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广东三角镇电影院在哪里

广东三角镇电影院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9-03 21:41:16

1. 广州3号地铁,哪个站的有电影院,最便宜的

三号线不存在便宜的电影院,建议要找便宜的电影院可以在八号线上找。比如在客村和赤岗附近有个五一影城,平均票价在35左右。新港东地铁站附近有个映联万和影城,平均票价也是在35左右。
非要在三号线的话,你可以参考一下:①珠江新城:广州UA IMAX花城汇影城;②两家飞扬影城都在体育西路附近

2. 中山三角镇三角医院附近哪里有桑拿的,价钱怎么样

乐天大酒店,中山市三角镇南三公路南(三角镇政府对面)
大约200左右

3. 三角镇的教育事业

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8所,民办幼儿园4所。2006年,在校中学生620人,小学生1250人,中小学教职106人。全年总投入100万元,用于石源、石马两幢教学楼和完善三角中学试验楼,学生食堂。在全县率先实行奖学奖励制度,极大提高教师积极性,使三角中学升学率为89%,名列全县中学前列。
【人口与计生】镇贯彻实施“创建双无”活动,为实现目标,该镇加强计生管理,制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并组织计生人员培训进修。同时,镇妇联发出“关爱妇女”行动与落实农村计划生育相结合,鼓励公民自学实行计划生育。06年,全镇计划生育率为93.51%,出生率为11.4‰,自然增长率为6.65‰,全面实现县下达人口指标。
【综合治理】镇通过开展打击“六合彩”赌博及“粤鹰”行动、百日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使该镇各违法案件呈下降趋势。侦破刑事案件 宗,查处治安案件 宗,查处率100%,深入开展“黄、赌、毒”专项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黄、赌、毒”的蔓延,坚持实行“四长”接访制度,重点抓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全年共接访群众93人,调处案件8宗,受理各类纠纷30宗,已解决27宗,及时化解了群众矛盾。
【文体广电】镇投入资金近20万元新建了石源村办公大楼及村文化站,投入2万元维修镇文化球场和购置一批体育用品。有线电视联通光纤工程已开通启用,有线电视覆盖率98%,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卫生保健】2006年三角镇卫生院有在职医务人员19人,病床9张,有X光,B超等医疗器械。该镇认真贯彻省关于加强村级卫行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健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扩大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6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人数6648人,参保率47.6%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积极倡导诚信为本的社会新风尚,大力倡导社会义荣辱观,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
【社会事务】镇扩大低保对象,努力解决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为60名五保老人发放足额救济金,发放最低保障金170户。2006年全镇共有低保130户,553人,五保户60户有抚恤定补117人。筹资46.3万元兴建老干活动中心,可解决全镇一百多名退离干部职工的活动娱乐场所。
【民主法制建设】2006年,是我国“五五”普法启动之年,该镇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国家公务员、教师、村级干部、青少年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扎实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根据省、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广泛宣传,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同年11月,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顺利完成换届工作。

