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央戲劇學院專業有哪些中央戲劇學院專業到底有哪些
中央戲劇學院專業有:表演專業、戲劇影視導演專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戲劇戲曲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藝術管理專業、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戲劇教育、戲劇學專業等等。中央戲劇學院,簡稱「中戲」,位於北京市,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Ⅱ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與電影電視系的編導區別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與電影電視系的編導區別:
一、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是學院為國家乃至國際培養電影、電視藝術專門人才的教學部門。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學院"厚基礎、重實踐"的教育教學理念,注重依靠學院其他優勢學科,努力發掘國內外影視藝術研究、創作和製作的優秀資源,通過課堂教學、教學實習、高層次學術研討、影視展映展播等多種手段,培養藝術直覺敏銳、知識結構合理、實踐能力過硬的影視藝術人才。
電影電視系現有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學科,下設導演專業(影視編導專業方向、影視廣告導演專業方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製片管理專業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方向)。目前,電影電視系具有博士學科點和碩士學科點,教學層次涵蓋本科、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二、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設有戲劇(話劇、戲曲、歌劇)導演、影視導演和音樂劇導演專業。培養具有全面的文化藝術修養,堅實的戲劇、影視導表演理論基礎,並掌握導演藝術創作規律與實踐能力的導演藝術創作、研究和教學人才。
導演系有著雄厚的師資隊伍和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的經驗,主要培養戲劇、影視導演人才。導演系培養學生注重藝術實踐與理論學習並重,注重學生潛質的挖掘與培養,特別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導演系的教學層次主要是導演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學,同時還不定期的招收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Ⅲ 中國所有的戲劇影視學院有哪些
1、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森培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CILECT)理事學校和亞太地區電影年會執行主席,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
2、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悉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院校聯盟秘書處所在地,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國家「特色重點睜春知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
3、上海戲劇學院(英文:Shanghai Theatre Academy,縮寫:STA,簡稱「上戲」),是中國培養戲劇藝術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學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上海人民市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藝術專業學位首批試點培養單位,上海市外國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院校,世界戲劇院校聯盟成員,ITI/UNESCO國際表演藝術高等院校聯盟成員。
(3)中戲的電影電視系擴展閱讀:
上海戲劇學院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1945年12月1日創立。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改名為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實行院系調整,山東大學藝術系戲劇科、上海行知藝術學校戲劇組並入後正式建院,更名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
1956年正式命名為上海戲劇學院,系文化部直屬院校。2000年4月劃轉為由上海市與文化部共建。2002年6月,原上海師范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並入,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成為學校附屬學校。
Ⅳ 中央戲劇學院都有什麼系
表演系、導演系、舞台美術系、戲劇文學系、音樂劇系 、京劇系、歌劇系、舞劇系、偶劇系、戲劇教育系、戲劇管理系、電影電視系。
1、表演系
表演系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既有理論修養深厚,在表演藝術實踐、教學上具有豐富經驗的教授和副教授,同時還擁有一批具有開拓精神的中青年骨幹教師。
表演系主要教學層次分為大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學。同時還不定期招收少數民族班。
目前,表演系本科設話劇影視表演。培養具有戲劇理論知識、掌握表演藝術的創作規律與技能、有較高藝術品格和良好藝術素質的表演藝術專門人才。
表演系教學工作主要由教研室承擔:表演教研室;台詞教研室;聲樂教研室;形體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表演系辦公室負責協調全系的教學及日常工作。
