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怦然心动电影观后感
怦然心动观后:
朱莉拥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在爬上社区的高大梧桐树之后,她看到了辽阔田园和绚丽的霞光,每一天的日出日落,她领略到这个世界另有一番神奇博大的美好。喜欢爬在高高的梧桐树上看风景。但因为施工,树被要被砍掉,爬上树予以阻止,并希望布莱斯与他一起保护它。
朱莉的爸爸在世界夺走女儿的登高望远欣赏美妙大自然的大梧桐树之后送给了她一株永远的梧桐,他交给她部分的加总未必等于整体,他坚守清贫却要倾尽所有照顾自己残疾的兄弟。最重要的,他让自己的女儿体会到贫穷并非最可怕的事,他让朱莉衷心以家庭为荣,他培育出了人间最美的一束春光!
真正的爱是大爱无疆,只爱老婆孩儿那不是爱,那是自私!要爱自然,爱所有进入我们时空的一切物与事,甚至是一草一木、所有人及动物。
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创作背景:
在2007年,当时60岁的美国导演罗伯·莱纳以一部《遗愿清单》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终极思考。而在3年后,他却骤然换了一个角度,以一部改编自文德琳·范·德拉安南著名小说的电影《怦然心动》,从在童年、青春时光时男孩女孩间的“战争”表达他对人成长的思考。
❷ 《怦然心动》,罗伯·莱纳执导,演员摩根·莉莉、玛德琳·卡罗尔 等主演影片。 求观后感
怦然,但是不仅仅是心动
一连看了两遍《怦然心动》,真的是怦然心动。一对小孩,一棵树,特别简单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女生十来岁就有超脱的自省意识,审视自己爱的人到底值不值得爱。一旦触及她的自尊,立刻决定放弃这个男生。我们文化里的“爱”,似乎都要低到尘埃里,舍弃自尊才叫爱,犯贱当真爱。
《怦然心动》是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很丰富。主讲小孩早恋,其实这部电影里还讲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尊重,勤劳,怎么看待贫穷,怎么接纳残障的家人,怎么维护自己的自尊。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父母吵架之后,立刻对孩子说:“我们会解决好,不是你的错。”然后轮流去安慰她,表示父母还是相爱的,让孩子安心。所以,孩子才会觉得:“我觉得妈妈很不容易,我觉得爸爸也很不容易。但是生在这个家庭里,我很幸运。”相爱的父母胜过富有的父母。
《怦然心动》里小女生跑回来哭,说男生当着所有人面要吻她,她妈妈说:“真的吗?我看你需要和他谈一谈。”男生再三敲门,妈妈只是有礼而抱歉的说:“她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她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男生来自一个鄙视女生家的家庭,但是女生的父母能把他区分出来,看待他如同一个常人。
继续说《怦然心动》。我很羡慕美国文化里的这种女主角,就像《UP》里的老婆婆:有冒险精神,浪漫精神,敢于与众不同,智慧有担当,有实现梦想的脚踏实地的能力,生机勃勃,有爱,也会爱,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我们通俗文化里的女主角,大多还是傻而天真,迷糊,乐观,感情丰富这一型,等男主角来怜爱。一句话概括,美国这种女主角是树,开花的树,没有男主角也会生长得很好;我们的女主角是花,是残缺的花,有些还带着悲剧性的身世和身体,等着男人来拯救。
很多人讲,男生配不上女生,男生很纠结等等。我觉得电影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心智发育不对等。很好理解,小学生总是女生成绩比男生好。女生早慧,男生懵懂,于是女生往往先喜欢上男生。男生开窍,女生已经开始思考。所以,他们俩显出心智的落差,但不是品质的落差。最后,他在自己的思考之后做出了决定,勇于忤逆父亲,做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最后,我觉得我们和美国故事最大不同的一点是:他们不做“纠结”,无论分分合合,都是干干脆脆。我们吧,无论什么剧情,主要做的就是“纠结”,心里爱但是不敢说,说了但是不敢做,做了但是不敢爱,爱了但是没名分,有名分了但是没缘分……明明是扭曲,还老说这叫“戏剧张力”,或者“命中注定”。
❸ 看完美国电影《怦然心动》,政治老师让我们写观后感。100字
