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31届华鼎奖全球电影满意度获奖名单,范伟获奖,巩俐刘德华落选
一直觉得范伟很老了,其实人家还不到60岁,比刘德华还小1岁呢。
2004年,42岁的著名小品演员范伟,开始对电影感上了兴趣。不好好演小品,却跑去和陈小艺演起了电影。
最终,一出手,就凭在安战军执导,与赵君、陈小艺合作主演的电影《看车人的七月》,精彩的表演,斩获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国际大奖——
2年后,44岁的范伟,又凭章家瑞执导,与张静初、聂远合作主演的电影《芳香之旅》,拿到了第30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特别表演奖,金钥匙奖。
然后,就是在2017 年,距离第二次获得国际大奖11年后,55岁的范伟,又凭梅峰编剧并执导,与殷桃、张超等人合作主演的抗日题材电影——
《不成问题的问题》,第三次斩获国际电影大奖,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男主角奖。
第4次,就是今天,59岁的范伟老先生,再次夺得国际顶级大奖——第31届华鼎奖 全球电影满意度调查,最佳男配角。
凭借张艺谋执导,与张译,刘浩存合作主演的电影《一秒钟》中,饰演电影放映员的精彩表演,而最终获奖。
中国仅此一人,实至名归。
自从《八佰》在滑神前一段时间,成功入选华鼎奖全球电搜让隐影满意度调查提名后,获奖的呼声一直很高。
其实,当时能世厅够入选,已经很厉害了,毕竟这是全球甄选啊。
而管虎执导的这部史诗级电影《八佰》,最终在今天斩获了第31届华鼎奖全球电影满意度调查第一名。
难能可贵,中国第一。
够赞!
而华鼎奖全球最佳影片,则是美国的《信条》,当然也是实至名归了。
通过以上各项大奖,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华鼎奖,早已经成长为一个国际性大奖。着眼的全部都是国际上的顶级影星。
可惜了,同样参演《一秒钟》的刘浩存,没有拿到最佳女主角。而张译却连提名都没有。当然,刘浩存的提名,也只是凭《送你一朵小红花》。
结果,也没有获得最佳新人奖。
还有一个可惜的人,就是朱媛媛,她本是凭《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配角演绎出彩,却和刘浩存一样——
最佳女配角,没有拿到。
而这次华鼎奖全球满意度调查最佳女主角,女配角都是几个我们不认识的人。
当然,人家在国际上已经相当有名,只是我们普通人很难看到她们演的电影。比如,最佳女配角,阿曼达·塞弗里德(美国) 《曼克》。
而最佳导演,则由日本的黑泽清,凭借《间谍之妻》获得。最佳编剧,则由印度的柴塔尼亚·塔姆哈尼,凭《信徒》获得。
最佳男主角,被意大利的埃利奥·杰曼诺,凭《我想藏起来》获得。
而最佳新人演员奖,则由美国的塔莉娅·莱德,凭借《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获得。
除此之外,最佳动画电影则由美国的《心灵奇旅》获得。最佳电影歌曲奖,则由《Hear My Voice》 Celeste演唱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获得。
有意思的是,终身成就奖,提名和获奖都是他,英国的安东尼·霍普金斯。
前一段时间,也就是在 9月16日, 第31届华鼎奖全球电影满意度调查,各项大奖提名名单在洛杉矶揭晓。
中国影人榜上有名的男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德华。
男配角也是只有一个,出演张艺谋电影《一秒钟》里的范伟。
而女影人中的女主角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巩俐。此外还有一个女配角,朱媛媛。和刘浩存,易烊千玺一起主演《送你一朵小红花》。
全球电影最佳新锐演员,中国也只有一个,女演员刘浩存。
可见,这个奖(华鼎奖全球电影满意度调查)的筛选之严格。比如,易烊千玺,刘昊然等,统统都没有。
像刘德华,已经出道40年,还缺N个国际奖
1981年,20岁的刘德华,在香港第10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学习的时候,被安排出演电视剧《江湖再见》。
这是他第一次演戏,在剧中演一个以贩卖妇女为生的小混混阿龙。
虽然,这部剧获得美国电视节电视剧特别奖。但,刘德华并没有成为最有名或者最有才华,最有影响力的那个新人演员。
可能,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40年后,会成为一个在香港,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演员。
迄今为止,60岁的刘德华出演过29部电视剧,154部电影。
而在这近200部影视作品中,刘德华获奖无数,先后拿过近100个大大小小的影视奖项。但,其中的国际奖并不多。
