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

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26 15:43:28

1. 甲午大海战的观后感怎么写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看完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感慨颇多,心情久难平复。今早醒来,那些海战的镜头以及感人的故事依然萦绕在我心头。其实当时的北洋海军实力是不弱的,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而日本集合全国之力才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但日本却相当团结,没军费了,明治天皇带头捐款,命令全国官员捐出10%的工资购买最新式战舰;没粮食了,天皇宣布每天只吃一顿饭,全国都节省开支。
日本人的意志和团结不得不让人佩服,反观天朝,北洋水师七年没添置新舰,弹药不足,以次充好,军费被贪污,难怪李鸿章无奈的说:“大清每年的钱财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相当不错了。”光绪有心奋发,以前每天吃三个鸡蛋,知道物力维艰后每天只吃一个,身边的太监总管告诉他:一个鸡蛋十两银子。他问李鸿章:“市面上鸡蛋怎么卖的?”李答:“一两银子大概可买800个左右。”官员腐败至此,可见一般。光绪有心强国,怎奈大权旁落慈禧,慈禧还教育光绪说:“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陵寝。”可惜后来一下子丢掉了1080里领土,很讽刺!
一声炮响,日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他只有这样打才有必胜的把握)。北洋官兵也奋勇抵抗,两边的战舰和指挥官实力其实差不多,但北洋的弹药实在太差,经常打中而不炸。否则至少可以击沉两艘日舰--松岛指挥舰和赤城号。海战历时两个小时,日军三艘战舰重创退出战斗,北洋被击沉四艘,其中包括邓世昌的致远舰,邓世昌本来可以活下来的,当时致远舰弹药打完了只剩鱼雷,世昌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挂起冲锋旗开足马力向日指挥舰松岛号撞去,把日军指挥官吓出一身冷汗,匆忙指挥附近所有日舰来拦阻炮击。在众多日舰的夹击下,致远舰沉没了,邓世昌及其他官兵落入水中,此时邓世昌依然可以选择生还的,但是他们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到一种理念“舰在人在,舰忘人亡”,所以他选择了牺牲,永沉大海,同致远号一起,伴随他的还有他那只忠心的德国犬—太阳。
这是最让我感动和震撼的一幕,之后北洋的节节败退,附近的军队见死不救,乃至北洋军舰龟缩不出导致全军覆没,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甲午之败,仅仅是慈禧这个老太婆和那些官僚导致的吗?不然,时也势也。用《阴符经》中的话来解释:“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政治腐败,政府愚昧妥协,人心尽失,爱国之士难以伸展,焉有不败之理。
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致远,是到达远方的意思,希望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走向深蓝。”
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电影反复提到这句话。
想到现在历史教育的缺失(中国的历史书更像皇家历史,都是按着“皇帝”的视野写的),也许我们这代人对历史的传承太过缺失。有些东西,并非我们不了解它就不存在了。先人的梦,先人的理想,先人的光辉在我们身边还剩下多少?并非我辈无能,只是遗忘了我们民族的信仰和坚持,因而我们没有办法去传承。
致远,镇远,定远,平远,济远,, 这些有着厚重历史的舰名应当传承沿袭下来。(竭力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2. 甲午海战观后感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事迹,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沉醉在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上,结果是被德国绕过攻击,英国也希望和德国和谈,放纵波兰被吞噬,苏联赶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果呢?英国,法国,苏联全部和德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古往今来,说明一个道理,和敌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试图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根本上不过是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事物的发展一旦形成趋势,是很难改变其发展的进程的,试图通过谈判,等待,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化难以处理!

甲午海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外敌,不要抱任何的幻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期待和平最终的结果是加速战争的到来!

笔者也希望众多家长让孩子多看看这样经典的影片,早日让他们接受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的培养有较大的益处。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曾经的东亚病夫了,不论任何国家,敢于挑衅我们,相信在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叫他有来无回!

