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400字 题目:都是念书的孩子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一部电影,叫《念书的孩子》。电影里的小主人公——路开,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富有”。
路开是一个九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因为家里贫穷,不得不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打工赚钱,只有每年过年才能回家来看他和爷爷。平日里,就只有他和爷爷相依为命,他们过着清贫却充满了关爱的生活。
每天在乡村空灵的薄雾中,路开和爷爷住的小屋的烟囱里总会飘出缕缕清烟。路开在爷爷轻微的咳嗽声中早早醒来了。昏暗的小屋里,星星点点的火光在跳跃着。他能看见爷爷佝偻着背在破旧的灶前生火做饭。锅上滋滋地冒着白烟,阵阵食物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屋子。这时路开总会兴奋地揭开锅,虽然他知道端出来的,永远是一模一样的菜—— 两个馒头和两个鸡蛋。
看到这里,我坐不住了,心里感到无比的羞愧。不能说我的家庭大富大贵,但是父母为我创造了衣食无忧的环境,每个晚上听着音乐、故事入睡,每天还有妈妈吻着我的额头对我说“爱你,我的宝贝儿“。父母变着法子为我精心准备每一顿早餐晚餐,就盼着我能多吃一口,可我却经常嚷嚷这不吃那不吃……我的脸颊一阵阵地发烫……我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像路开这样的孩子跟我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我每顿浪费的,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我努力要挣脱的父母的“管教”,正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看到他撕心裂肺对着扬尘而去的汽车喊“爸爸,妈妈”的时候,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路开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却因为交不起电视费,从来没有打开过。懂事的路开就天天给爷爷讲《杨家将》、《三国演义》,看着祖孙俩你一言我一语低低地争论着,言语中却充满了相互的关爱和赞赏,我突然间觉得他们从来没有贫穷过,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难道不是吗? 富有是什么?富有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富足的精神!看到路开每天带着爱犬”小胆儿“开心地穿梭在家和学校之间,把自己想念爸爸妈妈的话偷偷告诉“小胆儿”;爷爷生病了,路开一放学就回家做饭,再跑老远的路,给心爱的爷爷送自己亲手做的饭菜;每晚跟最亲爱的爷爷和”小胆“围坐在火炉边谈论着自己考大学的梦想,这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事啊!
路开,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富有,不是安居宫室,丰于饮馔,而是内心的强大,精神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关爱身边的人。这些,是比外在的富有更为重要的富足!
B. 舞蹈“小报童的歌”观后感
舞台上每一个小演员们都全身心地投入一招一式,毫不松解,生动的小报童形象,让人不由自主的哼唱那首经典的《卖报歌》小报童不怕吃苦的精神,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感召
C. 报童的观后感
首先简要叙述原文内容,对所读文章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写作部分主要是为写自己的感想做一个前期铺垫。
这部分写作的重点一定要突出“简”。接着表明自己的感想,即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写出能支撑观点的事实,展开联想。一篇简单的读后感就完成了。
“玲玲玲……”我怀里像是揣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因为这堂可是语文测验。老师一把试卷发下来,我就三下屋除二地做好了,幸好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难。当做到了阅读这道题,这篇阅读的题目是《报童》。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热泪盈眶。这片文章是写一个小姑娘为了帮助病了的`邻居张大爷,每天都要在寒风中卖报赚钱。在寒冷的一天傍晚,作者买了她的一份报,她竟为了找一角钱给作者而花钱买票上车,当时作者非常感动。表现了这个小女还那种心地善良,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读了着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是开公共汽车的,整天在车站忙来忙去,很夜才回家,那是因为他对工作太负责了。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一个商人上了我舅舅的车,说是赶路去外地做生意懂得。可能是因为行李太多了,商人下车了,却拿漏了一个行李,我舅舅把车开会车站检查车的时候才发现。
舅舅想:一定是那个商人留下来的,要是那商人发觉了,他一定会非常哪个着急,我得赶快给他送去。于是,舅舅便骑着摩托车去找那个商人,经过千辛万苦,才知道那个商人住的酒店,就把那个大皮箱还给了商人。那商人把皮箱打开,里面竟装满了一叠叠一百元的钞票。那个商人非常激动,说要给舅舅一万远。
可舅舅说:先生,如果我是要钱的话,我就不会把这大皮箱还给您,您还要用钱做生意,记住要好好保管呀!”说着,舅舅也不留名,骑着摩托车回家了。这是那商人查我舅舅的家庭电话,打电话来到家里,说是怎也要好好地感谢。我们才知道这件事。
读了《报童》着篇课文,我体会到做人的大道理:做人一定要诚实,无贪念。而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但也有很多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世界沙锅每个人都能作到诚实善良,拾金不昧,那么,世界将变得多么的美好!
