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红岩电影观后感

红岩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6-11 00:24:48

Ⅰ 红岩电影观后感400字

“小萝卜头”,当我又一次拿起《红岩》这本书,这个名字一下子就从我的脑子里蹦了出来,因为在我的孩提时代这个名字就深深的印入脑海,那时我还不懂事,总有一个想不通的问题,“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出来?长大后我一定要救“小萝卜头”,带他出去玩,带他去自由的天地......。

第一次接触《红岩》这部小说,不是我自己读的,而是听爸爸妈妈读给我听的,那时我还没有上学,家里还没有电灯,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渴望爸爸、妈妈早点下班,早点吃饭,因为每当吃过晚饭后,我们兄妹几个就坐在炕上的小饭桌边,桌子上点着一盏煤油灯,听爸爸、妈妈用浓重的胶东口音,轮换着给我们读《红岩》,其实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兄妹的感情不是随着小说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爸爸、妈妈读书的声调、情绪、评论的感情变化而变化,比如:当读到甫志高叛变时爸爸说: “这个该死的叛徒”,我们也跟着说“就是,这个该死的叛徒”,还表一下决心“我们长大决不当叛徒”;读到江姐手被钉上竹签时,妈妈抹着泪说:“手上扎个刺还疼的不行,你说江姐得多疼,她真是好样的”,我们马上就跟着说,“对,她真是好样的,等我们长大一定要学江姐”;当读到小萝卜头在狱中那一段时妈妈流着泪抽泣着说:“唉!这孩子真可怜!”她顺手还摸了一下坐在她身边的哥哥的头,看着妈妈流泪,我们也跟着哭了起来,就这样随着感情的泪水小萝卜头流进了我的心里。就这样在跳动着的煤油灯下我听完了爸爸、妈妈给我们读的这部小说。由于年龄幼小,我并不懂得这本书的真正含义,只是对“小萝卜头”,“监狱之花”印象深刻,从此,我的心里总是惦记着这本书,惦记着“小萝卜头”,和“监狱之花”。但因为那时在乡下物质生活条件很差,就更谈不上精神生活上的要求了,没有书店,更没有图书馆,我们跟课外书是完全无缘的。但心里的那份惦记却总是抹不去。直到读初中时,我在班主任老师的家里看到了这本书,我胆怯的说“老师您能把这本书借给我看看吗?”老师欣然答应了。我拿着《红岩》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弄脏了,千万不能弄丢了,因为这是老师的书,更因为我终于可以读这本书了。走出老师的家门,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去寻找那幅我记忆中的画,那个大脑袋、大眼睛正在放飞着一只蝴蝶的小萝卜头,正是由于对他的那份惦记,引导着我更进一步认识了幼小记忆中模糊的江雪琴、许云峰、华子良、孙明霞、双枪老太婆等等英雄们,由于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在我的心里越来越高大。童年时“长大后我一定要救“小萝卜头”,带他出去玩,带他去自由的天地”的这种想法,长大后才觉得多么的幼稚可笑,才真正懂得了,不是等我长大了带小萝卜头去自由的天地,而是他们用鲜血、用生命给了我们今天自由的天地。

在唱红歌、读红书的今天,当我又一次读完《红岩》,对“监狱之花”的爸爸留下的那个小纸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才真正懂得了江姐光芒四射的词句: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正是这“愿把牢底坐穿”的牺牲精神,正是这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正是千千万万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也像他们一样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不一样的是他们处在革命和战争时代,是腥风血雨的时代,我们处在和平和建设时代,是鸟语花香时代,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这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把这来之不易的国家建设好,用我们的行动告慰英灵,你们的牢没有白坐,你们的竹签没有白钉,你们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免除了下一代的苦难。

先辈们、先烈们安息吧!你们的血不会白流!倒下去的是一个江雪琴、一个许云峰、一个小萝卜头......,而站起来的是千百万个中国人,是一个强大的中国。

Ⅱ 红色影片(书籍)的观后感(读后感)有么有啊!!!

