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缨枪,电影观后感350字
四年级下学期,我看了一本书《红缨枪》。书中写道:红缨枪,红缨飘飘一杆枪。红缨枪,红缨枪,我的英雄枪。不玩变形金刚,不玩网络游戏,我要学习当年小八路,站岗放哨红缨枪。别看我年纪小,我练得本领强。从小我就学武术,踢脚打掌耍木枪。出枪一声吼啊!枪刺一道光,红缨枪出一朵花,人人都说是好枪!别说是小玩意儿,我可有大志向——做一名爱党的好孩子,长大扛枪保祖国!
是呀,书中的小朋友都把自己最喜欢的变形金刚和网络游戏都给戒了,为的是学武保卫祖国。虽然我不用扛枪保卫祖国,但是我可以努力学知识,长大后成为作家报效祖国。于是,我除了学习课内知识外,还多读课外书籍。把家里和班上的书都读完了。为了省钱和读书方便,一有空我就到新华书店和图书馆去借书看。等将来,我写好多好多的书给已以后的小朋友看,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这位儿童作家!
这就是我的感想,虽然我不用扛枪,但是我想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做一名新时代的小八路,用知识报效祖国,回报祖国母亲!
Ⅱ 如何写观后感
今天,我在学校看了一部《红岩村的孩子们》的电影,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是一部宣传爱国教育的电影,看了让我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描写的故事是这样的:抗日时期,铁蛋的妈被日本人害死,让铁蛋及他的朋友立下“精忠报国”的信念,为了让抗日前线的战士得到武器的补给,铁蛋制作了三百个红缨枪头,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将武器送到战士们手中,让反围剿获得胜利。
电影中,铁蛋与他的朋友有着精忠报国的信念,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机智,报效祖国,使得反围剿胜利,为祖国作出重大贡献,可以说他们非常热爱祖国。
现如今,香港频频暴乱,是因为什么呢?就是有许多人不爱国。而据统计,暴乱者一般都是年青人,为什么年轻人要施暴呢?是因为他们缺少爱国理念,缺少爱国教育,心中没有国。作为学校、父母应当将他们引入正道。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在澳门濠江中学有一位校长杜岚,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在学校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日后每年的10月1日坚持升国旗,当时澳门尚未回到祖国怀抱,杜岚扛着别人的冷嘲热讽,给学生贯彻爱国理念,一位身在异地,却仍记得祖国的人,可谓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呀!
通过观看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香港应该在教育学生这一方面必须进行加强教育,教育他们从小热爱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祖国不仅要把香港夺回来,更要把香港人民的心夺回来。
我相信,只要爱国人士齐心协力,香港一定能将暴乱平复,让香港人民过上安稳生活,让祖国能一直向前迈进,让一国两制这门艘战舰能劈波折浪,勇往直前。
观后感写作技巧:
1、简述原文内容。
可以先交代所读书或文章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尽量不要大段地叙述所读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自己的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观点句表述的是文章的中心观点,它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开门见山,也可在篇末深化主题。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并注重联系实际。
读后感的重点部分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样比较有说服力。
4、把握好“读”与“感”的关系。
首先,先“读”而后“感”。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Ⅲ 地道战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1942年到1944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地道战》就是描写那个时期我们英勇抗日的 故事 。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分享地道战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地道战观后心得1
我看完《地道战》这部电一影后,有了很大的触一动。这部电一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们靠着自己的“勇敢之心”、“正义之心”、“聪明之心”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影片中,村长为了通知大家鬼子来了,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退缩的一精一神,让人敬佩不已。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了一条条家家相通的地道,而且挖得非常隐蔽,这点就证明了我们中国人很聪明。这一条条地道让鬼子们摸不着头脑,一个洞可能有数十个出口,还 没让鬼子们反应过来,就让他们上西天了,哈哈!鬼子们因为有了先进武器,才会有优势。现在我们有了地道,就像是一只只“老鼠”一样随时都能钻进“大象”的长鼻中,把“大象”打翻天。就算鬼子们放水进来,老百姓们早就挖好了排水口、装上了挡板,水是珍贵的,人们就把它们还 到原地,就算鬼子们放火、放毒也是无计可施。在战争中,一些人埋伏一在屋顶上,还 有一些埋伏一在地道中,随时准备开火。等敌人进村时,连续的“啪啪”声,就算没有把敌人打死,至少把鬼子们吓得魂飞魄散了。就这样,人们把地道挖到了黑风口,将计就计把敌人的老巢给端了。
这部《地道战》让我知道,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没有先一烈们的勇敢和无私献身的一精一神都是不行的,也让我知道了,没有苦怎能有甜,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要好好学一习一,长大了回报祖国。
地道战观后心得2