4. 三角镇的行政区划

三角镇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
三角村:地处镇中心,距梅州市区的梅城5公里,是三角镇人民政府和圩镇集市贸易所在地。因圩镇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呈“Y”三角形,故名。银行、邮电、医院以及梅州民航机场、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市农科所等都设于此地;梅汕公路、环市公路都贯通境内。
大坜村:地处镇东北部。古时因洪漶致河道改迁,在四溪角有条大坜。距梅城只有一箭之遥。含上祠、下祠、水汶等居民点。该村是梅州市经济开发区,嘉应学院分校区、市商校、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微生物研究生等设于此境内。梅汕、梅埔公路经此。
坜明村:地处镇的东部,距梅州市区的梅城4.8公里。含坜林坪、明山等居民点,彬芳大道、环市公路贯通境内。国民党爱过将领赵一肩纪念亭建于此地,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
新塘村:地处镇中部,距梅州市区5公里。含凹上、新塘尾等居民点,环市公路经此,剑英公园等设在此境内。
东升村:地处镇正东,距梅州市区6公里,含马鞍山、荷树岗、圣人寨等居民点,旧名马荷圣。境内有跃进水库以及正在兴建中的梅州市重点工程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广梅汕铁路、梅埔公路经此,铁路货运站也建于此境。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
泮坑村:地处镇东部,距梅州市区6公里,分内村、外村。因有村尾半山腰瀑布倾泻成庄壮观的“泮坑飞瀑”和“泮坑公王”古庙,故名。此地是梅州市开辟的旅游区之一“泮坑旅游度假村”,泮坑水库、邓军凯纪念亭、著名民居“镇东楼”(又称六杠楼)建于此村,广梅汕铁路贯通其境、铁路客运站设于境内。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
龙上村:在镇东南部1.5公里。含龙子、长坪、善坑等居民点,著名的龙子村义孚堂坐落于此,现正作为一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外开放。广梅汕铁路经其境。解放战争时期为游击活动区,是三角镇四个老苏区之一。
上坪村:在镇东南1公里处,与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接邻,含约亭、步岗岌、照壁、赤泥坪、杨屋坳、黄泥塘等居民点。村内建有和尚塘水库,小密水库的主渠道横贯村中,水白中学新校检在约亭岗原仰贤学校旧址。梅汕公路、广梅汕铁路经过此村。
湾下村:在镇南1.2公里处。含湾下、爪园坳、黄园等居民点,是一个著名的“滑哥村”(因养滑哥而著称),仙鹤山庄建于其境内,梅汕公路、广梅汕铁路沿境经过。台湾著名导演 侯孝贤的老家,这个在他的
半自传体的电影《童年往事》有清楚说明。
三龙村:在镇西南3公里处,地处梅江沿岸。含三楼、跨龙、沙塘坝等居民点。横跨梅江到大沙河唇的宪梓大桥建于此。
梅塘村:在镇西2公里处,沿梅江金岸。因中部有明代建造的梅塘塔(已拆毁),故名。梅塘杨、梅菜干远近闻名,是镇“三高”农业发展基地。
宫前村:在镇西1.2公里处,沿梅江金岸。以盛产豆腐而闻名镇内,梅州大桥连接环市公路贯通全境。

