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历史电影观后感300

历史电影观后感300

发布时间:2022-05-29 18:17:40

Ⅰ 历史剧观后感300字 不要太多

《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期间,日军对翼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军常常袭击老百姓,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 高老庄群众在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指导下,把家家户户的地窖连在一起,组成地道,并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会发现,并告诉老百姓下地道,让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传宝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有武工队要来,这话传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让汉奸打扮成武工队的样子,去打听地道。汉奸到了那,被高传宝一眼就认了出来,杀死在地道里。 敌人出了炮台,走进村子,没发现什么人,但是,高传宝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备,敌明我暗,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活捉了鬼子小队长。 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过着八路军打来的生活,我想起高老庄人民和高传宝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Ⅱ 想找一片中国历史片观后感~!300~400字~!

《东京审判》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拍的影片。影片创作者经过大量的历史调查,为观众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部描述1946年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二战战犯的电影,用以真实的镜头再现了那个时刻,感觉是如此的沉重。 《东京审判》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作为历史片来说它受关注的深度更高。上课的时候只看了一小节,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说来惭愧对这段历史的不甚了解及和每个中国人及有良心的世界人民一样对日本的仇视心理让我揪心于情节的发展。中国法官上演了一场场思辩缜密撼人心魄的法庭传奇,才艰难扭转了局面,全剧最高潮不是在揭晓投票结果的时候,而应该是审判长在宣读总结的时候,抑扬顿挫的字句再适时地配上点背景音乐,再附以镜头旋转效果和切换处理,感染了激昂和愤慨,最后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及整个中国国民那颗饱受战害的心。中国法官终于在长达两年818次的开庭中,写下了奇迹。再看时注意的就不久久只是情节的发展了而更多的是被人物情感的变化和历史的沉重感所笼罩。 看完这部片子,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再次怀念毛主席,是他带领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朝鲜战场,以弱胜强,才让世界真正认识到了站起来的中国,才让亚洲人在世界得到了尊重(李光耀评价1950年的朝鲜战争的正面意义)。 放眼今天,世界并不太平,可能还有不少人在为沙漠枭雄死于绞架稀嘘不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和平崛起的中国,越来越被全世界广泛看好,党和国家领导人穿梭世界,走到那里都是耀眼的政治明星,不也正是越来越强的综合国力具体体现吗?! 东京审判,拍得很好,拍得很及时,一方面是还原历史,正告日本右翼势力不要鼓噪,不要翻案,另一方面,也是警示国人,弱国无外交! 东京审判,已经过去,国觞刺痛,正好激励越来越自信的国人继续努力。