这一次,刘德华主演的《拆弹专家2》,让他有幸获得 2021 第30届华鼎奖最佳男主角 奖和最佳专业精神奖。
本来,也在第31届华鼎奖全球电影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提名。与巩俐的《夺冠》一起入围。
可惜,却都没有最终获奖。
不过,这也正好说明,华鼎奖全球电影满意度调查奖,是一个国际性的严肃的大奖。能够获奖的,都是国际上的顶级大腕。
也许,刘德华还需努力啊。
#八佰获华鼎奖全球满意度调查第一名#
#刘德华巩俐错失华鼎奖影帝影后#
B. 有部欧洲风格的电影,年轻男子租住在中年女人家里,女人诱惑男子并在一起了,女人包养了年轻男子
这部电影的名字可能是《法国女人的情事》("Femme Fatale")。这是一部2002年上映的法国电影,由布莱恩·德·帕尔马执缺轮导,主要角色包括雷贝卡·罗梅恩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男子租住在中年女人家里,女人诱惑男子并发展出一段关系的故缓春事。
在电影中,有一个片段符合您描述的情节。男子因为没有带钥匙而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等待女人回来,女人回来后拿钥匙在男人耳边晃动,伏哪信示意他跟着她。这一幕展现了女人对男子的控制和引诱,形成了电影情节的一部分。这部电影以其欧洲风格、情欲和复杂的情感关系而闻名。
C. 盘点4部与芳香植物有关的治愈系高分电影,芳疗师们都在看!
大自然的奇特之处在于能疗愈他人也能疗愈自我,我们是大自然的使者,感应每一种植物独特的构成规律与能量,将天然植物精油集合在一起。
同时我们是一群有爱的人,爱自然、爱生命、爱自己,相信每一株植物的生命与灵魂力量,将植物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静下来感受人生的意趣。
下面推荐4部有关于芳香植物的电影,希望能从中感应自然的平静,温暖我们动荡不安的心灵。
# 第一部 #
《小森林》
豆瓣得分:9.0分
无法融入喧嚣浮躁的都市女孩【市子】回到了位于东北地区的老家小森村,骑着自行车,骑着自行车,驰于乡间小道,与大自然撞个满怀。
这里没有过多时尚文明的色彩,当地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他们靠天吃饭,靠着双手经营人生。
生活虽不富裕,心中则是满满的充实和欢喜。受妈妈影响,市子取自大自然的各种食材,亲手制作各种美味而廉价的料理,静静地走过了春夏秋冬。
《小森林》分为两部《小森林 夏秋篇》与《小森林 冬春篇》,该片有一股怡然自得的生活的味道,用食物传递出深沉的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反衬出低调内敛的高层次修养,温暖平凡观众的奔碌人生。
现代人,其实更需要用心去体会生活,感恩自然地生活,还原纯净的心境,对生活的条件要求很少,而对自己的所得倍加珍惜,这样更容易抓住你可拥有的快乐 。
# 第二部 #
《四季之庭》
豆瓣得分: 8.5分
《四季之庭》是一部叙事影片,用唯美的镜头,讲述了一个坚强的女人勇敢追求自由生活的真实故事。
来自英国贵族的凡妮莎女士,19岁开始周游世界,当她来到日本之后被日本庭院深深吸引,决定隐居于日本京都大原乡村一方小院儿,靠教英文的微薄收入,养花、种菜、劈柴、读书、结婚、生子,做起了一个普通而又不凡的田园女人。
她的花园种着150多种香草,有迷迭香、薰衣草、柠檬香蜂草、金盏花、蔷薇、肉豆蔻、蓍草、欧芹、鼠尾草……而光是百里香就有五个品种。并将植物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食用、酿酒、清洁、染色、染发等。
把女主人的生长经历和家庭生活的波折穿插其中,将其人生感悟和思考娓娓道来。播种、浇水、劳作、收获,远离尘嚣,品茗遗失在时光中的美丽四季。
# 第三部#
《海蒂和爷爷》
豆瓣得分:9.3分
电影《海蒂和爷爷》讲述了女孩海蒂的成长故事。
自幼父母双亡的女孩海蒂,被姨妈被送到了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家,性情孤僻、行为怪诞的爷爷曾想把她丢到孤儿院,却被海蒂的天真温暖打动,开始了爷孙相伴相依的生活。
然而,幸福的生活被姨妈的再次造访打断,海蒂被卖到了法兰克福的富豪家中,给贵族小姐克拉拉当伴读,可是,向往自由不愿被礼仪规则束缚的海蒂日夜思念着爷爷和阿尔卑斯山上的广袤无垠。
终于在“闹鬼事件”真相大白后,海蒂被送回了家乡,和爷爷重新团聚的她又找回从前的生活,笑语充斥在阿尔卑斯山中。
影片实地取景阿尔卑斯山脉,遍地芳草绿茵,野花点缀山间,头顶蓝天白云,湖泊清澈如镜,每一帧画面都像上世纪的油画一样,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境般的世外桃源。
# 第四部 #
《秘密花园》
豆瓣得分:8.5分
故事讲述了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玛丽・伦罗克斯的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姨父神秘阴沉的大房子里,一次神奇的经历,使玛丽闯入久已禁闭且荒芜的花园。
