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为什么最近国产电影很多方言

为什么最近国产电影很多方言

发布时间:2022-09-21 16:27:51

㈠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电视都是满口的“京片子”“东北腔”

转一个别人的贴子:

最近好多台都在放一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google一下才知道“顺溜”是个北方方言,“抗战主角”无疑又成了北方人。从《我的团长我的团》到《我的兄弟叫顺溜》,这类电视剧看多了,抗战的功劳都被北方人抢光了,但是历史现实正好相反。。
从前几年广电总局禁止电视台说发言,禁止主持人港台腔,到今年相关部门公开表扬“小沈阳”,我越发明白了目前大陆文艺界一种默认的审美认同:南方文化就是“低俗”的,北方文化就是“艺术”的。
广电总局禁方言,甚至连南方腔的普通也不允许(根据我的经验,北方人根本分不清南方腔和港台腔的区别),却大力发展京片子和东北话,这种赤裸裸的文化歧视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白纸黑字的法规,让人不得不瞠目结舌。
纵观现在大陆大多数电视剧,里面演员明显都操著偏北方口音的普通话,即便演员是南方人也是如此,还有的电视剧干脆直接北京话或者东北话。由于文化政策的倾斜,目前大陆从事文艺工作的大多是北方人,尤其以北京和东北居多,而在在民国,中国的流行文化中心却在上海,无论电影、音乐还是话剧,绝大多数都出自上海。
目前大陆的影视剧里,也会偶尔出现南方腔调的普通话,但是都是作为丑角出现,比如《倾城之恋》的上海夫妇,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讲湖南话广东话上海话的都是丑角,主角都要么说北方口音的普通话,要么操着京片子。北方人男人在大陆影视剧里总被塑造成男子汉的形象,南方人总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萎缩男。而历史事实却不是这样,近代史基本上都南方人不断流血抛头颅书写的,反清复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抗战基本上都是南方人的事,当年干革命的无论是国民党还共产党也大多是南方人,我实在看不出北方人“男子汉”在哪里?即便是在现在的和平年代,能在NBA混下去只有上海人和广东人,男子田径打破过世界纪录的也都是南方人(朱建华和刘翔)。我不是想挑起地域争论,我只想说明南方文化被打压后历史和现实也快要被混淆了。

㈡ 为何影视剧里的方言喜欢讲四川话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喜欢穿插一些方言,来提高影视剧的观看效果。而在我们国家众多的方言中,尤其以四川话最受欢迎。

排除一些特别有地域代表性的作品,在其他的作品中,融入方言时候,可能都会优先考虑四川话。

如在《捉妖记2》中,由李宇春饰演的朱老板,就说着一口地道的四川方言,也因此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合上面的情况看来,四川话之所以经常出现在电视剧中。一方面原因在于四川人多,遍及全国各地;而另一方面也因为四川话有趣,能够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影视效果。

㈢ 为什么现在很多电影用四川方言

因为四川文化吧

㈣ 为什么最近这么多重庆话电影(外地人听得懂吗)

那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喜欢听一些方言吧,感觉更有意思

㈤ 为什么影视剧里的方言喜欢讲四川话

很多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一种现象,也就是在影视剧中,如果要表现一个人说方言,一般都会让他说四川话。那么,影视剧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呢?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四川话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来分析。

三、四川话具有一种“适度的陌生”。影视剧为了更容易传播,在使用方言上,必须要注意一个“适度的陌生”原则。就是说,剧中的人物,我们要能听出他是在说方言,同时也要听得懂。东北话就不太适合作为角色的方言使用。因为东北话和普通话的差别不大,别人听了,不会产生这个角色在说方言的感觉。广东话也不太适合作为角色的方言来使用。因为广东话与普通话差别太大,如果没有字幕提示,很多人根本就听不懂广东话。四川话就具有“适度的陌生”原则。

观众听了,都明白这个人在说方言,但同时又听得懂。那么,四川方言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呢?这也需要从历史上找原因。我们前面也说了,四川相对比较闭塞,但是每次到了王朝末年的时候,中原人都会打进来,因而不断地对四川的本土方言进行冲刷。这种冲刷,不断地把四川方言,带回北方中原的语言体系中,又让它保留着一些原有的语言韵味。比如汉朝末年中原人刘备入川建立蜀汉,唐朝时期两位皇帝进入四川,唐朝末年中原人进来建立的前蜀后蜀政权等等。

