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3d电影的最佳位置是哪里
一般来说旅谨隐,位置位于屏幕中线、双眼正好覆盖整个银幕,对很多人来说是最佳位置,但还需要考虑晌御影厅的大小和类型拆厅。
1、IMAX厅及大厅:银幕宽度≥15米,或200座以上(共21-25排)
最佳位置:9、10排前后居中位置。
2、中厅:银幕宽度15米左右,或100-200座(共15-20排)
最佳位置:7、8排前后居中位置。
3、小厅:银幕宽度≥10米,或100座以上(共8-14排)
最佳位置:5、6排前后居中位置。
4、3D电影最好往前坐,戴上3D眼镜后,看到的景象比实际要小,所以太靠后并不明智,选择坐在中间位置就可以了。
Ⅱ 人生第一次IMAX观影经历如何
第一次IMAX观影带来的震撼,来自《阿凡达》。
于是,我连华星都不想再去了,就像去电影博物馆去刷一下。因为自己要上班,自己买票是绝对买不到的。于是,就联系了黄牛,花了500一张票,买了四张,到了三位朋友一起去刷。印象中,当天天上还飘着雪花,地上全是泥泞,我还是从五道口赶去了南皋,就为了二刷《阿凡达》。
毕竟是花了500才买到的票,位置好了很多,尽管也不是最好的。第一次,是我一个人坐在台阶上欣赏的影片,一个人哇声不断。这一次,则是四个人一起哇,然后汇在全场的哇声中,感受着集体震撼。
这幅情景,想象也挺有意思,室外是大雪纷飞,室内是蛙声一片。
但这次之后,我依旧没有满足,后来又去中国电影博物馆去看了一次。连刷三遍,三遍IMAX《阿凡达》,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之后,再也没有这么疯狂过了。
Ⅲ 什么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远景
摄像中的远景是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还宜于表现规模浩大的人物活动,如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人如潮涌的游行示威,千军万马的对阵厮杀等。
2、全景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与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中景
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视距比近景稍远,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仅能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而且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中景的运用,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因此常用以叙述剧情。
4、近景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近景常被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因此,近景是将人物或被摄主体推向观众眼前的一种景别。由于近景画面视觉范围较小,观察距离相对更近,人物和景物的尺寸足够大,细节比较清晰,所以非常有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或者其他部位的表情神态,细微动作以及景物的局部状态,这些是大景别画面所不具备的功能。
5、特写
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一、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二、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三、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扳机等。
四、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五、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Ⅳ 为什么看“3D电影”能让你“身临其境”
去电影院看了3D电影的朋友们都了解,戴上3D眼镜便会让你有配对的体会,是啥让电影这般的栩栩如生起来的呢?这主要是因为大家的二只眼睛能够分辨物件的间距,造成立体的觉得。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用上下两个拍摄同拍摄,而在播映时所拍的两个电影同步到显示器上边,当观众们戴上3D眼镜的情况下,根据相应的光学原理,就可以造成立体的实际效果。
3D电影在特效上比较下功夫,而且3D眼镜和那个屏幕效果是相接的,不带3D眼镜是不会产生特效的,但不是每个特效都会让人们身临其境,只有关键环节的特效会有感觉。
Ⅳ 想看3D电影
看电影对配置倒是没什么,只要你配个好一点的显卡。
显示器的话当然越大越好啦,因为显示器越大立体感相对来说会越真实,建议至少24寸以上,投影最好。
至于眼镜就看个人了,要嘛就用快门式的,要嘛就用有色眼镜。
三D电影的话还是不要一次看太多的好,看完一部就不要连续看了,毕竟有色眼镜对眼镜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