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心安即是歸處(2017年第3部電影《布魯克林》)
大年初四晚,抱著二寶,坐在客廳,百無聊賴,將U盤與電視相連接,切換至U盤資源,從茫茫片源中找尋一部消磨時間的影片,《布魯克林》這部電影映入眼簾,觀影也需要緣分,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地點,觀看有緣的電影。
影片開始,天蒙蒙亮,女主角Eilis表情呆滯地離開家中,前往教堂,和老闆Miss Kelly以及另一名同事坐在一起,Eilis睏乏不已,哈欠連連,Miss Kelly瞪了一眼Eilis。從教堂離開,前往Miss Kelly的雜貨店,開門進入之時,Eilis有話想對Miss Kelly講,然而刻薄的Miss Kelly轉過頭說了一句話,「如果給我添麻煩的話就不要講!」緊接著,開始上班,雜貨店內人頭攢動,Eilis和同事們在忙碌著,表情冷漠的Miss Kelly站在一旁,一雙勢利眼掃視著顧客們的地位,面對衣著光鮮的闊太太,要求Eilis直接接待,絲毫不顧前面排隊顧客的意見,Eilis無奈之下只得照辦,Miss Kelly貌似開玩笑地奚落嘲弄衣著寒酸的顧客,雜貨店打烊之時,Eilis鼓起勇氣,告訴Miss Kelly她要離開愛爾蘭,前往美國,Miss Kelly又開始嘲弄Eilis的姐姐,說可憐的Rose只能下半輩子照顧你們的母親了。離開愛爾蘭前往美國的頭天晚上,Eilis和閨蜜Nancy參加了一場舞會,漂亮、性感、愛打扮的Nancy成為舞會的主角,而Eilis無任何出彩之處,如同一隻丑小鴨般笨拙地站在一旁,在愛爾蘭Eilis將永無出頭之日,於是進一步堅定了前往美國的想法。
乘船離開,Eilis的母親和姐姐Rose前往送行,一路上顛簸嘔吐,在一個「老司機」的帶領下,教Eilis這個「菜鳥」如何做才能像一個美國人,順利通過美國海關的盤查,在資助人的安排下,來到一個寄宿家庭里,初來美國的Eilis和一同寄宿的姐妹們相處還算融洽,平日里在布魯克林的一家百貨大樓里當售貨員,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裡打工,無依無靠,除了寫信與家人聯系,別無他法,鄉愁蔓延開來,情緒有些傷感,上班時竟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神父(資助人)來開導Eilis,幫她在布魯克林大學報了夜校,學習記賬,一周三次,然後帶她來到為無家可歸的愛爾蘭老人舉辦的聖誕節聚會上,Eilis好奇地問神父,他們為什麼不回愛爾蘭?神父回答:「如果像你這樣的年輕有才的女孩都沒有發展空間,他們這樣的人就更沒有生存可能了。有些人來了50年了,和老家聯系不上了。以前就是他們這些人建造了隧道、大橋、公路,沒人知道他們現在靠什麼生存。」這時一個愛爾蘭老人唱起來愛爾蘭民謠,如同愛爾蘭風笛般清澈、空靈,一群遠離故鄉、漂泊在外的愛爾蘭人聽得鄉愁湧上心頭,眼泛淚花。在音樂聲中,Eilis冒著雪花步行返回住處,一路上眼神堅定,心裡默默發誓,一定要在美國混出人樣。
回到家中,和房東老太太聊了會兒,也如願獲得入住地下室的資格(獨立房間,無需與其她姐妹同住一室)。在一次愛爾蘭舞會上,Eilis認識了義大利大男孩Tony,兩人成為朋友,無話不談,Eilis的夢想是先學記賬,最終目標是當會計,而Tony目前是一名管道工,理想是建立一家建築公司,兩個漂泊的年輕人在異鄉得以相互撫慰孤獨寂寞的心靈,身在異鄉的Eilis很快適應了美國的新生活,一切都如願、順利地發生著,考取會計證書,去Tony家見了對方的家人,確立了戀愛關系,百貨大樓的工作也得心應手,和Tony一起來到海邊游泳(雖然海灘人滿為患,也說明了美國的繁華,為下文襯托愛爾蘭的凋零作鋪墊),每天努力賺錢,為了買船票回愛爾蘭看望母親和姐姐,看似生活、工作、愛情如此順利,這時噩耗傳來,姐姐Rose溘然與世長辭,Eilis悲痛不已,和母親通完電話,難以抑制自己的情緒,和男友Tony商量,要回愛爾蘭陪母親一個月,離開美國之前,如膠似漆的兩人來到Eilis的房間——地下室,同枕共眠,共度良宵,次日辦理了結婚證,辦證期間偶遇了愛爾蘭一家人,寒暄幾句得知對方的親戚同Eilis是老鄉。