“地道战,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
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这是电视连续剧《地道战》主题歌里的几句歌词,它唱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坚强决心和战斗豪情。每当我听到这首铿锵有力的爱国歌曲,就想起了高家庄的乡亲们,他们众志成城,英勇战斗的英雄 事迹 。
有一次,日寇的山田队长,带领着一队鬼子来偷袭高家庄。高传宝的父亲高老忠在放哨时,发现了这一紧急情况。为了给乡亲们报信,他冒着生命危险,火速跑到村边那棵大树下,敲响了警钟。山田来到大树下,警告他不要再敲,可是他置之不理,继续用力地敲。山田恼羞成怒,对着他的胸口连开数枪。就这样,高老忠壮烈地牺牲了。高传宝他们听到钟声和枪声后,率领着乡亲们火速转移到地道里。鬼子进村后,发现了地道,可是谁也不敢下去。这种贪生怕死的鬼子,根本不佩当一个战士。而高老忠大爷,为了拯救全村人的性命,毅然迎着敌人的枪口,为大家敲钟报信。这种视死如归,崇高无私的精神,真令人肃然起敬。而我们的其他游击队员,也个个英勇善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保家卫国,总要和敌人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口气。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最后一次的战斗,打得非常惨烈。游击队牺牲了好多,日本鬼子也被消灭了许多。看到这时,我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到:“打得好,加油,加油!”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高家庄的乡亲们,终于用自己发明的“地道战”这种方式,赶走了日本鬼子。而“地道战”,已经成为了战争史上的一种奇迹。高家庄人民这种机智善战的精神,也必将激励着以后的中国人民,肩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去抗击一切侵略者。
通过观看《地道战》,我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 教育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祖国再一次被外敌侵略,我们应该象歌中所唱的那样“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掉。”我们要学习高家庄人民那种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机智勇敢的作风。而在和平年代,我们要把对祖国的热爱,化做具体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把对祖国的热爱,化做奋斗的决心,争取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报效国家;把对祖国的热爱,化做无私的奉献,象春蚕吐丝那样,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道战观后心得3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面对日本侵略军”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惊慌逃窜、片甲不留。
小小的屏幕牵动着我的心,时而激动紧张、时而放松开怀。印象最深刻的是冀中人民用墙上的小眼儿左打一枪,右放一炮,鬼子们在十字路口窜来跑去,我们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钻进屏幕,亲手扛起枪,把鬼子打个稀巴烂!
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的神兵充满了智慧。是什么 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虽然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们有最”聪明“ 的”土“办法――地道。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为捍卫自己的尊严而不屈奋斗;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是永远不能磨灭的,让我们共同来铭记吧!”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当电影里传来坚定、雄壮的旋律,我心中不禁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面对日本侵略军”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惊慌逃窜、片甲不留。
小小的屏幕牵动着我的心,时而激动紧张、时而放松开怀。印象最深刻的是冀中人民用墙上的小眼儿左打一枪,右放一炮,鬼子们在十字路口窜来跑去,我们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钻进屏幕,亲手扛起枪,把鬼子打个稀巴烂!
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的神兵充满了智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虽然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们有最”聪明“ 的”土“办法――地道。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为捍卫自己的尊严而不屈奋斗;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是永远不能磨灭的,让我们共同来铭记吧!
地道战观后心得4
昨天,我观看了《地道战》这部影片。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1937~1939年抗日初期时,人民采用地道战术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双方各出奇招。日本鬼子虽然阴险毒辣,却难挡我们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反击,最后全军覆没,人民取得了胜利。
村民们挖的地道绝妙无比:入口处,一杆红缨枪能扎死、扎伤好几个鬼子和汉奸;井底,尖利的、长长的竹签在等待着敌人。下面一条流水渠,防着毒气和水,上面放物资,中间藏人,铁门一关,防毒、防水、 还 防火,可安全了,而且家家墙上有枪口,户户都有地道,地砖一踢一拉,地道的口就封上了,保证日本鬼子找不着!
