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豆瓣有哪些一开始评分低后来评分越来越高的好
何以当得“悟空传”?!
文/梦里诗书
除了贯穿始终的打斗,让人所见于中国电影的精进和一群明星的颜值外,这几乎就是一部一无是处的平庸之作,没有行之有效的节奏掌控,也没有合理清晰的故事架构,其只是让人感受到了那将魔幻与青春校园二者的狗血揉合在一起,会是多么的烂俗无趣。
作为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个人也曾有看过《悟空传》的原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将《西游记》与《大话西游》揉合在了一起,当然也加入了作者今何在自己的思考创作,虽然说不上有多么妙笔生花,但好在也尚算有血有肉的创新之作,而到了这部翻拍电影中,大刀阔斧的改编不但一切都是同原作貌合神离的,也没有给带来何般新的生机,其所给我最为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不过是一场假借西游之名的明星偶像剧。
整个《悟空传》并不夸张的说俨然完全摒弃了一部电影本当有的逻辑性,最初天机塾的“天班”“地班”之分毫无意义,紧接其次的便是彭于晏饰演的孙悟空不明觉厉的登场,再接下来所谓的天尊代替了玉皇与王母,而为了黑化仿佛从地狱而来的天兵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在完全没有任何情感带入和背景融入的境况下,一个又一个牵强造作满是狗血的爱情故事,只是让人觉得如同过家家般的幼稚可笑。
在这样一个第一印象便尤为糟糕的作品中,所有人物给我的感觉在那俊朗靓丽的颜值下其实都是呆滞的,这也让原本尤为深刻对权威命运的抗争变成了一种无力的宣讲,所以最后即便电影如何的想去营造煽情,其实都很难真正的去调动何般情绪可言,这也就是为何电影最后即便有着一个很燃的结局,有着看似炫酷的金句,却给人的感觉不过是一个所谓的英雄人物被强加的主角光环,不过是为了再拍续作的故弄玄虚。
本当大气磅礴世界观架构的缺位,宛如过家家游戏般的人物情感,这些都让电影只是局限在了一个青春偶像剧的范畴,这样的作品又能拿什么来着点这本当深刻的爱与命运?又何以当得“悟空传”三字的份量?!
⑵ 大学情侣要看的爱情电影
那些浪漫爱情
1.遇见你之前(2016)
豆瓣8.0瘫痪病人与看护相互治愈的故事
2.午夜邂逅(2014)
曾豆瓣7.1午夜纽约街头,落魄的她邂逅狼狈的他3.五尺天涯(2019)◎
尊豆瓣7.2因为疾病,他们之间必须永远相隔"六英尺”
4.他是龙(2015)
豆瓣7.6成为恶龙的"新娘”
5.平凡岁月的魅力(2005)
豆瓣8.5二战时期受教育的年青女子与温柔体贴的农场主先婚后爱的故事
6.布鲁克林(2015)
皆豆瓣7.9关于爱情和乡愁的电影,漂泊异乡还是安于家乡
7.恋爱假期(2006)
豆瓣7.7两位生活失意后互换住所,各自收获了爱情
8.给朱丽叶的信(2010)
豆瓣7.6真爱永远不晚
9.生命的奇迹(2017)
豆瓣7.8少男少女的暧昧情愫
10.燃烧女子的画像(2019)
豆瓣8.7富家小姐与画师的禁忌暧昧(同性)11.托斯卡纳艳阳下(2003)A★推荐曾豆瓣8.1女作家的自我治愈之旅
12.小妇人(2019)
豆瓣8.0家庭群像,聚焦女性成长
13.南方与北方(2004)强推剧豆瓣9.2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傲慢与偏见
14.闰年(2010)0AQ
豆瓣7.8旅行途中的浪漫爱情
15.云中漫步(1995)
豆瓣7.8二战返乡士兵邂逅葡萄酒庄园主的女儿
16.卡罗尔(2015)(同性)
豆瓣8.4年轻女子与金发贵妇突破困难相守的爱情
17.理智与情感(1995)豆瓣8.4感性的爱与理性的爱
18.天使爱美丽(2001)豆瓣8.7经典浪漫电影
19.时空恋旅人(2013)豆瓣8.8回到过去的超能力,最终教会我们的是头也不回往前走
20.泰坦尼克号(1997)豆瓣9.5经典爱情电影
21.冷山(2003)豆瓣8.2南北战争时期跨越干山万水长途跋涉的爱
22.傲慢与偏见(2005)8.7绅士淑女的曲折爱情
23.爱再来一次(2004)豆瓣8.0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和如何被爱
24.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豆瓣8.8浪漫邂逅,灵魂伴侣
25.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豆瓣8.9相约又重逢、
