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各位推荐几部美国经典电影(中文字幕,语言是英文)
《美国往事》
《银翼杀手》
《我是传奇》(两个结局)
《纽约黑帮》
《紫色》
《杀手莱昂》
《心灵捕手》
《杀手47》
……
⑵ 影片《美国往事》的英文名叫什么
1.中文名 美国往事
2.外文名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3.《美国往事》是一部由瑟吉欧·莱昂执导,罗伯特·德尼罗、詹姆斯·伍兹、伊丽莎白·麦戈文、塔斯黛·韦尔德等人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面条”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黑帮大佬的历程,同时也展现了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帮史。1984年2月,该片在美国上映。
⑶ 急求!《美国往事》经典台词!
You see, Mr secretory, I have a story also, but a little simple than yours. Many years ago I had a friend, a dear friend. I turned him in to save his life, what he was killed. But he wanted it that way. It’s grate frendship. Went bad for him, went bad for me too. Good night, Mr Bailey. "——Noodles
部长先生,
我也有个故事
只是比你的单纯些
许多年前我有个朋友
一个很好的朋友
我为救他而向警方告密
但他被杀了
可是那是他想要的结局
那是伟大的友谊......
他遭此不幸后
我也就一直不如意至今
再见,贝利先生
NOODLES
PS: 答了一半才发现你一分没给,算我白做好事吧
⑷ 求<美国往事>中英文影评>
事实上,《美国往事》是一个关于超越性的男性情谊的影片,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
一个粗汉,但柔情侠骨,心细如丝。在他残暴、粗野的黑帮生涯事,他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处圣坛、一块净土。
黛布拉始终是他心上的女神,纯洁的恋人,而洗衣女佩姬则是他发泄青春期骚动欲望与好奇的对象。
麦克斯和努得尔斯一样深深地为黛布拉所吸引,但在努得尔斯和麦克斯之间,并不存在着任何真正的竞争,更不必说公平竞争。因为对努得尔斯的情感,麦克斯和所有的人都洞若观火;而对麦克斯的隐情,努得尔斯和其他人却近乎一无所知。
对于麦克斯来说,他不仅将努得尔斯对黛布拉的迷恋一览无余,而且他更为深刻地洞察了努得尔斯本人也不甚了了的、他与黛布拉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它并不显现在现实之中,而是呈现在未来的设计里。除了一份赤诚的爱,努得尔斯不能给野心勃勃的黛布拉提供她所需要的一切,因而他也难于在这幅未来图景中拥有一个真正的位置。麦克斯对这一隐秘的深知,同时也成为他的一份自知。
他比努得尔斯远为清醒地意识到,对于黛布拉说来,一份一往情深的爱和一个坚强有力的怀抱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这种意义上,他显然不是努得尔斯的对手),如果他不能彻底改变他的现实,他永远不可能真正得到或占有黛布拉。
于是,他并不去着手进行类似“无用功”式的尝试。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有效地隔离开努得尔斯和黛布拉就足够了。他隐秘地将黛布拉安置在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未来图景中,也只有在这幅未来图景中,黛布拉才具有她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他可以等待,而这正是另一种经典“男子汉”的品格。
在影像的类比结构中,观众可以清楚地意识到麦克斯不断在离间着努得尔斯和黛布拉,但我们和努得尔斯一样,倾向于将麦克斯的动机理解为情深意笃的朋友对异性恋人的忌妒。
在努得尔斯/黛布拉/麦克斯这一微妙的三角关系中,有趣之处在于,黛布拉的情感无疑是倾向于努得尔斯的。
她爱努得尔斯,尽管从一开始就极为无奈而清醒地意识到这爱的无望,一如少女黛布拉的那首情诗:
“我亲爱的,有着水晶般的心灵,有金子般的头发,他永远洁白无瑕,他的眼睛又大又亮,他的身体如象牙一样洁白坚实。然而他永远也成不了我的爱人,他是个穷光蛋,哦,多遗憾!”