但是电影中的老村长却牺牲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敲钟,通知大家鬼子进村了,被鬼子发现了,最后,他与几十名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战争中牺牲的这些人是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的利益和生存,他们值得我们纪念、是我们民族千古留名、百世流芳的英雄!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把他们留下的这个国家建设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地道战》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鼓舞人心的爱国主义抗日战争电影,影片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人受益匪浅。
地道战观后心得5
早上,我们西校区的同学去东校区参加开学典礼,先是让一年级新生走红地毯,证明他们来过我们的学校,然后让新老师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完毕后,张主任便开始讲起了有关抗日战争胜利的事情...二战时期,侵华士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烧杀抢掠,一次不够,第二次,直到把所有地方的人都杀光...但是,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捆筷子难折断,老百姓都团结起来,加入抗日战争,也依靠自己的智慧,想出各种点子打败侵华士兵,地道战就是打败侵华士兵的妙计之一....回去后,全校师生都在观看《地道战》...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老百姓们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采用了不少巧妙的战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据地人民民兵队长高老忠和民兵隬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老钟叔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来到了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经过他们的努力修改,这地道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后来,武工队赶来支援他们了,就这样坚持着,消灭了大部分伪军,日军...他们不敢再来高家庄了。
故事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老钟叔,他为了大家和村子,牺牲了自己,最后一口气也要拉响大钟,让他们逃跑..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高传宝,他智勇双全,带领大家打败伪军和日军。
在那时候,战争的烟火难以熄灭,老百姓还要自己跟侵华士兵战斗,只有枪,地雷,手榴弹...可就是这么坚持下去,我们胜利了,中国人民胜利了,我们现在生活能过的那么好,都是抗日人民在艰辛的作战,我们才有这样的生活,我真为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骄傲。
地道战观后心得相关 文章 :
★ 《地道战》观后感心得感悟五篇
★ 《地道战》观后感心得五篇
★ 地道战观后感5篇
★ 《地道战》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地道战》个人观后感心得五篇
★ 《地道战》观后感作文5篇
★ 《地道战》观后感范文5篇
★ 关于地道战观后感范文5篇
★ 关于地道战的观后感
★ 电影《地道战》观后感精选作文5篇
Ⅳ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火烧圆明园》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周五的时候看了《火烧圆明园》的电影,老师说写观后感,一时半会儿思思索索,还真不知道写些什么好。
上网查了背景资料和相关的说明,只是觉得,中国人所谓对火烧圆明园的记载和评价洋洋洒洒有几万字之余,但不如外国学者的 9 个字。
“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看过《火烧圆明园》后,震撼之余就是叹息。之所以说这部片子是经典之作,是因为这是自古至今数百数千部历史剧最真实、最中肯的片子。从里面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野蛮是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单方面的原因,而是中国当代皇帝的昏庸和大臣宰相们的无知亲手将清初盛世历经 150 余年苦心打造的“万园之园”毁于一旦。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里面珍藏著名胜古迹,奇珍异宝。作为中国人,谁不想亲眼目睹万园之园 —— 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珍贵的历史文物,那价值连成的奇珍异宝呢?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残亘断瓦和以示后人的耻辱。
中国是自古以来的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单单要勿忘国耻,也应当不只历史教科书上的“落后就要挨打”,应当静下心来分析中国成为一个在欧洲当作反面教材的原因,而不能再在我们身上重蹈覆辙。
既然这篇文章是观后感,那我不得不提所有此类文章的共同话题: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我们是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希望,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我们不用像国家领导般的为国事扰心,我们也不用像爸爸妈妈般的为家事烦心,我们更不用像老师们的为班事乱心,但我们应该有做好一名优秀中学生的义务和责任,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家继续处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整个文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把我想讲的都讲了,把我想倾倒的都倾倒了,但是浑身上下没有轻松多少,因为我肩负着兴建祖国的重任,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总会有属于我们的一片天!