26.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豆瓣8.9如何在“婚姻”的面纱下维持爱情
27.狼少年(2012)豆瓣8.1女孩与狼孩,承诺与等待
28.本杰明·巴顿奇事(2008)豆瓣9.0关于“越活越年轻”的人的烦恼与快乐
29.温暖的尸体(2013)豆瓣7.5温暖牌僵尸,另辟蹊径的丧尸电影
30.爱你,罗茜(2014)豆瓣7.5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31.当哈利遇上莎莉(1989)豆瓣8.3长久陪伴的友情还是两厢厮守的爱情
32.附注:我爱你(2007)豆瓣8.1每一段信都写上附注:我爱你
33.美好的一年(2006)豆瓣7.7陷入低谷后的自我疗愈
34.戴珍珠耳环的少女(2003)豆瓣7.8珍珠耳环上的情欲流转
35.情书(1995)
豆瓣8.9暗恋是苦涩而盛大的
36.沉静如海(2004)豆瓣9.2二战时期德国军官与法国少女克制的感情
37.布达佩斯之恋(1999)豆瓣8.6关于爱、复仇和战争的故事
38.漫长的婚约(2004)豆瓣8.1战争的残酷让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历经千辛万苦再度重逢
39.战火中的芭蕾(2015)豆瓣7.4战火中的恋人,苏联军官和中国少女
40.赎罪(2007)豆瓣8.5一个小孩的自以为是引发的悲剧
41.朗读者(2008)豆瓣8.6二战后一位德国女战犯和一个15岁少年的故事
42.爱情与灵药(2010)豆瓣7.2一夜情女神与成人童话
43.山楂树之恋(2010)
豆瓣7.1纯洁悲情的爱情电影
44.新扎师妹(2002)豆瓣8.0女警与黑帮老大结缘
45.怦然心动(2010)I豆瓣9.1关于爱与成长
46.纽约的一个雨天(2019)豆瓣7.3浪漫轻喜剧
47.妙笔生花(2012)(◎筒豆瓣7.6一个小说中发生在巴黎的真实爱情故事
48.银色溜冰鞋(2020)豆瓣7.8富家小姐与穷人小伙的爱情童话
49.雏菊(2006)豆瓣8.1阿姆斯特丹,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注定了一段纠缠的故事
50.一天(2011)豆瓣7.9男女之间有没有纯友谊?
⑶ 艾小羊:顶级“捞女”拍成了乡村爱情,看完《喜宝》想骂人
周末,我看了电影《喜宝》。因为大家都说是烂片,不想耽误别人的时间,又实在忍不住想看到底有多烂,就一个人去了。
看完觉得 “豆瓣3.4分,好于0%的爱情片,好于0%的剧情片” ,实至名归。
先给郭采洁平个反。虽然她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顾里” ,但最差的绝对不是郭采洁。论洋气,她比勖家的三个富二代强;
论好看,她是全剧最养眼的。甚至到后来,是郭采洁的个人时装秀,支撑我没在电影院里睡着。
电影开局十分钟,基本上已经是烂片预定。
爱上浪子、导致一生悲惨的喜宝的妈妈,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她生命中这段唯一的爱情。
痴情的女人,受了那么多苦,连带着女儿受苦,却一辈子都没有成长。 可以肯定原著作者亦舒卖版权拿钱走人,肯定不会看这部电影,不然心脏病要犯。
《喜宝》的主创想打一波回忆杀,请来了1988版“喜宝”的饰演者黎咏珊饰演郭采洁的妈妈。
亦舒的《喜宝》发表于1979年。当时师太在文坛已经小有名气,但很多人觉得她就会写点小言情,没什么大功力,她一气之下,写了长篇小说《喜宝》。
不管你喜不喜欢亦舒与《喜宝》,都得承认亦舒是当代最成功的小说家之一,而《喜宝》又是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尤其在消费主义日盛的今天, 《喜宝》的故事不是 历史 ,而是现实。
原著中,喜宝的妈妈年轻时的确嫁给了浪子,生下喜宝。
但这个前任空姐很快看清了男人的嘴脸,幡然醒悟,终其一生所做的努力,是为自己和女儿的生活翻盘。
她凭一己之力,早出晚归地打工赚钱,从小就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她显得像有钱人家的女儿。并且尽自己所能地让她接受最好的教育,最后,女儿上了剑桥。
虽然要为学费找男人做踏脚石,但她终究成了一个聪明有趣、富于力量感的女孩。这也是她能吸引到阅人无数的顶级富豪勖存姿的原因。
她是谁,她是姜喜宝,单亲妈妈姜咏丽女士的女儿—— “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我太知道,是的,我睁着双眼,‘机会’一走过便抓紧它的小辫子。”
