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谁推荐几部七八十年代的台湾老电影
小城故事、小毕的故事、悲情城市、汪洋中的一条船、八百壮士、窗外、雁儿在林梢、儿子的大玩偶、搭错车、在水一方、看海的日子、杀夫、雪在烧、欢颜、庭院深深、金盏花、大哥大等等
② 台湾本土老电影都有哪些求片名
《再见阿郎》播出时间:2003年11月11日至2004年4月26日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八点于台视播出二十年前,古意、郭添、明郎三人原为好友,古意、郭添两人服务警界,明郎因涉入黑道,并犯下重案,古意、郭添奉命追捕,明郎走投无路,将初生婴儿托予古意后,不愿就逮,堕海后生死未卜……。为了不负好友所托,和弥补不及阻止明郎堕海的遗憾,古意及美枝夫妇,不顾辛劳,将阿郎视为已出,抚养长大成人。
《又见阿郎》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伦理情感剧,由李岳峰执导, 莫佩儒、黄美津、李海蜀编剧,江宏恩、江祖平、丁力祺、边潇潇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阿郎"的祖辈离开家乡到台湾奋斗的故事。
该剧已于2009年11月10日登陆CCTV-8首播。
③ 方日龙什么电影
《童子功》。
《童子功》,中国香港1971年郭南宏执导,亚洲影后凌波主演武侠电影。老贼为打压汉人整治少林,请来两位绝顶高手,一身童子功刀枪不入,老英雄会斗五恶霸,却被方日龙用三招童子功斩杀。
凌以其擅长的女扮男装,演侠士甘素凡,为替师父报仇,与浪侠(凌云)连手对付仗恃“童子功”绝招横行江湖之武林恶魔(鲁平)。导演郭南宏通过惊险,紧张的场面,充分暴露败类的野心及狰狞嘴脸,并颂扬两位青年侠士不畏强暴的精神,让全片充满慑人心魄的魅力。
(3)1964年的台湾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主演:
1、凌波中国台湾电影演员,出生于广东汕头,本名黄裕君,4岁时被卖到厦门当养女,改名君海棠,因为养父是晋江安海镇人,所以常常被认为祖籍是晋江安海,现定居加拿大。
2、凌云,70年代港台电影巨星。1941年5月21日出生,原名林龙松,祖籍台湾彰化。中专毕业后,在叔父经营的百货公司工作。1957年投考玉峰电影公司演员训练班,以艺名龙松拍摄多部台语电影,成为台语电影首席小生。
服完两年兵役后,1964年签约邵氏电影公司,改名凌云,以冷峻小生形象走红。1965年与影星叶枫结婚,1983年因感情不合离异。与邵氏1977年约满后以自由身接拍其他电影公司影片,并以动作明星姿态活跃于影坛。1981年导演影片《英雄对英雄》,今已息影。
④ 台湾50、60年代的电影
淘肮傻匪郎斗
⑤ 台湾的历史影片
日治时期
日治时代台湾自制日语电影《莎勇之钟》,李香兰主演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丰治郎率领日本摄影师等一行人在全台湾北、中、南一百多处地点取镜的《台湾实况绍介》。电影内容涵盖城市建设、电力、农业、工业、矿业、铁路、教育、风景、民俗、征讨原住民等题材[16]。第一部台湾人制作的剧情片《谁之过》于1925年由刘喜阳、李松峰等人组成的台湾映画研究会制作。不过即使剧情片,仍有相当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丰治郎于台湾定居,开始在台湾北、中、南七大都会建戏院放映电影,并与日本及欧美的电影公司签约,建立制度化的电影发行放映制度。1924年后,台北的放映业者由日本请来一流的辩士(电影说明者),电影放映业愈加蓬勃起来。1935年10月,日本领台40年举行台湾博览会,以及隔年台北与福冈间开辟航空通运,这两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时期台湾电影放映业的鼎盛时期[17]
民国时期
台语电影兴起
主条目:台语电影
台语电影《旧情绵绵》,洪一峰主演。1955年,麦寮拱乐社歌仔戏团团主陈澄三与何基明导演合作,拍摄该团的拿手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成为二战后第一部台语片,一直到1981年最后一部台语片《陈三五娘》为止,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台语电影时代。根据统计,台语片的总产量将近两千部,产量最多时一年高达120部作品问世。《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当时台湾社会引起大轰动,皆创下当时票房纪录,[18],引来一窝风的台语歌仔戏跟拍风。
健康写实电影
1960年代,台海情势逐渐稳定,中央电影公司提出健康写实的制作路线,兼顾欧美写实主义电影下,聘请李行拍摄《蚵女》与《养鸭人家》两片。两片均颇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导演李翰祥来台发展,并香港电影技术带进台湾。此阶段所拍电影类型除了初期的黄梅调,尚有历史宫闱片《如西施》及文艺片,其中以琼瑶原著为蓝图者占了8部。
胡金铨与新武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开始制作新派的武侠片,其中的两位主要导演胡金铨与张彻后来都来台湾发展。胡金铨于1967年为联邦公司编导武侠片《龙门客栈》缔造了绝佳的票房纪录[19],从此武侠、功夫、武打类型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没落。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中国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