我始终以为电影电视都是要讲故事的,讲给观众听,而不是自说自话、自我欣赏。故事讲好了,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也即无论世界哪个角落的人,都能看得懂,会产生共鸣,而不用费劲巴拉地去探究故事发生的背景、文化和历史渊源,不用猜测导演的意图和片中的隐喻。我相信,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总有些相通的地方,真善美的标准不会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产生多大差异,教导人向善,是各国教育的主旋律。 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怦然心动》是一部好好讲故事,并且讲了一个好故事的影片。我相信这部影片谁看了都能懂,而且会被片中天真无邪的爱恋所感动。当然,以我们一贯的寓教于乐的标准来看,它也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不仅讲了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两小无猜的早恋故事,萌动的情感、不谙的思考都是儿童特有的,而非小孩讲大人的话。同时影片涉及到亲情和伦理、偏见与包容、梦想与现实、坚持与放弃、自尊与自爱等等一系列人类共通的问题,很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朱莉的勇敢与坚持、自尊与思索、爱心与善良都让人怦然心动。作为成年人,面对我们认为对的事情,我们是否会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坚持自我?像朱莉保护那棵树一样?面对弱者,我们是否能毫不犹豫地施以爱心,伸出援手?像朱莉对待自己弱智的叔叔和无人竞拍的同学那样? 在这里不能不飘扬一下美国电影,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我发现他们经常会拍出一些温馨感人,给人以希望,让人感受到人间美好的影片。片中的女主角朱莉虽然小小年纪,但也能代表很多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她们自尊自爱,美丽浪漫,她们独立思考,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格的完整,她们脚踏实地做事,不浮夸不虚荣。 当然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她也不是天生啥都懂,影片很好地表现了朱莉在大人的引导下的自我成长。朱莉的父母无疑是她的榜样,而布莱斯的外公无疑给了她力量。 相比之下,我们文化中的孩子就没有朱莉那么幸运了。首先,他们敢爬上那么高的树吗?当然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他们也没有树可爬,只有爬楼了。会有人告诉他们在树上看到的风景多么不一样吗?他们能因为在一棵树上看到了美景体会到了人生的乐趣,就勇敢地保护它不被砍伐吗?他们的父母一定会发疯般地劝孩子下来,求消防或公安帮他们救孩子。最最关键的一点,他们敢早恋吗?他们会听从内心的召唤,让感情油然而生吗?会在七岁的时候对某人一见钟情,然后就一直渴望着与他的初吻,并用行动勇敢表达吗?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世界里,她一定是另类,甚至被归入坏孩子行列,一定会让老师费尽了口舌,让父母操碎了心。我们的孩子呀,太可怜,被教化得太早,太苛刻,因此丧失了许多作为人的本能。 现在政府总是在提倡创新,我们为什么缺乏创新人才?我看都是教育惹的祸!这个教育包含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中国孩子聪明、学习好,举世公认。但能力呢?比如爱的能力。如今剩男剩女成了一个社会话题,剩下来的原因很多,而且因人而异,但其中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就是有人不懂得怎么去谈恋爱,因为他们从小就没谈过恋爱,也没人教他们怎么谈恋爱,相反多少成年人会谈早恋而色变?试想如果他们像朱莉和布莱斯那样情窦初开的年龄就尝试着去爱,而且有成年人的引导,他们也不至于在谈婚论嫁的年龄为如何爱而烦恼了吧。 再看看人家的课堂,观察小鸡孵化,做个实景火山喷发,我们的素质教育、课改是不是学的就是这些东西呀!