Eilis乘船返回愛爾蘭,陪著傷心欲絕的母親,參加閨蜜Nancy的婚禮,同以往一樣參加舞會,從美國歸來的Eilis已非當年的丑小鴨,已蛻變為打扮時尚、引人注目的白天鵝,在母親的介紹下認識了Jim,Jim的父母把當地經營多年的酒館交給兒子,兩人去鄉下別墅養老,經濟條件在當地非常不錯,Eilis的母親也希望Eilis留下來,漸漸地Eilis似乎忘卻了美國的Tony,從美國寄來的信件未拆封便放入抽屜,Jim也帶著Eilis來到海邊游泳,愛爾蘭的海灘空無一人,相比於布魯克林擁擠的海灘,這里堪稱天堂,Jim對Eilis講:「或許在你看來,我生活地非常容易,接管父親的酒吧,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我能想像到外人是怎麼看待這一切的。但其實並不是那樣,我從沒去過任何地方,我甚至都沒有到過英格蘭,我想去看看倫敦、巴黎、羅馬,還有紐約。一想到我這輩子可能都踏不出愛爾蘭,我就覺得可怕。」這番話講完,在Eilis的心目中,Jim也是有夢想的富二代,並非紈絝子弟,愛情的天秤漸漸地偏向了Jim,遠離了Tony,與Jim的父母見面之後,也許求婚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Eilis也不打算回美國與Tony共度餘生。
可惜,命運多舛,造化弄人,刻薄的Miss Kelly將Eilis叫來談話,告訴她,布雷迪太太(前文提到的闊太太)的侄女在布魯克林居住,那天在市政廳見到了Eilis和Tony登記注冊結婚,世界竟然如此小,面對陰險刻薄、見不得別人好的Miss Kelly,Eilis已知曉該如何選擇,堅定地告訴Miss Kelly,我是Eilis Fiorello(義大利姓氏)。離開Miss Kelly的房子,情緒失控的Eilis打電話預訂次日的船票,回到家中告知母親隱瞞結婚的事情,母親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卻神情鎮定地告訴女兒,我有些累了,再見!我只說一次!然後擁抱女兒後傷心地轉身離去,失魂落魄的Eilis站在房間里用手輕撫每一個物件,徹底與家鄉告別,臨走之前給Jim留下一封信,離開愛爾蘭,在船上,一個「菜鳥」向Eilis求助,Eilis如同當年的「老司機」一樣,告訴套路如何走,幫助她順利進入美國。陽光燦爛的午後,身著碎花裙的Eilis再次見到Tony,兩人相擁而泣,畫面定格,如此美好。
電影的服裝設計極贊,從頭到尾非常貼合故事發生的時代特徵、演員的身份、心態與性格,畫面清新脫俗,令人眼前一亮。
音樂從頭至尾輕靈飄逸,婉轉動人,尤其是講述悲歡離合的情節,音樂催淚,尤其推薦愛爾蘭老人的愛爾蘭民謠哼唱,閉眼傾聽,如同愛爾蘭風笛在演奏,如此清澈、空靈。
女主角的演技無需多說,非常非常贊,西爾莎·羅南憑藉此片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兩個男主角表演精湛,展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好男人形象,飾演Miss Kelly的女演員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個尖酸、刻薄、勢利、愛說是非的愛爾蘭老婦人的形象,可謂入木三分。
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應該在百年之前,當時美國正在崛起,歐洲已經開始沒落,數以萬計的歐洲移民乘船渡過大西洋,湧入美國紐約大都市,好似當代的中國,數以億計的來自三、四線城市、農村的大學生、農民工湧入一、二線城市謀生存,或者懷揣夢想,或者為了生計,渴望在大城市裡擁有立足之地,電影中的女主角面臨非常現實的兩難選擇,一邊是夢想——立足美國,開創新的生活,另一邊是家鄉——小富即安,贍養母親。到底哪邊是正確的選擇?其實女主角非常糾結,非常猶豫,難以抉擇,最終其實是Miss Kelly逼她做的決定,不得不離開愛爾蘭,重返美國。雖然遠離家鄉,漂泊異鄉,令母親失望透頂,也辜負了Jim的愛,然而美國也有遠大的夢想和痴情的丈夫,也許有人會指責女主角腳踏兩條船,搖擺不定,不贍養母親,薄情寡義,未盡孝道,其實,如果我們處於Eilis的境地,也會如此糾結,選擇無所謂對錯,人心無所謂善惡,心安即是歸處!