3.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观看了电影《甲午海战》,一时间好像穿越了百余年时光,回顾一番中国人被鞭打的历史,颇有感触。

1894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开端,直至一年后《马关条约》的签订,随着辽东半岛被无情地割让,三千万两白银交付给了日本,中华民族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危机。

中国历来地理位置就相对封闭,北部西伯利亚是荒芜地区,西边沙漠和高原阻隔着欧洲大陆的文明,南部的海峡难以穿越。中国因此不受干扰地享受着自己文明的发展,但也圈住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认知。清朝甚至“闭关锁国”,不接纳外来的先进的事物,却固守着迂腐的观念。封闭是可怕的,他盘踞在统治者的心里,落后的只会更加落后。

那么,中国人想过要改吗?是的,曾经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北洋水师的成立是标志性的成功。而清朝晚期早已劣迹斑斑,那时的中国早就杂草丛生。科学技术的更新只是件华丽的衣裳,而中国的制度不改,又怎么面向世界?官僚腐败的现象不杜绝,又怎么迎接外来侵略者的挑战?慈禧愚昧至极,挪用海军军费只为建自己的颐和园,安享晚年和大清王朝的灭亡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北洋海军战败,天降大雪,颐和园里的那艘石头做的精致的船真是个极大的讽刺。

海上的战争是一扇门,败了,就推开了中国受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关上了统治者做的关于天朝的梦。

中国的梦早该醒了。敲碎梦境的,是日本这个极富野心的民族,他们用接近残忍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一切。如今我们谴责日本人的罪行,同时也悔恨当时中国的落后。历史证明,落后,是要挨打的!

钓鱼岛问题曾一度被搁置,现在却被日本再度抛出。无论这是国家利益的抢夺,中日友好局面的破坏,还是丑陋的党派政治斗争,甲午海战中日本窃据的钓鱼岛,21世纪的中国绝对不会有半步退让!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崛起,是庞大的经济增长数字,是中国可以与世界首脑平起平坐,是美国在称霸道路上意识到了“中国威胁”。

如果说曾经的中国不够强大,对抗外来侵略时失败了,而现在日本再次显现出这种占有的野心的时候,中国用最坚决的语气说不!因为我们有实力面对肆意的侵犯,也丝毫不畏惧!

“每一场大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1894年,威海,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8年后,战火的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已成历史。如今,人们沉浸在安逸的生活中,渐渐遗忘了百余年前的奇耻大辱。此刻,《甲午大海战》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正如片中多次引用的《天演论》中的句子:“世间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也如此,今中华民族若不奋起,必将为人类历史所淘汰。”

虽然早已在历史书上了解过这段历史,但当坐在电影院中直观地感受那个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起的时代、看着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时,我的心无疑是沉重的——在课本上正正经经的方块字背后,没有人知道那是多少鲜血、多少生命,也没有人知道这些鲜血是怎么流的、是为何而流的。

影片从一群怀揣强国之梦的少年讲起,我的心也随之起伏澎拜:

当他们在去英国的船上面对即将远离的故土齐齐一跪时,我的心中不禁有一股暖流涌上,为他们的爱国赤诚而肃然起敬;当他们开着新式铁甲船驶入中国领海时,那一刻,尽管我明知结局,却依然像他们一样的满怀激动与兴奋,仿佛看到了中国在大海上所向披靡的豪迈气势……

然而,好景不长,正如片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所言“中国这个巨人又是突然跳起,伸个懒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过了一阵子,只见他坐了下来,喝口茶,吸口烟,打个哈欠又睡着了。”北洋水师这支当时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舰队,七年未添一舰、炮弹严重不足。李鸿章增添舰队装备的多次奏请,被慈禧太后一一驳回,而她用以修葺颐和园庆六十大寿的费用可购买足足20艘军舰!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却是省吃俭用、捐出俸禄购买快速舰。更有甚者,北洋水师与日军打得如火如荼之时,北京颐和园内却是一片歌舞升平;堂堂大清的军舰,竟成了为慈禧太后运送水果的私家货船!命中日军“松岛”号弹药库的炮弹竟是臭弹!我愤懑于清政府的腐败之风、人们的醉生梦死。