人家那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且虽然素质了,课改了,我们听到看到的依然是被课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早出晚归难得见到太阳、周六日奔走于各种培训班的孩子们;依然是在好幼儿园、好学校门外支起帐篷、打开躺椅、彻夜排队苦苦等待的家长们。 相形之下,朱莉和布莱斯是何等幸福快乐!他们上下学有校车,周围有伙伴、有邻里之间的交往,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朱莉的哥哥在车库里自组乐队,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而是玩两年音乐再说,这要搁中国的家长还不得急死。 扯得有点儿远,但又是不得不发的感慨。 我喜欢朱莉,她不是女孩中最漂亮的,但那双闪亮的大眼睛也令人难忘;她感情细腻,会在高高的树上看日出日落;她心地善良,会在别人最窘的时候伸出援手;她可以跟成年人谈论永动机;她会为心爱的男孩送去自家的鸡蛋。太可爱了!片尾两只小手终于交叠在一起,而此时悠然唱响的那首歌,彻底把我融化了。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不过如此。
❹ 怦然心动观后感,400字
重温了《怦然心动》。
朱莉,拥有湖蓝色的眼睛,金黄色的头发,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
她喜欢一颗梧桐树,一颗在所有人眼中都很丑的树,她也喜欢一个人,一个第一眼看到就开始喜欢的人。
她会一个人爬上那棵高大危险的梧桐树,从树上远眺,落日泛起紫红的余晖,有时散发出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多美啊,她也渐渐明白了父亲口中整体大于局部的含义。她多想和喜欢的男生一起坐在树上,与他分享一切美好的东西。只是没有人明白树上的那些时光对于她的意义,也没有人与她一起看这美好的细水流长,包括那个男生,那个第一眼看到就怦然心动的男生。
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那个男生,她就喜欢上了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心动了。她从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了漫长的追逐,缠着他,跟着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直到他们长大后,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他。有点犯傻的喜欢,就是年少最好的时光吧。当其他太太都在争相购买她家的鸡蛋时,而她会准时出现在男生家门口,免费送鸡蛋给他,只要看到他的微笑,她便会像拿到糖果的孩子一般开心,即使在旁人听来很普通的一句:明天上学见,她也会因为男生对她这样说而感到无比欢喜,谁让他是自己喜欢的人呢。
男生则不然。二年级时,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第一次看到这个女生,便会躲在妈妈的背后。随着渐渐的长大,他也越来越讨厌这个总是缠着他,跟着他,目不转睛盯着他看的女生,他不喜欢同学们的愚弄和玩笑,所以一直逃避朱莉。为了让她死心,他甚至假装和别的女生交往,当着她的面和别的女生牵手、吃饭。至于女生送来的鸡蛋,他会趁朱莉离开后,悉数丢在门外垃圾桶。
相比于大多数人经过权衡利弊之后的爱或不爱,女孩的喜欢多了一份纯粹。在这个不懂爱的年龄,女孩是纯粹的喜欢这个男生的。喜欢他,便会时时刻刻想看到他,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只要能为他做一点事儿,即使没有回报,也会无比幸福,男孩的一个微笑,一句话,就足以让她开心好久。只是她不懂,为何自己如此喜欢的人会一直逃避她,为何第一个喜欢上的人,会让自己卑微的如一粒尘埃。
不由感觉年少时真好,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不像成人世界就算讨厌也会带着虚伪的笑。
直到有一天,她送完鸡蛋后还没走,碰巧发现了男生正准备把她的鸡蛋往垃圾桶里扔。女孩有点震惊,为什么要扔掉蛋?为什么不直接说你不喜欢那些蛋?男生低着头说因为父亲说她家的庭院杂草丛生,鸡蛋可能会感染沙氏门菌,又怕伤害她,所以就一直没说。女孩的心很痛吧,不然为什么转身时的表情那么决绝,眼里溢满了绝望,她终于放弃了,自尊不允许自己再喜欢他了。女孩的倔强与不同,注定她是一个干脆利落的人,当真正触碰到内心的一个点的时候,她不会再纠结,会很干脆的转身。如果为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痛苦,放不下,这不是对自己的二重伤害吗?
