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荐点类似地心引力 月球 木卫二报告 另一个地球 这样的电影吧
月球漫步
2. 汤姆汉克斯的太空电影把苏联的核弹送月球的那个
汤姆汉克斯的太空电影是《阿婆罗13》
把苏联的核弹送月球的那个电影是《太空大哥大》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
3. 求一篇电影名称,美国和苏联在月球上打仗
钢铁苍穹?也叫钢铁天空
4. 两个女人在月球上发现苏联飞船及宇航员尸体是什么电影
阿波罗18号。
剧情简介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登月。随后“阿波罗”飞船执行过多次登月任务,但到20世纪70年代,当“阿波罗18号”按照既定计划准备起飞前往月球时,却意外的接到了尼克松总统的命令:取消登月,并且禁止随后的一系列登月计划。
于是,“阿波罗18号”的登月计划胎死腹中,人类也从此再未上过月球。 数十年后,两名NASA的宇航员意外的发现了几十前的一卷录像带,在当中从未公布的绝密视频里,两人惊奇的发现了为何美国再未登月的真正原因。
原来“阿波罗18号”其实曾按照既定计划顺利登陆月球,当时的3名宇航员(沃伦·克里斯蒂、瑞恩·罗宾斯、劳埃德·欧文饰)还在月球发现了外星生命。
(4)俄罗斯月球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本杰明·安德森
阿波罗18号上面的登月宇航员之一。他和宇航员内森·沃克、约翰·格雷按照既定计划顺利登陆月球,进行考察,但是在月球上发现了俄罗斯的登月飞船以及俄罗斯宇航员的尸体,后来在同伴被外星生物感染之后,他自己也被感染。
内森·沃克
阿波罗18号上面的登月宇航员之一。他和本杰明着陆月球,却发现月球上有神秘的生物存在,并且极具攻击性,他自己被外星生物感染,最后死亡。
5. 求一部电影名字 讲的好像是一个宇航员检修空间站还是卫星什么的,发现上面有苏联冷战放的核弹,最后他驾
地心引力,望采纳,可追问
在美国太空站,一个男宇航员麦特·科沃斯基和女同事瑞安·斯通出舱修复望远镜时,一枚导弹击中俄罗斯的卫星,连锁产生的碎片疾驰在同步轨道上,与航天飞机发生了猛烈撞击,除了出舱的两人,其他航天员全部丧命。之后,漂浮在外、毫无凭借力的两名航天员想方设法地回到地球,他们遭遇了重重险情,麦特为了瑞安自我牺牲,让瑞安登上了已经空无一人的的国际空间站,并凭此再借力靠近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期间的各种故障让瑞安近乎绝望,但凭借着濒死前看到麦特的幻象,她振作起来,找到方法登上了中国天宫空间站,并最终驾驶神舟飞船返回地球。
6. 《地心引力》这部片子好看么
挺好看的一部电影。
技术宅向的科幻冒险电影,导演的拍摄技法很高超,一如既往的长镜头风格在该片中延续着。说起影片节奏,还挺不错的。要说那些硬伤,影片的完成度相当高,也不提那些瑕疵了,只是影片对国内观众还是有比较明显的选择性的。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执导,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剧本由导演阿方索·卡隆与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影片于2014年3月3日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配乐奖七项大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男宇航员和一个女宇航员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发生严重事故后在太空中发生的故事。由于其他同行全部丧生,所以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密闭空间”式电影人物极少,后半几乎只有两位主演,他们将面对的是残酷的宇宙环境的人类内心中无限的孤独和恐惧。
7. 一部登月电影有石头变成虫子,结果都没回来!月球上还有俄罗斯宇航员的骸骨
阿波罗18号 Apollo 18 (2011)
本杰明、内森和约翰三名宇航员以采集样本的名义登上了阿波罗18号,于1974年飞赴月球,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
本杰明和内森着陆月球,却接连发现奇怪的现象:不明身份者留下的脚印、惨死的苏联先行者以及各种奇怪的声音和若隐若现的生物。这不啻为一次无法回头的死亡之旅……
8. 求一部美国怕的月球科幻电影! 我记得他们在月球没有空气了 有个人想自杀把头盔打开了发现自己可以呼吸!