玛丽、农家小子迪肯和常年被关在阴暗房间里病态的少爷柯林,找到了开启快乐的钥匙,他们一起在秘密花园里耕种,使花园从此焕发出盎然生机,到处充满了大自然的魔力。
当然除了以上电影的介绍,还有很多值得大家去发现与观看,希望大家在舒缓压力的同时也可以释放情绪,回归内心的宁静。
D. 适合深夜看的电影 适合深夜看的电影推荐
适合深夜看的电影有:《恋恋笔记本 》、《午夜巴塞罗那》、《盗钥匙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恋恋笔记本》是导演尼克·卡萨维茨2004年的一部爱情片。改编于美国小说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同名小说,由莱恩·高斯利、瑞秋·麦克亚当斯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4年6月2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一对青梅竹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劫重逢,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由一名天天来探望住在疗养院病人的老先生笔记本中娓娓道出,随着故事水落石出,显然这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而说故事者正是求婚的人。
2、《午夜巴塞罗那》是由伍迪·艾伦执导,斯嘉丽·约翰逊、丽贝卡·豪尔、哈维尔·巴登等人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影片于2008年5月17日在法国戛纳电影节率先放映。电影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巴塞罗那,讲述了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结伴来西班牙旅游。维姬为人古板而且即将结婚,克里斯蒂娜则思想开放、充满好奇心。这两个性格相异的主人公,来到西班牙后,邂逅了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家和他美丽但很爱吃醋的前妻。随后四个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3、《盗钥匙的方法》是由日本Cine Bazar制作的128分钟的剧情影片。该片由内田贤治导演编剧,堺雅人、香川照之、广末凉子、荒川良良、森口瑶子等主演,于2012年9月15日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失败的演员与一名杀手之间的人生纠结。
E. 观美国电影《大河恋》
今晚22:00看了一部美国电影《A River Runs Through It》。
我深深被影片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动哀怨的电影剧情所吸引。
电影是1992年,由美国导演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文艺剧情片。
《大河恋》改编自诺曼·麦考连的自传体小说,主线讲述诺曼与保罗两兄弟的故事。展现了一心以父亲为榜样的诺曼及狂放不羁的保罗,这一对兄弟,数十年的成长经历,和不同的命运。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节奏舒缓,摄影优雅如诗,再加上深情款款的主线和旁白,使其成为文艺片的经典之作。
全剧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和轰轰烈烈的戏剧冲突,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在导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摄影师一派悠然自得、充满诗意的拍摄风格下,不再是单纯的电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画。除了摄影师是它的灵魂外,电影音乐也是它的另一个生命承载。在导演、摄影、配乐的亲密合作下,观众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悦和心灵上的平静。
电影在“光”和音乐元素的装扮下,自然景观美轮美奂,人物造型绝妙之至,精神面貌至真至纯。大河传奇和演绎的“大河恋” 情结成为油画和抒情散文的唯美超越。影片诠释了生活中的亲情、爱情、友情的内涵和真谛。一条大河,承载着父子深情和兄弟之情,大河奔流不息,就如生命一般。