当慈禧下达“可以开战,但不可先开炮”的荒唐懿旨并导致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之时,当清政府面对侵略者的不平等条约一味求和之时,当看着海军为守所谓的“礼”而错失一次次战机之时,我胸中恨铁不成钢之气久久难以平复……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邓世昌驾驶着“致远”号义无反顾地撞向日本“吉野”号时,当爱犬“太阳”咬着他的披风随他一同沉入大海时,当刘步蟾等人拒绝投降、亲手炸沉军舰并自刎殉国时,我的心不可扼制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自己的牺牲坚守了中国人的爱国信仰,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警醒国人“国难兴邦”。

走出电影院,在观影时迸发而出的情感已渐渐退去,但很多烙在心里的画面却是不可磨灭的。我们不禁反思:那场艰苦的、耻辱的、悲惨的,壮烈的战役所传承的民族信仰与坚持,我们身上还剩下多少?当我们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致远”——“到达远方”,是希望我们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又能走多远?

4. 甲午海战观后感600字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是1894年9月18日,腐败的清政府和可恶的日本舰队在海上交战时的情况,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权力被可恶的慈禧太后掌握了,她毫不重视军队建设,在国家危机时刻,皇宫内还在为慈禧太后做六十大寿,将大量钱财挥霍掉了。可日本很重视军队建设,没钱就把全国官员的工资减少十分之一,买新式铁甲船,没粮就每天只吃一顿饭,来节约粮食给海军。我想日本真团结啊!要是我们中华民族也能这么团结,那么中国就不会有这些屈辱的历史了。

甲午大海战刚开始,日本就显示出了新式武器的好处,不一会儿,就击沉了我们四艘北洋海舰,可他们的海舰却未沉一舰,邓世昌大怒,和他的手下所驾驶的致远舰所向披靡,重创了日军的五艘海舰,可后来,炮弹打光了,就只有用穿甲弹,对日军根本没有杀伤力。之后致远舰被日军的东洋海舰打败了,面对严重的倾斜危险,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本吉野号冲去。从这可以看出邓世昌宁死也要和日本吉野号同归于尽,他为了国家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可日军见势不妙,边逃边放鱼雷,致远舰不幸被击中,炸为两截,邓世昌本有机会逃走,可他宁死和日舰共存亡,他的狗——太阳,也随着他一起牺牲了,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们所感动,他们真是太伟大了!
因为慈禧太后和许多的贪官污吏把那些钱财都用在了不正当的地方,不给海军新添海舰,就连炮弹也用次品代替,所以造成中国甲午大海战的失败,日本人也太可恶了,就连现在日本仗着有美国撑腰,还试图霸占我们中国的领土——钓鱼岛。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国防建设,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一大批“高、精、尖”武器相继面世,“核导弹”、“核潜艇”、“歼_20战斗机”、“航空母舰”……。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要永远记住“甲午海战”这段屈辱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

5. 甲午大海战(陆毅主演)的观后感

看了爱国电影《甲午大海战》之后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当悲壮的背景音乐响起时,我的思绪随之飘飞在了150年前历史的上空,我是多么想亲眼看看这全世界第六强大的北洋舰队如何奋勇抵御外强,以至全军覆没的。

追寻先人的足迹,领略大海般波澜壮阔的豪情万丈;臆想着手摸舰舷,志存高远,睥睨天下的飒爽英姿;感受双拳紧握,却无处发泄的憋屈悲愤;感悟前辈浴血杀场,与天水交融的悲壮史歌……

