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浅议三维动画艺术审美
浅议三维动画艺术审美
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三维动画艺术的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三维动画艺术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三维动画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设计虚拟游戏、计算机动画等众多领域。三维动画艺术能够展现更加生动、形象的画面,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这也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因此,三维动画艺术受到了人们的热情追捧。该文首先阐述了三维动画艺术的内涵和特点,然后总结了三维动画的发展史,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动画的形式美、造型美、虚拟美以及技术性审美的特征,希望能够为三维动画艺术的创作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审美;动画影片;三维动画艺术;内涵;特点
设计者在运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动画影片时必须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将三维动画艺术的真实美感和立体美感展现给观众。不可否认的是,三维动画艺术的创作过程非常复杂,它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必须加强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以图形的方式传递信息。观众通过欣赏三维动画艺术加深对其的理解,发现其美感,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一、三维动画艺术概述
1.三维动画艺术的内涵
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三维动画艺术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将其美感充分地展现出来。在三维动画艺术中,图片的立体感得到了极大提高,更加形象和生动。创作三维动画的主要过程实际上是设计者在三维软件虚拟的三维环境中根据准备展现对象的形态、尺寸以及位置等参数设置对应的模型,然后选择与模型相适应的材质,对该模型增加相应的纹理和颜色,将不断运动的图片用模拟摄像机镜头拍摄下来,最终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
换言之,设计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出能够为观众带来逼真效果的立体情境和场面。听觉上带来的享受和视觉上带来的美感在三维动画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三维动画艺术与传统的艺术能够给人们提供的审美享受是不同的,前者能够表现包括色彩、构图、场景以及拍摄角度等丰富多彩的.虚拟设置,其所展示的三维空间也非常有深度,而后者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审美需求。三维动画艺术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实现了动画透视效果的有效提升。
2.三维动画艺术的特点
三维动画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它与平面设计相比具有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三维动画艺术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注重的是对节奏、线条明暗、构图轮廓以及画面色彩等多方面艺术的创造。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过程中,设计者必须遵守平面设计所要求的法则和自身的设计规则,这样才可能确保创作出来的三维动画艺术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适应。三维动画艺术的特点包括真实感强、可操作性强、精确度高等,它可以表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创造的画面和情景。温度或天气等客观因素不会对三维动画艺术创作造成影响,但制作三维动画的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更改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质量。有的企业或公司还会利用三维动画艺术实现一系列不能重现、成本高且非常危险的画面,同时进一步美化商品,这使企业的设计成本得到了极大的降低,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设计者的设计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艺术涵养以及硬件设备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三维动画的最终设计效果。三维动画艺术具有非常复杂的制作过程,制作三维动画所消耗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平面设计,但是三维动画艺术所设计出来的画面充满立体感和真实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三维动画的发展
计算机是创作三维动画艺术的主要平台和工具,因此,可以说三维动画艺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三维动画艺术的发展主要分为技术酝酿、起步发展、迅猛发展以及全盛四个时期。首先,1984至1994年是三维动画艺术的技术酝酿时期。三维动画艺术产生的基础是计算机图形的应用和开发。1995至2000年是三维动画艺术的起步发展时期,第一部三维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的产生,标志着三维动画艺术正式起步发展。数字化故事和数字动画在该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1至2003年是三维动画艺术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两个大型公司梦工厂与福克斯的发展,三维图像技术不再是唯一支撑动画艺术的技术了。该时期的动画影片具有非常浓郁的感情色彩,电脑与人性的结合也更加凸显。2004年以后,三维动画艺术正式进入全盛时期。运用三维动画艺术制作的动画影片传播范围广,且影片数量明显增加。该时期的三维动画的发展状态是蓬勃的、多元化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
三、三维动画的审美分析
1.三维动画的形式美
三维动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化的,三维动画的构建可以通过雕塑艺术、素描艺术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实现。如,在三维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采用水墨画风格表现各种故事的乐趣,充分地体现了三维动画艺术中的形式美,从而为观众提供了能够欣赏我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再如,《大闹天宫》3D动画也是通过采用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传达动画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诸如雕塑等其他表现艺术的形式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外的一些动画中。
