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为爱国主义电影,为什么豆瓣给《二十二》的评价比
不仇于过往 不忘于历史
文/梦里诗书
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二十二》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电影的技艺,虽然从成片看导演本身的水平实难让人恭维,但能有人愿意去将这段关于中国慰安妇屈辱的历史,忠诚的记录下来,让观众在一群如今已是年过耄耋的老奶奶的身上回望被尘封的往事,不得不说那源于真实的力量给人了以触及心灵的感动。
何为二十二?其所指的并非是青春年少的峥嵘岁月,而是电影《二十二》在完成时仅存的慰安妇人数,相信这个数字也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少,导演郭柯所选取的视角其实非常巧妙,它并没有去过多的引领观众走进那段沉痛的历史,而是用这如今二十二个看似普通,却尤为特殊仅存的慰安妇老人,她们现在的境遇为展开,透过她们如今平静安详的晚年,在生活中回溯着那段沉痛的过往。
当往事重提,镜头前的老人要么无声,要么就会说道“不讲了”,这段惨痛的经历给她们留下的是一生都无法抹平的痛楚,电影在着点于这个核心话题的时候,并没有何般煽情,也没有过多的去纠结于过往,于此中你会慢慢的发现这并不是一部要去宣讲何般主旋律的作品,它所更为专注的是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生,一种在如此伤痛的经历过往后,仍旧有着“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看。”的新生。
作为导演,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后,郭柯并没有让一种源于生活的平静,真正在镜头下变的生动起来,很多时候,只是在为观众罗列着碎片化的种种,对慰安妇这个特定群体的一展仍旧停留于了表现,空镜头的运用用好了自然会是电影的加分项,但却并不应该成为电影唯一的技艺,这种松散的记录方式,其实自觉是与这个题材不想匹配的,不管是深刻也好,平静也罢,电影都欠缺一种力道可言。
虽然《二十二》并非一部完美的纪录片,但它所承载展现的一切却又是那么的厚重,还记得电影中那“希望中国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打仗,不然又会死很多人“直白的话语,不仇于过往,不忘于历史,便是一群历经国难身痛的老人在这部电影中给出的答案。
B. “慰安妇”——日军性奴隶受害者为题材的电影《二十二》这部作品大家看完怎么样
超级棒的一部作品,揭露了那段不容被忘却的屈辱历史。悲痛的过去让我们难以遗忘。
100分钟的片子,平静却凝重。这些老奶奶们韶华已逝,有人儿孙满堂,有人晚景凄凉,但岁月无法抹去她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没有煽情的解说,没有设计的冲突,透过镜头甚至能感受到导演对这些受害者苦难过往展现方式的克制与隐忍。在《二十二》的观众中,年过七旬的卢伊娜是一位白人。她坦言,此前对“慰安妇”问题并不了解,甚至认为“慰安妇”一词在英文翻译中也容易造成误解。看完《二十二》后,当得知“慰安妇”一词是日本政府发明的,卢伊娜连着用三个“可怕”来形容日本军国主义的这种暴行,“美国也参加了‘二战’,我们这代人对战争还有些记忆,‘慰安妇’遭遇展现了战争的丑陋,不应该被忘记”。
《二十二》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世界:还有这样一群受害者存在,在等待或许等不来的道歉。
C. 「慰安妇」题材记录电影《二十二》这部影片怎么样
很感人的,这些老人受了太多苦了
《二十二》延续了《三十二》的纪录风格,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评价它为“一部很温暖的电影”。观众不必害怕影片会冲击视觉或刺痛神经,影片并不愿意把老人当成单纯的“历史证据”,它平静地纪录了这些饱受磨难的老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有痛苦,有快乐,有挣扎,更有和解。对她们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大家怎样认为呢?
