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血战陈庄观后感(500字)
《血战陈庄》向我们展现了一部部难忘的历史画面:志士在战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血战陈庄》讲的是1939年日本兵和中国八路军:“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场战斗!
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雄们视死如归,镇定自若。最终以坚定不屈的信念和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赢得了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
在这其中,有一段让我非常感动:一个日本兵被我军机枪扫中,倒在了血泊之中,当我军女队员发现后,立即跑去帮他爆炸伤口,可那日本兵却拉响了手榴弹,转眼间,女队员永远的消失在了烟雾之中······这一包扎不要紧,不仅包扎出了中国八路军一颗仁慈之心,也包扎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可恶!可恨!
这可激怒了八路军的首领,他带领着部队一路势如破竹,犹如发了威的猛虎一般向敌军冲去,最终把敌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精彩的情节,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场面,无一不揪动我的心弦!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才知道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是老一辈的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付出,才使中国变得强大,变的辉煌。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来报答那些坚贞不屈的战士吗?
㈡ 励志电影观后感500字
看完了《八佰》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
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
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
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
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
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㈢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
《举起手来》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情节很简单,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一尊金身菩萨开始的,一位中国农民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最后敌人严重受挫,八路军和老百姓取得了圆满成功。保护国宝的过程中,适时的夸张还有阴错阳差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
看完这部影片,不由让我想起了小时侯看过的电影,那个时候经常看的就是打仗的片子,然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对坏蛋是切齿的恨,对英雄是由衷的敬。《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觉得很有过去那种风格,入木三分的夸张把敌人的愚蠢放大到了极点,放声大笑的同时更明白了是非美丑,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正视战争,回归和平!
其中有一段令人开怀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图将出村的唯一路线——石桥炸毁,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当日本并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时,村民的驴
在片尾,一位幸存的日本兵蹒跚着走上山头,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呆了的日本兵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
这一幕,不正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吗?侵华日军对中国的“三光政策”就此终结;对中国人民残暴的蹂躏和践踏就此终结;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抗争中就此结束。中国人民终于可以不当亡国奴了。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感觉十分的畅快,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在这样的日子看这样的影片对我震动很大。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让战争远离人类;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再受人欺负。拿破仑一世说过“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当他醒来时,他将震撼世界。”是啊,现在,21世纪,中国终于向世界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了!
看完后,我心中感慨万分,我想:做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拥有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用我们努力的学习、用我们优良的品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建设好我们的祖国。想到这儿,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写下了此文……
《上甘岭》观后感
谁没有年轻的生命?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战场上,我们的英雄,却用他们年轻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抗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旁观看。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心好像被无数的钢针刺着一样疼。我想起自己平时对同学的态度不好,心里难受极了,感到自己脸红,羞愧。
过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个“吵架、打架王。”我不是找这个吵嘴,就是找那个打架,根本谈不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跑步的时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脚,他一边跑一边说:“对不起!”我却故意刁难他,把他一推,大声说:“对不起值几个钱,你把我的鞋子弄脏了,你赔!”那位同学一边道歉,一边说:“我不是有意弄脏你的鞋,我帮你洗。行吗?”可我还是要他赔,并举起拳头要打他。旁边的同学听到我的叫骂声,围了上来。了解情况后,个个都不满意,眼睛怒视着我,好象说:“如果你再欺负这个同学,我们就去告诉老师。我一看这吓人的架势,不敢再说什么,只好偷偷地溜跑了。
看《上甘岭》的英雄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像我平时那样,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
电视演完了,爸爸和妈妈津津有味地谈论《上甘岭》电影中的精彩情节,可是我这个平时爱闹的人,却在一旁默默地思考着……
㈣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电影观后感