5. 中山纪念堂粤曲大汇演在何年

过去,我邑各墟镇,尤其是农村演戏,多由群众筹款(也有公尝庙尝出钱)搭戏棚、戏台,雇请戏班演出。种类有恭祝宝诞的神功戏,庆祝丰收的好年景戏。但每台戏的开演头晚,总是先演六国大封相或八仙贺寿,然后演出那些扬忠抑奸、英雄救美或才子佳人为题材的戏,也有演出《三娘教子》和妯娌纠纷之类的伦理戏。公费演戏时,观众随到随坐,没有座位时亦可加凳,也可站丰后头观看。群众筹款演的戏,出钱较多或有职衔之缙绅,要预留前座四五行的堂中位。此辈入场时,乡公所所丁热情侍候,奉茶点烟。散场时,他们给戏班赏银。笔者童年,就曾多次到南郊华佗庙、库充和东乡濠头,西郊长洲观看木偶戏或粤剧、有时夜场演出通宵达旦,累得我呼呼入睡。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邑开始有戏剧、曲艺、电影、魔术、杂技的经营演出活动。但元明终世至晚清时期,营业性之露天戏台、草棚、院室、戏堂,皆属临时搭成或租借。上演的戏剧,基本上是由演员配唱的木偶戏,或到省城雇请落乡戏班来邑登台演出粤剧;也有由走江湖的杂技人员表演武术,俗称“卖武”;亦有请“讲古佬”登台“讲古”(说书),请“龙舟”艺人唱“龙舟”。自清宣统末年,邑人首建正规戏院以后,新的影剧院不断出现,上演上映剧目电影逐渐丰富。春风秋雨几十年,邑境影剧院的变迁很大,现据回忆,着重陈述民国时期的影剧院的经营情况,也略谈解放后新建的影剧院。
(一)戏剧院
香山首建的正规戏院在清宣统末年,由邑人某氏(姓名未考证)在石岐大笪地筹建。辛亥革命后,该院以低票价试业后,于民国3年(1914年)正式开业,取名泰东戏院。其建筑布局是:正门为樘笼门,内分大堂、二楼、三楼。大堂两分对号位(前座在中间,两侧为东西厢,低价位在后座),二楼第一排伸至大堂的第七排上面,与地下座位一样编号;三楼以级代座不编号,俗称飞机位。全剧院共约二千个座位,该院开业后,基本上演粤剧,兼营其他。民国14年(1925年),美国波士顿大魔术社曾在此演出,还公演过“苏俄怪兽陈列”及聘请艺人演唱粤曲。约于民国20年(1931年),在中山首创机器厂的何本,因见“天外天”、“中山”电影院生意好,便游说泰东戏院老板兼营电影业。何本还以外股东名义投入发电机、放映机及增加电器设备作资金,并着在泰东戏院后侧的“合安”机器店当技工的三弟何禧,晚是到泰东戏院发电和巡视电器设备。“合安”的徒工邓苏(现轴承总厂退休职工)亦有过去帮工。当时,该院夜头场放映电影,二场演出粤剧。及后,日场亦有放映电影。戏班不继时,全天三场均放电影。此期间,电影已逐渐从默片发展到有声片,彩色影片亦开始面世。在沪港澳上映的影片,尤其是西片(附解说字幕),也挤入中山电影市场。整个30年代,因战火尚未蔓延中山,且我邑毗邻港澳,泰东戏院的影剧生意处于黄金时代。但后期,该院因上演上映名班名片不平衡,也因股东之间意见分歧,或入新股或退出原股,遂于民国24年(1935年)10月改为青海茶室。数月后,于民国25年(1936年)2月,再易名娱乐茶室,俱是上演粤剧。同时供应各式茶点到观众席前,形成“台上开戏,台下开墟”。时过半载,即民国25年(1936年)9月,又恢复泰东原名和昔日状况。
1940年3月,邑境沦陷后,泰东仍继续经营至1942年初,及后,该院被日军毁坏,整座建筑只剩下断墙残垣,用作军马场,也成了汪伪政府难于管理的流浪灾荒饥民的集居点。
抗日胜利后,1945年冬,张溪乡人林卓芝投资重建泰东戏院。竣工后,石岐人黄宝光(澳门平安戏院少东)租此院经营,易名“模范大戏院”。于1947年春,正式开业,主营电影兼粤剧、曲艺、话剧及杂技。
新中国成立后,林卓芝、黄宝光因故撒手不管模范戏院。1950年该院工人请示军管会,5月5日市军管会派员前往清点查封资产,决定将该院暂时交由23名工人经营,租金由军管会转给张溪农会。7月31日,市军管会委派高其峰充任该院经理。1952年10月14日,石岐市政府文教科改派严蔚到该院任经理,萧德伦任副经理。工商登记流动资金5000元,性质改为石岐市地方国营企业,主营放映电影,兼上演粤剧。60年代起易名红旗电影院,隶属石岐镇影剧院,一直经营至90年代。
石岐第二间剧院是建国戏院。事缘1938年日机轰炸广州后,人流南移。石岐湾底龙王塘(现商业系统职工宿舍)的大葵棚岐山音乐茶室开业,上演粤剧。未几,易名建国大戏院,经理袁国安,撤掉茶座改搭竹木札固的排凳,座位一千多。后因广州战事吃紧,名伶马师曾、红线女、罗家权、梁醒波、白玉堂、罗品超、邓碧云、梁荫棠、紫兰女等,先后到该院演出。邑境陷敌后,百业萧条,剧场冷淡,该院为求生存,降低票价,亦有观众。战后复苏,生意又旺。建国经营十载,至1947年底,由县警察局测定为“危棚”,下令拆卸。清理债权债务,结束营业。