除此以外,四川在历史上还经过两次特别的清洗。一次是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入川,四川人被大量屠杀,同时北方人(包括蒙古人)强势进入。还有一次是明朝末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草头王张献忠对四川大量屠杀,也包括由于战争、瘟疫等造成的人口锐减,使得清朝建立后,从湖广等地大量迁入外地人口。这两次对四川的清洗,同时也带来了语言的清洗,让四川本地的方言,变得五花八门,但却又是一种能够让外地人听得懂的方言。正是因为四川话具有这种特殊的地理、历史及文化,因此,它才在影视剧中,受到了广泛的青睐。(参考资料:《四川方言与文化》等)

㈥ 为什么有很多电影是说广东话的,外省人听不懂,那广东话电影怎么传播啊为什么不使用国语啊

我是广东人,觉得粤语的电影之所以能够广泛的流传是和香港电影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而且广东人口比较多,即使在潮汕地区也基本能够听懂粤语。广东话是一种地域文化,有些电影只有通过广东话这种很本土的语言才能表现它的意蕴,比如说前阵子上映的《麦兜响当当》,像我还有很多人从一开始都是期待粤语版的,因为麦兜就是香港的,香港就是讲粤语的。要让麦兜讲国语在我们看来似乎就逊色了。而且电影也是有字幕的,所以个人觉得传播倒不是个问题。至于什么时候会出潮汕话货客家话为主的电影,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只能看有没有优秀的题材这些。其实汕头最近几年也有推出潮汕话的情景短剧《瘄边头尾》,但我一般都不看的觉得实在是不敢恭维。如果单单以潮汕话为噱头而本身没有好的剧情好的演绎的话我觉得那还是不要做了。

㈦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老是国语粤语一起说的呢

在没有普通话之前,大家都是操着各地方言沟通交流的。
不光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陆电影,也有很多方言对白。
许多英语对白电影,仔细听也能听出城市与乡村、美式与英式的差别。

不同语言的碰撞,能带来一种真实感、文化上的冲突感。
让人能够迅速融入电影所转换的环境里(哦,现在真到香港了!)
如果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反而会给人不真实、不符合现实的感觉。
(近几年,很多演员因不标准的普通话而惹内地观众笑场,就是很好的反例之一。比如锦衣卫里的大漠判官吴尊,大家都知道西北大漠人说话硬、鼻音重,怎么会是软软的台湾腔?)

㈧ 为什么现在内陆的方言(比如四川话,东北话)放到电影

内地以方言为主要对白的电影,偶尔出现几句的不算,但不包括以下方言:北京话、东北话,因为太接近普通话,大家听得太多不新鲜;粤语,因为基本上算一种独立的语言了

多种方言综合的:

疯狂的石头(重庆话、青岛话、河北话等)
疯狂的赛车(闽南话,青岛话,武汉话、东北话等)
天下第二(N多方言:东北话、四川话、上海普通话等)
三峡好人(山西话、重庆话)
斗牛(山东话、河南话、陕西话、西北话、江淮官话)

陕西话:
高兴
盲山
羊肉泡馍麻辣烫
纺织姑娘
走着瞧

天津话:
别拿班长不当干部
没事偷着乐

河南话:
我叫刘跃进
盲井
鸡犬不宁
孔雀

云南话:
十全九美
光荣的愤怒
樱桃

山西话:
小武
站台
世界

四川话:
红颜
十三棵泡桐

重庆话: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河北话: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鬼子来了

青海话:
可可西里
幻蝶

其他:
江城夏日(武汉话)、立春(包头话)、寻枪(贵阳话)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最近国产电影很多方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ilibili怎么查看电影 浏览:466
一部泰国斗鸡的电影 浏览:78
罗浮宫谜案电影法国 浏览:551
2015类似夺命手机的电影 浏览:47
电影2017必看电影 浏览:195
人老精鬼老灵刘德华电影图片 浏览:228
德国动作大片果然不简单什么电影 浏览:204
万象电影网 浏览:457
长隆水上电影节几点开始 浏览:873
老电影爱情大全 浏览:961
阿勒泰市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676
外语真人动画电影 浏览:595
欧美电影赛车的 浏览:480
亲密intimacy电影网盘 浏览:145
成龙电影清单 浏览:860
俄罗斯糖心老爹电影 浏览:115
2017美国电影票房市场 浏览:666
抖音50元电影兑换券怎么领 浏览:155
木瓜网电影2017 浏览:236
桂宝之爆笑闯宇宙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