大概人们一直以为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动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坏地球,虐杀大自然。还为眼前的利益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没想过这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还愚昧无知、 得意洋洋地宣称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个冰河世纪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类将如何?人类还能征服自然吗?〈〈后天〉〉给了我们一个响亮而肯定的回答。这部可怕的灾难片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自然永远主宰着人。 《后天》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主要是讲人类不断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严重的惩罚。冰雹 、闪电、 暴风雨、 龙卷风、 飓风 、洪水、 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南极冰融化等种种灾难降临在人类身上时,人类才觉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经太晚了。因为灾难转眼之间席卷而来,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温室效应将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龙卷风 、海啸、 地震……所以你叫得出名字的天灾都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群 飞起的汽车 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你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几千年来,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现在就要品尝自然所酿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个动人之处;人类在大灾难面前,亲情 友情 爱情——人类的情感经受了重大的考验。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出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人在灾难的面前都表现出先人后己的勇气。有的人为了救别人,自己被冻死了;有的人为了不连累别人,放弃了生的希望。这点我非常的鼓舞。也许,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吧。但人类根本没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这时候人们应该明白:人类不是万能的。自然可以随时瞬间灭绝一个种族。记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谐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住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一种幸福和沉稳的感觉 ”——这将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机会 、一种鼓励 、一声祈祷。有没有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何变化?犹记得前年是下了雪,而去年,直至12月了,依然不见雪的踪影。越来越温暖了,不是吗?其实作为一个怕冷的人来说,我更喜欢这样的暖冬。可是暂时的舒适背后是否隐藏着危机呢?对于这种明显的变化,不知人们是否有所思考。 一位古气候学家发现并预测了温室效应引起的持续全球变暖将使北极积雪迅速融化,而地球为了自我调节直至回归平衡,会进入冰河期,人类将在最后一个冰河期生存。可是他只猜对了结果却估错了时间。因为这场灾难不是在若干年后,而是现在。 就在后天预测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袭击了东京,一位极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还在和妻子谈话,后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处热带的南亚次大陆竟然被大暴风雪所覆盖;冰川融化后的巨浪把整个洛杉矶撕裂殆尽。最令人震撼的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了,万物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一艘万吨巨轮竟然被冲进了楼宇之间,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纽约又变成了一个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纽约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过影片,那可怕的场面真使我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感同身受的惧怕。原来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将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来的天灾人祸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大问题。 多一座工厂,多一辆车,多一台空调,毁灭就会早来到一天! 或者,也许我们赶不上那天,但是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下一代,他们要怎样咒骂我们在这个疯狂年代给他们制造的灾难?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珍惜环境,尽可能的让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地球减轻一些负担吧!保护环境真的不是一句空话,难道我们真的想要“后天”的来临吗? 看完影片,走出房间,我庆幸的是:外面还有阳光,而我们的世界还没被淹没。
㈤ 电影《渡江!渡江!》观后感 初中500字
描写思路:以《渡江!渡江!》这部电影内容作为主题,真实得描述读后感受,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上下下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现在的学习、工作、生活一片祥和,一片安逸,可这些却是我们的先人用他们的汗水、血水、泪水换取来的……
相信大家对“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定十分熟悉,而《渡江!渡江!》这部以真实的故事拍摄的电影便是关于它的。它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的宏大历史事件作为背景,以“济南第一大团”大功连渡江前后的故事为主体,讴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听党指挥、英勇善战、服务人民的光辉历史。
在渡江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前赴后继,死伤了不少英雄好汉,看到那些已故的,英雄们,好汉们,不怕牺牲,能征惯战,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为那些在战场硝烟中死去的英雄们感到痛心,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他们,看完后,一股敬佩的感情油然而生,我对他们这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而产生了敬佩、敬仰之情,那是一种气概,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仔细回味一番后,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我想:虽然我们现在没有一身抗敌的好本领,但是我们可以用大脑为时代、为祖国做出奉献,在这个安逸和平的时代,我们要警钟常鸣,我们国家还不够强大,东部的小日本仗着美国撑腰,妄想霸占我国的钓鱼岛,南部美国挑动周边国家对我国南海诸岛垂涎欲滴。
我们应该从小就要有一颗爱国的心,满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更要珍惜现在前人给予我们的美好的生活,安定的环境,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为祖国做出贡献,让美国等反动势力不敢轻举妄动,让祖国跟着时代的脚步并发、让祖国跟着时代的脚步进步!