今日大年初五,破五之後,在外漂泊的人們陸續離開家鄉,返回工作、生活、學習所在地,大年三十曾撰文《 漂泊的靈魂無處安息 》獻給背井離鄉、過年無法歸家、在外漂泊的人們,今日大年初五,謹以此篇文章獻給回家過完年、即將離開家鄉的人們。
Ⅱ 電影《英倫對決》講的是什麼
《英倫對決》(TheForeigner)是一部由馬丁·坎貝爾執導,成龍、皮爾斯·布魯斯南、夏莉·墨菲、斯蒂芬·霍根等主演的電影,於2017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10月13日在美國上映。
2017年8月8日,該片曝光了兩款「雙雄版」角色海報以及一組單人劇照,成龍與皮爾斯·布魯斯南強勢亮相,二人不同的狀態更將各自角色所背負的謎團揭開神秘一角,凸顯了整部電影的懸疑感與緊張感。
2017年08月23日,由馬丁·坎貝爾執導,成龍、皮爾斯·布魯斯南、劉濤等主演的動作片《英倫對決》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影片將於9月30日上映。
Ⅲ 新木乃伊的電影劇情
《新木乃伊》講述了復活的「埃及公主」安瑪奈特為了復仇,選定了軍人尼克,並想方設法將其變成埃及死神塞特的故事。
劇情介紹:一名叫尼克·摩頓的海豹突擊隊成員,在執行任務期間,意外地帶著自己的小隊闖入一個地下古墓,隊員經過重重磨難全部喪生,只剩下尼克·摩頓一個人。
木乃伊公主安瑪奈特,遺恨千年後重返人間,誓要在新世界再建屬於她的埃及王朝。後來尼克與珍妮·哈爾西及一班軍人坐上運送棺木的飛機。飛機突然被一大群鳥襲擊失事,千鈞一發之際尼克·摩頓為珍妮戴上降落傘,英雄救美最後犧牲了自己。
(3)英國2017的電影擴展閱讀
《新木乃伊》角色介紹:
1,尼克·摩頓
海豹突擊隊成員。他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時候,錯誤地和自己的小隊闖入了一個地下碉堡。在其中徘徊,被不知名的力量控制之後,發現這里原來竟是一個古墓。但是他的小隊經過重重的磨難,隊員已經全部死光,只剩下自己。
2,珍妮
女性考古專家珍妮,則通過自身的智慧,勇敢探尋木乃伊公主背後的秘密,與尼克·摩頓一起同木乃伊公主展開了正義與邪惡之間的生死較量。
3,安瑪奈特
古埃及公主。用魔法謀朝不遂而被擒,並被紮成為一具木乃伊被埋在大漠底下,千年過後一次機緣巧合她得以重回人間,因為曾遭極刑,她懷著滿腔怨恨,在復活之後,她決定利用自己可以呼喚沙塵暴的黑暗力量重新打造整個世界,並要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Ⅳ 跪求好心人分享在切瑟爾海灘上2017年上映的由西爾莎·羅南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在切瑟爾海灘上OnChesilBeach(2017)》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多米尼克·庫克
編劇:伊恩·麥克尤恩
主演:西爾莎·羅南、艾米麗·沃森、安-瑪莉·杜芙、薩繆爾·韋斯特、比利·豪爾、阿德里安·斯卡伯勒、碧碧·凱芙、拉斯穆斯·哈迪克、瓊喬·奧雷爾、勃朗特·卡邁克爾、伯納多·桑托斯、戴維·奧拉瓦萊·阿印德、泰·赫爾利、克萊爾·阿什頓、朵拉·布萊恩、羅伯特·斯蒂芬斯、麗塔·塔欣厄姆
類型: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7-09-07(多倫多電影節)、2018-05-18(英國)
片長:105分鍾
又名:愛,留在海灘那一天(台)
影片講述上世紀60年代西方性解放運動來臨之前,受過良好教育且深愛對方的兩位年輕人在面對新婚初夜時,因擔憂和恐懼而產生誤解,最終分道揚鑣、終身不再來往的故事。
Ⅳ 2017年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第一部:速度與激情8
