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制作动漫需要大量资金
首先要说一下,制作人员的工资不能除去。为什么?看我下面给你算一下。
其实动画最烧钱的地方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特效什么的不是最烧钱的,因为特效占用的是电脑资源。而电脑资源就存在于电脑上,在一次性购买电脑之后就不用再花费太多钱了。
大部分的钱都是花在制作人员的工资上,这时候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亿多都分给制作人员,那制作人员肯定都超级有钱吧!其实不然,给大家科普一下制作一部动画电影的流程。电影制作需要经过前期剧本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中期模型制作、绑定制作、三维分镜制作、动画动作设计与制作,后期特效制作、合成渲染、剪辑、配音、音乐制作等流程。以上每一个顿号都代表一个工种,每个工种都需要大量的制作人员,而且动画制作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就拿最近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来说,《哪吒》从前期到后期制作一共用了大约3年时间,参与制作的人员约1600人。假设每个制作人员的平均工资为4000/月(注:动画制作人员工作普遍偏低,动画电影这种高质量的项目需要经验很丰富的从业人员),制作时间3年,光工资就要发1600×4000×12×3=230,400,000(2亿3000万)。
可能有人会说这1600人不会3年都参与制作,比如前期设计完成之后,前期的这些人就不会再参与中期和后期制作了。那咱们再重新细算一下,《哪吒》前期设计(一个项目前期设计人员不会太多)约100人(实际比这要少)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后期配音约50人就算也用半年时间,咱们把这150人的一年时间都去掉。那么中期制作1450人用时两年(电影项目在中期制作时都是多流程同时进行),在按照上面4000/人/月 算一下。这1450人两年一共需要发工资:1450×4000×12×2=139,200,000(1亿3千900万元)。这还只是工资的钱,除此之外还有公司租房子的场地费用,购买电脑等相关设备的费用,,,上亿的制作费用真的不多。
而《哪吒》的制作费用只有6000万,这意味着什么?这代表中国动画行业从业人员人均收入根本就远远低于4000元/月。很多人的月工资根本就只有2-3k,这些人都是在用对动画热情和爱工作,没有这些可敬的动画从业者根本就不会有《哪吒》《白蛇》《大圣》这样优秀的电影。说这段话不是为了哭惨,只是觉得这些幕后默默努力的人不应该被人忘记。
Ⅱ 制作电影是如何赚钱的
制作一部卡通电影是相当费时费力的的,在这里我们可将这个过程分为十七个步骤(传统电影或电视卡通的制作过程) 。
1. 企划
2. 文字剧本
故事脚本
造型与美术设定
场景设计
构图
背景
原画
动画
品管
影片描经
定色与着色
总检
摄影与冲印
剪接与套片
配音、配乐与音效
试映与发行
一制(此部份仍由人工制作)
1、企划:企划是做一部卡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举行企划会议和制作会议。
企划会议---就是把出钱要做这部片子的人和卡通公司的人、以及负责将来要把这部片子卖出去的发行公司,甚至玩具制作商等相关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讨论要怎么样做这部片子,要怎么样发行这部片子,有没有周边的商品可以开发等,当然最好的状况就是把片子做得又好看、又赚钱,这就必须要靠不同专长的人结合在一起规划,才能将片子做成功。
制作会议---在前面的企划会议当中,其实也要把一些制作的基本内容方向画出来,然后再由卡通公司召开技术、进度、设计方面的会议。
