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评估电影剧本

如何评估电影剧本

发布时间:2023-04-10 01:27:36

Ⅰ 剧本分析有哪些内容

剧本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戏而异,这里着重谈谈从分析矛盾冲突人手的办法:
一、冲突和事件。
戏剧离不开冲突,剧中各种人物之间的差异和斗争构成全剧的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作横的分析,便可以分清主次矛盾、了解人物关系、初步得出主题思想;对矛盾冲突作纵的分析,进而可以理出情节结构、把握节奏的起伏变化、体味剧作的体裁感、找出人物的行为线索和人物基调。总之,剧本的矛盾冲突是和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剧本体裁等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对剧本的矛盾冲突作了横的和纵的两个方面的分析之后,剧本的基本面貌便廓清了。
为了找出剧本的矛盾冲突,我们先要找出每场每幕的事实和事件。什么是事实?舞台上发生或出现的人物的活动、生活现象、人物关系的形成、人物行动的结果等都是舞台事实,要言之,构成剧本情节的不可遗漏的环节都是舞台事实(漏掉一个环节,观众就会看不懂、听不懂)。在这些事实中,凡是能够纠葛和发展戏剧冲突、推动舞台行动的事实就成了舞台事件。沿着事件的发展线销樱索,捋出在戏剧进程中起主导力量和对抗力量的各方所采取的基本行动(有人称之为贯串行动和反贯串行动),由此便可以确定全剧的基本冲突(主要冲突)以及次要冲突了。这样,由点到线,由剧情最基本的环节到全剧交错推进的网络,我们扎实而不是虚浮地、有依据而不是想当然地把握了全剧的主次冲突。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事实、事件不可太滥,不要什么都是事实,轻易确立事件。导演迷失在大量的事件中,反而取消了事件的规律和作用。况且任何事件总是就一定范围而言才有意义。某剧团失火,对这个单位来说,无疑是重大的事件,就全省、全国而言,它就微不足道,充其量只是一个“事实”罢了。第二,作为专业术语的舞台事件不等同于生活概念;它有着强烈的戏剧性。舞台事件要有“发现和陡转”的力量,具有生活中“事变”的含义。《雷雨》中周萍打鲁大海一记耳光,掀起多大的波澜!第三,要弄清事件与冲突的关系。事件纠葛冲突,成为冲突的起因,事件又是冲突一次次撞击的结果,它们相互依存。由事件找冲突,只是一种工作方法而已。第四,分析矛盾冲突,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即冲突布局的特色,亦即剧中主次冲突搭配的关系和各组矛盾推进的环扣。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形成生活现象的千差万别。剧本反映生活,造成这一个剧本不同于那一个剧本的根本原因,就内容而言,正是反映的生活矛盾各不相同;就艺术而言,则是矛盾冲突的布局各具特色。研究矛盾冲突布局的特色,能帮助我们从交错盘杂的线索中,清理出各自的走向,清理出主次从属的关系。
二、主题和主题思想。纤斗旅
找到了剧本的主要(次要)冲突,就可以分析它们的思想实质来确定全剧的主题(副主题),进而分析确定剧本的主题思想。有的导演依靠一两段台词、摘引某些警句来确定主题和主题思想,这种近路抄不得。好剧本的主题思想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直接可以演出来的,主题和主题思想是要通过舞台上展开的行动,反复冲突、反复较量、反复解剖方始揭示出来的。只有从基本冲突中找到的主题才是真正的主题,只有从冲突和冲突的含义里概括出采的作者的态度和评价,才是剧本的主题思想。
主题和主题思想有区别有联系。主题是剧本(通过主要冲突)提出来的基本问题,主题思想是对这个基本问题的阐述、是对主题的态度和评价。作者提出一个主题正是为了阐述一个思想,它们共同概括了一个作品总的思想含义。导演经过分析矛盾冲突及其蕴藏的思想实质,拎出剧本的主题和主题思想后,还不能束之高阁,到此为止。反过来,导演还要以它为全剧的纲,去清理和疏通全剧的情节和脉络。实际工作中,这是一个不断交替、不断往复的认识过程,它存在于导演创作的始终。
近年采,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展,人们发现一则有趣的现象。我们的观众习惯问:这个戏的主题是毁凳什么?我们的导演生怕主题揭示得不清楚。国外的观众、导演正相反,生怕主题说得太明白。这里固然反映出两种审美经验的差异,然而随着时代的进展,我国舞台上摒弃主题的直、白、露,追求主题的多义性,应该是当代导演十分重视的课题。
三、情节结构。