Ⅲ 历史二战电影观后感,从历史角度考虑,不少于300字

日本二战电影《吾为君亡》观后感
1,首先我是名中国人,我承诺一生忠诚于我的祖国,也愿意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为国家献出生命。
我不是军人,也不是鼓吹历史充满仇恨的愤青,更不是崇尚战争敬拜战争的右翼倾向分子。
下面我将要打出的文字只是我看了这部电影后,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法。
2,毫不夸张的说,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曾数次流泪。我强制着试图不让我的泪水滑落,但是这些抑制不住的泪水却在顽强地为那些青春年少,刚毅勇猛的战士,为那些温柔善良,和美坚韧的女人毫不吝啬的涌流。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民族灵魂。日本民族的精神与民族灵魂通过这部电影完整的展现出来,看了之后让我肃然起敬,同时也心生惶恐。
我深深地理解为什么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能够从战败国的阴影中脱影而出,并由一片废墟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一跃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也懂得为什么大多数日本人的工作态度与人格素质及其他们的产品会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尊重与好评。
这些辉煌的成绩体现了一个成功民族的精神魂魄所在。也正是他们这种坚韧,忘我,百折不饶,视死如归,凝聚团结的民族精神与魂魄才托起了当今世界上一个繁荣强大的大和民族。
3,我们中国人在称呼日本的时候总是“小日本,小日本”的叫着。日本的确小,国土面积小,个头相对也小。但是他们的民族精神与国民信仰却齐天之大。
人的生命最宝贵!但影片中,近乎每个士兵却无畏自己年轻的生命,无惧自己胸膛里的热血,为了国家的荣誉与兴亡毫不犹豫的去战场赴死。
这种精神信仰比天还要大,这种民族气节比天还要高。伟大的信仰与气节是无边无尽的。那些神风战队的成员,那些赴死的人,那些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生命,在他们每一颗鲜活跳动的心脏里谁又没有亲情,爱情,友情?
面对所有珍贵的情感,却没有人选择逃避。每个人都在义无返顾的接受死亡。即使知道了必将失败的结果,却仍然赴死,这不是愚昧,更不是无知。这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国家精神在激励他们要这样做,必须去做。
生命之大,亲情之大,爱情之大,友情之大,这些看起来最大的意识形态却在国家,民族面前显现的如此渺小,甚至无法比拟。
4,影片逐一为我们展现出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贵,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珍贵的情感来揭示战争的残酷与反思。
人类永不停息的竞争社会里,国家和平的前提与保障是民族的强大与繁荣。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兴盛,靠安逸封闭与努力创造是远远不够的。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和平的保证靠的是强大坚实的武力基础,甚至靠的是强悍的侵略与扩张。
这种和平保障的侵略与扩张体现在一个国家民族的信仰上与这个国家的精神本质原动力基础上。
美国是当今世界霸主。我们简单回顾下美国的历史就会不难发现,美国几乎所有发达成果都是建立在侵略与扩张的前提下繁荣起来的。
美国建国2百多年,却有1百多年在战争。现在的美国人都在说要和平要和平,实质上却在骨子里考虑着战争,考虑着如何在战争中繁荣。
5,1776年的美国,从那一年开始注定要与战争结盟。从墨西哥湾到菲律宾海沿线,从一战二战的肆虐到越战伊战的屠杀,从欧洲到亚洲,从美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太平洋到南大西洋,美国式的侵略扩张几乎横跨了整个世界,就是这样无数次的“正义自由”的战争,使美利坚人确立并坚信了他们的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继而造就出一个在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有着丰厚硕果的战略美国与霸主美国。
一位美丽善良的未婚妻跪俯在即将开着残旧飞机去舍身赴死的飞行兵脚下,嘶声的求着:“请带我一起去吧,一起去吧。

Ⅳ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300字左右

思路:根据建国大业的内容情节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昨天,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看《建国大业》。电影描述了建国初期以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府为主线。

中间穿插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内战全面爆发、三大战役、解放军渡江、共产党多方面争取各界民主人士组建多党合作的政府、政协会议召开等历史事件。通过这部电影我知道了新中国的由来,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周恩来、蒋经国、宋庆龄、毛泽东、蒋介石、邓颖超等人物。



在政协筹备会议中,确定了国旗和国歌。最先大家都同意中间有一个黄杠、代表黄河的方案,但最后经大家讨论确定的是背景为红色,左上角以一颗五角星为中心、四颗小星围绕的方案,因为它即表现出了中国现状,又预示中国美好的未来。

在讨论国歌歌词时,有人提议要该原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机的时刻”这句话,可是毛主席说一个民族是要有危机感的,所以最后大家还是一致通过了以《义勇军进行曲》原文为国歌歌词,这样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五星红旗和慷慨激昂的《国歌》。

