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有哪些电影道具不符合史实的

有哪些电影道具不符合史实的

发布时间:2022-09-10 11:28:34

㈠ 《雷霆战将》发长文回应差评,剧中的服装道具真的符合当时的历史吗

《雷霆战将》一播出来遭到了网友的强烈抵制。纷纷吐槽剧中的没有任何历史考据。本来这部剧要在湖南电视台播出。但是看如此形势,湖南电视台及时的换了要播出的《雷霆战将》改为播出别的电视剧。

人民日报也对《雷霆战将》很不满,发表了长文进行谴责。《雷霆战将》官网上发布了长文对此事进行回应。网上的传闻都是愈演愈烈。究竟《雷霆战将》符不符合历史考据呢?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

在剧中演员们使用发胶用量过多。


我们的抗日战士讲究什么?讲究的是不要群众的一针一线,可是在这部剧中,抗日战士都成了资本家。住在豪华别墅中发号施令,指挥打仗。不由得让人发出疑问,这真的是抗日剧吗?难道不是一部偶像剧?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谁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建筑这么豪华的别墅?当时街上战火不断,分分钟能让豪华别墅荡然无存。就算别墅没有被子弹炸没,可是那价值连城的家具,生活在2020年的我,也是连一个家具都买不起。

希望日后拍抗日剧的导演能熟悉历史,不要把抗日剧拍成偶像剧。观众们看抗日剧不是为了看豪华别墅。而是为了牢记抗日战士光荣牺牲过去的耻辱,以及现在的来之不易。

㈡ 你如何评价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是2008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导演李仁港执导的战争片,其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三国猛将赵子龙一生的经历,大幅度修改历史人物形象,以及真实的历史情节,战争环境。虽然人物形象与具体剧情和历史情节很不相符,但这部片子有些地方还是做的可圈可点的。那么我们就根据这部电影的服装道具,剧情,以及演员的表现,来做一个相对简单的分析吧。

结语:这部电影在剧情发展以及服装道具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但演员的出色表演,让这部电影有值得看的亮点。但如果将这部电影当中所叙述的剧情当成历史的话,那么显然是不应该的。

㈢ 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扩大使用范围,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是东周的历史的划分阶段,东周的建立者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那位仁兄,西周最后一位君主)之子周平王宜臼建立,东周在西周之后建立,而西周的电影出现铁农具,不符合史实!

㈣ 《见龙卸甲》中蜀军怎么都带MKII,魏军都M35,穿的跟日本武士样,道具符合史实吗

日本铠甲是从中国晋代至唐代时期军队铠甲发展出来的,而中国中原政权在中唐之后通过大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吸取防具上的经验,改制以前铠甲的小片相缀(小片连缀一是费材料,再是对箭的防护性差)、上臂护甲只有一大层(被北方少数民族的弓一射就透)、不是绕臂的流线设计(挥刀砍杀不方便活动手臂)等缺点,一一改善,制作出高级的锁子甲,可以将一套铠甲以整件衣服的形式一次穿戴上身;而日本则在片甲制作上进行发展完善,上臂护甲越做越大,胸甲也打破中国原有的与护腰垫甲相分离的式样,改为从胸到腰以一大副片甲保护起来,力求增加保护面积;延续中国原有的护面甲传统,并制作出装饰性和有一定威慑性的护面甲和头盔;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到了宋元时期,与日本的铠甲相比,两国使用的铠甲制型已经大不相同。
《三国演义》写于元明之交,里面对装束的描述与同时期的《水浒》相类,都是对宋代以来锁子甲的描述;而实际上三国时期铠甲的样式除了参考出土文物外,《三国志》等信史中并未提及。而文物则很好的佐证了日本大铠对汉晋铠甲的沿袭关系。
所以看到《见龙卸甲》里三国铠甲似乎变成日本铠甲的翻版,也不足为奇,因为日本铠甲与三国铠甲确实有相似的地方;至于相似的地方是否有电影里表现出的这么多,则确实存在疑问,毕竟这是部戏说性质的电影,外型的美观度和能否在中日韩这3个都受到《三国演义》文化影响的地区获得票房才是制片方考虑的问题。
除了盔甲类似日本,曹缨的马车是高丽古车的样式,而曹缨在军前弹琵琶更是有抄袭几百年前上杉谦信大战前在大营里弹琵琶的日本古代传说。总之这部象是个大杂会,娱乐一下也就罢了。

㈤ 电影史上经典之作的《火烧圆明园》,有哪些与历史不符的地方

提到清代的影视作品,就绕不过李翰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清宫三部曲”即:《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和《一代妖后》。由于电影是在故宫、避暑山庄、清东陵等地实地取景,所以比后来的粗制滥造之辈也更有历史感和代入感。

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从道具、场地、演员、史实上与《末代皇帝》相呼应的清代电影,尤其是《火烧圆明园》一开场同治皇帝登基的画面更是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但是因为《火烧圆明园》整个电影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以及统筹方面过于庞杂,也导致了一些瑕疵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该电影的艺术顾问朱家溍先生就曾经指出过,在同治皇帝登基时太和殿广场两侧跑马和皇帝的九龙曲柄伞盖用的不合礼制。除此之外电影中也还有一些缺憾之处,如果能够弥补的话,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就更完美了。

上图_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

当然上述的这些资料并非是为了给英法联军洗白,毕竟他们才是祸首。但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也使得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遭受了无尽的劫难,成为如今的残迹。

毋庸置疑《火烧圆明园》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象征着我国对于历史伤痕的反思,也展示了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开放的胸怀,正视历史,铭记历史是没有错的,但弥补其中的缺憾、准确的还原历史,也是对从银幕上获取历史知识和历史价值观的受众们的正确引导。

文:魏四维

㈥ 有哪些影视作品的服饰并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或者差别大的

1、《将军在上》

且不说这大宋皇朝统一发一个颜色、还是紫红色的制服给官员合不合理吧,光大伙这方幞头就看着想发笑啊!