文章的收尾总是一大难题,但我想《火烧圆明园》带给我们了一颗平和的心,让我们接受所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正如西方学者的话:
“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未知死亡电影观后感雨人电影观后感
暑期期内,中央6台播放了很多爱国主义精神文化教育影片,这种影片以精彩纷呈的剧情、感人至深的关键点和刻骨铭心的内容,交给我思索和启发。在这种电影里,要我体验深刻,最感叹的是火圆明园这部电影。
《火烧圆明园》讲述了十九世纪中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国耻。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八国联军进逼北京市,清朝昏庸无能,咸丰帝置老百姓祸福于不管不顾,率妃子及重臣避居承德市,八国联军仗着洋炮攻进北京故宫,这种蛮横粗暴的劫匪四处滥杀无辜,十恶不赦,她们将圆明园打劫一空以后,为遮盖滔天大罪,放火烧毁了这座赫赫有名的“万园之园”。
看见熊熊烈火,我心在可悲,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可悲,为丧失中国人心里的人间天堂可悲,为丧失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而可悲。
看见熊熊烈火,我心如同油炸一样,讨厌摧毁圆明园的劫匪,讨厌摧毁圆明园的八国联军,讨厌使圆明园摧毁的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看见熊熊烈火,我恨不能冲过去把火灾灭掉,恨不能把这种十分可耻可恨的劫匪们赶走,恨不能去问一问清政府那时候大家到哪里来到?并且,我只是眼前大火烧、烧、烧……这个火烧毁了世界上建设时间最长的皇家园林,这个火毁坏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这个火毁坏了世界上工程建筑园林景观最多的皇家园林。这把火烧毁了世界最宝贵的皇家园林,这把火烧毁了……
我想问一问侵略军,大家为何在中国的农田上滥杀无辜?大家为何在中国的农田上猖狂八道?大家为何……?如今我明白回答了:落伍就需要挨揍。大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大家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大家清政府的骄傲自大,使我们中国变成了一个落伍的我国,变成了一个任人欺侮的我国,变成了一个东亚病夫。
康有为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富则信业、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单独则国单独、青少年随意则国随意、青少年发展则国发展、青少年胜欧洲、青少年雄在地球上、国雄在地球上。”如今我明白,这把火能够烧毁赫赫有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军的滔天大罪,烧不毁中华文化的憎恨,更烧不毁中国老百姓的勤快与聪慧!作为少年的我们应当”继续努力地学习培训真本事,长大后为中国的兴旺发达、为护卫自身的佳园奉献自身的一份能量,从此不许一切侵略军踏入中国国土一步!
1860年10月18日,一个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火烧圆明园的日子。今天我观看了《火烧圆明园》这一部影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主要讲了:英法联军侵入大清国,国事紧急,而咸丰皇帝却还沉迷于后宫。叶赫那拉玉兰(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唱了一首歌,就得到了咸丰的宠爱,并且垂帘听政。等到英法联军打到家门口了,咸丰皇帝才觉得该灭灭英法联军的威风,把他们赶出大清国去,就派3000余名士兵去攻打英法联军。可是在洋枪大炮面前,红缨枪、大刀宝剑等纷纷败下阵来,3000人只剩下7人7骑。咸丰又打算议和,会议上一个洋人官兵嘲笑了大清,某个大臣按捺不住,和那洋人打了起来,最终将洋人扔进湖里,还把它囚禁了起来,这洋人还说我们是一帮强盗。这激怒了英法联军,他们准备先拿下天津,随后就夺取北京。为了防止天津被攻下,咸丰命5000人跟英法联军谢血战到底,但最终……无一生还。为了逃命,咸丰就跑去了热河行宫,谎称秋后狩猎。荣华富贵从来都属于皇帝,只有战争,杀戮和死亡才是上天恩赐于老百姓的,老百姓们一个又一个被枪毙,死掉的人堆成了一个个小山丘。他们又闯进了圆明园。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他们说要“文明”拍卖,就是把抢来的东西以高价卖给其他洋人,最后,“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的一幕上演了,圆明园就这样被烧毁了……
闭上眼,我仿佛听到了侵略者们狂妄的笑声,这笑,听着毛骨悚然,这笑,满含着对我们的轻视,这笑,充满了贪婪,罪恶和野蛮。这帮禽兽不如的强盗!这群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任意妄为,在属于我们的圆明园中肆无忌惮的抢夺,甚至,为了掩饰罪证,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他们以为这样就没人记得了吗?!我们中国世世代代都会记住这一罪行的!在说侵略者的同时,也该责备腐朽的清朝政府,如果他们不落后,会挨打吗?不过,这把火虽然烧毁了圆明园,却烧醒了中华民族沉睡了千年的巨龙。这件事已经是不可改变了,我们现在,就是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和这一耻辱,不要让这类事件再度上演了,让我们勿忘国耻,为了中国更强而努力吧!
