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大纲是什么,怎么写啊
电影大纲是电影剧本形成的第一步。要写电影剧本之前就要先拟写大纲。何为大纲,顾名思义。:剧本大纲就是“阐述了电影所要讲述的内容”。就是你的电影所要表达的故事。你的剧本讲述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把故事的主线用文字形式写下来。就是大纲,一般都是在1500字左右。大纲完成以后,在根据大纲写下面的场景进入正题。编导阐述,是研究生的话,这个就不用讲了吧!都是学过的专业知识! 至于你这次是考试,是让你看片子写呢,还是自由发挥写呢?肯定是有命题的。当初我考试的时候是看片子的,看完片子根据片子的内容来写。这里你需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影大纲,就是向别人讲述你电影的故事。通常导演看剧本都会先看大纲的,因为大纲是你整部片子的核心内容,所以剧本大纲写好也很重要。掌握方法之后就可以融会贯通了。
② 观后感的提纲
看了一部电影(电视)后,同学们都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想和想法,但是要写出来,有些同学却感到为难,不知如何下手,或大篇幅介绍电影(电视)内容,感想却一带而过,或感想写成检讨书、决心书。那么怎样写好观后感呢?
1、首先要认真看电影(电视),深入思考。写观后感 “观”基础。所以学生看电影(电视)时不能只图看热闹,而要认真、仔细地去看电影(电视)的每一个细节 ,理解这部电影(电视)的中心意思。
2、观后感是从电影(电视)的某一个情节引出的感想,所以在写观后感时,要把电影(电视)内容和感想有机结合起来,要以感想为主,对电影(电视)内容只做概括、简略的叙述,并且这些叙述要为“感”而服务,绝不能喧宾夺主,也不必要面面俱到。
3、大家在看电影(电视)时,或热泪盈 眶,为剧中人哭而哭,或为剧中人笑而笑 ……这说明,大家被剧中情节所打动,这时产生的感受就是真情实感。把这些写出来,就是感想。这时的感受可能是零碎的,肤浅的,需要作者作一番整理,再通过丰富的联想分析,把问题往广处,往深处想一想,要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想和体会。
总之,写观后感内容要简洁,感想丰富,要把电影(电视)中的思想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观《长江七号》有感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名叫周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七号”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所描述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家长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样重视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老师评语:作者在概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③ 电影的影评提纲怎么写,"提纲"是个框架就行!
提纲要列出来几部分
第一段,电影是什么,里面故事、演员、导演、编剧、道具、剪辑大概说;二百字
第二段,电影中你感觉哪点好重点说。四五百字
第三段,你对这个电影感觉哪里可以改进。三百字。
然后一篇影评就完成了。
这只是很正统的写法,也是负责任的写法。
你要想戏谑下,随便一句流行语就可以点评,电影只是个话题开头,点评导演演员绯闻什么的,点评社会上其他事。
④ 电影大纲怎么写呢
计算节奏:何谓节奏。概括来说,就是精心布置“起、承、转、合”的时间点(情节点)。我原以为这是件很屌的事,后来发现,这是新人最容易上手并做好的事。方法很简单——找一部你想要模仿的经典电影进行拉片,把每一个情节点用一句话记下来。譬如,《杀手不太冷》的开场情节点是“里昂出场杀人(身份介绍);里昂初遇小女孩;小女孩全家遭灭口,里昂救下小女孩……”你会发现,一部电影大致就是十几二十句话可以概括。而你,则可以先用十句话列出你故事的关键情节点,也许总计不到三百字,但你会对故事有一个全局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可尝试明确每一段情节点所需要达到的戏剧需求,譬如“男女主角要在这里产生误会、在那里重归于好……”扬长避短:大纲不是剧本,字数有限,总要有所取舍。标准很简单——在不影响故事流畅性的前提下,扬长避短。何谓长?就是那些其他电影里没见过的、你已经想好的、十分有看点的内容。何谓短?其他电影里常见的、你自己都没想清楚的内容。譬如,你写的是催眠题材,那么对于催眠细节的新奇展示,就是大纲要突出的亮点。而在梦境里的打斗场面,若非视觉革命(《盗梦空间》),只是惯常拳脚,你就可以略写成“经过一番激烈搏斗”。如此一来,大纲的详略程度和电影详略可能不完全匹配。譬如某一场戏,可能拍出来只有5分钟,却占了大纲十分之一字数,实属正常。突出主线:剧本的使命是指导拍摄,而大纲的使命则是吸引导演、投资方等一票读者。所以,大纲不求“全”,而求“精彩”。完整的电影剧本,很可能有主线副线之分,且同时发生。但倘若双线互动性不高,拿掉副线对于主线故事的影响不大,则可考虑删去,避免在有限的字数里,干扰主线叙事。对配角的处理,同样遵循上述原则。画面化:电影是通过声画来讲述故事的,所以优秀的剧本几乎全部是台词和画面,这和夹叙夹议甚至还有心理描写的小说有巨大区别。新手在写大纲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用画面展示内容。当故事讲到一半时,硬生生地开始解释——详细介绍某种概念、技术原理;某个机构的职能;某个角色的前史/性格/信仰(他谈过三次恋爱/一向是沉默寡言/信仰佛祖的人)。某个幕后真相(以“原来”“其实”等字眼为标志)。这种写法,除了画面难以表现之外,它还打断了阅读节奏,很容易让观众出戏。究其原因,是你所插叙的内容,都不是在“当下发生”,逼迫观众去切换对于时空的想象,甚至切换左右脑的感性/理性思维。经验表明,如果你需要大段阐释,很有可能你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一般来说,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个大概意思。如果你想不到这句言简意赅的话,那就……再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