2、文字剧本:不论是自己发明的故事,或将别人写过的故事拿来加以改编都可以,一定要具有卡通的特色,就是有一些好笑、有一些夸张、有一些紧张、又有一些感动,那么这个故事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当然,不要忘了要把对白和动作、场景写出来。根据制作会议所得到的资料,作家开始编写剧本:
人物出场要写清楚、位置环境、形状大小都要正确明白
对白要准确的透露角色个性
动作也要明白的写出来,才能提供文字画面给脚本画家
绝对要能使动画家有所发挥之处
历史剧要有考据
服装、道具、建筑、自然物…等都要将形状写出来
3、故事脚本:文字写好之后,就要画成画面,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动画图稿,它只是一连串的小图,详细的画出每一个画面出现的人物、故事地点、摄影角度、对白内容、画面的时间、做了什么动作等。这个脚本可以让后面的画家明白整个故事进行的情形,因为从「构图」之后的步骤,就开始将一部卡通拆开来交由很多位画家分工绘制,所以这个脚本一定要画得越详细越不会出差错。
将文字剧本详细读过,经由动画家以卡通语言再整理消化后开始绘制分镜脚本
人物位置,地理环境都要画出
场景要十分清楚
对白、动作、音效、秒数都要写好
镜头运用、特效(如透过光、高反差…)也须注明
脚本绘制工作最佳人选应当由对电影十分了解的卡通导演担任
视线、进出场方向、观点都要画得很顺畅
4、造型与美术设定: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故事的需要,将人物一个个设计出来,而且还要画出他们之间的高矮比例、各种角度的样子、脸部的表情、他们使用的用品等。
美术设定就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包括色彩、明暗、透视感、线条等,这整个就构成了一部片子的「美术风格」,像「龙猫」的感觉就很温馨、青翠、舒适,这种风格很适合用来表现亲情之间的故事,而「蝙蝠侠」就是一种夸张、压迫、强烈的感觉,用这种风格来表现正义与邪恶间的对抗非常的适合。
主角、配角与丑角要有很明显的差异(比例或服装、颜色、五官…)
应考虑动画或下游作业是否会有困难(不可太复杂、琐碎)
造型与美术风格要配合(形状、色调、考据)
美术设定乃根据故事朝代、文化、背景,设定出该时代文化的建筑装饰、器物、都市街景…等,或不必考剧历史时,则可根据故事需要设定出不同风格的内容
服装和人物个性要配合,并需同时将颜色配合美术设定色系指定好
6、构图:「构图」顾名思义就是画面的构成,也是一部卡通要正式生产的第一关,前面的企划是属于设计部分,这些设计好的造型、场景和脚本,要交给构图师作画面的设计,根据脚本的指示和说明来画出详细的作来图,包括人物从哪里移动到哪里、人物简明的动作表情和站的位置(背景铅笔稿)、镜头的角度和大小、镜头如何移动,也就将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
有了脚本造型、场景设计,就要请一位有经验的动画家,担任导演统筹运作这部片子的风格与品质管制。首先,他要将脚本上的演出详细告诉构图师,并发给上述资料,每一位构图师约要完成数十景的构图设计(即将脚本画面移转到可供生产制作的动画纸上):
画出和脚本上所示同样的角度或姿态的人物,并依照对白长短增加人物姿势(POS.)这些姿势都具代表性,可表达出该一景的表情、动作、位置、角度、进出场方向…等
画背景图,让人物可以自由的在背景中运动,并标出和人物组合的位置,白天或夜晚,有没有前景(O.L)、家具、饰物、地板、墙壁、天花板等结构都要清楚画出
使用多大的画面(安全框),镜头推拉等也要标示出来
7、背景:前面说过的构图师所画的那张背景铅笔稿,就是交给背景部门来完成彩色的绘制工作,背景会根据「美术设定」的风格和要求来画,他不是随自己意思画的。构图将人物部份交由原画根据构图上所示的人物代表性姿势与表情、位置…等作动感演出,而背景(BG)部份则交由背景师去绘制成彩色稿,并由颜色演出的动画家来控制色调变化。