如,动画《小鸡快跑》中选择了泥偶橡皮的表现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动画带来了童趣,从而使观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短片动画《星期一闭馆》中通过运用动画技术使人物动作夸张化,从而将醉汉的心理变化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来,这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了共鸣,该动画也因此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画不再采用单一的展示形式,而是产生了一种创新型的动画表现形式,即将真人表演与动画结合起来,如《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就运用了这样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中某些画面往往只能靠观众自己的想象,但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三维动画表现形式,它可以更好地将设计者想要展现的形象表现出来。随着动画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非常震撼的画面,而且审美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同时,动画设计师为了使观众更加喜爱三维动画艺术,创造了不同的画面和场景,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三维画所特有的美感。
2.三维动画的造型美
三维动画以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了真实、夸张、荒诞、可笑的视觉效果,非常精确、逼真地刻画出了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影视场景和人物形象,从而不断地为人们带来视觉盛宴。如,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中,弧线造型与儿童的心理非常符合,它能够使观看影片的小朋友体会到温暖、亲切的感觉,通过动画影片的展示,人们感到安全、亲切,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喜爱这样的动画电影。在设计动画的过程中,设计者不能仅仅对真实生活进行再现,还应设计夸张式的造型,同时应该考虑到影片可以为观众带来现实与虚拟所产生的落差感这种独特的观影感受。
如,在《疾走罗拉》这部影片中,罗拉的奔跑、嘶吼、夸张等与正常人是不一样的,该影片就是通过三维动画设计出来的。设计者通过运用三维动画艺术充分地展现人物的生命力,罗拉的生命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从而给观众的视觉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精确地刻画人物造型并确保其美感,能够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就体现了三维动画艺术的造型美。
3.三维动画的虚拟美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动画艺术也发展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即三维动画艺术的虚拟美。三维动画艺术可以将现实与虚拟交融,在虚拟的动画世界中将现实重塑,实现人们的某种幻想。三维动画艺术可以把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场面设计成能够为人们带来震撼感觉的画面,将虚拟画面展示在现实存在的画面中,这也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审美。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观察到灭绝已久的恐龙的,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通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非常逼真地将恐龙的形象展示出来,使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观察恐龙这种幻想,这部由三维动画艺术制作的电影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随着近年来数字动画技术的广泛应用,设计者可以利用三维动画艺术充分地展示人们想象中的画面和生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现实与虚拟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感觉更加真实。
美国好莱坞拍摄了很多科幻电影,这些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幻想,为人们带来了真实的体验。如,电影《火星救援》利用三维动画艺术将人物的状态、表情和动作真实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人在外太空生存的情况。这部电影不仅包含了传统电影中一些细腻的、充满美感的情节,而且满足了观众对虚拟现实的幻想和渴望。
4.三维动画的技术性审美
随着计算机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使观众体验到了色彩斑斓的场景效果。事实上,三维动画艺术的特点是其技术性审美的决定性因素。三维动画艺术的制作方法不断创新,而且其表现形式也得到了扩展,从而展现给观众很多意想不到的画面和场景。现阶段,在制作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上色了,也不需要一次次进行胶片拍摄,这极大地节约了成本。三维动画艺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制片商和导演非常青睐通过三维动画艺术制作出来的画面和场景,观众对三维动画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也给出了一致的好评。
很多电影因为其展现的逼真、生动的形象而取得了成功。综上所述,在我国动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三维动画艺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三维动画设计的审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人们对这种新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展现出其独具的美学价值。影视创作者必须深入了解三维动画艺术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尽可能地发挥想象能力,最大限度地将三维动画艺术的形式美、造型美、虚拟美以及技术性审美通过动画影片展现给观众,从而帮助人们提升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媛媛.科技对现代动画发展的影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2]李涛,陈瑛.利用Sandy引擎实现Flash三维动画.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7).
[3]朱晓菊,王苗苗.全三维数码动画电影虚实关系初探.电影评价,2009(4).
[4]伍建平.三维数码技术对现代影视艺术的审美影响.电影文学,2009(8).
[5]焦瑾瑾,高杨.从中国三维动画电影透析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向.大众文艺,2010(24).