《红岩》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这个寒假我读了第一本革命小说《红岩》,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两个打字“红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但是后来全家都被杀光了。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加共产党,这种热情为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无论鞭挞棒打,无论竹刺针扎,无论“十指连心”,她都咬紧牙关,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告诉大家:咬紧牙关,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党总是会胜利的。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34
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红岩里面也有一些让世人唾弃的,遗臭万年的家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国民党的狗腿子,他能在鲜艳的中国国旗下微笑吗?不,他连站在中国国土上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革命英雄的壮烈事迹,我们必须铭记在心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

Ⅲ 红岩大结局,感慨

其实是年纪非常小的时候看过红颜这部电影,看过了之后,对于当时的人们的艰辛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让我现在比较珍惜生活。

Ⅳ 《红岩》读后感怎么写

用鲜血染红旗帜--读红岩有感
火红的年代,赤胆的忠诚,革命者穿透一切的目光,这是我读完《红岩》之后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镜头。
与电影《建党伟业》相似,《红岩》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中国共产党人热血沸腾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怀着共同的感情,怎惧敌人的枪口,用他们鲜血染红了旗帜,染红了我的心。
读《红岩》,并不像最近火爆的谍战片,地下工作者总能化险为夷。或许这就是真正的革命,牺牲才能换来胜利;或许这就是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心中最美的真理,他们早就置生死于度外。
深沉的暗夜,萧瑟的寒风,还有那摆满刑拘的刑讯室里,吆喝声不绝……
面对这一切,江姐的脸上是充满信心的刚毅神情。让敌人恐怖的狞笑无奈的变成绝望的吼叫。
“不说?钉!”
“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头……血水飞溅……”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
一阵,又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声……
然而,除了敌人魔鬼般的咆哮,江姐没有任何声音,甚至没有一丝丝呻吟,那可是十指连心的痛啊!因为“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因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潮湿黑暗的地窖,与世隔绝。尽管他以脸色苍白,颧骨隆起,但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永不熄灭的威力。整座地窖箍得紧紧的,还有那一道道铁门。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哪怕变成鬼魂也让敌人丧胆的人,他就是“老许”,小说中自始至终形象那么高大的许云峰。在山城即将解放的前夕,在敌人狰狞的面孔和死亡面前,他毫无惧色,他不屑一切,他说:“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
“走!前面带路。”
记得小时候我问老师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老师总会说:“那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当我领到少先队的红领巾时,我捧到胸前闻了又闻,仿佛真的嗅出了鲜血的味道。
今年,是党的九十岁生日。九十年中,正是无数有着红岩精神的共产党人用身躯前仆后继筑成了光明大道。九十年中,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脱离贫困,走向复兴,告诉世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开天辟地;谁又想,九十年后的今天正是中国共产党,驾驶着新中国的大船,满载着信心和希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帆破浪,阔步前进!
党的旗帜在飘扬,鲜红的旗帜将永不褪色。因为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先烈,我们这一代,以及千千万万代中国人都永远怀着一颗又红又热的心,准备用鲜血染红旗帜!

Ⅳ 微电影红岩观后感

夜,静极了。我站在自己书桌的小窗前,望着群星闪烁的无垠夜空,眼前仿佛浮现出瘦弱的小萝卜头站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双手抓着冰凉的铁栏杆,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望着江姐,关切地问到:“江阿姨,你受刑了吗?”“没有”江姐微笑着说,“你说谎!把你的手伸给我看看。”小萝卜头认真地说,他看了江姐的手同情地望着她,语气柔和地说:“你一定是好人。”

小萝卜头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也懂得关心别人,然后现在的孩子很少有主动关心别人的行为,天天泡在蜜罐里,总让别人来关心自己,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寂静的夜被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打破了,然而从我耳旁飘过的声音则是国民党节节败退而要残杀共产党的轰吵声,甚至他们连小萝卜头也不放过。当小萝卜头要 “走”了跟江姐告别时的最后一刻,小萝卜头看到了一只蝴蝶,他把本想把蝴蝶捉进火柴盒里,但蝴蝶一被关进火柴盒就“奄奄一息”了,小萝卜头想:“我把它关起来,它就没有自由了。”于是,他把火柴盒打开,对蝴蝶说:“飞吧!飞吧!”那只蝴蝶像通人性一样,动了动翅膀就欢快地飞走了,小萝卜头可高兴了,他又蹦又跳高兴地说:“哈哈,蝴蝶坐飞机回家啦!”

这时,我看见妈妈急匆匆地为我准备第二天穿的衣物和洗澡准备的东西,感觉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沐浴着今天幸福时代的阳光,我不禁对着夜空在心中喊道: “小萝卜头,你所向往的自由幸福的天堂,不就是伟大祖国的今天吗?我多想让你来到今天,把幸福一起和你分享呀!”啊,寂静的夜空中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不正是小萝卜头盼望自由的那一双眼睛吗?我永远忘不了他那一双盼望自由的眼睛!

