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不是这些战地照片,对印自卫反击战会被多少网友当成“神剧”
从被解放军俘虏印军坦克说起
前两天,听人讲笑话一样说起印度宝莱坞拍了一部电影,主角相貌狰狞,和解放军作战枪也打不死,炮也炸不死,战场上还能来一段大篷车式的抒情舞蹈,当时不禁感慨这 “抗日神剧” 开始走向出口了,看来将来世界影视艺术史上必会提到其重大贡献。
真实的情况是……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以后,据说印军的战斗力曾经让总参的王尚荣部长大吃一惊。印军放在第一线的旁遮普联队、廓尔喀联队、拉吉普特联队等都是曾经打过二战中激烈恶战的部队,凶名在外。所以战前我军计算其战斗力,是按照与国民党军精锐部队等同的公式来推算的。
谁知打起来竟然是摧枯拉朽,有一位参战的战士这样评价他们的战斗: 我们碰到的这伙印度兵奇怪咧,不但不投降,竟然还敢于抵抗!(“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反正,看来前面提到的这印度电影是不能让打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们看的,否则某位老爷子笑得发了胆结石可不是玩的。
“竟然还敢于抵抗……”这样奇葩的评价不是我军夸张,而是有真实图片为证的。
注意,两辆战车在涂装和自卫武器等方面存在微妙的差别,第一张照片的电台天线的位置也不一样。
在对印作战前线,蓝志贵拍摄了很多经典照片,有些要几十年后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比如下面这张拍摄的,便是战争史上著名的 “达旺沙盘” ,连西方的军校里都经常提起呢。
1962年10月26日,我军攻占达旺,并准备继续向前方德让宗方向突击前进。此时我军已经不能再借助最初的突袭效果,料想印军将在前方严密布防,作战可能面临重大牺牲。
然而,根据阴法唐政委回忆, 我军攻占达旺以北五公里处的邦岗共(原为印军指挥所),发现印军居然留下了一个完好的沙盘,上面清楚地标明了印军各部的位置。大家很快发现一条通往西山口的山谷印军完全没有设防。
当时侦察科长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曾认为是印军的诡计。然而综合俘虏口供,证明这上面的标志竟然全是真的!于是指挥战斗的张国华司令员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就指着这个沙盘制订作战方案,下达各部实施迂回、穿插、分割的任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印军没有布防的山谷,绕到印军主力后面,切断德让宗与邦迪拉之间的公路,堵截敌南逃退路。
印军……根本没想到我军竟然弄出了这么一个南北纵深达150公里的口袋,连逃的力气都省了,除少数指挥官乘坐直升机逃走外,大多数在饥寒交迫之下当了俘虏。
这也使我军有了在第一次归还印军战俘时一下子就交给他们三千多人的底气。
当然,各国军校提到这个“达旺沙盘”目的只有一个—— 提醒学员们即便打了败仗,也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原封不动留给对手啊。
不是每架直升机都能把长官接走,这一架 苏制米-4直升机 看来是因为地形复杂来了个“我自横刀向天笑”,动不了无法起飞被抓了俘虏,旁边坡地上可看到印军的对空联络用三角白色标志。
难道是印度陆军被打急了,仓皇中忘记了直升机的性能限制,竟然在陡坡上摆下让飞机降落的标志,结果坑了友军?