據透露,《變形金剛5》將分為兩條故事線:一邊是人類與恐龍金剛一起面對新威脅,一邊是擎天柱在太空中搜尋其統治者「五面怪」。
第四部:加勒比海盜:死無對證
在超級英雄泛濫之前,《加勒比海盜》一直是迪士尼旗下最賺錢、最受人矚目的真人電影。已經在澳大利亞開拍的第五部《死無對證》翻開了《加勒比海盜》的新篇章——這將是一個全新三部曲的開始。
Ⅵ 【看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一、電影基本信息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由[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邁克爾·斯圖巴]主演的同性片,於2017年1月22日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映。
該片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4歲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在義大利結識了17歲的少年艾利歐,兩人從而發展出一段曖昧關系的故事 。
2017年11月,該片獲得第27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同年11月29日,被英國《帝國》雜志評選為2017年度十佳電影;同年12月,獲得美國電影學會2017十佳影片。,該片獲得美國編劇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劇本;同年3月5日,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中文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外文名
Call Me by Your Name
其它譯名
以你的名義呼喚我、喚吾汝名
出品公司
Frenesy Film Company
發行公司
索尼經典
導 演
盧卡·瓜達格尼諾
編 劇
盧卡·瓜達格尼諾、詹姆斯·伊沃里、沃爾特·法索
類 型
愛情、劇情、同性
主 演
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邁克爾·斯圖巴
片 長
130分鍾
上映時間
2017年1月22日(美國聖丹斯電影節)
對白語言
英語、義大利語
二、標題解讀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以自己的名字呼喚愛人到底是一種什麼概念?
按東方的思想理解就好比元曲《我儂詞》中的「你儂我儂」一樣,愛到無法分割。
導演也給出過自己的看法,這意味著自己在愛人面前,徹徹底底的投降。
小說還翻譯為《夏日終曲》
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過去就困在過去,像夏日黃昏將近時原野上的螢火蟲。」下一個夏季還會有蟬鳴,但去年的鳴蟬已經死去。「夏日終曲」,彷彿讖言或總結,這是一個在夏天開始和結束的故事。呼應影片中在游泳池邊,奧利弗和埃利奧讀赫拉克利特的文字。
三、看電影的第一感覺
電影如同一首憂傷的愛情詩,把我的心都融化了,也讓我想起了許多愛情詩
如秦觀的《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如徐志摩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再如「一生至少該有一次, 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結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經擁有, 甚至不求你愛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 遇到你。」
