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夺冠在故事情节和人物选角上你觉得怎么样
先说优点:1,演员挑得好。我说年轻郎平怎么这么像呢,原来是郎平女儿白浪扮演。人家本身就是美国排球少年队成员,斯坦福校队的职业选手。形象气质酷似。2,部分细节考究。比如发球姿态,女排80年代都是侧发球,90年后开始上手飘,2008年后基本都是杀伤力更大的扣发球。
缺点:1,对夺冠主题理解不到位。80年代夺冠,是因为中国缺冠军,一切为锦标服务。刚刚走进世界的中国,全方位落后,希望以这种方式保留民族自尊。如今,中国早已不缺世界冠军,更不用说女排的冠军。夺冠,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冠军。而是说中国女排能不能成为这种运动持续提升的引领者,革新者;女排运动能不能归回运动本身,去启迪更多年轻人对这项运动的喜爱,并建立一个商业与全民健身结合的全民运动体系。这才是体育强国。
反观影片里,无论什么时候,一表现夺冠,就咬牙切齿。所有影片人物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插一句,在1980年对阵日本女排时,当年中日正处于蜜月期,由于日本电视剧电影和日本动画片的大量引进,人们对日本的印象相当好,哪里会有主教练咬牙切齿的情况。当年,对阵日本女排时,淳朴的中国人只是把它当做一场体育运动来看,哪有那么多复杂想法。陈可辛导演想多了。
㈡ 对于《夺冠》这部电影,应该怎么客观评价一下
随着电影《夺冠》的热播,中国女排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全民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浪再次掀起。“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继而心无杂念、全神贯注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和努力,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出真招,动真格,敢于打硬仗、善于啃“硬骨头”,把对“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追求,化作“始终在路上”的执着,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在不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中磨练出一身为民服务的强大本领。
㈢ 如何评价电影《夺冠》
陈可辛对于中国女排这几场具有转折性的剧情拍摄可以说做到了极致,他并不是单纯地在叙述这段历史,而是用自己的拍摄手法将中国女排的精神传达给了观众。
一部电影成功与否,主要在于观众的反馈,对于《夺冠》来说,它能让非女排爱好者,让不关注女排赛事的观众,通过电影完整地了解这一段长达40年的历史,并能与人物共情,因剧情共鸣,这足以说明这部电影的成功。
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毕竟没有一部电影可以达到十全十美的标准,于市场来说,《夺冠》可以算是国民体育电影中里程碑级的作品。
㈣ 《夺冠》这部电影上映这么多天,影评怎么样
从这部电影的评价上来看,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电影,亮点比较少。
就在前段时间,《夺冠》的导演陈可辛发了一篇微博,他这样写道:“女排夺冠的路上一向都是难,难,难。我们剧组拍摄也一样。三年的难,难,难。终于等到9月25日这一天。”事实上的确如此,《夺冠》这部电影也是一波三折,经历了春节档撤档、重新定档、再次提档后,《夺冠》终于上映了。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发稿时间,《夺冠》票房已经累计7.76亿。
那么,为什么《夺冠》这部电影不那人让人看好?
事实上,这主要还是因为体育题材的电影受众太少,这种题材其实并不太适合用电影的方式去呈现,哪怕足球篮球这种受众广得多的运动也几乎没有大爆的电影。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改名和撤档的原因,毕竟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观众的热情也被消耗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夺冠》上映的时间其实有很大的问题,刚好在国庆档之前,虽然排片很高,但是由于市场非常冷清,基本上这部电影也很少有人会去看,除非是非常喜欢排球的人。
总而言之,现在市场对《夺冠》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也许是由于时代的原因,现在的主力观影人群对女排精神没有概念,因此,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意思。
㈤ 《夺冠》好不好看,自从这部电影上映以后收获最多的评价是什么
个人认为很好看,而且这部电影收获最多的也是好评,当然会夹杂一些吐槽声,但更多的是好评,毕竟很多演员也是诠释的很好,把女排精神很好地传递出来了。所以说,《夺冠》这部电影确实值得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即使你不了解女排,也会看的你热血沸腾,开始对女排产生一点兴趣。
一个影片经历了撤档,重新配音,重新剪辑,能够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已经非常好了。仅仅作为一个观众来说,它让我更加懂得了女排精神是什么,让我看到了那些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们经历了什么,体育竞技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看节目时的兴奋和激动,还有反思和敬畏。
㈥ 《夺冠》这部电影的影评怎么样
《夺冠》这部电影的影评,可以说是有好有坏。有人觉得选角比较好,演员演技也很不错,不过也有人认为过于煽情,没有解决电影本身的问题。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电影成功的主要因素,还是煽情成功。没有女排这一因素的话,《夺冠》就算不上好电影了。不过整体也不差,最起码比《八佰》纯粹的情怀好多了。
这部电影拍摄的是女排的故事,就算没有剧透,观众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这点陈可辛没有处理好,观众看了就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整体过于平淡和冗长,在高潮已经被大众所知的情况下,陈可辛没有带来新的感动和情绪。体育应该是有竞技精神的,是可以让人感到振奋的,可是这部电影完全没有。要真说优点的话,就是选角和演技比较成功,情怀主题选得不错。
㈦ 如何评价电影《夺冠》
真实感,用摄人心魄来形容毫不过分,皮哥观影时下意识地全身颤抖,吴刚超强的台词功力也一览无遗。而他语气里的刚硬、坚定,也感召着每一位女排队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片训练场上
翻阅了很多这样的评论后,《夺冠》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的真实质量又到底如何呢?
01、真实感
整个观影过程中,皮哥最大的体会,就是强烈的“真实感”,这也是影厅观众聊的最多的。
影片以一种“半纪录式”的手法,捕捉着中国女排三十多年来的点滴,对女排队员们赛场内外的训练与生活,做了逼真的还原。
赛场上的女排
这句话不长却充满力量,用摄人心魄来形容毫不过分,皮哥观影时下意识地全身颤抖,吴刚超强的台词功力也一览无遗。而他语气里的刚硬、坚定,也感召着每一位女排队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片训练场上。
从上映后的观众口碑来看,《夺冠》已具备爆款特质,尤其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夺冠》必将重燃国人深厚的“女排情结”,激励刚刚共渡难关的你我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重整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