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百电影演的什么
剧情简介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对外以声势为意称共800名官兵,故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闸北的四行仓库,即四行仓库保卫战,亦为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影片以湖北保安团进入上海市区支援淞沪会战为开场,以国民革命军524团整建制退入租界为结局,以天(‘日’)为单位切割叙事及影片时间轴,分别讲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间所发生的事件与战斗。影片中所叙述的四行仓库所在的位置面向当时已经沦陷的上海,背对上海公共租界的苏州河南岸,以苏州河为界,已到无路可退之局面。电影以国民革命军524团以及沿途收拢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视角描述了四行仓库内部所发生的事以及回击日本军队进攻;以苏州河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记者及英国士兵从第三视角叙述了战场的整体情况和各种不同职业、性别、国籍之人士的视角;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视角叙述了日本军队对四行仓库的进攻以及偷袭。
Ⅱ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主要讲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战争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画人们对战争的认知:没有国,哪有家。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在上海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的战争很激烈,中日双方交战三个月,为了保存军事力量,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号称有800人,而“八百壮士”因此得名。在这一战中,没有人退却,没有人逃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们誓死守护四行仓库阵地,力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六进攻,可歌可泣。
《八佰》给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大家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Ⅲ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的故事。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张俊一、欧豪、张承、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陆思宇、张宥浩、魏晨、李晨、白恩、余皑磊、俞灏明、郑恺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于2017年9月开机拍摄,2018年4月正式杀青。曾经定档2019年7月5日上映,6月25日宣布撤档后,暂未定档。
(3)电影八佰主要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1、剧本创作
该片的故事背景选择了1937年的淞沪会战,这一时间点的意义以及影片的创作初衷是在1937年10月,我们民族经历了最为惨痛的灾难、它和我们现今每一个人密切相关。导演希望我们不负众望做好这件事、不计代价拍好这个故事。
Ⅳ 八百讲得什么故事
很显然,电影《八佰》想表达的是:民族大义和人性光彩。电影表现的抗日战争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当时,上海大部分已被日本军占领,国军已撤退,仅留下一个营400多人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日军一个师团有上万,而且武器精良,士兵战斗力强。
赌场伙计阿飞往日流里流气,此时则像一个侠客,机敏地躲过子弹过了桥。就在他接近仓库大门时,连中两枪,身子在血泊中甩出几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鼓足力气,把电线辊子扔向受军......
他们与四行保卫战牺牲的战士一起,浴火重生,实现了人性的“涅槃”!电影《八佰》也由此实现了对“弱国悲剧”的超越,具有了民族性和艺术化的品位。
谢谢关注,若您对这一话题感兴趣,请分享作者为您奉献的深度描述。
Ⅳ 八佰电影讲的什么
8月倍受期待的国产战争大片《八佰》上映了,对于太久没进影院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份巨大的惊喜。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太多太多的泪点涌现,相信大家在观影时都忍不住流泪吧。不过没去电影院看过《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电影《八佰》讲的什么?《八佰》真实历史事件又是什么?
八佰电影讲的什么
《八佰》是由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主要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
其实这部电影是根据历史上淞沪抗战后期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改编的,面对数十万敌军的400多战士为震慑敌方故谎称800人,与敌军在上海四行仓库进行四行仓库保卫战。参加这场战役的414名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电影名《八佰》也来源于此。不过文艺作品是可以适当进行创作的,所以电影作品与历史上真实的八百壮士的故事还是有一定的出入。虽然《八佰》是一场群像戏,但是却把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心态转变刻画得细腻动人。
Ⅵ 《八佰》电影讲述的是什么
电影《八佰》主要是取材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总共历时三个月,而这场战役则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主要是讲述了88是262旅545团的团长谢晋元带领了420名壮士你看了30万日军的反扑,战役主要是以四行仓库为据点,而这场小型战役只是历时了4天4夜,战争开始之初,谢晋元也是为了壮大声势,直接号称有800人坚守仓库,所以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实近几年来,国内的影片市场上相对来说并不算是特别的低迷,前前后后也是出了非常多的优秀国产影片,而这部作品在上映的时候也算是取得了国际票房冠军。很多影迷其实希望未来国内的国产影片,拍摄的质量能够越来越高,如果能够多出几部这样的影片,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Ⅶ 八佰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八佰讲的是什么故事
1、《八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四行仓库奋力对抗三十万日军,并斗争四天四夜的故事。
2、这场战争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大约三个多月,当时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为了能够稳住人心,取得最后的胜利,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多人,收到命令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四行仓库”。刚开始为了迷惑日军上当,壮大声势,随后谢晋元又对外宣称一共有800人,但是实际上只有四百人,这也就是电影片名《八佰》的由来。
Ⅷ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1、管虎执导的战争片《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影片已于8月21日正式公映。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导演强调:“战争中的人的个体体验是最重要的,我更关注人。”影片聚焦战争中的“小人物”,他们不仅是普通一兵,也是中国人,在残酷战争的面前,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惊慌、绝望,但是战争也激发了他们的血性,他们用最英勇的行动来抗击外敌,即使过去70余年,“八百壮士”也依旧值得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2、《八佰》是群戏,主演包括了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张俊一、欧豪、杜淳、魏晨、张宥浩、唐艺昕、李九霄、李晨、俞灏明等等,电影的人物线是跟随战斗时间线走,通过四行仓库的战斗串联人物,导演想要刻画一幅战争群像,他做到了,并且展现了战争中的深刻人性。
3、片中的“八百壮士”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他们就是影片中的主角,导演管虎将镜头对准了普通士兵和连排军官,他们是战争中的“小人物”,但正是这样数十万的士兵构成了战争的主体。在四行仓库的战斗中,人性得到了最直观的展现。因为仓库外是源源不断来攻击的敌军,坚守四行仓库就是一个死局,明知赴死而无畏,是为“八百壮士”。
4、“八百壮士”构成的主题是谢晋元(杜淳饰)率领的524团,在行军过程中,他们还收留了羊拐(王千源饰)、老铁(姜武饰)、端午(欧豪饰)、小湖北(张俊一)等一帮杂牌军,他们有的是被打散的正规军,有的是文职官员,有的还是少年赶来打扫战场的,没想到进入四行仓库阵地,打出这血性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