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伯温的《烧饼歌》从何而来为何能预言后世发生的大事
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他自己所作的,描绘的场面是明太祖吃烧饼的时候询问刘伯温关于后世治乱的一些问题,刘伯温用歌谣的形式写了此书,以此来回答明成祖的一些问题。之所以这本书能够预言后世所发生的一些比较大的事情,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伯温精通卦象,善于观察。
其中《烧饼歌》广泛流传于民间,而且明朝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烧饼歌》中的预言几乎吻合,由此,刘伯温在百姓的心中便成了预言家。《金陵塔碑文》十分准确地预测了中国成立前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即中国的抗日战争,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等,不过碑文的后半部分却没有实现。《透天玄机》预测出在一万五千年之内,世间大约会经历270个劫难,每一个王朝的兴衰,都是天命。 《救济碑文》则预测出了地震和一些怪疾。
2. 刘伯温神机妙算,他作的《烧饼歌》对什么进行了预言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预言到满清王朝被推翻以后,其中很多事情都被历史考证为确有其事。
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嫡太子的儿子朱允文登基)
朱元璋也曾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可见刘伯温不仅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其在文学上的造就也可见一斑。
3. 刘伯温预言未来的《烧饼歌》,其中到底预言了什么内容
不是预言。都是围绕“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写的。十八孩儿难上难,十八兄弟是没有的,要说有(半似日)是“禾米一木并将去"(木是十八的合成)从禾到米是很长时期的意思(这里有650年)运至六百半就是从禾到米的时间。十八兄弟是不可能有的(半似月)。宝剑重磨又重磨,抄家灭族可奈何(胡大海儿子酿酒事件)这就是曾被金龙咬一缺。
4. 烧饼歌预言当今是怎么写的
预言当今之事:很多句子都在其中同时进行着:
金龙绊马半乱申,二十八星问土人,蓬头少女蓬头嫁,揖让新君让旧君;
---------------------------------------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炮响火烟谜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可怜难度雁门关,摘尽李花灭尽胡。
----------------------------------------
黄牛山下有一洞,可投十万八千众,先到之人得安稳,後到之人半路送;
----------------------------------------
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咸亨一样形,琴瑟和谐成古道,左中兴帝右中兴;
5. 刘伯温烧饼歌预言2019至2080发生的事情发生过了吗
没有,朱元璋经人引荐之后见到了刘伯温,见到刘伯温之后,朱元璋发现这个人仪表堂堂且谈吐不凡。于是便重用了刘伯温。而刘伯温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在后来与元朝的作战当中,刘伯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打下来之后,朱元璋当上了皇帝。
据说,曾经朱元璋为了考验刘伯温的神通,还特意将咬了一口的烧饼盖在碗下面,让刘伯温猜猜底下是什么玩意。刘伯温猜道底下的东西一部分像月亮,一部分像太阳,被真龙咬了一块,所以答案是烧饼。朱元璋听完很是佩服,觉得他确实很有神通。
刘伯温回家之后,知道时日无多,也明白皇帝想要自己的命,就不再吃药了,65岁驾鹤西去。至于死前吃一口烧饼,在正统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或许是野史中的故事。可能是有些人熟悉刘伯温著名的《烧饼歌》,就与烧饼联系起来了。
实际上烧饼歌中的词句在当时看来十分模糊,许多人都无法领会其中要领,但是当事过之后,他的预言又与历史十分的契合。那么为何刘伯温奄奄一息的时候非要吃一口烧饼呢?他大概是想告诉世人,自己所做的烧饼歌并非空穴来风,随便写写的。
6. 《烧饼歌》预言千年,比诸葛亮厉害,是谁写出来的
“神机妙算”这个成语,是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用此来决定未来的策略或者计划。
细数历史长河中,能和这个成语联系起来的一位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诸葛先生,另一位则是辅佐朱元璋平天下的后朝军师刘伯温。
诸葛亮凭借自身智谋,自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终于在蜀章武元年(221年),用时15年方助刘备建立蜀国,呈三国鼎立的局面。
而在公元1360年,当时的义军统帅朱元璋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自刘伯温出山辅助朱元璋直至协助其于公元1368年打下江山后,总共用时才8年时间。
对于烧饼歌,后世很多人一直持怀疑观点,有的人则支持其“预言”性。
你认为《烧饼歌》是刘伯温所写并且准确预测了后来的历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