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红珊瑚》到底是傅丽坤还是赵云卿演唱
电影《红珊瑚》主题曲《珊瑚颂》是傅丽坤演唱的,原唱是赵云卿。原曲4:28秒,《红珊瑚》主题曲(傅丽坤)只有1:53秒。
歌曲:珊瑚颂
歌手:傅丽坤
填词: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
谱曲:胡士平/王锡仁
歌词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花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花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哎
(1)珊瑚颂是哪部电影插曲扩展阅读
《珊瑚颂》,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国电影百年-丰收不忘广积粮》中,发行于2005-05-01,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该歌曲其他版本
1、赵云卿演唱的《珊瑚颂》,该歌曲收录在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1999-04-08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刘紫玲演唱的《珊瑚颂》,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电影之歌(1)》中,由北京天牧瑞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行于2019-03-22,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贰』 《珊瑚颂》原唱是谁
珊瑚颂的原唱是赵云卿。
《珊瑚颂》是由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等作词,胡士平,王锡仁作曲的一首乐曲,创作于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曲。原唱赵云卿,朱逢博演唱的 《珊瑚颂》表现力极强,为唱这类红色经典歌曲开了一条新路,是一首可以传世的佳作, 已成为红色经典之作。
歌曲鉴赏:
《珊瑚颂》的曲式结构很简单,句式结构也较工整,音乐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味,优美深情的情绪。前奏有四小节,采用琶音引出主旋律。在A段结构中,节奏主要以大切分、十六分音符为主要特征。一共有四句话,前两句话节奏完全相同,第三句话加人了装饰音,在节奏上也略有变化,从而使整个旋律不显得那么呆板。
在B段结构中,整个音乐一直是说话的感觉,句逗比较明显。调式、调性的民族风味依旧很浓郁,结尾再次强调一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朱逢博演唱的 《珊瑚颂》表现力极强,为唱这类红色经典歌曲开了一条新路,是一首可以传世的佳作, 已成为红色经典之作。整个曲子的伴奏织体灵活多变,多处休止的巧妙运用,琶音的连用,柱式和弦的加入使整个音乐更完美。
『叁』 想知道歌曲珊瑚颂讲述的是什么表达什么感情谢谢
《珊瑚颂》创作于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曲,唱词采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赞美红珊瑚来赞美渔家女珊妹,文学性和可唱性。
创作背景:
《红珊瑚》出自歌剧《红珊瑚》,创作于歌剧《红珊瑚》剧本完成之后,集中体现了珊妹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歌剧《红珊瑚》讲述的是第三次国内战争的胜利阶段中解放军和群众一起解放沿海岛屿的一段故事。歌剧着重描写了珊瑚岛上一家渔民父女,在解放前期和当地渔民一起反抗封建渔霸和匪帮的迫害,他们受尽了折磨,忍受着深重的苦难。后来由于解放军的一位参谋来岛上侦查,及时组织群众进行斗争,他们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配合解放军的进军,胜利完成解放沿海岛屿的任务。歌剧揭示了渔民民不聊生的生活,同时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盼望解放的心情,也深刻反映了解放军是具有高度自觉性的军队,他们怀有无限的忠诚,与群众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
『肆』 珊瑚颂的原唱是谁
珊瑚颂的原唱是赵云卿。
赵云卿是六十年代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著名歌唱家。代表作《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珊瑚颂》等。曾为电影《带兵的人》插曲《誓做革命接班人》献声演唱。在1967年三军联合演出《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也为纪录片《大海航行靠舵手》演唱插曲《海军战士想念毛主席》。
《珊瑚颂》是由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等作词,胡士平,王锡仁作曲的一首乐曲,创作于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曲。原唱赵云卿,朱逢博演唱的 《珊瑚颂》表现力极强,为唱这类红色经典歌曲开了一条新路,是一首可以传世的佳作, 已成为红色经典之作。
歌名:珊瑚颂
歌手:赵云卿
谱曲:胡士平,王锡仁
作词: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珊瑚树红春常在,风里浪里把花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
云里雾里放光彩,风吹来,浪打来
风吹浪打花常开,哎!