Ⅳ 世界历史观后感300字以上

近代历史上,中国和日本经历了相似的灾难,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有人于是说,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方式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而日本则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这导致两国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难看出,这一定是全盘西化论者。那么,中日之间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先谈中国的失败
1、中国的封建制度比日本完善,经济上自给自足和自我恢复能力更强。
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大泱泱大国,船大难调头,这是中国在改革面前非常迟缓的原因。而日本小国寡民,如果灭亡那必然是非常彻底的。加上幕府将军实行的不是王道仁政,而大清毕竟刚刚经过康乾盛世,所以人民的态度也不一样。尤其是我们的封建自然经济,几千年来非常稳定,所以缺少改革的必要。
2、中国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原则是正确的,但对于精华和糟粕的定义不太正确,导致了后来很多运动的失败。
我们知道,我们对于西方,先学技术,后学政体,最后学文化。但学习技术,我们一直没有真正学习工业生产;学习政治,我们也没有真正调动人民参政;学习思想文化,那就仅仅是盲目的批判老祖宗。一句话,光看着人家搞,搞得好,不知道人家为什么好。我们需要的是肥皂,然而洋人带来的却是手纸,当然用不好。五四运动之后,国民应该才算是真正醒悟,各派有识之士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有人总是认为日本是成功的,可抛开高楼大厦、汽车手机,让我们看看日本人的骨头和大脑是什么样的。
3、日本也并没有全盘西化,而是建立了武士道精神,事实上是为军国主义和垄断大资本家服务的。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日本基本的社会架构,也就是贵族统治的架构没有变。小人得志便猖狂,日本是这样的民族,资本家是这样的动物,小地主是都有这样的通病的,三者结合在一起(明治维新的主力是中下级武士),你就不难想象日本的资本家是多么的可恶,近几年丰田公司的丑恶行径,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恶习。我们知道,日本小国寡民,缺乏资源,要活命,最省钱(注意,不是好,仅仅是省钱)的办法就是扩张。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打仗反而能够给国内垄断企业提供足够的市场和资金。君不见美国隔几年打一次,就是军火商人搞得鬼。事实上,武士道精神由来已久,当年的倭寇就是秉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子骂的精神侵扰我东南海防的。所以,那些说日本全盘西化的人,是没长脑子的,甚至日本人自己都不承认全盘西化。
4、日本现在道德沦丧的很厉害,最明显的性服务泛滥,日本现在是小节很死板,大事丧天良。
日本有很多肮脏的行业,这里不便多谈。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承认黑社会组织团体合法的国家之一。每年日本的捕鲸行为招致世界人民痛恨……前几天北京书店里流行一本《格林童话原版》,是日本的一位女作家写的,里面加入了很多暴力、色情、乱伦的内容。日本,是希望摧毁国民残存的价值观(甚至包括外国人的价值观),来为他们最丑恶的军国主义铺垫。

以史为鉴,在今天,我们该怎么做呢?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或多或少引进了西方价值观,导致中国人普遍没有信仰。邓小平说,要永远让社会主义价值观占统治地位,否则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很多人只知道当年帝国主义残杀共产党人,殊不知他们为什么。共产党为多数人谋福祉,必须打击少数人的利益,少数人当然反对。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少数人控制的,怎么办?杀。他们认为。1989年,欧洲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崩溃。帝国主义国家后现在这些不算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树立他们唯利是图的价值观,然后再煽风点火颠覆他们。1989年,我们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动乱,最后因为邓小平的“打屁股政策”平息了。当时的中国比苏联还强大,朝鲜、越南就在中国边上,古巴在美国自己家门口,打仗容易伤了美国人,就这样,仅有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保全。如果我们从骨子里全盘西化,那么我们几十年来建立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那时,中国满地都是文强,而老百姓只能沦落到连“开胸验肺”都不如的地步。
6、清朝和民国的吸收没有真正结合基本国情,没有重视人民的力量,而是简单的照搬西方历史。古代佛教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外来文化只有在结合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吸收,才能有生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在中国危难最重的时候,佛教来了,马克思主义来了。就像一个血癌患者,给她体内注入新的血液,它就能恢复。当然,佛教是在三教合一之后才真正成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最初没有中国化的佛教导致多少朝代灭亡;马克思主义是好的,但如果不把它中国化,就会像博古李德一样死板,最终差点导致人民革命失败。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因为共产党重视人民力量。人民是最强大的,中国人民是最多的,只要中国人民站起来,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战胜中国。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一条结论:任何事情,都要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办,否则只能失败。