;② 动画的特征
动画的特征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主要包括综合性、假定性、幽默性、极简与夸张性等。
综合性
动画是一门融合文、理、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学科。其诞生、发展和革新涉及多种艺术元素如文学、戏剧、绘画等,也涉及摄影、电脑图形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动画是多种艺术和科学技术综合合作的过程。
假定性
动画相比电影电视拍摄现实的再现性更具假定化。作品中的剧情、角色、时空、声音和摄影机运动等都是假定设计。动画题材多源于神话、童话或者传说,具有幻想色彩。动画角色多为动画家的创造产物,时空具有跳跃性和浓缩性。
幽默性
动画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角色塑造、情节设置等方式给观众带来幽默的观看体验。这种幽默性使得动画在娱乐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极简与夸张性
动画在表现上常常采用极简或夸张的手法,这种风格使得动画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同时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理解。
技术特性
动画的制作过程涉及逐个制作工艺和逐个拍摄技术,通过对事物运动过程和形态的分解,画出不同瞬间动作,再进行逐张描绘、顺序编码、计算时间以及逐个拍摄等工艺技术处理。这个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分工。
审美特性
动画作为一门艺术,涵盖造型艺术的运动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动画的视觉元素、动作及其形成的意境、声音元素等都构成其审美特性。
③ 中国动画片和国外的有什么区别
1、内容不同。
中国动漫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里没有血腥,更没有色情。概括的来看日本动画片,一般分两类主题,一类比较突显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美国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
2、形式不同。
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造就了中国动画片百花齐放的格局。同是水墨动画片,就可以运用多种风格的画意。齐白石、贾又福、李可染的笔法在不同的动漫当中体现了不同的风格。
美国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做大幅度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3、风格不同。
中国的动画片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绘画到雕塑,从剪纸到皮影,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好材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使中国的动画片呈现地道的中国风貌。
与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欧美等国的魔鬼、魔法、巫术不同,中国动画片中描写的神仙、鬼怪、法术也完全本土化,像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这些都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风”,即使绘写现代生活的动漫片,也都纯然是一派中国气概。
④ 为什么动画电影中的人物造型那么有特点呢
造型特色应该是动画与真人实拍电影差异明显的一个部分。电影角色由真人扮演,场景也是真实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影片角色与角色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共性很强,虽然根据题材的不同,会有地域性或时代性的区别,但总体来说差异不大。而动画影片,从角色到场景都是由动画创作者源于真实环境的艺术再造,加入个人情感与想象力,充满主观性与艺术特色,以绘画等方式创造出来的,是一种直观的符号性视觉形象。有这样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动画的造型元素比起电影来更为丰富,形象更夸张而富有想象力,可以接近真实场景,也可以完全不似现实中存在的物体。动画师有无限的空间去发挥,运用绘画造型手段对角色的风格、外形、色彩及材质等要素以综合,根据故事风格,创造出合适的动画形象。可以说造型节奏感是动画区别于电影而独有的。动画创作者会根据不同的剧情来创作符合影片风格的角色与场景等视觉元素,不同风格的影片,其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截然不同,可以使观众最直观地体验这部动画所要传达的本质内涵和人文特点。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不仅可以制造视觉形式上的节奏变化,还可以塑造一个鲜明的角色性格特征。由美国梦工场动画公司出品的动画《疯狂原始人》中,克鲁德一家的造型能鲜明地强调出他们迥异的个性特点。爸爸Grug有典型的倒梯形身形,宽阔的肩膀,粗壮的手臂,都使人觉得他是一个强有力,可以依靠的人,而与身形对比略显窄小的脸和倒三角形的下颌,却显示出他性格懦弱不安的一面。妈妈是全家人情感依靠的对象,身体曲线圆润,呈一个上小下大的椭圆形,重心放在下半身,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大女儿Eep是一个个性开朗,极富冒险精神的女孩,她纤细的腰身和娇小的手脚都展现出女性的阴柔美,而粗壮的大腿和饱满的胸臀却显示出力量感,一个美丽又坚韧的女性形象就此竖立起来。大儿子个性憨厚,整体呈现一种无害的椭圆形。最小的女孩是个性最野性的,破坏力惊人,与它小小的个头形成鲜明对比。奶奶个性顽劣,与爸爸相处不融洽,因为年长而力衰,所以她身材矮小,四肢也非常纤弱,只有一颗三角形的脑袋和张扬的头发来显示她个性的强烈。这些经过简化和夸张创造出的人物、景物本身的不同形式感,与其的大小不同,高低变化都可以在画面上呈现一种比电影更明显的韵律感。
⑤ 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哪4种
影视艺术是多片种,多形式的艺术,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四大类,而每一类别又有多种形式.不同的片种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是:
(1)直观视象性.
