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傳統優秀的水墨動畫片有哪些
1、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⑵ 小蝌蚪找媽媽主要內容講了什麼
《小蝌蚪找媽媽》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原文: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來了,它們在水裡快樂地游呀游,然後看到岸邊的小雞跟著它們的媽媽很親熱,小蝌蚪們十分羨慕,於是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媽媽。它們先遇到了蝦公公,忙向蝦公公打聽媽媽的長相,蝦公公告訴它們,它們的媽媽長有兩只大眼睛。小蝌蚪們看到金魚有兩只大眼睛,便高興喊金魚「媽媽」,但金魚說小蝌蚪的媽媽有個白肚皮。
小蝌蚪們繼續尋找,見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對螃蟹齊喊「媽媽」,但螃蟹說它們的媽媽只有四條腿兒。小蝌蚪們見烏龜正好是四條腿,又以為烏龜是自己的媽媽,但小烏龜卻說這是它的媽媽,因為它與烏龜媽媽長得一樣。後來,小蝌蚪們遇見鯰魚,覺得它與自己長得很相象,應該就是媽媽,結果差一點被鯰魚吃掉。這時,青蛙媽媽趕來相救,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過了不久,它們也終於長成了媽媽的樣子。
(2)大蝌蚪找媽媽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當時上海美 術電影製片廠為創造出這部作品,用大量精力在技術加以探索,雖然國畫技法的特殊性在實現連貫的動態效果方面存在很大困難,但通過拍攝技術手段解決了這個難題,並且營造出了的單純、質朴、簡潔的童話世界。
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是一部一個劃時代的作品 。
1960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一群小蝌蚪不過是一組墨點,影片卻利用它們游動隊形的變化和快慢節奏,表現出細膩的感情,表現出了中國山水畫的韻味 。
影片創作源自徐景達先生提出的「齊白石的畫可以印在臉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動畫」的構想。陳毅副總理在參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時候了解這個構想後支持了這個想法。
⑶ 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創作於哪一年
1960年。
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主要角色
1、小蝌蚪生下來後就開始到處遊玩,先遇見小雞看到小雞和雞媽媽一起後受刺激了就開始找媽媽,先遇見過,蝦公公打聽了青蛙媽媽的長相,然後遇見螃蟹,烏龜,金魚,鯰魚,最後遇見青蛙媽媽把小蝌蚪從鯰魚中救了出來。
2、青蛙媽媽生下小寶寶不久後就走了,小蝌蚪歷經千幸萬苦後最終找到了青蛙媽媽。青蛙媽媽在本劇中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小蝌蚪就快被鯰魚吃掉的時候出來救了蝌蚪寶寶。
⑷ 小蝌蚪終於找到媽媽,媽媽問你是怎麼找到我的啊怎麼說
小蝌蚪終於找到了媽媽,媽媽問你是怎麼找到的我呀?小蝌蚪說,媽媽,我們有啊有遇見了鯉魚阿姨,我們就喊他媽媽媽媽,李阿姨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呀,長了一對大眼睛,一張大嘴巴,記得我們,有啊,有又遇見了烏龜,喊她媽媽,她說我是小烏龜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大眼睛,大尾巴,四條腿,而且唱起歌來非常好聽,後來我們就找到了你呀,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