D. 卖报小姑娘的读后感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有一首《卖报歌》在上海滩流传.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了:“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卖报童”的原型当时是一个十岁小姑娘,姓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学名,人们都叫他“小毛头”1922年6月15日苏州盘门一户杨姓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婴,她就是后来的“小毛头”。杨家生育了6个子女,只活了两个女孩,“小毛头”是小女儿,她七岁时父亲病故;1931年“小毛头”跟随母亲、姐姐和姐夫逃难到上海,先住在闸北。“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军轰炸闸北,全家冉逃到租界内,住在法租界八仙桥附近,后来义搬到吕班路顾家弄顾家宅(今重庆南路26弄内)。在旧时上海滩的马路和街上到处可听到“卖报!卖报!”的叫卖声。为丁吃饭(谋生),“小毛头”的姐夫把一件皮大衣卖掉再凑点钞票做本钱,去批来报纸,由母亲和姐姐到吕班路霞霞路口(今淮海中路上海妇女用品商庙东边)摆了个报摊。“小毛头’’也跟着卖报,当时才近”卜岁。有一天“小毛头”饿得头昏眼花,摇摇晃晃的时候,——辆电车靠站,一批人从电车上涌下来,“小毛头”被撞倒在地,头上起了血泡,手上的报纸散乱一地,“小毛头”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一个陌生的叔叔帮她拾起丁报纸,还扶她起来,把弄脏的报纸都买走了:这人就是聂耳。这天聂耳与联华影业公司的同事石寄甫、殷秀岑等人一起到萨坡赛路(今淡水路)的球场打球(球场在今兴业路222号内,淡水路口,原是教会学校的操场,现卢湾区政府旧址);这——天成了“小毛头”一生命运改变的开始。以后聂耳常来买她的报纸,有时还帮她叫“卖报!”从此聂耳与“小毛头”结下了友谊,“小毛头”亲热地叫聂耳“聂叔叔”,聂耳亲热地叫她“小毛头”。聂耳非常同情“小毛头”的身世,“小毛头”在风雨中卖报的情景和叫卖声一直留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他请田汉的夫人安娥写了一首歌问,他自己作曲,一首响亮的《卖报歌》诞生了!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从此在上海滩上唱响起来。聂耳还亲自教“小毛头”唱《卖报歌》。以后“小毛头”边卖报边唱《卖报歌》,吸引了路人,卖报的生意也好了。1934年聂耳创作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公演,聂耳要“小毛头”担任剧中卖报童一角,在台上“小毛头”放开嗓子唱《卖报歌》,从此这首歌广为传扬。聂耳在上海时加人的明月歌舞社 (在萨坡赛路今淡水路304号旧址)后来进入丁联华影业公司,改名联华歌舞班:1934年联华在拍电影《人生》-寸,聂耳向石寄甫讲“小毛头”的身世蛮像剧中主角阮玲玉小时候的样子,导演费穆看后认为可以,就让“小毛头”扮演童年时的阮玲玉。这是“小毛头”进入电影界的开始。以后义参加了《青春》、《暴雨梨花》、《寒江落雁》(1935年拍)、《迷途的羔羊》(1936年拍,饰小翠)、《慈母曲》(1937年拍)、《秋海棠》(1943年拍,饰哑女,2004年在旅游卫视播放过),最后一部是《和平鸽》(解放后五十年代,因周璇故世未拍完)。这里还有一个故事:1937年电影《马路天使》开拍前,导演袁牧之曾想让“小毛头”饰演片中的女主角小红,由于她没有情爱方面的灵感,只得换人,由周璇主演,周璇因演此片成功而走红:”小毛头”在抗战初期还参加了话剧演出,出演《贫非罪》、《梁上君子》、《抗战第一年》等,“小毛头”进入演艺圈后,有位白称姓张的影迷找她说喜欢她演的角色,愿为她提供学费到学校去读书,还给她取厂个学名叫“杨碧君”。从此“小毛头”有了自己的名字。并厂1932年进入培华小学,1934年跳级进入南洋中学。直到1982年杨碧君才知道这位姓张的恩人叫张光锐,是中共地下党员。杨碧君从叫“小毛头”时进入电影界当小演员起步,到了二十岁时已成了电影明星。1944年上海中华文化出版公司出了一本小书《一百位男女明星特写》,第41位(此书以繁体字姓氏笔画排序)就是介绍杨碧君,并附有她20岁时的玉照。1948年,经影星兼歌星白光介绍,杨碧君与音乐家兼画家严折西结为夫妻。严折西是我国早期电影界元老辈之一严工上的三公子,其前妻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歌舞“四大天王”(王人美、黎莉莉、胡笳和薛玲/lIJ)之一的薛玲仙,薛因病在1944年故世。严、杨当年的婚礼在“燕云楼”(今南京东路云南中路)举行,到场参加婚礼的电影界及歌星有:谈瑛、龚秋霞、王人美、白虹、张帆、陈娟娟、凤凰(严慧秀)、乔奇、姚莉、张露、张伊霎、佩妮等和怀旧金曲作家陈蝶衣