三是胜利大戏院。1946年冬(另一说1947年元月)正式响锣开业,址在现孙中山纪念堂停车场。由国民党县党部和三青团中山分团合营,该院为竹杉棚架锌铁盖顶。全院座位共一千,分别称为中华位,民国位,民族位,民生位,胜利位。单一上演粤剧。名伶薛觉先、唐雪卿、马师曾、红线女也先后率团在该院演出《胡不归》等有名剧目。经营半年,因规划建设仁山广场,各界舆论认为,该院不伦不类,且演戏嘈杂,有碍集会,国民党政府被迫将院歇业拆掉。
四是新世界戏院:胜利戏院拆台,国民党官方有关人士四出觅址,最后确定以县党部礼堂加设有倾斜度的地板,将“胜利”拆下的材料,改制木长椅,开设新世界戏院(为1994年5月30日搬迁前的中共中山市委会址),1948年8月开业。座位约四百多,主营电影兼营曲艺演唱。四大平喉歌星之一的粤曲名艺人徐柳仙曾在该院演唱《再折长亭柳》。青年电影院歇业后,由该院接映彩色西片。同年年底,该院发生劳资纠纷,放映员临场罢工,观众哗然。数天后,劳资代表双方签约而后复业(有见报)。后因设备低档且业务日渐衰微,半年后结束营业。
五是中华戏院,即现中山影剧院前身,址在孙文中路108——112号(旧门牌)。原址为“西盛”当铺及后座(龙母庙街口西侧)的古旧祠堂(沦陷时期曾用作伪刑侦刑审处)。战后,南基路“南成”饼家老板霍裕及其兄霍永光(港商),购买此旧房拆卸,兴建该院。据霍裕说,兴建该院时共用40万港元,与当时烟墩山县参议会会所同价。中华戏院于1948年落成开业,经理霍裕。主营粤剧,座位一千多,是木座椅,砖瓦结构,无楼座平房戏院。解放后,出租给孙姓并与之合作。1950年7月16日起易名联营公司中华戏院,股东10名,孙锷昭(沙边泗门人)出任经理。流动资金12000元(折新币),员工33人。至同年9月15日申请歇业。由工人生产自救,优惠税收。聘请陈笑见领衔的广州春风粤剧团等来院演出,中山民间粤剧艺人亦常在该院演出《唇亡齿寒》等时装粤剧,并即席为抗美援朝募捐款项。后由县委、县总工会租借作会议之用,间中亦由工人俱乐部租出影机放映电影或上演粤剧;工人生活由工会安排。1959年拟建仁山会堂,上马时,将该院拆改。仁山会堂奉令下马停建后,中华戏院改建为中山戏院,容枝任经理。行政上与红旗、人民、文娱同属石岐影剧院管理,主任宋庭君。新“中山”座位1340个,放映电影、演出戏剧、杂技、演唱曲艺等。该院为活板座椅,但回音较差。1967年易名工农兵剧场。1982年春,更名为“中山影剧院”至今。
六月新新——大华——文娱——华侨戏院,现石岐金都城商场址。原为孙文西路大中堂巷李氏大中堂的前花园地(有水塘)。战前由孙文西路中西药局全东程大元买下,战后填平筹建戏院出租。于1949年初落成开业,取名新新戏院,初时主营电影。观众经大中堂巷出入,正规木椅横排28个座位,有小二楼,座位共约一千。1950年2月10日始换老板,易名和声公司大华戏院,经理孙汉权,工商登记流动资金10511元,固定资产登记写1948年大中堂人士所建(实际是大中堂李植枝等人入股于程大元),经营至1952年11月11日申请歇业。由工人借用生产自救,工会亦有借场演出招待剧目,宣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冬,侨属黄茵、方丽群和归侨陈茂垣的女婿洪灿谦等人集资似用该院经营,申请登记期间,另有人以新华戏院之名申请筹备开业。后经石岐工商联提供咨询意见,政府批准黄茵筹组正式营业,名曰文娱剧场,经理黄茵,主营粤剧,同年12月7日开业,工商登记流动资金11950元,员工23人。门面改在院址悦来路100号之一。次年(1954年)9月15日变更登记,经理方丽群;李佩珍入股担任副经理。流动资金改为13900元,营业执照为岐商字第0594号。方、李是影剧业务新手,开展业务不理想,后由石岐市政府文教科入资2万元,改墙扩阔座位,拆掉正门两边商店,进一步改装门面。调派干部麦仕钊管理业务。并从模范、人民电影院抽调职工,协助该院开展经营业务。市政府从未收息分红,稍有利润,用于添置设备。1956年1月24日,改为全行业公私合营文娱剧场后,仍经营粤剧,原公方代表麦仕钊调文化馆。李国新出任公方经理。自从座位增至1340个后,利润也多了。60年代初,国家开设华侨特种商品供应公司期间,石岐镇人民委员会指示文娱剧场改名华侨大戏院,以配合华侨新村(已择地,无上马)、华侨纸厂(即中山造低厂)、华侨大厦等用名。该院易名后,经理黄娴。60年代中期,因危房,曾一度向工人文化宫租场经营,后并入工农兵剧场。
