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电影如何分级
美国电影分级如下:
G级: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 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 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1)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等级怎么分扩展阅读
美国分级制度的发展历史: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一直按照海斯委员会(The Hays Commission)所制订的《海斯法典》(Hays Code)来执行。
海斯法典》是绝对伦理化的、类似清教徒教规的一种电影法典,其严厉程度在今天的电影导演看来是难以拍出任何一部生动电影的。
在《海斯法典》中处处是禁忌,比如,该法典规定在电影中禁止表现黑白通婚,包括禁止表现有黑白种族的性关系;过多的拥抱以及富有欲望意义的镜头都不予表现;禁止有裸体和生孩子的场面,哪怕是侧影也不可以。另外,像走私、吸毒、暴力的具体过程以及纵火都不予表现;
甚至是跳舞场面时的不雅动作和舞蹈时性动作的暗示都是不能表现的。这样一种捆缚电影创作的规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被渴望享有拍摄自由的电影作者们冲破了。《海斯法典》在1968年以后彻底被另外一种方式代替--美国电影协会分级制度(MPAA ratings)
1968年11月,第一次来自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级系统被宣布了,这个系统的分级相对今天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来说是比较简单和笼统的,它分为四个级别。
G和M的级别是普通级别,对于年龄阶层没有限制,到了R这个级别就是限制级,16岁(后改为17岁)以下的观众必须有家长和成年人陪同才能观看。而X这个级别是后来新增加的。
为什么选用X这个字,其来源是古罗马字母里的第10个,也表示10岁,古代罗马的圆形竞技场规定入场者必须超过10岁才能观看。但X这个级别后来被更为具体的年龄限制级NC-17所代替了。
不过从此以后,X这个字母在电影放映系统里便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色情电影的象征性字母。 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对分级制度的逐步修改,目前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由美国电影协会分为五个级别: G、 PG 、PG-13 、R、NC-17。
实践证明,电影分级制度的引入,也确实在鼓励艺术创作自由和强调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作用。一部影片的定级确实与票房收入密切相关,美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十强集中在G、PG和PG-13级影片上。
2. 好莱坞电影分级制度是怎么样的
引用自:
好莱坞的类型片划分
类型电影可以看作是社会对人类一些精神需要的筛选。人并没有按照实现约定的模式去设计类型,它实际上在非常盲目的状况靠市场经济筛选形成的,等到人们意识到某类影片一再出现,而且具有大体相近的风格和模式的时候,它们就基本成熟了。类型片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受大众消费需求控制,一个类型是一类人群共同向往的艺术品。每个类型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主题,这一主题总是包含一种或几种有意义的,同时又是不可解决的文化和社会冲突,比如社会与人、男性与女性、压制与自由、生与死、文明与自然等等。三、宝马广告电影的类型分析1、 动作探险片——4月25日,宝马公司隆重推出了公司新近投资拍摄的系列网络广告短片中的第一集。该系列短片名为《雇佣》,讲述了一位驾驶着宝马车的保镖是如何受人雇佣,出生入死完成使命的。导演是顶顶大名的好莱坞资深导演约翰·弗兰肯海默,他执导的影片包括《人魔岛》和《驯鹿游戏》。片中主角、保镖的扮演者则由温文尔雅的英国男演员克莱夫·欧文担纲,欧文扮演的保镖为了保护他的雇主——一位珠宝大盗,驾驶着最新的740i型宝马车与追击者在乡间小路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汽车拉锯战。尽管欧文演得颇为卖力,可谁都看得出银灰色的宝马车才是真正的主角。在夜色的掩护下,银灰色的宝马不仅把追逐的车辆甩得不见踪影,还愈发衬托出主演的勃发英姿。短短5分钟的广告俨然就是一部"缩水"版的"007"电影。好莱坞的经典叙事风格。2、 喜剧片——麦当娜与其丈夫英国名导盖·里奇合作拍摄宝马汽车广告片《Star》,片中脾气暴躁的摇滚歌手麦当娜与其司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颠簸之旅的情节。明星号召力是好莱坞体制的特点。