《火烧圆明园》精彩电影解说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精彩电影刚开始,就出现了这样几个镜头:圆明园里熊熊的大火无情地燃烧着,一批又一批的宫殿烧塌了,一根根柱子冒着黑烟,陆陆续续倒了下去,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又气又恨:“圆明园——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公园竞毁在英法联军手里,真可恨啊!”我发现四周的同学看到这里,都紧皱眉头,紧握双拳,气愤极了!
随着精彩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我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当精彩电影放到清朝骑兵用长矛、刀剑杀死一个又一个手持钢枪的洋鬼子时,我情不自禁地与同学们一起喊了起来:“打啊!狠狠地打!打死侵略者!打死狗强盗!”当精彩电影放到英法联军疯狂地掠夺珍宝、焚烧圆明园时,我愤怒地紧握拳头,咬牙切齿。我永远忘不了这批强盗抢夺珍宝、互相扭打、放声狂笑的可憎的样子!
精彩电影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清政府太腐败了。慈禧太后只知道保住自己的权势,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步步退让,不断地割地赔款,让侵略者长驱直入。()这样的封建统治者真是民族的罪人啊!
我又想到:侵略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历史终将审判他们的滔天罪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当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一次,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践踏人类文明的侵略者总有一天会受到正义的审判,历史的清算!
如今,圆明园的断柱残垣还顽强地屹立在那里。它记录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告诉我们后代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一定要强盛!
举世闻名的皇家公园圆明园,两伙强盗在那里掠夺,最后它便消失了。他们掠夺了别国的财产,还在恬不知耻地大声宣布罪恶的合法。为什么他们敢如此横行霸道,是因为在中国辽阔的土地,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还是因为中国的朝政和领导人太过于腐败
他们也有,他们有的是野心和先进武器,但他们没有对文物的尊敬和应有的良心年10月18日,历史把英法联军这个4个字永远钉在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示罪,这个军人队伍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几千多名士兵用火焚烧了人类历史最壮观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皇家园陵圆明园。无数的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世纪的辛勤,付出了青春与汗水,终于把乾隆皇帝梦寐以求的圆明园在北国的田野上建成了。
10月17日,无情的烧杀抢掠开始了,英法联军司令命令他们的军士对圆明园的建筑物和珠宝文物自由地选择,于是开始了一场无硝烟的掠夺,野蛮得闻所未闻。强盗们你争我夺,生怕好的宝物自己得不到,他们是这样的肆无忌惮,竞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赃物,用别家的心血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又用三天三夜的大火来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瞬间,华丽的圆明园烟消云散了。欲盖弥彰、举世震惊。火,把耻辱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了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至今,那团火还在我们的身体上燃烧着,终于,它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中国梦中人,他们知道要站起来反抗,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富国。
火,一个拥有黄河、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拥有亿万颗炽热的心和亿万双燃烧的眼睛,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皇家公园化为灰烬。这座圆明园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等五代帝王的不断增建、修缮。到了咸丰十一年,整整151年,不计其数的劳力、财富、技术和智慧的结晶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这不但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场偷窃,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场灾难。守园大臣与它同归于尽,而皇上却正与后宫嫔妃们在避暑山庄垂幸,在那饮酒作乐,品尝美食,那里有的是好山好水好幽静,但它终究会被后人遗忘,可是园明圆的废墟,将世世代代矗立在中国土地上,年复一年,它虽然没有声,但它一直在愤怒的仰天长啸,激愤地控诉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罪恶。
皇家园陵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下化为灰烬,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富国、强国!
《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电影刚开始,就出现了这样几个镜头:圆明园里熊熊的大火无情地燃烧着,一批又一批的宫殿烧塌了,一根根柱子冒着黑烟,陆陆续续倒了下去,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又气又恨:“圆明园——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公园竞毁在英法联军手里,真可恨啊!”我发现四周的同学看到这里,都紧皱眉头,紧握双拳,气愤极了!