之前在《幞头:成本最低的穿越道具,请接好这块大黑布!》里介绍过幞头,在《来做个细节控,聊聊不让我穿我偏爱穿的明代「公服」》里也介绍过明代的公服,以及它是宋制的遗存。从外表来看,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宋代公服的幞头脚平直而长,但是明代相对短一些且有上翘的弧度。

除了皇帝,还是太后,也是仿造宋后画像来做的,但是又借鉴了《女医明妃传》里对太后凤冠的设计。

这种用过一点历史素材、又用过一点同行脑洞,还要加上自己发挥的东西,因为看到的时候脑子会自动匹配许多画面,很容易造成当机。

其实越是要玩设计的古装剧,越不能碰正规君臣后妃这些,因为这些往往是衣箱化的重灾区。

所谓衣箱化,就是戏曲里为了大家识别人物身份就会给每个角色一套固定服饰设定,这种设定侧重于角色身份的强调,而不是真实性。最常见就是,皇帝要穿黄袍,而官员明明有许多不同场合的衣服,但是在衣箱化里也往往都是乌纱帽圆领袍这种刻板而固定的搭配。

2、《太子妃升职记》

《太子妃升职记》的服装的确很偏离,但是除了《《太子妃升职记》讲的是中国人的“古代梦”》里说的,它的角色本身对于观众来说并没有那么重的衣箱化影响。但是《将军在上》里的君臣就不一样。我们是没见过真的皇帝上朝,但是我们整天看电视里的人上朝,所以突然大家都穿成基佬紫,真的就很吓人了。

复制历史服装不仅技术上不可行,艺术上也没必要:

不管古装影视剧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朝代,观众总是当代人,艺术作品的服装设计必须考虑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和呈现在镜头下的视觉美感,古代服装的真实款式在今天的观众看来,很可能并不好看。远的不说,仅仅找一张民国时期文人们心目中的美女林徽因的照片与当下的美女对比一番,便可知道审美风尚的转变有多么快了。

㈦ 聊聊看,电影《鸿门宴》与历史不符合的场景和道具有哪些

‍‍我认为最不符合的是下围棋?十九道的围棋是唐末宋初才出现的,秦汉之际哪有那么大的棋盘? 还有,古代棋谱乃座子制,座子制是先在棋盘上放四个座子,就是两黑两白放在对角星的位置上,最大限度限制先行的优势。‍‍

㈧ 电影《捍卫者》中的服装道具符合历史原貌么

《捍卫者》的确是一部非常难得的电影,无论是对人物塑造还是反映宝山保卫战的史实都比较到位,很值得一看。当然,电影在服装道具方面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电影里日军的服饰也存在问题,例如士兵的帽子上出现了垂帘布。当时日军虽然早有使用垂帘布,但多是在南方。进攻上海的日军,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陆战队,都没有使用垂帘布的情况。这大概正如咱们讲军服的文章里所说,“屁帘”成了国人心中日本鬼子的标志性形象,所以影视剧中的鬼子,无论南北,帽子后面都要挂几片“屁帘”。

不过从还原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观众自然希望以后反映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能够在服装道具细节上有所突破。《捍卫者》虽然还有些瑕疵,但却是近年来少有的不是神剧的抗战片,单冲这点,就应该支持,更要向那些在抗战战场上浴血奋战,献出了自己生命和鲜血的捍卫者,敬礼!

㈨ 《八佰》的情节与史实不符,电影为什么要这样拍

《八佰》的情节虽然与史实不符,电影这样拍另有深意。

先从《八佰》真实的历史背景说起。

一、电影《八佰》的历史背景

电影《八佰》是根据抗日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的。

影片开头,我们看到的是一脸仓皇与疲惫的士兵在荒野中行进,远方是可见的硝烟和满目疮痍的大上海,配上几声鸦叫,基本奠定了本片悲凉凄惨的格调。

事实上故事确实很悲凉。

老蒋消极抗日,国军节节败退。

所以电影后来请愿的刀子、不知战争残酷要参军的中二学生、独自游过河送旗的杨惠敏(唐艺昕饰)、募捐的百姓,都是被唤醒家国意识的国人。

㈩ 抗战剧中有哪些常见的历史性错误

我感觉这些抗战剧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人感觉到,鬼子14年里不是入侵中国,而是在中国被戏弄了14年才逃走。虽然说电视剧只是电视剧,不是历史是还原剧而已。但是总的来说,也要尊重一下历史。因此,抗战剧给你一种武侠电影的感觉。各种轻功水上飘浮、手撕鬼子、裤裆藏手榴弹、包子手榴弹、八百里外杀鬼子等,感觉杀鬼子这么容易。

20世纪50、60年代高度还原的抗日战争题材剧也随之消失。还真的让人觉得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为什么那么狠命的弱智对手,也好像弱智自己?难道我们不能现实地拍摄对手,以表明我们能在面对强大对手时毫不妥协的都能获胜吗?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请到留言区里探讨探讨。

与有哪些电影道具不符合史实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