D. 电影《二十二》22位慰安妇分别是谁
参考网页链接
E. 电影《二十二》目前上座率如何
8月14日是第五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一部反映日军“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态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在全国公映。中国“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第一次在院线展映,本身就是公众支持和参与的结果,再一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不忘战争伤痛、坚决铭记历史的态度。
8月15日,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的妻子谢楠,也在微博上大方恭喜《二十二》,并为其宣传:不要害怕这部电影,它克制又善良。而吴京则转发了冯小刚此前发的微博表示支持。
F. 为什么电影《二十二》给人的感觉很“真实”
《二十二》是由四川光影深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一部关于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长篇纪录片,由郭柯执导,二十二位“慰安妇”参与拍摄,也是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纪录片”[1] 。
该片以2014年中国内地幸存的22位“慰安妇”的遭遇作为大背景,以个别老人和长期关爱她们的个体人员的口述,串联展现出她们的生活现状。全片无解说、无历史画面,音乐仅片尾响起,旨在尽量客观记录[1] 。
该片于2017年8月14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G. 慰安妇电影有哪些揭秘 慰安妇的电影
1、中国:
《军妓慰安妇》讲述了日本陆军记者秋山和美报导日军作战进程时,无意发现慰安妇的故事。
《慰安妇七十四分队》是陈国军执导的剧情片,王虹、王茜、朱景芳、李连义、邢吉田主演,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慰问妇的故事。
《贞贞》是根据丁玲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改编,由著名导演乔梁执导,张彤领衔主演,2003年12月23日上映,讲述了女主人公贞贞被日本侵略者强迫做了慰安妇的故事。
《地狱究竟有几层》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名记者秋山和美在慰安所受尽非人折磨,历经万难,坚持写下记录慰安妇命运的稿子《地狱究竟有几层》的故事。
《黎明之眼》该片讲述了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一位受日寇摧残的老人回忆二战时在慰安所的惨痛经历及所见所闻的故事。
《大寒》是由阳泉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真实反映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施行“慰安妇”制度,揭露日军暴行的故事片。影片故事根据幸存者真实经历改编,反映了侵华日军据点“强征慰安妇”的历史事件。
2、韩国:
《最后的慰安妇》是在2013年6月6日于韩国江原道平昌郡正式开镜的一部韩国电影。该片讲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韩国、中华民国时,强迫女性充当慰安妇的一段经历。
《我能说》该影片讲述的是爱打抱不平的热血奶奶罗玉粉,向极具原则性的9级公务员朴民载学习英语并成为忘年之交,在他的帮助下,到美国作证控诉日军强征慰安妇罪行的故事。
《雪路》该片讲述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虽然出生命运不同却要过着相同悲剧人生的两个少女之间令人心碎的友情故事 。
(7)22电影慰安妇豆瓣扩展阅读:
慰安妇电影影片的初衷是让大家直面这段惨痛的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反思战争、祈愿和平。
大部分慰安妇来自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中国台湾、日本本土,也有许多琉球、东南亚、荷兰等地的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妇被称为女子挺身队。
日本当局推行“慰安妇”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日俄战争时,日军官兵性病流行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开始实施这一制度。当日本在侵略东南亚各国(包括中国)时,又故伎重演。
日军与慰安妇之间的关系,是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找不到第二例的男性对女性、尤其是对敌国及殖民地女性集体奴役、摧残的现象,这一现象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残忍和暴虐。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阀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的制度化了的政府犯罪行为。日本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中最丑陋、最肮脏、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世界妇女史上最为惨痛的记录。
H. 长篇纪录电影《二十二》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的十四年间,中国大约曾有20万,甚至更多的女性被日军诱骗、强迫,沦为日军发泄性欲、任意摧残的性奴隶。她们在战争期间受尽各种难以想象、难以启齿的虐待,其中大部分当时就被折磨至死。