但她仍忍不住要倾吐,
“努得尔斯,你是惟一的,我一直……关心的人。我总觉得亲切……”
而对于努得尔斯来说,黛布拉是他心灵中最重要的支点,正像他对黛布拉的倾诉:“(在监狱里)我每天晚上都在想你,没有人能像我一样爱你。你不能理解我是怎样地想念你。我想,黛布拉活着,她在外面活着,她给我活下去的意义。”
但和努得尔斯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黛布拉远比努得尔斯更为清晰地洞穿了麦克斯的离间和这一行为的真正动机。正是她两次用:“去吧,你妈叫你呢!”回答了麦克斯对努得尔斯不近情理的呼唤。
不仅如此,她对麦克斯的洞悉还在于那是一种同类间的深刻的相互理解与默契。
他们同样野心勃勃,同样出身微贱而不甘居人下,即使成了无冕的黑帮之王或布鲁克林的舞蹈女王,街区的小天地也绝不足以满足他们做人上人的欲望。
在黛布拉一无返顾地前往好莱坞/“太阳城”(在失魂落魄的努得尔斯的视点镜头中,列车窗旁的黛布拉决绝地拉下了窗帘,并不把一线留恋的目光留给故乡)之后,麦克斯花费8000块钱买来一把17世纪教皇的座椅,只为了“我正坐在上面”,正是作为一个阐释符码定义着麦克斯恶性膨胀的欲望。
他和黛布拉与努得尔斯一样,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记忆,墓室大门上菲利普的排箫曲和麦克斯/黛布拉之子的名字:大卫(努得尔斯的名字)似乎成了另一组重要的阐释符码,但他们绝不会为这一切所束缚。
一如美国影评人S.卡明斯基所指出的:在莱昂内的影片中,“家庭生活很渺小,不断被自私的恶人所毁掉。这些恶人不是出于仇恨,而是为一种冰冷无情的利己兴趣所驱使而行动..
在全片最为温情、豪华的场景(组合段22)之后,努得尔斯粗野地强奸了黛布拉。这与其说是男性极力/暴力的行使,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孱弱而绝望的哀鸣。
正是那种深刻的理解与默契,而不是情感,使黛布拉最终投入了麦克斯的怀抱,而且事实上成了麦克斯罪行的“事后从犯”,以更为残忍的方式参与了、至少是默认了麦克斯对努得尔斯的劫掠、欺骗与叛卖。
麦克斯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是麦克斯,不是努得尔斯,彻底地实践了美国梦的全部:富甲一方,跻身高位,并拥有了少年、青年时代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娘。
然而,导演莱昂内显然不曾认同于实践了美国梦的成功者:麦克斯和黛布拉。一如努得尔斯是片中人物化的叙事人,是影片的空间视觉结构与叙事结构的中心,他也是莱昂内的认同点。
于是,在影片的结局中,莱昂内设置了两个重要的场景,以呈现35年之后——1968年,努得尔斯与黛布拉、麦克斯的重逢。
第25组合段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摄影机缓缓推成贝里慈善院奠基留影上黛布拉的特写镜头,伴着忧伤的音乐,镜头叠化为剧院化妆室内、镜中的黛布拉。
与贫穷、衰老、孑然一身的卡萝形成对照的是,豪华剧院的化妆间、名剧《埃及艳后》的巨幅招贴、室内的无数鲜花所包围着的黛布拉。
但有趣之处在于,在这一特定场景中,刚刚结束演出的黛布拉,头上戴着假发、脸上涂着厚厚的油彩。在整个段落中,她一直在卸装,但始终未能完成。
于是,黛布拉浓重的化妆犹如一张假面,遮蔽起她真实的情感,并如同一个标示符号,喻示着她试图继续掩藏的、沉没于35年岁月中的真相。
而一个与之对应的重要的修辞手段,是此段落中镜中像/谎言与镜外像/真实间的交替使用。在黛布拉不无伤感的镜中像之后,努得尔斯出现在这一镜中的、双人中景里,这对少年时代的恋人在“镜中”相逢,他们并没有四目相向,相反他们只是在镜中彼此凝视。
尽管这是努得尔斯揭秘之行的起点,尽管从这里开始,努得尔斯的一生、他的全部记忆与历史将重新估定,但此刻,这幅双人镜中像,只是一次感伤的重逢,只是久远的过去、一次“水中月、镜中花”式的、少年之恋的指称。
此后,在这一段落中,努得尔斯的多为镜外像,岁月书写在他苍老、疲惫的脸上,但他专注、几乎是痛楚地要求答案与真实;
黛布拉的镜头则多呈现为化妆镜中的中景,岁月几乎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尽管不无温情,但闪烁其词与微妙的疑惧使她失去了应有的雍容。用努得尔斯的话说,她“现在的演技很拙劣”。
终于,当她和麦克斯的儿子来到门外,当努得尔斯的追问已不能再回避,黛布拉被迫艰难地面对真相,摄影机缓缓地以一个180度的摇拍,由镜内而至镜外,由镜中的黛布拉摇至镜外、对镜而坐的黛布拉。此时,也是此段落中惟一的一次,黛布拉对着镜中的努得尔斯,说出了她所能说出的告白:“努得尔斯,我们都老了,多少保留着一些美好的回忆。如果你出席星期六晚上的派对,这一切将荡然无存。那是后门,从那儿出去,一直走,别再回来。我求你,请你……”当黛布拉意识到她已无可回避时,她并没有忏悔或直言,她只是以哀恳和告诫的方式肯定了努得尔斯的猜测。而正是这一段告白,第一次暗示出黛布拉和麦克斯一样,对努得尔斯其人有着深刻的洞察与理解,她深深地懂得:对努得尔斯说来,即将发生的一切比曾经发生过的阴谋更残酷。