那天,我初次遇見你
你閃亮得如同一顆星
我只是人群中的一點
一撮沙……
還讓我想起曾經最愛聽的梅艷芳的歌《一生愛你千百回》
四、情節
情節:奧利佛到來,相互認識,一起去小鎮開銀行賬戶,一起游泳,打排球,去酒吧。彈鋼琴調情試探,埃利奧寫紙條表達自己對奧利佛復雜的心緒,談海德格爾,舞會看奧利佛跳舞,與女孩瑪西亞幽會,游泳,早餐,兩人鬧別扭,打撈雕塑,兩人和解。埃利奧在家裡到處找奧利佛的氣息,看他的書,躺在他的床上。晚上媽媽讀故事,鼓勵埃利奧說出來。
第二天在雕塑前表白,兩人去埃利奧的秘密基地,第一次親吻。餐桌旁流鼻血,等奧利弗回來。與瑪西亞約會,寫情書,收到情書,與瑪西亞約會,接待父親的兩個同性戀朋友,與奧利佛徹底拋棄了猜忌,兩人水乳交融,度過了奧利佛在埃利奧家的最後三天。一起去羅馬旅行,送別奧利佛,回家與父親的對話,光明節接到奧利佛的電話知道奧利佛要結婚了,壁爐前流淚。
五、人物
爸爸、媽媽、埃利奧
奧利佛,瑪法爾達,老園丁
基婭拉,瑪西亞
先說說幾個配角:
1、爸爸媽媽:有知識,懂孩子的需求,知道了孩子的心事,有意無意撮合他們兩,為他們在一起創造條件。
媽媽,給他讀騎士和公主的故事,鼓勵埃利奧愛了就勇敢地告訴對方。看到埃利奧戴的項鏈,告訴埃利奧,奧利佛也喜歡他,讓埃利奧和奧利佛一起去羅馬旅行,接埃利奧回家,在車上默默撫慰傷心的埃利奧,光明節接到奧利佛電話,把電話讓給埃利奧和奧利佛說話。
爸爸,去打撈雕塑前看出他們二人鬧別扭,為避免尷尬,特意叫奧利佛做到前排來做向導,看到二人和好,說事情完了,他們還可以在海里游泳,創造條件讓二人在一起。二人在海邊互相呼喊對方的名字。奧利佛走後,父親對埃利奧說出了自己的對他們的兩在一起的羨慕。 「你們很幸運能遇見彼此,因為你也善良。在最猝不及防的時候,上天就狡詐的找到了我們最脆弱的地方。你只要記住,我在這里。現在你可能不想去感受什麼,或許你從來不希望去感受什麼,或許你不願意向我傾吐這些事情,但是請你感受你所感受的,你有過一段很美好的友誼,也許超越了友誼,我很羨慕你。在我看來多數父母會希望這一切煙消雲散,祈禱他們的孩子就此放手, 但是我不是這樣的父母,為了快速癒合,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了太多東西,以致在三十歲時,自己的感情就已破產,每開始一段新感情,我們能給予的便越少,但是為了讓自己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多麼浪費,我也許曾經接近,但我從來沒擁有過你們擁有的,總有些什麼在阻撓我,或是擋在我面前,如何過你一生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只要記住,上次賜給我們的心靈和身體只有一次,而在你領悟之前,你的心已經疲憊不堪了,至於你的身體,總有一天沒人願意再看它一眼,更沒有人願意接近,現在,你充滿了悲傷、痛苦,別讓這些痛苦消失,也別喪失你感受到的快樂。 」
2、像家人一樣的廚娘瑪法爾達和園丁安喀斯。默默關心著埃利奧一家人和奧利弗。在流鼻血事件中,安喀斯笑著看他們二人在桌子底下用腳調情,埃利奧送走奧利佛落寞地回來,安喀斯也是一副傷心的樣子為他們難過。
3、來自巴黎的法國女孩 瑪西亞 ,善良多情,和埃利奧一樣愛讀書,愛上埃利奧,雖然隱隱知道埃利奧可能並不愛自己,愛奧利佛,還是和埃利奧約會。在埃利奧和奧利佛在一起的三天,她同樣忍受著失戀的煎熬。最後看到,送奧利佛回來的埃利奧那麼傷心,她還是原諒了埃利奧,兩人約定永遠做朋友。
喜歡看書的人善於隱藏真實的自己,喜歡看書的瑪西亞,坦白自己在埃利奧面前隱藏了真實的自己,因為怕自己受到傷害。最後她說喜歡埃利奧送給她看的詩集,特別喜歡義大利女詩人,安東尼婭波齊的詩。
假如我永遠地走了
假如我永遠地走了 我的什麼東西總會留在
我的世界上——在一片喧囂中
留下沉默的淡淡的印痕——在一片藍色中
留下白色的細細的氣息
十一月的夜晚 一個瘦弱的小女孩
在大街的角落 叫賣一束束菊花
遠方閃爍的冰冷的綠色星辰好象有人在哭泣