功夫片兴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门》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热潮,而台湾武侠主流自此就转化为功夫片、武打片继续在台湾流行。接著张彻在卲氏公司幕后支持下,于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卫、狄龙等来台成立的长弓公司,也让功夫武打片,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的要角。
爱国政宣电影
197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了一段台湾电影的爱国政宣片时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岭》、《战地英豪》、《女兵日记》、《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香火》、《黄埔军魂》、《成功岭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双十》、《血战大二胆》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种则有如《汪洋中的一条船》的自我勉励写实片及如《一个女工的故事》的文艺片。
学生电影类型
之后,李行、宋存寿、屠忠训等导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鸟之爱》、《欢颜》等清新的小品。之后,导演林清介则在《一个问题学生》卖座后,连续拍摄相同类型,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学生电影,这些类型电影包括《学生之爱》、《同班同学》、《男女合班》、《台北甜心》、《毕业班》等。而这波电影尚有《拒绝联考的小子》、《年轻人的心声》、《不妥协的一代》。此阶段学生电影成为台湾新浪潮电影出现以前的重要台湾电影类型。这些低成本独立制作方式,也让新导演有了拍片的机会。事实上,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也在此阶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等两部片子。
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与没落
台湾电影“现代主义”化,可说是始于三支短片合而为一的黄春明原著改编电影-《儿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苹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顶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发的《台湾电影宣言风波》外,中影公司大胆启用新人拍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确立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实上,于《儿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启用杨德昌、柯一正、张毅、陶德辰拍摄了《光阴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与《小毕的故事》。这些电影也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更因票房卖座,让台湾新电影成为主流[16]。
《儿子的大玩偶》制作完成后,突破当时台湾政治与电影保守势力的抵制,于舆论、口碑与市场的支持下,为往后台湾电影的创作自由创造一片天空。其后,包括侯孝贤、杨德昌、张毅、万仁、柯一正、陈坤厚、曾壮祥、李佑宁、王童等也确定了以导演为主;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意识前进的台湾新电影。
一般来说,此波新浪潮电影中较重要的作品计有《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青梅竹马》、《杀夫》、《恐怖份子》、《恋恋风尘》、《桂花巷》。
该新电影绝大多数是由台湾政府所属的中影所投资拍摄,主要的推动者为中影主事者明骥与中高阶层的小野和吴念真。此三人,可说是促成台湾新电影的主要功臣,也对当时低迷的台湾电影产生重大影响[16]。
在此影响下,台湾业内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状,也将此潮流引进商业电影境地,此种以乡土小说为类型的商业电影,计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室男》、《嫁妆一牛车》、《孤恋花》、《孽子》等。不过因为产量毕竟有限,1980年代台湾电影仍以如许不了主角的喜剧,与其他如著赌博片、犯罪片的商业电影。
另一方面,因为香港电影的成功,让台湾舆论上也开始出现对台湾新电影的批判声音。以艺术电影为主轴的台湾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此因素,让集体的台湾新潮流电影方朝终于1980年代末期结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为失利。不过,相对的,此艺术电影,却同时间大受国际影展与各国艺术电影市场上的欢迎。
⑥ 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我觉得是《暖春》。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虽然读三字经的少了!但这几个字早早就深深植入我们的心底,这是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本性。而最能体现这种淳朴的,莫过于《暖春》了!