建院五十多年來,表演系培養出了大批優秀表演藝術人才,有的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表演藝術家,如:田華、於藍、王鐵成、嚴順開、林連昆等。
更有一大批活躍在舞台、銀幕和熒屏上,為廣大觀眾所喜愛的演員,如:陳寶國、趙奎娥、陳道明、姜文、叢珊、呂麗萍、鞏俐、史可、徐帆、江珊、陳曉藝、陶紅、李亞鵬、王學兵、陶虹、孫紅雷、夏雨、章子怡、袁泉、秦海璐、劉燁、陳好等。
他們在國內外的各種戲劇、電影獎項中為自己的母校贏得了榮譽。
2、導演系
導演系有著雄厚的師資隊伍和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的經驗,主要培養戲劇導演人才。導演系培養學生注重藝術實踐與理論學習並重,注重學生潛質的挖掘與培養,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創作與教學實踐能力。
導演系設有導演專業(戲劇導演方向),學制五年,培養具有全面的文化藝術修養,堅實的戲劇導表演理論基礎,並掌握導演藝術創作規律與實踐能力的導演藝術創作、研究和教學人才。
導演系的教學層次主要是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學,同時還不定期的招收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導演系十分重視聘請國內外專家參加教學,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了解本學科的最新信息,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導演系數十年來始終重視師生的藝術實踐,僅80年代以來,由導演系教師指導的學院內各班實習劇目、畢業劇目和院外排演、拍攝的劇目達近百餘台(集),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
經過60多年來的發展,導演系培養出了大批導表演人才,如:李保田、鮑國安、曹其敬、陳薪伊、張子揚、查明哲、王曉鷹、吳曉江、婁乃鳴、宮曉東、古榕、徐松子、任鳴、閻建鋼、李六乙、張揚、孟京輝、田沁鑫、徐昂、王炳燃、劉猛、湯唯、徐紀周、黃盈、成泰燊、張靜初、齊溪等。
他們已成為我國導表演藝術的中堅力量。
3、舞台美術系
舞台美術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辦學傳統,是中央戲劇學院建院以來創建的第一批專業學科。形成了兼收並蓄、健全完善、多元發展的專業布局,特色鮮明、系統科學的舞台美術教學體系,在國內外專業教學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舞台美術系主要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扎實的專業技能的戲劇、影視美術創作的專門人才,包括舞台設計、舞台造型體現、舞台燈光設計、舞台服裝設計、舞台化裝設計、舞台技術、演藝影像設計,共七個專業。
下設七個專業及造型基礎、研究生等九個教研室。舞台美術系有四年制和五年制的本科教育,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保障了社會對不同層次舞台美術人才的多樣需求。
舞台美術系擁有國內外領先的專業教學樓。教學樓設施、設備完善,空間充裕,能夠滿足各專業所需的全部教學需求。
教學樓中的國際展廳(即黑白空間),可以舉辦國際頂級設計師和藝術家、舞台美術系校友和師生等的重要學術展覽,是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學科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窗口。
舞台美術系教師大多有著國外留學或國際交流、考察的背景,他們始終以文化傳承和藝術創造為志向,具有開闊的文化視野、獨立的藝術思想和清晰的藝術價值觀,在國內外舞台美術專業領域有著廣泛影響。
舞台美術系畢業生分布在海內外的各大院校、劇院團及科研機構,並擔任著相關教學、創作、科研和其他重要角色。他們始終處於中國舞台美術創作的前沿,在中國舞台美術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代表了中國舞台美術教育的最高水準。
4、戲劇文學系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建立至今已經歷時60多年,眾多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如周貽白、孫家琇、廖可兌、祝肇年、譚霈生、晏學、丁揚忠、孔瑾、郭滌、黃維若、楊健、張先等都在本系擔任過教學工作。
幾十年來,本系為國家培養了許多具有廣泛的社會聲譽的從事文學藝術創作和專業理論研究的人才,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本系本科教學現設戲劇創作、電視劇編劇和戲劇學三個專業方向。
除本科教學以外,本系還設有文藝學、戲劇學、戲劇編劇與編劇理論、外國戲劇史論、中國話劇史論、中國戲曲史論等研究方向的碩、博士學位研究生教學,及相關專業的博士後流動站。
5、音樂劇系
中央戲劇學院的音樂劇教學始於1992年。20多年來,學院培養了諸多優秀的音樂劇表、導演人才,排演了多部中外優秀的音樂劇及話劇作品。
同國際上多個音樂劇教育機構、音樂劇藝術團體及製作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和廣泛的合作,創建了中國唯一的音樂劇表演教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2年10月,音樂劇表演專業從表演系分離,成立音樂劇系,開始了獨立的專業教學。音樂劇系師資力量雄厚,既有多年從事藝術創作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又有思想活躍、勇於開拓創新的青年教師,還有長期執教的國外資深教師。
許多教師在該領域中多次獲得省、部級獎項,所承擔的音樂劇教學與創作項目也多次在國內外戲劇節獲獎。
音樂劇系開設表演專業,下設音樂劇表演方向。
音樂劇表演方向:培養具有全面文化藝術素養,系統地掌握音樂劇表演藝術創作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音樂、舞蹈基本功扎實,能夠運用音樂劇表演創作技巧從事舞台藝術創作的高素質表演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音樂劇演唱基礎、音樂劇風格演唱技巧、音樂基礎理論、視唱練耳、音樂劇合唱、芭蕾舞基訓、爵士舞基訓、中外風格舞蹈、音樂劇舞蹈、藝術語言基礎、藝術語言技巧、戲劇表演基礎、戲劇表演技巧、音樂劇表演、音樂劇賞析、化妝基礎、中外戲劇史等公共必修課。
參考資料來源:中央戲劇學院——教學科研教輔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