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红色影片观后感400-450字
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心情很久也无法平复。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所有人会更好。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贰』 红色电影观后感400字
第一篇《太行山上》观后感
影片以中国1937年~1939年的历史为背景,主要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电影表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与日寇的浴血奋战的情景,第一次出现了八路军所有将领的形象,也第一次在电影里集中表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阳明堡战役,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役等大型抗日战役。 然而我觉得,《太行山上》不仅仅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片,还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谋略的军事片。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军疯狂地在一个村子里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总司令已下命令让大家都撤离了。凶恶的日军便集中了整个村子里的民众,把他们全都关在一个房子里,命令他们只要说出八路军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们。但是,没有一个人出声。日军的将领气急败坏,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气弹。屋子里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没有人愿意屈服。这个时候,朱总司令正躲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他看到村民们因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员与总部取得联系请求支援。身旁的将士不断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暴露他们的隐藏位置,但总司令依然坚持要解救受难的民众。在这危难关头,有一名将士出来用明语(也就是俄语)与总部取得了联系,顺利把消息告诉了对方。而正在偷听的日军却一头雾水,搞不清出他们在说什么。看到日本将领气急败坏又无能为力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后来,八路军支援部队到来,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与之产生明显反差的是日军的残暴。日寇将领阿部规秀压迫被八路俘虏后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抢地的喊着:“我有什么错?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军都不杀我,自己人倒要杀我。天皇陛下,皇军必败!”然后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挣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寻味。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军之爱民如此,也难怪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朱德在平型关战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你们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战胜的!” 听了这段话,所有在场的我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这番话真是大有分量,简直是振聋发聩。我想,在此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学校团委让我们观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奋人心了。当然,通过这部影片,我们都深刻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当年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感人事迹,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我们这么隆重地纪念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我们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第二篇《黄河绝恋》
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著书立传。而今,冯小宁导演更以一部气势恢弘、昂扬着极强的生命力的《黄河绝恋》,再次让我们领略了黄河的壮美。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幕战火中伟大而圣洁的爱情悲剧,更让我们聆听了一曲生命的绝响!
影片一开始,作为美国援华军官的欧文,在与日寇的一场激战后,死里逃生。尔后,在逃往革命根据地的路上,他走进了中国军民的生活中,共同谱写了一首伟大的国际友谊之歌。当他第一次看到影片的女主人公安洁时,便感到这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的天使,并一再地称她为“安琪儿”。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天使”一词是多么恰当地描述了安洁流星般美丽而短暂的一生。护送欧文去解放区的路曲折、惊险,生命随时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一路走来,走出了安洁献身革命的缘由,走出了安洁的父亲及安父与黑子父亲的恩怨化解;一路走来,走出了欧文对安洁的赤诚的爱恋之情,走出了欧文对黄土地、黄水河的痴迷;一路走来,走出了欧文对中国大地上这场战争特殊性的认识,更走出了欧文对生命与尊严的深刻理解。为了欧文——正义的化身,又有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啊!不知名的放牛娃、小战士、黑子、黑子父亲……特别是安洁,在滔滔的黄水河中,在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时,毅然用欧文送给她的信物——匕首,割断了将欧文、花花和自己死死捆在一起的绳索,将生的希望交给了欧文、花花,而将死亡留给了自己。天真的欧文在将匕首送给安洁时,曾说过“希望你永远用不着它。”,然而,这匕首最后却用在了安洁自己身上!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默默的选择,而这默默的选择,却谱写了一曲辉煌壮美的生命绝响!
『叁』 看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看红色经典电影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不畏生死,奋勇拼搏,为祖国的强盛,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的贡献,为如今百姓的安逸生活立下汗马功劳。
通过观看电影,重温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引导社区党员学党史、感党恩、永远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和谐宜居社区建设。
所以说中国红色经典电影所展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奋勇的精神。对于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的想法,其实就是每个人向中国红色经典致敬。
如今红日已经升起,人民生活安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想让红日高挂不落,我们就应当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不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思想、科技上不落后,铸就更强更美好的中国。
『肆』 关于《红色中国》的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写作思路: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今天我观看了《红色中国》这部电影,这个故事片是以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庆典命名的,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整举行了震动了整个北京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墙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部影片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展现。
当我看到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领导人登上北京城墙上时,我真的感觉到很感动,那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我想这个时刻真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尤其是当毛主席操着地方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想作为任何一名普通的中国人都会真的感觉很自豪。就是我自己坐在宿舍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屏幕的时候我激动,喜悦的心情是无法掩饰的,真的感觉到很自豪。
在影片中毛主席的形象是那么的朴实,一身中山装,外加一件棉袄,还有就是条围巾围在胸前,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如此的伟大与可亲,认真严肃中又透出点小幽默,简单朴实的道理中却透出了大智慧。
这部影片是我自己在宿舍看完的,其中的很多镜头对我很受鼓舞,有的镜头我甚至不断的倒回去看了好几遍。我想作为一个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什么是寒冷的生活在新中国幸福年代的人儿而言是无法深切的体会到革命先烈们当时为了争取新中国的成立所迸发出的那份不怕炮弹,不怕牺牲自我的激情。
欣赏完《红色中国》我的心情真的是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触到革命的伟大意义所在,正因为有了前辈们不怕牺牲,不怕枪林弹雨的伟大精神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是他们昨天的牺牲与大无畏才有了今天我们的美好人生。
但是他们却与这些幸福无缘,因为当好日子即将来临时他们却已经老去甚至逝去。我想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珍惜现在的美好,同时用我们的智慧为别人创作更多的美好。
『伍』 红色革命电影观后感30篇
红色革命电影观后感:
1、《大国崛起》
“你是一片红叶,飘拂在寂静的远山;你是一抹彩霞,映照着清朗的长天……”主题歌《远山的红叶》响起,不少观众为央视一套这部黄金时段的热播剧深深感动,女主人公王瑛成了人们心中最璀璨的远山红叶——有官如此,百姓之幸!