Ⅵ 《红岩》读书心得简单点的

红岩》读后感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的英雄事迹。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女性:江姐。她面对老虎凳、竹签,不但没有被吓倒,而是大声呵斥了敌人的卑鄙行径,深深激励了监狱中的革命志士;我还认识了可怜的"小萝卜头",他长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又瘦又高。被狱友们怜爱地叫做"小萝卜头",然而,"小萝卜头",并不惧怕敌人,他担负着为狱友们送信的任务,同志们在狱中相互鼓励,互相支持,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他们甚至在狱悄悄缝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刻准备着庆祝胜利。然而恶魔般的国民党军统,就在革命胜利前夕,残酷地杀害了饱受酷刑的革命志士,甚至也不放过可怜的"小萝卜头"。
看完电影,"小萝卜头",的眼睛一直晃在我眼前,江姐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耳边,我深学地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折服了。在他们面前,我显得渺小而惭愧,他们为革命,为国家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之相比,我们现在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Ⅶ 关于红岩的一些电影

关于红岩的电影有《烈火中永生》。

《烈火中永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由水华执导,赵丹、于蓝、张平、项堃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65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小说《红岩》,讲述在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由于甫志高的出卖,她和许云峰被捕,他们在狱中保守党组织秘密,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的故事。

(7)红岩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烈火中永生》剧情介绍:重庆解放前夕的1948年,自知良日不多的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屠杀。江姐(于蓝)在丈夫被杀后,收拾心情来到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革命,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她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赵丹)被捕并被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

国民党先后对许云峰和江姐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妄图从他们口中得到有关地下党的线索,告失败。而在肉体被折磨时,许云峰和江姐精神上反是越挫越勇,他们带领狱友小萝卜头(方舒)等同国民党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重庆解放在即,许云峰、江姐等人通过在集中营装疯卖傻10余年的华蓥山区党委书记华子良与外面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开始策划越狱行动。

Ⅷ 红岩读后感原创好给采纳弄好了删问题

用鲜血染红旗帜
火红的年代,赤胆的忠诚,革命者穿透一切的目光,这是我读完《红岩》之后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镜头。
与电影《建党伟业》相似,《红岩》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中国共产党人热血沸腾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怀着共同的感情,怎惧敌人的枪口,用他们鲜血染红了旗帜,染红了我的心。
读《红岩》,并不像最近火爆的谍战片,地下工作者总能化险为夷。或许这就是真正的革命,牺牲才能换来胜利;或许这就是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心中最美的真理,他们早就置生死于度外。
深沉的暗夜,萧瑟的寒风,还有那摆满刑拘的刑讯室里,吆喝声不绝……
面对这一切,江姐的脸上是充满信心的刚毅神情。让敌人恐怖的狞笑无奈的变成绝望的吼叫。
“不说?钉!”
“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头……血水飞溅……”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
一阵,又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声……
然而,除了敌人魔鬼般的咆哮,江姐没有任何声音,甚至没有一丝丝呻吟,那可是十指连心的痛啊!因为“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因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潮湿黑暗的地窖,与世隔绝。尽管他以脸色苍白,颧骨隆起,但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永不熄灭的威力。整座地窖箍得紧紧的,还有那一道道铁门。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哪怕变成鬼魂也让敌人丧胆的人,他就是“老许”,小说中自始至终形象那么高大的许云峰。在山城即将解放的前夕,在敌人狰狞的面孔和死亡面前,他毫无惧色,他不屑一切,他说:“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
“走!前面带路。”
记得小时候我问老师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老师总会说:“那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当我领到少先队的红领巾时,我捧到胸前闻了又闻,仿佛真的嗅出了鲜血的味道。
今年,是党的九十岁生日。九十年中,正是无数有着红岩精神的共产党人用身躯前仆后继筑成了光明大道。九十年中,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脱离贫困,走向复兴,告诉世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开天辟地;谁又想,九十年后的今天正是中国共产党,驾驶着新中国的大船,满载着信心和希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帆破浪,阔步前进!
党的旗帜在飘扬,鲜红的旗帜将永不褪色。因为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先烈,我们这一代,以及千千万万代中国人都永远怀着一颗又红又热的心,准备用鲜血染红旗帜!