8、原画(含第一次铅笔稿试拍):画面由构图设计好了,就要分两部份作业,前面的那张「背景铅笔稿」要交给背景师画成很漂亮的彩色稿,而人物的那一张就交由原画师作一连串精彩的动作表演,原画就是演员,要将卡通人物的七情六欲和性格表现出来,但原画不需要把每一张图都画出来,只需画出关键张就可以,其余交给动画师去画。
构图完成后须经导演检查(CHECK),修改到符合故事要求为止,再将完成的构图、脚本、造型资料,分段(每段约数十景)发给原画师去演出动作的部分,并指示原画师该表演的重点:
视线、动作方向、夸张、速度(TIMING)、人物透视、人体力学
运动的距离、推拉镜头的速度与距离都要算出
将演出的动作和画面的处理写在律表上(EXPOSURE SHEET)
在律表上也须注明淡出(F.O)淡入(F.I)、重叠(X-DISS)的位置与长度、使摄影师能依据律表拍摄
原画呈现出来的,是将平面的人物赋予生命与个性,并配合背景(BG)使两者结合在一起
将原画所完成的草图交由拍摄人员进行第一次铅笔稿试拍,再请导演审核。
9、动画(含铅笔稿试拍):动画师就像原画的助手一样,要替原画完成所有动作的连贯(也就是中割或分割),动画师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图稿作「完稿」。
所谓的「中割」就是原画与原画之间的插入张作来,因为原画只把一个动作拆成几个重点姿势,所以是跳着画的,因此中间会有中断动作需要插入,动画就是负责把间断的动作补起来,这个补起来的工作,就叫「中割」。
原画通过导演检查后就由「制片进行」。工作人员将原画分成一景一景交由动画师去完成原画所设计的动作,例如,原画将一个动作只画了开始和结束这二张,中间的过程就是动画, 动画一方面要根据标准造型作画,另一方面在原画所示的动作空间中去作演出,画好后再由动画检查去作审核:
是否变型了?中割是否正确?动作是否顺畅?
有没有正确的传达了原画的原意?
交由拍摄人员进行铅笔试拍(PENCIL TEST),再请导演做最后审核。
二制((目前此部份已由电脑取代,即一般所谓的2维动画)
10、品管:「品管」就是品质管制,其实卡通里的每一个过程都有负责把关的人。例如:
制片:负责片子能如期的完成,并掌握个每个画家的进度,以及担任画家和行政部门之间的连络协调,使制作部门和行政部门间能顺利的运作。
导演:就是负责指导画家们所画出来的画面,能够符合的要求,因为一部卡通要几百个画家来绘制,如果没有导演来领导的话,就会变成个人画个人的,每一个人画的都和别人不一样,那这部片子就会失败,所以导演的工作就非常重要,当初,要当到导演,通常都是很有经验的画家才有这个能力的,例如构图导演、原画导演、美术导演等都是。
指导或组长:例行动画指导、摄影指导、着色组长、特效组长、剪接组长、总检等也都是负责不同的范围的品质管制。
品管员(CHECKER)完成的动画再经由品管员作非技术性的检查:
1)原画所写律表是否正确无误,如:拉背景的距离、动画的层次、有无遗漏了什么与脚本核对是否都正确等。
2)标示动画上的一些名称与不同层次的颜色,以利着色。
11、影印描线:检查好的动画一景一景的交给影印部门,将动画纸下的线条影印在透明的赛璐璐片)上,如有某部份须以色线表现时,则必须用人工手描线描上色线(用沾水笔),印好或描好的赛璐璐片,必须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再用很薄的一层透明纸保护好,送到着色部准备涂上颜色。
12、定色与着色:即喷修或刷的特殊处理。描好线的赛璐璐片要按照动画号码排好,然后交由着色部先定好颜色(在每个部位写上颜色代表号码),再用压克力颜料不是透明的,如果涂在正面的话,就会把动画线条盖过去,为了保留线条,所以必须将颜料涂在背面。
13、总检:就是将涂好色的赛璐璐片和彩色背景套在一起检查,看看有没有瑕疵或错误,也就是送往摄影之前的最后把关。 颜色涂好的CEL,再和画好的背景彩色稿,一起交由总检人员作最后的检查,将CEL套在背景上一张一张的检查:
颜色是否正确?和背景的组合是否正确?
定位孔是否正确?张数缺失了吗?
画面都干净没有刮伤吗?