『伍』 一部电影,插曲有《珊瑚颂》有个男的叫大成,求电影名字
你用酷狗搜索 插曲就有了
『陆』 珊瑚颂歌词
歌名:《珊瑚颂》
所属专辑:红珊瑚
歌曲原唱:赵云卿
谱曲:胡士平、王锡仁
歌曲歌词
王锡仁、胡士平曲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珊瑚树红春常在,风里浪里把花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哎!
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红灯高照云天外,火焰熊熊把路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迎接救星上岛来。哎!
滚滚火焰冲天起,火树金花遍地开,
霹雷一声震四海,浪走云飞大军来。
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红灯高照云天外,火焰熊熊把路开。
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迎接救星上岛来!
《珊瑚颂》是由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等作词,胡士平、王锡仁作曲的一首乐曲,创作于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曲。
『柒』 珊瑚颂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
歌剧电影《红珊瑚》,毛阿敏演唱。
『捌』 五六十年代的经典老歌有哪些,歌名最好是全称,多一点,谢啦
歌曲有:《唱支山歌给党听》《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
1、《唱支山歌给党听》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在这次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它的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
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首唱。
2、《学习雷锋好榜样》
由作曲生茂、作词洪源二人共同创造的歌曲,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影响较深的歌曲。歌曲激昂、振奋。
3、《让我们荡起双桨》
是乔羽先生作词,刘炽先生作曲,刘惠芳演唱的歌曲。该曲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2002年,该歌曲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课本上被选为课文。
4、《我的祖国》
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5、《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作于1956年,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电影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枣庄临山一带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
(8)珊瑚颂是哪部电影插曲扩展阅读:
1955年,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祖国的花朵》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1955年7月的一天,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电影中的小演员和群众)来北海公园体验生活,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并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于是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一块大石头上,刘炽以腿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又用了十几分钟加以修改,将歌曲逐渐完善。刘炽让导演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后唱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后拍着手说:“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乐曲真切的表现了孩子们的心情,趣味和欢乐与幸福,刘炽这才感到满意。
『玖』 宋祖英的《珊瑚颂》是民歌吗
珊瑚颂不是民歌,是歌剧选段,选自歌剧《红珊瑚》,充满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坚信革命必将成功的乐观主义精神。
歌剧《红珊瑚》的曲作者之一、海政文工团著名作曲家王锡仁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创作《红珊瑚》时,非常明确要“全面继承民族戏曲,发展新歌剧”,向民族戏曲学习,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沿着这条中国歌剧民族化线路,出现了《江姐》、《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等优秀作品。
王锡仁说,当年,他为了创作《红珊瑚》的音乐,特地到河南学习当地的梆子、曲子等民族音乐。后来创作时,将民族戏曲音乐中的板式、音调甚至锣鼓糅合进去,借用西方音乐的手段,赋予《红珊瑚》新的生命。
王锡仁说,《红珊瑚》的音乐由他和胡士平老师共同创作,可是,最初的歌剧创作中并没有这首曲子。196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歌剧改编电影时,《红珊瑚》剧组提出要增加一首短小、易于传唱的新歌,这首歌就是《珊瑚颂》。《珊瑚颂》的创作采用了他们为珊妹谱写的主旋律音调,然后通过精心结构、剪裁、编辑而成,之后,《珊瑚颂》广为传唱、经久不衰,使它后来作为歌剧的主题歌流传至今
『拾』 革命时代的歌曲有哪些(好听的)
其实有的歌根本不算是革命时代的歌曲
革命时代的歌曲比较少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八路军拉大栓》 《红米饭南瓜汤》是那时候的歌
现在说的革命歌曲多半是反映抗日战争年代的电影插曲 或者是建国初期创作的歌曲 歌颂毛主席的歌 那个时候也算革命年代么?不过那时候的歌很经典的
《珊瑚颂》 《金瓶似的小山》 《十送红军》 《黄水谣》
《洗衣歌》 《红色娘子军军歌》 《军民团结一家亲》 《红星找我去战斗》 《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赞歌》 《喀秋莎》 《山楂树》 等等
歌舞史诗《东方红》里也有很多经典的老歌
黑鸭子演唱组也唱过很多老歌 有盘专辑叫《岁月如歌》 里面都是她们翻唱的老歌 很舒缓 我爸都很爱听的