3、 爱情片——《跟踪》FOLLOW这部广告片不同于以往的BMW广告片都是以精彩火爆的场面、或是以一个惊险的故事情节为主线,而是在略带忧伤的优美音乐中讲述一个名人妻子的苦恼和心酸。他,一个非常出色的司机,被雇佣来监视这个名人妻子的一切行踪。对于他来说,任何车的行踪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可到最后,为什么又放弃了这个可以拿到高酬劳的任务呢?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王家卫的风格体现了对当代的婚姻情感的独特理解。4、 警匪片——《人质》香港动作片王吴宇森导演的片子,这次男主角的任务是要援救一起绑架案件的人质。他带着准备好的赎金来到了现场,可是绑匪却让他把所有的现金当场烧光了。绑匪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在紧要关头,绑匪却自杀了!他留下了什么线索?最终找到人质了吗?中国功夫和对决是香港电影跻身西方的招牌,东方警匪片的特色。5、 幻想片——??李安为宝马汽车所拍的短片《选民》,在该汽车网络上推出。这部长达六分钟的短片,由李安的小儿子李淳和英国男星克里夫·欧文担纲主演,片中飞车追逐、枪战爆破不断,可谓高潮迭起,其精采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卧虎藏龙》。幻想片的特点揭示宇宙神秘力量,探索古老文明的神秘韵味,满足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窥探心理。6、 传记片——《Powder?Keg》,《爱情是狗娘》的导演ejandro?gonzalez-inarritu的作品,全辑中最伤感的一部作品,讲的是一个战地记者的的故事,为了拍摄非洲的种族屠杀的珍贵镜头,冒生命危险冲出包围圈,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了记录野蛮愚昧的铁证,并最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人物传记片的特点是以人格的魅力感染人,树立学习的榜样。7、 黑色幽默片——《Beat?the?Devil》,《红潮风暴》的导演Tony?Scott的作品,也是我个人在整部短片辑中最喜欢的一部,因为有Gary?Oldman!另外还出现了超级搞笑的Marylin?Manson!片子的剪辑非常有功力,充满妖异的气氛和野性的力量!黑色幽默前卫人士的标榜。8、 《Ticker》Joe?Carnahan导演,他是《缉毒特警》的导演,讲述的是拯救与逃脱的故事,动作场面非常好看,色调很象箭鱼行动,故事在短短8分钟内充满张力,闪会、插叙运用的非常纯熟。电影分类没有拘泥的固定方法,可以看见上述的导演选择都是极有票房号召力的,既有迎合喜欢激烈枪战观众的的警匪片和动作片,也有轻松幽默的喜剧片,还有伤感的爱情故事,神秘的力量,涵盖了当今观众收视期待的极大热点,可以说这是宝马公司成功的地方,拍摄广告电影,通过影院和DVD发行产生效益,达到有效顾客覆盖最大,又为喜爱电影的人们奉献了回味无穷的精彩电影,实在是个高明的多赢模式,综观其他如品牌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等合作模式,在广告界还应该又更多的目光投向广告电影的制作,系列制作,涵盖广范围的多类型制作,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3. 美国电影分级是怎么分的
美国电影协会将电影类型大致分为六种,它们分别是G级、PG级、PG-13级、R级、NC-17级以及特殊分级。
1、G级
也就是没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看,场面没有任何违反相关规定的东西,对于社会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众多好莱坞电影都是这个风格,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前往电影院观看电影。
2、PG级
家长辅导观看,电影中或许会有一些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画面。像大家熟知的一些冒险奇幻电影,《劳拉》、《夺宝奇兵》等等都是此类电影,这部分电影往往是因为剧情需要,没有办法将这部分镜头删减掉。
3、PG-13级
是PG级的升级版,指家长需要特别辅导孩子观看这类电影,实际上在运作过程中直接就默认了不允许13岁以下的孩子观看,一些对抗性比较强的电影,像漫威电影系列、变形金刚电影系列会出现一些战争打斗镜头。
4、R级
建议17岁以下不要观看,最著名的电影就是死侍系列了。
5、NC-17级
是明令禁止17以下观看,场面血腥暴力等等,而特殊分级则是应对一些特殊的电影而存在。
早在1968年,美国电影协会(MPAA)就制定一套完整的电影分级系统:根据电影的主题、语言、暴力程度、裸露程度、和其它引起观众不适的程度使用场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长可能给予的观点对电影进行的评价。
4. 美国电影分什么级别 比如R 是什么词的缩写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影
问题描述:
最好有其他级别的 全写 谢谢!