在我看来,与几十分钟的整场大海战相比,那只只有几次镜头的德国犬倒像是神来之笔,通人性、机灵、可爱至极。

我很喜欢回忆式的叙述方法和悲壮的背景音乐,很具感染力和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但我个人认为电影若是依仗导演的叙述才能,单讲述中国为何凭借世界第六的北洋舰队却输的惨不忍睹,淡化海战,特效,或许效果更好。

电影中那些同窗数载,相见与浩瀚的大海的中日青年才俊皆是意气风发,壮志雄心。在刘步蟾等担心日本强大来犯我中华时,只有弹丸之地的日本出类拔萃的才子何尝不是在担心忌惮着中国呢?两艘军舰去日本杨威时,日本首相亲自迎接,并谦卑的自称“学生”,暗中却派“百姓”抢占炮台,意图炮轰军舰;李鸿章去马关谈判,又是“小百姓”掏枪意图射杀李鸿章;海战开始,日本军舰先鸣礼炮,以示友好,顾念旧情,随后立即炮轰北洋军舰。电影将这种腹黑的阴险丑恶嘴脸揭露的淋漓尽致。

日本为了一艘战舰,天皇带领全国领导捐款,为了一场战争,天皇一天吃一顿饭。然而中国呢?任何一场变革,“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最快的;“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最彻底的。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对比,突出了腐朽的领导阶层最终必然导致国家走向灭亡。清王朝—一个外表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根已经腐烂了,来场风雨,定然倒下。

评判这次自救的“洋务运动”赫德说的再恰当不过了“中国这个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的睡着了……”

国家在变化,人又何尝不是啊。原来嘻嘻哈哈不问国事的顽童,变成了那群留洋英国、美国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国难当头,他们面对朝廷腐败无能,太后昏庸无道,带着有苦难言的愤懑步入而立之年;最终也没有完成最初保家卫国的梦想,“同死”于甲午海战……命运是如此的不懂怜爱。我想,即便是那个最能坚持童真童趣,总是跳到哥哥身上撒娇,爱吃粽子的小丫头,最后也将孤独终老……

当看到战争结束,刘步蟾接到日本发来的劝降书,满心怨恨的他命令手下“开炮回答”,得到没有炮弹的回复时,当看到丁汝昌为了军舰不为敌军所得,下令毁掉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军舰时,我真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绝望,什么叫做无助,什么叫做无可奈何。
看完了这部《甲午大海战》,我感觉自己更爱自己生长的这片领土,旧中国已然逝去,但新中国会不断强大起来,我想向那些爱国志士一般,用自己的全部去建设国家,为祖国繁荣尽最大的努力,延续这份爱国的力量。

6.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要求字数700字

如下:《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它主要讲述是是清朝甲午年间,中国和日本展开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所有战舰都被击沉,中国因此而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部电影给我很大的触动。
主角邓世昌小时候在船政学校学习,为了增强中国海上作战的水平,国家派他的很多同学都去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十几年过去了,邓世昌在国内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还担任了什么官职。他奉政府之命到英国购买两艘铁甲舰,并把在英国的同学接回来。
回来后不久,中日关系就紧张起来了,甲午海战爆发。李鸿章派他们去作战。最后,“济远”被击沉,邓世昌掉进水里,他的随从把救生圏扔给他,可却被他推开了,大喊:“我要与战舰共存亡!”喊得非常悲壮,非常绝望。然后就和他的爱狗一同沉下去,以身殉国!这是一个爱国的人,但在我看来,邓世昌这种做法不对的,为什么你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呢?可能别人觉得这是壮烈,壮烈是有的,但是他的死有没有价值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应该继续活下去,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轻易死掉,他应该抱住救生圈,努力游上别的战船继续为国家效力。
中国北洋海军的失败并不怪他们,罪魁祸首是慈禧太后,她动用海军经费去造颐和园了。北洋海军自从1888年到1894战争之间,战舰没有任何的保养,没有任何的改进,也没有增添任何一枚炮弹。在北洋海军打仗的时候,她却悠然自得地在办六十大寿庆典。此人实在是无耻到极点,老太太用来办寿辰的钱有700万两银子,足足能再购买一个北洋舰队。如果把办寿辰的钱充当军费,那么日本和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将士们在海上作战时因为没有高质量的炮弹,已经打入日本战舰弹药库的炮弹居然不会爆炸,这怎地不让将士们悲愤交加,怎地不让人扼腕叹息啊?大清有这么一个无耻太后,怎么会不灭亡?
现在的中国强大起来了,我希望我们中国永远强大!