电影最后,当全村人在为小花募捐时,村长说出惊人秘密,爷爷的儿子竟也是他年轻时收养,为了这个收养的儿子不受委屈,爷爷终身未娶。而小花,这个被爱供养的女孩儿长大后,没有留在繁华的大都市,而是回归山里,这个收养的她的地方,做一名乡村女教师。祖孙三代,虽没有血缘,却是至亲至爱的亲人。当全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用爱帮助更多的人,更是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
⑦ 反映台湾60 70年代的电影有哪些
台湾往事
⑧ 洪金宝演厨师的电影是
洪金宝演厨师的电影是《功夫厨神》。
《功夫厨神》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喜剧电影。由叶永健导演,洪金宝、吴建豪、应采儿等出演。讲述了黄阁围村的村长黄秉义被师侄误解、陷害,最终赢回荣誉的故事。
剧情介绍:
黄阁围村的村长黄秉义(洪金宝饰),精通厨艺,受村民敬重。十年前其兄黄秉基(梁小龙饰),醉酒闹事,弄断一手,黯然离开围村,嘱义好照顾其子黄继祖(樊少皇饰)。怎料童年黄继祖误会叔父赶走其父夺村长位置,矢志长大后一定报仇。
一次围村喜宴,祖嘱手下良(洪天明饰)在酒菜内落泻药陷害义,迫走义。
义因误会而结识“四海一品”老板沈青(应采儿饰),义不容辞地帮“四海一品”再创新献。
义的高超厨艺得以重现,但却惹来初出矛芦的厨艺天才龙建一(吴建豪饰)的挑战。最终,黄秉义以精妙刀工做出一道“冰鲜鲷鱼片”令龙建一的“薄切生海豚”黯然失色,龙建一心悦诚服,并决意拜师学艺。
其后,祖得知义为“四海一品”的大厨,便开始处处针对“四海一品”,并派人多番捣乱。黄秉义为了不想连累众人,萌生去意。
未几 , 举行全国“厨神”大赛 ,龙建一为重振“四海一品”的名声,决意参赛。而黄继祖的“粤皇轩”亦报名参加,并派出两届厨神的总厨田秋刀出赛。比赛过程十分紧张激烈,中华厨艺大放光芒。
比赛前,黄秉义与黄继祖私下会面,两人决意用功夫一解恩仇。
最后一轮决赛,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之下,龙建一以黄秉义传授的一道看似平凡的“开水白菜”菜色技惊四座,将“粤皇轩”的“佛跳墙”比了下去。
洪金宝,1952年1月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演员、武术指导、导演、监制、编剧、龙虎武师。
洪金宝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宁波。洪金宝幼年生性顽皮好胜。1958年,洪金宝被送入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剧学院京剧戏班学习,与其他“元”字辈的师弟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武等人合称“七小福”。
1961年,出演首部电影《爱的教育》,饰演小秃子何寿全。1962年,与成龙、李丽华合作出演电影《大小黄天霸》。1964年出演电影《生死关头》。1966年,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并参与胡金铨执导的武侠片《大醉侠》的武术设计。
1968年,出演罗维导演的武侠动作电影《断魂谷》。1969年,出演何梦华执导的电影《飞燕金刀》。1971年,加入嘉禾并升任武术指导,完成电影《夺命双剑》的动作设计。1972年,洪金宝参与李小龙主演电影《精武门》的拍摄工作;同年拍摄电影《合气道》,该片是洪金宝第一次担任主角的影片,戏中他扮演男二号。
1973年,洪金宝在电影《龙争虎斗》中和李小龙过了招。1974年,主演叶荣祖执导的动作电影《死亡挑战》,担任电影《鬼马双星》的武术指导。1975年,担任电影《忠烈图》的动作导演。1976年,担任电影《少林门》的动作导演。
1977年,签约嘉禾成为导演;同年拍摄电影《三德和尚与舂米六》,这部电影是洪金宝第一部导演的作品,此外他还担任了影片的主角和武术指导。
1978年,与梁家仁合作拍摄电影《肥龙过江》。同年和刘家荣,麦嘉组成了嘉宝影片公司,主演麦嘉导演的电影《老虎田鸡》。1979年,与师弟元彪合作拍摄电影《杂家小子》。1980年,洪金宝拍摄僵尸喜剧电影《鬼打鬼》,获得香港电影全年票房冠军 。
1981年,洪金宝组织元彪、林正英等洪家班人马,拍摄功夫喜剧电影《败家仔》,凭借该片他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个最佳动作设计奖。