戏剧总是要有故事情节的(当代某些剧本另当别论)。前面讲到,对矛盾冲突作纵的分析,依据事件的推进,捋出各组冲突的层次变化和布局特色,也就勾画出了全剧的情节结构。一出戏总要分成若干段落,才能点逗分明。一出戏不管是独幕还是多幕,总可以找出它的起、承、转、合的规律。通常说来,起,矛盾的提出;承,矛盾的展开和激化;转,矛盾的转化(高潮);合,矛盾的解决。而起承转合每一阶段的核心场次必然是主要事件之所在。我们把握了一个个事件,又把握了镶嵌这些事件的总的框架,全剧的“组装”便有了依托。戏剧结构的形式千变万化(国外有人推算达2重万种),导演对所排戏的结构特点了然在胸,才能把握全剧冲突发展的整体过程和戏剧节奏的起伏变化。当然,对于当代那些反情节的心理结构戏剧,我们不必囿于成法。另起炉灶,另辟蹊径,只要能建立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就行。
四、人物和人物关系。
所谓戏剧冲突,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冲突,戏剧艺术是塑造人的艺术。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冲突和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我们只有在全剧冲突的框架中去研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斗争,研究他们的区别和联系,“观其言,察其行”,才能把握人物各自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要善于分析人物在全剧冲突中的作用和地位,找出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冲突中、在各冲突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是怎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而把握人物之间独特的(不是泛泛的)关系,把握各个人物和揭示主题之间的本质联系。分析人物和人物关系,不要忽视舞台提示和有关台词。导演不妨建立人物“档案”,把剧本对每个人物的提示,把每个人物自己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把旁人对他的评价、介绍等,分门别类摘记下来,综合整理,有助于勾画出人物完整的轮廓。导演分析人物有别于人物评论,导演不仅要归纳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还要明白这些特征依靠剧中哪些环节揭示体现,没有这一条,分析得头头是道也没有实际意义。对于那些比较难懂、不易理解的人物,导演更要下工夫分析透,不然是无法和演员一起工作的。
五、体裁。
导演要创造一台完整统一的演出,必须做到体裁统一,体裁不统一,整个演出就无法完整统一。什么是体裁?悲、喜、正、闹之谓也。导演分析作品体裁的意义不在于种类的本身,而在于不同体裁所引起的情感效果。一个剧本的体裁由什么来决定呢?最基本的因素仍然是冲突——冲突的性质和冲突展开的方式,尤其是冲突展开的方式。作者对他所选择的素材、对他所组织的戏剧冲突持不同态度,或严肃、或嘲讽、或怜悯、或悲伤,就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剧本结构和特定的表达方式,从而引起观众特定的感情效果。我们通过研究冲突展开的方式来确定悲剧、喜剧、正剧、闹剧,就从根本上获得了体裁的制约权,戏的体裁感也就容易统一了。
六、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前面都是顺着矛盾冲突的线索进行分析的,至此,剧本最基本的方方面面都已得到廓清。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中有一些内容也已在分析矛盾冲突中解决了,如剧本结构的特色。其它如作品风格和语言特色,则需要我们依照剧本单独分析。剧本风格和语言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不同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特质形成作品的独特风格,或含蓄,或浓烈;或细腻,或豪放;或冷峻,或热烈;或写实,或象征;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而这些体现作者个性的独特风格首先反映在语言的特色上。
导演对剧本的分析随着排练不断修正,不断深化。导演分析剧本一定要把精确的概念和形象的感受结合起来。剧本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规律,但在实际运用时,不同的剧本则应有不同的侧重。更何况戏剧创作的不断更新,不断涌现出新的结构、新的样式,需要我们不断揣摩导演分析的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规律是实践的总结,方法在实践中形成,只要有助于吃透剧本,只要有助于形成导演构思,任何方法都是可取的,任何陈规都是可以突破的