根据印军第四师师长尼兰詹·普拉沙德少将的回忆,这架飞机是派去前线扯冬和龙布方向执行侦察任务的,并寻找失踪的达尔维准将,编号BZ-590。解放军390团人员回忆,该机飞到吉牙附近被我击伤过,后来在本穹东侧地区将其俘虏。
如果此说准确,那块白色三角标志可能是印军直升机负伤迫降后摆出请求救援的,但没有第二架飞机赶来,否则可能会被坑得也趴窝在这里—— 此前中国军队曾在一架击落的贝尔直升机旁设伏,结果钓来了第二架,连飞行员都给俘虏了。
在战斗中我军缴获了多架印军飞机,包括米-4直升机、贝尔直升机和“双水獭”飞机,大多数被俘原因是印军方面对飞机运用不当,不是被我们的轻武器弄下来,就是起落时出了事故被放弃……
不过,在不适于装甲车辆活动的山地作战中能抓到印军的坦克,还是令人有些惊讶。这是因为印军在当地并没有投入成建制的装甲部队,而我军也没有见到消灭印军坦克的记载。而照片证明,这样的事情,在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的确发生过。
那么,这些坦克是怎样落入中国方面手中的呢?寻找蛛丝马迹,战后中国方面从政治角度决定归还印度方面大多数被俘装备和全部人员,表达我方和平诚意, 在归还印军的装备清单中,的确有两辆M3A4坦克,但并没有提到怎样将它们俘获,只是说明着两辆坦克都有机件损坏。
考虑到印军并没有大规模出动装甲部队,考虑其作战特点,这几辆坦克应该是配属给印军前线指挥部门使用的警戒车辆——印军记录在东西两线都有少量坦克配合作战。
我军虽然携带简单的反坦克武器如57毫米无后座力炮,但主要用于打碉堡,未见与敌坦克战斗的记录,说明敌坦克可能根本没有来得及投入一线作战。而其机件损坏和其他若干我方获得的战利品是同样特征,通常是印军主动破坏的结果。
双方作战地域为喜马拉雅山南坡,这里要么地势陡峭,要么溪谷纵横,都不是使用坦克的良好战场(除非太二,谁会在这里用坦克?), 很大可能是印军坦克勉强进入战场,但或者由于后路被切断失去油料补给,或者由于道路原因发生故障,不得不将其破坏后放弃,结果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当然,如果有熟悉那段战史的朋友能够找到我军和印度坦克有过作战,那会更有效地补充这段 历史 。
根据外电报道,我军在这次战争中俘虏的印度坦克并没有都交还回去,还是留了个纪念品,这就是在北京的中国坦克博物馆保存的6019号车,它们的型号都是美制M3A4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这型坦克在二战中也曾是中国远征军在印缅作战时的装备,中国装甲兵评价它虽然不如同时装备的M4谢尔曼式中型坦克皮实,但底盘较高,机动能力好,适宜于复杂地形使用,而且,比日军一线所有战车更强大。
考虑到这种坦克是在二战中活跃的老式车辆,战后很快被废弃,印度方面能让它在1962年依然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出动,这份维护的本领也算了不起啦。
不过,想想还是有点啼笑皆非——在那场战争中,中国方面并没有出动装甲部队,却能把对手的坦克抓来,没有出动航空兵部队,却能把对手的飞机缴获,后人听说,会不会以为我们又在写神剧啊?
【完】
2. 印度电影为什么能在中国横行霸道
印度是一个电影大国,印度电影也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印度电影中确实有挺多拍的不错。至于为什么印度电影能在中国发展这么好,我认为有几点。第一、印度电影制度在很多方面比中国电影制度更加开明。第二、印度电影国际化运作也比中国电影要早。第三、印度是一个神秘陌生的国家,中国人都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心。
第三、印度电影非常的简单明了,使观影者感觉很舒服,不用太烧脑。印度电影往往是通过几段舞蹈,几个电影小插曲,来突出其需要表达的主题。印度电影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印度电影基本上都是以大团圆为结尾,非常的欢快。
第四、印度电影特别的喜庆。印度电影多为浪漫爱情片,以爱情和歌舞来展示。那色彩华丽的民族服饰,浪漫的故事情节,欢快的音乐,节奏轻松的旋律,曼妙的歌舞,气势宏伟的场景,无不使人感觉特别的开心,喜悦。
3. 中印战争的影视作品
中国没有拍摄关于中印战争的电影。可以观看《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记录片。
由于中印战争进行的时候,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经济复苏过渡期,国家经济经费极端困难,所以中国就没有拍摄中印战争的电影
印度方面由政府指示在1964年抢拍了宝莱坞的“抗中国策电影”:《Haqeeqat》(中文译名为:严峻的现实),在这部电影中,印度导演:奇坦●安南从国内请来了一些群众演员来扮演“英勇无畏的印度官兵”,又从当时反共的南越请来了一些群众演员来扮演“穷凶极恶的中国解放军官兵”,所以整部电影的对白语言是印度语和越南语。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
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于同一时间爆发。
中印战争最为人注意的是战斗大多发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规模的冲突都发生在超过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双方同时也存在着物流和补给不易的问题。这场战争普遍聚焦在陆军的战斗上,因为地形的关系,双方的海空军几乎没有参与这次战争冲突。
(3)印度电影怎么拍解放军扩展阅读:
中印边界全长约171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
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
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
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印度政府把中国的宽容忍让视为软弱可欺,声称要以武力对付中国,加紧进攻中国的准备和部署。在西段,印军部署了1个旅部、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及若十配属分队,共5600余人。
在东段,印军部署了1个军部、1个师部、3个旅部、15个步兵营,约1.6万余人。其第7旅4个营、炮兵第4旅2个营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克节朗、棒山口及以南的达旺地区;第5、第181旅计8个营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第4军军部、第4师师部位于提斯普尔。