1982年,洪金宝自导自演的电影《提防小手》上映,获得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并以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提防小手》获得获得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3年,洪金宝联合众多谐星主演功夫喜剧《奇谋妙计五福星》;剧中洪金宝饰演茶壶一角;担任电影《A计划》的武术指导。1984年出演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担任电影《神勇双响炮》的武术指导。1985年,执导并主演动作喜剧电影《福星高照》,该片在香港票房达到三千万,成为1985年香港年度票房冠军。
1986年,主演曾志伟导演的喜剧电影《夏日福星》,饰演鹧鸪菜一角。1987年,洪金宝导演兼主演动作电影《东方秃鹰》。1989年,导演电影《群龙戏凤》;凭借在电影《七小福》的表现获得第三十三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
1990年,与成龙、梁家辉合作拍摄电影《火烧岛》,饰演刘世杰一角;担任电影《鬼咬鬼》的武术指导。1991年,主演电影《猛鬼入侵黑社会》。1992年与曾志伟,陈百祥,冯淬帆合作出演喜剧动作电影《五福星撞鬼》。
1993年,出演武侠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并担任电影的武术指导。1994年,担任电影《东邪西毒》的武术指导。90年代中期因港产片不景气,洪金宝开始减产。1995年,主演电影《摩登笑探》,饰演pierre一角。
1997年,执导动作喜剧电影《一个好人》,影片在香港本地票房收入4500万港元。1998年,赴美国拍摄由唐季礼监制的美国电视剧《过江龙》。[20]2000年重回香港电影界。2001年,与郑伊健、张柏芝、古天乐合作出演电影《蜀山传》,饰演白眉道人。
2003年,洪金宝执导电影《卧底威龙》。2004年,主演喜剧电影《大阪挞一餐》。2005年主演电影《杀破狼》,饰演大反派王宝 。2007年,出演时装功夫喜剧《双子神偷》。
2008年,主演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并担任电影的动作指导。2009年,凭借电影《叶问》的动作设计,获得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和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同年洪金宝和保定市火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河北保定创建洪金宝国际影视培训基地。
2010年,凭《叶问2》的动作设计,获得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2011年,凭《叶问2》获得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角以及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2012年,主演电影《大上海》,饰演上海滩大亨洪寿亭。
2014年1月10日,主演的电影《上海滩马永贞》在全国上映 。2015年12月,在横店拍摄英雄史诗片《战神戚继光》。
⑨ 李翰祥的主要作品
时间名称备注1953年《金凤》(与严俊合作)在台北“国语片展映式”上获最佳国语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54年《嫦娥》与姜南、古寿林合作1955年《雪里红》1955年《水仙》1955年《马路小天使》1955年《黄花闺女》1956年《窈窕淑文》1956年《移花接木》1957年《春光无限好》1957年《安用儿》1957年《丹凤街》1958年《貂蝉》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1958年《全家福》1958年《给我一个吻》1958年《杀人的情书》1958年《妙手回春》1959年《江山美人》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1959年《儿女英雄传》1959年《倩女幽魂》1960年《后门》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61年《杨贵妃》获第1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