要时刻记住我们是华夏的炎黄子孙,要为祖国强大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祖国成为世界强国,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应当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辉,为祖国增添光彩!
《渡江!渡江!》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么多刻骨铭心的道理,让我有了奋发的斗志!
㈥ 七彩梦电影观后感500字作文
中心思路:画画是我的梦,一个五彩斑斓的梦。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画画。从我记事起,好像每天有空都会在墙上、纸上用各种彩笔涂涂画画。画那五彩缤纷的花,幻想自己是其中的一朵;画天上那朵朵白云,好似仙女下凡,画那各种小动物、小精灵,似乎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陪我一起玩耍,好开心。上小学之后我进了美术班。
我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关怀下成长。画笔在我的手中描绘出不同的梦,每每看到一张照片、一个图画、一个作品,我都会充满无边的幻想,有感而发。双休日或平时在家做作业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笔画上一会儿,放松一下自己,享受着每一笔、每一划的无穷乐趣。这点点滴滴的快乐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我幻想成为一名画家,像老师一样带一批跟我一样喜欢画画的孩子,让大家都爱上画画,虽然不知道多年以后我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但是我一定会努力的。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让自己的理想实现。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画画将永远是我的梦想。
㈦ 电影雪葬的观后感500字
近年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爆款”的《战狼2》、《红海行动》用票房证明了国产主流大片惊人的市场潜力。电影人如何讲述中国故事?镜头如何呈现中国梦?大银幕的创制怎样才能真正彰显大国气派和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电影人需要深刻思考、积极面对的时代课题。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给予中国电影发展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战狼2》、《红海行动》以高成本大制作的商业类型电影开启的“新主流大片”的市场模式,同样需要以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为主要表达的中小成本影片的探索,以此建构健康良性发展的中国电影艺术和产业的长足发展。
甘肃本土影片《雪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被看做第二类主流影片的探索。影片以中国西部农村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时代发展和困境为主要内容,对影片主题的选择表现出创作者思考历史、关照人性的艺术自觉,同时也表现出振兴甘肃影视创作和产业的文化使命感。
电影首先因该是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创作,银幕故事需要直指人心的情感温度和击中社会时代痛点的情感力量。《雪葬》以赵天佑在文革中因为出身问题未能入伍后来入赘上门女婿为开端,讲述他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经过别人帮助出售药材发家致富成为农民企业家,后来深陷官商勾结的圈套到身陷囹圄,为了弥补内心的道德负罪感跳崖自尽的个人命运。影片以曲折起伏的人物命运推动叙事,建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满足了观众对故事的基本诉求。然而这并不是赵天佑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无数改革者的奋斗梦想和困境波折,也是无数奋斗者的反思和探索。家国理想与个人奋斗在影片中获得了细腻而震撼的艺术表达。
中小成本的主旋律题材影片的创作,必须找到独特的特色和定位,否则很难获得大众传播和一定程度的市场反应,也就无法真正达到主旋律影片的创作初衷的。在这一点上,《雪葬》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尝试。影片对西部农村以及风土人情的视听表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中国电影市场日渐消失的西部农村影像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化表达和传播。影片在内容上涉及反腐倡廉的社会热点话题,在《人民的名义》热播后,已经充分证明观众对社会政治话题的关注度,尤其深得90后观众的关注,《雪葬》也不失为一次借力发力的有意识尝试。
《雪葬》在个人命运与时代波澜,历史反思与当代意义,国家视野和西部视点,社会意义与艺术表达诸方面自觉寻找平衡。 (赵丽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