朱莉原本可以解释庭院的荒芜及杂草丛生是房东的责任,再者因为父亲坚持治疗并供养残障多年的叔叔,而修整庭院需要很大一笔钱,家庭已经无力支撑。可这又有什么好解释的呢?这样也挺好的,至少不会再这么卑微了。
生活总是这么不完美且令人失望的。朱莉钟爱的梧桐树最终被人无情砍倒,钟爱的男生也只不过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人。
所幸,男生的爷爷,一个很有智慧的老头儿,用他的智慧感化了朱莉,让一颗被伤的心慢慢释然了。
男生的父亲,一个虽然西装革履,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但是内心极度自大狂妄,目中无人,他看不起朱莉的家庭,那些薄凉的话,真是句句刺耳。出身在这样的家庭,男生被父亲的自以为是和傲慢所影响,难怪如此好的女孩在男生眼前晃荡了这么久,他都没发现她的好。不过,庆幸的是,幸好男生有一个智慧的外公,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慢慢改变。
外公曾对他这样说: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他让你觉得你以前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
有些人说男生根本配不上朱莉,其实他们之间是有一些误会的,说出口的让人伤心的话也许不是出于本意,那些没说出口的,才是真正想说的话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男生渐渐脱离了懵懂,他才幡然醒悟,真正倾听了心灵的声音,其实他很喜欢那个一度讨厌过的女孩。他可以扔掉她的蛋,但是忍受不了别人说她一句不好,他也忍受不了女孩和别的男生一起吃饭,他更忍受不了的是女孩不再理他。
守得云开见月明,影片的结局很美好。男孩拿来了一株树,就是女孩曾经深爱过的梧桐树,他们一同在门前种下了它。最终,男生治愈了女孩受伤的心,而那一棵梧桐树成为了永恒的希望。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珍惜身边的那个人,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倍感惋惜,有些人可以挽留,而有些人走了就不再了。
❺ 《怦然心动》男女主角对待初恋的反应,跟中国青少年截然不同,反映了中美教育的哪些差异
《怦然心动》作为一部描写青春期女孩的心理成长故事,它的关键不是初恋,也不是爱情,而是一部青春期孩子心理成长变化的历程,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最终找寻自我的过程。与其说影片是描写初恋的,不如说是描写如何成长的。
《怦然心动》给我的感动来不是所它所描绘的那种纯洁的爱恋,而是来自于它对男孩女孩成长的描述,对男孩女孩的成长故事的描述。它并不是告诉我们青春期的情感是美好的,而是告诉我们青春的生活中成长是不可忽视的。它不是对爱情理想的追求,也不是弱者对强者的保护,它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的我们成长的故事。影片中,最后男女主角一起种下的梧桐树相信:未来的成长中一起像当初被砍掉的那棵一样,站在上面眺望远方。真正的成长是知道你我的不足,也愿携起手一起抵御风雨!真正的爱恋是过尽千帆后,不忘初心!
❻ 求怦然心动的影评
一连看了两遍《怦然心动》,真的是怦然心动。一对小孩,一棵树,特别简单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女生十来岁就有超脱的自省意识,审视自己爱的人到底值不值得爱。一旦触及她的自尊,立刻决定放弃这个男生。我们文化里的“爱”,似乎都要低到尘埃里,舍弃自尊才叫爱,犯贱当真爱。
《怦然心动》是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很丰富。主讲小孩早恋,其实这部电影里还讲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尊重,勤劳,怎么看待贫穷,怎么接纳残障的家人,怎么维护自己的自尊。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父母吵架之后,立刻对孩子说:“我们会解决好,不是你的错。”然后轮流去安慰她,表示父母还是相爱的,让孩子安心。所以,孩子才会觉得:“我觉得妈妈很不容易,我觉得爸爸也很不容易。但是生在这个家庭里,我很幸运。”相爱的父母胜过富有的父母。
《怦然心动》里小女生跑回来哭,说男生当着所有人面要吻她,她妈妈说:“真的吗?我看你需要和他谈一谈。”男生再三敲门,妈妈只是有礼而抱歉的说:“她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她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男生来自一个鄙视女生家的家庭,但是女生的父母能把他区分出来,看待他如同一个常人。
继续说《怦然心动》。我很羡慕美国文化里的这种女主角,就像《UP》里的老婆婆:有冒险精神,浪漫精神,敢于与众不同,智慧有担当,有实现梦想的脚踏实地的能力,生机勃勃,有爱,也会爱,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我们通俗文化里的女主角,大多还是傻而天真,迷糊,乐观,感情丰富这一型,等男主角来怜爱。一句话概括,美国这种女主角是树,开花的树,没有男主角也会生长得很好;我们的女主角是花,是残缺的花,有些还带着悲剧性的身世和身体,等着男人来拯救。