影视艺术主要提供的是由银幕或屏幕所显示的直观视觉形象,"看"是影视观众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视艺术所要表现的一切东西,包括思想,情感,梦幻等等,都应该转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为了不破坏"可见性",人物对话语言(比起戏剧)都应压缩,高度精练.这是因为影视艺术是与摄影分不开的,而摄像机所处理和完成的仅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经改动的客观物象和经过选择,加工,改造过的物象),即影视艺术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实纪录,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电影的存在是由于画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于电影的视觉特性绝对要比电影作为思想或文学容器的性质更为重要."
影视艺术所展示的直观视象,几乎可以是无所不包,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世界到精神活动,人们能见到的一切,以及人们难以或不可能见到的,都能用画面的形象来表现.例如,它能将内心活动具象化,可以通过外在物象的变化来反映(如天旋地转,可以用房屋,树木等的旋转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现(如《魂断蓝桥》中的经典性镜头——女主人公在火车站突遇男主人公时的长达几秒钟的面部大特写).即使是潜意识,它也能用画面形象来表现,如伯格曼②导演的《野草莓》,费里尼导演的《8》等,在这方面都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易于超越国界和民族,因而,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即它是一种"象形符号"式的国际语言.
(2)幻觉逼真性.
银幕和屏幕上的形象是一种"影子",一种"幻相",这些形象所组织构造出来的具有统一性的时空,也是一种幻觉,但是它们却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影视艺术是以视觉形象的逼真性为生命的,它无法容忍对自己的本性——视觉可信性的丝毫破坏.正如巴赞所说:"电影中的幻景与戏剧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观众默许的假定性为依据,相反,它是以表现给观众的事物的不可剥夺的真实性为依据的".
比起其他艺术,这种幻觉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优势所在.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态,它拥有绘画和雕塑所失去的运动,音乐失去的造型,突破了戏剧的时空局限,把文学形象转化为直接可观的形象.虽然,银幕在瞬间给观众展示的是世界的一个片断,但它却能使人信服这个片断是与世界的其他部分联为一体的.银幕不是画框,而是窗户,是将事件的局部展示给观众的窗户.影视空间不像绘画空间和舞台空间那样是嵌入世界之中的,而是代替世界而产生,存在的.
影视艺术的幻觉逼真性来自摄影的本性——客观物质视象的复现.绘画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原貌,但它们却不具有摄影那样使我们相信原物确实存在的力量.此外,影视的幻觉逼真性还来自于影视艺术家的努力,来自他们自觉地按照这一特性来进行创作.例如,镜头的组接,就要根据人们观察外在世界的习惯,按照视觉逻辑来进行.而演员,为了逼真性,也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如电影《甘地传》的主角为了逼真性,甚至绝食数日,使形体和精神体验更接近原型,来满足观众对逼真性的审美要求.影视艺术的技术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逼真性的发展过程史,如宽银幕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的视觉性质.而立体电影,以及正处于试验阶段的"有感电影","嗅觉电影"等等,把这种逼真性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3)时空再造性.
其他艺术也能进行时空重组,戏剧艺术更是必须再造时空,但是由于舞台和剧场的限定,其再造的能量是有限的.而影视艺术在这方面有着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自由度.摄影技术和剪辑技巧的发展,使得保持在胶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组合,实质上这就意味着可以从特定的艺术材料中抽取出时间和空间来重新构造.这就是所谓的"蒙太奇"技巧.这样,影视艺术就能打破现实时空和上演时空的束缚,既可以集中,压缩,又可以延伸,扩展;既可以自由地转移,反跳,又可以灵活地跨越,并列,可以说能用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引导我们自由地穿越时间和空间.
影视艺术再造时空,构建起符合心理的审美空间,可以有多种方式和手段,例如可以在两个因果性镜头之间建立起一种纯虚拟的空间连续关系,这种联接的合理性通过内容的呼应而获得.例如,在英国影片《灯塔看守人》中,一个发高烧者呼唤着他未婚妻的名字,紧接着出现的是远在他方的未婚妻突然惊醒,就像听到了他的叫声一样.还可以按照视线(内在的)与内心活动来进行空间组合.例如美国影片《党同伐异》中,一个妇女双手捧头,然后惊愕地转向正面,下一个镜头则是她关在狱中的丈夫.甚至还可以直接按照主题,理性地组接空间.例如苏联影片《十月》中,一尊大炮正从吊车上下降到工厂的大厅中,下一个镜头便是壕沟中的士兵低下头…….这些组接的空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无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却是合理的.而"任何电影表现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论它在物质上是否真实,都是有价值的."
