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八佰最后为什么过桥时日本人开枪
在看《八佰》的时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比如当时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冲桥?日本人为何要在那个时候开枪?
(一)撤离四行仓库
和之前在四行仓库的战斗相比,在最后离开仓库过桥的过程中,四行仓库守军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出现了部分人员伤亡,其中就包括实际的战场指挥官杨瑞符营长,确实是比较憋屈的,可能很多观众都会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在四行仓库坚持战斗,像死守宝山的姚子青营一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死一个够本儿,打死两个赚一个。
所以说,和在四行仓库的坚决战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实并不是日本人给予他们的,而是在撤离四行仓库之后,进入租界才开始的,而且是当时中国的所谓的友邦给予他们的。这也是中国在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国人不怕死,尤其是为了抵抗侵略,都愿意捐躯报国,但列强却不允许中国抵抗,要制止中国人抵抗。这才是更大的屈辱。
『贰』 《飞夺泸定桥》电影怎么样
《飞夺泸定桥》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优秀战争片。
影片背景:
战斗场景:
人物形象:
影片意义:
综上所述,《飞夺泸定桥》以其真实的历史背景、震撼的战斗场景、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成为了一部值得观众一看的优秀战争片。
『叁』 八佰为什么要过桥
这是因为电影《八佰》中谢晋元接到上面的命令,要求他们撤退到租界,而去往对岸租界的路只有那座桥,所以最后必须要过桥。
《八佰》是由管虎导演拍摄的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电影主要讲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最后以”八佰”壮士撤退到租界结束。
电影在他们过桥后结束了,只有一句被群众淹没的台词“把武器交出来“。而现实远比电影残酷,过桥后,武器马上被收缴,壮士们成了孤军,不得不在租界里被软禁了近4年。
而团长谢晋元在1941年4月一个普通的早晨出操时,疑遭暗算,被日伪收买的叛徒活活刺死,事发后,数十万上海市民自发前往悼念,其他将士们也未能幸免于难,后被日军羁押,强征劳役。
(3)和平电影怎么上桥扩展阅读
1937年10月30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为主帅者,爱惜所部与牺牲所部,皆有一定程度,令谢晋元死守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得知部队要撤退时,谢晋元和战士们十分难过,他们发过誓,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但军令如山。
1937年10月31日晚,谢晋元率部撤退进入英租界,所到之处,“八百壮士”被视作英雄,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按照约定,部队本应经过租界马上回到中国前线,但租界当局受日本人威胁,没有履行约定,而是对谢晋元部队进行缴械。最终“八百壮士”被软禁于孤军营中。
1940年3月,“汉奸”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派员用“高官”诱降谢晋元,但被谢晋元当面斥责,“尔等行为,良心尽丧,认贼作父。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以保国卫民为天职,余志已决,绝非任何甘言利诱所能动。”
1941年4月24日凌晨5点,谢晋元被敌人收买的叛徒杀害,谢晋元遇害后,各界民众极为悲愤。在殡殓仪式上,前往悼念的市民陆续达到30余万人。
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一文中称赞“八百壮士”是“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的民族革命典型”。国难当头,他们挺身而出,向死而行。每一个血染的名字,每一个燃烧的忠魂,汇聚成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缅怀英烈,铭记历史。
『肆』 八佰最后为什么要冲桥
《八佰》冲桥是为了活下去。
《八佰》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0z2zJUynrdcMDo0UnJNR_w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将于2020年8月21日全国影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