七是石岐工人文化宫影剧院:1953年12月文娱剧开业后,石岐市工会联合会(主席郑吉,宣传工作负责人翁桂扬)即筹建石岐工人文化宫,内设影剧场,1955年春节开幕。不久,解放军的南方杂技团和赴港归途的中国民间艺术团曾在该宫演出。几个京剧团和广东粤剧院一、二团,广州市团,曲艺团也经常在此宫演出,还放映电影。60年代前期,曾在球场增设分场,每晚放映电影两场。工人文化宫是事业单位,经常由工会文工团演出,工会会员凭招待票免费进场。影剧院经费由文化宫统筹。80年代中期起,采取承包责任制经营。1990年影剧场掉改建,成为有空调的新型影剧院。
八是孙中山纪念堂剧场。该堂整座雄伟建筑物于1983年落成,由原中山商会会员、香港新鸿基地产集团财东郭得胜捐资一千万港元建成。纪念堂内的剧场除用作会议会场之外,经常举办大型演唱会和有名的剧团演出。场内设座位1484个,有现代化设备,如活动板沙发椅,活动舞台、乐池,中央系统空调、高级音响等。1984年香港艺员叶振棠和1985年春节香港艺员颜国梁等人曾在此举行演唱会,1990年秋粤剧老艺员罗家宝也在此演出,票价昂贵,亦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二)电影院
我邑首间电影院——“天外天影画部”,原址开办在龙母庙街口民房前厅(现中山影剧院东侧后座)。民国8年(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由濠头乡人郑彦闻(广东省参议员,《中山仁言报》总理及主编)斥资开设该部,内分楼上“雅座”和地下普通座,两种座位共30多个。1927年,该部迁往孙文中路(今石化公司商场址),装修成正规电影院,但座位也只有50位。先后放映过中外影片《儿女英雄》、《洪荒仙女》、《李飞飞》、米老鼠和唐老鸭卡通片、差利卓别林滑稽系列片等。经营达十三载,约于1931年歇业。原因:三十年代前期,声片逐步代替默片,甚至有少量彩色西片出现,观众日多,中山境内电影院相继开业,经营场所格调以及影片要求愈来愈高。放映默片且仅有半百座位的“天外天”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也因东主郑彦闻致力办报,故结束其营业。
大观影画戏院是县城第二间电影院,1925年开业,址在照壁街祠堂内(今药品公司职工宿舍)。场内设4人长木椅多张,约共100多个编号座位。单一放映默片。先后上映过《悔不当初》、《古井重波》、《孽海潮》和卡通片等。后因地处偏隅及经营不善,时仅一载,业务萎缩而歇业。
中山电影院是石岐第三间电影院(人民电影院的前身)。原址在西城门外的李氏族祠。民国7年(1918年)由祠堂值理先辟建游戏娱乐场,有时兼营演出粤剧。民国18年(1929年)秋,增设电影以同“天外天”影院争生意。此时,该院边营业边改建,改建后院内分大堂、二楼、三楼。大堂和二楼设置正规木椅,二楼前栏伸至大堂第五六行之间,三楼是以级代座的扇形散位。全院座位约1200个。先后放映过《鲁智深夜救林冲》、《上海花》、《奋斗婚姻》、《侠女奇缘》、《旧西游记》、《风流督军》等。1933年开始放映声片。企业名称由中山改为中山大戏院。1935年秋,在同“模范”两栖式竞争中,中山大戏院改为合利公司娱乐茶室,上演粤剧兼售茶点,茶水免费,糕点计价,服务到观众席前,还有花生、瓜子、香烟、火柴叫卖。但时过三个月后,“合利”结束,恢复中山名称,继续放映电影。1936年起又兼演粤剧。至沦陷期间,处于半停业状态。战后1946年重新装修。前时,先后十二次易名为中山新戏院、中山影画院、娱乐茶室、中山有声电影院、中山剧场、中山正风剧场等。
1946年秋,石岐马龙舟巷郑三各的富家子弟、具参议员郑少新,向当时业主孙恩荣租赁该院并投资装修。期间先在集贤坊祠堂内临时放映电影,1947年春节正式开张。后易业主李锡。1948年资方更迭,由石岐昌兴金铺老板余林、合元兴金铺少东李桂源、广州片商刘渭如,总经理李桂源;余林、余伦、余锦兄弟主管业务。及后,余、李四人退出。曾在国民党中宣部电影厂任职的周秀文(神涌人)与何玉麟、刘子超等接手经营。开业后,改名为石岐中山戏院,接受大陆影业公司管理排片。何玉麟原以永宁坊的房屋交出抵押,典入黄金及卖金入资,出任司理(年后由周秀文继任),员工33人。解放前夕,放映过苏联体育纪录片。中山解放初期,解放军民工团曾在此演出歌剧《白毛女》。起初,上映《人民的胜利》等纪录片,甚卖座;观众每见毛泽东主席影像时,均掌声雷动。由于当时国产片极少,旧片待审,而上映苏联政治纪录片又不甚卖座,不久停业。何玉麟与周秀文放弃经营,到工商联参加工作。1951年春,石岐镇人民政府筹备处主任卢克诚批准该院24名工人生产自救。总工会亦借给466元现金支持,成立了“中山县石岐镇中山戏院工人临时管理委员人”,主任委员梁杰如。1953年转为地方国营,易名人民电影院,伍振文、黎沾等人先后任经理。1990年下半年起停业改建。