誰曉得在什麼地方
當我應該走了 永遠地走了
這個世界總有人 為我 去尋找一枝菊花
——安東妮亞·波齊那
熱情開朗的基婭拉,愛上陽光帥氣的奧利佛,但或許只是捧場做戲,並沒有真正的感情。
主角:
埃利奧:十七歲的少年,有著一張消瘦清俊的臉龐,在遇到奧利佛之前,每年的暑假都和父母到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安靜的小鎮度暑假。讀書,譜曲,彈鋼琴,跳舞,打排球,游泳,談戀愛,就是他的日常生活。奧利弗的到來徹底打亂了埃利奧的生活,高大帥氣,陽光開朗的奧利弗一來就俘獲了埃利奧的心,他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能在埃利奧的心中掀起波瀾。羞澀的他不敢向奧利佛表白心跡,他想盡辦法試探他,接近他,尋找著奧利佛在家裡留下的氣息,最終在父母的鼓勵下他鼓起勇氣,表白了,而奧利弗因為怕傷害他,而躲避他,這讓他深陷求之不得的痛苦之中,只能用各種辦法排遣痛苦,彈鋼琴,約會女朋友,寫了一張又一張的情書,得到了奧利弗的回信,他是那麼的開心,一天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迎來了夜晚,當真的面對奧利弗時,他卻說,我很緊張。互訴衷腸後的兩人,如魚得水,形影不得,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幾天相戀時光,車站送別愛人後的埃利奧,肝腸寸斷,幸好有父母,朋友的安慰。
奧利佛:善良溫柔,高大帥氣又博學多識,面對敏感多情的又同樣才華出眾的埃利奧,他當然也是心生好感,只是如他自己所說,在打排球時,與埃利奧有了第一次身體接觸,他以為埃利奧不喜歡他,後來慢慢知道了埃利奧對自己的愛,他處於對埃利奧的保護,覺得自己不應該接受這份感情,於是又疏遠他,這讓埃利奧備受煎熬,當然奧利佛也同樣是難過的,只是電影沒有呈現奧利佛疏遠埃利奧之後的畫面。兩人互訴衷腸之後,可以看到,奧利佛對埃利奧的愛絲毫不會比埃利奧對他的感情要少。即使分別之後,奧利佛要結婚了,他依舊愛著埃利奧,但現實無法逃避,悲劇無法避免。
六、細節:
1、兩處等待的情節都很動人
一是埃利奧流鼻血之後,奧利佛出門。埃利奧見人就問他們看到奧利佛嗎。顯示躺在兩個女孩的身邊,女孩邀他出去,他說媽媽會不放心的,隨口就問看到奧利佛了嗎?接著出門看到媽媽,也問看到奧利弗了嗎?傍晚,坐在院子里的樹下痴痴等著奧利弗,問廚娘,看到奧利弗了嗎?把六芒星含在嘴裡,默默思念半天不見的奧利佛。影片此時的音樂是Sufjan Stevens演唱的《Futile Devices》特別傷感,迷離,正契合埃利奧當時深陷不能見奧利弗的煎熬中,不能自拔。
二是兩人互通了紙條之後延續一天的等待,在奧利弗刻意躲避埃利奧的幾天後,埃利奧坐在書桌前斟酌再三,撕去了直白熱烈的告白,最終從門下遞給奧利佛的紙條上只寫著:「我難以忍受沉默,我需要和你說話。」 第二天,他看到書桌上奧利佛的留言:「成熟點,午夜見」。
埃利奧看了一眼手錶,將奧利佛的紙條放在唇上揉搓。這之後漫長的等待中,埃利奧看錶的動作重復出現,共有7次,隱隱表現出對時間流逝的不耐。即便一下午埃利奧都在與瑪西亞親熱,他也因為頻繁看錶而顯得分心,似乎他與瑪西亞纏綿只是為了試圖轉移注意力、熬過這漫長等待罷了。
「我讓自己圍著別的什麼事忙碌,我故意遲到;但在這種游戲里,我總輸,不管幹什麼,我還在老地方,什麼也沒做,十分准時,甚至提前。」巴特眼中戀人註定的角色便是:等待的一方。等待是戀愛的明證:「我在戀愛著?——是的,因為我在等待著。」
另一邊,奧利佛內心也同樣充滿焦灼感,為了側面體現出這一點,在中午埃利奧離開飯桌時,導演讓奧利佛握住埃利奧的手腕,看似漫不經心地詢問時間。
鏡頭對手錶的特寫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埃利奧在閣樓與瑪西亞親熱前小心翼翼地將手錶取下放在桌台上,一次是晚上埃利奧彈完琴後他的父親將手錶遞回給他,這一意味深長的動作也是這場等待接近尾聲的信號。