随着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我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当电影放到清朝骑兵用长矛、刀剑杀死一个又一个手持钢枪的洋鬼子时,我情不自禁地与同学们一起喊了起来:“打啊!狠狠地打!打死侵略者!打死狗强盗!”当电影放到英法联军疯狂地掠夺珍宝、焚烧圆明园时,我愤怒地紧握拳头,咬牙切齿。我永远忘不了这批强盗抢夺珍宝、互相扭打、放声狂笑的可憎的样子!
电影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清政府太腐败了。慈禧太后只知道保住自己的权势,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步步退让,不断地割地赔款,让侵略者长驱直入。()这样的封建统治者真是民族的罪人啊!
我又想到:侵略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历史终将审判他们的滔天罪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当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一次,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践踏人类文明的侵略者总有一天会受到正义的审判,历史的.清算!
如今,圆明园的断柱残垣还顽强地屹立在那里。它记录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告诉我们后代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一定要强盛!
文/宋月玥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沈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观看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从影片上,我们看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高大的房屋,白玉修成的栏杆,深红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巨大而别致的喷泉,仿佛诉说着圆明园的传奇故事。小路两旁种植着桃树、梨树、玉兰树等奇花异草,像天边多彩的云霞洒在树枝上。湖中,还有各种水禽在嬉戏。圆明园不愧是中国最美的皇家园林。
可就是这样一座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毁在了侵略者的手中。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可恶的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国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杀进了圆明园。他们把园中的奇珍异宝全部夺走,然后把不能据为己有的宝物任意践踏。10月18日和10月19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一座精妙绝伦的皇家园林化为一片灰烬。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升起一股怒火,拥有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就这样成为被人白白欺负的羔羊!懦弱的清政府,自以为非常强大,于是闭关锁国,只会偷安享乐,根本就不相信科学。在英法联军侵入时,竟试图用长箭短矛去抵挡别人的洋枪洋炮。三万人还打不过三千人,真是可笑之至!
正是这种软弱无能,正是这种狂妄自大,使侵略者杀到了家门口,烧毁了圆明园。他们不仅毁了我国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还破坏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在愤怒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让那段屈辱的历史成为永远的过去!
建国六十周年就要到了,让我们回想祖国60周年的发展变化,不免生出许多感慨:过去,我们这个曾经世界最强的国家,变成了最衰弱的国家。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使我们了解到圆明园被毁的命运及清政府的腐败、侵略者的可恶!
如今,我国又从衰弱逐渐走向繁荣。两弹一星升空、载人飞船发射、举办奥运会……这些,都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证明。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改忘了那段历史悲痛的历史,用优秀的学习和最好的表现向祖国献上最美的献花!
我以为我可以忘记,只要我不回过头来,我以为我可以当做什么都不曾发生,只要我不翻开昨天的记忆,然而你总在我的梦中出现,唤醒我对你的思念!圆明园,你告诉我,我如何才能将你忘却;你告诉我,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我如何才能保持镇定。
三百多年前你诞生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一百五十多年经历了五位皇帝,你被打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你的美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的温婉多姿,又吸取了欧洲园林的精华,你因此享誉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东方凡尔赛宫”。你将诗情画意融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你令山随水转,水因山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真可谓:虽由人做,宛如天开。你,不仅美,而且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皇家博物馆,你的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藏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从中可见,你是多么的温柔多才,是多么的惹人怜爱!
然而现在面对着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你,我实在难以寻到三百多年前你姣美的容貌。雕刻得精美绝伦的巨石直立在荒草丛中,涂抹着如血的残阳,伴随着抖抖的枯叶,在秋风中苦苦思索,这是照片中的你。你是何等壮观,何等惨烈,何等凄美,不得不令人震撼,不得不令人动容,震撼动容之余,又想到了曾经的你是何等辉煌!
可是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对,是那两个强盗,是那两个强盗!他们肆意掠夺你的财富、践踏你的美。当他们将那无情的火把点燃时,我似乎听到了你绝望的嘶吼。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火光中你的容颜变得飘渺,你痛苦的呻吟响彻苍穹。黑色的烟雾笼罩了整个世界。
现在,在你的世界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你的一砖一瓦都篆刻着记忆,一石一柱都烙印着耻辱;倒塌的辉煌并不是毁灭,屹立的教训才是新生。
圆明园,你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民族的记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以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向上吧,少年!奋起吧,少年!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为了让圆明园的辉煌再现,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为祖国奉献出我们全部的力量!
