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完电影《中国医生》后,你有哪些感触
感受到中国的力量,中国医生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科技力量和人文力量,技术力量和人情冷暖感受到有大爱。
《中国医生》是由博纳影业集团、珠江电影集团、湖北长江电影集团领衔出品,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的抗疫医疗片。
本片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该片于2021年7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评价
看完电影最强烈的感觉是它没有任何掩饰,非常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疫的情况,呈现了全国人民共同克服困难的画面,最重要的是真实展现了中国力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评)
这部电影像一颗催泪弹,饱含深情,把我们拉回到战斗的岁月。(片中张竞予院长的原型,“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评)
作为一名专业医生,我仔细看完了影片中所有的专业环节呈现,可以说几乎都接近了准确完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脑与大血管外科副教授程才评)
我是抱着挑剔的态度来看《中国医生》的,但在两个多小时里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毛病,这部电影超乎我的预期。电影把医生的美丽、英武、帅气全拍出来了。医学电影最怕不花心思,没有揣摩到精髓,这个精髓很少被人看到,但被《中国医生》抓住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评)
Ⅱ 《中国医生》的情感感动了你吗
感动了我。《中国医生》里的张竞予院长与妻子之间的爱情,便是这样的患难真情。
在影片中,张竞予患有渐冻症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不仅没办法回家,甚至在妻子感染时都不能陪伴在她身边。可在责任面前,他别无选择。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妻子却从未埋怨过他。作为妻子,她亦懂得、理解他的责任,所以甘愿无怨无悔地支持他。
这样的爱情,真挚而朴实,不知感动了很多人。看到他们互相理解、不离不弃的样子,许多观众忍不住直呼:“这样的爱情真美!”除了张院长与妻子之间的爱情,张小枫用一个镜头演绎的亲情,也同样感人至深。虽然她的戏份并不多,但是眼睛里的流露出来的真情,太有感染力了,让人忍不住心疼起她来。
Ⅲ 《中国医生》读后感内容是什么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这场战役中,无数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上,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火墙。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以他们的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背景下,视频网站及时上线了纪录片《中国医生》,自然受到广泛关注,稳居全网纪录片热度榜首;该纪录片也赢得极好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3分。
《中国医生》深入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
记载了几十位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护形象,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关于中国医生的一切。
在肺炎疫情的当下,观看这部纪录片自然有别样的感触。不过我们更希望,在了解中国医生的一切后,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只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才想起珍惜他们。
Ⅳ 《中国医生》观后感
《中国医生》观后感
电影《中国医生》述写了疫情时刻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奋战的日子。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院长张定予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抗疫斗争时,所有人无一例外。
然而医护人员不仅要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还要照顾好每一位患者的心情。
当我听见一些病人的家属对身心俱疲的医者们大喊道:“你们算什么医生!”,内心瞬间破防,这些留下来的医者都是奉命于危难之间,他们有的是父母等待回家过年的稚嫩小伙,有的是父亲,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全家赴命。
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也逐渐感受到一位医生的高尚人格与赤诚之心,医生与患者之间本来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金仔与小文是一对夫妇,他们一开始对传染科室主任文婷并不理解,还说:“我们要换个医生。”
然而后来为夫妻俩的健康操碎了心的还是文婷,最后夫妻俩治愈出院时深深为文婷鞠了一躬。医者仁心仁术,必将胸怀大海,心纳百川。每看见医生护士们脸上被护目镜与防护服勒出的红印,每听见年纪轻的医生诉苦而泪流满面,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写着: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我想,这是医生,是矢志不渝为祖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奋进者!
大国之医,精诚所在
Ⅳ 如何评价电影《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3VO41fDNFY1-SZhs29Kfvg
电影《中国医生》评价如下:
影片中塑造的以张竞予、文婷、陶峻等为代表的医护人员群像,凸显了中国主流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而每个医生身上的英雄主义气质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中国医生》刻画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其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原型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而包括文婷、陶峻在内的其他医生,虽然没有明确的人物原型,但他们的事迹都让人似曾相识。相比之下,易烊千玺饰演的年轻医生杨小羊,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从他的身上,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好学、乐观和乐于助人的年轻人形象。