等待是一場醞釀,它克制慾望、銷蝕需求,讓情感和慾望一點點積蓄,直到獲得時間的許可。午夜,埃利奧來到陽台,夜色如水,奧利佛輕輕把手搭在埃利奧扶著欄桿的手上,結束了一場等待游戲。僅這一個淡淡的動作,就讓觀者內心也甜蜜不已,勝過親吻和擁抱。
2、電影中他兩次出現身體異樣,一次在飯桌上突然流鼻血,一次當奧利佛在夜晚教堂門前跳舞時突然嘔吐。小說中埃利奧流鼻血是因為奧利佛在桌下用腳觸碰他的緣故,電影里雖然沒有明確點出,但園丁安喀斯把這一切看在眼裡,露出微微的笑容,還有之後奧利佛和埃利奧獨處時,奧利佛邊將腳搭在埃利奧的腳上邊問:「你不會再流鼻血了吧?」也側面體現出了埃利奧流鼻血的原因。
電影中望著奧利弗和陌生女人跳舞時,埃利奧嘔吐的情節,是埃利奧面臨和愛人奧利弗的離別,難舍的情緒無法排遣的表現。
電影里埃利奧的異樣,本身就是一種愛情隱喻。愛情與疾病之間總是相互映照,一如蘇珊桑塔格對《魔山》的引用:「疾病的症狀無非是被掩飾起來的愛情力量的宣示;所有的疾病都只是變形的愛情」。
3、幾個意象
墨鏡
電影前半段里,埃利奧和奧利佛出場時頻繁戴著墨鏡。在愛情萌芽的初始,雙方互相揣度、試探又試圖克制。墨鏡如同一具隱藏情感的假面。在埃利奧假裝對奧利佛毫不動情、極力撮合他和基婭拉時,奧利佛冷言回應。之後,二人坐在狹小的車後座,雖然緊挨著對方,卻都戴起墨鏡,直到在沙灘上二人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埃利奧同奧利佛拿起的銅像殘臂握手,宣告和解。
香煙和六芒星
抽煙是埃利奧的嗜好。奧利佛與埃利奧騎車去鎮上時,曾在一間雜貨鋪門口停下買煙。當埃利奧一邊抽著他遞過的煙一邊說:「我以為你不抽煙」時,奧利佛轉頭說:「我確實不抽。」然後抿嘴一笑。抽煙是奧利佛內心接近埃利奧的一個跡象。午夜陽台的會面,奧利佛握住埃利奧的手時,手上便夾著一支燃著的香煙。
這種模仿行為也同樣出現在埃利奧身上。奧利佛第一次與埃利奧一家在灑滿陽光的院子里吃早餐時,電影就給了他胸前戴著的六芒星一個特寫。如果電影鏡頭代表埃利奧的視角,那麼埃利奧第一天就注意到了他的項鏈。當埃利奧和奧利佛互相表露心跡之後,埃利奧告訴奧利佛自己也有一個相同的六芒星,只是不常戴,因為母親說他們是謹慎的猶太人。但這段對話之後,埃利奧就戴上了六芒星項鏈,總含在嘴裡出神。母親坐在他身邊時,也注意到了他的項鏈,用一隻手捧起六芒星,看了看,什麼也沒說,又捂在他胸前。
因為愛慕與崇拜而模仿對方的言行舉止,這樣的行為再尋常不過。這也是對片名「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註解之一了吧
4、性感的殘缺雕塑
奧利弗撫摸剛打撈上來的雕塑的嘴唇,與他撫摸埃利奧的嘴唇呼應。看幻燈片時,他無意間說的「他們看起來都好性感。」雕塑就如同埃利奧赤裸的上身,渾身散發著情慾。但這里情慾表達得乾乾凈凈,甚至透著一種純真。
5、猶太人身份
六芒星,光明節
七、幾個問題
1、奧利佛的身上有哪些地方吸引了埃利奧,讓埃利奧為他著迷。
帥氣的像明星一樣,愛運動,有活力。豐富的學識,奧利弗是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年輕博士後研究員,專攻前蘇格拉底學派。爭辯「杏子」的詞源來自拉丁文或阿拉伯文,研讀赫拉克利特的哲學,聊海德格爾。
而奧利佛其實也早就為埃利奧傾倒,他年輕愛閱讀,喜歡譜曲,鋼琴談得很好,雖然才十七歲,但也學識豐富,在皮亞韋戰役雕像前,埃利奧告訴奧利佛有關皮亞韋戰役的情況,奧利佛說,還有你不懂的事情嗎?
2、埃利奧表白之後,奧利弗為什麼要故意冷落埃利奧?
不想傷害埃利奧,不想攪亂他的生活。其實奧利弗對埃利奧的愛同樣炙熱,只是他更年長更成熟更善於掩飾自己。他怕自己的感情會給埃利奧帶來傷害,開始變現得很克制,中止接吻,說他們不應該這樣。有意躲避埃利奧。知道互通紙條之後,二人才敞開心扉,盡情訴說對彼此的愛慕。小鎮大街上的接吻,說自己是多麼高興埃利奧來找自己。離別時的擁抱,離別後的電話,訴說思念之情。
3、為什麼相愛的兩人不能在一起?