圆明园,我期待你再现的辉煌!
;Ⅳ 红缨枪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三年级以上同学去九华电影院,看一部关于儿童抗日的电影《红缨枪》。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身为儿童团员的铁蛋,一心想要打鬼子,于是偷偷计划着参加了八路军的一次埋伏行动。因为自己的鲁莽险些打乱了八路军的埋伏行动,八路军只好提前展开战斗。正当八路军凯旋而归时,因为铁蛋擅自行动被红枪寨土匪抓住做人质,导致八路军缴获的武器被红枪寨夺走一半,还险些让爷爷丧命。在八路军冯先生的引导下,铁蛋逐渐成长,最后帮助八路军收编红枪寨并将县城的日军一个大队全部歼灭的故事。我很欣赏铁蛋,因为他一心想打鬼子!当日本鬼子袭击红枪寨时,他还勇敢地送信给红枪寨!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被生动感人的电影情节所吸引。时而欢声笑语,时而默默沉思,时而鼓掌欢呼。
影片中的铁蛋具有知错就改的品质。一次战斗中,由于铁蛋鲁莽,不守纪律,不听从命令非要参加八路军打鬼子的伏击战斗,让八路军损失了一半武器,还差点让爷爷丧命。他难过极了,在八路军和儿童团团长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变得聪明冷静。在今后长期对敌斗争中让他渐渐地明白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令行禁止!
看了这部电影,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暗自思忖,我是多么的幸福,生活安逸,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不懂得珍惜。有时上课开小差,造成有些知识没听明白,成绩提不高;有时不听话,遇到困难就退缩;平时很懒惰,什么事都指望父母包办代替——唉,我真的不应该这样!影片中的那些孩子生活那么艰难,却积极乐观,一边读书、一边习武,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信,真是太勇敢了。今后我要在课堂上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项学习任务,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
Ⅵ 求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300字左右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红孩子》观后感
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红孩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苏保、细妹等儿童团员手持红缨枪穿梭在密林中,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正是有了他们不怕牺牲默默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孩子》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被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儿童团员苏保、细妹等形象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脑海,小小少年革命意志坚强,不怕牺牲,不怕危险,机智勇敢,胸怀革命大业,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现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学习的良好环境,倍加珍惜安定的社会环境,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聪明才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祖国建设一日千里,幸福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开创,我们要争做祖国建设的英雄,无愧于先辈们的殷殷期望,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春天的花朵为我们开放。
空中的白云向我们召唤。
树上的小鸟为我们歌唱。
美好的生活伴我们成长。
幸福美好的学习生活,我们要珍惜;小小英雄的优秀品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珍惜现在,珍惜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担。
Ⅶ 鸡毛信的观后感,四百字。
上个星期天,我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看完后我对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海娃,有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十四岁的海娃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傍晚,海娃的父亲让他把一封鸡毛信送到三王庄去。海娃接过信赶着羊群往三王庄走去,忽然来了一群敌人,海娃机智地把信藏到老绵羊的尾巴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可是敌人没放走海娃,黑狗子要海娃把羊留下来杀了吃肉。到了晚上,海娃装成兵取走了信并逃了出去但海娃在途中把信丢了,再回去找信的时候,被鬼子抓住给他们带路,海娃机智地把鬼子引进了我们的埋伏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看完这部电影,小英雄海娃的精神令我佩服。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毫不退缩,能够沉着冷静地想办法脱离险境,并胜利完成任务,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做一个像海娃这样的人。记得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刚走到拐角处,看见一个年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问一个一年级的小孩要钱。我很想去阻止,但是又不敢,毕竟我是一个女孩,还是一个人,万一他很厉害我打不过他怎么办?我很矛盾,想上前去帮助小男孩,又怕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最后,我还是离开了,到最后也不知道那个小男孩怎么样了。
自从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该毫不退缩,沉着冷静地面对困难,机智勇敢地去解决困难。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出手相助,做一个聪明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