青年电影院。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县党部和政府,积极筹组影剧院同民营影剧院竞争,于是筹办青年电影院(现中医院门诊部址,该址原是大书院,清末改为爱惠医院,沦陷时改为难民救济院),1946年元月开业,官方委派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山分团干事林建成出任经理。全院长木椅可容纳600人。该院银幕在中间,前后可观看,并经常放映港澳首轮上映过的彩色西片,每天3场,基本满座。1946年2月上映美国彩色故事片《出水芙蓉》时,一连五天,场场超满,警方不干涉,售票近万张。经营3年赚了不少钱,但不改善设备,而于1949年初歇业。50年代,该址曾用于土改教育展览、职工轮训班、中山县工人俱乐部免费电影场等。1957年改为中医院。
附带说明,1962年以前,凡购买戏票、电影票,均奉送“戏桥”一张,内容有剧情和编导姓名及剧中人饰演者。
(三)各镇区影剧院
历史上,区镇影剧院主要有:
小榄影剧院。址在小榄镇莲塘大街3号,原是一间历史悠久的大茶楼,民国(1935年)发展成茶肆兼演粤剧,两栖式娱乐场所,改称同乐大舞台。战后,毁于火灾。1946年重建,改营粤剧兼电影,易名同乐戏院。1947年6月易手,改名“兴发电影院”,亦兼营上演粤剧。以后多次转手和易名为国泰、大光明、升平、大升平戏院。1951年10月改称小榄大戏院。1956年转为国营,称小榄影剧院,座位有1319个,声光座位较好,以后一直正常经营,以放映电影为主,兼演粤剧。
小榄岭南戏院。原在小榄新市即今小榄工人文化宫址。1949年7月开业时,设备简陋,仅是砖墙顶杉皮,座位约一千,兼映电影较少,粤剧名班在该院上演比较多。老板原是姓何的大耕家。后因设备差,业务不振,1950年(一说1951年)农村八字运动期间歇业。拆卸三两年,地皮用于兴建小榄工人文化宫。
黄圃戏院。中山解放前,黄圃镇(原称九区)无影剧院。演戏时由各围口农民筹款雇请“红船”(载送粤剧演员及道具的船只)。演戏后演员回船休息。这类红船,多在穗解缆或回岸,组(散)班均需到八和会馆登记、报到,剧团纠纷争执,亦由八和会馆出面调解。解放后,原黄圃商团团长的儿子梁茂鸿(丽华百货店全东)集资兴建黄圃戏院于升平路。砖瓦平房,座位约一千。1950年7月开张,单一经营粤剧,梁茂鸿出任经理。1953年因该院上盖有倒塌危险。梁等经股东会议自愿捐送给区府。由区政府派干部梁俊帮为经理,将该院修葺经营。其时,“苏片”、“国片”源源分配到中山放映。土改结束后,农民生活改善,经常到墟镇看电影。黄圃戏院无影机,便与大岗戏院(现划番禺市)合买一对影机,两院轮映影片,亦上演粤剧,业务收入各占一半。但黄圃影剧院不合建筑安全标准,1973年被上级发现,令其拆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影剧复苏,黄圃公社借出会堂临时放映电影并着手筹建黄圃镇影剧院,于1983年新院开业,至今已历时11载。
大岗戏院,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已划归番禺,属广州郊县。从略。
三乡镇娱乐戏院(现三乡影剧院址)30年代岐关公路通车后,由于三乡镇是中间站,行商多在此上落或驻足买卖,市道日旺。郑某等人利用乌石敦睦善社楼下辟建市场,楼上开设娱乐场,经营转盘、飞标、小魔幻、掷骰等文娱和赌博,晚上上演粤剧。1938年广州战事吃紧,三乡过客更多,娱乐场老板遂购入旧机,开始放映声、默电影,但以默片为多。1940年沦陷后,该场又改营赌博及茶楼。所以民谓:乌石戏院乌烟瘴气。战后,娱乐场恢复大班头粤剧演出兼放映黑白、彩色电影。1946年,该场被台风毁了一角。1947年,由三乡商人郭捷良、容瓞祥等人合资修复,座位共有1012个,经营至1956年转为国营。1959年易名三乡影剧院,一直正常经营。近年间,入场观众零落,比不上镭射投影场。