Ⅸ 阅读红岩或观看影片在烈火中永生,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十多年前,故事影片《烈火中永生》刚开始跟广大观众正式见面,就被江青打入了冷宫。江青为什么要扼杀这部影片?就因为影片歌颂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使她这个无耻叛徒如坐针毡;就因为影片歌颂了革命前辈殊死斗争的光辉业绩,使她这个资产阶级野心家如芒刺背。粉碎了“四人帮”,《烈火中永生》重见了天日。银幕上共产党人光照日月的崇高气节,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四人帮”这伙魑魅魍魉的龌龊灵魂。

斗争的道路坎坷不平,胜利的取得要付出鲜血的代价。影片的主人公许云峰、江姐、华子良的生活经历不同,个人的遭遇也不同,但是,在各式各样的严峻考验中,都表现了共产党人“合金钢”一般的坚强性格。

死,对某些人来说,简直是谈虎色变。共产党员许云峰,是怎样对待生与死的考验的呢?敌人把他单独监禁在地牢里,隔绝了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许云峰是这样想的:只要还有一口气,他的生命就要燃烧,他的斗争就不能停歇!他支撑着虚弱的身体,用戴着镣铐的双手在石壁上不停地挖着。浑身汗流如雨,他没有歇一口气;指头磨出了鲜血,他还是顽强地挖着。凭着惊人的毅力,他终于打开了越狱的通道。自由,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既可望又可及的了。但是,他没有越狱,而是把通道让给了狱中的难友。难道他不知道情势的危急?他完全知道敌人将要提前屠杀,生命系于一瞬间!难道他不珍惜生命?但他深深懂得:通道只能使用一次,怎么能为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危及其他同志的安全?明明有生的希望,却毅然以个人的牺牲去换取多数同志的生命。望着许云峰用鲜血打开的洞口,我们的眼睛湿润了,那石壁上留下的斑斑血痕,分明是他一颗无私无畏的红心啊!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有些人就是在刑具下成了断了脊梁的癞皮狗。共产党员江姐在残酷的刑讯下,证明了自己不愧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竹签一根一根地插进她的手指,炭火吐着血红的舌头无情地炙烤着她的身体,敌人以为这样的酷刑总可以撬开一个共产党员的口。但是,第一次刑讯,江姐的反击是极度的轻蔑:“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这是我们党内的秘密,不能告诉敌人!”第二次刑讯,江姐的回答是无情的嘲弄:“我早就告诉过你,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江姐是凭着什么经受住痛彻心肺的酷刑的折磨的?不是别的,是她对党的深厚感情和为党赴汤蹈火的决心,凝成了比钢还硬的坚强意志。铁打燧石,迸发出的是明亮的火花;皮鞭打在共产党人身上,迸发出来的是宁死不屈的耀眼的火光。

共产党员华子良在漫长的严酷考验中,显示了无产阶级高尚的美德——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影片开始,我们认识的华子良,不过是一个神情麻木的“疯老头”。随着情节的展开,他的行动已经露出了“自己人”的端倪。在越狱斗争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就象云雾缠绕的青山在阳光下亮出了壮丽的面貌,此时此刻的华子良显示出了自己全部性格的美和精神的美。原来他并不是什么“疯子”,而是华蓥山区的党委书记。十五年前他在法场上接受了党的指示:装着吓疯,长期隐蔽,等待时机。这个特殊任务,是非同寻常的严峻考验:在十五个年头里,他必须“装疯”,不能露出一点破绽;必须“卖傻”,有爱不能表示,有恨不能流露;必须“隐蔽”,同志就在眼前,不能一起战斗,组织就在身边,不能发生联系……。难道还有比这更难忍受的精神折磨吗?然而,华子良把这一切都置之度外。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这个信念在他的心里变成了熊熊的火焰,温暖着他,照亮着他,给了他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只有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的人,才会具有这样坚韧不拔的毅力;只有彻底摒除了个人考虑的人,才能经受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我们的革命前辈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他们以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锦绣大地。万恶的“四人帮”,十分仇视活着的许云峰、江姐、华子良。他们采用种种卑劣的手段,企图抹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形象和巨大的历史功勋。他们祭起“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黑旗,妄图一个巴掌把老一辈的革命家打下去,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野心,把中国拉回到警车嗥叫、监狱林立的旧社会去。这一切,我们难道能容忍吗?看《烈火中永生》,放眼当前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我们更加珍惜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无产阶级江山,更加仇恨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看《烈火中永生》,展望灿烂的未来,我们深感革命的路还很长,让我们从革命前辈不屈不挠的斗争里汲取力量,去战胜各种困难,去经受各种考验吧!

阅读全文

与红岩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