7. 《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导演是冯小宁。
观影归来,我心里有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这部影片描述了19世纪后期,慈禧太后掌权,国家落后。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带领全体将士,邓世昌、刘步蟾等海军精英怀揣保家卫国的理想登上了各自的战舰,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域上展开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铁甲舰大决战。中方英勇反击,可却还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屈辱的一页。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敬佩这些名族英雄。就像邓世昌,他誓与舰同沉,舰沉时,他明明可以上岸却不愿上岸,表明了他视死如归的决心。可他的爱犬--太阳,却舍不得他的主人,便跳入大海中去救邓世昌,可他还是不愿上岸。于是,邓世昌狠狠心把爱犬一同带入海中。我看到这一幕时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场景令人十分感动!
我敬佩英雄,同样也憎恨小人。那些日本人甚是可恶,想方设法占领中国的领土。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可是,日本还想抢我们的钓鱼岛,他们难道还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一百多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时代吗?别再痴心妄想了!
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以邓世昌这些民族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8. 甲午海战观后感,500字

甲‍午战争观后感
唐刘晖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知道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返回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可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悲剧,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
很高兴为您解答!
祝天天开心,学习进步!如果不明白,请再问;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点击本页面中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请在客户端上评价点“满意” , 谢谢!
*******************************************************************

9. 求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原创,,急求

“世界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看完《甲午大海战》之后,这句话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是啊,电影里讲述的正是那一场决定了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命运的——甲午大海战。

我不得不说我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也一直自认为是一个爱国情怀很重的人。看到船政学堂的孩子们在广场上服装整齐、精神抖擞地大声报着自己的班级名字,我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了他们满腔的热血,他们坚信: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最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就像影片中的小邓世昌在回答洋先生的问题时说的:“任何君主,如果只有陆军,他就只有一只手,加上海军,才是双臂齐全。”其实这真的不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画面,但是课下我再次观看影片,第二遍、第三遍、每一次看到这个画面,看到他们大声说着“驾驶班第一期刘步蟾……驾驶班第一期邓世昌”泪水都会止不住地冲出我的眼眶。我知道,我是激动的,激动与在那个年代,这些年少的孩子竟有如此的爱国之志,他们的肩上承载着那样沉重的护国之任。但是,今天的我们也深深的知道,在清政府那腐朽的政治下,他们……最终以身殉国,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中国前进的道路,警醒国人。

邓世昌——历史上甲午海战中无可争议的英雄,他率船誓要撞沉“吉野号”。他与舰同沉终以身殉报国之志,以血醒华夏之人。这部影片也着重描写了邓世昌。他豪情万丈,眼光独到,正气凛然,他的船是“致远”寓意“走向远海”。本来他们是可以走向远海的,北洋舰队号称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可是他们的政府是腐败的清政府,内务府买鸡蛋都是“十两银子一个”的清政府啊!有银子要先满足慈禧太后奢侈欲望的清政府啊!各方军马推脱不前毫不作为的清朝政府啊!所以他们没有银钱购买有速射炮的新军舰,没有银钱买弹药。所以他们的弹药是放不进弹筒的,是不炸的,是要了他们命,毁了中国的弹药啊!