E. 朋友们,怎么写报童的夏天读后感,谢谢啦
拾金不昧小女孩替生病的张奶奶卖报的事情, 乐于助人和拾金不昧天气寒冷,小姑娘卖报很辛苦。卖报辛苦,不占别人的便宜,老实本分。拾金不昧。她卖报那么辛苦,却为了替生病的张奶奶卖报,乐于助人
F. 报童之声木偶剧观后感怎么写
就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结合主题和身边的事物。
G. 童年电影观后感400字
《童年》是一本值得后人品味的文学巨着。它讲述了高尔基童年时的悲惨生活。
书中,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有些事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四岁丧父,跟随母亲和外祖母到专横的外公家,却经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朴实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竟被十字架活活压死了。
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为高尔基伤心、难过,甚至想替他熬过那火辣辣的鞭子;当我再次品读时,我感受到了大人们的自私正好和老祖母的宽容、慈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深刻的体会到了正处在战争中的苏联人民的生活之艰辛和不易。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变得自私和贪婪。
这种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爱与恨,早已在高尔基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印记。
高尔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代文豪,不仅归功于在这种环境中依然保护他的外祖母,更归功于高尔基自己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而我们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应该拥有这样良好的品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H. 聪明的报童的读后感三百字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公司正面临崩溃的边缘,这时,公司总裁安排了一次演讲。奇怪的是,演讲者不是商业的成功者,而是十岁报童约翰。
可别看约翰年龄小,他卖报已经有三年了。刚开始,一份报还挣不到2美分。你会问:那他是怎么击败别人的?其实,他没有击败别人,是别人击败了自己-----其他人觉得干这个没希望就去干别的了。不过,他坚持了下来,现在每份报他都能挣到10美分了!除了他自己,他曾经还有八个助手,但是,他的助手中也有因为后悔没有坚持下来的。他们中,现在有四个已经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他们卖报的事业越做越大了。
我很佩服约翰,佩服他的毅力。从他的演讲中,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也明白了,人只有坚持一件事,一直坚持到最后,才能尝到快乐的滋味,成功的滋味。
I. 电影《报童》观后感,急!!!!
这,字太多,去网络搜
J. 《报童》观后感
拾金不昧小女孩替生病的张奶奶卖报的事情, 乐于助人和拾金不昧天气寒冷,小姑娘卖报很辛苦。卖报辛苦,不占别人的便宜,老实本分。拾金不昧。她卖报那么辛苦,却为了替生病的张奶奶卖报,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