埃利奧的父母沒有問題,但奧利弗不一樣他在美國,與埃利奧遠隔重洋,他說,埃利奧很幸運,有這么開明的父母。而自己不一樣,如果父親知道了自己的同性戀情非把自己關進懲戒所,而且電影最後,他告訴埃利奧自己明年春天要結婚的消息時,也說的自己的未婚妻和自己分分合合已經有兩年時間了。也就是在認識埃利奧之前他就有女朋友了。
八、主題
這不是一個復雜的故事,夏天,兩個男人的短暫相愛,影片呈現了最原汁原味的愛情。這愛與性別無關,與年齡無關,與種族無關,即使是同性戀,卻沒有來自任何方面的阻力,甚至,各方面對他們的愛情都是支持的,父母看在眼裡,有意無意的支持他們,愛著埃利奧的女孩甚至都支持他們。還有美好古老的小鎮,陽光、果園,游泳池、舞會,同齡的朋友們,一切都那麼美好。盡管如此,電影訴說的卻是一個註定不完美的愛情故事。就如沈從文筆下如世外桃源般的邊城,主人的愛情卻是個悲劇。讓人心碎。
但導演並不悲觀,借奧利弗的父親之口說出了人生的真相,盡情去體驗你的人生。即便是痛苦,那也是你真實的人生,是你活著的證明。愛過便足以。
小說中的精彩語段
在我死去的時候,你是我唯一想要道別的人。唯有那時,我稱之為「我的人生」的這個東西才有意義。萬一我聽到你過世的信息,我所知道的我的人生,還有那個此刻正在跟你說話的我,將不存在。
那天晚上我剛吐過,在回酒店的路上你吻了我。人來人往,但我不在乎,你也是。那個吻仍然在那裡,謝天謝地。那個吻和你的襯衫,是我從你那裡得到的一切。
「喜歡看書的人善於隱藏真實的自己。隱藏自己的人未必喜歡自己。」
「再過八年,我四十七歲,你四十歲。之後再過五年,我五十二歲,你四十五歲。到時候你會來吃晚餐嗎?」 「會,我保證。」 「所以你真正的意思是,只有等你老得沒辦法在乎了才會來。」…… [我們會像小廣場上那些面對皮亞韋河紀念碑而坐的老人,談起兩個年輕人在短短幾周里發現了那麼多快樂,然後在往後的人生里將棉花糖浸入那一碗快樂,生怕用完,每逢周年紀念也只敢喝想頂針那麼大的一小杯。我想告訴他,未來那兩個人無法抹去,撤銷,忘卻或重溫過去。過去就困在過去,像夏日黃昏將近是原野上的螢火蟲,不斷說,你原本可以如此。但回頭是錯,向前是錯。看開是錯。努力糾正所有的錯,結果同樣是錯。]
關於電影音樂
三部分
1、埃利奧彈奏的鋼琴曲
2、三首Sufjan stevens創作的歌曲,片頭,片尾,和中間表白後的第二天,埃利奧流了鼻血,奧利弗出門,埃利奧見人就問你看到奧利佛嗎,在家裡院子的樹下等奧利佛到天黑,嘴裡含著那條和奧利佛一樣的項鏈。
等到自己陷入到神情恍惚,電影響起起了這首歌《Futile Devices》
瀑布遊玩《Mystery of love》
片尾曲《Visions of Gideon》
3、背景音樂
坂本龍一作曲
坂本龍一,1952年1月17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中野區,日本歌手、曲作者、音樂製作人、演員、鋼琴師,[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作曲專業學士、音響研究科碩士。1983年,主演戰爭劇情片《[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並為其配樂,該配樂獲得了第3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配樂獎,《M.A.Y.in the Backyard》就是其中的配樂。
表白之前,埃利奧偷偷跑到奧利佛房間,尋找奧利佛的氣息,在陽台埃利奧緊盯著奧利佛離去的背影《M.A.Y.in the Backyard》
埃利奧給奧利佛寫小紙條《Germination》
埃利奧抽著煙看奧利佛跳舞《Lady lady lady》
羅馬街頭與陌生女人尬舞The Psychedelic Furs《Love My Way》
等,還有埃利奧向奧利佛示愛的彈奏的鋼琴曲
關於時間1983****年,電影處處有暗示
餐桌上談論大選,爸爸媽媽看電視出現克拉克西,克拉克西1983年8月4日至1987年4月17日擔[義大利總理]
皮亞韋河戰役紀念碑前表白之後,埃利奧帶奧利佛去自己的秘密基地一條小河邊,渴了向以為農婦討水喝,奧利佛看到牆上的畫,畫沒有出現,但他說了貝魯奇,是莫妮卡貝魯奇,義大利國寶級女演員,歐錦賽期間,被英國花邊雜志《男人幫》推薦為義大利國家隊寶貝,事實上,貝魯奇也是很多球員心中的性感女神。
背景音樂
收音機里傳來的當時的流行歌曲
舞會上,羅馬街頭聽到的理查德巴特勒的歌《Love My Way》成為樂隊的標志性歌曲,也是美榜上的第一名。
兩兄弟Butler所組的這支迷幻草皮樂隊。樂隊最初由提姆-巴特勒Tim Butler和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兩兄弟於1977年組建於英國倫敦,最早叫做RKO, 後來改為Radio,最後在The Psychedelic Furs 與The Europeans兩個名字中選擇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