少数幸存者即便侥幸逃生,也是落得伤痕累累,甚至终生残疾。在煎熬中,她们日盼夜盼终有一日能重返家园。然而当她们历经艰辛回到故乡,等待她们的却并非同情,而是无休止的歧视,侮辱和排斥,导致大部分幸存者对她们的遭遇选择了沉默。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曾经的幸存者如今已经寥寥无几。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生命烛光已渐渐微弱。这分布在全国五省的二十多位老人在当年有着同样的遭遇,在漫长的剪片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她们的人生是有着必然的关联。
(8)22电影慰安妇豆瓣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2012年,导演郭柯拍摄了广西“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老人和她的“日本儿子”的生活,当时中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仅剩32位。而2014年,幸存的老人只剩下了22位,为了尽可能地留住这段历史,郭柯开始了纪录电影 《二十二》 的制作。
拍摄过程
该片从2014年1月拍到7月,摄制团队30多人,跨越五个省,拍全了22位幸存者。该片在拍摄的2个月以内,导演运用节制的拍摄手法,严格遵守老人作息时间,在不打扰老人日常生活的方式下完成了拍摄。除此之外,剧组成员及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为老人送去了药物、轮椅等物资及善款。
拍摄这部纪录片时,郭柯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走访了22个“慰安妇”幸存者。最终,他根据身体健康状况、表达能力和个人经历,重点选取了4位幸存者,分别是湖北的毛银梅、海南的林爱兰、海南的李美金和山西的李爱连。
I. 慰安妇题材《二十二》票房过亿,为何这部电影能够大卖
它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影片,它与一般的战争片不同,它主要聚焦的是在战争当中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些受害者,那就是慰安妇。这里的慰安妇不只是包括中国的遭受破坏的女性,还有日本一些非常无辜的女性,都因为这一场战争而卷入了进来,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我看来这一部影片之所以会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了战争的残酷。在战争当中我没有人看到的,只有在这面上所牺牲的人数,因为他看上去更加的体面而又光鲜,但是对于那些在背后受到迫害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忽略,甚至是都不能够记起。而慰安妇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在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那一段时期,中国有20多万的,我不清白你信,被当做了慰安妇,而他们后来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的困苦,有的甚至终身不育,有的精神失常,而有的一直都是一辈子活在痛苦当中,被人指指点点,社会当中对于他们一直都有着一种歧视。
J. 如何评价记录电影《二十二》
近日,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记录片《二十二》上映,一开始这影片并不看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影片的票房高涨了、大家的评论都是偏好的。
我们应如何评价《二十二》?
网络平台助力推广,题材本身吸引观众
作为一部题材特殊的纪录片,《二十二》上映之初并不被看好,首日排片仅有1.5%。
8月13日,《二十二》上映的前一天,冯小刚在微博上转发了《二十二》资助人张韵艺给他的一封信,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这部关于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片,随后何炅、舒淇、李晨、吴京等多位明星转发了这条微博,加上多位微博大V和“自来水”的助力,这部电影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接受采访的观众表示,的确是在微博等网络平台看到了《二十二》的相关消息,最终选择买票观影则是因为对“慰安妇”这个题材很关注。
当日来观影的观众男女比例均衡,大多数是30岁左右的年轻观众,也有50岁以上的中年观众。一位中年男观众认为,《二十二》深刻反映了抗日战争的问题,所以想来看一看。一位年轻男观众表示,本身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此前也看过很多相关的文化类报道,所以会有观影的欲望。大部分受访观众都说,这种纪实性的“慰安妇”题材影片,应该也值得被关注。
观众感触大不相同,平静又沉重的力量获赞
当天的观众都给《二十二》打出了9分、9.5分、10分这样的高分。但是,每一位观众对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并不相同。
一些观众对“慰安妇”这个群体本身表示出关怀。一位女观众哭着接受了新浪娱乐的采访,但她看到了影片中乐观积极的一面:“这些老人家都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和磨难,但她们还是很积极地生活。”一位男观众也被老人的宽容乐观打动:“她们很多人并没有去痛恨这个世界,她们也还会希望去帮助周围的人,而且能够更开心地活下去。”另一位女观众则注意到了老人们如今生活的不如意:“那些‘慰安妇’的幸存者,过得也不是那么开心,希望她们能够好好地生活吧。”
还有一些观众看到了这部影片的历史价值。一位女观众表示:“这个电影是描写‘慰安妇’的,是我们历史之中一个很沉痛的点,揭开会很痛,很痛很痛,但是这个伤疤是不能忘记的,应该让大家都知道,希望历史不要再重演。”一位男观众谈到全片最让他感触的是日本留学生来中国帮助“慰安妇”:“无论政府的政策如何,都不会影响群众本身的善良,群众的感情其实是共通的。”
受访的不少观众表示看完《二十二》后心情很沉重很压抑,一位拄拐来看片的男观众坦言“没心情吃饭了”。作为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在上映之初曾被质疑“贩卖伤痛”,上映之后也有观众表示会害怕题材过于沉重。
但也有观众坦言看完电影后“很平静”,因为电影的叙述是平淡而克制的,但是“当一切恢复到平静之中的时候,这种力量是很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