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奉命退守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用生命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资深外交官、国际法泰斗厉声教曾撰文揭开了“八百壮士”的历史真相。文章披露道:“闻名遐迩的’八百壮士‘其实远没有八百人。所谓的’八百壮士‘仅有不到四百人。
八百人的说法是死守四行仓库的’孤军‘为了起到震慑日军的效果故意放出来的消息。”《国家人文历史》亦曾撰文称,“八百壮士”的实际具体数字为355。
八百壮士最后的结局:
八百壮士进入收容所后,部队被英军卸下武器,生活在极差的环境中,开始了四年集中营一般的孤军生活。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打败,却也就此远离了抗日的正面战场。在这期间,谢晋元撰写了《谢晋元日记钞》详细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1938年,随着孤军的事迹被各方媒体报道,英租界也成为了上海爱国市民的精神寄托,有很多人经常前往英租界,为孤军赠送物资,在上海沦陷一周年时,孤军营更是顶住了各方压力,在营地升旗以示纪念。
1941年4月,汪伪政权想要诱降谢晋元,并许诺其陆军总司令的头衔,被谢晋元严厉拒绝。之后,汪精卫收买了四个叛兵;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和以往一样,率领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诚等四人迟到,谢晋元异常愤怒,进行斥责。
他们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铁镐等凶器,蜂拥而上,猛刺谢晋元胸部及头部。谢多处受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悲壮长逝。
Ⅱ 有哪些虚构的电影情节和真正的历史结合的特别巧妙的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一部历史电影必定是以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展开的。所以关于历史为题材的电影往往从开始就注定结局,这个是不会有新意的。这就是电影的真实性。
而如果千篇一律地按照史书记载,描述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结果,这个电影又难免显得很枯燥。为了增加电影的魅力,吊足观众的胃口,们往往会在电影中虚拟一些情节,但前提是不能破坏历史的基本走向。
例如在赤壁中,吴宇森竟然虚拟了一个小乔私会曹操的段落,恐怕在任何史书上都找不到这样的记载。对于这样一个凭空增加的情节,观众们有褒有贬。贬低者认为,此段落偏离了历史;而赞誉者认为,这样一个情节更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对于一部历史电影来说,反应真实性是前提。而适当地增加一些虚拟情节有利于电影人物性格的塑造,而且有利于推动事件的发展,使整个电影更加紧凑。
Ⅲ 关于历史的电影中的事件与史实的不同
1000字 有这么难写吗?
我们来拿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来说吧。给你大纲,自己在加点。
1.先介绍这部片子。
2.真和实
真:这部电影说的是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献礼影片,表现敖德萨海军波将金号战舰起义的历史事件。首先他的题材是真实的。当时,沙皇专制制度已经腐败透顶,广大工农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强烈,罢工浪潮遍及全国。1月9日--历史上著名的“血的星期日”,沙皇政府血腥镇压和平示威群众,更加激怒了全国人民。人民的革命情绪也传到了黑海水兵中间。反动军官对他们的无理欺凌使他们早已忍无可忍。 在这里,《战舰》不仅仅限于事件本身的转述,还有广度深度的理解。
还有情感的真实,爱森斯坦渗透着对人、对人民,以及对人类的热爱是真实的。表现了在水兵瓦库林楚克死后当时的苏联人民崇高的愤怒、正义的复仇的爆发。
假:什么是假的。影片中波将金号是假的,因为1905年的波将金号留不到现在。
而其中的雾的细节,是爱森斯坦偶然获得的场景。而且无论在电影剧本或蒙太奇记录本中,事先都没有规定出敖德萨阶梯上的强杀场面,但是它却如此震撼着现今每个人的心。
而且在影片中海军门和人民获得了革命的胜利,而真实事件的结尾:战舰被扣留在康斯坦察,后来被解回沙皇政府。一部分水兵幸免于难。但是马丘申柯落到了沙皇刽子手的手中,被判处了死刑。 这就是影片所要赋予的意义,它是一种精神力量。
3.感受:你就说富有思想性的内容,革命的主题 等等。镜头的构图有利 明细,严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拍摄的:鲜明、有立体感、明细和突出。——最好看看这部电影。你还可以联系一下中国电影革命。(哎)
4.如果你是电 影导演,你如何编排…… 这个从何说起呢? 不好说,就说你会如何拍中国革命吧。上次看了《长征》,简直大失所望。他把毛泽东如何伟大作为着重点,这没错。但是观整个电影就感觉十分乏味。没有一个人物富有特色。情节杂乱。
如果你来导演,如果你要选取一个革命主题。(哎,政治学的比较差)必须小,因为革命是一件多大的事情。作为拟《战舰》之作,我们就学爱森斯坦的手法,但是也不完全模仿。从小到大,从细微的细节创造伟大的精神力量。…… 接下来我就不说了,随便扯吧。对于拍革命还真没想过呢。
Ⅳ 《建国大业》这电影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该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全景描写共和国领袖和众多政坛名人的群像。
Ⅳ 浅析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如何使片子更具真实性
一、人物采访与解说的互相配合
二、选用历史文献资料
三、选用历史遗迹
四、模拟性影像重现
五、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的交替显现
六、增强作品感染力的细节化处理
七、增强作品可视性的故事化叙事
综上所述,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物和历史的现实折射,有着很强的史料价值,而且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的探讨和总结,完善并补充新的表现手法,以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Ⅵ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描述了怎样的历史事
影片描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Ⅶ 中国电影如何反映一个历史时期
比如说《开国大典》就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