该片的光线造型非常有特色,对不同时空的景色、人物表情、动作、形态、心境、形象塑造和电影的主题完美、立意升华等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蒙大拿州特律河边的小镇,住着长老派牧师雷夫伦特·麦考(汤姆·斯凯里特饰)一家。麦考连为镇上人布道之余,平时喜爱读书,更喜欢在美丽的特律河里用假蝇钓鱼。麦考连家有两个男孩,大儿子诺曼稳重内敛,小儿子保罗坚强、倔强、狂放不羁。他们从父亲那儿学到了钓鱼的技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1917年,一战爆发,诺曼(克雷格·谢菲尔饰)加入美国森林服务部,而保罗(布拉德·皮特饰)做了泳池救生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钓鱼的爱好。诺曼发现,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节拍去钓鱼,他发明了自己的节奏,而他无疑是个钓鱼天才。
1919年秋,诺曼前往离家几千英里的达蒙斯学院上学,一去就是六年。在学院,他发现自己其实非常擅长讲授英国文学,萌发了当教授的念头。保罗在家乡读完大学,毕业在当地报社工作。
1926年,诺曼回到了家乡。再和弟弟一起去钓鱼时,他发现自己永远都赶不上弟弟了。在一个舞会上,诺曼结识了美丽的杰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保罗则迷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经常因为欠债与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诺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请他担任英国文学教授,他鼓起勇气向杰茜求婚。
即将离开家乡的诺曼与父亲和保罗再次来到特律河钓鱼。诺曼让保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
保罗拒绝与诺曼一起去芝加哥,他是一个钓鱼艺术家,他不愿离开蒙大拿。就在诺曼动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罗被仇家杀害。
诺曼迟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边,用颤颤巍巍的手抛出鱼线,大河流淌着生命的意义。
1)父亲 雷夫伦特·麦考连
镇上的长老派牧师,诺曼、保罗两兄弟的父亲。善良正直,有坚定的信仰,严肃认真。在布道之余喜欢钓鱼。他爱自己的两个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和要求他们,把钓鱼爱好和技术传给他们,以此引导他们验证上帝所创造的自然生命规律:唯有掌握节拍,才能重获力与美。但他的爱过于严苛,让年幼的儿子畏惧。
2)母亲麦考连太太
牧师的妻子,两兄弟的母亲。慈爱善良,善解人意,爱护家人。然而,保罗过早去世,给她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遗憾。
3)弟弟保罗
麦考连牧师的小儿子,富有冒险精神,倔强坚强,狂放叛逆,是个反抗父亲的不羁儿,连钓鱼方法也违抗父亲教的法则,但他继承了父亲富有艺术气质的一面,把钓鱼作为毕生的爱好。从事记者工作,因与印第安女子交往甚密而常与保守的同乡发生冲突,赌博、酗酒成性,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4)哥哥 诺曼·麦考连
保罗的哥哥诺曼,稳重内敛,循规蹈矩,事事顺从父亲,富有责任感,全心全意地爱着那些他不一定能理解的亲人。他深知人生不是艺术,那一刻不会长久,所以不能忍受富于“艺术家”气质的弟弟嗜赌成瘾,想带保罗去芝加哥,认为这是在帮助弟弟。
5)诺曼恋人 杰西·伯恩斯
诺曼追求的美丽女孩。出身富裕家庭,有一个名人哥哥。她爱自己的哥哥尼尔,但就像诺曼不能理解保罗一样,她也不能理解尼尔。她认为尼尔需要帮助,并为他不肯接受帮助而难过。
6)杰茜哥哥 尼尔·伯恩斯
杰西的哥哥,常年混迹于好莱坞。属典型的纨绔子弟,喜欢夸夸其谈。因为他玷污了神圣的大河以及钓鱼规矩,所以引起诺曼、保罗兄弟的反感。
潺潺河水,每每静静的午后,钓鱼成了父子间最难忘的时刻。大河流淌着,生生不息,好似讲诉着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平静,时而波澜。我们的生活也如此。河水最终会奔流入海,而我们的生命最终会归于尘土。生命中的每一步都不可预见,我们的生活就如甩出去的鱼钩,或有收获,或无收获。我们静静的接受这一切,然后继续甩绳。大河中的石头记录河水的足迹和岁月,我们则用记忆来铭记生命中的这些往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河,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方向。当老去的时候,回首过往,就如河水般曲折和精彩。
电影中的许多台词,暗寓了生命这条大河的深刻含意。
有一条护城河,两岸种植着槐树。
春天槐树都在同一时间开花,全城都弥漫着淡淡的芳香。
每当我站在峡谷的暗影中......
