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豆瓣8.0暴跌至6.9,恐怖片《咒》是被惡意差評了嗎
從豆瓣8.0暴跌至6.9,通過評論區里觀眾的想法可以看出這部電影並沒有被惡意差評。大家看到最後覺得這部片子不能被稱為恐怖片,反而覺得特別晦氣。因此大家覺得自己被詛咒了,很有可能會出現夜晚做噩夢的情況,這和導演有著直接的聯系。
在影片的封面上有6個大字,分別是不信邪就等死,所以這似乎暗示著什麼?故事內容可圈可點,拍出了不一樣的感覺,還是非常值得觀看的。大家可以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看,最好不要選擇偷偷摸摸看,這樣夜晚可能睡不著。導演不得不主動站出回應,向大家表示片子中的咒語以及宗教都是編撰的,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
㈡ 電影《咒》上線,這部電影的口碑如何
豆瓣評分還算高7.2分,但是有不少網友表示不值得一看,還說結局十分晦氣。有網友曬出醫院就診單,說由於過於驚悚,妻子把自己手指都捏斷了。 還有人說已經距離看這部電影好幾天過去了,但是現在回想起佛母的嘴臉依舊覺得有些瘮得慌。
《咒》這部電影號稱亞洲四大恐怖片之一,在前不久於台灣上映。據統計上映至今拿下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是今年台灣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華語電影。據說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主人公認為只有被詛咒才能讓女兒脫離苦海。而這些詛咒就像是祝福一樣,現場觀影的所有人都要被詛咒,越多的人分擔咒語的力量就能夠減輕被詛咒的痛苦。那些畫花了臉的咒符其實是在傳遞祝福力量,據說這是和觀眾聯動方式之一。而且電影宣傳單上還有“不信邪就等死”等字眼,讓人內心瑟瑟發抖。
一部電影成功與否不僅僅只體現在前期宣傳上,還體現在觀眾們的觀影體會上。顯然該片並沒有讓人覺得值得被認可。
㈢ 為什麼恐怖電影《咒》評價兩極分化
只有看過這部電影,才能知道這部電影的全部,也才能懂得這部電影的恐怖和無聊,所以也會出現對這一部恐怖電影出現評價的兩極分化。作為今年上映的台灣地區的恐怖電影,它講述的是一對母女的鬼怪陸離的經歷,以及故事慢慢解開時,哪些不堪的過往和詛咒式的結尾。它被傳說是改編自發生在高雄的真實事件,但縱觀整個影片,其實與真實事件沒有任何關系,不過是營銷下的關聯。或許從恐怖電影本身而言,它足夠恐怖,但從觀眾對恐怖電影的期待而言,它還不夠。
3、《咒》作為一部恐怖電影,它也僅僅是一部恐怖電影而已。
如果把它當作一個普普通通的恐怖電影,其實它已經足夠恐怖了。或許當定義它是國語恐怖片的天花板時,恐怕它還有很多的地方還需要進步。
或許,對於觀影的人而言,對它寄予了太多的恐怖片的希望,也期待它的後續之作能夠足夠恐怖。
想起第一次看的台灣電影是那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風格清新讓人至今記憶深刻。雖然影片類型可能不一樣,但也能看出影片的用意和用心。也期待往後的台灣恐怖片能更用心一點,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
㈣ 劉老師解讀恐怖電影《咒》,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咒》這部電影是根據日本高雄的一件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但是很多網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覺得有點惡心,從劇情還是全篇營造氛圍上來說,都足以讓人毛骨悚然,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講述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㈤ 如何看待恐怖片《咒》因詛咒情節太晦氣上熱搜
台灣恐怖片《咒》自預告片放出以來就倍受廣大恐怖片愛好者期待,前期的宣傳不斷以真實事件改編,年度恐怖片等的詞條吸引觀眾,不僅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更是提高了觀眾對它的期待值。
(前排提示:下邊內容有劇透,還有就是有信奉宗教的友友最好不去看這個電影)
但我個人覺得這恰恰是這部電影成功的一個點,觀眾感覺到「晦氣」證明了影片是真的把觀眾帶入情節中去了,如果沒有這個效果,觀眾看完應該覺得這部電影爛、不好才是,畢竟這是部恐怖片,雖然說觀眾多是抱著期待去看的,但如果單單只是追求簡單的「嚇人」氛圍,那麼肯定要對這部電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