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韩国电影《国际市场》中国上映
绝对不可能上映,戏中主角老家在北方,北方老百姓为了躲避中朝军队哭着喊着登上美国军舰,而美国将军扔掉了坦克军车,让南韩平民登船,也太歌颂美军,首先就否定了韩战,对本朝政治不正确;其次还有越战,戏中越共游击队首先在西贡搞了恐怖行动,然后对南越平民肆意屠杀,夷平了主角救走了村民的村庄,又是狠狠扇了在背后支持北越的土狗一个狠狠的大嘴巴子,广电总局要是能让这种片子在中国公映,除非他们吃错药了。另外戏中韩国从53年停战的时候,主角不能相信韩国能生产汽车和船舶,但到70年代韩国就可以造大型船舶,直至片尾韩国人已经以消费国货为荣,尽量少用进口产品的剧情,更是对本朝上台后几十年不干人事的讽刺,对比今日中国人以消费西方产品为荣的德行,这戏不可能拿到中国来公映。
B. 煽情家庭电影《国际市场》,不仅是潸然泪下,更是励志生活
初看片名并不吸引人,影片反应的是老一辈长兄如父的责任感,辛酸和无奈。不是潸然泪下,而是哭出声来。《国际市场》对于老一辈人而言很有代入感,这不仅是一个男人的一生,也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史。正是因为一个个像男主角一样的人的牺牲和奉献,成就今天的韩精神。这样的电影,太具凝聚力和煽动性,比任何意识形态宣传都高明!总体来说虽然有点刻意煽情,但是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大时代下命如草芥式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男主内心充满着对遗失妹妹的愧疚和对父亲信守着诺言,努力挣扎着生存、养家,舍去任何自己内心的追求。从朝鲜战争到现代,电影从一个普通家庭的角度,以善良男主一人悲惨却又美好的医生,反应了从朝鲜战争到南北韩亲人相认,50多年间的韩国的时代变迁。全片的苦难都没有难到乐观的男主,并且他也获得了真正的幸福,这也是对韩国现状的最佳展现吧。
C. 大家是怎么看待电影国际市场的
近年来,韩国电影能够迅速崛起,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韩国电影不炫技,不浮躁,只是老老实实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精彩,讲得完美。看完《国际市场》,感觉又被韩国电影抽打了一次,不是因为韩国电影接连涌现了一部部高质量的作品,而是为韩国电影人的担当所折服,为韩国电影人的勇气所惊叹。当他们用《太极旗飘扬》反思战争灾难时,我们在做什么;当他们用《熔炉》审视儿童保护时,我们在做什么;当他们用《恐怖直播》控诉政府失位时,我们在做什么;当他们用《辩护人》痛斥专制独裁时,我们在做什么。也许我们并没有闲着,我们在忙着拉黑禁片,在忙着给武媚娘剪胸,在《小时代》中陶醉。作为一部展现小人物史诗的《国际市场》,影片确实不负“韩国版《阿甘正传》”的美誉。影片以德秀为主角,讲述了其经历朝鲜战争、赴德挖煤、越南战争、寻找亲人等一系列事件,展现了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奋斗,以及在历史洪流中不屈不挠的抗争。这次《国际市场》避开了韩国电影苦大仇深的主题,而是以一个小人物为切入点,以一个普通的家庭为中心,给我们重现了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年代。德秀作为家中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临别嘱托。“忍耐是苦的,但那果实是甜的”,德秀用忍耐的一生体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影片虽然仍有韩国电影刻意煽情的痕迹,不过其中的真情流露确是这部电影最珍贵的部分,不管是与达九的友情,与英子的爱情,还是与妹妹的亲情,都成了这部电影最感动人心的力量。正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存在,才使得这部包容五十余年时光的电影显得充沛而有感情,不致于沦落到记流水账的窠臼之中。
D. 现在国产电影票房是越来越高了,但是为什么打不开海外
原因如下:
1、文化差异
中文电影在美国的受众主要还是华人,美国人基本上是不看华语片的。例如泰囧,好像在美国首日票房不到1万美元,全部票房6万美元。不过韩国影片也好不到哪去。这就是文化差异。
2、竞争激烈
世界上主要的票房就在美国和中国。
美国的娱乐业非常发达,电影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有一部新电影诞生。美国每年上映很多电影,但真正特别成功的电影屈指可数。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外国电影获得成功的难度就更大了, 更没有在美国市场获得成功的固定程式。
3、中国电影,由于种种原因,只在华语圈传播,
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澳洲、新西兰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构成了传统的中文电影市场。
4、演艺届功利化。中国90年代以前,拍摄的都是经典,因为那时候,中国电影、电视都是艺术,最近这些年,电影效果提升了,电影质量却没有了。而且整个演艺圈都被香港给带歪了。
但是,中国电视还是不错的,至少很多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国内外非常火。
E. 《国际市场》为什么会被誉为韩版的“阿甘正传”
第52届韩国电影大钟奖落下帷幕,电影《国际市场》成为最大赢家,总共拿下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10项大奖。
原本我极为看好的《思悼》收获并不大,于是特意找来资源看了一下。
也许是因为看的时候《思悼》先于《国际市场》,所以看完后虽然被电影感动到落泪,可我还是认为《思悼》高于《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这部电影一经推出便被誉为韩版的“阿甘正传”,片头的蝴蝶恰如阿甘开头的羽毛,片中韩国时局变动,间或出场的历史名人,以及与阿甘相似的主人公德秀,都可以看出《阿甘正传》的影子。
不过,有珠玉在前,这种模仿便显得有所不足,看不出创新,而且影片中几个名人的插入太过生硬,显得刻意。
当然,这部电影既然能在韩国赢得千万人次的观影量,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典型的韩式催泪大片。
德秀与其妹妹就是典型的父女关系。
妹妹为了结婚与母亲争执,母亲谈及德秀的辛劳,妹妹脱口而出:“那是因为他傻,他自愿的。”一句话即可诛心。
这像极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F. 中国电影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在世界市场立足
一没钱,或者说在盗版猖獗,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投大钱不划算。(本质)
二没技术,这差距慢慢赶上
三没有好的剧本(关键)比如民国时期的电视剧有 老舍,巴金等改编的都不错。
四没有好的导演(首要)看看“老湿”的“烂片三连发”。
五没有好的演员(重要)不是说都不好,应该,在一些电影里,有的导演似乎都不怎么严格要求!
六没有完善的审核制度。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
七总与美国大片比,让观众产生大落差感。
八我们的故事、剧情片还是有深度的。很值得观看,思考。那山那人那狗、刮痧、变脸、活着、边城等,个人觉得都还很不错。
G. 为什么现在看不了美国的电影或电视剧了
这就是所谓伟大的中国啦,动不动就拿版权来说。以前的美剧都封了,但现在出的美剧,很多网站都可以下载了 。
还有什么《爱情公寓2》、《熊猫人》也是,动不动也乱剪,什么卫视播出来都说剪过的垃圾。跟完整版差很远。最可恨的是网上又没有完整版下载~~
H. 为什么国外有的电影不能看而且都是上映很早的,郁闷。
上映很早能确定不?如网络有些搜索说11年上映的,实际还没有上映,好多小网站求点击率,弄假的在上面。也不乏有些同名电影,或者称5线电影(就是盗版知名度电影名字,而内容却严重差距,情节枯枝烂糟的)在上面,最多的就是放一个预告片。
I. 为什么现在都看不到大量的外国进口电影了
因为现在将保护版权了,不能随便大大方方上传了
知识产权普及的年代,带来的负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