也正是在这一告白中,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黛布拉试图在麦克斯的网罗面前保护努得尔斯,试图阻止麦克斯最后一次实现他“冰冷无情的利己兴趣”但是,当完美的谎言的景片既经撕裂,当返归旧日、探明真相的旅程既经开始,努得尔斯已不可能停下。因此,尽管他的问题“如果我从正门出去,我就会变成石头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仍毅然打开了前门。答案已昭然若揭:伴着忧伤、凄婉的音乐,台口,站起一个红发的少年,仿佛少年麦克斯的再生,强烈的逆光为他勾勒出了一道眩目的光环,摄影机缓缓地推上去,如同旧日岁月的重现,犹如一个心灵的幻影,同时是对那一切的粉碎。泪水无声地淌过黛布拉的面颊,“他是贝里部长的儿子,叫大卫,和你一样。”大卫的近景镜头缓缓地叠化为长岛贝里宅邸一扇半掩的窗口,窗子半推开来,近景镜头中,露出贝里/麦克斯苍老的面容,他望向画外。第一次,未经任何掩饰与遮蔽,影片出现了麦克斯的视点镜头,并将他指认为一个仍强有力的控制者,一个真正高明的、隐身的恶魔“导演”。
⑸ 谁能给我关于电影《美国往事》的详细的资料和剧情
中文名称:美国往事
英文名称: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别名:四海兄弟,义薄云天
发行时间:1984年02月17日
电影导演:瑟吉欧·莱昂 Sergio Leone
电影演员:珍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兹 James Woods
乔·派西 Joe Pesci
丹尼·艾洛 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 William Forsythe
伊丽莎白·麦戈文 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韦尔德 Tuesday Weld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导 演: 瑟吉欧·莱昂 Sergio Leone
主 演: 珍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兹 James Woods
乔·派西 Joe Pesci
丹尼·艾洛 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 William Forsythe
伊丽莎白·麦戈文 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韦尔德 Tuesday Weld
上 映: 1984年02月17日 ( 美国 )
地 区: 美国 意大利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评 分: 8.2/10( 15737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Mono
时 长: 139 分钟
类 型: 犯罪 剧情
分 级: 瑞典:15 西班牙:18 英国:18 西德:16 芬兰:K-18 西德:18 意大利:VM14 澳大利亚:R
剧情简介:
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的意大利籍导演塞吉欧里昂,带领观众横跨四十余年,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叙述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年玩伴之间纠葛的恩怨情仇。
金奖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面条,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与其伙伴的犯罪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时代背景跨越经济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员詹姆斯 伍兹(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饰一角;本片当年曾入围金球奖最佳导演,而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堪称意大利国宝级大师的颜尼欧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著音乐提名,颜尼欧以忧伤怀旧的配乐,将观众带回多年前纽约的犹太人区,重温昔日风情。
http://lib.verycd.com/2005/03/12/0000041973.html
中文名:罗伯特德尼罗
英文名:Robert de Niro
出生日期:1943年8月17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