在建党61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一套最近播出了“远山的红叶”,怀着对主人公王瑛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远山的红叶》,被王瑛的爱民之心、为民之志、惠民之举深深打动。
汉中与南江巴山相连,也正是在这艰苦的巴山之间,王瑛凭着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以独特的工作方法、坚强的人格魅力,把短暂的人生装扮得生机盎然,用巴山红叶凌霜傲雪的精神铸就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无尽关爱。
在观看之时我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王瑛的“真”:真诚信仰。她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她对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执着与坚定,彰显了一名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政治本色、真挚追求。
多年来,她把清正廉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生活俭朴、淡泊名利。真情工作。她生前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她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工作中,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真心为民。
她为南江“背二哥”盖被子、建公寓,为出行困难的村民修建“连心桥“,坚持不懈资助困难学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桩桩、一件件,都折射出她真心爱民、为民、助民的公仆情怀”。
『陆』 观看红色电影《国微》的观后感350字至400字
我爱我的祖国,爱象征着中国的国徽.
我决不将您比作花,因为冬天会摧残花的美丽;我也决不将您比作月,因为月独守一轮,遥不可及;我更不忍将您比作我的生命,因为我渺小得如一缕轻烟,瞬间即逝.那把您比作什么合适呢?就把您比作青山吧,我领略您的风景,沐浴您的温泉;就把您比作流水吧,我领略您的甘甜,享受您的涓涓风采.因为有一天,当我枯萎了,您还如青山、流水般年轻着,很年轻.
于是,被血染的国土永远丰收谷穗,穗芒时时触动13亿人的心脏;坚信深刻的齿轮永远旋转,使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展现出辉煌的色彩,让我们真切地感到,前程充满阳光.
国旗
我爱我的祖国,爱象征着中国的国旗.
山染神韵,江展风采,生命的呐喊重写了中国的历史.当黎明悄悄降临,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顿时变得格外美丽.绿的树,红的墙,黄的瓦,金色的朝霞,盛开的鲜花,飞翔的鸽群,高耸的人名英雄纪念碑,巍峨的人名大会堂,当然还有那血染的五星红旗.他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徐徐升起,他迎风舒展,闪耀着红色的光芒,这象征着革命;左上方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大星,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环拱于大星右侧的四颗小星,这象征着各族人民.整个星群,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大团结.
昂首凝望五星红旗,我心潮澎湃,心中更是洋溢着深深情谊:我在祖国的怀抱中,祖国在我的爱恋中.
国歌
我爱我的祖国,爱象征着中过的国歌.
“前进,前进,前进进……”浩瀚苍穹,有一种奇特的震撼心灵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飘来,越来越激烈.这,就是从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飘来的,从民族命运的风风雨雨中过来的《义勇军进行曲》.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振聋发聩的声音,激励着多少中华精英和敌人拼杀战场,与苦难的命运抗争
不管风云怎么变幻,这声音始终是那样激越,那样撼人心魄,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国歌的旋律,这么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萦回天宇,使13亿黄皮肤从中感受一种力的律动.
我爱我的祖国,爱永远年轻的国徽,爱映红天映红地的国旗,更爱震撼人心的国歌!