如果说,影视世界作为一种构造的时空连续体,其空间的性质与真实空间相比,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那么,它重构的时间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时间的性质.在影视中,时间可以加速和放慢,几天才能完成的花朵开放,数秒即可,而几分之一秒的时间流程,却可以用较长的时间来显示,如子弹的射出.也可以将时间颠倒,如各种各样的"闪回"手法,阿仑·雷乃导演的《广岛之恋》,在这方面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让时间停止(定格),让时间消失(跨越)等等.其实,影视艺术的空间重构,常常是按时间的重构来进行的,如果说绘画和雕塑是将时间空间化,那么影视则是将空间时间化了.
当然,影视再造时空,也不是可以无限自由的,作为艺术,它再造时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现的内容所制约,也应该符合观众的心理活动规律.
(4)画面运动性.
从本质上看,电影是一门采取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空间形式"决定了造型性(画面)在影视艺术的重要地位;而"时间艺术"又决定了运动性的重要地位,所以,画面运动性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正是连绵不断的运动着的画面,给影视带来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观众的感知和注意力.法国电影艺术家雷内·克莱尔说过:"如果确实存在一种电影美学的话,那么,这种美学是在法国,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摄影机和影片的同时诞生的.这种美学可归结为两个字即'运动'."可以说,没有画面的运动,就没有影视艺术.
这种画面运动性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被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只有影视才能完整地,真实地展示事物的运动,而影视也对运动着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其次是指包含着因摄影机的移动以及镜头焦距的变化所造成的运动感.所谓"摄影机的移动",不仅可以追随正在运动着的人物和其他物象,也可以使物象活动的背景不断变化,这就可以造成一种特殊的运动感.这种运动感并非在于事物自身的运动,而是由于镜头的推,拉,摇,移与变焦所造成的运动的幻觉.
画面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这种节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长镜头的运用所制造出来的,是将镜头按不同的长度(这既取决于镜头的实际长度,又取决于内容刺激观众所产生的时间延续感)和强度(景愈近,心理冲击愈大)关系将其联接起来而产生的.影视画面运动的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情绪气氛,或紧张,兴奋,恐怖,喜悦,或沉闷,压抑,伤感等,能修饰和强化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情感.画面运动的节奏,不仅仅是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和强度来确定,也不只是根据情节进展来确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画面内容所激发起的观众的兴趣的程度来确定.例如,镜头短,不足以展示内容的内蕴,但镜头冗长,就使人厌烦.如果镜头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时切断,并由另一个镜头所替代,注意力就会不断被抓住.因此,所谓影视艺术的节奏并不仅仅意味着抓住镜头的时间关系和景深的变化,更是镜头的延续时间和画面的强度与他们所激起并满足了注意力运动的一种结合.应该指出,影视艺术的配音也对节奏的形成有较大的作用.