罗伯特1943年8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父母均是著名的艺术家。因此早在1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机会参演舞台剧《绿野仙踪》,不过是演那只害羞的狮子。在通过Stella Adler Conservatory和American Workshop的学习后,罗伯特·德尼罗在美国导演Brian De Palma的影片中得到了一个角色,从此开始了他的水银灯之旅。1973年,他因在影片《战鼓轻敲》中饰演了一个头脑不灵光的棒球手开始得到了美国观众的关注。同年,著名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的《残酷大街》一片,德尼罗在其中扮演一个纽约意大利街区中混食的小流氓,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地打劫杀人,片中的他脸色苍白,不修边幅,干坏事时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由于演得细腻传神,好莱坞对这位新星是一片赞扬之声,他也由此片获得两项演员大奖。1974年,德尼罗出演科波拉的名作《教父》第二集,扮演年轻时代的教父,再次出色发挥了他的天才演技,结果此片使他获得了第四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甚至有媒体当时感叹“《教父II》最幸运的就是以德尼罗代替了马龙白兰度”。
1976年,罗伯特德尼罗主演了美国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出租汽车司机》。德尼罗饰演的一位刚退伍的美国大兵为了拯救一个雏妓(朱迪·福斯特)大开杀戒。影片大受欢迎,德尼罗在其中的朋克发式也引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纷纷仿效,同时正是因为此片日后引出了著名的“刺杀里根”事件。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德尼罗出演的这一司机形象被后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德尼罗也凭借此片最终问鼎了第四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
罗伯特是当今美国影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
# Chaos (2006)
# The Good Shepherd (2006)
# Bridge and Tunnel (2006)
# 出租 Rent (2005)
# 捉迷藏 Hide and Seek (2005)
# 圣路易斯雷的大桥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2004)
# 拜见岳父大人2/拜见福克斯/非常女婿2 Meet the Fockers (2004)
# 舞台丽人/美丽舞台/台上女主角 Stage Beauty (2004)
# 鲨鱼故事/沙胆大话王/鲨鱼黑帮 Shark Tale (2004)
# 华氏911 Fahrenheit 9/11 (2004)
# 天赐/天赐灵婴/婴魂不散/复制儿魂 Godsend (2004)
# 老大靠边闪2 Analyze That (2002)
# 夜海追凶/疑云重重/海滨城市 City by the Sea (2002)
# 一个男孩 About a Boy (2002)
# 做秀时刻 Showtime (2002)
# Jackie Brown: How It Went Down (2002)
# Hello, He Lied & Other Truths From the Hollywood Trenches (2002)
# 9/11 (2002)
# 大买卖 The Score (2001)
# 15分钟 15 Minutes (2001)
# Prison Song (2001)
# 怒海潜将 Men of Honor (2000)
# 非常女婿 Meet the Parents (2000)
# 飞鼠洛基冒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Rocky & Bullwinkle (2000)
# 画家波拉克 Pollock (2000)
# Holiday Heart (2000)
# 完美无暇 Flawless (1999)
# 老大靠边闪 Analyze This (1999)
# Entropy (1999)
# The Book That Wrote Itself (1999)
# 浪人/冷血悍将 Ronin (1998)
# 远大前程 Great Expectations (1998)
# Witness to the Mob (1998)
# Lenny Bruce: Swear to Tell the Truth (1998)
# Junket Whore (1998)
# 纪念碑大街 Snitch (1998)
# 作大英雄 Wag the Dog (1997)
# 危险关系 Jackie Brown (1997)
# 警察帝国/地头龙/警察乐园 Cop Land (1997)
# 沉睡者 Sleepers (1996)
# 非常背叛/异常快乐爱妻事件 Faithful (1996)
# 狂迷 Fan, The (1996)
# 马文的房间/亲亲环姊妹/一切从心开始 Marvin's Room (1996)
# 盗火线/烈火悍将/热力/穷追不舍/狂热 Heat (1995)
# 赌城风云 Casino (1995)
# 101夜 Cent et une nuits de Simon Cinéma, Les (1995)
# 黑豹 Panther (1995)
# 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 Frankenstein (1994)
# 布朗克斯的故事 Bronx Tale, A (1993)
# 疯狗马子 Mad Dog and Glory (1993)
# 纽约夜月情 Night We Never Met, The (1993)
# 不如重新开始 This Boy's Life (1993)
# 教父三部曲:1901-1980 Godfather Trilogy: 1901-1980, The (1992)
# 幕后情人 Mistress (1992)
# 四海本色 Night and the City (1992)
# 雷霆之心 Thunderheart (1992)
# 烈火雄心/浴火赤子情/回火 Backdraft (1991)
# 恐怖角 Cape Fear (1991)
# 黑暗之心 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 (1991)
# 无语问苍天 Awakenings (1990)
# 好家伙 Goodfellas (1990)
# 史丹利与爱莉丝 Stanley & Iris (1990)
# 水手刀 Jacknife (1989)
# 我们不是天使 We're No Angels (1989)
# 午夜狂奔 Midnight Run (1988)
# 天使心 Angel Heart (1987)
# 越南家书 Dear America: Letters Home from Vietnam (1987)
# 义胆雄心 Untouchables, The (1987)
# 教会/传道 Mission, The (1986)
# 巴西 Brazil (1985)
# 坠入情网/信是有缘/堕入爱河 Falling in Love (1984)
# 美国往事/四海兄弟/义薄云天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 喜剧之王 King of Comedy, The (1983)
# 打不开的锁/真正的忏悔 True Confessions (1981)
# 愤怒的公牛/蛮牛/狂牛 Raging Bull (1980)
# 猎鹿人/越战猎鹿人 Deer Hunter, The (1978)
# 纽约,纽约 New York, New York (1977)
# 一九零零 1900 (1976)
# 最后大亨 Last Tycoon, The (1976)
# 出租车汽车司机/计程车司机/的士司机 Taxi Driver (1976)
# 教父续集 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 战鼓轻悄 Bang the Drum Slowly (1973)
# 穷街陋巷 Mean Streets (1973)
# Born to Win (1971)
# Gang That Couldn't Shoot Straight, The (1971)
# 血腥妈妈 Bloody Mama (1970)
# Hi, Mom! (1970)
# Sam's Song (1969)
# Wedding Party, The (1969)
# 帅气逃兵 Greetings (1968)
很多人都说《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是一部出色的黑帮电影,可是我个人却觉得这部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塞尔乔·莱昂内于1984年执导的影片,以其丰富的内涵表达、鲜明的人物刻画和近乎完美的结构,超越了黑帮类型片的范畴。影片在3小时45分钟的时间里,通过主人公诺德斯(罗伯特·德·尼罗饰演)对往事的回忆,讲述了几个年轻人的友谊、爱情和他们的生活,史诗般地展现了作为个体的小人物们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和浮沉。影片那宏大的气势,舒缓的节奏,感人的情节,在我心中激荡回响,“于我心有戚戚焉”。