很多人讲,男生配不上女生,男生很纠结等等。我觉得电影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心智发育不对等。很好理解,小学生总是女生成绩比男生好。女生早慧,男生懵懂,于是女生往往先喜欢上男生。男生开窍,女生已经开始思考。所以,他们俩显出心智的落差,但不是品质的落差。最后,他在自己的思考之后做出了决定,勇于忤逆父亲,做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最后,我觉得我们和美国故事最大不同的一点是:他们不做“纠结”,无论分分合合,都是干干脆脆。我们吧,无论什么剧情,主要做的就是“纠结”,心里爱但是不敢说,说了但是不敢做,做了但是不敢爱,爱了但是没名分,有名分了但是没缘分……明明是扭曲,还老说这叫“戏剧张力”,或者“命中注定”。
豆瓣上有很多
❼ 《怦然心动》这部电影大家看完之后感觉怎么样
《怦然心动》这部电影让人看着有一种酸酸甜甜,五味杂陈,然后忽然释怀的感觉。关于爱情,还记得法国女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惊世骇俗的名言:“18岁,我们都老了。”
这句名言可能在许多人看来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在美国儿童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小说《怦然心动》中,这句话说的名副其实。
电影真正想要传达的理念是抛弃这种只凭感觉的做法(女主角在发现布莱斯并没有什么闪光点之后,转而对他丧失兴趣),而整部电影主要体现小女孩的真诚、乐观、独立、勇敢的性格魅力,阐述了只有具备真正美好的特质才会了解爱,才值得被爱。简单但是温暖至极的电影,治愈心灵。
❽ 1.观看电影《怦然心动》和《早熟》,结合电影情节和个人感悟谈谈你对青春期恋的认识
其实就是小孩子冲动不懂事罢了,或者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使其早熟
❾ 怦然心动 电影 观后感 要好的 感想比较多 够深刻 原创
怦然,但是不仅仅是心动
一连看了两遍《怦然心动》,真的是怦然心动。一对小孩,一棵树,特别简单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女生十来岁就有超脱的自省意识,审视自己爱的人到底值不值得爱。一旦触及她的自尊,立刻决定放弃这个男生。我们文化里的“爱”,似乎都要低到尘埃里,舍弃自尊才叫爱,犯贱当真爱。
《怦然心动》是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很丰富。主讲小孩早恋,其实这部电影里还讲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尊重,勤劳,怎么看待贫穷,怎么接纳残障的家人,怎么维护自己的自尊。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父母吵架之后,立刻对孩子说:“我们会解决好,不是你的错。”然后轮流去安慰她,表示父母还是相爱的,让孩子安心。所以,孩子才会觉得:“我觉得妈妈很不容易,我觉得爸爸也很不容易。但是生在这个家庭里,我很幸运。”相爱的父母胜过富有的父母。
《怦然心动》里小女生跑回来哭,说男生当着所有人面要吻她,她妈妈说:“真的吗?我看你需要和他谈一谈。”男生再三敲门,妈妈只是有礼而抱歉的说:“她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她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男生来自一个鄙视女生家的家庭,但是女生的父母能把他区分出来,看待他如同一个常人。
继续说《怦然心动》。我很羡慕美国文化里的这种女主角,就像《UP》里的老婆婆:有冒险精神,浪漫精神,敢于与众不同,智慧有担当,有实现梦想的脚踏实地的能力,生机勃勃,有爱,也会爱,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我们通俗文化里的女主角,大多还是傻而天真,迷糊,乐观,感情丰富这一型,等男主角来怜爱。一句话概括,美国这种女主角是树,开花的树,没有男主角也会生长得很好;我们的女主角是花,是残缺的花,有些还带着悲剧性的身世和身体,等着男人来拯救。
很多人讲,男生配不上女生,男生很纠结等等。我觉得电影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心智发育不对等。很好理解,小学生总是女生成绩比男生好。女生早慧,男生懵懂,于是女生往往先喜欢上男生。男生开窍,女生已经开始思考。所以,他们俩显出心智的落差,但不是品质的落差。最后,他在自己的思考之后做出了决定,勇于忤逆父亲,做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最后,我觉得我们和美国故事最大不同的一点是:他们不做“纠结”,无论分分合合,都是干干脆脆。我们吧,无论什么剧情,主要做的就是“纠结”,心里爱但是不敢说,说了但是不敢做,做了但是不敢爱,爱了但是没名分,有名分了但是没缘分……明明是扭曲,还老说这叫“戏剧张力”,或者“命中注定”。
❿ 如何评价电影《怦然心动》中的早恋行为
《怦然心动》中的爱情,其实更像是爱情的萌芽状态,你也说不准最后男女主有没有结为情侣,因为电影结束时他们都还太小了,别说法律不准,他们的父母肯定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将这种情感简单的看为早恋,明显是不成立的。
片子本身并没有起伏,无非就是一对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那段纯真岁月。这也让我们能够跟随片中人物一起,在观看他们枰然心动的同时,怀念起自己当年怦然心动的那个瞬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