⑥ 谈从叙事策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
谈从叙事策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
[论文关键词] 动画电影叙事方式角色中国风格
[论文摘 要] 动画电影结合美术和电影的综合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审美特点吸引着广大的爱好者和制作者。动画具有搜搏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与艺术形式,叙事则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中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本文从动画电影的选材、主题手法、角色上来谈,最后论述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发展,提出问题并展望中国动画应该如何发展。
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到今天的繁荣期,动画形式已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较世界各国动漫的发展,中国动漫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欧美、日本和韩国,动漫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但像动画片《魔比斯环》这样的片子如何能抵抗《怪物史莱克》,关键就要看其叙事策略了。动画电影应有理性的解析,把握商业动画电影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
一、从选材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动画电影由于其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的选材。在选材上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对象是谁,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例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动画题材最受欢迎,市场效益也最好,因为它受众面广,市场收益相应也会多。关于动画的选材也有侧重于儿童化的,有人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不适合表现深层次的题材。有人则认为,动画可以表现所有的题材,我们所谓的动画全民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其实,动画隶属于电影中一个分支,在题材表达上必须符合动画本体特征。动画电影区别于实拍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动画具有高度虚拟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动画不可能像实拍电影那样接近真实。在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少如实描写日常生活,相反的是尽力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动画可以世春祥天马行空地讲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没人会对动画片中的老鼠为什么会打败猫而吹毛求疵。其次,动画电影的题材相对比较简单。在动画中,造型的线索简单、矛盾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在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就比较容易被改编成优秀的动画作品,而《红楼梦》就非常不适合动画改编。在《红楼梦》中光是人物关系就已经十分复杂了,再加上场景之类的更是繁复。
动画表现的题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动画片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片现在比比皆是。这样从商业价值上讲,单纯考虑儿童观众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通常只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仅仅能在电影院的下午和傍晚时间放映,而国家经常出台福利政策限制儿童电影的票价,这样一来票房收入也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动画电影观众扩展至成人范畴,那么就可以进入晚场时段放映并因此有获得更高票房收入的可能。①这样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发展价值上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其后续的商业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二、从主题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来表现其特有主题的艺术形式。在动画片中不是说所有的都必须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主题。许多艺术类的动画短片并不需要深刻的叙事主题,其动画可以作为一种纯视觉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部个性化的艺术动画短片,可能只要有一个绝佳的创意或者奇妙的视觉展现,就能创造出很好的效果,观众乐在其中,得到纯粹视觉感官体验。但是作为动画电影却并不是这样,动画电影通常是以故事情节来传达大众共有的精神状态。在动画电影的学习中不应纯粹追求视觉盛宴,而忽略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如果把这类作品打回原形,不过是儿童玩具万花筒罢了。因此动画电影的主题选材尤其重要。
动画电影的主题必须突出,如果一部动画片有多种主题而没有主次变化。那么最终这部动画片将失去主题。例如,日本动画《再见,萤火虫》就是一部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现战争悲剧的影片。森枣除了在开场展现了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战争的惨状,而是通过描述两兄妹单纯真挚的情感将战争的残酷性深深地刻入观众的心里,使得全片一直弥漫在悲剧的氛围当中。这就是主题的选择的重要性,好的主题能引人入胜,使整部动画具有意义感。
在动画的主题选择中,应该通过画面和情节自然流露出来,创作者的观点要尽可能曲折。但也不是说越曲折越好,不能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好。另外动画片的主题选择应有较高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要在动画语言、动画形式上做多种尝试,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主题以吸引观众。选择好主题的叙事方式后,故事的发展情节多以整个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的先后时间顺序展开,围绕故事情节主线,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这样的叙事结构可看性强,不仅符合人们的观赏需求,而且对于儿童这个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年龄阶段,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更适合儿童。
三、从角色上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谈到角色,大家都会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作为一部商业动画长片来说,当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定下来以后,角色的设置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动画是创造生命、赋予角色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角色是动画中的视觉核心,很多经典的动画片,在多年以后,故事可能会被观众淡忘,但是观众往往能记住里面的“角色”,能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也一定是那些经久不衰的角色造型。因此从每个角度来说,动画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角色塑造的成功。因为在动画中,对角色的塑造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而是一个虚拟夸张角色的塑造过程。角色造型设计不是纯粹的视觉问题,是抽象再创造的过程,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化,好的角色能给观众以遐想,能充分引起观众的兴趣。
动画电影是一种允许和鼓励个人创造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角色设置可以不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可以超现实生活,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能力。在动画里,动物可以开口说话,可以有自己的思维,甚至桌椅板凳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件都可以行走跳跃等。动画中角色的形象不管是什么类型,都是拟人化了的人或物,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例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先生” “挂钟管家” “茶壶大妈”等。但动画角色的“假定性”也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毫无节制地天马行空。不管动画片中的角色如何离奇,如何荒诞不经,它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内在逻辑,使观众相信并能够接受。如果只一味强调角色的“奇异性”,以至于失去了真实的逻辑基础的话,这样的动画角色必定是不受观众欢迎的、失败的。动画角色在性格上应简洁明了、艺术形象鲜明突出、主要角色的性格定位是循序渐进的。这样做并不是把角色简单平面化,而是为了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商业动画长片中,角色不仅仅是动画中的简单形象,而在后期开发的主要产品上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