『柒』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300-----400字即可)
第一篇 《太行山上》观后感 影片以中国1937年~1939年的历史为背景,主要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电影表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与日寇的浴血奋战的情景,第一次出现了八路军所有将领的形象,也第一次在电影里集中表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阳明堡战役,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役等大型抗日战役。 然而我觉得,《太行山上》不仅仅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片,还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谋略的军事片。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军疯狂地在一个村子里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总司令已下命令让大家都撤离了。凶恶的日军便集中了整个村子里的民众,把他们全都关在一个房子里,命令他们只要说出八路军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们。但是,没有一个人出声。日军的将领气急败坏,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气弹。屋子里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没有人愿意屈服。这个时候,朱总司令正躲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他看到村民们因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员与总部取得联系请求支援。身旁的将士不断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暴露他们的隐藏位置,但总司令依然坚持要解救受难的民众。在这危难关头,有一名将士出来用明语(也就是俄语)与总部取得了联系,顺利把消息告诉了对方。而正在偷听的日军却一头雾水,搞不清出他们在说什么。看到日本将领气急败坏又无能为力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后来,八路军支援部队到来,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与之产生明显反差的是日军的残暴。日寇将领阿部规秀压迫被八路俘虏后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抢地的喊着:“我有什么错?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军都不杀我,自己人倒要杀我。天皇陛下,皇军必败!”然后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挣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寻味。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军之爱民如此,也难怪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朱德在平型关战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你们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战胜的!” 听了这段话,所有在场的我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这番话真是大有分量,简直是振聋发聩。我想,在此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学校团委让我们观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奋人心了。当然,通过这部影片,我们都深刻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当年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感人事迹,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我们这么隆重地纪念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我们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第二篇 《黄河绝恋》 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著书立传。而今,冯小宁导演更以一部气势恢弘、昂扬着极强的生命力的《黄河绝恋》,再次让我们领略了黄河的壮美。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幕战火中伟大而圣洁的爱情悲剧,更让我们聆听了一曲生命的绝响! 影片一开始,作为美国援华军官的欧文,在与日寇的一场激战后,死里逃生。尔后,在逃往革命根据地的路上,他走进了中国军民的生活中,共同谱写了一首伟大的国际友谊之歌。当他第一次看到影片的女主人公安洁时,便感到这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的天使,并一再地称她为“安琪儿”。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天使”一词是多么恰当地描述了安洁流星般美丽而短暂的一生。护送欧文去解放区的路曲折、惊险,生命随时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一路走来,走出了安洁献身革命的缘由,走出了安洁的父亲及安父与黑子父亲的恩怨化解;一路走来,走出了欧文对安洁的赤诚的爱恋之情,走出了欧文对黄土地、黄水河的痴迷;一路走来,走出了欧文对中国大地上这场战争特殊性的认识,更走出了欧文对生命与尊严的深刻理解。为了欧文——正义的化身,又有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啊!不知名的放牛娃、小战士、黑子、黑子父亲……特别是安洁,在滔滔的黄水河中,在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时,毅然用欧文送给她的信物——匕首,割断了将欧文、花花和自己死死捆在一起的绳索,将生的希望交给了欧文、花花,而将死亡留给了自己。天真的欧文在将匕首送给安洁时,曾说过“希望你永远用不着它。”,然而,这匕首最后却用在了安洁自己身上!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默默的选择,而这默默的选择,却谱写了一曲辉煌壮美的生命绝响! 影片的结尾,滔滔的黄河岸边,在老欧文深情的目光中,安洁终于与花花和自己爬上了河岸,并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这时,响起了影片的主题音乐—— 一首抒情壮美的小提琴曲,悲而不哀、哀而不伤的音乐,正如一曲生命的赞歌,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安洁的生命去了,但“天使”却永远活在欧文的眼中,活在每一个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的人心中!
『捌』 红色电影观后感三百字
红色电影《小兵张嘎》观后感
不久之前,我看了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
故事是这样子的: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斗争时被子弹射中,他在手术时主动将麻药让给别人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走时,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红军撤退后,土豪又回来了,柳溪随着红军的撤退又处于白色恐怖中。而潘冬子的母亲为了保护大家不幸被火烧死…
这一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到了红军战士们为了大家能得到解放,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和不怕牺牲的高尚品德,让我了解共产党员不让人吃亏,牺牲性命来保护大家的伟大壮举,这部电影还让我明白做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玖』 红色主题电影观后感
我国在近代饱受屈辱与磨难,面对列强的侵略,我们做出了英勇的反击,为此在当代也拍摄了许多红色影视,以供后代人了解历史、学习历史、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斗牛》这部电影是黄渤封影帝的影片,该片讲述了山东地区抗日的故事,讲述了八路军把奶牛留在了沂蒙山区的一个村子里,村子里就要选出负责饲养他的人,而这个人就是牛二,随后整个村子都被日本鬼子给屠杀了,就剩下牛二和奶牛,牛二与日本人决斗,誓死保护奶牛。
这个影片很感人,我看哭了,不仅日本人欺负牛二,还有一些蛮横不讲理的人也欺负他,他被迫领着奶牛来到山洞里活了好多年,后来抗战胜利时,他都不太会和正常人交流了,真心破防了。
那些年,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非常的不容易,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拾』 红色革命影片观后感
今天看了一部红色革命电影《上甘岭》,电影的主要情节是: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
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
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
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
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资料馆完成了该片4K精致修复,使其再现银幕。已完成4K修复的电影《上甘岭》是目前观众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