东、西两段,印军共集结了2.2万余人。9月~10月上旬,印军不顾中国边防部队的劝阻和警告,连续进攻驻守在“麦克马洪线”以北西藏山南地区择挠桥和扯冬的中国边防部队,打死打伤47人。
10月17和18日,在东段和西段,入侵印军同时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20日,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
面对印度集结兵力、侵占中国领土、频繁挑起边界冲突的形势,中国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遵照中国政府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进入战备状态。在印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当天,即10月20日,奉命开始自卫反击。
在东段,西藏边防部队针对印军沿克节朗河右岸~线展开的进攻部署,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两翼攻击、迂回侧后、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法,攻占枪等、卡龙、沙则、仲昆桥及章多等地。接着兵分5路南进,于25日进占克节朗地区入侵印军的后方基地达旺。
经过几天反击作战,西藏边防部队全歼印军第7旅,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吒河以北、不丹以东、达旺以西被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驻守吕都、林芝、山南地区的中国边防部队也在反击中拔除了入侵印军的据点,夺回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
西段,新疆边防部队针对入侵印军正面宽、据点分散、间隙大的弱点,采用逐次转用兵力攻坚拔点的战法,全歼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地区的印军。新疆边防部队从喀喇昆仑山到冈底斯山,转战千余里,拔除37个入侵印军的据点。28日,中国边防部队停止反击。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伤亡: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
缴获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
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4. 印度拍得中印战争片什么名子
我是城市猎人5.11户外装备,我来回答。
中印战争神剧《严峻的现实》,这部电影各方面,绝对不亚于横店抗日神剧。
导演: Chetan Anand
类型: 动作 / 歌舞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语言: 北印度语
片长: 184 分钟
优酷搜索Haqeeqat 即可找到观看地址。
当然除了神剧之外,还有一部叫做《信念》的印中战争电影,这部电影除了必有的印度歌曲外,更多讲的是和平、信仰这类东西。
5. 印度近代民族解放电影
你好,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你。印度近代民族解放电影的代表作当属《印度母亲》(MotherIndia),1957年的《印度母亲》是印度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也是该国少数成功打入西方市场的电影。
《印度母亲》是印度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也是该国少数成功打入西方市场的电影,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该片导演梅赫布·罕(MehboobKhan)是印度民族电影的先驱,他善于学习好莱坞的电影手法,即使他的作品和普通印度电影一样喜欢载歌载舞,却从没忘记过关怀底层民众的疾苦。
《印度母亲》翻拍自梅赫布·罕1940年的作品《女性》,是他电影生涯末期的野心之作,也是他晚年的最后一次成功。《女性》讲的是一个农村妇女被丈夫遗弃后,辛苦拉扯儿子长大的辛酸故事。梅赫布·罕着力歌颂她贤良贞淑的美德,最后正是她的美德挽救了自己的家庭,更进一步挽救了全村———她的溺爱则让儿子走上邪路,堕落为歹徒,最终威胁到所有乡亲;母亲狠下心杀死儿子,自己也心碎而死。
17年后翻拍,梅赫布·罕对若干情节进行了改动。放高利贷的商人与农民的矛盾被推到前台,影片主人公“母亲”的儿子则是反抗剥削与压迫的强盗。但他的过错在于,不仅杀了放高利贷的商人,还绑架了他的女儿。母亲为了维护家族传统所依循的道德观,不得不杀死了儿子。罪恶的剥削结束了,信仰和荣誉胜利了。乡民们建好一座水坝,眼看未来的光景是越来越好,可母亲因为失去了儿子仍陷于悲痛,她随即被所有人都尊为母亲———“印度母亲”,人们敬仰她大义灭亲的无私情怀。
今天看来,《印度母亲》简单化的意识形态处理略显幼稚,不过结合时代背景与甘地的精神遗产来理解,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印度普通百姓追求自身解放、追求正义与公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除了母亲杀儿子的戏剧冲突显得太过极端,整部影片呈现的各种矛盾对抗,都是印度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故事。
6. 中印战争被印度拍成电影,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战争片是哪部,并说出理由
对峙 Kya Dilli Kya Lahore(2014)
了解印巴战争的都清楚,两个国家之前为一个国家,中国有句古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们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战?为何而分?为何而裂?
每次看这种战争电影 愿望就只剩下盼世界和平,小人物在战争面前所展示出的渺小与悲哀,才是战争带给人民最大的痛苦,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情感有精神有主观能动性。不反应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小人物之间的情感,来表达人性在战争里面的重要性,这才是优秀的战争片。
7. 为什么没有关于中国和印度战争的电影
对中国而言,这太过轻松,规模也小,不值一拍,而且拍摄成本太高
印度拍过,最新的叫《帕尔坦》
以前还有一部黑白的,和我们的《冰山上的来客》有点像,是讲边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