Ⅵ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10月5日,我观看了历史剧电影《长津湖》, 影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志愿军九兵团临危受命入朝参战。

团队在极其严酷、艰危的环境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顽强地坚守阵地、机智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夜里难以入眠,一个个壮烈、感人、触目惊心的画面一次次地浮现在我眼前。

在对美军陆战一师的围歼战斗中,杨根思带领着他的连队,身上穿着单薄的棉衣、脚下踩着厚厚的积雪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成功的穿插到了1071高地。

美军以坦克开路,掩护步兵对小高岭发起猛烈攻势,杨根思的连队机智勇敢杀敌,一次次击退了美军的进攻,但由于美军的武器装备太强大,连队的战士们接连不断地倒下了。

最后只剩下杨根思一个人,多处负伤的杨根思看着即将冲入阵地的几十名美军,抱起了一捆大炸药包义无反顾地冲下山去,与美军同归于尽。看到这里,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当敌方轰炸机群疯狂报复扫射时,为了将牺牲降到最低,雷公一个人开着载有标记弹的卡车一路被轰炸着向前,身上全部被火灼烧着,硬是撑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车远远地开出去,最后壮烈牺牲。

弥留之际,他唱起家乡的歌谣,微弱的呻吟着:“我疼啊,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看到这里,我控制不住地哭了出来。

长津湖战役,我军以劣势技术装备战胜优势技术装备美军,是整个朝鲜战场局势彻底改变的重要拐点,志愿军官兵打破了美国人试图在1950年的圣诞节前夕“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的计划,迫使当时世界最为强悍的军事超级大国,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

这次战役的胜利,我们志愿军将士凭借的是的高超的战略战术、胸中的万丈豪情、英勇无前的战斗作风、钢铁般的意志、无坚不摧的信仰。

有许许多多将士在长津湖战役中壮烈牺牲了,那不是一串串数字,那是有血有肉的灵魂,他们都和我们一样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可他们为了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祖国人民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用他们血肉之躯在中国边境立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的万里山河。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的精神树起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这平安盛世,正如他们所愿。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烈!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

Ⅶ 谁有历史电影观后感谁有历史电影观后感,300字以内就行了

电影《为了胜利》观后感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完整叙述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录片,感触颇深!
1931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一天,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华民族觉醒了。从那时起开始的抗日战争,鲜明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誓死抗争,直至夺取抗战的辉煌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一定会胜利,正义一定会胜利。
以前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自己明白这段历史就行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不是这样。日本政府的种种错误行为,从历史教科书到参拜靖国神社。这一切让我们明白不仅仅我们自己要了解和明白这段历史,同时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这段历史,都明白这段历史。让共同反对战争,反对日本的歪曲历史的行为成为全球人们共同的行为。不能让日本的错误行为蒙蔽了其它国家爱好和平的人们,不能让日本的错误声音掩盖正义的声音。
83年过去了,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压迫、奴役的命运一去不复返。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依然很不太平,我们既面临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全体中华儿女始终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让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吧,中华民族从此是战无不胜的!

ps:非原创,采用请慎重。

Ⅷ 有抗战历史的电影观后感300字

90后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不曾经历战争,只能从书本影视上了解一点战争历史,最让我喜欢的战争题材是抗击外来侵略者,尤其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机智勇敢,壮烈不屈,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电影《铁道游击队》,就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1956年拍摄的《铁道游击队》,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是,50年代能够拍摄出如此佳作,实属不易。而今观赏,依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难怪父辈们反复观看,喜爱有加。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小说《铁道游击队》不是凭空杜撰的故事,而是发生在抗日时期的真实传奇。铁道游击队,是从百姓中走来的抗战特种队伍,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及世界留下光辉篇章。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领导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将士过境。被肖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1945年10月,在枣庄和临城的1000多日军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这是有史以来军事受降中十分罕见的一幕。