原著讲残酷生活、凉薄人性,以及金钱对于人性之恶的催化作用,亦舒妙笔生花地打造了“顶级捞女”姜喜宝,却又通篇都是对泛物质主义的反讽。
喜宝傍上有钱“糖爹”,第一件事是拿着“糖爹”的支票,去买了一只12克拉的钻戒,回剑桥读书也戴着它,亦舒借书中人之口,说 这只戒指毫无美感,似“麻将牌”般 伧俗 。
勖存姿打造了姜喜宝后来的品位,使她终于把“麻将牌”扔进了抽屉。
然而讽刺的是,完成这部分打造的关键一步,是他送给喜宝一条 看似低调、实则价值连城的古董项链。
它是杜巴丽夫人的遗物。而杜巴丽夫人作为路易十五最得宠的情妇,身份是私生女、出身底层,进入上流 社会 后不知慎言谨行,挥霍无度,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路易十五的另一位情妇蓬皮杜夫人,则是杜巴丽夫人的反面。出身高贵的蓬皮杜夫人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享受上流 社会 物质生活和追逐爱情上,她是 著名的洛可可风格的创始人,并且参与建造了凡尔赛宫。
如今人们记住的,不是蓬皮杜夫人做了谁的情妇,而是她卓越的审美与对文化艺术的推动。
师太这一笔,不仅狠,而且妙。
作为通俗小说作家,亦舒的作品通常被评价为二流小说。
亦舒能凭二流的小说,成就顶流的名气,靠的是坚定的、让人越琢磨越有道理的三观——那就是 女人要坚定地靠自己:情是过客,钱才是女人真正的归宿和依靠。
正因为有了这一茬儿,电影《喜宝》烂穿地心,也没有粉丝骂师太卖版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卖版权拿钱,不偷不抢,至于拍出来什么样,亦舒不关心。
她也从不参与编剧和影视制作,卖了就是别人的了,钱货两清,再无挂碍。
作为职业女性的代言人,亦舒顶瞧不上捞女,连全职太太她都觉得活得惊心动魄; “生活上依赖别人,又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是没有可能的事”。
爱亦舒的人,爱的是她这种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20岁看,觉得触动:真的是这样吗;30岁以后再回头看,真特娘的对啊。
爱情在亦舒小说里永远占不到主角,更别说傻白甜的爱情。
把亦舒原著对于金钱的思考、对于捞女的讽刺、对于穷得只剩钱的大富人家的空心内核入目三分的描写,统统删除,只留下朴实而动人的乡村爱情故事,是影版《喜宝》最大的贡献。
小说影视化,改动原著是很正常。
李安拍《色戒》改动巨大,甚至有人说李安是被张爱玲附了体,拍出了她想写却没写出来的东西。改动那么大,也没被书粉和张迷骂,不仅因为拍得好,更重要的是李安尊重原著作者的灵魂和三观。
而影版《喜宝》,把原著的灵魂跟三观全都扔到了太平洋,只尊重了原著的金句。
《喜宝》的烂,不是烂在ppt式的剪辑和毫无章法的背景音乐,也不是烂在混乱的年代感和塑料道具, 这部电影最致命的烂,是烂在三观上 ,我很难相信这是一部女导演的作品,她对女性的误解,比男人更深。
电影里,不仅喜宝的妈妈一生为情所困,连勖存姿都变成了单身而深情的钻石王老五。
年龄从来不是爱情的障碍,尤其对于年轻女孩和有钱男人来说。
既然电影改了原著的设置,让勖存姿恢复了单身,那么喜宝一天到晚哭哭啼啼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到底是有什么病;
勖存姿的女儿聪慧说喜宝是妓女又为啥?忘年恋就是妓女?这女儿又是得了什么病……
亦舒的原著至少有几桌大菜: 原生家庭的影响、爱情的虚无甚至生命的虚无、富人的虚伪与罪恶、钱对人性的腐蚀等等。
结果影版《喜宝》做了一个与亦舒无关的盒饭:太太过世多年的深情富豪与本来看上他的钱、最后想要他的人的“傻白甜”的旷世绝恋。
配角的存在,都是为了推进两人的恋情深入。
最终,喜宝为了证明自己是为了爱情而不是为了钱财,把勖存姿给她的财富全部还给了勖聪慧,正义凛然地走出了勖家,决定做真正的独立女性。
26岁的姑娘,连个大学文凭都没拿到,5年锦衣玉食的生活,除了花钱和谈恋爱啥也没干,去饭馆端盘子人家都嫌你笨……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最拎不清的那一类女孩吗,亦舒看到这样的女孩得绕道走。
真的,我第一次见到买了小说版权,结果把电影拍到反原著的水平——恨一个作者,就去买她的小说,然后根据这部小说拍出一部电影,去打她的脸。这算是有钱人的 游戏 吗……
对不起,观众不买账的。