14、摄影与冲印:现在可以将所有的完成品交给摄影师,进行每个画面的拍摄工作,摄影师完全根据前面的画家所写的「拍摄表」(律表)拍摄,只要拍错其中一格,就要整段戏重拍,所以要非常细心。拍好的底片要送到冲印公司冲洗出来,就可以看到画家画的动画变成影片里一格一格的35mm画面,这时候冲洗出来的片子因为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而且有些画面的顺序还需调整,所以这只是「毛片」。检查无误的CEL、背景和律表一起交由摄影人员去拍摄完成,某些特效处理如:FADE IN(淡入)、FADE OUT(淡出)、DISS(叠影)、SS(震动)、WIPE(扫)、透过光、高反差、旋转画面、TRUCK IN(推入)、TRUCK OUT(推出)、PAN(拉BG)等效果均由摄影师依据律表指示加以完成。
15、剪接和套片:接着把这几千呎长的毛片交给剪接师,按照正确的画面长度接好成为一标准的版本,这就是剪接。一标准版本,再冲印一套不需再剪接的标准版,也就是所谓的「套片」,这次冲出来的胶卷就叫「A拷贝毛片」,是只有画面没有声音。
16、配音配乐与音效:终于到了最后一关的声音部份,为了让每一位卡通明星拥有最棒的声音,往往要重金聘请知名的大明星来配音,像「玩具总动员」的伍迪警长就是由汤姆汉克斯配音。接下来就是配上音乐部份,为了能让观众享受最好的电影配乐,也要聘请音乐家创作能流传下来的主题音乐,并由交响乐团演奏一流的背景音乐。而「音效」就是各种效果的声音,像风声、雨声、开门声、走路声还有挥出拳头的声音等。把这些声音和画面合成在一起之后,再请冲印公司冲出有画面也有声音的「B拷贝正片」或称「正式拷贝」,就完成了这件大工程。美式作业通常为事前配音,日式作业则为事后配音,事前配音须以对位法准确的将动作配合声音演出,配乐即片中的音乐部份也有事前事后之别,音效通常都是事后配音。
17、试片与发行:配好音乐的片子邀请导演、制片、资方、画家等…观赏有无需作RETAKE(修改)的地方,一切都完成后则交由电视网或电影院线排档上映。试片的目的就是要让媒体记者和影评、文化、娱乐界等人士先看过后,能发表对这部片子有利的评论,可以说是一种正式上映前的暖身,然后就是发行到市场上,例如上院线或发行影带等,如果不发行出去的话,就不能回收这部影片的成本,所以找到很好的发行商是很重要的。
Ⅲ 动漫创作经费的用途在哪为何说一部动漫缺经费就很难被看好
用途是在动漫的建模以及特效方面,如果动漫无经费说明不能请专业的人来制作人物形象,而且也不会有太多的集数。
Ⅳ 动漫制作烧钱烧在哪里
3D动画制作,究竟有多贵?
而“三维动画”,是当下最主流的制作形式,也是最费钱的。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开始被应用到电影制作中,称为“CGI Animation”,意思就是计算机生成图像而成的动画。1995年,第一部纯CG制作的3D动画片诞生了,就是皮克斯工作室出品的《玩具总动员》。
后来,3D动画成为业界的主流,著名厂牌有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照明娱乐、蓝天工作室、索尼动画等,几大厂各有特色,竞争极为激烈。
从这张图里,大家会对3D动画的烧钱能力会有个直观印象。这是截止到2015年全球预算最高的动画片排行榜数据,注意看,这是每一秒的成本。
3万多一秒,还是美金!“经费每一秒钟都在燃烧”,说的就是3D动画
《玩具总动员3》每秒的成本高达3万2千美金,如果以这个价格,《白蛇:缘起》的8000万人民币预算,只够制作400秒的戏,也就6分半钟,这时候男女主角还没碰面呢。
动画角色又不用付片酬 为啥成本那么高?
《复联4》的制作成本是4亿美金,其中超过一半用来支付演员片酬。
而动画片费钱,主要是因为周期与工序。与真人电影相比,3D动画片的制作周期平均要长3倍。
真人电影前期准备完成后,拍摄一般花不了太长时间,常规来说三、四个月肯定够了,鼎盛时期的香港电影甚至可以不到一周拍完。
然后进入后期制作,只要不牵扯太多特效,非动画电影通常半年以内能打住。
而CGl动画电影则大到每个场景,小到每个道具,甚至角色的每根毛发都是要通过电脑从无到有的制作,比如《冰雪奇缘》里的艾莎,光头发就有几万根。
动画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项令人惊叹的人类协作行为艺术,动画长片普遍都有3年左右的制作期,像皮克斯这种王牌工作室,一部电影做个五六年也是常规操作。
中外动画制作工序一样 为啥效果差那么多?