解析: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完善的,大约始于1968年。而负责为每部电影评定等级的就是——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MPAA)。MPAA划分级别的主要依据是性、暴力、粗口、吸毒等内容在影片中被表现的尺度。不要误以为限制级影片就一定是 *** 。许多内容干净的电影,由于思想灰暗不适合缺乏鉴别能力的未成年人,遭到严厉的定级。
MPAA分级制度如下:
G:GENERAL AUDIENCES,All ages admitted
(所有观众,适合所有年龄)
这种片子大多数是动画片和儿童片。
剧情片如《公主日记》。
PG: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Some material may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
(建议父母指导儿童观看,有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
这种片子基本没有 *** 、吸毒场面,即使有也相拆茄键当含蓄。暴力、血腥和粗口也被严加控制。
这个级别 只是“建议”, 并未设定年龄关卡,因此是制片商们喜闻乐见的级别,也是好莱坞大片最集中的级别,可谓老少皆宜。 惊险的如《佐罗传奇》,搞怪的如《僵尸新娘》,严肃的如《傲慢与偏见》。
PG-13: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Some material may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向家长发出严重警告,有些内容可能对13岁以下儿童非常不合适)
去旅巧年的《哈立波特与火焰杯》因为在结尾处惟妙纳毕惟肖的表现了黑魔法仪式,断肢、杀人,被定为PG-13,引起轩然 *** 。当年的《大白鲨》努力想得到一个PG的定级,以招揽学生观众。MPAA认为简直是开玩笑,血染大海好几次不说,断胳膊断腿层出不穷,给个PG-13都是轻的。制片方死缠烂打,说我们只是想表现大自然本来的残酷,难道孩子看后会学鲨鱼在水里咬人吗?MPAA拗不过他们,最终就范。《大白鲨》是典型的擦边球,影片中有个人腿慢慢沉入海底的镜头,只要这个镜头再长半秒钟,或断腿触到海底反弹一下,MPAA就有理由认为这是在渲染血腥,坚持PG-13的定级。所以无论如何《大白鲨》能拿到PG都是个奇迹。
R:RESTRICKED,Under 17 requires acpanying parent or *** guardian
(限制级,17岁以下需要父母或监护人陪同观看)
处在这个级别的影片将含有较多、较直白的 *** 、 *** 、暴力、肆无忌惮的粗口。
比如《电锯惊魂》、《美国派》、《美国美人》等。去年非常被看好的《断背山》,就因为大胆的同性恋表露,得到了R级。这跟影片的品质没有任何的关系。
NC-17: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以下禁止观看)
基本上一部电影到了这个层面也就无所顾及了。清楚直接的 *** 场面,吸毒大特写,足够编本字典的脏话连篇。像《猜火车》这样的以吸毒为主题的电影在美国也不过评个R级。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就是因为不肯剪去那些生殖器特写才被评为NC-17的。
5. 好莱坞影片是怎么分级的
G 级:适合于普遍观众,这类电影内容健康,是传统家庭的娱乐影片,没有粗话、裸露和暴力镜头,老奶奶对这样的电影喜闻乐见。
PG 级:少年儿童看这种影片要受父母指导,这类影片中有脏话和一些暴力镜头,老奶奶认为这种电影仍不伤大雅。
PG—13级:13岁以下儿童看这种影片要受父母指导。大多数老奶奶对这种影片感到难堪不安,但是并不感到恐怖和憎恶。
R 级:没有成年人的监护,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禁止观看这种电影。该类影片多含有中度暴力、一些猥亵性色情画面,偶尔语言粗野,有一些猥亵性对话。如果少年儿童请老奶奶一起去看这种电影绝纯,必然受到责骂呵斥。
NC—17级:17岁以下的任何儿童不准观看这种影片。该类影片多含有暴力过度、过多色情画面,语言粗野,过多猥亵性对话。如果老奶奶得知自己的孙儿去看了这种级别的电影,会感到极度不安。
X级,又称MA级:此类影片禁止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观看,多含暴力、色情,语言粗野。字母"X"用作动词时意为用并宴咐一个或连续几个"X"符号划去或删去,短语"to X something out"的含义是forbid(禁止)。如果老奶奶发现孙儿祥野正在电影院看这种影片决对不止感到恐怖和憎恶。
6. 电影小知识之 B级片
B级片(B-Movies)
B级片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1930年早期)。当时社会经济情况,导致观众想要花败谨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反应在电影方面就产生了双片连映(Double Bill),即花一部电影的钱看两部电影。因此,B级片作为低成本,且制作快速的商业电影被摄制出来。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大部分B级片时长不超过70分钟。在好莱坞黄金时期,B级片,一方面是作为比主流长片A级片(Arthouse Film)低一等级的电影被制作发行;另一方面,它又丰富了电影的题材和领域,并且往往显现出很高的工艺和美学水准。
在察中1930年时期,电影制作公司莫诺格兰(Monogram)和共和(Republic)只生产B级片,绝大部分是西部片(Western)惊悚片(Thrillers)。由于B级片受众的扩大,到后期很多B级片往往产生续集,且影片时长逐渐增加,但仍由同一演员反复扮演相同角色。这也导致很多大制片厂旗下的很多分公司也转向生产B级片,其中一些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如,雷电华公司(RKO)的《豹妹》,1942年)。到1950年代,低成本的科幻电影和恐怖电晌亩影变得更加受欢迎。
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终止大制片厂控制发行和上映的垄断卡特尔,这一裁决给独立电影制作打开了空间。由此,好莱坞各制片厂再次陷入各大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电影制作费用水涨船高,B级片的生产也渐渐衰落,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