周围的一切都会渐渐褪色,变成了与我相伴的灵魂深处的记忆......
还有那大河底下的声音。
大河缓缓流淌,河流声像打着四拍子的音乐...
我在河边盼望着鱼儿上钩。
最后,所有这一切融合在了一起......
一条穿越时间和生命的河流。
大河因为暴雨涨潮而涌向四面八方......
在时间的基石中川流不息。
有些岩石上有着永恒的雨滴印记。
岩石下面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这大河里的一切至今萦绕在我心头......
最终,所有的事物都将融为一体,随河水奔腾而逝。
父亲是一位牧师。在欧美的文化中,牧师是很有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他有两个儿子:诺曼和保罗。从小开始,父亲就对两个孩子进行着传统的教育,而且父亲喜欢钓鱼的兴趣也深深烙在了两个儿子的心中。哥哥诺曼继承了父亲传统的思想,他老实而勤奋。而弟弟保罗则更接近于自然,他无拘无束。
父亲对他们的教育,以及对他们思想的影响,这就是父爱的一种。我总以为父亲是儿子心中的一座山,当儿子长大后,他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翻过这座山,然后成为另一座山。其实,父亲何尝不是一条河?趟过父亲这条河,就如走过了人生这条河。而我们又成了后代眼中的那条河!人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而父亲就是如此高大的站在我们眼前,或为高山,或为大河,他日夜守卫着我们。
影片中前半部分是父爱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些细节,要求我们认真的对待生活,认真得学习文化。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父子之情又再次登场。诺曼回到家乡,父亲询问他的未来,并试探着问他是否愿意接自己的班。当诺曼最后成为教授的时候,父亲并不觉得失望,而是觉得高兴。这或许就是欧美文化中,人是个体独立的。父子都会尊重各自的选择。而父亲也愿意儿子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两个儿子和父亲一起钓鱼的时候,把这种父子之情渲染到了极致。父亲坚持走自己走了多年的老路去钓鱼,而两个儿子则选择了另一条路,也就是这个细节,说明父子之间的传承就是这么的自然。当父亲老了,儿子继承着父亲的思想,重新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当保罗死后,年迈的父亲在教堂中努力的劝说大家要关爱自己的亲人。在那一刻,我想那是父亲为自己没有留住小儿子而进行的一种心灵慰籍。
兄弟,就是有一个比你大或比你小,欺负你或被你欺负的人。由于有着血缘关系,这种兄弟情显得格外的珍重。现在独生子女多,而很多人是不会体会到的。由一个和你一起分享父爱和母爱的人,有一个会处处和你做对的人,有一个时刻惦记但不流露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兄弟。
没有血缘的兄弟之情那是义气之情,他们的结合是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而兄弟之情则是忽略这点。虽然,现在又一些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兄弟反目,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所希望的兄弟之情或者期盼的兄弟之情那是仅次于父爱和母爱的。
诺曼和保罗,两个就打过一次架,虽然性格完全不一样,但是两个人确是如此的尊重、理解和帮助对方。这种付出是没有条件的,也是不需要回报的。两个人相互和谐又相互“竞争”。
影片的海报是我最喜欢的。保罗站在岩石上,当鱼线划着美丽的弧线和周围的河水、森林、岩石融为一体的时候,那是一幅带有哲理的油画。画中的保罗是个艺术家,当钓鱼都能作为艺术,就说明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虽然生活并不是艺术,它没有那么长久。但是,在艺术来临的这一刻,生命感到充实快乐就巳足够!