Ⅸ 谁有历史电影观后感(300字)

这是一部宏扬无产阶级革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影片,本片有着较强艺术风格与文学品味,同时又是一部制作精良具有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战争题材。与以往渲染美感和壮烈的战争题材影片不同,《亮剑》不打算消解战争的真实和残酷,《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影片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片中刻画出了一个可以媲美“石光荣”、“姜大牙”的军人李云龙,他身经百战,性情暴烈,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的气势。这里八路军不再是攻无不克的神兵天将,而是打得漂亮说得明白的人间铁军 当你翻开中国的历史,最惨不忍睹的一页肯定是清朝末期。在清朝初期,清兵的铁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一支军队。那时英国还没工业革命,美国还是“土著”,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可你再看看清朝末期,一会儿八国联军,一会儿日本来侵略。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一个胡乱的借口烧了,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好好的皇帝陵墓被挖掉一半珍宝,堂堂慈禧太后还被开肠破肚……这些事还不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落后、不思进取造成的。 任何一支团队都要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团队组建时首任长官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团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团队灵魂永在。这就是魂。中国人现在太需要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种勇立潮头不倒的精神,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一种铁嘴铜头橡皮肚的精神了。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亮剑当自强。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精神,就是我们的魂。 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们以命相搏,但,英雄主义精神绝不能丢!亮剑,是在金钱权势面前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亮剑,是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时遇挫折不气馁、敢于向科学最前沿发起猛攻;亮剑,是在国内国际经贸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寸利必争;亮剑,是在思想领域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坚定不动摇;亮剑,就是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艰辛,我们都敢于面对它,研究它,战胜它,哪怕失败一千一万次! 一支军队要有军魂才能战无不克,推而广之,我们国家不正是因为有黄河、长江这两条巨龙的盘绕,这种国魂的存在,五千年来既有汉唐的辉煌也有南宋的积弱,使我们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是为“亮剑”之精神。人生如战场,同样需要“亮剑”;学习亦如战场,同样需要“亮剑”,只是方式不一样,但同样在斗智斗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斗的是谁更努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我们勇敢的向前冲,共同演义现代传奇故事。 古语:“由狮子统领的一群绵羊战胜得了由绵羊统领的一群狮子。”可见领头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李云龙才会取得胜利……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该亮剑了!

Ⅹ 观《末代皇帝》有感300字

写作思路: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即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我想说,看完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恍如隔世,我仿佛就像溥仪那样经历了60余载的人生,从清末登基,到伪满登基,再到建国后的思想改造,60年仿佛白驹过隙,回顾起来历历在目,然而,都像是一场梦。

终其前半生,溥仪都在皇权笼罩下不得逃脱。小时候被困在紫禁城,长大后被困在新京长春,皇帝这个名号就像是一条麻绳,把他捆绑得紧紧的。

我又想起溥仪小时候,周围的太监都是这么教育他的:你是皇帝,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是一个皇权达到顶峰的时代,整个紫禁城都被一片昏黄的封建气息所禁锢。在这种近乎变态的教育下,小皇帝自然就会生出一副极度自尊自大的性格。

然而,他做了大半辈子的皇帝,却几乎没有掌握到什么实权,终究只是个傀儡,先替清朝背黑锅,再替日本人背黑锅。他做着那个主宰者的梦想,却终究无法企及。

电影中的那个蝈蝈是个喻示,在一开始的时候,它满身青绿。在电影的最后,溥仪拿出了他曾经藏在龙椅下面的小笼子,小红领巾打开笼子,蝈蝈爬了出来,早已变成了一身枯黄(先不谈什么科学不科学)。蝈蝈被关在笼子里一生,得不到自由,当它重见天日的时候,那位曾经做了大半生皇帝梦的人,早已化身成蝈蝈了。

阅读全文

与历史电影观后感300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