眾的放映策略,樂視影業新建立的樂影客——基於影院位置的影片預售平台,就開始發揮它的導流作用。樂影客,首先是一個網站,其次也是一個APP的服務產品,它將在互聯網平台上利用各種營銷手段對影片進行預售,觀眾從樂影客上就完成了影票預定及其觀影增值服務預購。
對於影院和發行方而言,通過樂影客的平台,在影片上映前,將先睹為快的觀眾預導入電影院,在影片上映期間,則將影院周邊進行其他消費的消費者導入影院,未來,樂影客將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最重要的影院市場服務平台。
而作為影片營銷最終「臨門一腳」的導購系統,其全稱是地面營銷系統,它是整個三導系統中最直接面對院線和消費者的環節,它在完成影片放映期間與單個影院就陣地宣傳、排映空間等商務合作的同時,也為在樂影客上預訂服務的觀眾提供電影院體驗服務。除地面系統工作人員之外,樂視影業還擁有超過1000名的大學生志願者系統,他們用課余時間為樂視影業的影院營銷終端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樂視影業還發布了基於用戶的IP運營模式——「蝴蝶模式」。
蝴蝶的頭部被描述成內容製造,也就是Procer。左上翅被描述成了互聯網線上推廣,左下翅是線下城市駐地系統推廣,這兩只翅膀即是Promoter。右上翅被描述成了互聯網線上發行平台,右下翅是地面影院終端發行平台,即Platform。蝴蝶的或隱身體被描述成了連接線上平台和線下系統的互動結構(OnlinetoOffline)。樂視影業CEO張昭還饒有興味地為這只「蝴蝶」加了一個尾翅,也就是他所說的除了Procer、Promoter、Platform之外,還有第四個P,即Post-value。希望在互聯網時代,電影作為高品牌含量產品,能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最大限度地開發出其衍生價值。
張昭介紹,之所以將樂視影業的商業模式命名為「蝴蝶模式」,是因為它有互聯網和地面網路的兩對翅膀,以及尾翅。相對於蝴蝶頭部的電影項目投資,翅膀建設的投資小得多。樂視影業將持續努力地致力於讓翅膀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由此,樂視影業的線上導流+線下導購的 O2O推廣營銷模式已經正式建立完成,配合樂視獨有的五屏聯動,樂視影業的推廣和營銷內容將輻射到最廣泛的目標受眾范圍之內。
目前樂視影業擁有的五屏包括:數字熒幕、PC屏、手機屏、Pad屏和點播電視。除了數字熒屏,其餘四項分別由樂視影業的兄弟公司樂視網和樂視致新分別提供。其中,樂視致新已經推出了機頂盒產品C1S,且早在2013年5月推出超級電視。未來,互聯網智能電視即將成為最重要的點播平台,樂視影業五屏聯動的應用,為電影產品的品牌化市場運作開啟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