第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 1962年《武则天》《王昭君》1963年《一毛钱》196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第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黄梅调电影从此风靡港台二十年之久,
邓丽君也因演唱插曲《访英台》获黄梅调歌曲演唱一等奖 1964年《七仙女》《状元及第》1965年《西施》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68年《冬暖》台湾文艺片经典作品之一1968年《四季花开》1969年《扬子江风云》获第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情节片奖、
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 1969年《富贵花开》1969年《鬼狐外传》1970年《喜怒哀乐之乐》1970年《缇萦》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古装片奖 1970年《八十七神仙壁》1971年《骗术奇谭》1972年《骗术大观》1972年《只爱鸳鸯不羡仙》1972年《大军阀》获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1972年《风月奇谭》1973年《牛鬼蛇神》1973年《骗术奇中奇》1973年《北地胭脂》1973年《风流韵事》1973年《一乐也》1974年《金瓶双艳》1974年《声色犬马》1974年《丑闻》1975年《港澳传奇》1975年《倾国倾城》获奖影片1975年《捉奸趣事》1976年《瀛台泣血》1976年《洞房艳史》1976年《拈花惹草》1976年《骗财骗色》1977年《风花雪月》1977年《乾隆下江南》1977年《金玉良缘红楼梦》获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1977年《佛跳墙》1978年《乾隆下扬州》1978年《子曰食色性也》1979年《销魂玉》1979年《军阀趣史》1979年《鬼叫春》1980年《乾隆与三姑娘》1981年《徐老虎与白寡妇》1982年《武松》1982年《三十年细说从头》1982年《乾隆皇君臣斗智》1983年《火烧圆明园》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1983年《垂帘听政》梁家辉因主演咸丰皇帝荣获第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4年《火龙》潘虹因饰演李淑贤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86年《八旗子弟》1988年《一代妖后》(即《西太后》)1989年《金瓶风月》1989年《敦煌夜谭》1993年《金瓶梅》1993年《情人的情人》1993年《少女潘金莲》1996年《火烧阿房宫》(40集电视连续剧) 《八旗子弟》 .... 导演
《八旗子弟》 .... 编剧
《缇萦》 (1970) .... 编剧
《潘金莲》(1964) .... 导演
《武松》 (1982) .... 导演
《武松》 (1982) .... 编剧
《倾国倾城》(1975) .... 导演
《倾国倾城》 (1975) .... 编剧
《佛跳墙》 (1977) .... 导演
《乾隆皇与三姑娘》(1980)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导演
《酷男之恋》 .... 导演
《儿女英雄传》 (1959)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编剧
《风流韵事》 (1973) .... 导演
《徐老虎与白寡妇》 (1981) .... 导演
《声色犬马》 (1974) .... 导演
《乾隆下扬州》(1978) .... 导演
《雪里红》 (1956) .... 导演
《乾隆下江南》 (1977) .... 导演
《金瓶双艳》 (1974) .... 导演
《北地胭脂》 (197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监制
《火烧圆明园》 (1983) .... 监制
《金瓶风月》 (1991) .... 美术指导
《敦煌夜谭》 (1990) .... 作词
《一代妖后》 (1988) .... 编剧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 导演
《浴室艳尸》(1952) .... 置景