原著小说里,喜宝连妈妈去世都能忍着一滴眼泪不掉。她跟勖聪恕打网球,杀得富家公子片甲不留,因为“ 含不含银匙出生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那么网球学得好一点总不太难吧 ”。
勖家子女得知喜宝做了父亲的情妇后,来家里闹,她站在二楼说,你们谈完了没有,我还有功课要做。
勖存姿冷落她,她就去酒吧找一夜情。 “一个男人生命之中一定有很多很多个女人。一个女人的生命之中也有许多许多的男人。 ”
喜宝即使被包养,也有自己的志气,只要靠努力能做到的事,她永远要做第一。
亦舒对于女性是有理解、有悲悯的,即使她是一个捞女。
小说里的喜宝,精明可靠。她知道自己的出身,没资格做一个天真的人,于是步步为营地经营自己的人生。
连勖存姿对她好,哪怕她要天上的月亮,都愿意给她摘,她也是清醒的——“ 不是因为爱我,而是因为他的虚荣心;勖存姿的女人什么都有,勖存姿是个有本事的男人。 ”
小说里,勖存姿与姜喜宝玩的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征服 游戏 ;电影里,张国柱与郭采洁不仅把爷孙恋谈出了你死我活、地久天长的土味,更重要的是,郭采洁不像读过书,勖存姿也不知道是怎么凭这种智商赚到了那么多钱。
有人说这是过审的需要,我不同意。
如果真要拍一部卖座的傻白甜忘年恋,直接拿郭天王和网红太太写个剧本,评分和票房肯定比现在高。
影版《喜宝》所弘扬的价值观是女人无论贫富贵贱,你再冷静、强大、拼事业、拼财富,最终都逃不过一个字: 情——为情所困是女性群体的终极宿命。
这种老土、过时的三观,绝不属于亦舒,甚至连琼瑶都不会这么写了,唯一能让我产生联想的是开倒车的“娘道”。
原著中无数次提及,一个模样尚佳的女孩,如果从18岁起就打定主意在男人身上弄点钱,无论如何可以成功。
这是许多年轻姑娘的普适价值,尤其在当下这个消费时代。
然而换取这些东西的代价是什么,很少有人告诉你,而这正是小说《喜宝》存在的意义。
在小说里,令人眼花缭乱的物欲世界终究尘埃落定,勖存姿再有钱也逃不过一死;勖家子女因为得来全不费功夫,过早地丧失了生活热情和奋斗的欲望;姜喜宝得到了她想要的,却失去了母亲和她心心念念的文凭。
姜喜宝的后半生,有了很多的钱,却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人类这种思考动物,很难仅仅依靠物质而产生长久的快感。 也许有了钱的姜喜宝,要困在发臭发烂的灵魂里不得安生 ——原谅我顾里上身,中了郭采洁的蛊。
一个给电影《喜宝》打一星的豆瓣网友说——
大二在图书馆看完《喜宝》,后来自己买了一本至今放在书架上。这么多年,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是我总在提醒自己,不要像她一样。
嫌弃小说《喜宝》三观不正、喜宝结局太好的姑娘,会喜欢影版这种很直很正,鼓吹女孩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的结局吗?我想不会。
她们会转头再去看看小说,发现亦舒并没有让喜宝得到一切。 她从“糖爹”那里得到的糖,可能要一辈子用浅淡而持久的苦去偿还。
小说的结尾,26岁的喜宝,拥有很多很多的钱和一双看透太多的眼睛。在赶走“问得太多,付出太少”的追求者后——
“我独自倒了酒坐在小偏厅中喝酒。勖存姿的故事是完了,但姜喜宝的故事可长着呢。
忽然之间我心中亮光一闪,明白‘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意思。
去日苦多。我大口大口地喝着酒。
谁知道姜喜宝以后会遇见怎么样的人,怎么样的事。
我苦笑。”
短短一百多字,用了三个“苦”字。
将《喜宝》归为“顶级捞女”的成功故事其实是一种误解。捞女捞到了钱,但钱能不能买来幸福?你没钱的时候,一定觉得可以,但如果真正有了钱,不一定。不信邪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搜狐创始人查尔斯张以及大刘的前任宝咏琴。
爱的本质,是自爱。 在小说中,姜喜宝最终的确爱上了勖存姿, 但不是爱他行将入土的皮囊,而是爱他以金钱所铺陈出的舒适与安全感。 当这些东西,成为一个女孩的世界,“爱他”是她唯一的选择,如果不爱,她没办法跟自己交待。
这种爱的残忍与无奈,与说服自己爱上强奸犯没什么两样。
“失望是不是?不过不要怕,生命中原本充满失望。” 看完电影,只能把师太的这句话送给自己。
如果你看完我的文章,还是想去电影院看看它到底有多烂,恭喜,好奇心就是你的生命力,同时也说明,你不缺钱〜
关于本文
作者:艾小羊。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