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院电影是投影机放的吗
现在一般是专用的数字式放映机,有的影城的小包间也会使用投影机。有的影院为了放映自动化,在放映机后安置有平盘式循环大片盘,可以容纳整部长度的影片,映完后不必倒片即可在下一场放映。
为了简化操作,某些移动式窄影片放映机,在输片通道设计有自动穿片装置,也有的采用影片插盒装置。为了放映无声影片,有些窄影片放映机有16格/秒的速度装置。有的教学、科研专用放映机还可停格、重复或变速放映。
电影放映机有各种不同类型,通常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按放映影片的宽度,则可分为70毫米、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和 8毫米等不同的放映机。为一些特殊形式的电影还装备了立体、全景、环幕、穹幕、巨幕等放映机。
一般固定式放映机,由传动、输片、光学、还音、机体和电器等部分组成。移动式放映机上不附有扩音机、扬声器等。
❷ 有没有知道古代电影院是怎么的
古代电影是从中国皮影戏开始的,当时的影台很简单也很小,就是马路上谁时谁的,可以摆的,后面用灯火照着,大师们在下面推动皮影道具。入位后收钱
然后就是无声电影,是以胶片速转产生的电影效果,就好像你快速翻动书本一样,产生不同画面步进。但是很遗憾声音的缺乏,但是买票就是入场门口直接给钱,没有票据凭证的。影台就是一块白布,影机从反面摄像,但是坐在前面的观众看着就是正的了,影机是手摇制动,和气动两种
❸ 电影是怎么放映出来的
电影放映的原理是通过人的心理过程和间歇运动机构的机械作用的。
间歇运动机构在摄影中把景象的动作连贯地一幅幅拍摄下来,再在放映机中把连贯的画面一幅幅放映出来,由于景象在不断地改变空间位置,加上人的心理作用,从银幕上就看到了活动电影。普通电影的摄影频率和放映频率一致,无声电影为16格/秒,有声电影为24格/秒。
视觉暂留时间从1/30秒到1/5秒。无声电影每1/16秒、有声电影每1/24秒移动一个画格,它们都在视觉暂留时间范围内。由于画面的间歇移动和人的视觉暂留作用,观看者会感到画面是连续移动的,没有间断,但还会感到银幕上有光线闪烁。把闪烁频率从每秒24次提高到每秒48次,闪烁感就会消失。
在片窗后面加装一个有两个叶片的遮光器,画面移动一幅,遮光器就旋转一次,而叶片就遮光两次,这样可使光线闪烁频率提高到48次。遮光器与间歇运动机构连在一起,当间歇机构拉片时,遮光器叶片遮光,银幕上无光;当间歇运动停止时,遮光器叶片离开片窗,光线充分照明画面,银幕上产生清晰明亮的图像。
(3)美国无声电影机怎么用扩展阅读:
1895年,法国科学家L.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发明了拉片机构,即间歇运动机构,从此电影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就诞生了。1896年,电影放映机传入中国,法国人在上海放映了一部短片,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7年,西班牙人在上海乍浦路口盖了一个有 250座位的简陋电影院,这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从此,各国商人纷纷携带电影放映机和影片来中国放映电影。
一直到解放前,放映机大都依赖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南京建电影机械厂,开始制造国产16毫米及35毫米移动式有声电影放映机,供全国工矿企业和广大农村发展电影放映队用。
后又在哈尔滨建电影机械厂,制造35毫米固定式有声电影放映机,供电影院和俱乐部用,80年代,已开始生产70毫米和特殊型式电影所需的放映机。
❹ 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一、出现时间不同
1、无声电影:出现于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2、有声电影: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二、特点不同
1、无声电影: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非常依赖大量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好让观众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内心思想。
2、有声电影: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
三、制作方法不同
1、无声电影: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
2、有声电影:有些默片是演得颇为含蓄的,这取决于导演的取向和演员的演技。默片中的过态演出通常都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很多知道新媒体的取向的导演都不鼓励这种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