Ⅱ 在写作上微电影剧本与电影剧本有什么区别从几方面来评价一个电影剧本的好坏以上两问

关于第一问,单从戏剧文学的角度来说没啥区别吧!但是从电影工业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微电影在解构同样的情节时,应该用尽可能少的景别,并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处理一些耗时、耗力、烧钱的桥段(如,追车、爆炸等)。但如果投资人愿意掏这钱,咱绞尽脑汁替人省就既对不起金主,也对不起观众了。

关于第二问,真难!得从好几个方面说:
1、既定主题或策划的情况下
这是现实中最普遍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编剧,剧本是“定制”产品。也就是说,制作方已经想好了大概要拍个什么样的电和渣影,编剧只要把这个策划变成具体的拍摄方案即可。这时候,考验的是编剧“擦屁股”和“捧臭脚”的能力。一方面,甭管制片方想要把潘金莲整成贞洁烈女,还是想让孙悟空大战奥特曼,你都得给说圆了;另一方面,要让创作要点大放异彩。所谓“创作要点”可能是一位多方合力打造的明星,也可能是“建X N年献礼”,也磨棚凳可能是“最XX的XX”……反正不管是什么,你就一遍遍往上面贴金就对了——做到这些就是好剧本。
2、自由创作
抛开行业规则,就剧本本身而言,评判标准不外乎创意和细节。好创意不等同于标新立异,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思考。举例来:天是蓝的,你写个剧本也说天是蓝的纯属吃饱了撑的,但你要硬说天是红的就成了胡说八道。除非——
天本是蓝的,被鲜血染红了。这就是战争片!
天本是蓝的,被情人的双颊染红了。这就是爱情片!
天本是蓝的,被火烧云染红了。这就是风光片!
地球的天是蓝的,这颗星球的天却是红的。这是科幻片!
天本是蓝的,而蓝色从此改名为红。这就是文艺片!
创意,不仅要“创”,关键是要“创”的有意义。
至于细节,主要表现在人物刻画(语言/动作)、解构手法、剧本格式等方面的功底。这些,我才疏学浅,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说——“感觉”!
3、风格化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难以用完全量化和标准化的规则来评判。一个剧本可能创意一般,细节一般,可汇聚在一起就是有种难以言表的感染力,不断激发着导演和演员的创造力。这种剧本也许算不上好的文学作品,却成为伟大电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些风格鲜明的导演拥有相对稳定的创作团队,于是我们常常听到“御用编剧”这样的封号。对于这种风格化的剧本,片面去评判“好坏”,瞎旅显然是不妥当的。

Ⅲ 剧本的两个重要因素

剧本的两个重要因素:矛盾冲突、人物语言。

一、矛盾冲突(剧本的关键):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滚基吵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二、人物语言: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锋耐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创作需要注意:

若非剧情需要,剧本里不宜有过多的对话,否则整个故事会大侍变得不连贯,使得缺乏动作,在观众看起来就似在听有声读物一样,好闷,导致这剧也就成了“肥皂剧”。

要知道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越大。

如,写一个人打电话情景,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或者加一些打电话时人通常有的动作,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Ⅳ 电影剧本有什么特点

电影剧搏和本的特点是:

(1)因为电影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

(2)因为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大带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必须具备电影的时空结构意识。而无论是视听结合,还是时空结合,又都离不开电影语言——蒙太奇,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又必须具备蒙太奇思维的能力,即一种作用于视觉和听觉的构思。如果掌握并具备了上述这些特点和能力,那么就可以做到“为银幕而写作”写出真正的电影基仿盯剧本来了。

Ⅳ 标准电影剧本一页就是影屏上一分钟,判断一部影片优秀与否,往往是电影开头的十分钟,也就是剧本

所谓剧本一页就是一分钟这些,都洞渣袜是好莱坞的规则,我们用汉语打字又不用英语,并不适合我们。剧本的每一部分都很重要,之所以说判断是否优秀看前十页,是因为一般开头不吸引人,就足以说明编剧的能力,没必要接着往下看了。没有人会从中间部分开始看剧本吧,呵呵。所以前十页并梁含不比后面的要重要,而是都一纳激样重要。如何写好剧本前十页?这就跟如何写好剧本一个意思,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还是看专业书吧。

Ⅵ 如何以专业角度判定一部电影的好坏

我认为首先就是这部电影的故事性,以专业的角度去看他是否逻辑缜密,是否真高让凯实,还有就是整部电影当中对人物的刻画和对镜头的运用,这些方面戚唤都可以用专业的角度去评滑团价一部电影的好坏

Ⅶ 电影剧本到底有什么特点和戏剧剧本有哪些不同

影视剧本的特点
第一,“视觉造型性”,影视剧本中的一切表述,必须能够用荧幕或屏幕上可视的画面表源仿森现出来。
第二,镜头的转换、组接是影视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其中包括“蒙太奇”手法,影视剧本还必须体现出这一特点。
第三,考虑声音因素。影视虽然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段,但也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影视剧本必须能够发挥声音的作用,才能使影片或电视剧取得圆满效果。
戏剧剧本特点
第一,利用人物的对话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符大谨合戏剧要求,有戏剧性雹亩;
第三,选材有限制、表现要集中。
影视文学剧本和戏剧剧本的相同点:影视文学剧本和戏剧剧本一样,不是一个纯粹独立自主的体系,而是整部电影和电视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它的“基础”和“第一道工序”。他们的不同点,影视剧本不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而是为了摄制成活动的影视画面,这样就导致了它本身的独特性。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估电影剧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