动画制作工序分为前、中、后期。前期包括故事创作,剧本,角色、场景和道具设计,分镜、色彩设定;
中期开始进行场景道具的电脑建模,角色及道具绑定、动画测试,角色动画,角色场景及道具材质;
后期的主要工作是材质光线的渲染,特效制作,合成校色,剪辑配乐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产动画的最大短板,主要存在于制作前期。这是一部动画电影的“铸魂”阶段,在好菜坞,“故事是王道”并不止是一句口号,成熟的动画长片前期工序经常占到预算的40%还多。
皮克斯的元老约翰·拉塞特在制作《玩具总动员》的时候说:“技术不是动画电影的駆动力,故事才是”。新鲜的视觉中击力只能吸引观众10分钟,而接下来要靠90分钟的精彩剧情抓住观众。
前期的剧本创作、角色、风格、色彩设定是一家动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最具创造力的环节,这些都要绝对保密,一般只在总公司完成。眼下,国产动画在前期的投入普遍不足,人才储备也相对薄弱。业界对原创故事的忽视,甚至还催生了一些奇葩动画,如“碰瓷”皮克斯《汽车总动员》的《汽车人总动员》。
接下来是中期的建模、动作绑定、角色动画等,美国本土人力成本太贵,这个工序经常外包出去,知名大厂都有海外代工点,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而在这方面,国内的动画人有着世界一流的竞争力。
中期最重要的是“角色动画”,动画师在制作前往往还要亲身体会和表演角色的情感,平均每一个镜头要耗费动画师1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前面两步完成后,就到了后期将光效、材质最终表现出来,这就主要是拼设备了。
3D动画的渲染非常耗时间,皮克断内部有一个超大数据中心,2000台计算机组成的渲染阵列,拥有超过24000个CPU,数据中心是3D动画电影背后的心脏。即使用有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渲染一帧电影级别的镜头,每秒24帧往往也要耗费数个小时。不算设备,光电费就是一大笔钱。
下面我们来看个实战案例,中国女导演张文丽的短片作品:《许愿盒》。
这部短片虽然是处女作,但颇具水准,在国际上已经获得14个奖项,还入围过2018年的奥斯卡大名单,这也是中国动画导演首次冲击奥斯卡。4分钟半的《许愿盒》一共花费了60多万美元制作费用,这还是在很多朋友帮忙,导演又完成了绝大部分前期工作的情况下,如果是皮克斯来做,4分钟大概得花500万美元。
那这4分钟的片子做了多长时间呢
答案是22个月,主要原因是人数少,前后共动用了37个人。
而一部3D动画长片往往需要200人左右的团队制作3-4年,从之前那张图上能看出,好菜坞动画片的平均预算在1.2亿美元左右,这还只是2015年的数据,现在肯定更高了。
所以说,《白蛇:缘起》8000万人民币能做出这种效果,真是很不容易了。其实在过去,还真的出现过一些动画因为做得太好、消耗了太多经费,愣是把动画公司做破产的案例。
你能明白经费都燃烧在哪里了吧,一部品质上乘的3D动画,值得几个亿的投资。现在,中国动画也越来越重视前期的故事创意,市场在呼唤精致的原创作品,《白蛇:缘起》等作品只是起了个头,“用技术激发艺术”的舞台上,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
Ⅳ 拍电影的钱是从哪来的
由制片人那剧本去找电影公司签约,召集导演和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然后发公告,吸引各方投资,外界会根据该片的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投资,电影公司也会出一部分钱,然后导演和制片人就拿这些钱可以准备开机啦。
亏钱的话谁也不用买单,赞助方和电影公司的钱付之东流,这就像一场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