沙溪“国际戏院”,位于现沙溪镇墟市沙溪影剧院址。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沙溪人郑柏生等人集资兴建,座位949个,1946年12月开业,初时单一经营粤剧。粤剧名伶吕玉郎等大班头也曾在该院上演。1948年起兼电影,影片多是本县二轮片,因沙溪村连村,侨属居民多,观看电影甚众。惜者,该院建筑格调沉沉,外墙灰黑,入场、售票、宣传栏挤于铁闸斗室之内,没有装饰美感,加上瓜菜熟食小贩挤在门前,陪衬不上较好的市容。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沙溪影剧院后,主营电影,正常营业至今。
(四)其他演剧曲艺场所
中山人喜爱曲艺戏剧,远在清代,各乡村凡贺神诞,起码有木偶戏演出。辛亥革命后,县城石岐商人千方百计经营戏剧。民初至20年代后期,汇丰公司(现孙西邮政营业所址)在天台演出露天粤剧,有时还兼营茶座。战前,高升、叙贤(今钻石商场址)茶座亦兼营上演粤剧多年。战后,温添记、张添记、大中堂花园茶室等等,均兼营演唱曲艺,粤曲名演员李少芳、辛赐卿、何丽芳、赖天涯都曾受聘到这些茶室演唱。中山籍的民族音乐家吕文成(1898——1981年)亦于抗战时期到过高升演出。1947年及1951年先后与长女吕红到石岐淇园、月园茶厅演奏《鸟投林》、《齐破阵》、《凯旋》等名曲,由邑城“白虹乐社”拍和。吕氏还先后在小榄、大涌、港口、三乡等地影剧院或茶楼演奏自己创作的广东音乐《平湖秋月》、《蕉石鸣琴》、《渔歌唱晚》、《银河会》、《岐山凤》、《步步高》等优秀名曲,流传至今。吕文成曾先后为唱片公司演奏录制270多张唱碟,但回到家乡演奏,毫无半点名伶架子。
历史上,石岐悦来北路的琼芳饼家(现悦华百货商场址)楼上是茶楼,也曾兼营粤剧至1955年12月。教师队伍中的粤剧爱好者,亦于1949年聚集石岐民生北路58号(1982——1991年工商联会址)和县参议会会堂(烟墩山技校址,已拆)演出古装粤剧《红楼梦》等,他们的乙反调,无功底,售票平平。其时,民族西路卢隆记专业经营出租戏服道具,方便临时埋班的粤剧团租用演出。
(五)中山市影剧业的变化和发展
近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中山市影剧院有了更大发展。一是影剧院愈建愈多,解放前影剧院空白的镇墟乡村,50——60年代陆续建了一批会堂剧院,如沙田茅棚区的横栏公社六沙大队,也建起颇具规模的会堂(剧院)。近十多年来,各镇区改建新建了许多格调较高的正规影剧院,如1989年港口、古镇、坦洲、浪网、民众等镇均建起新的影剧院,1990年11月14日开幕的南头影剧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室内有二楼,座位1300多个;外型雄伟,候场厅十分宽敞,并附设停车场。同时,邑内不少私人集资或独资兴建小型影剧院,如1988年建成开张营业的东升镇欢乐城影剧院,座位900个,由该院经理黄树照独资兴建。三角镇的沙栏影剧院,座位800个,装备先进的“松花江”牌放映机,也是由该院经理黄铁独资私营。二是各种新型电影在我邑面世,在50——60年代逐步发展投入营业的宽银幕、立体电影、遮幅式立体声电影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发展有镭射电影、小银幕投射电影、录像带放映室等,星罗棋布地遍及城镇和农村,如1989年开业的石岐湖滨路仙湖立体声电影院,座位500个,环境舒适。市青少年宫的镭射电影院,座位200个;华柏路奥斯卡娱乐城迷你型电影院,悦来路金都城影视中心等,均设备先进,并有空调冷气装置,吸引许多电影观众。至于城乡各单位附设的录像带放映室,每间座位有40——100个的,更是数不胜数矣!
截至1990年末止,我市的正规影剧院已达40多间,座位达4万个,为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展望将来,中山影剧业必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
补笔:戏剧与电影是两大类。昔时木偶戏,解放前已逐步不演了。80年代开始,粤剧观众日少。50年代,石岐上演粤剧,天天两场,甚至两院四场,甚卖座。时至今天,石岐偶尔上演粤剧三两晚,除零零落落老年观众外,青年甚少。昔日哼哼粤曲,处处可闻;而今天,却是新潮时代曲。因此,中山影剧院的经营方向应有所考虑。