这部电影中,无论是诺曼一家还是洁西一家,所展现出来对弟弟亦或哥哥的关爱,都呼应着这句话。
弟弟保罗在外面放肆玩乐,抽烟酗酒,但在父母和哥哥诺曼眼中,他永远是最可亲可爱的家人。洁茜的哥哥尼欧同样是荒诞无垠、沉迷美色的浪荡子,但他父母与洁西对哥哥也是只有无尽的爱和关怀担忧。亲情确实如此,无论你功成名就,还是一事无成,在父母眼中却永远是孩子,他们对孩子总是奢求不多,唯一的期待,就是孩子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剧中这对主角兄弟,诺曼的性格与弟弟保罗截然不同。
哥哥诺曼从小沉稳听话,循规蹈矩从不改变,生活轨迹几乎按父亲所期望的那样,读书—任职—娶妻—生子。是按人类最基本的循环直至死去,一生规规矩矩,平平淡淡。
弟弟保罗,从来不肯像父亲教导的那样,他倔强却又活泼开朗,爱冒险又调皮捣蛋,从不惧怕世俗,只求公平自在。不愿意吃的东西,拗着性子一夜也不会吃一口;钓鱼时会创造独特的钓鱼方式;和哥哥偷跑去妓院,会对着她们跳着舞挑逗;夜晚翻墙出门去玩,会直接从二楼蹦下;兄弟们惧怕激烈漂流,但保罗却冲锋在前;船被摔坏也好,赌场欠债也罢,他一个人独揽责任;不顾赌场规矩和世俗眼光,带印第安女友入场玩乐;不顾他人警告信,继续公布那些不为人知的坏人坏事,最终惨死仇人枪下...
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保罗的死,有可能是被赌场的债主派人所杀;也可能是他当记者时所得罪过的那个对他写了多威胁信的人。因为在父亲知道保罗被枪杀,打断手骨还被抛尸街头时,问了诺曼一句很关键的话 “被打断的是哪只手?” “右手”。保罗已经被枪杀死亡,但主谋还要打断他的右手骨,可见是认为保罗用这只右手,写下了过多不可公布于世的东西,被记恨已久,才引来如此惨绝人寰的杀身之祸。同时杀害保罗的真凶,借着打断保罗右手骨向世人,向记者们警告,“不要再写这些不可公之于众的东西,否则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保罗死于非命,但是他以生命为代价,所公布出来的东西,必然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能够像保罗一样不畏惧恶势力,坚持本心做好分内事,不因为恐吓威胁,放弃事实真相的人,又有多少呢?正因如此,保罗才显得格外的宝贵,他的优点远大过缺点。
有朋友开玩笑说 “恋爱选择保罗,结婚选择诺曼。”
纵使保罗的结局令人感到悲哀凄惨,但他的性格却受众多人欢喜,他懂浪漫,懂情意,懂得如何讨人开心,他的优点胜过缺点。比如当他去一个欢迎会,所受待遇与哥哥便是不同的,哥哥受尽众人的礼遇,但是他受尽的却是众人的欢喜;当他的印度女友被别人窥探侮辱,他二话不说就和别人干上架,为的保护女友;他陪伴在父母身边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当他一离开餐桌时,整个家庭气氛就寂静起来...
反观诺曼,他有安稳沉着的性格,但他过于死板,如现在的“直男癌”。当他被洁西的美貌俘虏,并主动上前攀谈之时,恰好所谈论的话题与洁西母亲所爱相抵触,他十分窘迫却仍死皮赖脸的继续搭话。诺曼性格中有懦弱的成分,激烈漂流那次,就是最好的体现。当除了保罗的所有人都为眼前激烈的流水感到惧怕时,诺曼虽出于对弟弟的保护和责任心选择了陪同他,但是到达下流后,保罗还有闲情雅致与兄弟们开玩笑时,他已然是疲惫不堪的坐在岸边,强忍惊魂未定朝弟弟勉强的笑了一笑。回家后由于保罗一直嘲笑那帮兄弟的胆小懦弱,让诺曼感觉到被隐藏已久的弱点,似被弟弟发现,他嫉妒弟弟所拥有的勇敢,难以忍受弟弟的冷嘲热讽,他认为弟弟嘲讽的那些人,实则也是他的照影,一气之下就与弟弟打了有生以来唯一一次架。
不仅如此,洁西也发现了诺曼骨子里所无法磨灭的懦弱。其中影片里有一片段,洁西开车冲到铁轨上冲着诺曼笑,而诺曼则被吓得面目全非。这笑中必然带着对诺曼懦弱的嘲讽,他们本不是一路人,洁西的性格与保罗相似,与诺曼相反,她本应该是被保罗吸引,看不起诺曼的懦弱拘谨,与诺曼分道扬镳。但是最终,她仍屈服于诺曼的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聘书能够带给她的身份地位,屈服于一个没有文化内涵只想脱离小乡镇奔向花花世界的花瓶躯壳所带来的欲望。
电影是宁静的,父亲的语言是诗化的、清澈的河水、银白的鱼线、开阔的大地、幽密的森林,一切都让影片成为一部至善至美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