影片开头部分的故事围绕着诺德斯和他的好友迈克斯以及诺德斯暗恋的少女黛布拉展开,用诗意的镜头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犹太人聚居区中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出身贫寒,终日靠小偷小摸和给黑帮办些小差事来赚零花钱,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充满了友谊和快乐,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年少的诺德斯心中更是怀着对黛布拉纯洁美好的爱恋,一如我们每个人青春最开始的那段日子。但是人生不会永远这样单纯欢乐,生活最终露出了狰狞冷酷的本来面目。当9岁的小兄弟多米尼克被对头开枪击中倒在纽约阴湿的后街,当诺德斯愤怒的匕首刺入对头的身体并刺伤赶来的骑警,那些美丽的日子就毫无预兆地突然宣告结束了。坐在囚车里被带往监狱的诺德斯,和他的那几个等在监狱门口的好伙伴们,都明白他们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而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在等待着他们。监狱的大门缓缓关上,隔绝了诺德斯与他的兄弟,也隔绝了他的青春。漫漫人生,茫茫尘世,年少轻狂时,谁没有做过令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而又有谁能回头呢?正如影片中监狱上方出现的那段碑文 (后来这段话也成为诺德斯三个好朋友的墓志铭)所言:“Your youngest and strongest will fall by the sword”。这里所谓的sword,我想指的就是时间和社会这两把无情的剑吧,斩断最单纯的梦想,刺伤充满希望的心灵。
后来的故事则讲述了当初的少年成为冷酷无情的黑帮后的故事,在大萧条时期,禁酒令的颁布让迈克斯他们找到了生财之道--贩卖私酒,再加上抢劫和黑帮火拼,犹太区的穷小子们渐渐成了城市里的风云人物,诺德斯出狱后也加入了他们的团伙,他们再也不缺钱了,可日子却并不比以前受穷时更快乐些。此时黑帮事业春风得意的诺德斯,失望地发现,黛布拉无法接受作为黑帮分子的他。黛布拉告诉诺德斯,她的梦想是成为好莱坞的女明星,虽然她爱诺德斯,可她不愿意嫁给一个罪犯, “You have locked me up, but you lost the key”。之后不甘心失去爱人的诺德斯在汽车里粗暴地强奸了黛布拉,但当他走出汽车,却又无比的失落,他终于“得到”了最爱的女人,也失去了她,失去了与美好往昔的唯一联系,现在的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镜头里的诺德斯面无表情,身后是纽约冰冷的海湾,几个少年在海滩上跑过,四周寂静无声。
心灰意冷的诺德斯拒绝了迈克斯要他投身政界的建议,为了阻止迈克斯因抢劫联邦储备银行而送命,他提前通知了警察,但三个兄弟并没有如他所愿被警察逮捕,而是因为拒捕在大雨滂沱中被打死在银行门口。心存愧疚的诺德斯决心离开纽约这个伤心地,离开这个埋葬了他的青春、爱情和友谊的城市。一走就是三十五年。
当年华老去,皱纹爬上曾经年轻的脸,白发苍苍的诺德斯又回到了纽约,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原来迈克斯还活着,当年出卖兄弟,卷走钱财的其实是迈克斯,现在他已经成了政界的贝莱部长。更让他惊讶的是,已经成为大明星的黛布拉竟是迈克斯的情人!迈克斯对诺德斯心存愧疚,希望诺德斯亲手杀了他,可是此时的诺德斯早已心如死水,不愿再提往事。他默默地走出了迈克斯家的大门。迈克斯自杀。曾经的那段时光,那段美国往事也就此尘封......
《美国往事》是塞尔乔·莱昂内的代表作之一。与大多数的黑帮片不同,本片并没有充斥大量打斗枪战的惊险场面,整部电影的画面明亮而又阴冷,节奏舒缓,采用了不少长镜头来表现人物安静缓慢的动作,尤其在回忆往事的镜头中,特意配上淡黄的底色,犹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加之以忧伤安静的口琴声作为配乐,使人仿佛在翻阅一本旧相册,拂去灰尘,揭开一段往事,重温曾经的旧时光,随着那群少年同悲同喜,并从这些异国少年身上,看到曾经同样年少轻狂的自己的影子,令人唏嘘不已。
导演通过影片讲述了三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诺德斯看重义薄云天的兄弟友谊,看重美好的爱情,可结果他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背叛和抛弃;迈克斯野心勃勃,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出卖了兄弟,结果三十多年来一直无法摆脱负罪感,最后落得自杀的下场;而黛布拉一心想出名,想得到主流社会道德观的认可,但一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除了美好的回忆,一切荡然无存。影片的基调始终是悲观的,但导演并没有因此表现得很绝望,影片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人性的闪光点:无论是少年们的快乐生活,还是诺德斯和迈克斯多年不变的友谊,以及少年诺德斯和黛布拉的美好感情。
当然,影片本身所蕴涵的,绝不仅限于此。不同的人在看这部电影时,产生的感受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影片最大的韵味,正在于让人欲说还休,正如影片的结尾(也是我最喜欢的镜头):
中国烟馆里烟雾缭绕,仿佛时间停滞,不知世事。年轻的诺德斯抽了口鸦片烟,慢慢地转过身来,面对着天花板,露出一个似乎意味深长又似乎不知所云的微笑,笑世事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