确实是火星,但不是《火星任务》
那片叫《红色星球》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Tom Sizemore,不过不是男1号而已。
我很多年前看的,几个人到火星,发现氧气不够了,其中一个人为了生存,把另一个人扔到悬崖下摔死了,后来氧气还是不够,有个人就想自杀,自杀之前摘下头盔,发现原来这里有氧气,好像是一种虫子吃了以前地球人在火星种植的植物,排放出来的是氧气(地球人好像在吸火星虫子的屁。。。)
那几个幸存者想回地球,可是飞船没有能源了,最后他们发现一个很久以前俄罗斯在火星坠毁的一个卫星,把卫星电池拿下来安到自己飞船上,成功逃脱了。
9. 月亮撞地球 电影
就是叫 毁灭又名月殒天劫 (impact)
令人诧异的流星雨裹挟一大块陨石不小心击中了月球。恰巧这是一颗能量巨大的恒星的残骸(应该不需要我扫盲吧,恒星就是能够燃烧自己的星星。)燃烧之后,剩下的残骸密度更大,而且还深深地嵌在月球里,相互间的引力导致月球离地球越来越近。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却发现情况越来越糟,月球和地球的在一个狭窄的轨道上相遇时,地球的磁场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先有人失重,然后是汽车,还有装满集装箱的大轮船。尤其是那艘大货轮,从海面上的正在航行的状态中飘起来,等电磁暴过去之后,轮船又重重地摔进海里去。还有更恐怖的,一列疾驰的火车脱离正常轨道,被强大的引力从地面扔到空中。当引力消失,地球重力恢复正常之后,火车重新掉回到地面上,现场一片混乱,仿佛是刚刚被冲击波掀翻。
我很少看灾难片能够如此感动的,上一次感动也是看这样的拯救地球的影片,与其说是和大自然斗争,其实是和人斗争。人类社会在面对仅剩三十天的阶段里,自然是濒临法治理想破灭的边缘。人们受到各种难以解释的现象的困扰,生存的信念遭遇很大的考验。危难时刻,总得有人站出来,勇敢的美国人再次站出来,准备牺牲自己,拯救地球。类似于我之前看到的,里面勇敢的不只有上天入地的英雄,还有普通的民众,还有这些英雄的孩子、妻子。英雄不仅有强大的一面,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弱点,他们也有情感,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不像是我们以往看到的英雄,他们对现实世界有着深深地牵挂,不仅仅是生活在上层。
近年来,我发现美国人的片子越来越靠近普通人的感情了,不再是过去传奇式的英雄时代了,而中国的片子则越来越云里雾里,说点儿事情都不敢来点儿实际的。除却两国的语言环境不谈,这与创作者们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关系。从各种消息来看,似乎中国的艺人们都忙于在cocobanana之类的酒吧里吸食毒品,难道从海洛因中能够吸出灵感来?我不相信。当中国编剧正在为知名编剧做打手、胡编滥造各种垃圾剧的时候,美国的编剧正在罢工,争取自己的权利,对比强烈。
看着片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我也忍不住心情起伏不止。能够有电影让我忘记晚饭,以前也有过,不过不太容易。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我除了喝水,吃点儿馒头片儿,几乎没有其他的进食项目。当然,这和我弟弟晚上在外面吃饭有很大的关系,嘿嘿。看完电影之后,很感动,很长时间里都沉浸在月亮被恒星残骸撞击的恐惧里,我想,除了“绿坝·花季护航”能给我这样的恐惧,没有其他了。
这个片子,不再是《第五元素》里美国人独自拯救地球的壮举了,和上一次的流星灾难片一样,全人类已经联合起来。这次的《毁灭》更彻底,美国人得依靠欧洲航天中心和俄罗斯人、德国人的团结奋斗、自我牺牲,才把深嵌入月球的恒星残骸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弹向太阳,最终让月球回归正常轨道。
德国专家为了拯救地球,抛下已经怀孕的妻子。可怜的是,他被困在月球深沟里的悬崖上,他的搭档康妮,掉进谷底,死掉了。他甚至没机会向妻子说再见,就在炸弹的强烈作用下蒸发了。他的妻子哭了,所有人都沉默了。美国专家受益于俄国宇航员的手疾眼快,安全返回地球,和家人在一起了。不过,可怜的月球被削掉了小一半。不知道这会有什么副作用,反正在三十天内,地球不会被硕大的月球撞到,人类也不会被毁灭了,大家更有充足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下载
http://58.251.57.206/down?cid=1425130410&t=14&fmt=&usrinput=月殒天劫&dt=0&ps=720_416&rt=2088kbs&plt=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