《结婚廿四小时》(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别让丈夫知道》(1952) .... 美术(制作设计)
《玫瑰花开》 (1951) .... 美术指导
《嫦娥》 (1954) .... 导演
《窈窕淑女》 (1957) .... 导演
《雨夜歌声》 (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雪里红》 (1956) .... 编剧
《金凤》 (1956) .... 编剧
《黄花闺女》 (1957) .... 导演
《黄花闺女》 (1957) .... 编剧
《翠翠 》(1953) .... 导演助理
《马路小天使》(1957) .... 导演
《笑声泪痕》 (1958) .... 编剧
《笑声泪痕》 (1958) .... 导演助理
《安琪儿》 (1958) .... 导演
《给我一个吻》 (1958) .... 导演
《丹凤街》(1958) .... 导演
《丹凤街》 (1958) .... 编剧
《全家福》 (1958) .... 导演
《春光无限好》 (1957) .... 导演
《妙手回春》 (1958) .... 导演
《杀人的情书》 (1959) .... 导演
《貂蝉》 (1958) .... 导演
《水仙》 (1956) .... 导演
《水仙》 (1956) .... 编剧
《江山美人》 (1959) .... 导演
《杨贵妃》 (1962) .... 导演
《一毛钱》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监制
《神仙·老虎·狗》(1961) .... 其他
《凤还巢》 (1963) .... 导演
《倩女幽魂》 (1960) .... 导演
《手枪》 (1961) .... 导演
《七仙女》 (1963) .... 作词
《七仙女》 (1963) .... 编剧
《情人的情人》 (1994) .... 导演
《火龙》 (1986)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编剧
《火烧圆明园》(1983) .... 导演
《火烧圆明园》 (1983) .... 编剧
《一代妖后》 (1988) .... 导演
《西大后》 (1988)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编剧
《大军阀》 (1972) .... 导演
《大军阀》 (1972) .... 编剧
《金瓶风月》 (1991) .... 导演
《金瓶风月 》(1991) .... 编剧
《武则天》 (1963) .... 导演
《武则天》 (1963) .... 编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导演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编剧
《后门》 (1960) .... 导演
《敦煌夜谭》 (1990)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编剧
《貂蝉》 (1958) .... 导演
《冬暖》 (1968) .... 导演
《王昭君》 (1964) .... 导演
《西施》 (1965) .... 导演
《缇萦》 (1970) .... 导演
⑩ 求一部老电影应该是六七十年代拍摄的的 好像是台湾的
台湾故事片,共3部:《亡命少主》《鬼面忍者》《少主复仇》
出品时间是1982年,武术指导是李海兴,并在本片中担任配角。片子主演罗锐,鹿峰(扮演反派boss双贺贯天锤),江生(瞎尊者),李海兴(忍者角川),陆仪凤(角川艾子)。
故事是讲桃花三忍者的老大跟日本公主私奔并生下主角,后由于日本宫廷斗争,忍者集团全面出动,追杀公主及其可能继位的少主儿子。鬼面忍者就是主角的老爹,戴着铁面具,他被忍者集团的首领用某种药物控制了。忍者集团的首领用两柄金锤,号称“双贺贯天锤”,他和鬼面忍者并称是最强的忍者。主角修行了日本武功“迷踪七番天”以后,和他老妈日本公主、老爹鬼面忍者以及女主角几个人合力对抗双贺贯天锤,最后打败了他。电影里表现了很多忍术,看起来挺新鲜的,武打场面也不错,主角身体素质良好,肌肉发达,动作到位,打起来很漂亮。他主演了很多忍者电影,如《东方巨龙》、《影子军团》、《猛龙煞星》(《忍者在美国》)、《忍者在中国》、《忍武者》等,虽然都是小成本制作,但场面火爆,值得一看。他的缺点是演技不行,这可能是一直不红的原因之一,后来做武术指导还不错,有《羞羞鬼》等作品,指导的动作挺好看。鹿峰和江生是张家班弟子,早期跟随张彻拍的《五毒》、《残缺》等片子很有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