Ⅵ 一刷会哭,二刷会深思,《中国医生》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再好看的电影,二刷也索然无味。没想到,这个定论被《中国医生》打破了。因为一刷从头哭到尾,我选择了再看一遍电影,去品味其中的每一处细节:
首先,《中国医生》是我看过的最认真的医疗电影。医疗剧我们并不缺,但很少有剧组愿意花费时间,去研究电影里的每一处专业细节。拜那些年错误百出的医疗剧所赐,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直系亲属间是可以相互输血的。在专业度这一点上,《中国医生》绝对甩这些剧组十条街。
《中国医生》的大量镜头都在ICU,需要注重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剧组大手笔地请来了三位经验丰富、又曾经在抗疫一线奋战过的医疗顾问,仔细核对每一个道具,哪怕一个小小的药瓶,都要做到和疫情期间完全一致。
演员们也拼命补起了医疗知识,就连插管、体外人工膜肺这样的高端操作,他们也要做到熟能生巧。电影里看似轻松的插管,是演员们背地里练习了几百次的结果。
《中国医生》主要内容
一部以抗疫为题材的爱国主义电影,感人是理所当然的。但哪怕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在真正观影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为那些动人心肠的故事所打动。
以“人民英雄”张定宇为原型的张院长,瞒着自己罹患“渐冻人症”的消息,每日在医院里奔忙,连自己确诊的妻子都没有时间去看一看。当他对着手机和妻子说“我赖定你了”的时候,没有人能够不落泪。
重症科主任文婷,明知道重症产妇的剖宫产风险有多大,却仍然冒着担责的风险,力主为上了体外人工膜肺的小文进行手术,把她和孩子从生死关头硬生生拉了回来。孩子的哭声,和电影院里观众的哭声和在一起,无比动听。
Ⅶ 如何评价电影《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影评:因为真实,所以感人;因为感人,所以深刻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能够被载入史册的一年!正因为不平凡才会被我们铭记于心。
新冠疫情是中国人集体的痛,每个人从疫情中走来,直接或者间接的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痛苦。一路风风雨雨,几多不易。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看完这部影片首映,感触良多,无论是剧情、演技还是人物细节的刻画可以说都可圈可点。
张定宇院长评价《中国医生》:舍生忘死,生命至上,这个电影很好诠释了中国医生对职业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广大高考生面临着专业的选择。学医很苦,医生很累,但医学事业真的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作为医生的我们仍时时牢记着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新生代的年轻人,该如何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立志学医的年轻人看过影片之后一定会有深深的触动,并甘愿为医学事业奋斗终生。
因为真实,所以感人,因为感人,所以深刻
出处:搜狐新闻,健康养生我先行
Ⅷ 电影《中国医生》上映后你被感动了吗
《中国医生》的存在,不仅能提醒我们那些在普通岗位上工作的人们,在祖国危难时刻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更能让我们看到,在物欲横流,消费主义横行的今天,依然有那么一群人,敢于因责任,而拼命。
泪水绝不廉价,掌声送给英雄,看《中国医生》感动到爆,值了
看完《中国医生》,番茄君感触还是很深的。
三个原因,让人对它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记。
抛开其他的因素,今天我们单纯从电影的角度,看看这部《中国医生》,到底值不值得一张电影票。
首先、张涵予和袁泉,是靠演技的“定海神针”
泪水绝不廉价,掌声送给英雄,看《中国医生》感动到爆,值了
《中国医生》里的明星很多很多,如果你压着手指数,至少能找到50位,但真正让《中国医生》在表演上出彩的,有两位演员。
一位是张涵予,如今已经57岁的影帝,为出演张竞予院长这个角色,可谓是“拼了老命”。
泪水绝不廉价,掌声送给英雄,看《中国医生》感动到爆,值了
他是典型的“体验派”演员。
在拍《中国机长》的时候,他就跟着刘传健体验飞机生活,观察一个机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这次扮演金银潭医院的院长,他依旧如法炮制,干脆跟着张定宇生活了好几天。
泪水绝不廉价,掌声送给英雄,看《中国医生》感动到爆,值了
张定宇,何许人?人民英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这些光环背后,是生活的辛酸和命运的多灾多难。他本人就患有渐冻症,而且新冠最严重的时候,妻子也感染住院了。
Ⅸ 《中国医生》影评是什么
《中国医生》的制作谈不上“精致”与“华丽”,甚至显得有些“淡”,没有复杂炫技的运镜,没有突然煽情的音乐,没有刻意选取太多生离死别的关头和重病绝症的惨景,寥寥数语的解说词也是点到即止。
以冷静克制的叙述话语、平实朴素的叙述姿态,在尽可能如实呈现每一个细微环节的过程中,为理解作为“职业”的“医生”群体、理解他们的“爱”与“怕”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从而显示出制作团队所秉持的现实主义态度。
主要剧情
正是因为对生命的担当,他们时刻怀抱挚诚之心,在如履薄冰的医学道路上突破自我守住良知,只为成为一位“只有自己知道的好医生”。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的朱良付,西交大一附院的急诊医生苗长青和住院医生马云龙,为了能够争分夺秒地和死亡斗争,一天24小时随时被召唤是他们的常态。
南京鼓楼医院穿着紧腿袜上手术台的王东进,一天有十几个小时都是在手术台上度过,依然把每一个周末都用来下乡义诊或科普讲座。
Ⅹ 非医者怎么看待《中国医生》
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无疑是无私的、辛苦的,他们身上承载的不仅是病人这样的一个个体,更是病人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幸,通过演员们的努力,编剧、导演等工作人员的努力,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人于一个家庭的重量,看到了医生也是父母、儿女,他们不是神仙,他们也会累。
电影好的方面不可否认,但是不代表这部电影一点缺点都没有。
个人以为,主旋律电影最讲究真情实感,实事求是,最忌个人英雄主义,尤其是对于新冠疫情这样的一个全体狙击战。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改进之处有三:其一,“中国医生”,重在中国,武汉医生在抗疫一线做出的牺牲是最大的也是最种的,对他们,特别是金银潭医院的医生应抱有崇高的敬意,但是四面八方支援的医生、在火神山雷神山支援的解放军战士也是中国医生,所以导演在拍这一段是不是可以把格局再放大一点?例如从北京、四川、江苏等地支援武汉的医生,他们的支援工作不应该只是带着人们跳广场舞玩耍吧,我记得新闻曾经
最后还是想给在武汉奋斗过,在疫情一线奋斗过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以及加入疫情狙击战的群众们表示衷心的谢意,是你们让我看到中国人民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