6. 中山市三角镇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三角镇
省 份:广东城 市:中山市区/县:地址: 三角镇邮编: 000000区号: 0760
三角镇位于中山市北部偏东,北通广州番禺区,东连民众镇,西接黄圃镇,南与港口镇隔河相望,总面积70.32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56062人,非户籍人口43004人。京珠高速公路贯通镇域南北,设有大型出入口,省道南三公路呈东西向横穿镇境。镇内有文化广场1个,三星级酒店2间,四星级酒店1间,一级甲等医院1间,11万伏变电站3座,自来水厂、工业水厂各1间,污水集中处理厂2间。2006年,三角镇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实施构建和谐三角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工农业总产值96.8亿元,增长17.75%。

7. 中山市三角镇爱国市场去龙瑞服套装城怎么坐公交车

公交线路:K02路 → K06路,全程约33.4公里

1、从中山市三角镇爱国市场步行约1.3公里,到达东润华庭站

2、乘坐K02路,经过11站, 到达城轨中山北站

3、步行约50米,到达城轨中山北站

4、乘坐K06路,经过6站, 到达宝嘉上筑站

5、步行约640米,到达广东中山龙瑞国际服装城

阅读全文

与广东三角镇电影院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之旅第一季 浏览:186
你好李焕英电影免费观看3d 浏览:291
美国自慰的电影 浏览:834
最好看的国产动画电影 浏览:320
污系电影电视剧 浏览:812
美国电影高分犯罪电影排行榜 浏览:979
推荐好看的电视剧电影 浏览:415
詹姆斯卡梅隆3d电影 浏览:903
国外电影有个女宝宝会开车 浏览:79
印度电影反映种姓 浏览:500
支付宝怎么投资电影分红 浏览:37
还敢去电影院 浏览:243
大叔与妖精的爱情故事电影 浏览:300
奥特曼大电影奥特曼变坏了 浏览:506
电影神话插曲原唱 浏览:692
李晓川的电视剧电影 浏览:972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大全 浏览:267
泰国电影院恐怖 浏览:6
泰国最恐怖片电影 浏览:178
2018年大陆香港电影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