我忘不了电影中这样几个画面:

“定远号”上的水员们在战场上奋力锉着炮弹,日本人的炮弹就在他们的身边炸开,他们拨开队友的手臂,继续锉弹,最终一颗炮弹再次在他们身边炸开,让那仅余的锉弹的水源发现炮弹不响,他高举着手中的炮弹向刘步蟾忿然喊道:“大人,打不响,炮弹打不响啊!”

还有就是“定远号”打进日军“松岛号”的穿甲弹竟然不响,我不能忽视松岛号长官金币的双眼,那颗打进松岛弹药库的炮弹如果响了,松岛就完了……

影片中许多地方都向我们显示了这场大海战,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命运,可是决定这场大海战结果的,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其实是国家的政府、政权、政治形式。

当时,日本是较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他们经过明治维新政治清明,全国人民爱国为国,不自私自利。而清政府呢,腐朽的封建制度,末路王朝上下挪用公款中饱私囊。北洋水师如何不败呢!我只能感叹当年船政学堂的那些孩子们,当年北洋水师的列位英雄们生不逢时,如果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他们一定会在海军中发光发热,为祖国和人民贡献他们的力量,而且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像他们一样为国为民的人才。

今天,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稳定幸福的国家,我们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那么我也希望我也可以成为邓世昌他们那样的人,想成为我们这样伟大的政党中的一员。当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学好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将来可以以更大的能量投入到对祖国的建设中!

历史逝去且已走远,但我们不能忘记血的教训,不能忘记那些曾经有过的耻辱,今天的中国以雄狮之姿、翔龙之势屹立在世界东方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中国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崛起带来的。我们的民族,我们民族的人民,只要团结起来,就会产生无可估计的力量,无法匹敌的力量!

在德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你就是德国”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只要每一个德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会让德国更强大、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同理,只要每一个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会让中国更加强大、美好,人民更加幸福。

我们都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每一个中国人加在一起组成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祖国。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中国人民,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将尽我所能努力学习,努力成长。虽然我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部巨大的国家机器身上的一颗小小螺钉,但是我也要深深钉进我的位置,知道耗尽全身的力气。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背负民族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这是刘步蟾离国求学时留给邓世昌的话,虽与今天国情不同,但与我爱国之心别无二致,借以此句结文表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10. 甲午海战电影观后感

一直以来,我以为甲午中日海战当时的中国战败,是单纯的因为国力不支造成的,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才明白事实的真相。战争已过去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又将这次战争史诗般的再次展现在国人眼前,好像在诉说着一个永远不变的真理;“落后保守就会被动挨打!”

当时的清政府耗资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从北洋水师新购买铁甲战舰到日本访问之威风,到不到一
年的甲午海战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不光是因为日本的强势崛起,关键是当时的清政府被外强中干、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所迷惑,政策上固步自封、不思进
取,政治上腐败堕落,贪官横行,再加上贪图享乐、混蛋无比的慈禧太后只顾为自己准备六十寿诞的大肆祝贺,不惜动用北洋水师的大量军费修建“颐和园”挥霍无
度,致使北洋水师的战舰弹药装备严重不足,甚至有八艘战舰上仅仅只有三枚炮弹。再看日本,当时的明治天皇英明决策、锐意改革,对内推行“明治维新”增强国
力,实行军国主义,对外不断扩张,侵略掠夺朝鲜和中国。战争中作战的的双方,一方是准备充分、蓄谋已久、凶狠残忍、阴谋狡诈,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侵
略者,一方是缺乏警惕、准备不足、仓促应战、战略失误的腐败透顶的清朝政府。更让人可恨的是,在战斗的最关键时刻,一边是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邓世昌、丁
汝昌,一边却是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方伯谦、赵怀业,而朝堂之上更是投降派、主和派当权误国,跪地求饶,人心惶惶。这样的战争,其实结果谁胜谁负早就命中
注定,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也实属被逼无奈。

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却仍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前车之鉴”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就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们一起努力把美丽中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国富而民强,让东方巨龙早日腾飞,让伟大的中华民族昂首屹立在世界之巅!

阅读全文

与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